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

2024-04-13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1篇

模块二 中国近现代文明

在沉沦中抗争,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1.政治上: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任务由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诞生、买办商人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对外关系上:清政府被迫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开放,由妄自尊大转为对外妥协;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清政府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和工具;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器物"),"西学东渐"局面再度形成;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出现,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起步。

5.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1894——1919年)

阶段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觉醒和探索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涨,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先后扶植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之间的矛盾;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都得到发展。

2.经济上: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3.对外关系上: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中央机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4.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918年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5.社会生活上: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社会生活进一步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年——-1949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

1.政治上: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因素而最终归于失败。

2.经济上: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又走向萧条。

3.对外关系上:一战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4.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共同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大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

1.政治上: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中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形成对峙局面;日本法西斯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经济上: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了显著发展,但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还开展经济建设,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对外关系上:国民政府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丧失的主权得到恢复,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政治上: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坚持以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为特征的独裁统治,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在相持阶段发生动摇,并屡次制造反共高潮;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实行坚决回击的方针;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3.对外关系上: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四、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1.政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2.经济上: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对外关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独立。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一、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1.政治上: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经济上: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由此制定一五计划,开始进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3.对外关系上: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孤立遏制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保卫新生政权;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外交政策走向成熟;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奠基。

5.社会生活上:简单、朴素、单调;政治性、革命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

1.政治上: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偏差,误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步升级,左倾错误影响日益严重,但正确路线占据主导地位。

2.经济上: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3.对外关系上: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美关系依然紧张,中国外交环境恶化。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提出双百方针,文艺与科研事业得到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研制出原子弹,导弹技术也得到发展。 5.社会生活上:简单、朴素、单调;政治性、革命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政治上:左倾错误泛滥,以阶级斗争为纲,酿成长达十年的政治大**,民主与法制遭到极大破坏。

2.经济上:政治上的**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以及广大干群自觉抵制左倾错误,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3.对外关系上: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4.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盛行;双百方针未能贯彻,科研与文艺事业遭受摧残;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

5.社会生活上:简单、朴素、单调;政治性、革命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四、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

1.政治上:社会秩序逐渐趋于稳定;推行"两个凡是",左倾错误仍然影响中国。 2.经济上: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呈现徘徊中前进的特点。

3.思想文化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伤痕文学盛行一时;1977恢复高考制度,召开1978全国科学大会,为科学教育事业复兴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

阶段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 政治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港澳回归,两岸关系总体缓和)。

2.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加入WTO,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3. 对外关系上: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周边外交和地区外交活动,坚持长期对外开放,外交成就突出。 4. 思想文化上: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技、教育、文艺全面繁荣。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2篇

宁阳四中高二历史校本课程计划

高二历史备课组:万宝奎

一、总体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努力与史学研究接轨。以问题为核心,确立研究主题;以研究为铺垫,构建课程体系;以乡土历史、文化史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主张为载体,丰富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制作PPT展示、网络辅导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第一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感;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通过引导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克服轻视历史学习的不良倾向;增强“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第四接受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理念,塑造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

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山东省“1751”工程学校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二、前期准备

首先,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山东省现在是实施新课改的第8年,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课程的多元化、开放化、生活化、乐趣化、统整化、弹性化和个别化等趋势。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即办学理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定位,主要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学生、社区参与的过程;

2、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3、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且相辅相成;

4、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共同完成的拓展型和研究型教学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需要相应的条件:

1、学校成立了由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2、教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

3、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估,促进课程不断更新优化。

其次,立足校本,突出特色:

我校作为“1751”工程的首选学校,当今乘着新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东风,紧跟“科教兴国”的步履,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课堂教学改革迈入了快车道,全校上下发奋进取,正在向全国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高峰攀登。学校积极创设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强化“科研兴校”战略,着重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积极落实县教委提出的“三环节”教学课堂实验,这些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走向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理念;

2、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取向;

3、加强课程统整研究;

4、转变课程设计方式;

5、强化课程模式实验。

再次,夯实功底,积累素材:

