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范文

2023-09-20

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传统意义上,科学理论结构是科学哲学的核心,它一直是科学哲学家们最关心的课题,各派科学哲学家们试图通过对它的研究来展示自己的主张。本文通过对标准科学理论的研究,阐述了科学理论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当前科学理论的发展方式作了进一步的描述。

关键词:科学理论 结构

1 前言

科学理论是人类通过思维对大批量的现实事实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和总结的产物,是科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科学实践经验的客观真理的理论形态。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阶段性总结,它要随人类的实践、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及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它有科学概念、观念、原理、学说、假说等形式,由理论部分和经验知识两部分组成,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构成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经验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阶段,是联结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理论知识是经验阶段的必然上升,是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部分,并且是科学知识体系的骨干和灵魂,而科学理论则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归纳而成的逻辑体系。科学理论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系统性、全面性、逻辑性、发展性、预见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等特点。

2 科学理论标准观点的基本论述

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是由其各个不同成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科学理论的结构就是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或整体表现。构成科学理论的主要成分有概念、定律、对应规则、逻辑形式和模型。简单地说科学理论就是理论定律加对应规则[1]。

概念是科学理论的“细胞”。它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直接经验相联系、明确标示或对应某种客体或属性,称它为经验概念;另一类则是通过理性构思建立起来的,称之为理论概念。

科学理论结构除了包括概念、定律以外,还应包括理论概念与经验概念或实验程序的联系规则,即对应规则。

逻辑形式是科学理论的逻辑骨架,任何一门发达的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都是一个演绎系统,命题与命题之间通过演绎规则紧密关联。

逻辑形式固然是科学理论的骨架,然而只有骨架而无血肉的理论是贫乏的。完满的理论形象,必须考虑作为其血肉的另一组成部分—模型。模型是对逻辑形式的一种解释。逻辑形式要表现一种认识对象,必须配置模型,才能充以经验意义、交付实践检验。模型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实体模型,另一类则是形式模型。

3 科学理论所面临的困难

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不仅仅是攀登喜玛拉雅山,登顶就能一览众山小,而且还得研究探索周围环境的众山小岭。因为目前科学理论创新的困难是面对平常平凡的俗事、习惯性的一切相关问题,同时又已经形成习惯性认同的看法、说法。

关于科学理论存在什么困难,每个科学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卡尔纳普坚守人工语言的立场[2],认为在理论上,根据对象或属性呈现方式而不是是否需要借助工具做出观察词项与理论词项的二分是否合理[2];工具主义者认为一个词项是观察词项在观察者不需要借助人工制造仪器就能够观察到其所指称的对象,同时并没有观察词项;卡尔纳普通过实际应用来决定在理论中出现的词项究竟是观察词项还是理论词项,他的标准却又显得过于随意;然而福多却认为不是所有观察都是受理论词项影响的,这同样存在问题,首先,观察与理论的二分是否合理,其次,一阶谓词逻辑是否充分,最后,对应规则是否合理。

4 当代科学理论的推进发展

科学理论先前发展主要有三种发展方式: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

4.1 累积式发展观

累积式发展观先假定存在着不依赖于人类认识的科学事实,这些事实有待于人类通过各种观察手段来发现;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进步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具体表现为科学事实以及能够揭示这些事实的科学定律和理论的不断积累。它包括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式发展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发展观。

古典归纳主义累积式发展观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他认为科学家应该系统地积累知识,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观察其规律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4.2 否证式发展观

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哲学家波普尔。他从证伪主义出发,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逐渐积累的模式[3]。

他曾说过:“科学理论不能通过归纳得到证实,但却能被证伪。科学的发展是理论不断地被反驳和证伪的反复过程。猜测与反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提出假设,通过证伪,然后推翻理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的革命”[3]。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过程是:猜想—证伪—猜想。

4.3 科学理论的社会历史观

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他反对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它没有看到科学发展史中的实质性的变化,不同意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认为它抹杀了实际上存在的常规科学的长期积累。库恩主张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角度来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进而克服片面性的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一幅幅符合科学是实际的科学发展模式。

前科学,就是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的岩石科学阶段。

常规科学,就是形成了范式的成熟科学。

科学危机,是科学家们对旧范式失去信心的科学阶段。

科学革命,是新范式战胜或者取代旧范式的科学阶段。

总之,科学发展就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不断交替,不断反复,永无止境的过程。

5 结语

我们认为,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以己有的思想材料,以历史形成的认识形式为出发点。科学理论结构是一种认识形式,它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理论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应该且可以从逻辑角度上加以研究,并用形式化语言进行表述。同时,科学理论结构对于发展着的自然界来说,又永远是开放系统,它能够不断接受新的信息资料,对自己进行修正和调整。科学理论正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中,显示出它的整体行程。

参考文献

[1] 金得浦,周济.科学理论剖析[C].厦门:厦门大学.

