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2023-12-10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 确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岗位细分化, 规模非集约化的趋势, 与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从单纯培养技能、技巧, 转向注重学生设计思维、空间设计能力与项目独立整合能力的训练。面向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线岗位, 培养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 爱岗敬业, 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备的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意型高技能人才。

2 以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为指导, 构建“行业企业全程参与, 课证一体, 项目工作室制”的产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课证一体, 项目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规格的内涵可得到极大提升, 从单一的技能型人才转变为掌握了整体设计能力、项目独立整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性高技能人才。

第一个方面, 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实施, 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实习实训、评估标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第二个方面, 全面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证一体”, 课程教学与行业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培训相结合, 将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认证考试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的提高, 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

第三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项目工作室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身作则, 把“对社会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对设计的责任”的职业准则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始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让学生明白只有具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才具有在行业竞争的核心能力。

从根本上说, 以“行业企业全程参与、课证一体、项目工作室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与当代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设计人才需求新变化的鲜活现实, 是在当代艺术教育宽松的管理文化、典雅的学习环境、创新的学术思想、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的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结下的硕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的积极性、开拓进取精神、吸收新知识、新技能, 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的能力均可得到很大提高。

3 创建开放性的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当代艺术的特征促使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教学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应该放在观念的探讨与新观念挖掘的培养上, 应该自觉地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 自觉地进行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创造思维的训练与互融。

另外, 根据对企业就业岗位点的实地考察和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归纳, 发现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企业呈现的是一种非集约形式, 其岗位点在不断细分的同时, 还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整体的设计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上述两大因子, 并借鉴和吸收杜威先生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念。在某种意义上, 我们认为“工作室即企业”, 由此可提出在教学中导入真实项目、依托工作室展开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工作室制。

高职教育中的设计专业课教学历来都是采用固定班级, 教师到各班授课的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导致资源浪费, 人才培养方法单一。通过在“项目工作室制”的模式下, 将传统的课堂演化成为以学生就业点为导向, 集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教学、实训、技术开发为一体的项目教学工作室。改革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引入实际工程项目, 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 掌握一个项目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具有适应社会的核心竞争能力, 达到零距离就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环节及步骤的标准体系。

以项目工作室为基础、以专业协会组织、导师工作坊为教学补充,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教学, 打造了一条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开发的完整教学链,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 实现学生的多层次培养。

在教学设计上, 教师摆脱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用任务书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分解为一个或数个子项目, 还可导入一些相关的设计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项目教学中作为设计公司的经理或设计顾问引导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项目设计, 督察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的项目设计, 并给与指导;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成为设计师, 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为项目的完成导入针对相应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项目开展教学献智慧。在这里, 工作室的开放性氛围为实现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保证。

在课堂管理上,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见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单向传达状况, 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进行交互式、互动性的教学。“小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设计企业依据项目来组织团队进行设计的日常管理方式, 并且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训练, 而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 参与讨论、研究, 让学生轻松的学习。

4 重构基于岗位能力点的课程体系

“项目工作室制”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工作室即岗位”。这意味着工作室与岗位点必须紧密相连, 一个工作室对应相应的岗位点, 因此需将整个设计工作流程按工作实际解构成多个岗位点, 并按各岗位点所需的核心能力以及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标准与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进而组合成整个项目工作室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 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 让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中, 重点针对岗位点建设工学结合紧密的优质核心课程。每一门均需按照国家对该岗位点的能力要求和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依据, 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 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

进行学分制改革, 明确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 并扩大选修课比例, 建立课程模块, 增大教学计划的灵活性;然后在此基础上,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水平, 创造条件全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选择课程模块。

积极邀请行业参入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和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全程参与,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实训实习在原有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内容, 扩大实训规模, 使每门专业课程的实训课时达到80%以上。建立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指导书、实习守则、评价体系, 行业派出的实习指导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实习的整个过程, 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 与实习单位紧密联系, 适时接受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

5 以职业人身份完成顶岗实习

由于设计企业的非集约性, 学生的顶岗实习无法大规模集中进行, 因此,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可采用统一安排, 分散实习, 集中管理方式进行。在顶岗实习前以综合项目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 确保学生能够以一个完整的职业人身份呈现于企业, 进行环境适应性训练和岗位职业道德训练, 为对口就业打下基础。

