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3-11-25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究

3、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4、新时期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5、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发展问题

6、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分析

7、“行管”之要,唯在立人

8、高校行政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9、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探究

10、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探究

11、关于《行政管理学》课程名称和结构体系的探讨

12、建设“双一流”背景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改革措施

1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14、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价值诉求

15、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途径

16、浅析新时期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17、高校实现和谐行政管理的路径选择

18、对高校院系行政管理的若干思考

19、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手段创新研究

20、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思考

21、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分析与建设思路

22、浅议高校行政管理职能

23、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24、对改善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几点思考

25、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26、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27、基于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8、大学行政人员的自身发展及管理水平的再提高

29、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及改革措施

30、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探析

31、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32、社会需求视域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

33、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分析

34、研讨课在“行政伦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式和课堂效果

35、构建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36、浅谈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行政管理

37、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38、行政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39、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建设与发展规划

40、地方高职院校管理完善与创新途径探析

41、公共选择视角下行政管理支出控制研究

42、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43、互联网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

44、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45、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行政管理

46、我国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科与职业关系研究

47、如何提高高校学院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48、深化工商理論研究,服务工商改革发展

49、谈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语文素养”理念的重大意义

3、给作业“减肥”,让学生“减负”

4、基于学科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5、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6、浅析小学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7、跨学科整合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临界点

8、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实践

9、“语文”人文性之反思

10、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再阐释

12、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13、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过程化读写策略初探

14、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15、依“规”善导 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16、依托信息技术助力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17、独立学院师范教育类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18、指向素养培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学习情境设计

19、德智融合,滴灌生命之魂

20、小学生语文学习关键问题诊断与矫治

2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2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探幽

2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

24、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5、言语思维∶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

26、师范生语文教育技能多位一体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27、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28、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9、语文教师的微能力与胜任力

30、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浅析三元教学模式的“析疑”在高中语文学科上的运用

32、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和思考

33、姚铭恩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贡献

34、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35、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来源的个案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37、海外语文学科性质述略

38、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金钥匙——形象思维

39、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40、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41、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

42、浅谈高中语文学科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发展

43、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44、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分析

45、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46、对素养立意背景下的语文测试命题的思考

47、让国学经典渗透语文教学

48、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建与教学策略

49、浅谈高中语文学科生涯规划渗透的特点及教学设计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3、矿业环境工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4、多维度、立体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5、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6、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7、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8、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创业课程教学法研究

9、“C语言程序设计”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融合教学与实践

10、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11、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精品课程教材

12、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13、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14、高职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15、“慕课”模式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与思考

16、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建设探索

17、与汽车产业发展相契合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18、新时代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探讨

19、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音乐史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

20、“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探讨和改革

21、MOOC中国寻找新机会

22、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23、离散数学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研究

24、“金融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设计

25、思法课课堂教学实践及体会

26、包装类院校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7、河源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情况现状调查与对策

28、新工科下“设计程序与方法”跨学科重构与实践

29、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30、“晓庵天文”基地校本课程建设探析

31、乐教乐学软件工程-生活案例教学法改革探讨

32、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33、以项目驱动形式制定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34、美国中小学计算机科学课程发展新动向及启示

35、大学课程慕课制作与运行

36、浅谈《海洋环流》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37、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38、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

39、高校思政课“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集体备课:逻辑、意蕴及路径

40、MOOC环境下交互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41、关于“信管”和“电商”专业教学管理

42、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43、后疫情时代“全线上SPOC”教学的探索与评价

44、OBE理念与翻转课堂融合下的“运筹学”教学研究

45、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46、论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开设《文学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7、“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慕课建设初探

48、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①

49、面向大类招生的计算机专业导论课与分流体系建设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专业导论课是学生了解专业、建立专业认同、把握专业内涵的重要窗口。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使用流程和涉及的课程知识。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案例;建模;计算;开发

一、前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导论课往往在第一学年开设,是学生了解专业、建立专业概念和专业认同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1] [2]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及应用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专业,往往设置为理科专业。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加上因专业名称的望文生义,使学生容易产生简单的认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专业”。这样笼统的认识可能会导致学生认为该专业“要么学数学,要么学计算机”,至于“怎么结合”搞不清,不重视专业的其他重要方面,甚至连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也模糊不清。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论述已有很多,然而关于该专业大导论课程的研究还不多见。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专业导论课程是极为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体系中应作为独立的重要一环。因为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信计)专业的导论课程,需要回答的问题多且必要:信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信计专业?信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实现?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信息挖掘、信息安全与算法设计的联系如何?建模能力如何铸就?计算分析能力怎样打造?就业岗位对信计的现实要求有哪些?等等。

信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需要对信计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前沿有深入、广泛的了解,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形成体系,以达到解决学生关切问题、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建立学生专业认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教学案例对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的宏观认识以及对专业的一些具体方向的感性认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直观印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交叉学科,和其他一些专业的易混淆性,使得我们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更为紧要的是在大一阶段应该如何从直观的角度来阐述它。我们知道,随着现代信息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上班考勤甚至上课考勤都有系列的产品可供选择,常见的考勤机为指纹考勤机器——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应用开发的产品。在教学中,类似的案例可以体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专业认识印象,具体阐述如下。

