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县级报制制度、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行为行进行了规范,使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待完善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几点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农业农村发展作为核心部署,为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变得尤为重要,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作用就是增强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资金的合理化应用,满足农业发展局势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遵守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通过合理的使用资金使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提升农业综合开发质量和效用的目的,使项目资金能够带来最高的收益。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实践证明,现实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规范、程序化、制度化使县级报账制在新时代更加重要,是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质量,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使用效率的有效办法和得力措施。

2.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有利于规范农业综合开发管理行为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重视,不断制定、更新相关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制度,使得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3.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执行到位,是顺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规范的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行为才能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也使得项目资金得到安全运行。

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现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前期工作、立项入库、设计施工、完工验收、管护移交,这一期间存在很多环节,有很多的工作要求完成,同时还需要农业、林业、农技、乡镇、村社的协同、配合对山、水、田、路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如何管理好财务状况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地方也完善了相应的县级报账制度,但在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实行专人管理、专账专户核算、专款专用落实困难

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原则要求是: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拨入区县财政局农业科室与其他农业项目资金混在一起由行政人员负责管理,没有开设专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银行,也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报账资金专账一般区县农发机构项目管理人员或行政人员兼任。由于没有农业综合开发专户很容易出现项目资金混用、挪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主体是属于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其运动核算对象的专业会计,应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据会计主体财务管理的复杂性按要求设立的财政资金、报账资金和建设单位工程资金三套专账,而这些迫切需要专门财务管理人员。

2.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计划到位问题

根据财政部令第84号及财发[2018]2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指为满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需要筹集和使用的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所需的乡村自筹和农民自筹资金投入比例很难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部分地区农民以投劳折资的形式投入项目建设,但如今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使这种要求也难达到,基本上都是象征性的投入,整个投入资金往往是由财政资金为主。

产业化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多区县都采取产业化补助项目县级资金不配套的做法。如果硬性要求配套,为应付审计要求,地方政府为了得到项目,只好采取“空配套”。

3.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不力

财政部令第84号第三十四条:产业化发展项目由实施单位自行实施,并实行资金和项目公示制。产业化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一般是农业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社,为节约支出,会组织一些成本较低的施工团队为开展工作,因为可以自主实施,在施工雇用的没有施工资质的队伍,在日常支出时都采用白条的形式,而到了项目报账时只能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索取正规的增值税发票。为应对财政和审计部的检查,存在着编制虚假单据的现象。

4.沒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财务工作还停留在事后记账的阶段,不能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存在风险状况,例如:财务人员职能限于会计核算,不了解项目计划、不参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对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不能真实、准确、完整反映项目实际支出,以达到项目完整核算的要求。有些项目单位为了骗取财政资金,在工程少做或未做的情况下,利用编造的以物折资或投劳折资单据、虚开的工程建设税务发票、假签名、假银行对账单等一套完整的农业综合开发专账来报账,以骗取财政资金而这些单从账面上检查则很难发现问题。

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对策

1.严格执行落实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保证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效果

严格执行对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原则。抽调具有专业知识和高尚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专门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使用、报账、决算进行过程把控、监督。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会计制度》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级报账实施细则》进行农发资金会计核算。准确、全面反映项目建设实际成本支出,在实际项目成本核算中,对应项目的概算内容,以会计科目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反映项目实际支出为原则,相应增设二级、三级以上科目级次,达到项目完整核算要求。并专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报账资金专户,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从预算下达到项目报账支出的整个资金运动过程完整、独立、安全、清晰,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对于已经下达的资金计划,必须积极筹措到位,不然直接影响当年项目工作考核及下年项目资金分配额度。

2.选择最准确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善前期工作

立项前,所有申报入入库的申请项目,必须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后,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再甄选决定立项开展项目。对于土地治理项目的自筹资金应考虑目前农村实际形势,确定合理的自筹方式及资金额度列入实施方安案。产业化补助项目应选择对农业发展有益的项目同时产业化发补助对象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保证项目自筹资金投入计划。同时申请当地政府,将产业化项目县级配套资金提前纳入年度预算,保证资金到位。财务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

