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

2023-11-26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影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高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我国经济管理的协调性发展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交易中所占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对国内经济消费、出口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进行分析,从而推进我国经发展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经济投资

人民币是我国国内实施交易的重要中间媒介,人民币的稳定,可以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发展。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国内经济投资来看,如果人民币的汇率提高,人民币的使用价值就会提高,经济投资的整体数降低;但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提高,人民币的实际应用作用增强;如果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降低,投资方的经济投资比重增加,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性提高,社会整体投资行业的运行风险都提高,巨大的运行压力,提高了我国国内经济运行的实际运行压力,导致国内经济投资的风险性与收益性之间的比重失去平衡,不利于我国内部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2.内部经济消费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内部经济的变化具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造成国内物价发生变化,人民生活收益与物价之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内部经济结构的消费结构,出现内部经济消费水平降低,人们将大部分人民币用于储存或者购买金融投资,国家内部资金的灵活运转的速率减低,导致我国国内出现商品供应大于需求,内部市场的商品购买力降低,企業的生产的产品无法及时变成经济效益,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性减低,长期处于这种恶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怪圈中,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负增长的发展状态,对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此外,人民币汇率降低或者提高,导致人民币的流动性降低,同时国内消费主要应用于食品消费,恩格尔系数上升,小康社会的生活结构的建设无法实现,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远性建设与发展之间产生阻力,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外贸交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会产生影响。进出口贸易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当人民币汇率提高,我国商品出口的经济效益提高,但进口的贸易逆差增大,对我国对外交易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例如:人民币升值时,我国出口贸易的资源、劳动力等部分出口优势作用降低,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的成本提高。此外,我国进口贸易中,产品生产的整体技术、运输等运输成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提高,经济运行成本增加,导致企业的经济压力提高,对我国海外经济收益产生较大损失,从而对我国国内经济长期稳定性发展造成影响。

三、针对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完善措施

1.合理应政府的宏观调控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挥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调节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推进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化,国内经济可以依据人民汇率的变化情况,平衡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中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稳定增长,促进我国经济运行管理,人民币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合理调节国内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经济效益的作用,拉动内部经济增长,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发展。

2.拉动经济内需

实现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全面性开展,合理调节人民币汇率的内部消费中的应用比重,政府可以给予一些消费补贴,例如:商品销售进农村,给予农民和商家经济性补偿等措施,实现拉动我国内需增长,拓宽国内企业的销售市场,从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内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实现平衡内部经济稳定性发展,达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部经济产生平稳增长的良好市场环境。

四、结论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是我国经济结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结构适应世界经济整体局势的重要体现。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实施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稳定措施,对中国经济,实现我国内部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蔚,苏振天,钟劲飞.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开放拉姆齐模型的拓展[J].经济问题,2014,09:43-47.

[2]邱嘉锋,王珊珊,侯庆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的视角[J].经济纵横,2012,09:31-34.

[3]汪琳.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林婷,胡益鸣,雷智凯.人民币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28-31.

作者简介:

刘金羽(1999—),男,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徐婷(1992-),女,汉,江西南昌,研究生在读,江西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

张燕(1990-),女,研究生在读,江西师范大学。

摘要: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是这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也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每个国家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国家与国家紧密相连,牵一国而动一区域,动一区域而影响世界,作为桥梁的货币汇率至关重要。汇率的变化意味着货币升值或变质,也就是该的购买能力。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人民币的政策不仅为中国经济服务,而且还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带来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将加速整合中国和世界经济。而改革似乎是相对成功的,但中国证明整个汇率改革成功的路还很长。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一、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此一时,彼一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我们需要的汇率制度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措施。①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主动性,就是主要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改革。②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适时适当的调整重要货币在一揽子货币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中国政府在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二、拉动内部需求

中国目前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宏观经济增长三个因素也叫三架马车分别是投资、出口、消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软着陆,但是同时也陷入了通货紧缩,消费严重不足而投资也偏向银行的保守方式。这种情况下,政府只好通过增加出口来刺激经济发展,所以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出口的贡献一直非常大,但是外汇储备的累积导致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投资过于保守,所以投资中,政府投资占据了主导,直接的表象就是政府主导的房地产投资,并出现了泡沫化。在投资和出口同时被限制的时候,消费就露出水面,国家必须通过刺激内部的也就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这里的消费需求不包括房产这样的永久性需求,仅指一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生活水平。

