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31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习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习水县农村人口的比例较高, 农村小学 (含教学点) 225所, 占全县255所小学的88.24%, 农村小学在校小学生3万多人。搞好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 对提高未来全县科学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十分浓厚, 但习水的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素质的问题, 科学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大多数农村学校受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普遍存在科学教育被语文、数学学科挤课、占课现象。

2、教师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力量普遍较差。绝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没有专职科学教师, 几乎没有科学专业毕业的科学教师, 参加科学教育教学培训的人数也屈指可数, 教师素质无法保证。

3、教学效果不佳。一是教学内容比较乱, 知识的深浅难易把握不好。格式呆板、生搬硬套;二是教学中对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联系不够, 很难激发学生发展创造、想象、思考。三是教学中采取的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 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的“填鸭式”的教学。

4、教学设施不齐。在习水县“两基”和“普实”工作中, 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与城镇学校比较, 差距仍然很大, 各类教学用品和药品消耗后也无法得到及时补充, 很多科学实验无法持续正常开展。

5、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缺乏, 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学习培训活动的机会很少, 教师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 提高认识, 提升科学教育的学科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教育, 它的价值是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 如果不重视农村小学科学教育, 就等于在扼杀农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 加强科学课程改革, 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 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二) 加强教师学习培训, 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 农村小学科学课没人愿上, 也很少有人会上。针对面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 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各种素养, 提高教学、指导水平。

(三) 因地因校制宜, 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

科学课程是国家与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 国家主要对课程的地位、课时安排进行规定, 而课程教学的开发和实施必须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 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农村, 各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与城镇学校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各个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鼓励师生根据自己的特色实施该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各自的差异, 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 在内容选择上也可有各自特点。农村学校尤其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 因校制宜、因时制宜, 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和科学道理, 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科学教师如果加以很好地利用, 这对课程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区和农村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四)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切实改进农村教学设备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高中《通用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实施。上海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一直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实施,规定小学68课时,初中170课时,高中102课时。如何实施必修的劳技课程并向课外拓展,使全体学生受益部分学生提高,唯有创新才能实现。

一、创新缘由: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

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总趋势、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1.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主席也指出“必须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内容的认识。

当今人类面临自然、道德和社会等越来越多不利因素的挑战,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层面,而是要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从道德意识、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相互关联的统一上去审视。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综合了中小学各阶段各学科的知识和关联,不容割裂,它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2.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迫使逼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国务院要求2017年起高考改革试点文理不分模式,第一依据“3”(语、数、外统考)体现了全员发展的要求,第二依据“3”(等级考自选)体现了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第三参考“其他学科”(合格考)将体现出更为广泛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最吸引眼球的风向标。改革价值取向和改革风向标不仅直接引领了高中教育,也将间接引领几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显性发展和潜在发展均有着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过程中有着更为自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出新思路,推新举措,有新作为。

3.在劳技教育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必须加强联动,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从各地情况看,目前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学校按行政班级或选课班级每周分散进行;第二种模式,各校学生去劳技中心自主选课集中一周进行。由于历史、城市化、体制等因素,上海市松江区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上述两种模式并存,预计这种情况还将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学校和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各有长短,但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要高一些。劳技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课时有保障,专业师资强,专业设施完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高。学校的优势体现在部分劳技资源特色明显,拓展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参加。因此,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要加强联动,建立区域劳技教育共同发展平台,让优质劳技教育资源尽可能发挥作用,推进全区劳技教育新发展。

二、创新路径: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

课堂是主阵地,兴趣是原动力,项目是好载体?我们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过程中,选择了课堂、兴趣、项目三条路径。

1.立足课堂,优化过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实施开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劳技中心在一周集中教学中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怎样上好课,如何实现全体学生学习劳技的有效性,是劳技教育课堂教学创新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2007年起,我们尝试课程时代化和教学数字化探索,丰富了课程,生动了课堂。2010年起,我们开展培育特色课程和研磨精品课实践,促使课程更加特色,课堂效益更加提高。2013年起,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以学案导学法、技术分解导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施教法、多元评价法、微课程助学法等举措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针对劳技中心一周集中教学的特点,从贯彻劳技课程标准和学生选课多样性考虑,我们对第一轮校本课程教材进行优化改编,致使这些课程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劳技课程标准,更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更受学生欢迎。比如,《金属加工》具有初高中连贯和课内外兼顾特点,《实体设计》充实了3D打印技术,《电子技术》增加了数字电路和自动控制比例。设定一周集中教学的时间与一学期每周分散教学的累计时间相当,采用指导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分别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至少选修一门市统编教材的课程,然后再有更多的校本特色课程可选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了学习经历,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2.兴趣驱动,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件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成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发”的,与生俱来的;第二种是“后发”的,逐渐养成的。这两种成因的共同特点是,发自于人的内心,具有冲动性和持久性。

我们在开展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正视了兴趣的“先发”与“后发”两个成因,通过发现和培养来实现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丰富的劳技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初步兴致所向,触摸体验,尽兴玩耍,深度探究,发现兴趣,进而内化为动机。

每年劳技节系列活动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劳技體验实践,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周六劳技探趣——每年4、5月进行,全区初中、高中学生自主参与,探求劳技带来的乐趣,约有300余人次参与。

劳技竞赛——每年3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主报名,分学段分项目规定时间竞技,约有460余人次参与。

暑期开放活动——每年7月进行,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对劳技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参与,在宽松的氛同中体会劳技感受,享受劳技快乐,带回劳技成果,约有200余人参与。

