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2023-09-21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1篇

[摘 要]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症状,其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本文通过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危害,总结了妊娠期糖尿病及早防疗方法,寄希望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并发症 血糖控制 危害及防治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发生于妊娠期的中、晚期,并伴有明显的代谢改变,其发生率为1%~14%。GDM可给母体及胎儿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孕产妇及胎婴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将明显上升,产妇及其后代远期患病率也将上升。其影响主要是由于对妊娠期糖尿病漏诊或确诊晚,得不到满意治疗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等 ,也增加了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并使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治,产妇及新生儿远期罹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加。所以及早诊断与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1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1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皮肤、泌尿系统感染、产后出血危险性高,易发生羊水过多、妊高征、巨大儿、胎儿畸形及死胎,而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低血糖、低血钙及红细胞增多症等。妊高征虽然随着年龄和体重变化,但控制年龄和体重因素后仍与血糖浓度有关。急性孕期并发症如妊高征和先兆子痫等。同时巨大儿母亲也面临着手术分娩的危险,孕妇手术分娩危险性高。

1.2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危害

巨大儿、胎儿畸形及死胎新生儿发病率高,GDM越严重,新生儿病率越高,同时血糖控制好不好与新生儿病率有密切的关系。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及红细胞增多症等。新生儿低血糖症与巨大儿的发生相平行,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母体血糖越高,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越多。另外,糖尿病严重、血糖控制不良及巨大儿均可以使新生儿病率上升。

2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2.1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妊娠期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两者比例失衡,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受体缺陷,胰岛素信号系统调节失控等因素有关。所以应进行糖筛查的预防工作。由于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激素于24~28周时快速上升, 32~34周达到高峰,所致胰岛素拮抗分别变得明显和极其明显,所以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定为24~28周,此阶段筛查异常能及时做出GDM诊断有利于临床处理。如该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32~34周再复查。

2.2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加综合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胰岛素治疗,不宜用口服降糖药,因其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畸形及低血糖等。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治疗GDM的主要方法,应兼顾母儿双方,既保证胎儿营养,又防止餐后高血糖,避免饥饿性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对体质量正常者,热量摄入为每天125kJ/kg体质量,超体质量孕妇每天100kJ/kg体质量,中等肥胖为50 kJ/kg体质量,其中糖类占40%,蛋白质占20%,脂肪占40%[3]。为防止餐后高糖血症,建议少量多餐,正规控制饮食3~5天,行血糖轮廓试验,如空腹血糖及零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6.7 mmol/L,应行胰岛素治疗。

运动锻炼 锻炼对GDM的治疗甚为重要。可使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增加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强细胞内糖代谢,从而降低血糖,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运动量不宜太大,一般使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以内,运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20~30min,选择比较有节奏的运动,如散步等。

胰岛素治疗 饮食及运动治疗无效者,可行胰岛素治疗,其能降低血糖,恢复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GDM餐后高糖血症较空腹多见,故多选用中、短效胰岛素。用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孕期也有区别,一般初次推荐量为0·7μ/kg体质量,为防止不良反应,初次使用量约为计算量的1/3~1/2。并根据复查血糖轮廓调节餐前胰岛素用量。一般可控制血糖达良好水平。

产科处理 GDM胎儿肺成熟较孕周晚,只要病情稳定,应尽可能维持近足月。可通过监测雌二醇、做羊水振荡泡沫试验来了解胎肺成熟状态。一旦胎肺成熟即应着手分娩。这样既可避免医源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又可防止突然胎死宫内。同时在孕期应积极控制血糖,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病情不稳定,对母儿影响大者,需争取时间分娩,必要时羊膜腔注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分娩方式:除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外均可经阴道分娩。GDM孕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是必要的,可减少母儿并发症。因为分娩后胰岛素突降,故近分娩期避免使用长效胰岛素,同时应监测血糖、尿糖,以调整胰岛素用量。

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GDM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羊水过多及妊高征发生,降低手术产率,减低新生儿并发症及其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另外,由于GDM的孕妇有50%的风险会发生糖尿病,这些潜在的孕前糖尿病病人,应及早努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0.

