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

2024-03-09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1篇

2015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中医优势病种 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遂宁市中医院儿科继续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的实施工作。肺炎喘嗽始终是我科室确定的儿科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今年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修订。从2015年5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接受住院患者61例,门诊患者36例,共有97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完成97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治疗日6.5天,门诊平均治疗日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外敷、中频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97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21%,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35%,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20例(21%),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6例(78.35%),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97例(100%),中药外敷15例(15.46%),推拿治疗41例(42.27%),中药雾化吸入76例(78.35%),拔罐3例(3.1%),儿科基础治疗97例(100%),其他疗法6例(6.18%)。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0%),中等(20%—70%)和差(<20%),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中药雾化吸入和儿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外敷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外敷方法。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97例病例中,临床痊愈73例(75.26%),好转转诊21例(21.65%),效果不显著转诊3例3.1%)。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改善情况的评价

(2)对体征:肺部罗音改善情况的评价;

(3)对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的评价。 2.疗效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改善症状

97例患者主症发热改善94例(96.91%);咳嗽改善89例(91.75%),痰鸣改善95例(97.94%)喘促改善96例(98.97%)综合主症未改善2例(2.06%),3天内转往上级医院。 (2)改善体征(肺部罗音) 97例患者中,体征(肺部罗音)消失94例,7天内体征(肺部罗音)消失89例,10天内体征(肺部罗音)消失94例。3天内体征(肺部罗音)为改变3例 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97例患者中,X线全胸片阴影全部吸收73例,X线全胸片阴影大部分吸收转诊21例,X线全胸片阴影未吸收或加重3例(3天内转往上级医院)。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

(1)风寒闭肺:该型占整个证型分布的2.92%,可出现于本病的早期,以发热相对较轻,咳嗽以呛咳为主,痰量较少为辩证要点。临床治疗多采用辛温开肺法疏风散寒,开宣肺气。华盖散加减或三拗汤加减,该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尤其对于咳嗽症状缓解明显。 (2)风热闭肺:该证型占证候分布的16.25%,多见于支气管肺炎早期,风温重症,多见于风热闭肺向痰热闭肺转化阶段,以发热、痰黄、咽红、舌红为辨证要点,治疗以“清”、“宣”为主,用药轻清宣散,不可过于苦寒。

(3)痰热闭肺:痰热闭肺证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占证候分布的75%,以喘、咳、痰、热四大症为表现,多见于本病的极期阶段,治疗当分清痰重或热重,把握用药时机至关重要。 邪热闭肺是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热、咳、痰、喘、煽”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病初多有表证,但在表为时短暂,很快人里化热,主要特点为咳嗽、气喘、发热。初起辨证应分清风热还是风寒,风寒者多恶寒无汗,痰多清稀,风热者则发热重,咳痰黏稠。痰阻肺闭时应辨清热重还是痰重,热重者高热稽留不退,面红唇赤,烦渴引饮,便秘尿黄;痰重者喉中痰声漉漉,胸高气急。若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张口抬肩,为毒热闭肺重症。若出现心阳虚衰或热陷厥阴,见肢厥脉微或神昏抽搐,为邪毒炽盛,正气不支的危重症。

绝大多数小儿肺炎经过合理的治疗和适宜的调护,可以较快的康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病情迁延,有的甚至经年累月不愈。影响小儿健康。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驱邪要彻底,除恶务尽,不留有遗患。

(二)注重恢复期的治疗,肺阴虚者养阴清肺;肺脾气虚者培土生金;痰浊未清者清化余痰;邪热羁留者继续清解余热。应使患儿体质恢复到健康状态。

(三)治疗小儿肺炎选方用药,在极期要当机立断,用药宜精,药量要足,以求速效,免生它变。恢复期药性宜平,既要防止过热、过燥伤阴耗液;又要防止苦寒伤阳损气,脾胃受损,痰涎内生而使病情迁延。 (四)在患病过程中,应注意节戒饮食,不食冷饮、鱼肉、辛辣厚味,饮水要适量。