1.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使用流程和涉及的课程知识。指纹考勤机首先要采集被识别人的指纹信息,并以此作为样本;预处理后把样本信息存储为向量或数据,通过建立样本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之后输入建立的识别模型,对待识别的指纹进行计算识别;接下来是针对硬件的编程实现和测试,最后再植入匹配的设备或者网络传入后台系统,完成系统测试,投入使用。由于建立特征提取模型和识别模型的方法很多,快速计算的方法选择有所不同,这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中许多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建模方法等。总的来说,考勤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归纳为5步:(1)信息采集和预处理;(2)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3)识别、计算分析;(4)编程实现;(5)植入硬件。分别讲述其中各个环节可涉及的专业课程:信息采集和预处理可涉及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可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统计、运筹优化、数学建模等课程;识别、计算分析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运筹优化、数值分析等课程;编程实现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测试,等等。这样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与应用实例的详细讲解,易于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应用流程,使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

2.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如前所述,由于一个产品的开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可采取的模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些知识之间的应用就会有交叉。例如,特征提取、识别模型的建立有可能用到信息处理的数学基础,这时又需要考虑该模型是否能设计出快速的计算方法来满足实际计算速度的要求;识别模型的实现最后需要计算机编程来完成,这又涉及合适的模型、快速的算法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之间的协调融合。当然,完整的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采集设备的精度、程序植入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的交叉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3.启发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指纹样本信息采集是很微妙的事,如果当采集一个样本的次数太多,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范围,比如一个手指的指纹采集超过了三次,这样产品的便利性、应用性和竞争力就值得怀疑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很自然的认为事不过三为好。那么,如何以最少的采集次数达到要求的识别效果?这就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2)如何提高产品的识别效果(正确识别率),提升产品质量,这除了与团队的专业知识相关以外,还与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例如能不能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积累从现有的国内文献中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能不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文献,等等。这些都是由典型案例所延伸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开拓思路,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研究研发空间充满期待。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由多个学科专业合并和综合而来的,其重视基础能力,培养能解决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应用问题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考虑到专业的名称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有相似之处,专业导论课程需要阐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之间的区别。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核心是什么?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上述案例,图像(信息)的压缩处理也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利用图像压缩,可以给学生展示压缩编码技术、压缩的算法、软件开发等,这涉及信息编码、密码学、算法设计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等。结合这些案例,我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不是单纯的涉及数学基础课程、建模能力、算法设计或者计算机科学其中的某一方面,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学基础与建模能力、计算分析与算法设计、程序语言与应用开发”这三者的有机融合。单单讲某个方面还不足以称之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专业人才的定位是解决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的应用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本身与这三方面多有紧密的联系,单强调某一方面或重视某一模块容易和上述一些类似名称的专业混淆。因而,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数学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与这三方面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需要凝聚成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程序语言、数学建模等。

四、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的数学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对就读该专业充满了憧憬。他们能发现数学基础的老三样(数分、高代、解几)但看不到信息和计算的影子,看不出专业的特征和特色,这就需要专业导论课程加以引导。选取信息处理和应用开发中的相关案例来阐述数学基础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科学工程问题有直观的印象,这对学生下决心打好基础,投入前期课程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选择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游戏开发中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为讲述案例,则这些应用案例就可结合数学基础知识来阐述。

1.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图形图像的基本处理分析方法,如傅里叶分析可选择进行更为全面的介绍,介绍其在工程领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来看,大一开始学习的分析类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确实是名符其实。图像图像处理的修补涉及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算法的复杂性等,而这些基本的模型形式——在一定约束要求的前提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容易使学生对开始学的分析课程的导数与极值、矩阵等基本知识联系起来。

2.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应用开发形式多种多样,游戏开发是一种有趣生动的开发过程,许多游戏开发又与数学基础知识有紧密联系。因此,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应用开发中作用的理解。如该例涉及的物体碰撞检测和连续碰撞检测与向量及运算、旋转矩阵、线性变换等数学基础知识,可以由此进一步介绍物体的移动、壁障和寻路等游戏开发中常见的智能化算法,这些都将和许多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五、信息挖掘与算法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应具有处理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问题的能力。当前大数据处理涉及的信息挖掘的相关内容,与信计专业有天然的联系,特别是挖掘目标的设置、隐含信息的挖掘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模型的求解、算法性能分析等,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程序设计等核心能力模块要求相连。这方面的热点案例很多,如可选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2012年和2015年深圳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B题进行展示,其中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可联系到机器学习算法等。讲述这些典型的热点应用案例,对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专业的内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通过梳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从典型案例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设置的必要性和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剖析了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专业内涵的总体把握、了解专业应用领域、品味专业学习价值的有益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2] 王晓晖.大学专业导论课开设的目标探析[J].高教论坛,2013(12):69-71.