[2] 李大慈.妊娠期糖尿病[J].中国实用妇科杂志,1993,9(5):262.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患者孕前均无糖尿病, 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 (30.5±3.2) 岁。初产妇76例, 经产妇22例。按孕妇血糖控制理想与否将病例分为2组:A组经产前糖尿病筛查并确诊, 血糖控制达理想者68例;B组产前诊断但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者18例及未经本院产前检查入院时才发现未治疗者12例, 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2组孕妇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进行比较。

1.2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1.2.1 筛查及诊断方法

对所有孕24~28周孕50gGCT筛查, 1h静脉血糖≥7.8mmol/L者OGTT试验。诊断标准:妊娠期2次或2次空腹血糖≥5.8mmol/L;OGTT试验:空腹后, 口服葡萄糖75g, 空腹血糖5.8mmol/L, 110.6mmol/L, 2h血糖9.2mmol/L, 3h血糖mmol/L, 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值, 可诊断为GDM[1]。

1.2.2 血糖控制满意标准

空腹血糖≤5.6mL, 餐后2h血糖≤6.7mmol/L。没达到上述标准院才诊断出的、未治疗的, 定为血糖控制不理想。

1.3 治疗方法

1.3.1 饮食控制法采用孕妇现有体重与理想比值计算热量, 应进行少量多餐制, 分5~6餐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3.2 经控制饮食1~2周, 血糖≥5.8mmol/L餐后血糖≥6.7mmol/L, 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血糖控制理想的GDM孕产妇的妊高征、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酮症酸中毒、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2组围生儿并发症比较 (表2)

由表2可见, 血糖控制理想的GDM组围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胎儿生长受限、畸形、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1) 控制GDM血糖对孕产妇的影响妊娠合并糖尿病可由于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狭窄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本资料显示, 血糖控制理想者, 妊高征发生率为8.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胎儿过大和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又可以引起胎尿过多使羊水过多, 易引发胎膜早破以及胎儿先天畸形。羊水过多, 胎儿宫内缺氧易造成早产。巨大儿与妊娠中、晚期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使难产机会增多, 所以, 妊娠糖尿病虽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手术指征, 但巨大儿、妊高征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使剖宫产增加[3]。本资料显示, 血糖控制理想者, 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 控制好血糖, 有利于减少孕产妇并发症。

注:2组比较, *P<0.05, △P>0.05

注:2组比较, △P>0.05, *P<0.05

(2) 控制GDM血糖对围生儿的影响孕妇血糖高, 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 使胎儿长期处于高糖状态, 刺激胎儿胰岛B细胞增生, 产生大量胰岛素, 活化氨基酸转移系统, 促进胎儿机体蛋白、脂肪合成增加, 但抑制脂肪分解, 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快, 导致巨大儿发生。本资料显示, 血糖控制理想者, 巨大儿发生率为5.9%, 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25%~42%[1]。由于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新生儿离开母体高血糖环境后, 若不及时补充糖, 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0%~50%, 主要发生在出生12h内[4]。本资料显示血糖控制理想者新生儿低血糖为4.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所以, 控制好血糖有助于减少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3) GDM的筛查与治疗目前, GDM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大多数GDM患者无明显症状, 空腹血糖也正常, 故早期筛查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学者主张合理的筛查时间为孕24~28周, 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32~34周复查, 产后也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GDM, 积极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母婴并发症。本资料中有12例 (占血糖未控制理想组40%) 患者未经我院产前检查入院时才发现的GDM (经调查患者均为低学历或农村妇女) , 所以对基层孕龄妇女加强生育期围产保健知识宣教非常必要。饮食控制是GDM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理想的治疗原则是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 并提供足够的热量与合理营养, 促使胎儿正常发育。热量摄入按现有体重与理想体重的比值计算, 现有体重/理想体重80%以下的, 热量36~40kcal/ (kg·d) -1;80%~120%的热量30kcal/ (kg·d) -1;120%~150%的, 热量24kcal/ (kg·d) -1;150%以上的, 热量12~15kcal/ (kg·d) -1。饮食控制的同时可适当运动, 因运动可促进糖的利用, 使血糖下降, 保证体重不至于过高, 有利于正常分娩。饮食及运动均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时, 可加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治疗要高度个体化, 同时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要求不同, 要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临床经过, 并探讨血糖的控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4~34周确诊的GDM孕妇98例分为2组, A组68例为经产前筛查并确诊, 血糖控制达理想者;B组30例为血糖控制不理想及未经治疗入院后才发现的, 对比2组妊娠结局。结果 孕期血糖控制理想者, 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及未治疗者的发生率 (P<0.05) 。结论 GDM早期诊断, 经有效治疗, 可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 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影响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0~152.