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儿;乳糜胸;胸腔积液;护理

1临床资料

患儿,余俊纬,男,7岁,因"反复心累,气促"入院。

1.1现病史 15d前患儿家属发现患儿轻微活动后出现心累气促不适,无发热,无口唇发绀,伴咳嗽咳痰,有时为白色泡沫痰,有时为黄色粘液痰。未予特殊治疗。7 d前于当地社区医院例行检查,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4 d前于华西门诊超声提示:心包微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

1.2既往病史 3+年患儿因双侧乳糜胸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性"右侧胸膜腔粘连手术",治愈出院。4+月前患儿再次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乳糜胸术后、胰腺肿大"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心包部分切除引流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输入同型红细胞1U,治愈出院。

1.3入院查体 T36.8℃ P90次/min,R20次/min,神清,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1.4专科查体 双侧胸廓不对称,胸骨中下段向外突出明显。左侧心前区可见长约3 cm陈旧性手术瘢痕,愈合可,右肩胛下部可见一长约6 cm手术瘢痕,愈合可。右侧腋中线见一直径2 cm瘢痕。双肺呼吸运动正常,右侧胸廓肋间隙变窄,双肺下野叩诊浊音,左肺呼吸音清晰,右肺下叶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双肺下叶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1.5辅助检查 B超、血常规、DIC、肝肾功等

2主要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3.1.1基础护理 将患儿安置于重症监护室,执行儿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口腔护理。

3.1.2合理用氧 根据患儿呼吸困难、紫绀程度及动脉血气检测结果,调节流量及浓度,以持续面罩吸氧为宜,呼吸困难改善、紫绀小时候可改为间断吸氧,并减少氧流量;如血氧饱和>95%可停止吸氧,以防氧中毒。

3.2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小,对疾病缺乏认知,疾病带来的痛苦易使患儿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护士应当做好患儿的心理辅导,通过语言、神情、抚摸等动作使患儿感受到安全,同时对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其相关的疾病知识,为患儿提供可靠地家庭支持和精神支持。

3.3饮食护理

3.3.1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 大量乳糜液丢失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及体液失衡,造成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患儿入院后即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如20%脂肪乳及6.74%小儿氨基酸),同时输注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应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过快诱发高血糖、高质血症、心力衰竭及肝损害等并发症;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3.3.2术后 遵医嘱禁饮禁食(术后6 h),早期静脉高营养(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术后第2 d予以流质饮食,如脱脂牛奶、米汤等。少量多餐,防止呛咳、呕吐。

3.4体位 为减轻患儿因胸腔积液导致的呼吸困难,应使患儿头胸部抬高30°以减轻胸水压迫,减轻呼吸困难。采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排痰。督导患儿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吹气球)。

3.5病情观察 乳糜液含有比血浆更多的脂肪物质、丰富的淋巴细胞以及相当数量的蛋白质、糖、酶和电解质。大量的乳糜液渗入胸膜腔内,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①必然引起机体的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和机体抵抗力降低;②肺组织受压,大量液体积聚引起纵膈移位,心肺功能受损、衰竭。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有无缺氧、呼吸困难、心衰表现,观察胸腔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3.6手术护理

3.6.1术前护理 遵医嘱术前禁食禁饮8 h,以5%的葡萄糖氯化钠建立静脉通道,清洁皮肤,做好手术备皮。同时,做好术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

3.6.2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安置心电监护,测1次/30 min血压、脉搏、呼吸,连续测量值各项指标平稳,测体温1次/2 h。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低流量给氧。氧浓度宜30%~40%,6 h后不吐不呛可少量给予温开水等。

胸腔闭式引流的术后护理:①置管后24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②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③保持引流装置的通畅、密闭和无菌。④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做好标识,防止松动及管道脱落。⑤保留引流管在位,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 cm,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维持胸腔负压状态。⑥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防止堵塞。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

4结论

小儿脏腑娇嫩,护理上要特别关注病情变化。小儿胸腔积液易并发休克、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患儿家长需认真对待,发现病情需及时治疗,切记不可耽误病情。胸腔积液易复发,家长需注意术后恢复情况,可选择饮食辅助治疗,如萝卜蜂蜜汤、二楂煎等。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以确保治疗及胸穿顺利进行;注意支持疗法及饮食护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秀梅,裴爱琴.小儿术前术后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8).