3.严格执行报账制度,使报账手续规范

土地治理项目由施工单位提出报账申请,经监理工程师签订,由项目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核实后对报账原始资料进行审核,项目乡镇等有关人员确认同意后,报领导批准才能报账。产业化项目的财政资金报账程序比照土地治理项目。统一报账方式,报账资金拨付必须根据年度项目计划批复执行,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转账结算,控制现金支出,实时对财政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管理。同时密切配合审计部门财政监督机构,定期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检查审计。

4.建立农业综合开发信息化系统

利用信息化系统准确把握项目推进情况,即时掌握项目批复、投资审核、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具体情况,据此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予以协调、解决,确保项目进度。并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模块相互关联相互稽核,实现项目计划控制资金支出范围,以资金报账进度反查项目进度,同时对农业综合开发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着力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树娟.试论当前时期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财务管理策略[J].中国商报(产业经济)2015(05):142-144.

[2]杨润丽.新时期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管理对策 [J].大科技, 2017(04):292.

[3]孟艳丽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的若干思考[J].财会研究2016(11):214.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工程建设开发过程中,重视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导致安全管理不能有效进行。而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此系统对工程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不需要改变系统中的程序就能对工程建设进行很好地控制,推进了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工程建设开发得到了信息上的支持。本文针对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进行分析,提出了此系统在工程建设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开发;应用

由于网络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开发,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理念就合理地应用在了三网融合系统的建设中。网络建设工程的安全信息收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对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是工程安全监测的依据。而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对网络工程安全状况的监测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并分析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网络建设工程的信息需求。

一、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设计结构

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结构主要由服务器、转换器、信息收集系统以及工程客户端组成。转换器在系统中起到连接的作用,把信息收集系统与各服务器连接在一起,通过转换器传递信息。转换器通过信息的转换对安全状况进行检测控制,为信息传递提供了平台,实现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器、转换器和信息收集系统共同对安全信息进行监测分析通过转换器对数据资料库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把信息传递到系统最末端的工程客户端,使客户端掌握工程建设的安全监测信息。

(二)系统的设计层次

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体系架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工程客户端、信息转换层、数据库。工程客户端是为客户查询安全信息提供的系统界面,供客户了解系统的详细信息。信息转换层是将客户查询的资料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使客户可以快速地了解资料中的数据重点。数据库是信息转换的保障,是系统体系最核心的层次,客户端需要的信息资料全部来自于数据库,系统通过信息转换层筛选数据库中的资料然后传递到客户端。数据库还要负责对数据的更新维护,实现对资料数据的有效管理。由于客户端不与数据库直接联系,这样就减轻了系统服务器的负担,如果服务器出现了问题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对系统中的其它层面不会造成影响。所以该系统相比其他信息监测分析系统更稳定、更可靠,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保障。

二、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功能

(一)信息的安全监测功能

系统对于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系统内部的数据库和信息转换器对信息进行备份、更新、限制信息读取权限等。信息管理可以限制客户对信息的读取权限,使客户有效地利用信息,客户可以在客户端输入查找信息的要求,系统自动识别信息的质量然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分析,选取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客户。在对数据进行备份时,可以选择手动备份或者是自动备份。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对施工建设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勘测管理、对仪器的管理等。要想合理地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就必须对系统中包含的因素进行有效地管理,加强对整体系统的控制力度。客户端需要的信息还包括工程施工文件、工程设计图等,在数据库里都会为这些施工文件提供参考的数据资料,以便完善施工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内容。

(二)统计信息的功能

信息整理功能包括对数据的录入、输出、统计等进行统一地整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对数据的录入包括手动录入和自动录入。数据的输出是根据数据的范围和性质按照一定的方法输出信息,信息可以是文档也可以是压缩文件夹。数据的统计就是把资料库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利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进行整理统计,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比较多,统计可以按照数据进入资料库的时间进行分类统计,这样易于操作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统计时间。