我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但还未完善的加以利用。中国居民喜欢储蓄,目前我国国内居民消费率40%左右,而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当然,国家政府也注意到了,并相应的采取了相关政策与措施以鼓励我国居民消费,但效果并不显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我国的教育、医疗保障、卫生事业,我们应该加快和改善民生、大力投资教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项目,这样才能让居民痛痛快快花钱,毫无后顾之忧。

三、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情况:(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平衡。(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957亿元,比例为10%;第二产业249684.4亿元,比例为43.9%;第三产业262203.8亿元,比例为46.1%。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这是一个调整国内产业的契机。首先,保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变,把优化第一产业优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积极学习高端技术,扩大产量,建立农产品品牌并推广。其次,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促进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工业的改造结合起来。再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通过创造性的知识科技化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最后,强化政府在法规及制度建设和维护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规范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③

四、积极协调好宏观经济政策,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宏观经济政策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央銀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依据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央行调控人民币货币的供给数量,采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预防与避免国内货币市场上出现供求不均衡的情况。例如,国内经济出现通胀现象时,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或紧缩型财政政策,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国债、改变税率或税率结构等一项甚至几项共同作用调节市场上多于的货币,以达到控制国内物价上涨的目的。在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同时我国人民银行也努力做到提高其调控水平,改进外汇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五、稳步走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不急不缓,不骄不躁

国际货币的三大基本职能有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首先,我国应该积极地推进经常项目下用人民币计价和清算,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已开始实行以人民币为计价清算单位与周边临近国家进行贸易,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要从周边化走向区域化,最终达到国际化。其次,逐步开放金融市场。所谓开放金融市场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参与的市场;第二,是居民和非居民参与的市场。想要达到自由汇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海关网站消息,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同比扩大47.3%。在剔除2013年套利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后,全国进出口同比实际增长6.1%。目前我国对外依存度仍有50%左右,只有当我国对外依存度下降到25%以下、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时,才可全面开放本国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中国的经济正在处于高速发展和快速转型的特殊时期,任何战略决策的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币的未来之路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曲折的过程。人民币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Lv,DeLiang.The Impacts on Chinas Econom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MB Revaluation[D].Staffordshire University,March 2010.

②王慧.盯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③王璐.浅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118)

作者简介:

梅琳(1976~),女,陕西宝鸡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鲜于波(1970-),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实验金融学。

摘要: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贸易模式;汇率传递系数:汇率制度

文献标识码: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远期汇率

一、引言

汇率是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汇率对一国的出口、货币政策等影响日益扩大,对汇率未来走势的预期能显著地影响经济决策。但是汇率预期作为一种心理变量,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观测和研究,而必须借助替代变量。因此要研究市场对汇率的未来预期,首先必须确定关于汇率预期的替代变量。

远期(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形成一种比较优良的远期价格形成机制。首先,在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远期(期货)交易市场上,众多买卖双方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自由竞价的方式达成,从而使各种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都能在远期(期货)市场上体现,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比较能反映基础资产的真实价格。其次,理论上的远期价格是利用无套利原理从现货市场上客观得出的,也就是说,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当市场接受了可能的信息,就会基于该信息制定出即期和远期价格。因此,客观的远期价格必须与市场对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相一致,否则市场的力量将驱动当前的价格与之相一致(Lawrence Galitz,1998)。因此,用远期汇率作为汇率预期替代变量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目前人民币即期汇率对应着四个远期市场,分别是:境内的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远期结售汇市场,境外的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人民币期货市场,这四个远期市场各自形成不同的远期汇率。那么,究竟何种远期汇率最能够合理反映人民币汇率预期,这就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远期汇率市场考察的指标

何种远期汇率市场所生成的远期汇率最能合理反映人民币汇率预期,可以通过考察远期汇率市场的一些指标。

一是流动性指标,如交易量、持仓量等。交易量大意味着市场容量大,交易活跃,越能发挥多空双方博弈的力量;交易量越大,市场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高,同时从技术分析上说有助于产生连续的报价,准确地反映市场预期。交投清淡的市场不利于产生合理的远期价格。