[2]楚阳,陈永梅,李丹莹,等.新生儿乳糜胸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9B).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39例, 其中男88例, 女51例, 年龄最大10岁, 最小6个月, 3岁以下的86例。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体征有呼吸增快、肺部闻及喘鸣音或湿啰音。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透明度减低, 有点片关阴影。实验室检查大多患儿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并有核左移现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1.2.2 护理方法

(1)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鼓励患儿多饮水, 防止痰液粘稠, 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或给患儿变换体位、轻拍背部使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给予祛痰剂, 如复方甘草合剂, 支气管解痉剂等。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喘憋的患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L/min, 氧浓度不超过40%。如果用面罩给予吸氧, 则氧气流量为2~4L/min, 氧浓度为50%~60%。小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则使用人工呼吸机持续吸氧, 给患儿以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尽量避免哭闹, 减少氧的消耗。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按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 选择充盈度好、直、易于固定的部位为穿刺部位, 护理人员穿刺头皮静脉技术要过硬, 争取一针见血, 以防患儿哭闹, 加重病情。选择好静脉后,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呼吸衰竭严重的患儿, 输液时要控制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 婴幼儿的总补液量为60~80m L/ (kg·d) , 滴速5m L/ (kg·h) 为适宜, 以预防心力衰竭、肺水肿。输液过程要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 确保无针头滑出血管外。 (3) 发烧的患儿, 给予多饮水, 必要时行物理降温, 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示可置冰袋于前额, 腋窝, 腹股沟处, 或按医嘱给予扑热息痛或布咯芬等;若患儿烦躁不安可肌肉注射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 (kg·次) , 或苯巴比妥5mg/kg一次肌注[2]。对营养不良, 体弱患儿, 不宜使用退烧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或中药清热。降温后30mm测量体温, 观察降温情况防止虚脱。做好晨晚间护理, 保持皮肤、口腔清洁, 尤其是多汗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 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随时保持患儿床单柔软、平整、干燥、无碎渣。发烧的患儿胃口较差, 不愿进食, 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 如米汤、果汁、蛋花汤、乳类, 或半流饮食如稀饭、面条等, 少食多餐, 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哺患儿时应细心、耐心, 防止呛咳引起窒息。正在喂奶的患儿, 喂奶时可在奶中加婴儿米粉, 使奶变稠, 可减少呛奶。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要求阳光充足, 通风, 空气新鲜, 室内维持在20℃左右, 湿度以60%为宜[3]。以防止干燥空气吸入气管, 使痰液不易咳出。冬天可在暖气上放水糟湿布, 也可在火炉上放一壶水, 将盖打开, 使水气蒸发。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被, 避免受凉或过热。由于在孩子生病时, 家长很着急, 心理负担较重, 表现出情绪急躁、易于发怒, 急于见到病情好转, 这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所以我们医务人员要细心观察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动态, 给予同情关爱, 向家长讲解有关肺炎的知识, 让家长充满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孩子最听父母的话, 最相信父母, 让小儿在父母的鼓励帮助下完成治疗和护理, 促进肺炎患儿早日康复。