在实习中, 学生以技术员助手的身份跟设计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长参加艺术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加项目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和参加一定的主要工种实际操作, 增强劳动观念, 获得项目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生产实际知识, 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 扩大知识面,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接受实习单位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纪律与安全方面的教育, 派出兼职实习教师与职业道德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成绩作出客观、中肯的综合评价。

6 基于发展性的项目工作室教学评价体系

项目工作室在教学评价上, 一是采用课程展示制, 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 (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设计方案、课堂示范作品等) 及学生完成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 借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 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 这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学习的成果, 感受项目工作室制教学的优劣, 体验项目工作室制教学的意义。

这两种评价方式是基于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观, 既注重教学结果, 更强调教学过程。

摘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核心,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顶岗实习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工作室制,岗位点

参考文献

[1] 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 2006 (12) .

[2] 郁涛.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J].艺术教育, 2007 (4) .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吴洁(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牛彦飞(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457617D)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中国”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为创新创业人才培植好沃土,努力探索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力量和内生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既是国家创新实施体系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机制建设,加强师资拓展与培训,完善课程体系与平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满足新时代需求、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赋予高等学校的新挑战和新使命,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应然要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成效

1.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了具体部署,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历时20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養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期、全面推进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重要时期,在这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到深入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得以扎实推进。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期(1999—2009年)。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振兴教育事业的要求,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真正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概念。事实上,早在1997年,清华大学就以创业计划大赛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2002年,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拉开了政府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期(2010—2015年)。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教育部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举措。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由点引到了面,为支持高校全方位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撑。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了全面部署,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深入推进期(2017—2019年)。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出台,鼓励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优质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高校要积极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进程。

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随着复合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各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普遍给予了充分重视,积极探索现实可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构与平台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创业竞赛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效如下:一是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共识。“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过2.6万余人……建设了200个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①,并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动了高校综合体制改革。高校在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平台、行业导师等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诸多探索,通过搭建平台、建立专门保障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将企业专家引入课堂,将企业的实践思想引入课程建设,更加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三是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高校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各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纷纷涌现,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创业者投身于创新创业。“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星火燎原之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②,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部分高校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培养企业家和创业家上,过于关注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提升。据有关数据显示,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严重不足,已开设的课程也没有真正渗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2.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风投机构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参与,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跨界人才,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多通过校方开展创业课程和竞赛等形式来推进,单纯依靠学校,会形成固定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据2017创业教育报告数据显示,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完全融入正规的课程教育体系,大约40%的高校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开设,大约35%的高校以全校范围的公选课或通识课的形式开设,甚至有8%的高校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而且面向的教育对象往往是全体在校学生,没有做分层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效果难以客观地进行评估,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开发与设计。

4.创新创业师资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创业教育师生配比在2000∶1左右”③,创新创业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创新创业教师来自高校内部,缺乏实战经验,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结构不合理,能给高校创业者提供的社会资源较少。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单靠高校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实践创新,更需要构建一种动态、开放的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创造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组织机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按照一定形式和结构,将多种要素和资源(如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进行重组,以实现有效开展相关活动的单位。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首要问题是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机构。这里所指的机构,并非只是高校内设置创新创业中心这样的单个机构,而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集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园区、行业企业研发基地等为一体的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组织机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作用,高校发挥育人职能,行业企业发挥其技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制度是要求各社会机构与组织共同遵守的办事规范和行动规则的总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样需要相关的制度予以规范和保障。健全和完善校企协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创业平台共搭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2.进一步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推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多样化。创新创业师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校企互通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一步拓展师资,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师资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加强 “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培训、激励、引导,在校内选拔和培养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源是专业知识扎实、有创造性思维以及取得了创造性成果的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通过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实训和交流,开办创业导师培训班,引导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使其获取更为丰富的创业知识和经验。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考取“KAB创业讲师”“职业指导师”证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二是通过人才引进,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弥补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的问题。聘请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和知名学者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与校内教师的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交流,同时直接指导创业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是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管理机制。对于校内教师,可适当参照国家离岗创业相关政策,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教师离岗创业,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案例范本。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创业实践或到企业挂职,获得更多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对于校外兼职教师,可借鉴珠海、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通过差异化激励措施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调动来自社会各界的创业专家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不同的创业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根据创业者的特点,明确培养定位,开展分阶段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结合起来,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为满足高校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创新点,自主提升创新意识。高校应实施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目的,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偏重理论,形式为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咨询服务或宣传活动等,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二三年级阶段开展创业教师专门指导,加强对创业过程的指导,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训育,聘请校外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或优秀校友,对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和指導;在高年级阶段结合项目开展专家指导,实施创业跟踪扶持指导,从校外聘请具有指导资质的创业知名专家,结合具体的项目,对创业者开展系统的针对性指导和项目扶持,发挥创业导师的专业优势和成功经验,密切追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帮助他们塑造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者的实践能力。