[2] 吴胜利, 漆衍, 吴婵玉.1015例孕妇糖代谢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 (1) :57~58.

[3] 朱轶, 孙江川, 常淑芳, 等.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 (1) :122~124.

[4] 陈静.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 2008, 5 (3) :52~53.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 年7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200 例妊娠妇女,将合并糖尿病者作为研究组(100 例),通过临床检查,空腹血糖正常或者是空腹血糖>5.2 mmol/L,采取75 g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显示为异常。 病例排除标准:孕妇孕周在20 周以下;孕前发生尿量增加、多饮以及多食等情况,伴有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7.2 mmol/L,随机血糖>11.2 mmol/L;年龄为22~36 岁,平均为(24.45±9.34)岁;孕周为27~38 周,平均为(30.44±10.34)周。 将未合并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100 例),年龄为23~36岁,平均为(24.65±9.23)岁;孕周为29~38 周,平均为(30.65±10.70)周。 对比两组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分析两组妊娠期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包含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妊娠期感染、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流产史、有无不良孕产史、是否初孕、有无痛经、有无孕前月经紊乱、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以及年龄等,多因素分析存在明显差异有关危险因素。

1.3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4.0 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s)表示,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关因素分析

两组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孕次、孕前月经紊乱、体重指数、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有关因素分析见表1。