[2] R.卡尔钠普.科学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7.6.

[3] 卡尔.波普尔.实在论与科学的目标[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1版,2008.10.

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音乐教育;提升音乐素质

内蒙古地区基层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如何,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基层音乐教育所处的地位、师资现状、教学设备的配置怎样?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作者于2012年开始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进行调研,旨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促进基层音乐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基础音乐教育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来,内蒙古全日制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基础音乐教育仍然显得比较薄弱,大多数基层学校在音乐教育的资金上投入不足。有些中小学校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师资学历较低,教学设备的配置简陋短缺,这些现象,制约了基层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音乐教育自身地位不高

有些学校对于基础音乐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教学显得比较薄弱,有的学校没有将音乐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放在一个同等的教育教学平台上,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偏向,使音乐教育自身地位不高。少数中小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学课程只是唱歌和学习一点音乐知识就行,是一种娱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消除紧张学习的压力。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有的学校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调查发现,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就是放录音和唱歌。教师教学缺少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学生学习的成绩也很少有人过问。一些学校和老师,往往把智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导致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在一些基层学校,只注重数理化及语文、外语等主要教学课程,而音乐教学不是评估学校的一个硬性指标,所以音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很少有人过问。由于音乐教育地位偏低,一些音乐教师思想不稳定,尤其是有的青年教师考虑改行、调离或者兼职经营一些其他生意。这一现象,与邓光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基础音乐的调查报告”的报道相似。

2. 对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中小学校的领导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有的认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可有可无。有的认为,音乐教育可以在社会上或者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学习,它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发现,每一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皆认为开设音乐课在整个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音乐教育的各项文件予以实施。甚至有些学校还制定了有关音乐教育教学的文件,要求音乐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但是,有的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由此,我们不得不对目前基础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深刻反思。在一些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也受到限制,有的音乐教师上课前也不用备课,更谈不上集体备课,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整体音乐教育面貌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学校音乐教学领域的落实与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3. 学生学习压力大,音乐素质不高

目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这种现象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形态。有的学校,每年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构成都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将学生成绩进行排队,其考试成绩的名次是决定学生在学校地位的一个指标。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校对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不重视,家长和学生也不重视,有些中小学校学生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数理化题海、语文外语学习中度过。许多基础的音乐知识(如识谱、视唱)都不具备,接触音乐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整个音乐素质的提高。尽管国家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但是,它没有健全对中小学校基础音乐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完善中小学校基础音乐教学的评估体系。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我们有必要在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标准”的过程中,对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应试教育进行思考。

二、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实施途径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要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就必须建立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学习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还应该多在课外开展音乐活动,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接触和学习音乐的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1. 教学内容要紧扣培养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基础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扣紧培养目标,贯彻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元化,探索应用型与娱乐型的教学模式。要选用优秀的音乐教材和优秀的音乐作品,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而且,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去欣赏音乐作品。要运用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评价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运用现代视听工具,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质。在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音乐教育的对象,大多数学生学习音乐比较热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兴趣、爱好、喜欢学,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重视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从音乐能力心理结构分析,音乐感受能力是其核心。音乐能力又称音乐的情感体验,即对音乐发生情绪反应的能力,音乐能力结构论强调情感、情绪,这一点对初学音乐的中小学生更为重要。要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就要以新课程标准来考核学校落实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情况,同时也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评估,构建有利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2. 重视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元化外,还应该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这种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基础理论课可开设五线谱、视唱(可与欣赏结合)、乐理知识、音乐史、音乐作品鉴赏、器乐表演等课程。而实践类,则可多开设声乐选修课、乐器演奏课(如笛子、二胡、口琴、吉他等)。要积极营造课外的音乐氛围,拓展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展现自己的特色。在中小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歌舞表演来增强自信,这样,让学生展现了个人才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校可设置一门音乐基础类必修课,可以在中小学校尝试艺术实践学分制,将音乐列为与英语、数学、语文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这作为学生评优、推荐和保送升学的重要依据。要注重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此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三、增加校园音乐活动,营造学生的成长空间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将课堂的音乐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将基础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呈现在课外娱乐活动中,营造学生的成长空间,是全面提升中小学生音乐知识素质和音乐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音乐,提高音乐的分析能力。平时,可以组建舞蹈队、合唱团,开展一些校园歌咏比赛、音乐欣赏讲座、各类音乐演出。作者在音乐教学中认识到:合唱在综合素质培养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基础音乐教育音乐素质的提升,营造学生成长空间也具有借鉴作用。合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及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演唱优秀的合唱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途径,也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成长空间,探索形式多样的学生音乐素质培养途径,让学生从繁重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四、结束语