2 结果

139例患儿通过医务人员细心治疗和周到护理, 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 已全部治愈出院, 治愈率达100%。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引起的支气管粘膜、肺泡或其间质的炎症改变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又称小叶性肺炎[4]。是儿科常见病, 在我国患肺炎小儿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24.5%~56.2%[4]。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低出生体重儿为肺炎的高危因素。肺炎患儿多发病急, 病情重, 延误诊断和治疗常威胁小儿生命。如果及时救治, 病情重, 延误诊断和治疗常威胁小儿生命。如果及时救治, 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得到治愈。俗话说,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这话有道理, 如果护理不好, 再好的治疗也是枉然, 如果护理得好, 就能收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及早康复。因此, 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满腔的热忱的爱心投入护理工作, 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积极治疗, 护理、抢救患儿, 及时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小儿肺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3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肺炎患儿认真做好临床护理, 可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翠华.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 :222.

[2] 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15~316.

[3] 潘黎明, 周莉.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09, 30 (12) :1145~1146.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4例小儿重症肺炎, 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 其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龄<1岁6例, 1~3岁13例, 4~5岁10例, >5岁5例。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龄<1岁8例, 1~3岁11例, 4~5岁9例, >5岁2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症状的轻重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诊断标准[1]

(1) 伴有心力衰竭者; (2) 伴有呼吸衰竭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与缺氧症状明显, 给氧后不易改善或血气指标:PO2<50mmHg, 伴或不伴PaCO2>50mmHg; (3) 有明显中毒症状 (如肠麻痹、嗜睡、抽搐、昏迷等) ; (4) 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病; (5) 伴有严重并发症, 如脓胸、脓气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等。凡肺炎患儿具有上述诊断标志1项或1项以上者, 均诊断为重症肺炎。

1.2 治疗方法

(1) 综合治疗: (1) 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镇静, 采用面罩吸氧, 氧流量2L/min, 氧浓度50%, 镇静药物多选用苯巴比妥钠 (5mg/kg) , 10%水合氯醛 (0.5mL/kg) 、冬非合剂 (0.5mL/kg) , 以上镇静药物交替使用。同时要加强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较小的患儿, 常变换体位, 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2) 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针对重症肺炎患儿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 或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一般选用阿昔洛韦[10mg/ (kg·d) ]或更昔洛韦[5mg/ (kg·d) ], 或选用中成药物, 如炎琥宁等;病原为支原体的患儿选用阿奇霉素[10mg/ (kg·d) ]或红霉素[20~30mg/ (kg·d) ]。头孢类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渗透到肺组织内起到杀菌的作用, 还能终止炎症的蔓延;该抗生素对于幼儿是比较安全的。 (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感染中毒症状重、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患儿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静脉常用地塞米松[0.1~0.3mg/ (kg·d) ], 或甲基强的松龙[2~4mg/ (kg·d) ]。

(2)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 (kg·d) , 连用3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数据用 (x-±s) 表示, 并用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儿, 男女间的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针对不同年龄发病率有所差异, 年龄越小, 发病机率越大。由于小儿重症肺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且该病与季节有关联, 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因此, 要做好预防, 尤其是在农村要做好宣传保健工作, 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降低农村患儿的病死率。

(2) 对2组患儿在咳嗽气促明显缓解、热退、湿啰音消失、血气分析恢复正常、胸片炎症明显吸收等时间上的比较, 见表1。

3 讨论

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多是由于肺泡炎症而引起的吸气和呼气的障碍, 使其严重缺氧, 同时伴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全身综合征, 严重时损害周围的组织器官。在治疗上, 积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2]。重症肺炎的基本治疗措施是吸氧和镇静, 本组64例患儿均采用该法, 并给予对症治疗, 如平喘、强心、抗炎等;根据治疗结果观察, 支持疗法也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手段, 使用丙种球蛋白, 不仅改善了患儿身体症状, 加强抗病能力, 且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目前在临床中肝素的应用较为广泛, 其具有抗凝、抗炎、抗过敏、抗自由基损伤及降低气道阻力等作用, 气管内给药, 可激活、释放肺泡壁上蛋白酶水解呼吸道黏稠分泌物[3]。肝素雾化吸入可降低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生成。肝素超声雾化吸入, 只需叩击胸部、鼻、口咽部即可吸入, 并可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 且在操作上较方便、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 (kg·d) , 连用3d。结果 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支持疗法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手段, 使用丙种球蛋白不仅能改善患儿身体症状, 加强其抗病能力, 还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发病率,丙种球蛋白

参考文献

[1] 李万镇.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15~120.