未来-程师创新夏令营——每年7月进行,十个整天,营员们自主设计、制造、体验,更接近社会实际,得到了课堂上从未经历过的快乐和收获,有70余人次参与。

劳技成果展评——每年11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分主题预先告知,提前准备,同台展示评比,约有480余人次参与。

水仙雕刻造型评比——每年12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约有500余人次,优胜者被推荐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水仙雕刻造型比赛。

从全体学生普遍经历的劳技课堂教学,到部分学生课余自主参与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松江区劳技节系列活动,经历了从试探兴趣到形成动机的过程,埋下了可能对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种子,甚至烙下了痕迹。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项目实践,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多维思考,促进学生学会生存

劳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特点。因此,深度的劳技学习最适合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运行实践。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一个项同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学生作为项目实施者要参与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更加贴近,更具真实性,当然也更有风险性、艰辛感和愉悦感。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白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得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上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探讨,到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均有实质性的提高。通过项目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项目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参加项目实践小组,也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项目实践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培养能力的多维度要素决定,要完成一个项日必须要求项目参与者从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实践、调整。“未来工程师创新夏令营”总结-2012年的《思行悟》、2013年的《梦之旅》、2014年的《智慧行》生动展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收获。有机会多参加项目实践的历练,就有助于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教育思想。

三、创新成效: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我们通过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获得了收获。

1.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员和个性化发展

调查显示:学生对劳技学习愿望强烈,有89.9%的学生“很喜欢”和“比较喜炊”上劳技课,劳技作为创新和实践的载体受到学生欢迎,有39.9%的学生在上完劳技课之后,“经常参加”和“非常想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劳技拓展探究活动 学生有两方面反映。第一,劳技课堂生动有效。“这里的一节课50分钟,感觉上比我们平时的40分钟要快得多。”“真是不可思议,这么逼真精巧的花,竟然让我这样笨手笨脚的人给做出来了。”“老师本事真大呀!我们一开始认为学不会的东西,最后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做成功了。”第二,劳技拓展活动令人喜欢。一位学生说:“老师认真,营员专注,作品美妙,这里的收获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学校的课堂上从没碰到过。”一位学生心得:“无意之间翻到了一本关于荷兰风车的杂志,被它巨大、壮观、伟丽的构造所折服,这是我这次创意木工设计的灵感。用手转动风叶,好似听到了古老的风车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世界在我手指间转动,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一位学生感言:“只凭脑子的思考、蜻蜓点水般的触摸,是不能完成实际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的同时,认真操作实践,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成绩表明:三条路径创新劳技教育,丰富了学生学习经历,满足了学生拓展探究劳技的愿望,提升了学生的劳技素养。2007至2014年连续八年,我区中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学生劳技竞赛中成绩稳中有升,2007年填补个人一等奖空白,2008年团体总分第五名,2009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0年团体总分第四名,2011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2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3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4年荣获团体一等奖。

2.明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创新,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劳技中心共开展教研组活动22次,备课组活动52次,网络教研活动4次,校本课程培训3次。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内容、有讨论、有交流,教研组成员、备课组成员对劳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探讨劳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策略,探索新技术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均比以往有更深的体会。在市、区级的教学评比和论文评奖中屡屡获奖。

借助“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劳技节平台,全区劳技教师共同成长发展。连续多年的区劳技竞赛和区劳技成果展评,全区各校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组织能力、辅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快的提升。一位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师道出了心声:“劳技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以劳技节系列活动形式开展,对于我们劳技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件喜事,我们师生实践的活动更加丰富,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这将有助于我们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我们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我们倍感欣喜并倍加珍惜。”

四、创新续篇: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联动机制,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将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力量,运用性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综合多维意识改进课程建设,紧密中心学校之间联动,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助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

一要充分运用现代性息技术,切实改进劳技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技术学习特点,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增加指导和互动环节;精选知识技能点,精心录制微型课程,让学生通过智能终端自主下载,方便学生自学和交流。

二要完善劳技校本课程建设,综合体现劳技学科育人价值。突破狭隘的劳动和技术传统劳技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劳技课程标准指导下改进优化劳技课程内容,综合渗透民族精神、道德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等,体现劳技学科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育人价值。

三要着力建设中心学校联动机制,整体推进全区劳技教育发展。中心和学校在实施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各有所长,各尽所能,要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共享,丰富全區学生劳技学习经历,持续促进部分学生劳技特色发展。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目标不明确,课程无标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汕头大学核心课程改革以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素质为目标,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一、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提出,大学应提供三种教育:第一,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第二,良好生活教育(education for the good life),第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1]第一种教育是使学生了解和认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成为负责任的好公民。第二种教育是使学生过一种积极、有品位、幸福的生活。第三种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三种教育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但科南特对大学三种教育的概括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在我国,19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高等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学校的主要资源,集中投入职业教育。而科南特所谓的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19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陷,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2],这两种教育主要与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而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通识教育部分,学校也多声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通识教育。而在实践中,由于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至今,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模式,部分原因也应归结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短的历史。

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做法。不过,在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学生通过自由选修或按一定要求选修规定数量的学分和课程,完成通识教育。很少学校通过认真、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尽管一般都对通识课程进行分类,但对课程开设,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经常以教师兴趣和工作量需要为据,造成课程分散,没有结构,缺少标准,与通识教育目标脱节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对教育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估。这样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很难保证质量,很难完成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三、通识教育目标

