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范文

2023-09-21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初中體育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具体要求,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打造高质量的初中体育课堂。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就是一种创新,是借助于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调动,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课程运动中去。作者将在本文中研究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情况,以此来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3

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学科,也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学科。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能是高效开展学习的基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体育课程的教学意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肯定。体育学科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初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中,从而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将为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提供便利,将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兴趣,构建趣味性、高效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提升。

一、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设计的现状

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是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将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推动初中高效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但是从实践中来看,在运用体育兴趣教学设计的时候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趣味性缺乏

兴趣教学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一些初中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认为只要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在教学中遵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可以了,但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丰富的同时,还要更有趣味性。一些初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认为将多种体育运动呈现在一节课上,比如既有田径、又有球类等,就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是单一地进行运动,不能很好地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安排的情况,这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限制。这样的教学形式不能取得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就更无从谈起。

(二)运用兴趣教学设计不充分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初中面临着中考体育考试的压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形下,初中教师为了最大化地满足学生中考体育考试的需要,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会紧紧围绕考试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考试内容为主的。比如,对于长跑、铅球等项目中,部分初中教师就不注重运用兴趣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严肃,这样枯燥单调的训练不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在条件上有所限制

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将让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初中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在体育活动开展中因为资金的缺乏,将不能很好地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应有的教学设备,这样就不利于开展兴趣教学设计。比如,初中教师想通过“撕名牌”的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运动学习,但是学校在教学道具上不能做到及时提供,这样就严重地降低了兴趣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效果。这种情形下,初中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以及教学道具进行充分运用,同时还要对课程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更好地适应课程教学条件。

二、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设计的价值作用

第一,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很多时候还是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激情。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不能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全面传授。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初中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推动初中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更大的进步。

第三,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基础性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将对学生的身心情况和个性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传统古板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推动学生对体育知识创新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来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来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将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举措。

(一)注重发挥合作竞赛的价值作用

初中生因为正值青春期,充满活力而且精力旺盛,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竞赛类的运动项目特别感兴趣。初中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这个特点,以合作竞赛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充分激发,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此外,因为合作竞赛具有协作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同时还能实现对学生沟通交际能力的良好培养,推动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活动获得体育课程学习上的自信,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强化学生抗压能力。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实力均衡的基础上,确保男女生人数大体相当,这样就让体育竞赛显得更加公平。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不同的体育运动小组,小组可以长期保持不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合作和默契,推動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

比如,可以运用接力赛的形式来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在所有学生都能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运动热情充分地激发出来,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激励和监督,推动学习能力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实现更好地成长,从而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二)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全面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局面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性的学习局面。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体育运动和游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收获快乐的基础上开展体育运动,这样就能实现一举两得。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来开展兴趣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运动喜好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要清楚,并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元素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

比如,初中生都很喜欢看电视台综艺节目,对此初中教师可以根据节目中的游戏,组织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同时还能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通过观看综艺节目,已经十分熟悉了游戏的规则,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初中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就能直接参与进来,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将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努力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构建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将让学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障碍跑”活动,对此教师就可以构建“超级玛丽”的情境创设来让课程教学活动趣味性更强。障碍跑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体能消耗比较大,在短程跑道中设置不同类型的海绵障碍。学生如果能够完美地障碍,就会得一分,最终比赛结束后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将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更强,有利于构建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语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在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将让学生更好地释放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实现对不良学习情绪的排挤,推动初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类方法,以合作竞赛的形式,尽量引入游戏教学、构建生动的课程教学情境等方法,来提升初中体育课程兴趣教学的效果,打造高效化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毕思佳.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7(5).

[2]窦可顺.中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运动,2017(9).

[3]何雄.浅析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2).

[4]杨金马.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7(1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2篇

國内针对优质微课有多种评价指标,如“中国微课大赛评审标准”“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作品评审标准”“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等。综合分析当前众多微课评价标准,其不足之处包括:指标描述较为笼统,立足于不同学科、课型、制作方式的评价标准亟待丰富,评价主体单一。有学者指出,微课的评价标准应从教育性、技术性和应用效果三方面通盘考虑(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2014)。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微课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微课的独特之处,体现在:教学目标以英语知识技能等的传授、讲解、训练和巩固为主;教学内容以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解题思路等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演示和示范等为主;资源传播以视频为主,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罗永华,2019)。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有助于实践者直观、全面、深入把握中学优质英语微课具备的元素特征,并帮助其厘清分辨中学优质英语微课的基本思路。

中学优质英语微课元素分析

1.内容选材典型,独立完整

微课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其中教学内容举足轻重(钟志贤,2007)。中学英语微课视频教学内容“短小精炼”,一般要求在5~8分钟之内完整地呈现教学全过程,这对选材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所选教学内容须典型,在所属知识层面具有代表性,既符合微课内容“深而不广”的特点,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的选材角度开放,包括讲解类、答疑类、活动类或实验类,具有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示范性的特点(卞惠石,2015)。

