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

2023-11-26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1篇

1钻研教材,奠定有效学习的基础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而教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高效性,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其次,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再次,要分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认真仔细的钻研教材,才能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高效。

2创设情境,激发有效学习的兴趣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识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

利用VCD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 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

3正确引导,让自主学习更加高效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 在主动的学习中孩子的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 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 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高效性, 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4关注个体差异,强化高效学习的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 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 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如:在打击乐伴奏练习中,让能力稍差的学生拍击简单的重音,增强他们的节奏感。乐感较好的学生可以担任领奏,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高效性也进一步加强。

5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调查表明,在课堂上,某一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余的学生约有2/3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而在分组活动时,分心的学生只有2.1%(鲁洁《教育社会学》)可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到音乐教学中,如:低年级的歌表演,通过小组的互相合作与模仿,可以大大提高动作质量。音乐游戏时,通过分组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在高年级的乐理教学中,小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如:进行续写乐句练习时, 有了小组的讨论与筛选, 写出的乐句一定会更优美、更丰富。总之,音乐教学中有了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就改变了那种“几人唱戏,众人旁观”的局面,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6评价导向,促进高效学习的发展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作品分析及欣赏的课程,通过开设音乐课程使得小学生了解真善美与邪恶丑,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让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使得小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塑造他们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小学生应该是积极乐观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要关心自己,同时更要关心他人,形成一种互助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理解生命的本质意义和生命的本质,杜绝不良的社会习气。

关键词:音乐课堂 生命教育 激发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向往

小学音乐课主要是以鉴赏课为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对于音乐美的体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的学校对于音乐的教学并不重视,许多的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也没有兴趣,常常在音乐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去忙自己的事情。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充满兴趣。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和生命起源相关的歌曲让小学生学习和鉴赏。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针对生命这一神奇的现象,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关于生命的起源的学说,使得学生对于生命起源具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唤起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意识。在音乐的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使得小学生对于生命本身的美进行体验,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

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能量

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许多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也十分的不重视。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中所变现出来的意境需要细细的体会。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最容易被外界影响的年龄,音乐教育的质量对于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小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参与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草原类型的歌曲,使得小学生在学习音乐和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草原的气息,感受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整个世界构成一种生物圈,社会是在动态的平衡中不断发展,社会的各项活动离不开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在音乐的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

三、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社会的发展就是新旧事物更替的过程,但是新旧事物的更替需要经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同样,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如此,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对于许多的小学生来说,当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常常以一种悲观的态度接受,而不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许多的小学生可能就会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选择离家出走,甚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小学音乐课程对于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歌曲去激励学生,使得学生从困难中走出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让学生从容的面对失败,增强学生的抗打击能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体验生命本身的和谐

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只是注重对于音乐知识本身的讲解,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这很显然适合音乐教学的目的相背离的。许多的小学生对于音乐教学失去兴趣,感觉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命含义的歌曲,使得学生了解音乐教学本身存在的和谐美。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应该立足于实际,采用生命化的音乐作为教学的实例,在小学生學习音乐和鉴赏音乐的基础上更加的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本身的和谐。

人和环境之间应该是和睦相处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环境的改变对于人类的生存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的生存必须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改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本质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也在改变着环境,例如工业革命到来使得全球的环境都遭受了严重的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通过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使得小学生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人和环境之间应该是和谐相处。

五、欣赏生命的价值

通过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使得小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的价值。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美,听音乐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小学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欣赏生命的价值。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大自然的歌曲,通过让小学生听一些大自然的歌曲,开阔小学生的胸怀,在小学生感知空旷的草原,感受大自然的美。

音乐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是在不知不觉的听觉下慢慢进入意境,在音乐的世界里添加生命教育的元素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的珍爱生命,对于生命的价值有更为客观的认识和理解,体验生命的美。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欣赏生命的价值,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做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事情,展现生命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韩震,郑国民,王葎.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J].中国教师,2010,(07).