作为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不过是让文科学生学点自然科学常识,让理工科学生学点人文知识,“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对通识教育目标的这种理解显然很肤浅。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单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通识教育,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他们甚至都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通识教育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为培养巧舌如簧的学生增加谈资,它有严肃的目标。

我们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我们强调“现代”,是说学生应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价值、思维和能力。我们强调“社会”,是说学生不仅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作为社会细胞的积极的个人。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具体素质,我们将其确定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能使用可靠知识和正确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两根支柱,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综合使用不用领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核心。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三个领域:(1)公民: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2)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核心部分,培养文化素养和积极价值观。(3)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分部选修方式,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在组织和设置三个领域的课程时,我们努力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四、核心课程

在认真研究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组织和建设高质量、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是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的关键。

首先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课程形式需要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的课程形式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名著课程等。学科课程是教育实践中最为常见的课程形式,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适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简约性,效率高,课程编制相对容易,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易于评价学习结果。然而,由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增加学生知识,所以学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活动课程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践,但效率低,比较适合知识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名著课程具有综合性,也适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名著讨论的问题一般具有时代局限性和情景性,经常脱离当前社会实践,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这些课程形式都不是很适合于通识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倾向于主要采用核心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核心课程,人们经常望文生义,理解成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课程。在教育学中,核心课程具有特定含义,是指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课程。核心课程的问题可能来自社会实践,比如“能源”、“转基因”、“环境”、“人口”等问题,也可能来自科学和理论领域,比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细胞”、“生态系统”、“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常是跨学科的,例如能源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核心课程很适合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考虑价值和伦理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像“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这样的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物理学知识范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思考方式的理解。

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具体的核心课程标准、与任课教师的细致沟通,是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

在对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广泛深入讨论,并在校内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我们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核心课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共识,研究和制定核心课程的具有标准;审核面向全校征集的核心课程,并与任课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认真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并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专家组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说核心课程要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要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提供肤浅、零碎、拾遗补缺的知识。所谓“立地”,是说核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问题,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能空讲理论、原理、方法。比如,我们不赞成单纯讲科学方法论,而应该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史结合起来;离开科学史,科学方法论是空洞的;离开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是没有灵魂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原理、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我们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特色。

根据核心课程标准,专家组严格审核老师们提交的备选课程。少数课程直接获得通过,一些课程需要修改,另一些课程未获通过。对于需要修改的课程,专家组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与任课老师认真讨论课程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参考文献、作业、学生学习量、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

我们已经开出60余门核心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也开设了全校学生必修的“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核心课程不在门数多,而在质量高,一些重要的、体现学校特色,又有质量保障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

五、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突出问题有两个:

(1)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受到师资条件限制。“顶天立地”对于课程编制来说,是一个很高要求。要深入浅出,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对具体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给学生。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无法做到“深入”,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浅出”,唯有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能熟练使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很深的功底。而且,核心课程围绕具体问题跨学科组织知识,编制课程的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顺便指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开设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容易把课程讲得七零八落。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编制课程,在深入和充分交流基础上,由一两名教师完成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更好的做法,但这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不仅核心课程编制需要深厚学术功底,教学实践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像鼓励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等教学环节,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所以,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核心课程更适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开设,并在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但一所学校有多少教师能开出高水平核心课程,他们愿不愿意开设核心课程,都是很大疑问。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高水平教师不足,且一些高水平教师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作为公共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困难。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稀缺资源,而他们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核心课程,则是认识问题,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包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导致校内各院系不愿其资源在全校共享等。

为了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举办通识教育讲座,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且可持续性也是问题。核心课程还得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2)学生喜选“水课”,学习任务较重的核心课程不受学生欢迎。选课时,那些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轻、容易得高分的公共课程(即所谓“水课”),似乎更受学生青睐。而我们邀请著名学者开设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不高,经常要面临学生选课不足的窘境,校内教师开设的示范性核心课也常遭遇同样尴尬。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学习过程都不会太轻松。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总体上较世界著名高校轻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自然不是迁就学生不恰当的喜好,若所有通识课程都不“水”,学生便无“水课”可选。在核心课程专家组审核老师们提交的核心课程时,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量,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若专家组认为学生学习量不足,会与任课教师沟通。我们也邀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召开主题为“核心课程不是‘水课’”的座谈会,与老师们讨论提高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的问题。

相对于核心课程师资问题,学生喜选“水课”较为容易解决,但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水平师资是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要有清晰的理念;(2)要与全校师生尤其是任课教师分享改革理念;(3)在每一个环节上,工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太过理想化;(2)教学改革需要校内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9.

[2] 马凤岐. 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3-96.

[本文基于汕头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写成。汕头大学核心课程改革得到学校多方面支持,核心课程专家组设计和筹划了此项工作。核心课程专家组成员包括刘西瑞教授、怀效峰教授、尹业高教授、黄燕教授、魏炽炬教授、蔡映辉教授、杨庆杰教授和我本人(黄燕教授已离世,我们深表怀念)。核心课程要“顶天立地”是尹业高教授的总结]

[责任编辑:陈立民]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均进行了修订与完善。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本质特征, 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同时也强调,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但不是唯一的方式。[1]由此可见, 长期以来, 科学探究作为教师组织《科学》课程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 取得了很好地成果, 科学探究对《科学》课程的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科学探究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及发展, 已经开始变得成熟, 并且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探究模式, 比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果——验证假设, 这就是常见的科学探究的模式。固化的科学探究模式是否还能适应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结合科学课程的建设现状, 目前小学科学活动正在朝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制作、创客空间方向延伸和发展, 科学探究验证式的思路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和创造的需求。那么新《课标》的实践, 就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模式和活动组织, 跳出固化思维, 带领学生大胆创新, 积极实践。