在获奖的中学英语微课作品中,讲解类所占比例最大,主要集中在词法和句法类。以“subject clause”微课视频为例,本作品以讲解的形式介绍了主语从句的用法。主语从句是高中阶段英语句法学习中的重点语法,被选为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主语从句能单独作为一个语法点来进行学习,典型、独立而完整。

2.导入方式多样化,充满趣味性

(1)课堂导入方式多元、高效。课堂导入具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连接新旧知识、沟通情感等功能和目的(岳定权,2016)。站在不同角度,对课堂导入的分类有所差异。有研究者(石春让、庞冰,2014)将中学英语课堂导入分为情景、预习提问、复习提问、视听、角色扮演、游戏等12类;有研究者(罗晓杰,2002)将其分为复习、情景、背景、谈话、设疑及直观等。

观摩这些优质作品时发现,其导入方式主要归纳为4种类型:列举事例、图片与歌曲、提问与对话、主要内容介绍。导入时长基本控制在1分钟以内,体现了微课导入设计多元、高效的特点。

(2)课堂导入富有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观摩时发现,当教师进行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情绪高涨。在导入之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关注度极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以“Unite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微课为例,通过将学生的Duty report融入课前的Warming-up,再由游戏导入新课,逐渐将学生情绪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讲解科学、合理

一切教育资源都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即要具有科学性。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发现这些获奖的优质英语微课作品的科学性,此处以知识讲解为分析对象。

(1)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精准性、专业性、系统性、逻辑性、连贯性(翟晓云,2015)。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输入和输出语言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教师必须优化设计课堂教学语言(牟金江,2007)。观摩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较为精练准确、科学连贯,逻辑性较强,抑扬顿挫合理,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知识讲解重点突出、难点详尽。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成(胡铁生,詹春青,2012)。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反复观看,吸收内化。在这些优质的英语微课中,教师均能对所讲知识要点进行筛选分类,所讲内容均是所处英语学习阶段的重难点知识。以宗传梅的“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微课为例,本微课主要介绍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定义和转化,此为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重难点内容。视频中多次标注“温馨提示”来提醒学习者注意个别难点及特殊情况,以引起学习者的重视。

4.课堂巩固及时、高效、灵活

心理学认为,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促成正迁移的形成。课堂的巩固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促进学生的知识正迁移。在这些优质作品中,课堂巩固一般都被安排在对内容进行讲解之后。以“与现在事实相反的if虚拟条件句”微课为例,教师在对“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进行介绍之后,立刻展开了巩固,本微课视频时长5分钟,巩固练习占用约2分钟。视频中,教师在讲解时,不断渗透着对于所述内容的夯实,如提问、造句、填表格、找异同点。及时、充分的课堂巩固,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要求课堂巩固也力求“时半功倍”,即高效。如作品“四花:spend, take, cost, pay的区别”中,教师在巩固环节设置一道练习题。该习题让学习者用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翻译,不仅加深了学习者对“四花”区别的理解,也取代了大量题目的练习,防止定向思维形成,避免“熟能生笨”现象的发生。再以“与现在时相反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微课为例,该作品列举富有趣味的图片,激发学生造句的兴趣;表格对比分析与横线填空相结合,使巩固练习方式多样、灵活。

5.视觉传达有效、动静结合

微课视觉传达的有效性可理解为“视听一致,动态呈现,符合阅读与思考的习惯,画面提纲絜领,简洁鲜明,给人印象深刻”(金陵,2015)。有研究者(马武林、何静静,2017)指出,优秀外语微课视频制作质量、效果佳,生动流畅,声音画面清晰。有研究者(郑小军、张霞,2014)提出,要提高视频拍摄和制作技术,强化后期加工,促进音画同步,视听一致(郑小军、张霞,2014)。在这些优质的作品中,视觉传达有效性突出。以作品“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为例,此作品视频声音、画面清晰淡雅,噪声处理完善,教师的讲解与PPT图片紧密结合,切换自然,视听效果好,制作精良。

中学英语微课优化的路径思考

1.提高内容选材的多样性,促进选材比例平衡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华师慕课C20慕课联盟(http://home.c20.org.cn/mooc/)微课视频资源库分类标准,中学英语微课知识点可分类为:语音、词汇、词法、句法、写作、话题和其他。在对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中学英语作品的内容选材统计时发现:内容选材主要集中在句法、词汇、话题三类,而语音、写作等选材涉及较少。进一步提高微课内容选材的多样性,促进中学英语微课在选材上比例的平衡,完善中学英语微课的内容开发体系迫在眉睫。

2.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完善微课设计结构

微课具有“未微不卑、步微不慢、课微不小、效微不薄”“五脏俱全”等特点(张一春,2015)。然而,部分优质的中学英语微课没有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严重影响了微课开发的完整性。要进一步提高设计者对微课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完善微课设计结构,真正实现微课也是“课堂”的目标。