[2]扎咏.略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J].西藏艺术研究,2009,(02).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情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认识和感受音乐的有效来源。引导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和使用音乐,能产生一定外化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场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角色模拟体验和多元演唱感知等,有利于激活其学习认知感知感触,增强其学习探知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开放;实践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换而言之,将音乐置于开放化视野下活化教学,就是要在遵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生活积累需要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足够的自我认知体验,让音乐散发出楚楚动人的味道;一切以情境化音乐为切入点活化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还能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音色等,在心领神会中激活学习的内生动力;通过情境化引导活化音乐课堂,利于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情感,以此生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情境能让音乐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活泼。

一、走进生活场景:感知音乐

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浓缩与展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种创作。源于日常劳动中喊号子歌,便是如此的例子。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从生活的场景中主动挖掘相关元素,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教师多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场景,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便于学生在情境化学习认知中获得深层理解。如,在学习有关春天、秋天等季节的歌曲时,不妨带领学生多到当地的公园走一走、听一听和摸一摸,让他们从潺潺流水声、清脆鸟鸣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中主动体味其中的声响,以这样的情境化方式活化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捕捉原始的声音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感触。这种感触也必将随着声音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更有情境和趣味,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耳朵,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为深刻感知音乐提供载体支持。因此,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音乐,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教师多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多给他们足够的提示和引导,定能使其在真正融入生活场景中获得深度感知。一切以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需要为前提,多给他们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能让他们真正融入情境中产生丰富认知感思,享受音乐。

二、借力媒体创境:吸引注意

运用多媒體创设相关情境,让音乐的音与乐能真正在课堂上中释放应有活力。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让音乐更能看得见,充分激活其主动学习音乐的内生动力。

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能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之感。在运用好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该关注如下几方面:(1)根据授课内容,多为学生选择相关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感知进行主动交流,帮助他们真正融入主题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感知;(2)体现音乐的独特元素,能够让学生主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理解感触,帮助他们在真正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感知;(3)适当融入舞蹈、绘画、书法等其他的表现艺术,让学生在主动认真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丰富感知,增强自身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建立在多媒体基础上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动感十足的场面。多媒体创境使学生在眼观耳听口言和脑思的过程中生成丰富理解感知,形成多样化感触体验。

借力多媒体课件多给学生相应展示机会,定能有利于学生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深度感触。基于学生多样化理解需要多给学生足够的提示,便于其在真正参与交流中获得丰富认知,主动聚焦音乐,深入学习探知。

三、角色模拟体验:融入情境

音乐作为人们需要耳朵聆听的艺术,更需要人们用心体味。未见其人先闻齐声,能够给听者无限的遐想,能够为判断此人的性格特征提供必要的遵循。一切以学生的认知体验为出发点,多给学生足够的模拟体验角色,能使学生在由此及彼类比和联想中获得深度感知,有利于其真正融入音乐情境氛围中品味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景剧运用能给学生足够认知视野,帮助他们在主动打开思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教师在学习指导中可结合各自的人物角色心理体验,围绕其各自的情感认知差异,不妨请学生主动融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中。如,在欣赏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时,不妨针对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伤员,来到沙家浜养伤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阿庆嫂等人物角色在对话中的认知心理活动,请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境进行深入切磋,让他们从人物的各自特征,从机智斗勇、外强中干等角度进行分析,引导他们从相应的环境中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很多小朋友在模拟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能够主动结合当时的紧张氛围,从当时的芦苇荡、茶馆等有特色的环境背景中主动找出相应的内容,增强其学习好奇。

教师可根据相应的情境氛围多予以引导,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入探知,在模拟人物角色歌唱时要注意咬字、吐字和口型的正确性,帮助他们从中体味音乐的开放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差异,围绕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突出悲伤、喜悦、失望等内心情感,引导他们根据相关的情境进行深入探知,引导他们在真正参与演唱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认知。

四、多元演唱感受:熏陶升华

实践出真知,音乐中的歌曲需要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予以认知体验。注重多元化演唱感受,能够让学生在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氛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多元化演唱感受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深层次感知。多元化演唱,能够让学生从对节奏的掌控、音调的把握总体体味其中特有的内涵意义。教师可根据创设的情境,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演唱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其在主动参与演唱中形成多维度认知感触。