[2] 朱清义, 徐静, 刘敬东.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3) :248~250.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收住MP感染患儿83例, 男47例, 女36例;年龄<3岁22例 (26.5%) , 3~6岁40例 (48.2%) , 同期5例来自同一幼儿园, 6~14岁21例 (25.3%) 。入院前病程3d~2个月, 均有口服或静脉应用头孢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史。

1.2 临床表现

发热≥3d49例 (59%) , 其中高热31例 (37.3%) , 上感3例均中度持续发热;病初低热9例 (10.8%) ;无热19例 (22.9%) 。14例伴头痛, 伴喘息13例, 轻度呼吸困难2例, 腹痛12例。全部患儿均有咳嗽, 多为阵咳, 早期干咳, 1周后均有白或黄痰, 1例痰中带血丝, 1例咯血。入院时支气管肺炎43例:肺部无啰音3例;大叶性肺炎23例:肺部闻及湿啰音7例, 干啰音4例, 无啰音12例, 病程7~10d后均能闻及湿啰音, 患侧肺叩诊浊音5例;毛细支气管炎4例均可闻及干湿啰音;支气管炎10例均可闻及干啰音。

1.3 实验室资料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53例 (63.9%) , (10~31.6) ×109/L27例 (32.5%) , 降低3例 (3.6%) , 分类中性粒细胞升高33例;轻度贫血3例;CRP升高42例, 正常41例。心肌酶学异常28例 (33.7%) , 肝功损害5例 (6%) 。发病7d后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 65例 (78.3%) ≥1∶80, 18例 (21.7%) 1∶40或阴性经3~7d后复查均有2~4倍升高。

1.4 胸片分析

双肺纹理增强12例, 双肺点片状密度升高影25例, 大叶性肺炎23例, 一侧高密度影伴双侧支气管肺炎4例;胸片左肺炎肺CT示双侧多叶片状高密度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肺门影增浓4例, 少量胸腔积液1例, 肺不张1例。

1.5 腹部高频彩超分析

腹痛者见腹腔多发增大淋巴结6例, 大者1.5cm×0.6cm。

1.6 治疗及转归

单纯MP感染38例, 用红霉素 (30mg· (kg·d) -1) 或吉他霉素 (10mg· (kg·d) -1) 分2次静滴。混合细菌感染者45例, 用红霉素或吉他霉素 (用法同上) 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80mg· (kg·d) -1) 分2次静滴, 同时予中药清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个别病例用地塞米松 (0.2mg· (kg·d) -1) 1~2次。症状体征控制、血常规及CRP正常后停头孢。除1例右上肺炎伴肺不张,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MP-IgM1∶1280且CRP>160mg/L者于入院第2天转上级医院治疗1个月并予4次支气管肺泡灌洗, 4个月后复查仍有肺不张;1例反复发热1个月血白细胞及CRP明显升高的左下肺炎者予联合治疗, 入院第4d咯血转上级医院, 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内形成厚壁空洞至今1年余未愈。其余病例均于7~20d治愈出院继续口服用药至疗程2~3周。发热持续时间最长为13d。对肺外并发症者, 予相应治疗后逐渐恢复。