4.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积极大胆地创新组织模式和载体,在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下,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为高校创业者搭建集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使创业者获得专业咨询、课程资源、竞赛资讯、项目投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海量资源库,搭建即时互动性强的APP平台和微信平台,在虚拟的网络化空间里完成对创新创业的全方位辅导。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创业机构,形成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培养更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创业教师服务体系,健全任务科学分解、逐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创业教师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创业教师服务工作。通过给予补贴、报酬以及荣誉称号等方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列入“国培”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师指导服务系统,加强专业指导、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性培训。鼓励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创业政策,掌握创业项目市场运作经验,打造优秀的校内创业师资队伍;鼓励校外创业专家来校挂职锻炼,开办大师工作室,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创业论坛,既弥补了高校创业者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使校外创业专家在社会荣誉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受益。

5.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同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机制,关系到各参与主体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也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应成立多元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建立完善的联盟组织机构和多层面的统筹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稳定和谐的定期会商制度,随时解决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统筹协调创新创业人才多方协同培养工作。各主体分别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构,组建协同培养工作小组,安排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经费投入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政府和高校应适当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配套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项目培育,创新支持方式,多措并举地扩大财力、物力方面的保障来源。将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与科技园区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结合起来,为具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高校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将创新创业的文化理念推行到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社会氛围,达成社会共识,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者的支持和资助,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注释]

①②忠建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火燎原之势[EB/OL].(2017-09-09)[2019-09-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0801/mtbd_2017090

801/201709/t20170911_314104.html.

③王聪聪,谢宛霏.创新创业:走进课堂 走出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7-12-01.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3-16.

[2]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8):9-15.

[3]商應美.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滕智源.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4):64-67.

[5]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6]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105.

[7]张根华,冀宏.应用型本科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6.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课题是基于我校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基础之上提出的, 本项目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 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理念, 通过校校、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开创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实现环境设计专业成功转型。使环境设计专业发展自身特色教育,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在本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 现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8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 目前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45所, 其中绝大部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些高校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协同育人模式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和协调发展,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因此它的培养模式必须与行业、企业结合,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 要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缺乏实习经费的情况, 而协同育人是整合这些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无论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 都离不开协同育人模式。

目前, 环境设计专业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协同育人模式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和协调发展,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因此它的培养过程必须与行业、企业结合,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采用协同育人的模式。再一方面, 部分高校面临着缺乏稳定的高质量实习基地、目前社会创新模式呈现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根据经济建设的需求, 开展开放式多元化的合作育人。

二、项目主要内容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课题将借助学院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的发展, 促进环境设计教学实践改革。项目主要通过与平台下属的高校进行校校、校企合作, 拟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协同院校委派师资来我校讲学, 共享师资, 将学生送到兄弟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校企合作单位聘请企业导师做实践实训指导教师, 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相关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在教学内容改革上, 真正做到校校、校企协同, 学生从课堂走到社会企事业课堂, 直接掌握服务于社会的知识。

针对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研究内容, 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此过程中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协同培养模式, 深入兄弟院校、协同企业调查研究, 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课程改革教材, 撰写课程论文等。

三、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 协同创新已发展成高校在新时期重要的办学测量和教育理念, 协同成为高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部的应用型高校转型思想的指导下, 我校成为了广西新建的19所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之一这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环境设计专业在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基础上进行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需要将专业的教学活动以“项目式”教学为手段, 通过深化校校、校企合作, 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 实现培养优秀的、实用的环境设计人才的目标。我校环境设计专业通过艺术设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的引进与深化, 能逐步建立起重市场、重实践、重创新的开放式、合作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框架, 从而保证应用型转型的顺利完成。