二、项目活动与小学科学的联系

(一)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 项目活动的组织实施让教师成为了项目的参与者, 学生成为了项目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的践行。小学《科学》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长期以来强调和重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由此可见, 项目活动的学生观与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生观是能紧密结合起来的。

(二) 倡导统整的知识及技能建构过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的, 是从综合理科课程发展而来, 在2017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科学》学习内容包涵: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方面。同时, 结合当下科学教育中的STEAM教育理念, 更是将艺术 (A) 融入了课程建设中, 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程的统整性。在项目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 围绕问题解决及创新, 所需求的知识及技能储备也并不是单一课程知识结构能实现的, 项目活动中也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利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

(三) 重视实践过程, 也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在小学《科学》发现式探究和验证式探究的过程中, 活动的展开往往是基于情境性的问题, 然后进行实验, 最后发现结果, 表达观点, 在此过程中,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精神, 以及过程与方法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对实践过程的重视, 而基于情境性问题的活动是以问题最终解决为终点的, 对问题的结果也有一定的要求, 这是对过程与结果统一性的重视。在项目活动中, 学生围绕“学习项目”开展活动, 学习项目可以围绕问题展开, 也可以围绕制作项目展开, 无论是基于问题的解决还是基于制作创新, 都依托发现的过程, 由此可见项目活动的过程很重要, 方向性也很重要, 重视活动过程, 就是对过程和结果统一性的重视。

三、项目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 注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探究过程, 以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主, 在此过程中即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 也重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培养。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 21世纪是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时期, 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充满渴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因此, 项目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学习项目”的设置中, 应突出问题解决和创新制作与设计。同时, 问题解决和创新制作与设计的学习项目不依托于固定的环节及模式, 又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跳出探究的固定模式, 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手段、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 分解大项目, 做细小项目

项目活动的实施, 要求学生能积极利用各类教学资源, 整合各类信息, 因此对学生的自主性及对时间的计划依赖性较强。而小学《科学》课的组织与实施, 有固定的时间, 这对于项目活动的实施有较大限制, 那么为更好地解决这种限制, 教师可以将学习项目进行分解, 将较大的学习项目分解为细化的学习项目。在进行项目细化的时候,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细化项目之间的联系及与学习项目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需做好时间规划及内容规划, 明确方向性。在进行学习项目细化时, 还需要让学生参与计划的讨论与制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性。

(三) 科学教师应变“教”为“导”

长期以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教学, 虽然以探究为核心推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 但是对于科学教师而言“教”的成分也是较多的, 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主要还是以教案推动课堂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建构, 并从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 且能适应自我建构的学习模式, 因此科学教师“教”的方式, 可以基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转变为“导”的方式。首先, 科学教师可以将“教案”推进教学的方式, 转变为“导学案”推进学习项目活动的方式, 以此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建构的优势。其次, 教师作为学习项目的参与者, 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充分听取和优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再者, 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准确把握学习项目的推进方向。

(四) 组建跨学科的项目活动指导教师团队

项目活动的实施,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实现知识整合与运用的一种方式。对于科学教师而言, 其自身专业背景及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的艺术素养需求, 也不能更好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应用需求, 这对于夸学科的学习项目活动有较大的限制。因此依据学习项目组建跨学科的指导教师团队, 不仅有利于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 也能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学习资源, 同时也搭建起了教师之间跨学科交流的平台, 这也符合当下STEAM的教育理念, 符合项目活动跨学科整合的特点。

(五) 依托比赛项目, 组建精英团队实施项目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机器人对于小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以成功举办了18届, 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2019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将于2019年8月11-17日在重庆市举办。随着参赛选手的不断增多, 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这项比赛也是依托主题项目展开的,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基于现在《科学》课程的不断延伸及丰富, 以及比赛活动的创新型及前沿性, 《科学》课程可以尝试依托比赛, 组建精英团队, 开展机器人制作及设计的项目活动, 充分将科学技术、计算机应用、数学、艺术等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以比赛促进交流合作, 以比赛促进整合提升, 以比赛促进项目活动与小学《科学》教学的不断融合。

总而言之, 项目活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活动组织形式, 符合《科学》课程教学的理念, 也有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并且能为不同学科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 也有助于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 不断延伸, 完成自主建构。

摘要:“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长期以来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在长久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 新《课标》中指出:探究不是科学教育的唯一途径, 因此丰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方式成为必然。项目活动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组织形式, 文章从问题提出、项目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联系、项目活动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项目活动对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活动,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开出率不高

做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考得好, 在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嫌实验管理麻烦, 把“演示实验”, 变成“口述实验”, 取消了大部分学生实验, 剥夺了学生观察、实践的权利, 更谈不上探究的机会。

1.2 实验效益低下

老师演示“独领风骚”, 学生操作“照方抓药”, 重复验证“一路顺风”。这样, 学生知道怎样完成做实验,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把实验当作一种知识, 以验证已有结果为实验的最高追求, 在实验的方法、思想上缺少创意, 对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功能缺乏体验。

1.3 误解实验与探究

在新课程闪亮登场的今天, 有的老师认为实验探究费时、费力, 课堂秩序难管理而且效率低下, 因而因循守旧, 死抓学生考试分数不放, 依然我行我素。也有的老师从内心支持新课程, 但认为探究就是做做实验, 让学生动手而已, 因而出现了放羊式的课堂。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的科学理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 习惯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教书生涯, 教师们还真的很不习惯新课程探究思想。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 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实验条件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处理。