2.2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两组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孕次、孕前月经紊乱、体重指数、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危险因素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史、 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以及年龄。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具有一定的多源性,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基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中期,孕妇对于葡萄糖耐受性特点表现为进行性,同时这一情况会一直维持到孕妇妊娠中期、晚期,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孕妇葡萄糖耐受与正常2 型糖尿病患者水平相近,属于正常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母体的体重增加;胰岛素脱敏作用导致胎盘形成胰岛素,在分娩以后,这种现象便会消失,这说明妊娠期孕妇对于胰岛素耐受是由于母体形成胎盘激素所造成的。 妊娠期,孕妇胰岛素浓度会发生较大波动,增加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胰腺 β 细胞功能,使得胰岛素产生进行性耐受[4,5,6]。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变化,对妊娠期女性胰岛素耐受功能产生影响,出现多种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育龄期女性缺乏保健意识,月经初潮年龄也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 我国大多数女性喜爱甜食,导致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妊娠期糖尿病,此外,过早怀孕也是相关危险因素。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孕次、孕前月经紊乱、体重指数、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年龄。糖尿病史导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机制为:在妊娠期间,受到遗传基因影响,调查父母双方糖尿病家族史发现,父亲有糖尿病史不会直接造成妊娠糖尿病,母亲有糖尿病史发生新生儿糖尿病概率提升。 这说明妊娠糖尿病具有遗传性特点,主要是由母亲遗传。 随着年龄增长,不仅会增加发生妊娠糖尿病危险性,同时也会引起各种妊娠并发症。 与<30 岁孕妇相比,>40 岁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明显提高[7,8]。 妊娠期感染所造成的妊娠糖尿病发病机制是由于血糖浓度提高,使得细菌繁殖以及生长功能明显加快,随着血糖增高,孕妇血浆渗透压也会随之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细胞吞噬功能,快速降低杀菌能力,使得抗感染能力减弱。 妊娠糖尿病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可能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所以,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需对育龄期妇女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妇女保健意识,说明防治妊娠期感染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以及年龄,需加强妊娠知识教育,提升育龄女性自我保健意识,保证妊娠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妊娠妇女,将合并糖尿病者作为研究组(100例),未合并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100例),分析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孕次、孕前月经紊乱、体重指数、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年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以及年龄,需加强妊娠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升育龄女性保健意识。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3例, 所有孕妇均行糖耐量实验或空腹血糖。 其中临产前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未正规产检及临床干预的孕妇48例为A组, 平均年龄(30.60±4.45)岁,平均孕周(36.19±2.13)周,其中正规产检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并于孕期进行临床干预(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良好者75例为B组,平均年龄(30.20±4.72)岁,平均孕周(38.33±1.81)周,随机选取同期入院分娩的正常孕妇75例做为C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9.92±4.38)岁,平均孕周(38.38±1.49) 周。 3组孕妇的年龄、 孕周、孕产次、 分娩时的身体状况、 分娩时的体重相匹配,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对尚未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75 g OGTT。 空腹及服糖后1、2 h的血糖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 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GDM。 或分娩前未能行OGTT实验,空腹血糖(FPG)≥5.1 mmol/L,可直接诊断GDM。

1.3干预方法

对于在门诊定期产检发现GDM的孕妇经内分泌科医师指导先给予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 检测血糖控制满意标准为: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在3.3~5.3 mmol/L;餐前30 min:3.3~5.3 mmol/L; 餐后2 h:4.4~6.7 mmol/L;夜间:4.4~6.7 mmol/L。 对于经饮食控制2周后血糖控制不达标者给予胰岛素治疗。

1.4统计方法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孕妇的并发症合并症情况比较

A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等症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B、C两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在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及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3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A组新生儿出现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机率均高于B、 C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现认为可能与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有关,如胎盘生乳素、雌二醇、孕酮等均有胰岛素抵抗作用,胎盘形成后,上述激素分泌的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也增加,同时胎盘还分泌一种加速胰岛素水解的胎盘胰岛素酶,使体内胰岛素加速降解, 使妊娠期易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血糖升高,而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G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该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3.1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因巨大儿所致的剖宫产率的增加[3,4]。 GDM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微血管病变,使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组织供血不足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率的增加[5]。 其次,GDM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胎儿高渗性利尿,致使羊水过多,易发生胎膜早破导致早产及子宫肌纤维因羊水过多而过度拉伸而发生产后出血。 该研究结果显示GDM临床干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剖宫产率均低于GDM未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与正常对照组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一并发症外无明显差异。 说明GDM如不临床干预对母体危害较大,及早发现,早期干预,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3.2妊娠期糖尿病对围产儿的影响

GDM孕妇的围产儿并发症主要为巨大儿、 胎儿窘迫、死胎、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6]。 由于GDM孕妇的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 使胎儿蛋白及脂肪的合成加速,脂解作用抑制而发生巨大儿。 由于母体代谢异常,可使胎儿产生酸中毒,酮体可损伤胎儿神经系统致使宫内缺氧, 胎儿高血糖及低血糖均可使脑细胞死亡发生死胎。 高血糖还可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其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释放,使胎儿肺成熟延迟,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儿的高胰岛素血症在分娩结束后可使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死亡。 该研究显示GDM临床干预组的围产儿并发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GDM未治疗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临床干预组及正常对照组。 因此,母体血糖的高低对新生儿预后有直接意义, 将母体血糖控制在满意标准范围之内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

该研究显示, 经糖耐量实验而发现并确诊的GDM患者, 通过饮食控制或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能达到血糖控制满意标准者,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而未经治疗的GDM患者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显著增高。 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应当尽早发现,及时给予临床干预, 将血糖控制在满意标准之内, 可降低G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临床干预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3例,分为A组48例B组75例,A组为未正规产检及临床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B组为正规产检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并于孕期进行临床干预(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者,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分娩孕妇75例做为C组(对照组),观察3组孕妇一般资料,母体并发症,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未经临床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临床干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当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临床干预,以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干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79.