二是市场参与者数量和成熟度。市场参与者数量多,表明市场具备有一定的广度,同时要特别考虑机构参与者的比例,机构投资者具有深厚的金融投资理论功底和专业的分析技术,能对市场作出相对合理的判断,有助于驱动市场预期的理性化。

三是市场化程度。主要指远期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否市场化,也包括市场参与者是否可以自主选择远期交易的品种、期限、数量、价格等。如果远期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高,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系统一旦发生变化,市场相应的改变或调整其汇率预期,就会迅速反映到远期汇率上。因此,远期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高低决定了汇率预期的变动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到远期价格上,决定了该远期汇率能否准确反映汇率预期。

三、四大人民币远期比较

(一)人民币远期结售汇

1.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市场概述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是客户与银行签订协议,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本金全额交割。它通常是以企业未来商品贸易的实际支付(即真实贸易背景)为基准,将要支付的货币金额按照预先约定的价格(汇率)锁定,以此来抵消汇率波动风险。从市场参与者看,远期结售汇交易属于银行与客户(企业)间的零售业务。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市场起步较早,始于1997年。1997年4月,中国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试点银行开始经营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且仅允许在经常项下进行。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远期结售汇业务已经扩大至所有具有即期结售汇资格的银行,远期结售汇的范围扩展至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其中包括用于偿还自身的境内外汇贷款和经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境外借款。

(1)合约币种、期限

远期结售汇的货币可以是人民币对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币种包括美元、港币、欧元、日元等9个币种。期限档次主要包括从7天,20天至12个月共14档。交易可以是固定期限交易,也可以是择期交易,此外还可以申请办理最长期限为1年的展期。

(2)交易量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刚推出的第一年,总成交金额仅有7.67亿美元;2005年后虽然发展迅速,交易量有了大幅上升,但和成熟市场相比,交易量仍然很小。

主要原因可能归咎于汇率弹性低、结售汇的成本偏高以及结售汇业务的实需原则三个方面导致的需求不足。2005年“7·21”汇改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很低,汇率甚至比历史上的固定汇率制度更稳定,汇改虽扩大了汇率的单日浮动区间,但是波动率仍然很低,因而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意愿不强。银行远期外汇的买入价(远期结汇价)过低,而远期外汇的卖出价(远期售汇价)过高,这样结售汇点差往往大于汇率预期变动,结售汇的成本过高,企业风险管理的动力不足,也导致了需求低下。此外,人民币结售汇业务的开展要求“真实贸易背景”和“本金全额交割”,强调对贸易真实性的控制,且不允许投机性交易的存在,导致了交易规模萎缩。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定价方法是基于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CIP),该理论的经济含义是:远期差价是由各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CIP的一般形式是:

升(贴)水率=本币拆借利率-外币拆借利率

在进行远期结售汇报价时,利用上述公式套算出远期汇率①。但是目前远期结售汇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运用CIP理论进行远期结售汇定价,要求本外币利率能合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目前人民币即期汇率和外币拆借利率(一般使用LIBOR)都能基本确定,决定远期结售汇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本币拆借利率,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现有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主要是CHIBOR和SHIBOR)的代表性不足,形成的远期结售汇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对汇率的预期。具体来说,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仅对有成交记录的同业信用拆借进行计算,但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上信用拆借的成交很不活跃,不能形成连续的报价;而且CHIBOR最长期限仅4个月,流动性缺乏,容易偏离实际利率。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虽然形成机制上与LIBOR接近,但是Shibor的报价行并不承担以其报价而成交的义务,因此SHIBOR不能像LIBOR那样反映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另一方面,SHIBOR报价银行仅16家,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使得SHIBOR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资金供求价格。另外3个月以上中长端的SHIBOR成交也不活跃,市场参与程度不高,这些因素都使SHIBOR的定价参考功能也受到削弱。