三、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在三网融合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三网融合是将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有效地结合,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三网融合网络系统的设计就是运用了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理念,把系统分为三层数据库、转化器、通信层。数据库是对网络信息的存储层,主要是对网络信息进行备份、整理、更新,有效合理地管理网络中的信息,方便网络用户的查询。转化器是将非标准网络化的信息转换为统一的网管内部通用协议,以便实现与外部网络的有效通信交流。通信层主要是负责对网络业务的处理以及信息的收集,通信层按照不同的信息采集方式分为三个部分业务处理部分、信息收集部分、客户界面。业务处理是将网络业务进行有效地管理,并制定成相应的模块形式,供系统中的其它层次使用。信息收集是将业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为业务处理提供信息上的支持。客户界面是为客户提供的网络信息资讯查阅界面,系统可以设置多个浏览器,供用户浏览使用。采用分层的系统设计理念增强了网络系统的拓展性和功能性,各层次之间进行合理有效地配合,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三网融合系统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分层设计理念,反映出了系统的通用性强、操作简便、信息丰富等特点,推进了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具有通用性强、操作简单、数据灵活等特点,为网络系统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支持。也提高了整体网络运行的效率,满足了客户对网络信息的要求。并对网络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把数据导出供网络系统建设参考借鉴。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极大程度上控制了项目建设的成本,为应用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娜,孙建会,朱赵辉.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3,2.

[2]李娜,朱赵辉,孙建会.通用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9.

[3]吴世勇,陈建康,邓建辉.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以市场化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凸显,项目投资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澜沧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存在的瓶颈问题,并对当前做好澜沧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澜沧江水电;新形势;前期工作;思考

一、澜沧江水电开发介绍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和管理的大型流域水电企业。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本着“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原则对澜沧江流域水电站进行滚动开发,并积极参与其它流域水电开发,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清洁的能源,努力成为“西电东送”、“藏电外送”的重要骨干企业和建设以水电为主电力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成为中国南方电网乃至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重要的水电开发运营公司。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格尔吉河和鄂穆楚河,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流出中国国境,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澜沧江干流长约2153公里,天然落差约4583米。澜沧江干流规划按23个梯级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约32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460亿千瓦时,分为澜沧江上游西藏段、澜沧江上游云南段和澜沧江中下游。目前,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已进入全面投产阶段,公司开发重点在澜沧江上游云南段梯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883万千瓦,分别为古水、乌弄龙、里底、托巴、黄登、大华桥、苗尾水电站,计划于“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陆续投产发电。澜沧江上游西藏段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638万千瓦,目前正在开展预可研和可研设计工作,计划于“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投产发电。

二、新形势下澜沧江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瓶颈问题

水电作为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电网调节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水电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建设周期长、涉及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当前前期工作存在工作量大、现场条件差、移民工作难、环保压力大、资金筹集难、审查多、批复难等特点。具体呈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移民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民群众搬迁安置标准和地方发展期望值不断提高,给公司移民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移民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移民管理体制问题。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但由于各级政府在移民工作中的责任、权力、义务不甚明确,政府移民工作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有待完善,政府行为随意性较大,导致移民工作不可控,经常出现移民安置方案变更较大、投资概算突破等现象;第二,澜沧江上游移民安置条件差。澜沧江上游地区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安置容量有限,并且宗教和民族问题等突出,社会人文环境复杂,导致公司移民安置难度进一步增加;第三,移民诉求不断增加。社会信息发达,各地移民相互攀比,移民诉求不断增加,导致聚众闹事频发,阻工现象严重。