[2] Hunt KJ,Schuller KL.The increasing prevanlence of diabetes in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7,34(2):173-199.

[3] 席德娣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与妊娠结局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16-1918.

[4] 杨丽杰产前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9.

[5] 李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09-3011.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来源于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时间段中, 为该时间段中来该院就诊的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100 名健康产妇, 分属于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自20~39 岁, 平均是 (31.5±2.5) 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最高是40 岁, 最低是20 岁, 平均是 (32.6±3.4) 岁, 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具备可比性。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 50 例患者来该院生产, 为观察组1, 另50 例患者在孕早期就在该院构建孕期保健卡, 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护理干预, 为观察组2。 200 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已通过医院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观察组1 患者在生产时选择到该院就医;观察组2在孕早期就来该院进行产检, 并在孕期葡萄糖筛查试验中发现糖代谢异常并确诊, 实施以下方法治疗。

1.2.1 饮食疗法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 有文献资料[6,7]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应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标准体重× (25~30) kcal, 因此, 在患者妊娠前半期, 总热量摄取需增加150 kcal, 而在妊娠后半期则需增加350 kcal, 在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中, 碳水化合物占50%~60%, 脂肪占20%~30%, 蛋白质占15%~20%, BMI=孕前体重 (kg/m2) , 正常:18~24 kg/m2;消瘦:<18 kg/m2;超重:>24 kg/m2;肥胖:>25 kg/m2。 因此, 若是患者属于超重或者是肥胖体型, 需有效降低脂肪摄取量, 并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比例;如果患者属于消瘦体型, 则需增加脂肪摄入量。 患者, 每天6 餐, 分别是3 大餐, 3 小餐, 其中早、中、晚热量摄入率分别是20%、35%、30%, 剩余15%则是3 小餐的摄入总量, 可使用同等热量的食物用来代替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以有效控制食疗效果, 均衡患者膳食, 满足患者的需求。

1.2.2 运动疗法 运动会提高患者的葡萄糖利用率与胰岛素敏感性, 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患者在用餐后, 需进行运动, 时间应不超过30 min, 最好在20~30 min之间, 在运动过程中, 需注意患者心率低于120 次/min, 且保持节奏性, 避免过激运动, 若是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或者是先兆早产的话, 需停止运动。

1.2.3 检测胰岛素 在患者饮食调整3~5 d后, 需实施全天血糖检测, 当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1无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或者是胎儿较大;2控制饮食后, 患者的血糖增加比标准高或者是出现酮症;3妊娠期糖尿病发展至A2 级, 需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