3.提升教师讲解水平,注重表达的艺术性

中国微课网提出的“评选标准”明确指出:使用规范语言,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声音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发音不规范,使用普通话时,方言口音太重;讲解时,表达不够准确,缺乏抑扬顿挫,感染力较弱。因此,不断加强教师语言讲解水平,提升表达艺术性是优质微课开发不可忽视的环节。

4.深化课堂巩固力度,注重知识拓展

课堂巩固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步骤之一,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设计科学的课堂巩固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观摩时发现,大部分优质英语微课的课堂巩固都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且基本上都是以列举相关练习题来展开,巩固方式单一,巩固力度亟待加强。同时,部分作品在进行知识巩固时,缺乏对知识的延伸,选择“就点设题”,这不利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拓展学习。

5.全面提升微课质量,增强视觉传达有效性

优质英语微课不仅需要遵循微课开发“内容为王”的本质,在制作技术层面更要精益求精(郑小军、张霞,2014)。在这些获奖作品中,仍然存在部分录制较为粗糙,视觉传达有效性趋弱的作品。开发者应重视微课制作技术的提升,除了简单采用几种平民技术,如PowerPoint2010、屏幕录像专家、DV+白板等,更应综合利用各种技术优势,开发出高水平的微课,着力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 远程教育杂志,2014(6).

[3]罗永华. 基于英语微课的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9(6).

[4]胡鐵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

[5]钟志贤. 论教学设计定义的重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07(7).

[6]卞惠石. 小学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 教学与管理,2015(5).

[7]岳定权. 课堂教学设计点的获得方法——以课堂导入为例[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1).

[8]石春让,庞冰. 新课导入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2014(10): 45-47.

[9]罗晓杰. 中学英语新课导入六法[J]. 教育探索,2002(1).

[10]翟晓云. 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表现范式[J]. 教学与管理,2015(21).

[11]牟金江. 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语用分类及其优化设计[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7(2).

[12]胡铁生,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13]金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94-195.

[14]马武林,何静静. 优秀外语微课特征分析——以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作品为例[J]. 外语电化教学,2017(2): 24-28.

[5]郑小军,张霞.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16]张一春. 挑战传统教学 引领教学创新——谈微课的内涵意义与建设应用[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10): 9-12.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外语教育技术研究所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3篇

——论人文与医德医风的关系

付田田药学12010009

既然提到人文,那么人文是什么?顾名思义肯定是和人有关的,那么它具体又是代表些什么呢?它和医德医风之间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指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从小的方面讲可指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个感悟和认知。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医患矛盾异常尖锐。尽管这种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各个环节,但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也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医院,我们必须眼睛向内,首先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对待,尽力解决,用真诚换理解,用行动构和谐。 不论是即将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学弟学妹们还是作为已经踏入社会的医务工作者的我们,不仅需要拥有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手法,与之相比更能体现我们价值的就是拥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去面对正视人世的痛苦,去治愈救赎被病痛伤疾折磨的人们。所以,今天接受医学人文的洗礼与教化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如果说努力学习,刻苦勤奋可以练就天下无双的剑法,那么那颗博爱的心必定是这人剑合一的魂心。

“才不近仙者不得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得为医”。但凡大医者,无

不以严谨诚爱为奉献,凡大医者,无不以严谨治学而恪守医德,“精”

为先,“诚”为辅,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

医术,“诚”于高尚之品德。纵观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医学历史,出现了

一代又一代的名医: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广施人道不分贵贱;

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拯救天下为己任;李时珍“医中之圣”

遍尝百草,再献“丰富宝藏”;吴有性“静心穷理”创“戾气”提出伟大创

见;叶天士谦逊好学承先启后重树医德⋯。自古以来,行医者十分重

视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奉为核心,更以行动诠释着他们以德养性,

以德养身,德艺双馨,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

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

“人命至重,有贵千斤,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年前孙思邈如

是说,千年后的今天,军医华益慰用一身正气、一腔热忱、一份执著,

实践着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的宗旨。在“sARS”中,千千万万的大医者依旧如是,为抢救生命,为毕生信念,在生死悠关的时刻,不

顾个人安危,选择奉献,不惜牺牲。学校各层次医者争先恐后报名参

加救护,立下生死状。最后在“sars”战役中创造了3个“0”的奇迹!