(二)环保问题

近来年国际、国内对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导致水电开发对生态保护影响的质疑声源源不断。特别是由于澜沧江作为跨界河流,水电开发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别有用心的NGO组织和境外媒体还经常借环保等问题大肆炒作,夸大散布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国家水电开发会引起下游国家对共享水资源分配、流域生态系统变化产生巨大影响等谣言,影响下游国家政府水电开发的态度和外交策略,导致国家对跨界河流水电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等审批更加严格,也给澜沧江水电开发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环保部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要求在水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带来鱼类影响进行补救,并对补救措施不断提出了高要求,比如在澜沧江上游云南段各电站采取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鱼类增殖放流、鱼类栖息地保护等措施,有些措施在全国属首例,研究意义巨大但投资也巨大,不仅增加了上游电站投资成本降低了电站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由于对鱼类生活习性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各电站设置的过鱼设施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三)电力送出问题

近几年,云南省内电源大规模投产,云南省提出了“矿电结合,就地消纳”的发展思路,大规模发展以高载能工业为主的能源密集型工业园区。由于规划的高载能负荷未能实现如期投产,导致云南省近年来电力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省中小水电弃水、风电弃风严重,三江干流水电也出现了大量弃水。澜沧江上游云南段梯级电站输电规划和接入系统方案本已基本落实,受云南省“云电云用”等相关政策影响,澜沧江上游云南段梯级电站“西电东送”规划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严重阻碍了澜沧江上游电站的开发进程。2014年澜沧江公司充分把握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将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列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输电通道,将澜沧江上游水电送入珠三角核心城市深圳。然而,由于云南、广东两省在交易模式和电价等相关问题上产生分歧,“西电东送”框架协议无法签订,特高压直流的前期工作因此受到影响,工程能否按期投产也出现了不确定因素。

(四)审批问题

从技术管理上,大型水电项目涵盖规划、预可研、可研和项目核准申请等阶段;从审批管理上,大型水电项目审批又分纵向和横向管理,纵向涉及地方县、州(市)、省政府和国家部委,横向又涉及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水利部、林业总局、中咨公司、电规总院、水规总院等多个政府部门及审查单位,各种批文多达40个,手续十分繁杂。

2013年以来,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需要履行核准程序的项目录大幅减少,许多项目的核准权限也由国家下放到省和州市。2014年12月10日,国务院发布《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工作方案》,提出“精简审批事项、网上并联办理、强化协同监管”的改革目标,清理并精简项目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只保留“两项半”——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及少数重特大项目的环评审批,公司水电项目表面上看是核准支撑文件大幅减少,程序简化,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

国家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在公司以后的水电项目前期工作中,诸如可研审查意见、电网接入意见等技术管理类意见不再作为核准前置条件,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项目何时报审也由企业自主决定,项目收益及亏损风险也完全由企业自主承担,公司水电项目前期工作思路和方式也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项目可研、核准、电力消纳等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比如,具有反调节能力的橄榄坝电站,投资大、经济性差,并涉及航运管理等方面,电站核准权限下放至地方后,将面临协调层次低、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尤其是电价远超过云南省水电平均电价和火电标杆电价,电力消纳、投资回收等问题难以协调。

三、做好新形势下澜沧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打好水电开发的第一仗

科学规划并抓好前期工作,是企业创造效益的基础。公司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追求效益”的指导思想,本着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澜沧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特点,正确处理好河流梯级电站之间的衔接,将澜沧江规划为三段进行开发,其中西藏境内以如美电站为龙头调节水库的澜沧江上游西藏段、云南省境内以古水电站为调节的澜沧江上游云南段和以小湾、糯扎渡电站为调节的澜沧江中下游,以充分实现龙头水库对下游电站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公司又根据效益最大化、电站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电站接入和消纳落实等原则确定梯级电站的开发时序,真正做到科学、有序开发,在水电行业创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流域开发模式。

(二)抢抓发展机遇,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储备工作

公司牢牢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持续推进公司做强做优为主线,以创建世界一流水电企业为目标,抓住国家加快结构调整的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资源掌控力度,拓展和储备优质资源,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澜沧江中下游段水电基本开发完毕,公司抓住有利时机,完成澜沧江上游云南段乌弄龙、里底、黄登、大华桥和苗尾电站的核准工作,稳步推进上游水电项目开发,完成西藏段干流水电规划审批,扎实推进各梯级电站的前期工作,各项工作按照公司发展战略既定的目标推进。