其次,银行的远期结售汇报价采用一日一价,大额交易的汇价须面议并逐级报批,价格形成未实现市场化,且报价缺乏连续性,一旦汇价波动剧烈,对市场预期的反映便显滞后。

再次,在短期内,境外NDF汇率依然对国内远期结售汇定价有较强的参照作用。远期结售汇的价格受到境外NDF市场的牵引,定价的自主权受到影响。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基准利率缺失及结售汇交易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定价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即远期结售汇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远期外汇的真实供求状况,其真实反映市场对汇率预期的能力有限,不适合作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有效预测。

(二)银行间外汇远期

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于2005年8月15日启动。

银行与客户间的结售汇交易量有限,由此导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也相当小。例如2006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仅有336笔人民币与外汇的远期交易成交,全季度交易额34.2亿元人民币,不及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单日平均交易额的1/3。2007年,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成交2945笔,总成交金额223.82亿美元,日均成交量为0.92亿美元,较2006年日均成交量增长58.6%,但是交易量仍然很小。

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市场不够成熟,在市场成立初期交易清淡,部分交易日甚至单日无成交,不能构成连续的报价。因此银行间远期汇率尚不能准确反映汇率预期。

(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人民币期货

在境外远期市场中,2006年8月28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首次以无本金交割的标准化合约的形式推出人民币对美元、人民币对欧元及人民币对日元的期货和期权三对人民币衍生品。

目前,人民币期货的合约价值为100万元人民币,最小变动价位为0.00001美元(对应每张合约10美元),合约的初始保证金为1080美元,维持保证金为800美元,作为不可交收的远期合约一律采取现金交割方式。

人民币期货的合约的流动性差,表现为交易量和持仓量小。根据CME的统计,2007年全年仅人民币/美元的期货合约有成交,且主要为3个月以内短期合约。单日成交最大量仅为300多张,最小低至数张,截至2008年2月29日,持仓量仅有1024张。每月交易量很小,多则2亿美元,少则不足千万美元。由于流动性差和缺少客户需求,CME人民币期货市场容量远低于境外NDF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

相比境内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CME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历史更短,自开市以来CME人民币衍生品交易总体低迷,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严重不足,影响力尚小,故CME人民币期货价格暂不能准确反映汇率预期。但另一方面,作为世界最大衍生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场内交易提供者,CME在外汇期货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CME能够较早占领这个位置,旨在将来。从长远看,CME人民币期货对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视。

(四)无本金交割远期(NDF)

1.无本金交割远期概述

无本金交割远期(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是一种场外交易外汇衍生产品,主要用于实行外汇管制国家的货币。当一国存在某种程度的外汇和汇率管制,其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缺乏外汇市场的避险或投机工具。NDF的产生为外汇管制国家的国外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对冲汇率波动风险及投资的离岸机制,形成了境内远期外汇市场的补充。

NDF的交易双方基于对汇率的不同看法,签订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合约,确定远期汇率、期限和名义本金额,合约到期时无需交割本金,只需将到期日的即期汇率(在到期日前两天确定)与合约协定汇率的差额进行交割清算。结算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一般为美元。顾名思义,NDF到期后是进行差额交割,不用备有本金的收付,合约规定的名义本金数额实际上只用于汇差的计算,无需实际收支,对未来现金流量不会造成影响。

2.人民币NDF市场概述

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从1996年开始出现于新加坡,是亚洲地区六种主要币种的NDF之一。人民币NDF市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之一,数量众多的跨国公司对他们在中国的投资有了保值的需求。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投资者开始担心人民币的贬值,也有一些机构希望从人民币的贬值中获利,而中国境内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外汇远期市场,因此人民币NDF的交易便在香港、新加坡等离岸金融中心日趋活跃。目前新加坡和香港是人民币NDF交易的主要市场。

(1)市场参与者

NDF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充当交易做市商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大多国际性的银行为其客户提供无本金交割远期业务。根据亚洲风险杂志(Asia Risk)的2005 年6月的调查,开展人民币NDF业务的机构包括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银行(Citibank)等,以及著名经纪商万邦有利(Prebon Yamane)。他们的客户主要是在中国有大量人民币收入的跨国公司,也包括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国内地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对冲基金等,这些客户希望通过参与人民币NDF交易进行避险或投机。