通过调查分析,作者发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基础音乐教育,在教学条件、教学环境、音乐教育认识等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影响了本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努力营造学生的成长空间,创建有利于提升音乐素质的途径,尝试艺术实践学分制模式,健全基础音乐教育的考核标准,完善评估体系,目的在于强调基础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笔者分析认为,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对当地基础音乐教育进行适时调研,探讨解决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困难、实际需求的具体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推动基础音乐教育和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邓光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基础音乐的调查报告[J].音乐创作,2008(03).

[2]齐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3]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金平.开展音乐美育 提升学生审美情操[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

[5]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既判力;陪审制度;证据制度

2009年至2015年,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即CLSCI(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发表的民事诉讼论文篇数(法学论文总数),以及民事诉讼法学在论文发表总数中所占比率之数据分布如下:2009年59(1406),4.08%;2010年74(1431),5.17%;2011年99(1435),6.9%;2012年93(1412),6.59%;2013年71(1357),5.23%;2014年86(1557),5.5%;2015年71(1521),4.67%。

2015年,CLSCI共发表论文1521篇。各部门法学发表篇数大致为:民法267,刑法237,法理198,经济法158,刑事诉讼130,宪法120,行政法学101,商法80,民事诉讼71,法制史62,国际私法19,国际经济法34,国际公法44。其中,民事诉讼学科与2014年的86篇相比,数量上有所回落,约占论文发表总数的4.67%,在13个法学学科中排名第9。

1 诉权与既判力理论研究

诉权、既判力是传统民事诉讼法学两大极具恒常性和延展性的基本理论,历史上曾在不同时期推动民事诉讼法学之时代发展。立案登记制、第三人撤销之诉、公益诉讼等新制度适用中的争议和混乱,促使学者们在这两大古老而抽象的理论中找到了新的研究兴奋点。

关于诉权理论,吴英姿教授提出,肩负时代使命的诉权人权论是迈向基本权利范畴的诉权观。私法诉权说完成了诉权的权利化改造,公法诉权说将诉权从私权关系上升为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诉权人权论则超越民事权利与诉讼权利,突破诉讼法框架,为人权的司法保障及宪法诉讼奠定根基。诉权人权论要求诉权入宪,人权性质意味着诉权具有绝对性,只能经行使消耗,不可放弃不可否定,不得为其附加条件,这决定了诉讼目的论应界定为“公正解决纠纷”。唐力教授提出,应通过程序机制合理界定审判权与诉权,充实诉权实现之程序制度,适当强化法院对诉权实现之程序保障义务,保障当事人之程序基本权。王晓认为,判断诉权滥用应遵循严格的认定标准,审查主观恶意、行为失范和诉的利益缺失等要件,避免阻却和妨碍诉权行使。结合其危害性及具体情形,体系化、多层次地综合运用行政、民事、刑事追责机制予以惩戒。

关于既判力理论,张卫平教授提出,我国尚未在规范层面对既判力相对性原则予以明定化,导致第三人权益程序保障方面存有重大缺陷,实践中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混乱。将既判力制度化,需要明确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原则及其例外、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既判力标准时。根据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判决在没有扩张正当性根据的情形下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判决损害第三人利益时,第三人可以提起一般诉讼。既判力相对性原则不仅有助于纠纷之终局解决,同时也能够为案外第三人提供程序保障。