澜沧江流域地处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国家战略定位云南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公司将利用云南省绝佳的区位优势,加大对外电力合作的联系,开展对外电力合作,确保尽可能多的获得境外项目开发权,并择优重点推进开发条件好的项目。目前,公司已参与缅甸、柬埔寨、罗马尼亚等国家水电资源开发工作,其中40万千瓦的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已于2015年开工建设,缅甸瑞丽江二级电站和罗马尼亚塔尼塔抽水蓄能项目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其它国家水电项目开发,为实现公司掌控资源总量5000万千瓦左右,成为南方区域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大水力发电运营商而努力奋斗。

(三)克服困难,破解前期工作难题

1.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实现民族团结稳定。移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的需求包括社会、经济、历史、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移民工作是水电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移民工作就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统筹兼顾地方政府、水电企业、移民及安置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把水电开发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结合起来,把移民安居乐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保障移民生计和长远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公司在澜沧江水电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做到依法规划、依法用地、依法安置、依法扶持。首先,做好移民规划设计。强化实物指标调查的精度和深度,从有利于移民的发展角度,切实关心移民利益,科学合理地编制移民安置大纲及安置规划;其次,加强对移民安置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加强对移民综合设代、综合监理及独立评估单位的考核和管理,同时建立移民协调机制,深入现场及时解决移民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要促成政府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监管,规范移民资金使用;最后,积极主动参与后期扶持,促进移民稳定和发展。公司积极主动参与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时尽可能与后期产业发展相衔接,主动参与地方政府库区基金和后期扶持项目规划编制,积极协调政府开展移民技能培训,培养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参与后扶资金的使用管理,帮助移民后期生产生活改善,达到移民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促进移民稳定和发展。

2.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共赢。水电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移民、环保、水土保持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已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建设可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空间,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环境系统来支撑。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此,我们要加强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公司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充分考虑生态用水和下游需水,通过设计优化,提前考虑,重视水库泥沙淤泥,控制水库水体质量,在电站增设鱼类增殖站、珍稀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三同时”要求,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生产生活废污水处理、粉尘噪声防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渣场挡护、工区绿化美化等环保水保措施,努力做到“零排放”,并且深入研究并认真落实流域梯级生态调度措施,高度关注电站运行对下游的生态影响,切实推进澜沧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3.提前谋划与协调,优化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确保电源与电网配套同步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公司将迎来新一轮的投产高峰,规划的滇西北至广东直流通道建设工作受诸多因素影响,澜沧江上游云南段梯级电站的电力送出问题尚存在不确定因素。对此,公司需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从资源优化配置、大气污染治理的全局出发,极力促成澜沧江上游梯级电站向广东深圳送电,充分利用水电清洁能源,督促电网配套工程的建设,确保电网工程按期投产,满足澜沧江上游电站向广东深圳送电的要求,为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早作贡献。

4.优化设计,严控成本,提升电站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和能源电力市场呈现新常态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认真把握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水电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要把好前期工作阶段优化设计的第一道关。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精益成本管理,严控各项费用支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电站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公司水电开发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应抓住国家加大能源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水电的机遇,做好水电资源储备,做精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做实水电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促进澜沧江水电开发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玉生.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探讨[J].水利工程.2010

[2]流域水电开发管理.澜沧江水力发电.2007

[3]澜沧江古水(含库区)至苗尾河段水电规划报告.2007

[4]澜沧江上游(西藏境内河段)水电规划报告.2012

作者简介:谢海发(1984.8-),男,中级工程师,云南师范大学14级工商管理硕士,工作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石油企业数据资源是石油企业勘探开发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数据资源建设体系对石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不论是前期的区域研究和井位目标研究,还是勘探储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勘探开发数据。石油企业探索勘探开发数据资源建设体系建设,保障勘探开发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实现跨专业数据综合查询、数据下载服务;实现面向现有应用系统和专业软件的数据支持服务。