四、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环境设计专业在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特色、项目化教学等。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 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

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专业特点及发展规划要求,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实战训练的培养方法。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坚持开展科研、教研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外出研讨学习、公开教学活动, 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积累行业经验, 开阔视野, 提升教学水平。

2、优化协同育人培养方案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总体目标朝向“立足广西、面向全国, 服务地方、服务行业”, 培养出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化“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把教学过程、生产、创新创业和成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更新教学观念, 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灵魂。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把控, 让学生和实际工作“零距离”。建立稳定和动态互补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解决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落实“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校企联合办学, 通过建立大量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建立动态的实习实训基地, 实现设计过程全程参与,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突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3、实施多样化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

一是课题项目驱动, 设置以横向课题为依托的创新课程, 学生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及学校与兄弟院校、企业、行业签署的正式合作项目;二是每年面向学生设立创新基金、创业基金, 支持学生参与产学研用创新、面向市场创业;三是构建主干专业与拓展专业叠加的复合性专业学习平台, 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分管理制度, 打破专业壁垒, 实现资源跨界共享;四是积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订单式培养等。

4、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项目

本平台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工作职责,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建设,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方位推进艺术设计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建立实质性的相关学科交流关系, 不断推动行之有效的国际教育市场的拓展, 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合作, 建立教学、实践、科研合作平台, 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以扩大合作交流为手段, 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的能力;以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体系, 促进平台人才的培养水平;以引进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短、平、快”的项目为起点, 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境外实习合作项目为生长点, 全方位的推进国际交流。

5、完善立体推进的协同育人平台

一是改革组织构架, 在校内建立三级 (校—院—专业) 推进的协同育人工作机;二是创设多样化的育人平台, 建立以项目、合作课题为依托的工作室、工作坊等, 设立大学生创意创设产业办公室、创业学院、创业创新基金等, 设计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 将创新、创业工程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五、小结

本项目研究成果使用范围主要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率。环境设计专业通过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的引进与深化, 能够使专业逐步建立起重市场、重实践、重创新的开放式、合作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框架, 从而保证应用型转型的顺利完成, 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最终目标。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偏差。基于此,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学院紧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家创新发展的要求, 搭建了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 提出了从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专业发展将通过校校、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多平台协同、跨学科协同等方式, 积极探索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旨在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实施提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化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

0 引言

加強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的产物。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一项根据当下国际及地区形势提出的“中国方案”,自“一带一路”发布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成为国际共识,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合作、资源配置和文化交流的基础,突破实施“一带一路”瓶颈的关键是培养相关的高水平专业人才。[1]为此,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中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联合行动,这就为“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地方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对此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抓住这一发展契机调整教学模式,培育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更应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才需求,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借鉴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趋势相接轨;另一方面,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适应,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输出,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培养本土化人才。[2]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对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涉及到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水利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3]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研究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改革环保工程、研发新型环保产品的基本能力。而针对新的时代背景,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给研究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现阶段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新形势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提出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现阶段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一些想法,旨在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

1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如今普遍存在各高校扩招学员的情况,学员的迅速增加各个专业的人员也相对增多,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员,在学科学习安排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理论学术研究较为重视,但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却不够重视,这就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在实践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所学知识,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4]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加强培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能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较少,导致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原创能力不足,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新问题的能力较弱,更无法独立开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2)培养目标区分度有待加强。目前,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型硕士跟学术型硕士两种类型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大部分高校在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置、考核模式等方面区分不够明确,造成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模式界限模糊,工作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3)培养方案设置传统化。目前,传统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仍是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在研究生培训中的主要课程。[5]在新的形势下,教师没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环境保护和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更新培养方案。此外,由于课程学分要求的限制、对学时及教学资源的要求,大部分大学难以在短期内调整课程体系和培训课程,以实现增加“一带一路”的教学内容。

(4)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把视角放在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较少,也缺乏深入的了解,我们应该转变视角,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各国之间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派等各方面都需要深入探讨和学习,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5]