(2)合约期限与流动性

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的期限一般在数月至数年之间,主要交易品种是一年期和一年以下的品种,超过一年的合约一般交易不够活跃。这与一般的远期外汇交易的期限特点一致①。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与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讨论后估计。

目前人民币NDF合约到期时间最长为5年。到期日在1年以内的合约的流动性高,其中又以1年期合约为最强。到期日超过1年的合约成交都不活跃,表现为波动剧烈但波动频率分散,有时连续数个交易日都是零波动①;由于交易量较小,价格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大,表现为经常有异常值出现。表中详细描述了亚洲各市场的成交量和不同期限合约的流动性,也验证了以上结论。

(3)交易量

目前NDF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由于场外交易、合约非标准化等原因,NDF的交易量很难精确统计,只能做粗略估算。据国际清算银行估计,2001 年4月的NDF日均交易量为0.55亿美元。人民币NDF占海外人民币远期交易总量的90%。200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开始产生升值压力以来,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人民币NDF交易日趋活跃,成交量逐年攀升,到2007年NDF日均交易量大约增至30亿美元左右。根据数种渠道数据的估计和比较,2003和 2004年两年境外人民币NDF年成交金额分别在1800亿和1700亿美元上下。从可得数据看,境外NDF交易量远大于国内市场人民币远期和掉期交易量之和。

(1)数据来源:张光平(2005)根据国际清算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兴市场交易商协会(EMTA)数据估算而得。见张光平《人民币衍生产品》,p485。

(2)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亚洲货币的无交割远期交易市场》,2004

(3)数据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市场调查。

(4)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04年第二季度报告,Guonan Ma, Corrinne Ho, Robert N McCauley

3.NDF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NDF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传统的远期交易不同。一是由于境外投资者很难直接投资于汇率管制的货币,以及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性,在离岸市场上不能自由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和拆借,NDF的价格不能由无套利原则来决定,其定价过程并不直接受本币国内外市场的利率及货币政策的限制,而主要由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决定。由于市场中同时存在套保和投机两种力量,NDF价格反映市场中各方力量价格博弈后形成的市场均衡。二是由于人民币NDF交易是离岸交易,国家外汇管理局对NDF市场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因此在人民币汇率上能够较为自由地反映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人民币未来汇率走势的参考。

四、小结

综合比较人民币四大远期市场后我们发现,NDF的发展历史最长,NDF交易因其离岸性质,市场化程度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汇率预期变动。同时,NDF的交投相当活跃,流动性强,参与者多为成熟的国际交易者,从有效性角度看,要高于境内市场的远期结售汇交易和银行间外汇远期交易。因此理论上NDF汇率更适合作为汇率预期的替代变量。在实务操作中,新加坡和香港市场的NDF报价也经常用作对未来汇率走势进行预测的参考变量。另就期限而言,一年期NDF由于其成交最活跃、流动性最强,因此最有利于准确反映市场的汇率预期。

参考文献:

[1]Hung-Gay FUNG, Wai K.LEUNG, Jiang ZHU. Nondeliverable forward market for Chinese RMB:A first look. In: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348-352.

[2]叶永刚,李源海.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兑外汇远期市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洛伦兹·格利茨.金融工程(唐旭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张光平.人民币衍生产品(上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徐子福,洪昊.不完备市场下的远期结售汇定价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6,(8):41-44.

[7]罗贤安.人民币非交割远期探索[J].上海金融.2004,(9):16-19.

(责任编辑:贾伟)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美元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由于2005年之前人民币实施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贬值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证分析表明,美元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利用外资、物价水平和就业具有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2005年汇改以来到2013年人民币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人民币升值对甘肃省当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关系为依据,客观的分析并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为提高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给出一定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GDP;美元汇率;居民消费水平