目前尚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克服消极观望或神秘畏难心理,树立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多思考、多记录、多沟通,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校本课程开发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因而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开阔眼界,向专家、同行、学生学习,俗话说打铁还许自身硬,练好内功是关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个崭新而着重解决的课题,它包括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极其丰富和复杂,尤其历史课程资源博大精深,主要有师生、教材、图书馆、音像产品、社区活动基地与专家、长者、人文景观、网络信息等。总之,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其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及发挥水平,如果教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那么将在学生中展现巨大的人格魅力。

最后,加强科研,讲求实效:

我校可以通过内引外联,发挥校内外优势特别是广泛吸取各地的成功经验, 由此不仅要求中学各个单位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教科研处开展这次论坛就是十分及时和必要,建议今后还要举办多次,教研组例会也应专门进行协调。所以我们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根本,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 三.本人尝试

1、 中学生身边的历史: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在教育中涉及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些生活都应是课程设计所需要考虑的。过去的课程设计只关注理性生活,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感悟,而认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不尽入人意,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现实和大众的倾向,心版教材还亟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寻觅和感悟历史:(1)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时事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2)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3)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

四.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学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应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我校确定的直升班教学理念是“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条主线分别是知识主线、能力主线和素质主线。立足于我校实际,自觉遵循“三个面向”宗旨,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力求科学和人文的比翼双飞,尤其要登高望远地博取最新教改成果,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与潜能,贴近自然社会的热点、疑点和重点,进一步贯彻“大教学观”、“大文科观”和“大历史观”,开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放手拓宽历史视野,着重夯实历史基础,为此经过最后一年不懈地开拓创新,争取多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最终通向“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理想境界,直至为终身学习奠基。

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学生们的身边挖掘历史、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访谈记录的整理就是学生们对感性历史的抽象、升华过程,记录的展示,又让更多地的学生了解到更为丰富、生动的历史。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备课组的设想如下:

1.专题讲座:介绍有关知识,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 2.师生互动,创设对话氛围,确保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3.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只粗略的制定一个计划,组织好学习活动,学生独立研究或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课题进行,主要通过问题选取、资料收集、文本整理、制作Ppt、交流展示等几个步骤。

另外,鼓励走访学者、先辈和家人或其他知情者,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中的论坛或博客甚至QQ等先进便捷的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4.所学内容是开放和弹性的,主要以专题研讨交流为形式,专题的确定可以灵活多样,并可以继续补充,成为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而期望同行、家长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如果是基于学生需要的,学校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立足和服务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教育特色、社区特色、人文景观和师生特色,体现出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本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选修课不同,它是一个有计划的序列开发活动,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问题是如何加以发现和使用。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强调追加多少额外的资源,而强调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除了完成常规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外,教学中都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增补一定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与各学科的同步教学渗透,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着力开阔学生眼界,以专题讲座形式教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为基准,在考虑学校实际可能的前提下,努力采取丰富的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此,结合教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笔者计划开设8个专题,每个专题为1到3个课时不等,总共16个课时,主要构想如下:

1.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衔接教育(为校本本课程开设准备)

2.亲近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科(长期的探讨与积累)

3.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齐鲁大地历史资源盘点(发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4.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历史文化荟萃

5.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我身边——儒家思想的影响。 6.孔孟之乡——孔子和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7.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 8. 中西文化的交汇——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

五.注意事项:

(一)新的历史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尽量与当前研究性学习配套进行;

2.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最新科研动态和时事新闻,以发挥史学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3.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5、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敷衍了事。教师能根据本地条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琐碎史实堆砌,;

6、让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创造过程。

(二)从教学管理的制度来看:

关键要与高中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一致,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 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艺术、体育在内的必修课程; 2. 提供多样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本地和学校特色,能立足本校的具体实际;

3. 学校创造条件为全休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4、实现资源共享,充实信息资源库,要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积件等,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

(三)从课程目标来看: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3篇

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法指导

一、 专题综述

改革一词的出处远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意为变革,革新。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的概念:

