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

2023-09-24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1篇

典型经验

***乡位于**县城西12公里处,紧靠旅游线,交通便利,总面积238.4平方公里,全乡32个行政村,共8863户43213人。其中农业人口40118人,党员1254名,总劳力10521人。全乡以粮食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68749亩,是全县主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大力发展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地域和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引资上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乡党委全力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落实和创新,利用“四议两公开”这一科学方法助推本乡科学发展,全乡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带头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关注民生,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全乡出现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组织实施

一是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纳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摆到突出位置,作为“三级联创”考评的主要内容,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与实施。制订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工作方案。为扩大宣传,乡党委在旅游沿线和各行政村张贴标语,印制了“四议两公开”宣传手册 份,制作宣传板报幅,发放传单 份,组织“四议两公开”宣讲会 场,广泛宣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容、程序和操作方法,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指导32个行政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推行工作小组,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重点内容、目标任务、程序要求、监督方法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制作了工作流程图。按照具有代表性、议事能力强的要求,每村选出若干村民代表,再从村民代表中推选2人组成村务监督小组,构建起了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小组为一体的民主决策网络,为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夯实了组织基础。

三是针对区域差异,乡党委先从几个基础比较好的村支部抓起,抓好试点。通过深入宣传,强化培训,指派专人全程指导等措施,促使这些试点支部规范运作,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为全乡整体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抓好“点”的同时,积极发挥“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乡推广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边推进边完善的原则,努力引导各支部和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自觉规范运用,灵活科学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向前推进。经过扎实工作,全乡在推进“四议两公开”“4+2”工作法方面形成了乡村两级上下统

一、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培训学习,积极深入推进

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带头学习,充分利用班子例会、学习例会、交心座谈会等机会,认真学习河南邓州市的先进经验,深刻领会胡锦涛、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推进“4+2”工作法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邀请县党校专家教授为全乡党员作“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专题报告,使每名党员对其中的程序和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有深入透彻的了解。通过学习认识到,“4+2”工作法是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确保了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是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的法宝。

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发展经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作用,乡党委利用多媒体对机关干部和村支两委全体干部进行专题培训,举办培训班 期,培训人员达 人次。同时组建“四议两公开”工作报告小组,入村开展巡回宣讲,全面提高各行政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明确程序要求,保证在实践运用中不出偏差。认真开展各村党员、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知识培训,组织学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使大家能结合本村实际灵活掌握,注重创新。目前,全乡培训村干部、党员达 人次,村民代表 人次。

三、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指导

实行包片包村责任制,采取乡党委、政府干部包区、一般干部包村的方式,驻村入户,深入到所分包的区、分包的村帮助指导工作,坚持做到一天一记录,一天一汇报。完善了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制度,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名代表联系户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村委会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奠定了坚实基础。运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来,全乡各村党支部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出议案 件,初审后提交村“两委”会商议 件,交由党员大会审议 件,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 件。及时公开土地征用及补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展新党员等党务、村务信息 件,公布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件。

四、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

乡党委、政府建立定期督查、责任追究、群众评议等长效机制。成立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32个行政村,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全面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同时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各村支部的考核目标。对落实不到位,推进不积极的行政村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等处分。积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通过村务公开机制,接受群众民主监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持了“四议两公开”良性有序运行。

五、强化民主决策,鼓励全民参与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2篇

1、村党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和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2、村“两委”会商议。根据村党支部的初步意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实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的村,可将村党支部会提议和村“两委”会商议程序合并进行。

3、党员大会审议。对村“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召开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提前把方案送交全体党员,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占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同时组织党员深入农户做好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

4、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参加会议人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讨论事项必须经到会村民半数以上或全体村民代表同意方可决议通过。

5、决议公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务公开栏或其它村务公开媒介进行公告。公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公告期间,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要主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做好工作,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调查,对决议事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如发现公告内容有遗漏的、不真实的应立即重新公告。

6、实施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应及时向全体村民公示。公示内容要翔实、准确、全面。在公示时要设立意见箱,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必须在3日内由村委会予以答复;对村委会解释、答复不满意或村委会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大会审核,把审核结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表决结果作为村级最终处理结果。