2.1 以探究的方式整合教材内容

课程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 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设置探究情境, 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交流、合作、探究, 去经历学习的过程, 并掌握知识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1:学习《水的净化》 (过滤) 的时候, 上课前, 我们让一学生上台汇报, 受制作豆浆过滤豆渣的启发, 演示用自带的一层医用纱布、倒置的去掉瓶底的矿泉水瓶过滤自带的泥浆水, 发现泥水浑浊度有所降低, 但依旧浑浊, 医用纱布表面有少量黄色泥砂小颗粒。她认为纱布对泥砂小颗粒的吸附力不够, 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是纱布空隙太大, 导致小颗粒泥砂通过。于是该生将纱布反复叠加, 叠成较厚的一层, 重新过滤, 发现泥水浑浊度比前次降低, 其他学生也用自带的材料如棉花、袜子、洗碗布、海绵、吸水纸巾、细纱网等进行过滤操作。经过热烈的讨论, 得出只有当过滤材料结构的空隙比泥砂颗粒的小, 才能达到将泥水澄清的目的。然后我们让学生就桌子上的器材: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 让学生边学边实验。

(1) 自主探究, 暴露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滤纸与一般的纸有何不同, 选用实验室中仪器进行自主探究过滤操作。在整个自主探究过程中, 两个组成员之间、组和组之间, 相互讨论, 分工合作, 兴趣盎然。令我没有想到的是, 即使课前已布置练习, 但课堂上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看教材, 而是在观察滤纸后, 拿起滤纸、漏斗就操作;学生的操作五花八门, 滤纸有平放在漏斗中的, 有窝成一团堵住漏斗口的, 有折成锥形、花形的;尤其出乎意料的是, 倒泥水的方法更多样, 大部分都是一学生手把住漏斗下端, 另一学生将泥水悬空直接倒在滤纸上。学生的操作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有限, 预习方法没有到位;二是学生以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 完全是按照生活中过滤的经验, 或者是前面实验造成的惯性思维行事。出现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学生不能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

(2) 欣赏成果,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探究正确操作的方法。

(1) 收集事实证据:各组互相观察对比滤液的澄清度, 发现只有四个小组的滤液是澄清的。

(2) 评价与交流:四个成功小组满怀成功的喜悦介绍经验, 实验失败者则陷入对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操作的反思, 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评价交流反思的活动, 各抒己见, 点评各小组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点。

(3) 修正与归纳:在互相评价交流中, 在思考和讨论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将存在的操作问题一个个找出来, 又一个个想办法解决;学生不断地发现错误的操作, 不断地修正已有的“经验”, 从中领悟正确的操作方法, 完善归纳, 最后初步解决了滤纸的折叠方法, 滤纸和漏斗边缘、滤液的高度的问题, 玻璃棒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 点拨与顿悟:在概括、领悟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绪高涨, 为自己的发现欢欣鼓舞, 为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而喜悦, 但是仍然没有人想到操作仍有不足之处。于是教师点拨:“做实验时, 你们用手拿着漏斗累不累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累呀。”“怎样将手解放出来呢?”学生才恍然大悟, 在实验桌旁寻找可替代物, 找到了铁架台、铁圈或铁夹来支撑漏斗。

(5) 结论与验证:趁热打铁, 教师说:“能否使用你们刚才归纳的过滤操作的要点, 得到澄清液呢?”学生洗涤漏斗, 重新过滤, 澄清的滤液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 他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至此, 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的探究过程达到了高潮。

这种类型的实验起到了传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起不到的作用。

2.2 变实验演示为科学探究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 实际上是让学生看表演, 先是“教师做学生看”, 后是“教师讲学生听”, 忽视了学生思维动机的激发。因此应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 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 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2:在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 有一个步骤是: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 向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实验效果都不理想, 很多小组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有的是因为烧杯罩在烛焰上时间太长, 使得烧杯内温度较高, 倒过烧杯时, 使空气形成热气流, 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随热气流而散发到空气中了;有的是学生操作不熟练, 把烧杯倒过来后、逗留时间大长, 倒入石灰水之前, 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散逸了;有的是澄清石灰水不是新制的, 质量分数已经很低……这些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并解除。比如将烧杯移开火焰, 倒过来之前, 用一块玻璃片先盖住瓶口, 再把烧杯正放在桌面, 然后移开一部分玻璃片, 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 再盖住烧杯振荡, 或者更换澄清石灰水, 或者更换大一点而且冷的烧杯……

案例3: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要求学生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然后用实验方法检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对于二氧化碳的实验, 学生们改用一根玻璃管直截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 再用洗耳球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鼓气, 前者石灰水变浑浊了, 而后者现象不明显, 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本实验经过这样改进既避免了与后面教材内容自相矛盾, 又达到了探究的目的。

这样的创新演示实验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 以此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3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

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实际, 灵活的采取相应的策略, 重组教学资源 (如重新安排时间、变换内容) , 组织探究性拓展实验则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复原实验”, 可进行以下探究性拓展实验 (表1) 。

教师在拓展实验时宜采用同意、赞赏、接纳和辅助的方式引导学生, 既不能全盘托办也不能“放羊式”的, 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团队合作、主动探究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实验对学习科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展现了科学实验能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功效。

2.4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

科学的小实验, 小制作的题材广泛, 材料集中丰富。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尤其在设计和准备实验中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及操作过程。在其他途径中无法体会到。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科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科学与社会, 生活密切联系。