2 讨论

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文献报道感染率9.6%~66.7%不等。全年散发, 秋冬季为高峰, 每2~6年可以引发流行。人类对MP普遍易感, 4~20岁是最易感人群。MP主要的致病方式是在粘膜表面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神经氨酸受体紧密结合并附着其上, 逃避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同时吸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 释放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造成粘膜上皮及纤毛的破坏[1]。MP感染临床症状重, 治疗不彻底易反复, 部分重症病例持续高热, 出现单或双侧肺实变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 甚至出现坏死性肺炎, 或双侧弥漫性间质性肺浸润。MP肺炎易出现肺外合并症, 与MP作为抗原与机体心、肺、脑、肝、肾、平滑肌等存在共同抗原, MP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组织或全身血管基底膜并激活补体, 不仅造成肺组织本身, 而且还导致肺外其它器官损伤, 出现相应肺外系统受损表现[2]。此外, MP可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1) 是在感染的同时混有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2) 是当MP感染后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一些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3]。MP肺炎在胸片上可呈多种改变, 如支气管肺炎、肺门感染、肺间质病变、节段性和 (或) 大叶性炎变、胸膜炎等。本组MP感染结果显示: (1) 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且可集体发生; (2) 病史3d~2个月不等, 多有阵咳, 发热常见, 大叶性肺炎起病急而早期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3) 心肌损害多见; (4) 白细胞总数多不升高而CRP约半数升高, 经有效的治疗, 2~3周多可完全治愈。因此对高热持续不退且咳嗽较重者应早期拍胸片, 及早明确诊断。高度怀疑MP感染时, 发病7d后检测MP-IgM, 即使检测结果阴性, 也应隔一段时间再重新检测[3], 本组18例 (21.7%) 均为复查后确诊。MP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但对于混合细菌感染者应早期与三代头孢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 (MP) 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本院儿科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收住的临床有呼吸道症状的83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且可集体发生; (2) 病史3d~2个月不等, 多有阵咳, 发热常见, 大叶性肺炎起病急而早期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3) 心肌损害多见; (4) 白细胞总数多不升高而CRP约半数升高, 经有效的治疗, 2~3周多可完全治愈。结论 需掌握MP感染的临床特征, 注意MP肺炎胸片改变的多样性, 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对于混合细菌感染者早期与三代头孢联合治疗可早期控制病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小儿

参考文献

[1] 黄荣妍, 常丽.肺炎支原肺炎[J].中国医刊, 2008, 43 (2) :18~22.

[2] 韩晓华, 王俊, 苏力,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诱导痰液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10) :965.

小儿肺炎新综述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2 月—2015 年3 月该院收治的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儿160 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应用抽签的方法, 将160 例患儿随机划分为两组, 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患者80 例。 两组患儿在临床诊断中, 均确诊为糖尿病。 患儿入院时, 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肺部湿罗音明显, 经过X线检查, 患儿的肺部存在明显的斑片状阴影。 两组患儿无误诊、漏诊。 观察组:该组患儿中, 男56 例, 女24 例;患儿年龄范围在2~13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6±1.7) 岁;患儿糖尿病病程为6~16个月之间, 平均病程为 (7.1±2.1) 个月。 对照组:该组患儿中, 男57 例, 女23 例;患儿年龄范围在3~12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7±1.6) 岁;患儿糖尿病病程为7~17 个月之间, 平均病程为 (7.4±2.5) 个月。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临床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临床实施整体护理,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 两组患儿在入院治疗后, 均给予对症治疗的方法, 针对患儿实施抗生素治疗、排痰治疗、降温治疗等等。

1.2.1 对照组该组患儿于临床实施常规护理:第一, 针对患儿的血糖情况进行有效监测, 按时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 第二, 针对患儿开展口腔护理, 每次用餐后, 进行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第三, 针对患儿开展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用药后观察患儿的表现,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用药, 并报告医师处理。