2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研究

该类论文共7篇。其中,基本原则部分涉及辩论、检察监督、支持起诉、诚实信用等内容,基本制度方面则针对陪审制度和公开审判制度进行了探讨。

基本原则研究。陈贤贵认为,具体化義务立足于主张责任,由宣示性规则、实现程度规则、免除规则及效力规则等构成,其正当性在于促进诉讼、集中审理,防止滥诉和突袭,我国具体化义务初具制度外形,但缺乏可供良性开展的逻辑前提及关联制度。今后应确立约束性辩论主义原则,规范阐明义务及完备审前程序。张卫平教授指出,基于检察监督的各种限制性条件和风险,民事诉讼的检察监督应当是选择性的。中心是审判监督程序,重点是事后监督而非审判程序的过程监督。巢志雄认为,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在具体内容、类型化适用、创设其他程序规范等方面存在过于泛滥、随意和轻视法律方法的问题。法国民事司法实践必要性、相关性、正当性适用要求,对我国有参考价值。

基本制度研究。张嘉军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仍然在陪审员选任条件、陪审案件范围、实际参审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缺陷。未来应优化陪审员构成,注重普通群众、年长者比重的调整,取消学历资格限制。陪审案件不应限于“社会影响较大”,应处理好专业性新型案件与普通案件的人员选择问题。逐步建立由陪审员单独认定事实的制度,避免法官对陪审员的不当干扰和控制。高翔提出,我国民事审判公开将对当事人公开与对社会公开混同起来,存在一元化倾向。对当事人公开的权利基础是听审请求权和公开审判请求权,而对社会公开的权利基础是司法知情权。对象及其权利基础差异决定了公开内容的差异,权利冲突时,听审请求权及隐私权保护处于优位。构成审判公开制度结构二元构建的制度逻辑。

3 司法改革研究

王亚新教授提出,“省级统管”意味着省级以下各级法院的经费支出不再依靠同级地方财政,而改由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等予以补充。改革达成预期目标,取决于方案的内容构成及实施方式,涉及筹资来源、预算案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决算的审议批准程序等内容。傅郁林教授认为,本轮改革涉及体制、机制、程序改革等环环相扣的各个方面,审判人员分类和法官员额制当前争议最大、困难最多。员额制应当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前提条件,颠倒逻辑顺序,将触动利益的人事关系改革置于明晰岗位权限责任之前,会引起一场无序的利益混战。改革全面铺开之前,应认真研究审判辅助人员与员额制法官之间的职权责界分标准,以作为审判人员改革的基础。

4 证据制度研究

该类论文内容涉及专家辅助人、品格证据、共同危险行为、举证责任、鉴定费用、证据保全程序、预决效等问题。

专家辅助人制度意在弥补当事人质证能力不足,排除法官就鉴定意见或专业问题的认识障碍。李学军提出,专家辅助人之意见具有证据属性,专家辅助人的资质不以“诉前确认”为依据;专家辅助人的意见以出庭为前提;某些意见只能有限采用。专家辅助人与律师在庭审质证环节须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分工。

汪诸豪指出,以品格证据弹劾证人因涉及到品格证据的特殊可采性规则而需特别关注。美国证据法允许使用证人的不诚实品性来攻击证人证言的可信性,证明品性的具体方法受到法律规制:允许以名声和意见证言证明不诚实品性,但以具体行为或先前定罪记录证明则受到严格限制。美国规定对我国证人弹劾规则的创设具有借鉴意义。

任重提出,共同危险行为司法裁判的不统一部分源于对《侵权责任法》第10条的误读,该规定应被界定为诉讼规范。民事诉讼法有实质和形式之分,实质民事诉讼法规范同样存在于其他法律文本中。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存在与民法脱节的现象,将诉讼规范理解为请求权基础或叠加要件不仅增加当事人诉累,在结果上贬损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在民事诉讼法中建立法律推定的一般规则,将逐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疑难。

占善刚教授认为,在鉴定的证据法构造中,鉴定人、当事人分别与法院产生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鉴定人与当事人之间并不发生法律关系。鉴定人应当向受诉法院而非当事人请求给付鉴定费用。鉴定费用最终作为诉讼费用的一部分由当事人负担。应制定专门的民事诉讼费用法律,厘清鉴定费用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点作出关于鉴定费用预交、负担、给付的科学设计。