改革或变法是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

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政府行为,是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改革的实质

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可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三)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四)改革的背景(原因)

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背景一般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内部原因的分析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

1.经济上: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五)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如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即奴隶制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如明治维新的政治因素即由于农民起义不断、新兴地主和商人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中下层武士产生反抗思想从而导致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3.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各国改革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或冲击,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即由于鲜卑族进入中原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外部原因一般是受到来自外部的先进文明冲击或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产生民族危机。如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受到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威胁,民族危机逐步加剧。

改革的目的——因时代背景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各有差异,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摆脱危机、富国强兵等要求。

具体来讲,这些改革的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六)改革的过程分析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改革是渐进的社会变革,因为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改革的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以迁都洛阳为界标,分为前期由冯太后主持的创立新 制与后期由孝文帝主持的移风易俗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奠定了改革的基本框架,后一阶段则是改革的深化。再如中国戊戌变法根据改革推进的程度分为舆论宣传、政治运动、这一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肯定或否定。

(九)影响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变法高潮三个阶段。

(七)改革的特点分析

1.从方式上讲,改革一般都是由统治者推行的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是和平的、渐进的过程,这与激烈的快速的自下而上 的社会革命截然不同;

2.由于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和旧制度的格局,必然受到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这就使改革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

3.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改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八)改革的结果

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衡量,而是看改革的目的与结果是否一致。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改革的结果一般可分为成功、部分成功、失败三种。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顺应民心等。即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十)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

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交替、互为作用的过程。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促进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解放。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商鞅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 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 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十一)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1.把握考查内容:高考对重大改革的考查都是通过新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考察。但是,无外乎是三个方面的材料:改革的背景材料,改革内容材料,改革的意义、影响、作用材料。然后在设计问题是就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设计问题。

2.把握考查方向:

二、 专题备考建议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选修一部分内容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分值15分,一般都是两个设问,共 15 分,分值分配为

8、7 分或

5、10 分,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看上去有点去教材化。因此,不少学生一直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不少学生不知该怎样去复习备考。而材料题要求学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题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吃透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要求是:“认识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知道该标准后,大家在备考时方可做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研究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修一的考查,总结其出题的角度及规律

选修课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再高一层次就是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考查学生一定的历史探究问题的能力。

3.把握高考问题的设计: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选做题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关问题的设计主要从涵盖几个方面:

1)对改革的背景(原因、目的)的分析。 2)对改革的内容(措施)和特点的概括提炼。 3)对不同背景下的改革进行分析、比较。

4)对改革成败进行评价,或者谈影响、认识、启示等。

三、在备考中如何利用教材高效复习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开始转变,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合作者和引路人,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课堂教学成了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本文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改革

一、优化教学设计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尊重历史,吸取历史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础性的知识,然后联系生活实践和时代发展特点,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坚持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要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分析历史,开拓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更客观的理解。二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三是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建立宏观历史体系。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

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之一,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和交流,产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拉近关系,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能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没有压力,学生的激情才能释放出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此外,历史教师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改革,但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去改革。就我国当前的课堂来看,教师的在教学中确实放开了手脚,教学手段也丰富多彩,课堂生动活泼了不少,学生上课的兴趣也被激发了起来,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应试教育下,所谓学生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成绩好,但是现在说的能力是指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四、创新历史课程教学方法

1.采用先学后教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要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很据情况事先告诉学生预习的重难点、学习目标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找找本课的重难点和学习目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做好笔记,上课时才能有目的地去听课。另外,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做好检测,以便掌握学生预习的效果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放在课堂解决。

2.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本课或者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这对学生预习、听课或者是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加强历史典型案例研究,对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要运用智慧找到解决的好方法,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经验。通过典型的案例,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如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结合的问题。

4.试用学分统计法。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在题型、难度以及时间上不能一刀切,不能给学生定出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都是一种限制。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安排,做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让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素质教育提倡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都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实践。

五、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如在历史上有教育意义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或者是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等内容都要精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六、完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着,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和以往有所不同。在素质教育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学生成绩为标准,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品德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化。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太单一,要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如历史制作、历史考试、历史搜集和调查等,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来自多方面,如学校、教师、父母、社会等,形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体制。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群.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2]姚美云.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3]张宏生.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动力[J].西藏教育,2010(7).