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一种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化对国际贸易往来、资本跨境流动以及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而言,汇率的影响更是重要,因为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我国的汇率制度息息相关。随着美国在我国双边贸易中地位的逐步下降,中美双边汇率已经不能有效衡量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朱丰根等人指出外汇市场弱小单薄、汇率缺乏弹性且单向性升值强、维持成本交易成本高而不公平、交易管理刚性划一是人民币形成机制的基本特点[1]。在当前全球经济市场不断剧烈动荡的环境下,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剧烈起伏,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无法全面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只有通过有效汇率对我国各行业的分析才能把握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国内外上诸多学者致力于汇率变化效应影响的研究,Dornbusch 和Werner1(1994)年通过经验分析,得出汇率升值不利于墨西哥产出增加[2]。Towe认为1982至1987年间黎巴嫩镑对美元名义汇率受到居民手中拥有的流动的名义国内货币和国外货币、未来预期汇率和国库债券拥有量的影响[3]。Yuravlivker对70年代南美一些国家的爬行体系的研究发现,汇率的贬值与国内外通货膨胀了的差值以及国际储备的超额量有关[4]。魏巍贤运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幣对美元汇率的变化率由西方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率、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率、国内外利率差、外债余额对收入比率的变化率及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率共同决定的[5]。李晓、丁一兵等人通过考察近年来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及东亚其他货币的联动关系,分阶段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东亚货币的影响,人民币想要成为东亚区域关键性货币,取决于中国能否替代美国成为区域内最终产品的市场供应者[6]。曹伟、倪克勤等人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总体呈现动态下降趋势[7]。黄志刚、陈晓洁等人对人民币波动空间弹性评估进行了研究,认为将汇率日波动幅度限制在0.5%的水平基本合理、够用,汇率的弹性良好[7]。杨荣分析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变迁和特征,提出了完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的具体建议[8]。陈学彬、王培康等人研究了2005年汇改以来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的原因是导致汇率大幅升值的主要原因,给出的建议是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9]。谷丽研究了1992-2010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人民币升值虽然带来了好处,但也容易造成经济泡沫的出现,我们要客观的积极的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10]。

随着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平稳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人民币升值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出口产品形象,体现了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出口结构进行了优化,缓解时常发生的贸易摩擦,同时压缩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得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优胜劣汰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丧失,抑制出口积极性并使国际占有率降低;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的进口成本,肯定会引起很多以投机资金以游资形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掠夺财富,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人民币升值对我们究竟是利弊那个更大,我们要客观分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本文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角度入手,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研究对象,讨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西北区域经济的影响,对未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进而采取有效的经济策略促进当地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200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走势

2005年7月汇改开始以后,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压力逐步释放,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平稳小幅度的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改革机制中断使政策重新盯住美元,并被动的随美元不断对其他货币升值,至2011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累计升值已超过24%,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已超过33.5%,在当前政策下,可以说美元直接的、强烈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走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或者贬值的同时,相对其他国家货币也相对的升值或者是贬值,近几年人民币对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大幅升值,不仅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向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过程中,也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的竞争力。

二、实例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公认的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出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极大的影响到中国的财富流向问题。

由已知的经济理论我们知道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指的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净出口额;投资和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居民储蓄。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关系,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有说服了,利用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来进一步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当地地区的经济的影响,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依据。

表1是2005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的具体数据,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图1是是曲线图对表1进行数据分析,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2007的平均增长率为19.1%,在2007年GDP的增加率了达到23.1%,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缓慢,从2005的1美元=8.1917到2007年的1美元=7.604,人民币升值趋势缓慢,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立刻升值,在2008年快速升值到1美元=6.9451,在2009年1美元=6.831,次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滑,在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低到9.1%,这反应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导致GDP的下降;从2009—2011年GDP的增长率恢复到18.3%,这也应出在2008年国家开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实施的“保持增长”、“稳定增长”等经济政策刺激加大投资,大量印发货币,出现通货膨胀现象的事实;从2011-2013年,这个时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基本按着线性变化,国内GDP增长率开始略有下降,也是按着线性的规律变化,保持在10.1%左右。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都在保持一个健康的发展趋势,在2008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经济发展都放缓了脚步。

表2是2005年—2013年甘肃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数据,包括:居民消费水平(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以及其指数。

对比表2我们可以看到,升值会加大城乡消费的差距,人民币的对美元汇率的不断升值增加了我国个人的财富效应,也有效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人民币的升值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将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保持良好稳定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品的生产了保持一个持续增加的状态。