突出多元演唱,能让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与实践体验形成有机融入。在指导学会说呢过演唱中,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1)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可运用个人独唱、小组合唱、男女对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丰富理解,让他们在真正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感受其中的内涵,满足其多元化认知感触;(2)注重情境的创设。结合各自演唱的内容,多给学生创设相似的环境氛围,鼓励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主动表达的自己思想情感,让他们能从中获得深刻印象;(3)注重演唱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从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准确理解和严格训练,引导他们从相关的练习过程中找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让他们在真正参与深入切磋和主动对话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教师可在学生多元化演唱的基础上多予以指点,让他们能从中挖掘与音乐课程相关的元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围绕多元化演唱,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体验,多给他们创设相应的话题,有利于其在真正参与演唱中获得有价值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多给他们足够的环境氛围,引导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多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其增强演唱的兴趣。教师多运用形成激励评价方式,多肯定学生在演唱中的动作、眼神、语音等方面的精彩,让他们在主动演唱中体味其中的情感,获得深刻印象。

总之,运用好情境教学,就是在遵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给他们足够开放、自由的探学空间,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生动情境氛围中认识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围绕音乐学习内容,多给学生提供自我尝试和主动探知的空间,有利于其在真正融入音乐情境氛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让音乐成为他们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4篇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通过探究、思考达到交流与合作,获得新知识,提升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科学处理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教教材”。本文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为例,探讨通过巧用教材,达到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与重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意义等知识点。若按照教材章节的编排顺序固然可行,但我认为将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割裂开来,会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及“生物膜系统”的学习造成较大难度,且显得平铺直叙,呆板教条,不能很好地调动和集中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所以,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将教材中的第4章内容提前到第3章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之后,集中处理细胞膜的相关问题。因为教材对这块内容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细胞膜的研究史,从膜成分的提取、鉴定,到举证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再借助电镜等手段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那么,细胞膜这样的结构和特点是怎样完成对进出物质的选择性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可见,经过教材内容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仅使学生对细胞膜的学习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同时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亲历细胞膜的研究过程,体会其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使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巧用教材P70中的“问题探讨”,层层设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设问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跨过脂双层?什么分子不能?

学生:O2、CO2、N2、水、笨、乙醇等。

老师总结:以上物质可归属为三类:气体、水、脂溶性小分子,它们就像自己会游泳一样,会自己游过脂双层这条“油河”。

设问2:葡萄糖不能跨过脂双层,但却能跨过小肠上皮的细胞膜,又该如何解释?

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入手分析,自然会使学生说出:与细胞膜上有而脂双层上没有的“蛋白质”有关,即葡萄糖虽不会自己游过“油河”,但可坐着船(蛋白质)过河。

设问3:葡萄糖、无机盐等不会自己游泳的小分子都能坐“船”过河吗?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结论是“不一定”,否则,细胞膜就没有选择透过性了,这也就说明膜上的这种“船”对承载的物质具有专一性。

设问4:请同学们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对以上实验现象及推论做出合理解释(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依据,并填写下表。

通过以上巧妙设问和形象比喻,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研究活动中来,还能让他们学会从课文的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寻找依据,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快感。在学生提交结果后,教师可演示自制的flash动画,使学生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记忆。

2.寻找素材,给知识以血肉

教材对这块知识的描述基本就是如上这些,理论性强,但有“空中楼阁”之感。我在备课过程中,主动查找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实验数据,引导他们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从中体会上述理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探究1】自由扩散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

关系,自由扩散过程中只受 影响。

【探究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 关系,超过一定浓度后,协助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受 限制。

【探究3】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如此之大,能是被动运输维持的吗?