1.2.2 观察组该组患儿于临床实施整体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 针对患儿实施发热护理。 小儿肺炎虽然是常见病, 但在发作过程中, 仍然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伤害。 为此, 要针对患儿开展个体化的发热护理, 注意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 倘若患儿的体温表现为持续性的升高, 应加强体温的检测频率, 保持在1 h/次;患儿于24 h内, 倘若不再发热, 则改为1 次/d的检测频率。 当患儿的体温在38.5℃以上时, 应同时使用药物降温、物理降温, 促使患儿的体温缓慢下降, 避免出现骤然下降的情况。 注意患儿是否具有出汗较多的情况, 及时为患儿进行补液处理, 更换干净衣物[1]。

第二, 注意患儿的血糖检测。 肺炎并糖尿病患儿, 必须充分关注患儿的血糖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 应根据患儿的表现, 每天定时进行血糖检测;患儿的三餐前后, 也要进行血糖检测。 当发现患儿的血糖表现为异常升高时, 应针对患儿实施胰岛素治疗。 另一方面, 需针对患儿的血p H值进行充分的检测, 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2]。

第三, 针对患儿呼吸道进行干预。 肺炎并糖尿病在护理过程中, 呼吸道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出现异常会对患儿造成极大的威胁。 一般而言, 每天应增加患儿的排痰次数, 保持在1~2 次之间。 叮嘱患儿家属, 帮助患儿多饮水, 以此来降低痰液的粘稠度。 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联合, 有效教育患儿选择正确的排痰方式。 当排痰遇到严重的阻碍时, 可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 注意无菌操作。 当患儿出现缺氧的情况时, 需及时应用吸氧治疗, 可选择鼻导管或者是面罩雾化给氧的方法来完成, 在氧流量的控制方面, 鼻导管需控制在0.5~1/L之间, 面罩雾化需控制在2.0~4.0/L之间,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状态[3]。

第四, 针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 肺炎并糖尿病的病程很长, 每次发作所带来的痛苦都是非常严重的。 为了能够帮助患儿更好的稳定疾病, 必须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首先, 必须对患儿家属的心理进行干预, 树立康复的信心, 通过家属传导给患儿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消除患儿的消极心理, 保持快乐、积极的状态;其次, 应与患儿多沟通, 多做游戏, 向患儿列举其他患儿成功的案例, 促使患儿提高与疾病抵抗的信心, 加强护理的依从性;最后, 向患儿报告一些积极的消息, 让患儿感受到自己在康复, 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在该研究中, 主要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临床设定满意、一般、不满意3 项标准。 满意:患儿经过临床护理后, 身体康复理想,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家属照顾积极, 未出现护患纠纷。 一般:患儿经过临床护理, 临床存在轻微并发症, 发热、呼吸道炎症等得到有效处理, 未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家属与护理人员出现轻微纠纷, 最终得到有效解决。 不满意:患儿经过护理, 临床各项表现依然严重, 患儿的痛苦程度较高, 未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 家属与护理人员纠纷严重, 双方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 针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人数进行统计, 并发症类型具体包括发热、 血糖不稳、呼吸道炎症、感染。

1.4 统计方法

在该研究中,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应用t进行检验,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经过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儿临床满意43 例 (53.75%) , 一般36 例 (45.0%) , 不满意1 例 (1.25%) , 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患儿临床满意32 例 (40.0%) , 一般24 例 (30.0%) , 不满意24 例 (30.0%) , 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0.0%, 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并发症

针对肺炎并糖尿病患儿实施护理后, 两组患儿在并发症方面对比明显。 观察组患儿发热2 例 (2.5%) , 血糖不稳1 例 (1.25%) , 呼吸道炎症3 例 (3.75%) , 感染2例 (2.5%) 。 对照组患儿发热6 例 (7.5%) , 血糖不稳5 例 (6.25%) , 呼吸道炎症8 例 (10.0%) , 感染9 例 (11.25%) , 两组患儿临床并发症比较显著 (P<0.05)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当前, 小儿肺炎并糖尿病患儿的数量不断增加, 临床治疗手段也在丰富。 但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肺炎并糖尿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 护理所产生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 相对而言, 护理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并且对肺炎并糖尿病患儿的作用较大。 如果未能对患儿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 势必导致患儿的临床病痛增加, 针对预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 针对肺炎并糖尿病患儿, 研究有效护理方案, 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整体护理的优势