案例5:在学习了电学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如何利用家用墙壁开关实现异地三控? (比方:房门—床头左—床头右三地共同控制同一盏灯) , 此时, 教师可提供“半成品”电路, 让学生继续边探究边连接……

案例6:创新小实验。自然科学的探究性小实验, 不仅要巩固课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有所创新, 搞一些小发明。

例如: (1) 蜡烛实验室。

实验材料:一根蜡烛;火柴;一根尖头细长玻璃管;一只漏斗;一片金属网纱;铝箔;冰块;一张白卡纸。

(1) 证明蜡烛火焰中有可燃气体。先把烛火吹灭, 然后划一根火柴, 靠近烛心 (不接触) , 易燃气体见火就着, 蜡烛又亮了。

(2)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把金属纱放到蜡烛火焰上, 会薰有煤炱, 这就是碳。

(3) 证明蜡烛中有氢。用铝箔卷成一个小袋, 里面包些冰块, 再加些盐。把它放到烛火上, 在自制的冰袋外面会有水滴, 这就是氢燃烧所形成的。

(4) 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把漏斗倒置在烛火上方, 划一根火柴, 放到漏斗口, 上升的二氧化碳会使火柴熄灭。

(2) 自制天文望远镜实验材料:两只刚好能互相套进的纸板筒:一块焦距为50厘米的眼镜片;一块焦距为2厘米的大倍数放大镜;若干木头、铅丝、浆糊或胶水;灰暗色黑漆以及纸板。

(1) 将两只纸板筒内壁涂成暗黑色。

(2) 用上焦距为50厘米的透镜当物镜, 用焦距为2厘米的放大镜当目镜。

(3) 在一只纸简上, 用胶水粘贴上两个纸板圈 (可用铅丝作圈) , 把大透镜装在这纸板圈上。

(4) 把目镜装在有孔的木线轴上, 并使两块透镜装有同一轴上, 且使镜面垂直于筒壁。

(5) 如果手巧, 你还可以做个支架, 固定望远镜。

让学生利用低成本甚至是废弃的物品, 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课外小实验, 对激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3 实验改革成果

综上所述, 改进实验教学后, 收到至少有以下三点的成效:

(1) 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 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2) 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演, 学生听讲”的传统教与学局面, 促进了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探索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涨, 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实验能力不断提高。

(3) 促进了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学生实验次数的增加。使初中科学教学更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科学的机会。这些充分体现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不仅是一种验证性或操作性实践活动, 更是一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生实验知识的同时, 更要让学生“做”实验知识。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 以探究的方式整合教材内容; (2) 变实验演示为科学探究; (3)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 (4)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教材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7.

[2] 生物学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

[3] 中学物理教与学[M].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科学教学思考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重庆市物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 深刻认识“宜居重庆”内涵, 推进物业管理科学发展。

宜居城市建设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指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 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 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创业的城市。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安全舒适, 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3年是重庆物业的起步、发展阶段, 2003年至今, 是规范、提升阶段。通过十多年的发展, 重庆物管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8年末, 重庆市具有资质物管服务企业1523户, 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0户, 二级资质企业143户, 三级资质企业1350户, 其中暂定资质企业195户;全市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达66%, 其中主城区住宅物管覆盖率83%。重庆住宅物管覆盖率2009年末66%, 2012年末将达87%, 市民对物管服务满意率达70%以上;2013-2017年将达93%, 市民对物管满意率将达85%以上。

(二) 加快推进《物权法》实施, 规范重庆物管市场。

2008年, 重庆市强化对国家《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 推动物管行业的发展。出台《重庆市物管条例 (草案) 》正在市人大审议中, 市国土房管局出台《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前期招投标管理工作补充意见的通知》。至2009年末, 全市将有237个项目2800万平方米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其中当年新增90个项目近1100万平方米。各区县 (自治县) 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累计新增和代管商品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10亿元, 累计47.8亿元。推行物管诚信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物管企业信用档案, 建立国土房管信用网, 物管企业信用档案情况可通过信用网直接查询。

(三) 加强物管人才培训, 为重庆物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009年, 重庆开展物管培训工作, 市房地产培训中心举办各类物管人员培训28期, 培训2750人。其中物管员岗位资格培训15期, 培训1622人;物管部门经理 (主任) 岗位资格培训13期, 培训1128人。同时, 开展物管创优达标工作。当年全市有6个小区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物管示范小区, 27个小区 (大厦) 被评为重庆市物管示范住宅小区 (大厦) 。物管这一新兴行业在重庆市已逐渐被工厂、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宇和社区等各类物管所采用, 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 外延更加宽广, 基本形成了包括房屋及相关设备设施维修养护、小区保安、环境绿化、居民生活服务等综合服务的新体制, 正趋向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深度方向发展。

二、当前重庆市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收取物业管理费难度大, 严重制约物业管理行业发展。

一是业主缺乏物业管理消费观念。因物管工作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业主花钱买服务的观念尚未完全建立。因物管公司收费标准与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引发业主拒交物管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业主欠费法律诉讼繁琐, 诉讼方式不宜多用, 使收费难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二是业主与物管关系不够协调。因《物业服务合同》不够规范, 业主与物管企业存在收费标准与物业服务认识上的差距, 业主总是用低价格要求高服务标准, 导致业主与物管公司不和谐。三是物业服务水平不高。小区出现脏、乱、差, 水电气、绿化、安保、保洁等公共服务不够, 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及物业管理纠纷时有发生, 阻碍了物业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 业主委员会组建滞后, 不能正常发挥其自治作用。