三、结论

本文以2005—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和甘肃省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为基础,分别与2005—2013人民币汇率变动进行趋势分析对比,根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一个很好的分析,为今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GDP的影响不是线性不变的,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影响我国物价上涨程度,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直接重要的影响。尽管人民币升值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从我国目前状态来看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人民币升值在对我国出口价格竞争力、外商在中国投资减少、造成资产泡沫化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须要客观地分析人民升值對我国经济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关键时刻。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模式急需转型升级,“稳增长”必须从以投资、出口为重转向以消费为主导,“三驾马车”并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使消费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消费需求列在新常态首位,对商贸流通在现代流通方式、流通基础设施、流通领域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进行部署,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为扩大消费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预计2015年全国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朱丰根,朱延福.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特点与问题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

[2]Dornbusch Rudiger and Alejandro Werner,Mexico:Stabilization,Reform,and No Growth [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4.

[3]Towe C M.Exchange Rate “Fundamentals” Versus Speculation in a Developing Economy.IMF Staff Papers,1989(36).

[4]YuravlivkerD E.Craw ling Peg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Some Evidence from the Southern Cone,J.Development,1985(18).

[5]魏巍贤.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

[6]李晓,丁一兵.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3).

[7]曹伟,倪克勤.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7).

[8]杨荣.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J].上海金融,2009(3).

[9]陈学彬,王培康.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特点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10]谷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4(1).

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范文第6篇

李翀,1955年出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

2008年7月以来,国内关于中国股市的前景、急速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升值、热钱等问题的讨论观点不一。近日,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翀。李翀认为中国股市长期趋势向上应在情理中,股票市场在2009年中期将由阴转晴。

记者:李院长,日前,股市大盘创下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的10连阴记录,大多数股民都表现出了少有的狂躁,质疑声不断。作为长期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您认为中国股市何时才能由阴转晴7

李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股票市场由热转冷。我认为,2006年中国股票指数的上升是正常的,它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改善等情况。但是,在股票指数上涨的带动下,在股票市场上出现了投机的热潮,结果产生了严重的泡沫。

2007年1~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开设的投资账户达到970多万户,为总账户数的20%。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开设的投资账户达到1457万多户,为总账户数的27%。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平均市盈率从2006年1月的1 7倍提高到2007年10月的71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平均市盈率从2006年1月的23倍提高到2007年10月的74倍。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超过400种,投机的狂热程度和泡沫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我在去年就已经预言股票价格将会大幅度下跌。

当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在2007年10月1 7日到达6036点以后,就开始了震荡式地向下波动。到2008年6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跌到了2760点,与最高点相比跌了55%。我认为,中国股票指数的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股票市场泡沫破裂的调整,次要原因是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的现实。

但是,当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跌到2700点左右时,平均市盈率回到了比较正常的水平。我认为,股票市场上原有的泡沫已经消散了,股票指数的走势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和上市公司的情况。

首先,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了收缩性的宏观货币政策以及对部分商品价格进行管制的政策,这样造成宏观经济一定程度的收缩和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等自然资源价格不断上升,而中国在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方面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这样将造成中国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再次,随着股权分置的改革,部分非流通股将逐渐转为流通股,股票的供给将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股票指数将在低价位上徘徊一段时间。

虽然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宏观经济基本情况良好,中国股市长期趋势向上应在情理之中,股票市场在2009年中期将由阴转晴。

记者:目前,中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其通胀前景令中国宏观经济的决策面临挑战。您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态势将会如何7

李翀:2008年以来,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率超过8%,其中,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升更为严重,中国正在经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于2007年10次提高了法定准备金比率和6次提高利息率,在2008年又6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以收缩货币供给量和抑制投资需求。

今年的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另外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有所不同,由于各种原因交错在一起,今年的通货膨胀变得十分复杂。

首先,中国的通货膨胀有需求拉上的原因。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需求十分旺盛,导致能源、原料,材料价格上升。这种投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转化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能源、原料、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产品价格的上升。