2 “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组建课程小组、课后查阅资料、课堂上进行汇报的模式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此外,改革以往“课堂教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课程考核方式,适当增加课堂汇报、课堂讨论等在分数中的占比,积极探索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成绩评定模式。[6]

(2)加强教学和科研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训练是为了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人才创新能力最终需要加以运用并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课程教学、论文选题、课题调研等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环境热点问题,让教学和科研都能与时俱进,并引导学生探寻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还应主动对接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与沿线国家合作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留学生项目。[7]

(3)明确培养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区别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教学的侧重以及最终的考核方式都需要有明确的界限。对于专业型硕士,他们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培养能够满足目前环境行业多元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以及复合型人才。[8]在其专业课的设置上,要更注重让学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术型硕士,可以参考国外同类课程的教材,或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教师把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保证了教学内容先进性。[9]在注重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不但包括设计、完成科研实验的能力,熟练运用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类软件能力,例如应于用实际的污水处理模拟工具BioWin,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经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除了引进国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的教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积极邀请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讲学,并努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深入推进,沿线国家的高校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课程学分互认和学位联合授予,联合举办跨大学论坛,促进学科信息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我们要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教育倡议的共同发展,实现研究生教育优势;开展国际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一带一路”所需的高水平环保人才。

3 结束语

“一带一路”建设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构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权威教材,时刻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最后,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仅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还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更应该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生教育优势资源共享,为“一带一路”服务,继续为落实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国家水环境治理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2017JSJG059)、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8)、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国家需求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董渊,刘丽霞,张伟,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7:1-6.

[2] 刘宝存,张继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地位、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7.5:11-14.

[3] 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4] 侯立安,张林,高鑫.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再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6.5:22-26.

[5] 王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2):154-160.

[6] 党秀丽,刘畅,邹洪涛,等.国际化视野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3.3:104-106.

[7] 常凯,赵艳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02-105.

[8] 何健,盧占会,罗格非,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0:42-47.

[9] 张兴红,刘佳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20-23.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整合为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并进行了优化。整合后的综合性基础实验,避免了单独开设实验的弊端,开设项目更加合理,呈递进互补的关系,同时将地表水的采集和分析评价有机地融入到实验过程中。实践证明,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的改革和探索,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广泛认可。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地位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是嘉兴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其中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其实验课程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监测方法和反应原理等内容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我们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分析了实验课程现状及目前存在的弊端,并开展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

二、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嘉兴学院以往的实验开设情况,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是两门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分开设置两个实验体系,各自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容的重复,如环境监测实验中会开设“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的实验项目,而环境化学中有一个实验项目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其次,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4学时。一般由实验老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并配制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讲解或实验教材进行操作即可,实验步骤过于详细,指导教师也缺乏引导性和思考性的指导;学生的操作相对被动化和机械化,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环境化学实验项目一般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8学时左右。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般情况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和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同步开设,往往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尚未进行的实验项目,而在环境化学实验中已经进行,两者的衔接性较差,同时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如果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合并,将部分环境监测的实验项目融入到环境化学中,学生既可掌握污染物质的分析监测方法,又可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避免内容重复的同时,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上述问题,我们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性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的整合和优化

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整合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删除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增加了设计性项目的比例,同时将地表水的采集、分析、评价过程纳入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后,实验项目的开设更加合理,不再是孤立的实验项目,而且呈现递进互补的关系。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设计性项目—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指标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该项目将地表水的采集和各种综合污染指标的分析测定,以及最终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融为一体。首先老师给出实验项目的目的:即掌握地表水的采集、分析方法,并综合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同学先根据实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并提出初步的实验计划书交给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研究方案;然后确定采样地点,进行水质分析等,期间所需的实验试剂等均需自己配置,全程指导老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根据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情况和操作过程,做出考核评价。