叶自强研究员认为,我国举证责任理论中较有影响的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忽略了“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这个极为重要的节点。从起诉、提供证据到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证据行为发生系统——提供证据行为。举证行为包含提供证据和对证据加以说明两个行为。提供证据行为对应提供证据的责任,该责任在原被告双方间转移。说服行为对应的说服责任则不可转移,由法官或陪审团的认定与判断形成结果责任。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书证真实性判断的明确规范,新民诉法解释首次确立了公文书证实质真实的判断规则。段文波教授提出,确定判决中的事实认定对后诉的效力,学说上有预决力、非预决力及证明效三种观点。我国承袭苏联法“预决性”的概念躯壳,以免证效力为内实,本质上系法定证明效,该规定损害了法官认定事实的独立性,褫夺了后诉当事人的接受裁判权,且有违程序保障的基本要求。判决书可作为书证,对后诉法官认定事实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宜由法律硬性规定其证明力强弱。今后应废除已决事实免证效力,将已决事实评价放归法官自由心证评价。曹志勋提出,为达到扩大既判力的目的,应当提起独立的中间确认之诉。比较法上虽然存在扩张既判力范围的主张,但存在标准模糊、缺乏可预见性以及可能无谓浪费诉讼资源的弊端,也不适合我国现有发展程度。

占善刚教授认为,证据保全与保全程序虽均有保全之名,在性质上却迥然不同。证据保全乃预先进行的证据调查程序,保全程序乃暂时、假定地确定私权的程序,目的在于保障将来強制执行中顺利实现当事人的私权。证据保全参照适用保全程序的规定乃错误立法。应立足于证据保全本质作相应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 吴英姿:《论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历史演进为视角》,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 唐力:《司法公正实现之程序机制——以当事人诉讼权保障为侧重》,载《现代法学》.2015年第4期.

[3] 王晓、任文松:《民事诉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载《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

[4] 张卫平:《重复诉讼规制研究:兼论“一事不再理”》,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

[5] 张卫平:《既判力相对性原则:根据、例外与制度化》,载《法学研究》,2015年第1期.

[6] 张嘉军:《人民陪审制度:实证分析与制度重构》,载《法学家》,2015年第6期.

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4.阴阳交感互藏

5.阴阳的消长

6.阴阳的转化

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要点:

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

第六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11.肾与命门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要点: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五脏的外华

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

第七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4.肝与胆的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精

要点:

1.人体之精的概念

2.人体之精的功能

3.人体之精的分类

细目二:气

要点:

1.人体之气的概念

2.人体之气的生成

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4.人体之气的功能

5.人体之气的分类

细目三:血

要点: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运行

4.血的功能

细目四:津液

要点: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津液的功能

细目五:神

要点:

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2.人体之神的生成

3.人体之神的分类

4.人体之神的作用

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

1.气与血的关系

2.气与津液的关系

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十单元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要点: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要点:

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要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十一单元 体质

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

要点:

1.体质的概念

2.体质的构成

3.体质的特点

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要点:

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2.影响体质的因素

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要点:

1.体质与发病

2.体质与病因病机

3.体质与诊治

4.体质与养生

第十二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要点: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疠气

要点:

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细目三:七情内伤

要点:

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细目四:饮食失宣

要点: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五:劳逸失度

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

细目七:瘀血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第十三单元 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要点: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

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要点:

1.环境与发病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发病类型

要点: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

6.复发

第十四单元 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亡失

细目三:精,气、血失常

要点:

1.精的失常

2.气的失常

3.血的失常

4.精、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要点: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

1.内生“五邪”的概念

2.风气内动

3.寒从中生

4.湿浊内生

5.津伤化燥

6.火热内生

细目六:疾病传变

要点:

1.疾病传变的形式

2.病性转化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

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

2.未病先防

3.既病防变

细目二:治则

要点:

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

2.正治与反治

3.治标与治本

4.扶正与祛邪

5.调整阴阳

6.调理精气血津液

7.三因制宜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细目一:养生

要点:

1.养生的原则

2.养生的方法

细目二:生命的寿夭

要点:

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

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场上相应产品紧缺的事实,从而达到维持产品较高销售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为饥饿营销奠定了理论基础。“效用理论”(即消费者从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认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指代消费者的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某种产品或服务一旦满足了消费者的特定诉求,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就会被放大,进而成为消费者竞相追逐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这种心理诉求为饥饿营销的运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著名的幸福公式,即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者的“欲望”被撬动而显著增强,为了获取足量的“幸福”感,消费者就会努力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更高的“效用”,消费行为便不可避免。此时,无论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时间、地点,还是价位、数量,卖方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为商家的饥饿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更大便捷。聪明的商家从产品上市前就开始预热造势,面市报道、缺货抢购报道等形成“完美”的传播曲线,进一步扩大了饥饿营销“战场”的深度与广度。