[3] 王利众,朱丽平.工科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以“通信技术导论与导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29-30.

[4]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4):70-73.

[5] 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3):12-15.

[6] 苏丽卿,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07-109.

[7] 李学勇,王鑫,谭义红.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09-111.

[8] 汪富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8):62-63.

[9]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41.

[10] 徐敏,鲁海燕,黄文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65-66.

[11] 刘圣军,韩旭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1(3):97-102.

[责任编辑:陈 明]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语言生态伦理的自律价值

3、论马克思关于“科学”概念的多重阐释

4、澳大利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及院系设置

5、追寻自然精神:自然纪录片创作伦理探微

6、应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关系的若干思考

7、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视角下的服务科学研究与发展

8、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10、学科交叉融合视域中科协工作创新的价值意蕴

11、科技英语中文化因素必要性探析

12、数学建模和计算建模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艺术中的应用

13、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

14、浅析“希波克拉底誓词”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规范

15、国内外生命文化学:一个研究综述

16、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17、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18、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9、以文化兴国战略为契机全面研究民俗学

20、论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新科学技术观

21、城镇化新常态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建构

22、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

23、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

24、国内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25、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通识教育探析

26、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27、东传科学对康有为今文经学影响成因微探

28、浅析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渗透

29、数据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

30、隐匿的对话: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论争

31、方以智为什么说西学“拙于言通几”?

32、浅谈高中语文和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3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历史“情缘”

34、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

35、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36、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思想体系之构建

37、“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

38、论会计学发展增长点:会计交叉学科

39、初探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40、生态图书馆定位的思考

41、有效地利用科普资源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发展

42、论大学人文学科教师的内涵及类型

4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范式的建构及其意义

44、学术期刊编辑如何看待重复性研究

45、论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

46、科技热门概念辨析之一(科学篇)

47、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与语文教学的效益铁律

48、吕剑:我就想着催化这点事

49、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视阈下的独克宗古城恢复重建

科学学科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说,其特点主要包括思想性、时代性以及科学性等特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几方面;能力方面则要求必须要具备阅读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等。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随后提出了一些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 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实际上就是指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同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相关组织的规定和标准来对自己的政治行为进行规范。

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来说,其政治认同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具备国家认同、认同国民身份两方面。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知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更要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情况出发,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有立场、有理想、有自信。

(二) 科学精神

从我國公民的科学精神来说,实际上就是指公民在对现实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具体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做出科学、合理且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这也要求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提出不同观点和建议并具备一定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法治意识

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指尊重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以及善于使用法律,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法治意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具备法律意识,尊崇、相信且理解法律,追求且理解法律层面上的自由,并重视培养自身的法律思维能力且最大程度地领会法治精神及价值,并以法律来引导自身进行生活。

(四) 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一些公共事务进行有序的参与,也是指用来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公民行使人民当家做主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

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备正义感和责任心,敢于承担责任;遵循和追求公共精神,自愿参与社会上的公共活动;培养青少年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素养,有利于其对民主管理的程度和过程有所了解、切实感受和体验到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的价值和作用,最大程度的增强其公德意识以及相应的参与能力;能够与他人团结和合作,切实解决大家都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领域中去。

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 思想性

在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学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正确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时代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核心素养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其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这一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国家乃至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同时也顺应了全世界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潮流。

(三) 科学性

对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其主要内容的来源就是学生发展的社会和自然规律以及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它可以教会学生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科学手段或技术的辅助之下,来解决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三、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原则

(一)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实决定思维,一般情况下如果人的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大多都是由于其经常接触的生活环境导致的。因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要想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即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在要积极引导的学生之间树立起团结互助的观念意识,只有这样,才是迅速且科学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最后,对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来说,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要抓住合理的机会,适度且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 坚持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其中方向性就是指政治方向,例如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而科学性实际上就是指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当中,要注意其相关的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社会、自然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等。

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抓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一部分相对较难问题,对于部分高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法,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一来,才可以从真正意义上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 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

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能培养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出发。

根据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我国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衔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既要与初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知识连接起来,也要综合考虑高校中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求。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学功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职责。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的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将高中思想政治知识与德育素养结合起来,以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对各个生活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科学精神以及辩证的思维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客观、科学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分别从正方、反方两方面来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换位思考意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 开展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学校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将学校里学过的知识经过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于实践之后,才可以检验其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可以真正的发挥其用。

因此,针对这一点,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在实践中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应用,进而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到居委会或村委会中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其民主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实践感想。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实践真实且具体地体会和了解到了居委会或村委会基层行政单位的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流程,例如选举、决策、管理与监督等,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民主素养,为其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结束语

新課程改革理念对我国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说,必须要抓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并与思想政治学科所具备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有利于其教学活动开展的诸多手段来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切实保证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宫东梅.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27-29.

[2]李朝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8(8):109-110.

[3]刘相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6):32-33.

[4]罗静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刍议[J].数码世界,2018(1):249.

[5]李朝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8(8):109-110.

作者简介:

杨建波,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上一篇:有关伊利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与粮食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