然而现实不容我们乐观。一段时间以来,医德医风确实受到一定

“破坏”,出现一些“滑坡”,违反医德医风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医

生”们不关心关爱患者,视患者为病的载体,看到的只是病人身上的

器官,身上的病,甚至只关心金钱,缺少抚慰病人的心灵,这导致了

不少医患事故的发生。作为新世纪的我们,今后一定得在这方面吸取

教训,竭尽全力悉心照顾身边的每一个病人。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恪守希格拉底的誓言,懂之,护之,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医生、护士、药师,是一名有血有肉的大医。”对患者无论是贵贱贫富、地位高低、老少美丑、亲仇疏密、聪明愚笨,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时时处处以病人利益为重,做一个济世爱民的医生,成为深受人民所欢迎和推崇爱戴的医生,成为医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最终,成为一代大医!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4篇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地发展,它已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面临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谓“课程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等多种信息,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进行更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从学生最关注的每日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概念。在处理“时”与“分”的关系时,我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转动的分针与时针,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时=60分;在感受1分钟时间多长时,我让学生观看了1分钟时间的flash动画,在欣赏动画片段的同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时间的长短,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再如:在五年级的《相遇问题》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动画片段:

动画

1: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

2: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

3: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4: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准备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卡车先行一段后,小轿车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车相遇。

在教学中,利用动画演示,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

我正是这样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有的是洛阳火车站春运时间的客流量,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学习工具,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正朝着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为深入探讨整合给带来的效益,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总结以上课题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这里仅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

一、实验的操作与探讨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

研究已取得较明显效果,学生不论在阅读还是在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一)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心理取向,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操作: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过程:

1.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特点。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找出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划出文中描写双龙洞特点的句子,体会双龙洞的神奇。

2.创设情境,网络浏览,制作简报。根据课文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分成山上、外洞、孔隙、内洞四个组,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在教师提供的网站上搜索查寻金华双龙洞的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出一份电子简报。

3.展示汇报,转换角色,深化理解。学生当小导游向全班学生演示电子简报并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阅读教学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有的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背景资料说给同学们;有的把诗做成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还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用在这首诗上唱出来;更有想想丰富的学生把自己学了某一句诗的感受谈出来。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填补了诗中的空白,有利于领略诗人对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正确理解其意。

(二)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课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学生在上描写景物的作文课时,教师让学生上网自由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黄山、故宫、颐和园等旅游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网页。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写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到网上去说自己想说的话,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

二、收获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1. 转变了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2. 改变了学习工具。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⒊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实验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⒋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⒌训练了实践能力。传统学校教育强调的只是书本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课堂教学的小环境与学生丰富多采的家庭、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严重脱节,面对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通过整合,把以教科书为中心转向利用多媒体组成的教材体系和社会大课程中。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得书籍、光盘、网络上的信息及软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以此提高实践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提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许多专家与教学一线人士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主要探讨以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面临的困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语文;研究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两张皮”。整合是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开展面临的困难

1. 天时未到。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席话:“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们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信息技术实际不受重视。信息技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作秀,而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一切教学活动中去。用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地不利。从教师到学生,新课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许多教师都表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推广起来却很难。

3.人难和。教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大材小用,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或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误认为应用越多越好,结果是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大脑空空。 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低。部分教师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人上课,几个人跟着忙;教师在课上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学生的信息,课上教学秩序混乱;部分教师信息来源局限于与教材有关的文字材料,课外的扩展信息材料很少。

如何与学科整合

(一)基于"辅助"的理念,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整个教

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教学媒体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信息技术可以在随机性问题、危险场合、珍稀场景、时空变化及创设情景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二)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

支持学习,使开放的网络环境作为探究学习的一个平台。

⑴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知识的整理和对已有材料的筛选。

⑵网络实际上并没有造成信息总量的增加,而是增加了人们驾驭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教学中,学科教学把学科知识作为载体,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习的目的)而对整个学习来说,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传统教学是把载体(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去死做题,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图是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项目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学习方式

教师决定方式和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形式和内容

学习目的

注重学习结果

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

学习状态

被动、机械

积极主动

学习结果

大多为机械记忆,灵活应用能力差

灵活应用能力强

学习交流

单一化、低密度

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

疑难解决

依靠教师

查阅资料,与他人交流

学习体验

整合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

尴尬现象一:“四不像”的整合课

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节小学语文课《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的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

这个例子反映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不像”的现象。它既不像是学科课程,又不像是信息技术课程;既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科目标能力,又没有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杂烩的课程内容组合使其成为了“四不像”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以什么为主?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很简单啊,就是要在进行学科课程目标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无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主。

尴尬现象二:模式化的整合课

一位前几年就着手整合课探索的教师说:“网络环境中的语文教学似乎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语文的朗读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线聊天替代了语言表达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个又一个模式化框架。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

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践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原有弊端,反会失掉课堂教学某些固有优势;把学生引上因特网去随意浏览,当然更不能与“优化”同日而语。

信息技术如下四方面变革,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明显有益:

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促进综合效应。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

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其吸纳和输出语言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其语文修养。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小学语文或其它学科应有一个课堂时间,也即时间的容量。现在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连续性的教学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在上每一课时都要充分研究这一课,体现出它的完整性,尽量在一节课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报刊、媒体、电视等先进技术手段把你的所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智力方面,统一整合起来,