[关键词] 数据管理体系;数据资源;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数据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7. 027

1      石油企业数据管理现状

通过近几年的信息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石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据管理流程或业务流程的不同,新建一批专业数据库,例如勘探静态库、勘探动态库、测井库、地化库、地震库和文档库等,这些数据管理现状如下。

1.1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石油企业各专业数据库分别由不同的业务部门对口建设与管理,管理模式及力度不一,造成各专业数据库在数据标准和数据值的管理方面差异较大,比如数据项在一个数据库中是用字符类型管理,在另一个数据库中是用数据类型管理;同一个数据类型的数据项在勘探静态库定义是浮点型,而在动态库中定义为整型。数据标准、数据值和数据管理模式的差异,造成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

1.2   数据交换和共享困难

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整体的规划,大多系统建设都是以业务部门为主导,业务部门只侧重管理方式和建设成果,没有统一这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语言、系统架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类型等因素,导致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之间缺乏有效的通信机制,造成数据交换和共享困难,数据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

1.3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认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业务流来控制数据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之人为的因素,导致數据库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数据。数据产权不明确,管理职责混乱,管理和使用流程不清晰,是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

2      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参考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和国内石油企业先进的数据管理成功经验,应围绕数据资产化管理这一核心目标,建立石油企业勘探开发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标准体系、源头数据采集体系、数据存储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勘探开发专业数据资产化管理、数据跨专业共享和应用。

2.1   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数据资源管理是指对石油企业核心业务涉及的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对数据进行注册、登记、统计、检索,是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的核心,包含业务分析与建模 、数据资源规划、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立。

业务分析与建模是在对石油企业的勘探开发业务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建立的勘探开发专业模型,形成一套规范的业务描述,为数据资源规划、数据标准建设奠定基础。数据资源规划是在对石油企业勘探开发业务全面分析后,梳理出业务所产生的数据及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数据的产生源点、数据的上报流程、数据的审核机制、数据的存储、数据的状态到数据的应用,并根据业务对数据的应用需求规划出统一管理的数据资源范围。根据数据产生的源点规划出数据采集的内容、岗位、频率等。数据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设计一套元数据体系来管理数据的生命周期,建立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完成数据资源的注册及数据资源的检索、统计等功能。

2.2   数据标准体系

数据标准是石油企业数据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标准、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库标准、系统应用数据库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标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数据标准来自对石油企业业务的分析和现有数据标准的充分参考,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基础。能够有效解决跨专业信息沟通障碍,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跨专业共享。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库标准及系统应用数据库数据标准是各专业根据本专业业务需要建设的数据标准,为生产管理、综合研究应用系统服务。专业数据库、系统应用数据库数据标准需要与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标准保持架构的一致性。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石油企业数据采集内容,保证数据采集源头唯一,消除多渠道重复数据采集,确保数据质量。

2.3   源头数据采集体系

建立石油企业统一的数据采集体系,能够保证数据齐全、准确、及时地入库,为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在统一的源头数据采集规划下,各专业源头数据按照数据采集管理规范,通过数据采集系列软件进行采集,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和数据审核后加载到数据库。采集体系主要包括:统一数据采集规划、统一采集管理规范、统一采集管理系列软件、统一采集管理流程、统一质量管理体系。

统一数据采集规划是在数据资源规划基础上,根据数据产生的源点统一规划出石油企业数据采集源点、数据采集内容、采集频率等。统一采集管理规范是在石油企业内统一明确规定数据采集内容的填写要求、填写格式、编码方式等。统一采集管理系列软件是数据采集配套的工具,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加载、数据质量监控、采集问题沟通及反馈等软件功能。统一采集管理流程优化和规范石油企业数据采集管理。建立从采集计划制定、采集计划分解、采集计划执行、采集计划监控、到采集问题反馈等一系列的规范管理流程,确保数据采集顺利实施。统一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质量的审核、入库质量的检查、应用问题的反馈处理及配套的考核办法。