(不能,因为被动运输的扩散动力来自浓度差,它只能使膜两侧的浓度差愈来愈小。)

②既然如此,就说明Na+、Cl-在不断排出细胞,K+不断进入细胞,那么,这些离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主动运输,即通过耗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犹如“逆水行舟”。)

③请同学们根据主动运输特点尝试绘出如下坐标曲线。

以上过程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讲台画出坐标曲线并给出合理解释。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看出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图表转换、图文转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这种转换能力是高中生物课中第一次接触,所以,在规范作图,分析描述曲线特点及语言表述等方面,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严格要求。

3.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

充分利用文中信息和我们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三种运输方式特点及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设问1: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扩散动力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这对生命一定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不一定。有益的方面:如废物CO2可通过被动运输越过一层层膜到达肺泡排出体外,而O2恰好相反。有害的一面:如甲醛、NH3等也能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使人体受到伤害。所以,应保持人们生活空间空气的清新,新装修的房间需充分晾晒后方可入住。

设问2: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但耗能需要载体,它对人的生存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有益。例如教材P71表4-1丽藻细胞液中H2PO4-、K+、CI-等的浓度是水中的几十倍、上万倍,但丽藻仍能通过主动运输,从池水中吸收这些离子,以满足丽藻生命活动的需要,土壤中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也是如此。这恰恰显示出细胞可根据自己需求主动吸收生命活动中所需物质,排出不需要的物质。

综上所述,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确实具有选择性,而这一生理特性是与细胞的结构息息相关的,这再一次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

三、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补充、比喻、设问、讨论,不仅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当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而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图表文字转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之后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的分工合作”等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只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如何处理教材,为我所用,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积极探索的。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5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口风琴;认识do、re、mi在琴上的位置;认识四分音符;学会演奏《我会弹琴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琴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一门乐器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演奏乐器,多发展一门技能。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是对于乐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我所教的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几乎所有人在此之前是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所以我的教学要尽量简单易懂,教学目标不可以太高,面对全体学生尽量使他们都学会课堂所讲的内容。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演奏乐曲《我会弹琴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大家想看吗? 教师用口风琴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好不好听?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口风琴的演奏,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一民小小演奏家。

活动2【讲授】认识简谱

1认识音符

师:我们要演奏乐器,先要认识一些音符,看懂了这些音符我们就知道应该演奏哪些音了。 教师板书:123 师:在简谱中,我们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表示音符,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音,大家和我一起认识一下他们(教师领读唱名) 师:好,大家自己来读一遍。 2认识节奏节拍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音符,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我们用×来表示音符。 师板书:×唱一拍×-唱两拍

师:大家和我一起读一下(教师领读节拍)。 3音符于节奏组合

师:我们学会了音符和节奏,现在把这些音符按照适当的节奏排列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听的曲子了。

教师出示《我会弹琴了》谱例。

师:我们先来唱一下第一行,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哦(教师领读) 师:现在老师弹琴,大家来唱一下第一行。 师:现在我们来唱第二行(教师领读) 师:老师弹琴,大家来唱第二行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注意音准,从头到尾唱一遍。 师:好,我们现在学会了唱谱,现在来学习如何演奏 活动3【讲授】 认识键盘

1认识口风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前的小乐器叫什么吗? 师:对,它就是口风琴。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师:口风琴的琴身侧面有一个插口,可以插吹管还有我们的小吹嘴,当我们吹气的的时候,就可以弹响琴键了。 2认识口风琴键盘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口风琴的键盘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黑色和白色)。老师今天就教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认识键盘上do的位置。 师:大家来看你们的键盘,黑色的见是如何排列的? 师:对,就是三个一组,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循环排列的。 师:现在我们找到两个一组的黑键,把你们的小手放上去。 师:现在找到最左边的黑键,这个黑键左边的白键就是do. 师:我们现在来找找看,这个琴上有几个do。

师:大家非常棒,都找到了do,我们接着do往后数白键,就是do、re、mi三个音了。 活动4【活动】开始演奏

1基本演奏手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找到了do、re、mi的位置,还需要学习一个演奏的基本手型。现在把你们的小手握一个小拳头,大拇指放在第一个do的位置,然后慢慢打开,把没个指头都放在一个白键上,注意:不许窜位哦。