一是业主维权意识偏差。业主关心物业的使用、安全、方便、舒适及收益等方面的多, 关心物业企业成本的少, 缺乏正确的维权意识。二是业主委员会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业主对维权意识比较茫然, 对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不重视, 对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也不太清楚, 缺乏相应的物业维权、管理等知识。三是业主利益协调难度大。因各业主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消费层次、民族习惯等差异, 业主代表各自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 对协调业主整体利益上难以形成共识。四是业主委员会缺乏群众基础。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建立漠不关心, 也对业主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缺少正常的支持和监督。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缺乏关注度、信任度和参与意识, 业主委员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自治作用。

(三) 物业缺乏建管衔接和大修资金监管机制, 困扰物业管理行业科学发展。

一是物管企业与建设单位缺乏有效衔接。建设单位将开发建设遗留问题、未达标房屋入住等前期开发遗留问题直接转嫁给物管企业, 导致物业企业成本刚性增加, 业主与物管公司的矛盾, 对物业管理带来不良影响。二是对大修资金收缴及监管不宜。部分社区存在部分业主未缴大修资金现象, 损害已缴业主的利益和物业正常维修。因物业企业转制、破产等原因, 导致企业维修资金的占用、流失, 难以保证维修资金的正常使用。同时, 缺乏对大修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三是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社区管理难度大。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 房屋长期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造成房屋完好率低, 小区配套设施不全, 绿化面积小、水电气设施老化, 缺少停车位、物管用房及体育、卫生、金融、超市、文化设施等, 增加了物业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 物管企业进入缺乏市场机制, 难以保证社区服务质量。

一是业主对物管选择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目前社区物管进入邀标、陪标现象严重, 公平竞争流于形式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少企业不能坦然面对业主大会更换物业管理企业的决定, 影响物业管理项目的顺利交接, 甚至引发社会矛盾纠纷。二是小区物业管理未真正纳入社区建设。社区的管理未形成有效整合, 忽视了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基本的雇佣关系, 小区内违章停车、私搭乱建、野蛮装修等情况时有发生, 导致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困难。三是商品房建设标准与物管服务缺乏有效衔接。因社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开发商销售承诺不兑现、房屋质量存在问题、公摊不合理、面积缩水、规划更改、延期交房等问题, 导致业主把怨气全部发泄到物管企业身上, 物业公司收费困难。

(五) 物管企业与业主纠纷频繁, 有碍物业企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业主财产损失、伤人赔偿纠纷。因小区内业主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丢失赔偿;物管企业对小区内道路、广告牌、管道等管理不善, 导致业主财产损失赔偿及人身损害责任的纠纷时有发生。二是物管合同、公区营利分配及侵权纠纷。主要涉及未经业主同意物管公司与开发商签订前期物管合同, 存在收费标准与服务的差距;业主擅自乱搭乱建, 物管公司又无行政执法权的制约;物管公司擅自将小区物业的公用区域自用或出租等营利分配问题。三是小区内停车收费纠纷。主要因物管企业以维护小区管理秩序为由, 向社区拥有私家车占用公区、道路的业主收取进门、占道等费用, 收取标准、用途未经物价部门批准和业主的监督。虽有主委员会同意, 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为依据。

三、加快物业管理行业科学发展建议

(一) 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强化业主自律意识。

一是规范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发挥业主自治作用。制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章程, 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职能和行为, 建立业主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 规范业主委员会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民主决策机制, 依法维护业主自身合法权益。强化业主的权利意识和自治意识, 充分发挥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行使对业主委员会和物管企业的监督权利, 杜绝串通伤害全体业主利益的行为。二是强化业主的责任和自律意识。物管企业积极引导业主增强对物管有偿服务的消费意识, 物业主管部门要规范物业服务合同条款, 将业主履行交费义务和制约措施纳入物业服务合同约束, 对无故不交纳物业管理费的业主,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的调解作用和依据国家《物权法》的诉讼作用, 提高物管费收缴率, 促进物业科学发展。三是分别办好重庆市、区 (县、自治县) 物业信息网站, 加强对物管工作的交流和监督。由各级物业主管部门牵头, 办好物业信息网站,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物业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办法经验等宣传交流, 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物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全面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一是提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推行物业企业持证上岗制度, 抓好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及关键岗位的技能培训, 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工资福利待遇。加强管理创新和量化考核竞争机制, 提高物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强注册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管理和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管理, 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精业务、守道德的专业人员队伍, 为物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二是增强物业企业的服务意识。引导物业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物业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为共同构建和谐社区, 创造整洁、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街道、社区引导物业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竞争意识, 开拓意识, 打破“谁开发、谁管理”的垄断经营局面, 以高质量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 塑造物业企业形象。三是拓宽培养物业人才渠道。培养一支有知识、素质高、善创新、有经验和爱岗敬业的物管理专业化队伍;按照建设部有关要求, 制定计划, 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根据企业实际, 定期或不定期对在职人员举办专题培训, 不断提高队伍技能;抓好学历教育, 从在职管理人员中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员工, 参加物管专业学历教育, 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在人员的选聘上实行“素质准入制”、“末尾淘汰制”及竞争上岗制, 形成有为才有位的良好氛围。