在关于饥饿营销的各种实践案例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苹果品牌。一方面是消费者狂热追捧,另一方面是产品全线缺货,在这样的供需矛盾下,市场总是处于相对饥饿的状态,这无疑有利于苹果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以及对渠道甚至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权。或许苹果公司的确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从中清晰地看到饥饿营销策略的运用。

笔者认为,苹果品牌对饥饿营销策略的成功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贯穿品牌因素。从表面上看,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一个合理的价位,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就能赚取高额利润。而从实质来看,苹果的饥饿营销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一因素,其运作离不开产品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试想,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在市场上搞限量供应,人为制造销售预期,不仅不符合实际,还可能丢掉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选择正确产品。明确产品是否拥有市场、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是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一步,否则饥饿营销的运行也会徒劳无功,所以开展饥饿营销必须选择正确的产品。三是制造适度紧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繁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限量的前提必须是产品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一句话,紧缺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优势。

理论基础范文第6篇

[摘 要] 绿色物流是沟通买卖双方的桥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做简要分析,并探讨了价值实现论、外部不经济理论、效益统一理论与绿色物流的关系。

[关键词] 绿色物流 认知价值 外部不经济 效益

在当今虚拟经济处于危机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亦受牵连,但这更突显了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而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它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在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是沟通买卖双方的桥梁。对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绿色物流。

一、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 ——认知价值论

众所周知,第一利润源来源于资源领域,其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第二利润源来源于人力领域,其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来源于物流,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有全面性。绿色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不仅为制造商降低物流成本,创造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使之及时有效地转移给用户,而且在用户的心目中创造了认知价值。认知价值是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认知价值是绿色物流企业建立顾客关系的基石。良好的认知价值会对绿色物流企业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是绿色物流企业创造价值的综合反映。更为重要的是:绿色物流创造的价值不只是从物流企业本身降低费用,提高服务水平的角度考虑,而是从用户认知价值的角度考虑。随着用户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用户认知价值将会不断提高,这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是绿色物流企业制订竞争战略的理论依据。当然,绿色物流企业在提高用户认知价值时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

二、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二 ——外部不经济理论

“外部不经济性” 理论是20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随后由他的学生、英国经济学家 A. C. Pigon 丰富和发展。外部不经济性是经济外部性中的一种,它指一种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和效益不能在决定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到反映。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当 A对B提供劳务时,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是A 并未从受益人那里取得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经济外部性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外部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良好影响,并使周围人获益,但行为人并未从周围人额外获益。其二是外部不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外部不经济理论反映了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是外部不经济性,如物流企业运输配送加剧了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等。表面看来,外部不经济性是某一种物品或活动对周围事物产生的不良影响。但若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部不经济性实质上是私人成本的社会化。私人成本社会化,把自身赢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上,这显然不公平。同时,社会成本一般而言应大于私人成本,所以我們应使私人成本内部化,以使社会成本减少甚至消除。这样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就全社会而言,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来减少较大的损失,这在经济上亦有利可图。目前,外部不经济性的理论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纷纷寻求使外部的经济性内部化的办法。其中最有益的办法是进行回收利用,而回收利用正是绿色物流的一种基本功能。

三、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三 ——效益统一理论

企业的基本属性就是获取经济效益,如果没有经济效益,连简单的维持生产都不能进行。但经济效益必须和环境效益进行统一。现实中尽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其对立和矛盾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再生产与环境系统的统一,社会再生产通过索取环境资源和把废弃物排入环境而把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联成一个整体。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局部企业和部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差的生态效益可导致全面、整体的经济效益的降低。其三是经济效益本身的内涵就包括环境效益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包括自然资源供给量的增加、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及废弃物的结合利用,而这些皆有利于提高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而强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都是为了社会效益,为了使社会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改善,例如运输工具的零污染排放、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等等。总之,要使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过一种较高环境品质的生活。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在环保方面,三者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正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的统一。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部不经济理论和三效益理论均为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长琼: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中国流通经济[J].2004(3)12~14

[3]李培俊:绿色营销的风险分析与防范.中国流通经济[J].2004(2)53~56

上一篇:高职篮球教学范文下一篇:年会晚会节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