1.2.4 口服药物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目的是降糖, 给予患者优降糖、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治疗, 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时, 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降糖药物的选择, 以保证药物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2.5 肌注胰岛素 使用餐前肌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以降低患者血糖, 于三餐前30 min肌肉注射胰岛素, 临睡前, 在肌肉注射一次, 依据患者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 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分析。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6.0 版本的处理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完成t检验, 计数资料以比率 (%) 表示, 完成 χ2检验, P<0.05 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在该探究活动中, 观察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对比观察组1 与观察组2 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2 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 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略低于观察组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情见表2。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均可对母婴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胰岛素问世以前, 糖尿病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都很高。 随着人们对此疾病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胰岛素的广泛使用, 使得糖尿病孕妇能减轻悲观情绪, 缓解精神压力, 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收效明显。 尽管如此, 因为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过程仍较为复杂, 虽然妊娠期经过严格控制血糖, 产前加强胎儿监测, 围生儿死亡率已基本与正常孕妇接近, 但围生儿患病率仍较高。 现阶段, 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来院生产时才发现, 严重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 若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话, 会大大增加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远期不良结局[8], 例如:子痫前期、剖宫产、后代肥胖、代谢综合症以及肩难产等, 且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展成2 型糖尿病的几率。 因此需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 以保证母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1 血糖控制目标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最佳范围[9]如下:餐前低于5.3 mmol/L, 餐后1 h低于7.8 mmol/L, 餐后2 h低于6.7 mmol/L, 如果患者在孕前就已确诊患有糖尿病, 其餐前、睡前以及夜间的血糖最佳控制范围是3.3~5.4 mmol/L, 餐后最佳控制范围是5.4~7.1 mmol/L[10], 且需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3.2 血糖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糖尿病患者的最大差异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予餐前血糖较低, 而餐后血糖较高, 主要是因为:胎儿宫内生长时, 会增加患者的肾脏血流量, 导致尿糖增多而肾糖阈的降低现象的出现。 妊娠期过程中, 常见胰岛素拮抗, 主要是因为受到孕酮的影响, 患者的胃肠道中的平滑肌较为松弛, 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大大增加[11], 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 因此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产后血糖, 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效果, 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该研究中, 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100 名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2 患者与观察组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早期筛查极为重要, 在确诊后, 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巨大儿、 剖宫产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不良结局。 与朱丽莉[12]等人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 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中, 需做好孕期筛查工作, 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实施有效治疗措施, 以减少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探析。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该时间段来该院生产的100名健康产妇, 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38%、56%、18%, 对照组分别是6%、1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2患者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20%、36%、12%, 观察组1分别是56%、72%、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以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饮食疗法,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沛清, 王刚, 钟沛文, 等.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 (5) :283-285.

[2] 杨慧霞.推进循证依据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1, 14 (4) :193-195.

[3] 成清奇.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6) :769-770.

[4] 余平芝.妊娠期糖尿病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9, 12 (6) :663-665.

[5] 张蓉辉.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新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3) :468-469.

[6] 邓兆享, 彭杰雄, 钟惠霞, 等.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50g糖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2) :153-155.

[7] 邹小君, 李晓红, 陆秀芳, 等.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2) :176-178.

[8] 何芸萍, 姚瑛.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6) :88.

[9] 王晶, 孙静清, 孙伟杰, 等.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 (3) :137-141.

[10] 侯海燕.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 (10) :86.

[11] 张国军.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 (7) :862-866.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4 月—2015 年9 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5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6~38 岁不等,平均年龄为( 30±3.1)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 例患者,观察组年龄27~37岁,平均年龄(29±3.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6~38 岁,平均年龄(30±2)岁。 经临床检查两组孕妇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且两组患者在其他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的详细资料如下表1 所示。

1.2 治疗方法

观察产科急症手术患者的产前心理状态,对患者心理紧张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记录。 随后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管理模式,其中对照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监护患者并对患者的生命体特征及心理状况进行记录。 而对观察组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其中主要包括:1对护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能力,用恰当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2进行分餐:由于大部分孕妇在分餐后,血糖含量会减少,所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在每天的进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由起初的每天3顿,变成每天的5~6 顿[1]。 随时进行加餐变得十分必要。3聘请专业的健身教练,在保证不影响胎儿和孕妇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孕妇的需要为孕妇制定不同的运动健身项目,其中包括:户外散步,有氧孕妇操,孕妇瑜伽等适合孕妇的运动。 科学合理且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孕妇缓解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睡眠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孕妇的免疫力增强为之后的顺利生产奠定基础。 活动的运动量不宜太大更不宜太久,教练为孕妇制定每日2 次,每次30 min的运动计划。 活动项目要具有针对性,从而使不同的运动项目满足不同孕妇的运动需求[2]。4围生期监护:GDM患者孕期除积极监测血糖水平,每个月测定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妊娠32 周后每周检查1 次,注意孕妇血压的变化、尿酮体、以及身体水肿情况,注意胎儿发育、成熟度及胎盘功能等监测,每周1 次NST,每4 周1 次B超[3]。 5加强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采用适当的方式安慰、鼓励病人,使患者感到温暖,时刻对母亲的角色加以肯定、支持、表扬、增强患者的勇气与自信心[4]。