课内只是教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展示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能力。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学的知识、方法、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课外去积极探索、发现、掌握课内的知识规律。学生应是积极主动地,不仅在班级里、学校里、更应在家庭和社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查找、探索课内的问题,运用综合分析能力,主动地加以判断、归纳、演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专题,以作品的形式,甚至是论文的形式陈述出来,发表出来,让别人去评价、认同,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之下,转变教师的原有教育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学科的基础课程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及素养,老师更应在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媒体等多方面准备知识和能力及素养,能上天、下地、入海。老师应该是多维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多能手。新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中,老师应是学生的助手,是学生的导航者,是虚拟的教育者,是学生的知识词典、能力词典、素养词典、做人词典、朋友词典、开心词典、心灵词典。

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有一位的教师谈到,"我简直就是和学生在赛跑,他们在研究专题中涉及的内容我自己事先都不知道。网络使我不得不放下面子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它的开放与便捷往往使我和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使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加快了,不敢对教学有一些懈怠。为了跟上学生学习的节奏,我总感觉自己不断的往前跑啊跑。"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及咨询者,更变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凸现出来,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主体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优发展。从而,教师由重教向重学转轨。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曾说:“技术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语文能力是一种多元能力,其构成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我们至今尚不能说已经把语文能力结构研究得很清楚。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仅止于上述4个。我们还需要从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法过程、激发学生健康兴趣、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等各个方面努力实践。从多方面加大“整合”的力度,信息技术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韩雪屏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2、《创新学习论》红旗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3、《语文考试论》 倪文锦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一版

4、《纵论语文教育观》 李杏保 陈钟梁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5、《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王丽编 教育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6、《问题与对策》 江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版

9、《小学学科教学论》(语文) 苏立康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10、《学习的革命》[美国]珍尼特•沃斯

[新西兰]戈登•德莱顿 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12月第2版

11、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

1、2)。

12、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000年

13、刘向永 《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3.

14、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

15、余胜全 《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能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从而培养审美情趣;信息技术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从而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来训练学生的语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论文发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教学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在赤道地区,一位小学教师在告诉学生什么是雪。

老师说:雪是一种纯白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冰激凌一样。 老师说:雪是粉末状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未能讲清楚雪究竟是什么,最后还出了一道考题:雪的形态怎样?学生的答案是:雪是又冷又咸的沙子。

哈伯德笔下的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要知道真正的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一如要听黄鹂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鹂的树下,要闻夜来香的清香就要到有花的庭院。身临其境,参与体验,一切自会不言而喻。

而今的教学,信息技术的介入,图、文、声、像的立体教学,使语文课堂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经常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一.利用信息技术, 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感观开始的。感性知识丰富,就能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规律,从而打好基础。目前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困难之一。教材中某些抽象的内容,光凭老师口头讲解,即使运用图片,学生也是不易理解的,这就必须给予具体化、形象化,增强透明度。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教学时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信息技术论文

比如教学《观潮》,学生很少有人见过钱塘江。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教学难点是: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具有较强丰富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如下资料,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1)钱塘江潮水涌来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2)浙江钱塘江入海处的特殊的地理条件。通过这些直观的资源,使学生很容易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方便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又如《鹅》这首诗,这是一首内容很简单的古诗,但对初步接触古诗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转自[星论文网]www.starlunwen.net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在传统教学中,虽也注意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讲授方法等因素限制,对学生而言没有直观印象,更谈不上感受事物的美了。运用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就可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环境,更好的激发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 我认为像《黄山怪石》《桂林山水》等写景类的文章就比较适合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这类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在教学中就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通过音乐来渲染情境,通过画面来显示情境,通过文字来诠释情境,为学生创造更直观形象的语文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黄山怪石时,在学到黄山怪石千奇百怪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黄山四绝的照片,还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领略了怪石的奇形怪状,使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神仙晒靴,五老奔天等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类文章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能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我想这远比枯燥的说教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的所在。

再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一文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此时,眼前的美景让学生兴趣盎然,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美的感悟和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传统教学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报纸、杂志,用图画插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局限性的。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从而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比如,在进行《蝴蝶王国》的课堂教学时,我首先提出了一个开放的大问题:你最喜欢蝴蝶王国里的哪种蝴蝶?为什么中国的台湾被誉为蝴蝶王国?通过查阅网页你知道了什么?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让学生自学。在这里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先选择任意一个自然段进行学习,点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寻找正确的答案,自主的理解课文。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看图片,感受美景;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在网络上收集了蝴蝶的常识、蝴蝶的趣闻,还有用蝴蝶制成的蝴蝶画等作品。大家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惊喜地发现课文之外有更多的精彩内容,有更新奇而多彩的世界。他们兴趣盎然地流连于视频文件上精美的图片、丰富的资源、美妙的音乐,同时他们还不忘将自己搜集到的有用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保存起来。