2.4   数据存储体系

数据存储体系是指对数据库的统一存储管理,主要包含: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系统的硬件支撑环境建设、数据库构成,数据库的部署模式和数据存储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

石油企业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构成就是设计出勘探开发数据库系统,为存储管理各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化数据、大块数据体、文档、图形等),采用一个还是多个数据库构成数据中心,并描述清楚各部分数据库及与现有数据库的关系。数据库部署采用主从模式,主数据库部署在总公司,各作业公司或分公司部署从数据库。数据存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对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标准、环境建设、安全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等内容。

2.5   数据服务体系

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体系,提供跨专业数据综合查询、数据下载服务;面向现有应用系统;综合研究专业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跨专业数据综合查询、数据下载服务是在勘探开发数据存储层与综合应用层之间建立数据服务平台,面向勘探开发业务生产管理、專业应用,提供以地理信息与地质图形、勘探开发地质目标对象分类编目和专业业务分类编目为基础的数据组织、集成、检索、查询、浏览、统计、叠加、导航的综合查询应用系统。实现各类勘探开发信息跨专业的集成化组织和可视化查询。

面向现有应用系统数据支持服务是指对石油企业在原有专业数据库基础上,建立数据映射,通过ETL技术实现原有专业数据库与中心数据库互联互通,使原有应用系统不需改造或少量改造而平稳运行。在未来数据管理体系下,保护已有投资。

面向综合研究专业软件的数据支持服务是指对目前石油企业在地震资料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测井解释等方面应用的各种主流软件的数据支持。大型主流综合研究软件基于本身的项目数据库运行,目前项目数据库的数据准备占用大量时间,数据服务提供面向主流综合研究软件项目数据库的数据打包下载功能。

3      总    结

石油企业数据管理体系是石油企业多年来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是石油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和数据治理的关键,是石油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建设的基础,为后续勘探应用大数据技术和实现智能勘探提供数据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阮杰. 油气田勘探与生产数据治理体系构建[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8(8):70 -72.

[2]王继鹏,金云智,李伟. 勘探开发数据整合之ETL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矿业,2019,28(z2):191-194,199.

[3]张华义,何东溯,汪福勇,等. 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开发与应用[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9,32(4):69 -74,88.

[4]霍威,郑勇,白薷,等. 延长油气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12):56 -57.

[5]张华义,汪福勇,邓平,等. 油气田勘探开发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体系探索[J]. 天然气工业,2012,32(5):85-88,109-110.

[6]赵长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企业风险防控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1):75-79.

[7]戚晓旭,何皛彦,冯军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及相关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9) :14-17.

[8]金焕东,孙依敏,朱颖超.中国石油企业“一带一路”对外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石油经济,2017(8) :23-28.

[9]武文静,周晓唯.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视阈下西安建设西部能源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5-47.

[10]陈培如,冼国明,马骆茹.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扩展边际的分析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2017(2):22-25.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际遇新媒体共话新传播

2004年11月下旬,《全国首届新媒介与传播革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鉴于网络、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新一代媒体得到全新发展,对“新媒介与传播革新”的论题进行深人探讨与研究,已是新媒体开发与运行的业界、新媒体引发传播学全新研究的学界、以及有效管理新媒介的政界所不能回避的话题,业界、学界和政界人土的共同对话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需求。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此次论坛。