(三)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环境。

一是严把城市规划控制关。城市规划部门要坚持“成片及规模开发”的原则, 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规划管理, 保证物业管理综合配套设施与房屋同时规划、同步设计、同期建设, 真正从源头上为物业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杜绝城市建设规划滞后于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发展需要的现象。同时, 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 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严禁建设单位擅自更改规划的现象。二是严把建筑工程质量关。建设部门要加大对城市房屋质量的监督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工程质量监控体系, 彻底消除渗漏、裂缝等工程质量通病, 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对未经综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物业管理设施不完善, 一律不得交付使用。同时, 加强对装潢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禁止无资质装修。推行持证上岗, 完善行业规范, 提高装修质量, 及时调解处理建筑工程质量和装修纠纷。三是在城市扩张及旧城改造中合理布局“大社区”建设。在城市建设中, 科学设计规划城市大社区辐射半径, 发挥“大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使周边小区分享“大社区”方便快捷舒适服务, 整合城市大社区内银行、医院、学校、书店、商场、体育、娱乐及其他服务设施资源, 使大社区辐射半径范围内的市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城市商业街区舒适的生活, 助推社区服务产业化、降低物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城市形象、加强物管示范、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建设。

(四) 完善物业市场机制、提高物管覆盖率, 助推宜居重庆建设。

一是完善物业管理分类定级、定价机制。按照“分等定级、分类定价”的原则, 由市、区县 (自治县) 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实行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每年一评定资质、等级、价格标准, 实行同质同价、质高价高的收费办法。根据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 坚持质价对应、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对称。细化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各个内容和环节相对应的价格标准, 使物业企业与业主论价时有据可依, 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 各级物业主管部门, 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品牌的信誉度。地方政府物业主管部门要加大规范对物管企业招投标制度、资质审查监管力度, 为物业管理行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社区物管覆盖率。对暂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住宅区,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由当地街道办牵头组织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共治”, 通过整合归并, 拆除区域内违章建筑和不必要的围墙, 统一规划建设综合配套设施, 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管企业, 形成“业主自治管理、政府监督管理、物管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机制, 改善居民人居环境。

(五) 加大政府对物管企业的指导, 推进物业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对物管企业的指导。各级政府物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服务者、指导者、监督者和管理者, 更好地为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服务, 尽快完善重庆小区管理的政策法规、实施细则, 严格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为, 加强对业主养宠物花草、公共道德、安全常识、法规学习等正确引导, 提高社区业主素质, 为小区和谐氛围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简化物业主管部门对申办物业企业、资质年检等工作的办理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 积极培育物业市场, 引导企业扩大经营, 推进物业管理规模经营, 不断提高物业管理质量。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各级政府物业主管部门会同街道办, 在各社区由居委会成立社区纠纷调解组织, 减少法律诉讼, 争取矛盾化解在社区;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指导, 研究新时期社区业主的利益目标及现实需求, 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出发, 积极帮助社区业主组建立业主委员会;配合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依法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积极协调物业管理纠纷和邻里纠纷, 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受理群众投诉, 加大调处力度, 努力化解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完善物业大修资金收缴、监管办法, 为社区公共设施维修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制度, 规范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清缴被挤占挪用的物业大修资金, 追收未缴纳物业大修资金, 形成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合理使用维修资金, 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物业服务。

四、重庆市物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 社会对物业管理的价值认识将不断深化。

一是物业管理的资产价值将充分体现。随着物管企业对社区管理、维护、服务等不断增强, 可延长物业的寿命周期, 将不断降低物管成本, 实现物业的保值、增值。同时, 物业管理在社区文化、社会治安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空间。二是物业管理费用将形成价值规律评价核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物业管理费用与质量按价值规律全面体现, 不再单纯以经济成本作为物管费用收取的评价基础。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将成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物业企业根据市场要求, 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 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根本上扭转保本微利、亏损补贴的局面, 促进物业可持续发展。

(二) 物业管理行业的社会地位将逐步提高。

一是物业管理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因政策导向、舆论宣传、企业形象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重视与认同将逐步深化, 从而扩大物业行业的影响力。二是物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物业管理具有社区、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独特功能, 他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物业管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更加协调。随着物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社区管理中的治安、水、电等事务管理将更加规范;保洁、保安、绿化、房屋及设备维修等日常事务将由社会专业化公司完成;物管与房地产企业将由传统“父子”关系向平等竞争的独立法人关系转变, 物管企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 物管企业将向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方向发展。

一是物管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随着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的推行和市场化发展, 物管企业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型转变, 规模化经营的资产重组向品牌化企业方向发展。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行业对队伍素质要求将日益提高, 资源的配置将进一步优化。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技术要求。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科技智能化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将给物管企业管理手段带来技术性的革命, 物业管理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 将推进物管企业的科技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深化, 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三是物业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数量将逐步提高。随着物业对现代管理和科技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 物业管理产业的发展将给现有物业岗位职工提出了学习新知识的要求, 也将为高校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 物管行业发展更加建康、规范、有序。

一是物管行业政策体系将日趋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物业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政府将不断完善物业企业的融金、税收、价格等政策体系。二是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将日趋规范。加强物业管理立法研究, 完善新形势下地方物业法制建设, 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物管行业法规体系, 促进物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三是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将逐步增强。随着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将日益弱化,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和指导逐步淡化, 行业协会将会配合政府行使监督、管理企业的职能, 行业的自我管理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行规、行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笔者针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善人居环境,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宜居重庆”建设的重大决策, 如何加强重庆物业科学管理,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构建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再就业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根据重庆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如何加强物业管理的科学发展, 助推“宜居重庆”建设提出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物管,宜居,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

[2] 中国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4]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5] 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6] 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7]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代表大会报告》.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上一篇:沿海综合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作文语言创新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