其次,中国通货膨胀也有货币供给增加过快的原因,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造成外汇储备持续的和大幅度的增加。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用人民币买进外汇,因而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就是人民币的投放过程。中央银行采用了出售中央票据等方法收缩货币供给量,但货币供给的增加仍然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再次,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有外部输入的原因。近年来,国际市场上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持续和大幅度的上升,石油价格上升到140美元1桶的高水平,原料,材料、粮食价格都在上升。中国在自然资源产品上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不得不以高价格进口外国自然资源产品,结果带来了中国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上升。

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复杂性增加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统揽全局,切不要因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6%的目标而实行过于严厉的收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拉上的,也有成本推进的,还有外部输入的。如果实行严厉的以抑制总需求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外部输入的成本推进通货膨胀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导致经济衰退,代价就太沉重了。

我认为,首先,中国政府仍然需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以减少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为限。这就是说,不要依靠这项政策去抑制通货膨胀,而是采用这项政策避免货币供给过多助长通货膨胀。其次,中国政府仍然需要监控主要的产品价格,防止企业搭便车涨价的情况发生。最后,尽量避免用财政补贴来保持价格水平的做法,这种做法是难以持续的。

我建议,中国政府可以考虑调整稳建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同时减少税收和减少支出的财政政策。在这里,减税是减低企业缴纳的税率。目前,企业劳动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上升,这就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如果政府人为地控制价格,将造成企业的亏损,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政府降低企业的赋税,可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从降低成本和增加供给两个方面压抑通货膨胀。今年,中国四川发生了严重地震,政府应付自然灾害的支出必然增加。如果降低企业赋税而不减少政府支出,势必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因此,还需要调整财政支出方面的预算,暂时减少某些方面的政府支出如行政费用支出。这样,有助于从配合减税和减少需求两个方面压抑通货膨胀。

记者:李院长,今年人民币汇率一路飙升。截止到7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已经突破1:6.8128。那么,您认为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李翀:应该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表述不是很确切。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欧元等货币则在贬值。准确地说,所谓人民币

汇率升值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多年来,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出现顺差,国际收支的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导致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之二是美国政府调整了强势美元的政策,助长美元贬值,导致美元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主要货币贬值。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多少是贸易和投资导致了的真正的顺差,多少是“热钱”流进导致的虚假的顺差。近年来,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的“热钱”流进中国,然后投机中国的房地产和股票。“热钱”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大干需求,助长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大约为18%。汇率本身就是外部经济的调节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发生较大幅度的升值,将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2007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纺织业等原材料来自国内。部分出口产品的企业陷入困境。

要调整国际收支顺差,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采取下述措施,第一,取消对结汇的限制,放宽对购买外汇的限制,藏外汇于民间之中。第二,研究各种自然资源的价格走势,对于那些未来价格看涨的自然资源,应该采取进口的方式储备下来。第三,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减少或者取消那些耗费能源较多,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的退税。第四,要采取可能采取的一切手段控制“热钱”流入。

记者:目前,您认为流入中国的热钱数量大概有多少?热钱对中国的经济破坏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翀:关于多少“热钱”流入中国有不同的估计,5000多亿美元到10000多亿美元不等。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估计,缺乏有力的根据,但是“热钱”问题是中国外部经济的焦点问题,它是中国经济多个方面的不稳定性的根源。

“热钱”大规模流入具有许多严重的危害。第一,“热钱”流入以后,大量投机中国的房产和股票,导致房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泡沫。将来一旦“热钱”流出,又会导致房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收缩。其中,房产市场的收缩有可能导致中国房产贷款的危机。第二,“热钱”大规模流入导致人民币升值,将来“热钱”大规模流出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汇率变动的过程中,投机者获得丰厚的利润,而中国正常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将受到不利影响。第三,“热钱”大规模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被动增加,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投放的过程,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将被动增加,从而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热钱”流动问题是中国外部经济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国货币当局感到苦恼的问题之一。我认为,首先需要比较确切地估计“热钱”流入数量。如果“热钱”流入数量真的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就需要将“热钱”流动问题作为重大问题,动用各种手段打击“热钱”流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经济手段来抑制“热钱”流入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从严格执行法规和政策这个方面来与“热钱”作斗争。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热钱”是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或造假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通过彻查的方式来堵住“热钱”。

上一篇: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范文下一篇:少儿舞蹈教育作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