第2篇:四议两公开具体内容和程序

一、主要内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主要内容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都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二、决策事项: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集体资产购建与处理;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宅基地审报;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和制度的落实;重大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以及其他应当民主决策的事项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的事项,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三、决议程序:“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分六个环节实施,要永决策过程中要做到提议准确,商议充分,审议广泛,决议民主公开准确及时,必须按照以下步骤组织实施:

1、村党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由村党支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和认真调查认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议符合中央和省、市、区的要求,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原则,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2、村“两委”会商议。根据村党总支的初步意见,组织“两委”会进行商议,在商议之前,村党组织书记提议前将提议内容与村委会主任通报并充分沟通。同时提前将提议议题口头或书面发至“两委”班子成员手中,待充分酝酿、调研、思考之后,再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讨论,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

3、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对村“两委”商定的意见,提交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召开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把村“两委”商议方案发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前一周向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进行通报,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议事会成员数的4/5或党员总数的2/3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议事会成员人数的2/3或应到党员人数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修订完善,同时宣传解释工作。

4、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村委会要提前召开预备会议,认真讨论审议,使村民代表充分了解决策原因、事项和前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时,到会人数须需有4/5以上村民体表或一半以上村民参加,所做决定应经全体村民代表的2/3以上或应到会村民的一半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对决议通过事项中存在的不同意见,要有针对性地深入走访,弄清不同意见的原因,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对表决未能通过的事项,要深入剖析;如因决策确实错误则应及时中止;如因思路正确,但条件不成熟或措施不完善而被否定和事项,要进上步完善实施方案,待条件成熟后再重新进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程序。

5、决议公开。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务公开栏及各村民小组内张榜公告,公告时间7-10天。

6、实施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 第3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凡涉及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按照以下民主决策程序进行。

一、四“议”程序

1、支部或村委主要负责人提议

凡是党(总)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认为需要开会讨论决定的事情,首先应在村两个主干之间相互提出来,两主干之间达成共识后,再向支村两委会上提议,其他两委班子成员认为自己分管范围内的某一项工作需要上会研究的,应直接向书记或村委主任提议,由两个主干碰头商定后再向支村两委会上提议,未经两主干碰头商定的事情,书记和村委主任任何一方不准单独向两委会上提议。

2、两委班子商议

组织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事情的联席会议,由党(总)支部书记主持,并由会前提议上会讨论的班子成员向会议作出议题说明,然后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与会人员对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实行“一把手”末尾表态法,即支部书记在听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支部书记综合各方面情况,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集体决定。

3、党支部会议审议

通过支村两委讨论决定的事情,属于重大事项的,首先要经过党支部会议进行审议。审议形式为:⑴支部书记向会议提出支村两委讨论的事项;⑵参会党员以党小组分开讨论;⑶以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⑷全体参会人员进行表决。

4、村民代表决议

通过支部会议表决通过的事情,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决议的程序为:⑴支部或村委主要领导向村民代表汇报党支部所审议通过的事情;⑵村民代表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⑶就支部审议通过的事情进行表决。

5、召开会议的要求

⑴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实参会人员必须达到应参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开会;

⑵讨论表决通过的事情必须经实到会人员半数以上人员通过方可有效;

⑶表决形式可选择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⑷讨论确定某个分管领导所提议的问题无特殊情况必须有其分管领导参会,否则,本次会议暂不确定。

二、两“公开”要求

1、决策过程公开:经过“四议”所决定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工作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存在哪些问题、下阶段如何开展,让广大群众对该项工作有充分了解。

2、实施结果公开:每项工作结束后,要将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全方位向公众公开。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3篇

在农村基层的推行

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和迫切要求。“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能很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理顺村“两委”关系,调动和激发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整合农村建设力量。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河南邓州调研时指出,要认真总结推广邓州农村推行“四议两公开”的经验,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一、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指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通过“四议”程序进行决策,并通过“两公布”程序加以监督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告、实施过程和结果公示。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其必要性,对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一)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但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增收较慢,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国家政策大幅度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阻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农民的政治诉求不断增强,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体制迫在眉睫。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农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为清除“三农”稳定发展中的政治阻力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顺应了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助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政治文明是基础,经济文明是关键,精神文明是动力和保障。要致富,先修路。政治文明是通向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宽敞大路。