在信息网络中阅读、欣赏、实践和探索,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兴趣、爱好和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能够比较好的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引发,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通向课外世界架起一座桥梁,把他们引向充斥着浩瀚知识的课外大海,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海里留恋忘返!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也就是说,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语感只能来源于教师的语感。而信息时代的教学,多媒体的介入使语文课堂如虎添翼,利用信息技术来训练语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制作幻灯片,通过增减课文中的词语,变换课文中句子的顺序,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比较、品味、分析,体会语言间细微的差别,使学生语言的准确性、敏感性逐步形成。如《桂林山水》一课中写道: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这个句子中的“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是分别描述大海和西湖特点的,都是修饰成分。教学时我用幻灯片把这句话与“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学生对照原文读议比较,就会觉得删后的句子内容空洞,读起来索然无味。有时还可以利用直观图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语感。比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饱含感情地描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这一独特的景观。在教学时,我利用录像和配乐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了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让他们充分感知和领略了桂林景色的秀丽神奇,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极大地拓展时空,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而且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孙建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小学青年教师,2004.6 李娇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初探》,信息技术教育教育,2005.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选》

中小学课程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通过移动终端开展教师培训最近几年也逐渐引起关注。该文探讨了移动终端在教师培训中体现的优越性,针对教师培训效果回归到工作现场后的衰减问题,提出了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并以《绘本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这一培训课程为例,具体介绍了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制作模板、制作过程。通过教师的实践反馈,发现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培训的效果,减少教师回归到工作现场后培训效果的衰减。

关键词:教师培训;生成性课程设计;移动终端

一、问题提出

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培训模式和支持体系,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类问题。其中很多研究者提到的教师在集中面授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得不到后期跟踪和指导,使得培训效果受到来自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极大衰减。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培训课程效果的衰减原因,2015年7-8月,笔者针对北京市教师培训课程效果的衰减进行了调查。来自北京市十个区县总计有2213位老师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其中超过97%的老师认为培训效果回到教学实践中会受到衰减。在提及影响培训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时,67%的老师认为教学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科研工作、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的学校活动组织都会影响培训课程的效果。其中日常管理工作所占比重最大,达到82%。可见,如何帮助教师在学习现场与其工作现场中实现无缝对接,帮助学习者在教学现场完成培训课程的转化值得深入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各种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实施的基础,通过移动终端开展Just-in-time的教师培训最近几年也逐渐引起了诸多研究者与培训者的关注。很多研究者指出基于移动终端的培训能够更好地利用教师的碎片时间,将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情境无缝整合,实现在工作现场学习,并将学习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在工作现场,即教学中进行转化,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发展。然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特性是否能够真正连接教师的教学现场和学习现场,减少培训衰减,提升教师的培训效果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教师移动培训研究现状

以移动终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走进研究者视野的。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Mobile Learning for Teachers包含了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和中东、拉丁美洲利用移动终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介绍。几个报告均指出,各地区专门通过移动终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研究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展较早。欧洲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相对更加关注移动技术本身带来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则更关注教学法和课程方面的研究。2004年,Maia Zaharieva等提及过针对不同移动设备、不同学习者,需要构建合适的学习内容的观点。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对基于手机学习资源的内容本身进行过更为系统而深人的研究。国内针对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研究并不少,如闫鹏展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郭腾和李莹在《移动学习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中提及移动终端的便捷性以及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作为培训课程内容的载体供教师学习。但是多数是在概念和理论层面进行探讨,或在宏观角度进行阐述,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实施操作。

因此,笔者对中小学教师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与定位、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为后续基于移动终端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教师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调研

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是进行移动培训的基础。调查显示,接近74%的老师认为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定期结合培训内容进行互动讨论与定期案例分享会有助于减少培训课程效果的衰减,57%的老师认为培训课程之间收集相关的案例能有助于培训效果的衰减。75%的老师认为课程之中进行讨论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保持。53%的老师认为通过移动终端的培训效果衰减会好于面授的培训,在原因阐述时,教师认为可以在工作有需要的时候随时翻看培训内容,而面授的信息则没有办法再现。在被问及哪种因素会让培训课程的效果衰减最少时,86%的老师认为如果培训课程刚好解决了自己困惑的问题,那么培训课程的衰减会是最小,79%的老师认为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与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整合为一体则衰减会最小。当被问及教师培训课程中融人移动终端,哪一种能够减少对培训效果的衰减时,91%的教师认为作为课程的讨论工具效果更好,73%的老师认为作为案例和现象的记录工具效果较好,66%的老师认为作为培训内容的呈现工具效果较好。

在此基础上,笔者选择了西城区的两所学校,对23位学校领导与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如果将移动终端引入到培训课程中,认为如何应用会有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通过问卷调研与访谈,我们发现教师应用移动终端支持自身学习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线索:

1.教师对移动培训课程表现出了如下的需求:课程长度不要过长,课程形式尽量生动,如真实案例以及有启发的故事等,学习内容最好能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工作现场虽然充斥着各类繁杂事物,但是也不断涌现各类有价值的问题与现象。值得记录下来作为培训素材,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就会被各类繁杂事务淹没。

3.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上,教师更愿意将移动终端作为交流与讨论的工具,其次是作为教学现象和问题的记录工具,最后才是培训课程的呈现工具。在这个排序上,我们发现,教师更愿意充当主动的角色,如参与讨论、记录工作现场的现象与问题。而作为内容的被动学习者,教师的兴趣则不是很高。

综上所述,在学习现场与教师的工作现场,移动终端虽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支持教师的学习,理论上能够实现无缝整合学习现场与工作现场的假设,但是真正的整合则有赖于移动培训模式和课程的设计,而这一设计的前提是需要调整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纯粹是课程的学习者,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四、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设计

(一)生成性课程内涵

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要素,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唤醒和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以及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对其进行知识灌输。以生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不是固定不变、完全设定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

对于生成性课程的界定,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约翰尼莫教授用排除的方式指出,生成式课程不是罐头式的课程,罐头式的课程好比由专家和学者或者教师事先编制好的课程。生成式课程也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木乃伊式的课程是指那些曾经很有生命力,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现在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吸引力的课程。生成性课程很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生成性课程是相对于传统的预设性课程而言的,是在教师、学生、情景和文本的多重互动中建构生成的一种超越于原有预期的课程。

余胜泉等提出了生成性课程设计的概念,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区别于预设性课程的课程实施状态,这种课程的设计更关注学习者在过程中的交互与协作,往往会产生与课程前期预设不同的结果,形成生成性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概念、思想与案例等。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课程形态,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以及知识结构的发展。原有的课程设计仅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内容、技术工具、学习要求等单行传输的方式并不能使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自然发生,尤其是针对教师提供的培训,当教师回归到教学现场之后,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学习效果发生衰减。因此,生成性的课程设计与移动终端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的鸿沟与衰减。

(二)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要素

教师移动培训课程首先应该以生成性的视角来指导移动培训课程的开发,调整教师作为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客体角色,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课程内容建设者与贡献者的主体地位。课程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课程由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现场跨越一段时间对教学现象进行发现、观察、记录,逐渐生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其次是从参与者的角度,对于观察记录的教学案例,来自不同教师多元视角的评价、讨论以及主讲教师从理论的视角对案例进行的分析也将成为生成陛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移动终端能够很好地承载课程的生成过程,即能够随时随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现象相关图片、文本、语音、视频的记录,同时也能很好地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其他教师进行观摩、讨论。

基于上述定位,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设计要素:内容设计与呈现方式,尤其是需要为教师提供在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上的设计模板,便于教师能够在自身的工作现场更好地积累相应素材,完成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制作。以下将针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逐一具体的介绍。

1.内容设计

笔者调研了相关文献,发现“微课”的设计能够给教师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200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了公开课《60秒视频讲座》系列。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1分钟课程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2008年英国开放大学在iTunesu上开辟了自己的频道,其中推出《60秒探奇系列》微型视频课程。2004年7月,英国启动了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TED最近在YouTube上推出TEDEd新频道,TEDEd频道一般短于18分钟。我国国家开放大学的5分钟课程网也推出了很多长度大概在5-20分钟左右的微课。

笔者在上述微课中遴选了20个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其在内容设计上表现出了如下特点,如表1所示。

分析了国内外的典型微课设计,我们发现微课在内容结构上大体上会分为三个主体结构:开篇——主体内容——结束。开篇通常会通过提问或者概述的方式引发观看者的思考,主体内容部分通常会通过比喻、作比较等方式以通俗化的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概念,结尾处通常会对内容进行简短总结,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回归到生活实际。这样的内容构成中,形象化的描述、极端化的举例以及直观化的画面配合都是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主体内容的好方法。

因此,在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内容设计中,需要为教师提供清晰的内容设计模板,如表2所示,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在自己的工作现场积累各类素材(案例、故事、比喻、类比等),并能够将这些素材以合适的方式组织呈现出来。

2.呈现方式设计

从内容呈现方式上,笔者选择了西城区两所学校的30位中小学教师以及来自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20位教师分别对如下课程进行了呈现形式上的元分析。分析的课程主要来源于五分钟课程网以及英国开放大学的60秒经典课程。笔者针对两组教师的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归类,这些课程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如下特点:

(1)开篇会提出关键问题或者明确的目标,让学习者的关注有所指向。

(2)每一帧画面通常显示的是全局性的内容,让学习者对内容有相对系统的认知。

(3)对重点内容给予语音、字体、乃至画面上的强调,如通过突出强调的字幕或者加重的语音等来凸出显示核心内容,帮助学习者在系统认知下对关键性内容形成理解。

(4)场景的转换也会有明确的提示,比如通过问题来提示,让观看的人有承上启下的心理准备。

(5)对内容的介绍通常选用类比、比喻等方式,让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内容主旨。

(6)课程结尾处的总结,简短有力。

(7)情景性信息通过主题图片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动画的方式来呈现。

综上,笔者认为以移动终端作为教学案例的记录与收集工具,需要收集如下几项内容。首先是拍摄与培训主题相关的能够突出主题的情境图片,此外需要包括对隋境的简要描述,便于为后续移动课程的制作提供基础。其次,需要关键场景之间需要有承上启下的文字描述便于将其连接起来,可以以问题或者目标的形式呈现。最终,在开篇与结束之处,需要有总结性的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图文整合的方式呈现。呈现方式的设计模板如表3所示。

基于上述定位,笔者对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即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参与到课程内容的生成与制作中。在生成性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在工作现场可以根据上述模板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制作教学案例,教师之间针对彼此的案例进行分享讨论,将教学工作现场的案例与之前的理论培训整合起来,从而降低培训内容到教师工作现场后受到的衰减。

五、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实施

基于上述对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笔者在西城区一所小学进行了基于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的教师培训,并在培训后收集了教师对培训过程和效果的反馈。

笔者在该校开展了《绘本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主题培训,培训过程中将教师分成了两组。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干预:一组教师只是接受长约2个小时的面授培训;另一组则通过“主题式面授培训——教师工作现场收集案例——制作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微信群组中分享课程—群组内教师基于分享的课程进行学习与讨论——线上线下的总结交流”等流程完成该主题的课程学习。在完成整个培训的过程中,生成陛课程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接受生成性课程学习的教师在接受完面授培训后进入笔者组织的微信群组,该组教师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任务一:根据面授主题讲座《绘本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所提出的方法与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随时记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自己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移动终端拍摄、记录下来,最终形成课程发到群组当中。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终端充当案例的记录与呈现工具。

任务二:通过笔者提供的内容设计模板以及移动终端的图文声设计类应用将自己记录的案例制作成短小的课程分享到群组当中。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终端充当生成性课程制作工具与呈现工具。

任务三:每位教师分享完成之后,其他教师在时间与环境许可的情形下观看案例并对课程进行学习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终端充当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工具。

任务四:笔者结合教师的讨论,推送有关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文献,帮助教师解决在该主题中存在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终端成为教师在工作现场中可以无缝学习的支持工具。

任务五:在每位教师都完成上述任务后,形成一个自己关于该主题的文字分享发送到群组当中。在完成上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同伴之间为生成性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案例、问题、心得与反思。移动终端充当了教学内容的承载工具。

笔者在上述基础上将主题讲座、教师贡献的生成性课程以及过程性讨论重新制作形成图文声画整合的系列文章,推送到教师培训订阅号,便于教师可以进行回顾。

六、研究结果

笔者对两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参与了主题培训的教师有30人,有70%表示对培训内容有印象,93%的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尝试应用。只有2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试着关注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尝试着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两位教师只尝试过一次,并没有将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持续下去。在对这些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教师们表示来自教学、管理,还有很多日常相对琐碎的事情会冲击学习效果。培训结束时觉得效果很好,回到教学实践中,没有特别去关注,所以效果慢慢地也没有那么显著了。接受了生成性课程学习的25位教师中96%的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方式跟一次主题面授培训相比效果更好,尤其是其中有4位教师完成了9个生成性课程的制作,其他21位教师在观看这些课程的同时,也参与了对案例的讨论,并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认识。另外21位教师虽然没有制作生成性课程,但在群组中学习4位老师制作的课程,积极参与了讨论,这些教师表示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与学生合作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参与制作课程的4位教师都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感受到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跟之前比较有明显提高,而且伴随着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于实验法、访谈法、查阅资料以及戏剧表演等方法已经有了明显的认知。但这些教师也提到课程制作本身给他们带来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也很大。对于其他没有制作生成性课程的教师,在访谈中他们也提到虽然没有及时地制作课程,但是在观看其他教师制作的课程时,能够加强自己在面授培训中所学的内容,尤其是看到其他教师对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一些思考,让自己在面授主题讲座时学到的内容和真实的案例联系起来,对于自己理解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以移动终端作为观察、记录与存贮工具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在工作现场收集与培训主题密切相关的案例,帮助教师成为生成性课程的贡献者与制作者。此外,笔者也综合了教师分享的案例、互动讨论形成总结性的内容,从而帮助教师深化对面授培训主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如果能够结合不同类型的模板开发出便于教师制作课程的移动端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教师成为生成性课程制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上一篇:联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下一篇:数字金融技术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