师:手心要像握了一个球一样,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触键,手腕放平。

师:现在我们来给手指编一个号:拇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小指为5指。乐谱上的大写数字就是代表指法的。

师:我们看看

1、

2、3指放在了哪几个音上,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do、re、mi。 2开始演奏

师: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演奏了,大家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老师唱谱,大家来弹。(老师提醒换气的位置)。先来弹第一行。

师:演奏的时候要像走路一样,用哪个手指抬哪个手指,下一个音弹响的同时再放前一个手指。 师:非常好,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就可以弹得非常熟练,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行。老师唱谱,大家来弹。

师:现在我们从头到尾演奏一遍,还是老师唱谱大家来弹。 活动5【练习】学生练习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大家自己来练习演奏一遍乐曲。 活动6【测试】抽查成果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演奏本首乐曲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 教师点评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观察策略;关注;倾听;启发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63-01

一次音乐课,教师播放歌曲《我的爸爸》给幼儿听。音乐旋律温馨,歌词感人,体现了孩子对爸爸的爱。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些幼儿一直在发笑,尤其男孩子的笑声更大,以至于教学无法继续。这样的课堂明显是无效课堂,如果教师视而不见,那以后的课堂教学也会这样。于是,教师暂停音乐播放,问大家:“你们笑得这么开心,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小雨说:“老师,我听到了青蛙在里面叫,所以我想笑。”小陆说:“老师,这个音乐听起来像催眠曲,很好玩!”教师思索着:是暂停上课对这几个孩子当众批评,还是继续上课呢?如果当众批评,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继续上课,可能会失去这一教育契机。于是,教师说:“原来你们听到的歌曲这么好玩啊!那再重新播放一次,你们要静下心来听,把你们听到的歌词和好玩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好吗?”当再次播放音乐时,幼儿们都听得很认真,也很用心,没有谁再笑了。显然,本节课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学效率也很高。

一、学生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要善于观察――多关注

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若发现一些突发情况,要善于分析问题,冷静对待,不能凭一时冲动去处理事情,要多包容幼儿,并借此抓住教育契机,从而提升课堂实效。在这节音乐课中,幼儿在听到歌曲中的声音时,觉得好玩不由自主地笑了,这种笑是幼儿发自内心的一种本能的笑,但如果任由幼儿继续笑下去,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生,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时,就要求老师能够及时观察、分析幼儿的这种表现,并灵巧地加以处理。如果老师没有这种观察能力和课堂智慧,还是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继续授课,那么就无法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课堂也是一种机械被动的课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多关注幼儿,关注课堂变化。

二、学生的声音如同花开的声音,需要细心倾听――多倾听

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作为幼儿老师,课堂上要善于倾听,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当教师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暂停音乐的播放,静下心来倾听幼儿的心声,从他们的心声中捕捉教学契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课堂中发笑的几个小朋友的回答令老师意想不到,但如果老师不善于倾听他们的回答,不去判断他们的想法,那老师也就听不到幼儿“花开的声音”了,老师也就不会思考怎样来调整课堂教学、怎样抓住教学机会。古语云: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蹲下身子,多倾听幼儿的心声,听听他们内心的表白,听听他们的童言无忌,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施以有效的教育。

三、学生的步伐如同小蜗牛,需要耐心等待――多等待

著名作家张文亮写过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他在文中写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幼儿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带着幼儿不也是在牵着一群“蜗牛”吗?面对这群尽力在爬的鲜活个体,教师难道不该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欣赏、去等待吗?这节音乐活动课中,小朋友听到音乐后开始发笑,如果老师不停下来询问幼儿发笑的原因,不去倾听幼儿发笑的理由,不去思考调节课堂的措施,那老师的步履匆匆就使自己失去了教育幼儿的一次好机会。郭元祥老师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这也符合《3~6岁幼儿教育指南》的精神和教育理念,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四、变“娃哈哈”教学为愉快教学,要让学生“开窍”――多启发

上一篇:粘土动画制作程序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