1、“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化,为农村社会管理设定了制度规范。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必将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方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维,转变工作作风;为了更好地参与民主自治,切实行使好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民群众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强对科学发展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从而也促进自身精神层次主观需求的文明转变,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动力和最有力的保障。

2、“四议两公开”有效地减少权力滥用,提高村“两委”的公信度,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又以严格的制度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畅通了民主决策渠道,为农村的繁荣稳定注入生机与活力。

3、“四议两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完善村民自治体制的有效形式,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和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保证了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科学、合理,发挥出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现实效力,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应遵循的原则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对农村基层管理工作成功探索的科学总结。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使基层党组织加强组织配套建设、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程序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关键在于“铁”程序的严格执行。党支部在工作中不越位、不错位,村委会不移位、不缺位,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有效监督,是实现“四议两公开”实践作用的基础。

(二)民主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扬民主是灵魂。农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农民群众的事情让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保证农民群众“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诉求有回应、监督有保障”,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公开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公开透明是保障。“四议两公开”的每一道程序都要公开透明,要让党员群众清楚知道所议事项,会前才能充分酝酿,会上才能积极参与讨论,会后才能主动监督,才能实现整个程序的实际效果,避免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

(四)实践性原则。“四议两公开”事项的提议要基于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商议、审议意见要实事求是,决议要现实可行、有操作性,整个过程突出实践性

三、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困难与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群众政治素质良莠不齐,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为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党员干部政治觉悟、文化素质低,带领群众改革发展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多、威信不高等现实问题,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最大困难。

农村由于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的原因,村情民意千差万别,加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面临因时因地改革创新的困难与挑战。

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措施和办法

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虽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有利因素占主要方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科学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力度,科学制定措施、办法,就必然能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加强政策宣传,广泛进行动员。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首先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现代传媒渠道,积极开辟乡镇、村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村委大喇叭、宣传单、公示栏等宣传形式,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政策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激发他们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培训和指导。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突出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作用。

1、乡镇党委组织村“两委”班子骨干进行培训、开展工作讨论交流活动,向村里派遣培训人员,并为各村印发学习用书;村党支部组织党员进行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

2、县、乡包村干部全程指导学习和推行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理论知识优势,积极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建立完善适应本村现实需要的机制。

(三)做到“三个同步”。一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 “三个队伍”(村党支部班子队伍、村委班子队伍、党员和农民代表队伍)建设同步;二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步;三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创新完善程序机制同步。

(四)坚持“四个并重”。

一是程序与实效并重,用程序严格规范的运行保证“四议两公开”的实效,用“四议两公开”的决策、管理、监督的实际效果检验程序,不断健全完善。

二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并重,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硬性规定,把程序一步步抓实,同时注重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灵活掌握。 三是“四议”并重,“四议”是四把钥匙,集齐四把钥匙,合心合力,才能打开所议事项这把锁。

四是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并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实行村民自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推进村民自治,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五)严守“两个防止”。一是防止村党组织大包大揽、以党代治,由村党组织包办村务,严防村支部书记一人专断;二是防止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严防村民自治脱离村党组织的领导。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4篇

在农村基层的推行

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和迫切要求。“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能很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理顺村“两委”关系,调动和激发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整合农村建设力量。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河南邓州调研时指出,要认真总结推广邓州农村推行“四议两公开”的经验,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一、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指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通过“四议”程序进行决策,并通过“两公布”程序加以监督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告、实施过程和结果公示。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其必要性,对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一)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但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增收较慢,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国家政策大幅度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阻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农民的政治诉求不断增强,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体制迫在眉睫。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农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为清除“三农”稳定发展中的政治阻力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顺应了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助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政治文明是基础,经济文明是关键,精神文明是动力和保障。要致富,先修路。政治文明是通向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宽敞大路。