四、综合性专业基础实验的实施效果评价

1.增加學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户外采集水样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带有一份新鲜感和神秘感,从而提高了实验兴趣。嘉兴学院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围绕校周边水域进行水样采集时,不巧赶上下雨时节,同学们在躲雨的过程中,就自发地采集雨水,准备回校后测定pH值,“顺便”了解一下嘉兴的酸雨状况。同学们对自己采集的水样格外珍惜,这份珍惜同样推动了他们对整个实验的关注度和积极度。当同学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其他组差别较大时,除了分析采样点的不同,也会主动考虑是否是测定过程出现了失误,会主动回看实验记录本寻找答案,甚至会要求重做实验。根据最后测定的实验结果,同学们会主动地查找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讨论,大大提高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真正融合。学生在户外采集地表水时,指导老师可以就如何采集地表水进行复习性讲解,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自己动手采集水样,学生加深了对自己的水样状况的了解,可以在数据分析时有的放矢。同时在进行水质评价时,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实际采集的水样,不再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根据水质分析时,没有统一的实验方案,要在前期的实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水样特性,制定实验方案,并在分析过程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3.避免实验项目的重复,实现实验项目的融合和优化。通过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实验项目的全程把控,进一步提高了实验项目的融合性和递进性,实验内容在安排上可以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操作到应用操作再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基础上,在实验课后期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内容上,将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物的分析监测等联系起来,同时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水质评价时,又将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助于形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五、结语

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两门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实验,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了综合性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技能的施展空间,提高了积极性,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了理论教学,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徐波.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24-126.

[3]向红军,雷彬,吕庆敖.构建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提高专业实验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72-273.

[4]童晓晖,戴建兵,修树东.强化实践教学加快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3):140-142.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当今社会向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用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趋于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一些问题,提升艺术设计教师的素质,是解决当前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艺术设计教师;素质提升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要求各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施行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该学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够在未来获得较好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教师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技能水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应用技术类的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定位,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准确的培养定位,从而提高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

1.1 新生生源质量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使更多的人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我国实施了高校的扩招政策,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馈,许多高校学生数量大增。一方面,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学生数量增多,导致学生质量的良莠不齐,受不同生活环境及教育背景的影响,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知程度不同。[1]有的学生,在艺术设计环境中长大,从小接触艺术设计,长期的艺术熏陶使其积累了一定的艺术设计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为学习艺术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认为艺术设计不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对将来的发展益处不大,便对艺术设计专业不太重视。由于大部分新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不够、兴趣不高,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下降。

1.2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扩招之前,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较少,为方便管理,学生大多集中在一起上课,每位教师可担任两门到三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任务完成后,会有大部分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答疑。而生源扩招之后,班级分设较多,为促进教师资源的有效应用,每位教师尽量的课程量增加,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忙于备课、讲课,很少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和辅导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为提高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惜加大资金投入,聘请高学历的师范类硕士、博士、甚至留学归来的专业人员。虽然这类教师在学历上有优势,见多识广,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技能,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对各类艺术设计标准及规范不熟悉,在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时,不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十分不利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艺术设计教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滞后于艺术设计的发展速度,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是实现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体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多教师,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对于所教授的知识还停留在教科书的理论层面,所以专业知识有严重的滞后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3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艺术设计教师素质提升的策略

3.1 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在专业教师培训中,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机会较少,造成了培训机制的不合理。因此,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应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训,加大教师培训资金投入。例如,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活动室,成立艺术设计培训组织,定期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理念的深化,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在活动室内进行艺术作品设计活动,通过主题的策划和作品设计理念的讨论,引导教师独立完成艺术作品。

3.2 切实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有实践教学的素质。目前,教育界对于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行业和职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职业和职业岗位群体的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应结合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尤其是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技能要求。可以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的广告公司或者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设计实践,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提高教学和设计的指导能力。鼓励设计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如设计软件的更新等,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3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教师本身学历较高,大多为硕士或博士,对专业知识掌握较扎实,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认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艺术设计理念熟知,许多社会组织或企业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会聘请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作为艺术设计顾问和艺术活动的策划。教师以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进入企业或组织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在高校设计学院与企业之间形成桥梁,为学生提供行业内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高校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进入社会,参与实践,有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增强师资力量,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3.4 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文化底蕴的积累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学习、磨炼,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认清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以高标准、严要求督促自己,不断修炼,敢于实践,使自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上越走越远。

4 结论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改革,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有利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然而,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不足,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要寻找有效策略,使教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14(02):153-154.

[2]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16(03):103-104.

[3] 洪莹,朱冰,蔡骅.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6,02(04):114-115.

上一篇:女性电影文化阐释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等院校电脑艺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