作者:舒咏平 孙利昌 张世良

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低渗透油田开发精细管理的出发点

根据油田开发形势的变化,不断细化油田开发管理,以转变油田开发思路为指导,以油藏工程细化为基础,以三大系统工程细化为重点,以科研攻关为支撑,以细化生产管理为手段,以人员素质及激励机制为保障,转变思路求发展,从精细管理要效益,从科研攻关求深入,从深入挖潜找出路。坚持“三个结合”,既地下与地面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投资与效益相结合,形成横向联动、纵向不断深入的局面,不断推进油田开发精细化管理进程,降低油田递减速度,提高油田采收率,使油田开发与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实现特低渗透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推行“一区一藏一方法、一井一层一工艺”的精细管理方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储层特征,找准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性的制定工艺技术方案,确保工艺改造效果。同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方案措施落实到位,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到位。

2精细管理的做法

(1)区块分类治理对策一类区块:治理对策:优化周期注水技术参数,确定合理间注方式、间注周期、年注水量,积极开展加密调整技术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工作。二类区块:治理对策:积极开展加密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优选确定“对角线加密”、“三角形重心加密”等加密井网,完善水淹层解释、注水调整等配套技术,保证加密调整效果。三类区块:治理对策:积极开展小井距加密试验与应用工作,采用“井间加井、排间加排”的加密方式,转变到油田精细开发管理,摸清剩余油情况,逐步实现精细化注水。

(2)采取精细方法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实施多学科交叉研究,摸清地下形势及剩余油分布情况,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加强精细注水研究,细化注采系统调整。合理进行加密,完善技术应用标准和管理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油田水驱开发调整,努力控制油田含水上升及产量递减。

(3)深化地质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新钻井地区地质再认识的做法,继续加强河道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研究;加大密闭取心工作量,完善精细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实施多学科集成化精细油藏研究技术推广应用,量化剩余油分布,在高含水区块找潜力井区,在低渗透油田中找潜力层位,在低渗透油田区块找潜力方向,以“井震结合、动静结合、建模数模结合”为手段,开展多学科精细油藏描述。一是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技术,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有所降低。二是以储层细分为核心的河道砂体储层细分技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三是以精细剩余油描述技术为核心。应用剩余油研究成果,指导注水调整和措施优选工作。

(4)精细水驱管理注水结构和采液结构调整是“稳油控水”工程的核心,是基本功,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控递减措施。为了控制产量递减速度,进行精细的注采结构调整,在保持一定的产液量增长幅度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二、三次加密井的注采比,提高基础井网和一次加密井的注采比,实现产量与储量比例的合理匹配。在特高含水期,一是依据精细开发地震对断层的新认识,认真分析井网注采关系,寻找潜力区,搞好注采系统调整;二是以精细油藏研究成果为指导,分区块逐井、逐层地研究单砂体注采关系和动用状况,将注采系统调整的重点,由降低油水井数比转移到提高单砂体多向连通比例、改善水驱油效果上来。在最终井网已形成的区块,遵循细化开发层系、优化井网部署、强化注采系统的原则,开展试验研究,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3创新生产管理方法推进精细化管理进程

逐步形成目标化、专业化、差异化、动态化管理模式,提高区块开发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目标化:明确职责,理顺流程,建立目标化管理体系。厂职能部门以油藏管理为目标,监控油藏开发状况、制定调整开发政策、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定考核目标。采油作业区以区块管理为目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开发政策。采油站以具体单井为目标,管理单井及配套设备运行,取全取准各项资料。专业化:高效协调,统一联动,建立专业化管理制度。油藏工程系统主要围绕控含水控递减、提高储层动用状况开展工作,确保年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幅度低于规划指标。采油工程系统主要围绕保持井筒畅通、提高作业质量等开展工作,延长检泵周期,降低综合返工率。地面管理系统主要围绕提高生产时率、油气水电系统平稳运行开展工作,确保油井生产时率和水质达标。差异化:分类研究,分区评价,建立差异化治理对策。把油井按效益水平划分为高效井、有效井、低效井和无效井四种类型并进行差异化管理。

摘要:辽河油田低渗透区块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低油价的形势下,原油产量与成本支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油田的发展,急需加强精细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创新油田管理方法,保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辽河油田,低渗透,油藏,精细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艺术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铁道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