1、“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化,为农村社会管理设定了制度规范。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必将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方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维,转变工作作风;为了更好地参与民主自治,切实行使好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民群众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强对科学发展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从而也促进自身精神层次主观需求的文明转变,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动力和最有力的保障。

2、“四议两公开”有效地减少权力滥用,提高村“两委”的公信度,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又以严格的制度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畅通了民主决策渠道,为农村的繁荣稳定注入生机与活力。

3、“四议两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完善村民自治体制的有效形式,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和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保证了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科学、合理,发挥出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现实效力,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应遵循的原则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对农村基层管理工作成功探索的科学总结。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使基层党组织加强组织配套建设、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程序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关键在于“铁”程序的严格执行。党支部在工作中不越位、不错位,村委会不移位、不缺位,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有效监督,是实现“四议两公开”实践作用的基础。

(二)民主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扬民主是灵魂。农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农民群众的事情让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保证农民群众“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诉求有回应、监督有保障”,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公开性原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公开透明是保障。“四议两公开”的每一道程序都要公开透明,要让党员群众清楚知道所议事项,会前才能充分酝酿,会上才能积极参与讨论,会后才能主动监督,才能实现整个程序的实际效果,避免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

(四)实践性原则。“四议两公开”事项的提议要基于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商议、审议意见要实事求是,决议要现实可行、有操作性,整个过程突出实践性

三、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困难与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群众政治素质良莠不齐,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为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党员干部政治觉悟、文化素质低,带领群众改革发展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多、威信不高等现实问题,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最大困难。

农村由于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的原因,村情民意千差万别,加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面临因时因地改革创新的困难与挑战。

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措施和办法

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虽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有利因素占主要方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科学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力度,科学制定措施、办法,就必然能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加强政策宣传,广泛进行动员。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首先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现代传媒渠道,积极开辟乡镇、村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村委大喇叭、宣传单、公示栏等宣传形式,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政策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激发他们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培训和指导。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突出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作用。

1、乡镇党委组织村“两委”班子骨干进行培训、开展工作讨论交流活动,向村里派遣培训人员,并为各村印发学习用书;村党支部组织党员进行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

2、县、乡包村干部全程指导学习和推行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理论知识优势,积极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建立完善适应本村现实需要的机制。

(三)做到“三个同步”。一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 “三个队伍”(村党支部班子队伍、村委班子队伍、党员和农民代表队伍)建设同步;二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步;三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创新完善程序机制同步。

(四)坚持“四个并重”。

一是程序与实效并重,用程序严格规范的运行保证“四议两公开”的实效,用“四议两公开”的决策、管理、监督的实际效果检验程序,不断健全完善。

二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并重,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硬性规定,把程序一步步抓实,同时注重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灵活掌握。 三是“四议”并重,“四议”是四把钥匙,集齐四把钥匙,合心合力,才能打开所议事项这把锁。

四是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并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实行村民自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推进村民自治,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五)严守“两个防止”。一是防止村党组织大包大揽、以党代治,由村党组织包办村务,严防村支部书记一人专断;二是防止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严防村民自治脱离村党组织的领导。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5篇

地点: 党员活动中心会议室

参会人员: 两委成员 、居民小组长、党员小组长、居民代表主持人: XX

记录人:XX

内 容: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议程:

一、支部书记XX宣读实施方案;

二、支部副书记XX宣读领导小组名单;

三、支部书记XX讲话:“四议两公开”是一种新的农村工作方法,是经过时间检验的,适合农村工作的。因此要推行开来,必须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要把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本社区工作的重点来抓,几点要求:

一、要抓好思想发动,激发工作热情;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三、要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运行机制;

四、要积极探索实践,推进工作创新。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的重要意义。

2、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全力抓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宣传和推广。

社区四议两公开范文第6篇

1、村党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和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2、村“两委”会商议。根据村党支部的初步意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实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的村,可将村党支部会提议和村“两委”会商议程序合并进行。

3、党员大会审议。对村“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召开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提前把方案送交全体党员,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占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同时组织党员深入农户做好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

4、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参加会议人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讨论事项必须经到会村民半数以上或全体村民代表同意方可决议通过。