[4]郭波.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科研),2010(7).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5篇

【摘 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历史;改革

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这一部署进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十年。因此,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教材过于陈旧。

教材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比较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但反之,乏味、无趣的教材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今,中学历史教材虽实行新课改后有了变动,但仍有部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些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育理念落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难免有些落伍的地方。与此同时,有些教师不了解新课改、新课标,不能“按需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现实有些脱节,成为制约学生学好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多以满堂灌的形式传授学生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授课氛围犹如一潭死水,缺乏活力。所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加上如今的学生水平层次不齐,若在教学模式上不注意改革,那么势必造成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新课程改革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部真实动人的生活教科书。对个人来说,历史有助于培养人的历史感、开拓人的胸襟、陶冶人的品格情操、升华人的精神。不仅如此,人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还能启迪智慧,增长才能,提高文化素养,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处事应变的能力。对国家来说,历史是我们振兴中华、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门指导性学科。在当今竞争激烈、人情冷漠、精神贫乏的时代,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如果学习和研究历史,就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走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通过学习、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洞察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而提高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正确认识未来的能力。历史有助于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历史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道德修养最好的教科书。而历史课教学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的主渠道。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1)注重对多媒体课件体系的挖掘和建设。多媒体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真实感。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着力在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多动脑筋。例如,关于“一战”和“二战”的内容教学时,通过各种图片、录像资料的使用,来增加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震撼,这样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认识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认识。

(2)在教学中通过情景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例如,在讲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并模拟实景,通过学习课堂内容并查阅文献,了解當时的背景,鼓励学生通过上台表演的方式,模拟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的对话,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持久兴趣。

3.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作业。

以往的教学中,作业形式相对比较机械和繁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进行一些革新,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而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更增加习题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总体上,要让学生不能简单的背诵记忆,而要通过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例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章节时,组织或者布置学生观看电影《东京审判》,然后布置一些讨论题,比如,通过该电影你提取了哪些历史信息?你怎么看待东京审判?关于东京审判存在什么样的争议?等等。这样的开放式作业形式,会更受到学生的喜欢,也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消除过去对作业的枯燥感和无奈感,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

4.试探性地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中学历史考试通常都是采用闭卷考试,并且考试内容都是来自要求学生对课本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考核的改革中可以在考查学生基础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也不是全靠死记硬背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小结

总之,实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迎接科技革命挑战的需要。它把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随即性学习有机结合,使课堂成为了充分体现师生个体生命价值的摇篮。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着现实,创造着生活,创造着人生和未来,正是在这种生命的创造中,实现着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意义。

参考文献

[1]章红梅.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南方论刊,2007.

[2]胡冬梅.浅谈课程改革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28-26.

[3]叶世锋.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新思路[J].广东科技,2010(02):98-100.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范文第6篇

【摘 要】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应用,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合作性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初中历史要求要注意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便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合作性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性学习是初中生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实践教学证明,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初中的反应速度,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依据初中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育质量。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讲授基本的歷史理论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主要学习任务便是死记硬背各种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被动的知识积累,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性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辩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开阔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代发明”这节课时,可以给每个小组都布置课外作业,并要求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寻求各种途径搜集与古代发明有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样通过合作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注重合作性教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变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在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其一,为了吸引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在课堂上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其二,初中历史教师在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注意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以便让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教学,帮助初中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意识随之增强,提高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对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这节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针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利多还是弊多?”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辩论,让不同的组选择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然后一分为二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集合整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以便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辩论中去,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性教学的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合作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贯彻个性化、人性化的历史教学理念,重视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合作性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永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08)

[2]张琼.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0(07)

[3]王志赟.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 甘肃教育. 2011(21)

上一篇:扫黄打非总结优秀范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法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