1.3 观察指标

通过以上方法观察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记录围生期孕妇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情的好转程度,最后分析两组患者及家属对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的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4.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测观察发现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有妊高症者3 例,观察组妊高症的发病率为4%,酮症0例,羊水过多的孕妇2 例,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为2.6%,2 例孕妇伴有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为2.6%;而对照组中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有妊高症11 例,对照组中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症的发病率为14.67%,酮症4 例,孕妇酮症发生的概率为5.2%,羊水过多孕妇7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为9.3%,8 例孕妇伴有产后出血,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为10.67%。 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差异性明显,即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通过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可知: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及人性化的孕妇管理模式后,孕妇病情好转63 例,好转率为84%,有33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这种综合及人性化的孕妇管理模式呈现满意的态度,观察组实施的综合及人性化的孕妇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为97.3%;对照组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只是经过常规护理后病情的好转的孕妇有42 例,对照组中的好转率仅为56%,对照组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有45 例表现出对常规管理模式满意,对这一常规的管理模式满意程度为60%。两组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如表3 所示

3 讨论

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可知: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妊娠前与随着妊娠期而发生的两类,它不仅包括糖尿病,而且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不良。是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该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14%,我国为1%~5%。 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受妊娠期糖尿病病情的影响,孕妇可能会发生严重血管病变[3],孕妇高血糖可间接导致胎儿长期血糖过高,在子宫内过度发育造成脂肪异常累积,形成巨大儿,在生产过程中,引起子宫过度膨胀,极易造成孕妇产后出血,不利于孕妇的顺利生产[4], 并且由此生产的胎儿,之后患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概率远高于正常胎儿,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由以上对比观察可知,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症的发病率为4%,酮症发生的概率为0,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为2.6%,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为2.6%;对照组中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症的发病率为14.67%,酮症发生的概率为5.2%,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为9.3%,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为10.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及人性化的孕妇管理模式后好转率为84%, 对这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为97.3%;对照组患者经常规的护理后好转率为56%,对这一常规的护理模式满意程度为60%。两组数据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医护人员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宣传管理,能够加深患者对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治疗方式以及孕期管理模式的了解,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孕期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在此之后,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日常饮食角度出发,可以合理安排孕妇的用餐,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配以胰岛素治疗能控制患者体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达到优生的效果[5]; 同时适当的运动管理同样能够控制患者血糖的含量,并且不会像某些药物那样对身体产生任何副作用,运动与饮食管理的结合对控制患者的血糖更有效果[6];围生期监护管理以及具体的孕妇与胎儿的监护管理从防治方面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控与管理,通过监控的的结果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使孕妇体内的血糖含量保持在相对正常的范围[7]。 总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及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积极的作用[8]。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孕妇的健康状况、遗传病史等情况,提供个性化孕期管理指导和方案。 但经调查发现有不少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配合治疗, 原因可以归咎为经济条件差的孕妇,孕期不定期产检,未能及时发现高血糖,一旦发现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综上所述,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实施必要的孕期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孕妇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痛苦,使患者病情得到很大的改善,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综合且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采用孕期管理的管理模式后对孕妇妊娠结果的作用。方法 选择150例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的管理方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后并发症状况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好转率为84%,满意程度为97.3%;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好转率为56%,满意程度为60%。两组数据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心理状况的好转率,因此获得患者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产业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媒体企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