肺炎并糖尿病患儿与一般患儿有所不同, 无论是肺炎还是糖尿病, 对患儿造成的损伤都比较严重, 在两种疾病共同作用下, 患儿的康复难度较高。 通过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可进一步减少患儿的病痛, 提高康复水平。 从该研究的结果来看, 经过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75%,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患儿在发热、血糖不稳、呼吸道炎症、感染等方面, 患儿数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针对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儿, 临床选择实施整体护理, 可针对患儿的临床表现, 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干预, 减少患者的病痛, 降低并发症概率,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质量。 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 将整体护理推广应用。

整体护理在实施过程中, 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实施整体护理后, 无论是护理的细节还是护理的重点, 都能得到较好的把握, 可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 选择实施合理的护理方案, 确保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 第二, 整体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 其在护理实施的过程中, 表现为不断变化的状态, 并非单一的实施护理措施, 在发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面, 均会实施全面的措施, 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保护。 第三, 整体护理针对患儿表现的记录比较健全, 且记录的频率较高, 为患儿的临床病情分析和护理手段的配合, 提供了准确的参考和指导。

3.2 整体护理实施的注意要点

肺炎并糖尿病患儿是临床上的重点护理对象, 为进一步减少患儿的病痛,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 应在多方面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从护理的角度来分析, 整体护理虽然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方式, 但考虑到护理覆盖范围较大, 因此日常工作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 所以,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 必须掌控好整体护理的实施要点, 从本质上提高护理水平, 为肺炎并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提供更多的保障。

该研究认为, 整体护理日后的应用过程中, 注意要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预防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感染的预防干预措施首先, 应为患儿准备消毒后的柔软、干燥被褥、枕套;其次, 提醒家属每日为患儿擦洗身体, 更换干净、干燥的衣物, 务必保证皮肤清洁;再次, 做好每日口腔护理, 4 次/d用生理盐水为患儿擦拭口唇、口腔;最后, 每日进行会阴护理, 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第二, 日常护理。 糖尿病患儿饮食禁忌较多, 肺炎治疗期间更要清淡饮食,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血糖情况、肺炎情况、近日饮食状况等, 为患儿编制饮食计划, 规定饮食时间、食量等, 便于家属准备饮食。 同时, 鼓励患儿治愈后, 每日进行有氧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 小儿肺炎并糖尿病实施整体护理后, 患儿的临床表现积极, 各项病症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出现恶化的概率降低。 针对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儿, 有效应用整体护理后, 可充分降低并发症的概率, 减少患儿的病痛, 提高患者的康复概率, 针对生活质量提升、预后质量巩固, 均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日后, 应对整体护理开展深入研究、分析, 与患儿客观情况相互结合, 选择差异化的方法实施, 确保患儿获得全面的保障, 争取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 讨论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应用抽签的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划分为两组, 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儿临床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临床实施整体护理,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75%,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患儿在发热、血糖不稳、呼吸道炎症、感染等方面, 患儿数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儿, 临床选择实施整体护理, 可针对患儿的临床表现, 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干预, 减少患者的病痛, 降低并发症概率,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 将整体护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炎,糖尿病,小儿,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美烨.儿童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微生物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21 (12) :37.

[2] 李新艳, 陈雪, 杨戈, 等.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24 (5) :133-138.

[3] 刘莹, 巩纯秀, 吴迪, 等.53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23 (4) :1972-1975.

[4] 高帅.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6) :55.

[5] 谢雪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 :73.

[6] 赵红霞.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 :59.

[7] 梁春华.60例小儿肺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 2014 (8) :101.

上一篇:选调生笔试真题范文下一篇:心肺复苏术最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