5、决议公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务公开栏或其它村务公开媒介进行公告。公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公告期间,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要主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做好工作,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调查,对决议事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如发现公告内容有遗漏的、不真实的应立即重新公告。

6、实施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应及时向全体村民公示。公示内容要翔实、准确、全面。在公示时要设立意见箱,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必须在3日内由村委会予以答复;对村委会解释、答复不满意或村委会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大会审核,把审核结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表决结果作为村级最终处理结果。

第2篇:四议两公开具体内容和程序

一、主要内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主要内容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都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二、决策事项: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集体资产购建与处理;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宅基地审报;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和制度的落实;重大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以及其他应当民主决策的事项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的事项,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三、决议程序:“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分六个环节实施,要永决策过程中要做到提议准确,商议充分,审议广泛,决议民主公开准确及时,必须按照以下步骤组织实施:

1、村党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由村党支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和认真调查认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议符合中央和省、市、区的要求,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原则,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2、村“两委”会商议。根据村党总支的初步意见,组织“两委”会进行商议,在商议之前,村党组织书记提议前将提议内容与村委会主任通报并充分沟通。同时提前将提议议题口头或书面发至“两委”班子成员手中,待充分酝酿、调研、思考之后,再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讨论,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

3、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对村“两委”商定的意见,提交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召开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把村“两委”商议方案发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前一周向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进行通报,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议事会成员数的4/5或党员总数的2/3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议事会成员人数的2/3或应到党员人数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修订完善,同时宣传解释工作。

4、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村委会要提前召开预备会议,认真讨论审议,使村民代表充分了解决策原因、事项和前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时,到会人数须需有4/5以上村民体表或一半以上村民参加,所做决定应经全体村民代表的2/3以上或应到会村民的一半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对决议通过事项中存在的不同意见,要有针对性地深入走访,弄清不同意见的原因,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对表决未能通过的事项,要深入剖析;如因决策确实错误则应及时中止;如因思路正确,但条件不成熟或措施不完善而被否定和事项,要进上步完善实施方案,待条件成熟后再重新进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程序。

5、决议公开。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务公开栏及各村民小组内张榜公告,公告时间7-10天。

6、实施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 第3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凡涉及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按照以下民主决策程序进行。

一、四“议”程序

1、支部或村委主要负责人提议

凡是党(总)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认为需要开会讨论决定的事情,首先应在村两个主干之间相互提出来,两主干之间达成共识后,再向支村两委会上提议,其他两委班子成员认为自己分管范围内的某一项工作需要上会研究的,应直接向书记或村委主任提议,由两个主干碰头商定后再向支村两委会上提议,未经两主干碰头商定的事情,书记和村委主任任何一方不准单独向两委会上提议。

2、两委班子商议

组织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事情的联席会议,由党(总)支部书记主持,并由会前提议上会讨论的班子成员向会议作出议题说明,然后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与会人员对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实行“一把手”末尾表态法,即支部书记在听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支部书记综合各方面情况,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集体决定。

3、党支部会议审议

通过支村两委讨论决定的事情,属于重大事项的,首先要经过党支部会议进行审议。审议形式为:⑴支部书记向会议提出支村两委讨论的事项;⑵参会党员以党小组分开讨论;⑶以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⑷全体参会人员进行表决。

4、村民代表决议

通过支部会议表决通过的事情,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决议的程序为:⑴支部或村委主要领导向村民代表汇报党支部所审议通过的事情;⑵村民代表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⑶就支部审议通过的事情进行表决。

5、召开会议的要求

⑴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实参会人员必须达到应参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开会;

⑵讨论表决通过的事情必须经实到会人员半数以上人员通过方可有效;

⑶表决形式可选择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⑷讨论确定某个分管领导所提议的问题无特殊情况必须有其分管领导参会,否则,本次会议暂不确定。

二、两“公开”要求

1、决策过程公开:经过“四议”所决定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工作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存在哪些问题、下阶段如何开展,让广大群众对该项工作有充分了解。

2、实施结果公开:每项工作结束后,要将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全方位向公众公开。

上一篇:群体性事件预案范文下一篇:商会成立倡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