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

2024-03-01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1篇

张教授深谙中国人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美德,因此开卷第一章就从“不再误读自己”说起,提出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回首历史,清朝没落之际,政府闭关锁国,骄傲自大,不正是导致后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之一吗?常言道:落后就要挨打。对,没错,要想不挨打就得求上进,但前提还是要读懂、认清自己。求上进也要讲策略,像作者强调的那样,要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的确,为百年屈辱史所累的国人当下的问题就是太不自信了。

作者这种超群的自信,确实让我钦佩,中国崛起至今日我想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将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榜样!

中国崛起的同时不仅震撼了自己也震撼了世界。在科技领域,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绕月卫星,动车技术输出海外等高端技术;体育方面,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外交上,发起并参加了朝核六方会谈。同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也各领风骚。

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

作者也没有回避,并且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这些焦点问题。我们常说,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那么同样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当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许多挫折,需要国家领导适时做出明确指导和宏观调控,来维持国家平稳高速的发展。

崛起是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一些副作用也逐渐的凸显出来:中国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水土流失、沙漠化、空气污染、可耕地流失和水平面下降,每年都使中国政府花费巨资去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有很多问题,如祖国不能够完全统一,人口基数大,老龄化明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前面已经说到,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要前后兼顾,处理好当前的问题,稳步提升自身实力。在这里,我强烈呼吁广大公民,要切身投入到保卫祖国的建设中去,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2篇

北伐战争期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使农民运动达到了高潮,其中以湖南农运的发展最为猛烈。但是农民运动遭到了各方的责难,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的错误,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

近代中国在融入国际市场体系后最凄惨的就是数亿的小农。在不断的社会灾害和国际列强的压迫下,市场竞争中的小农们永远都是最没有实力的一方,他们不断地被挤压,贫困的程度越来越高。在竞争中,不少的有产者变成了无产者,过着赤贫的日子。财富不断地向着少数高垄断阶层汇聚,越来越多的人占有着越来越少的财富。加上连年的战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他们希望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的欲望是最强烈的,态度是最坚决的。如果要产生社会变革,他们无疑将是最坚定、最有力的推动变革的力量。因为他们已经接近一无所有了。

只有团结和领导农民中最贫困的这部分人,拉拢那些在革命中也会获得好处的人们,争取和革命对象有矛盾,有过节的人们的支持与认可,获得与事件无关的人们的同情或默许,才能建立一个最大程度上孤立敌人的,对自己有利的形势。这样的革命,这样的斗争才是可以获胜的斗争——在人数上、在道义上占了优势。道理就是多与少。

同时在对敌人的打击上,是要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深层次的。对于这样一种要推翻一种绵延了几千年的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少数人拥有权力的社会,建立一个平均分配财富,人人都有权力,平等自由的大众的社会,为这个理想所奋斗的人们,对于旧体制没有极大的冲击力、破坏力是不可能实现目的的。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易做文解,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毛主席的这份报告对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在湖南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研究。从而用事实驳斥了当时党内对农民运动的轻视的问题,甚至抛弃农民这个重要的同盟军,揭示了农民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解放的积极参与者。认为农民运动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的面前受他们的检

验而决定弃取。”农民并不是被动受他人支使而是自发的起来解放自己,不是受别人弃取,而是检验弃取别人。自古以来民心向背是决定胜败的决定因素。毛主席这份报告的论断在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得到了验证。

这份报告是毛主席深入实际的反映,它细致入微的真实反映了农民运动的方方面面。小到农会对鸡鸭猪牛的处理,大到农会对当地政权的掌握,有贴近农民生活的口语讲述,有各个阶层话语行动的生动描述,有各方面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看法,有从实际中调查列举出的农民运动所做出的大事。处处用事实说话,由表及里反映出农民运动所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旗帜鲜明的支持农民运动。“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民变动。„„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量变积累到了质变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崭新的飞跃,非得翻天覆地不可,否则无以新陈代谢。这是农民革命的成功之处,取得了胜利,为北伐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虽然这篇文章对那些责难者进行了批判,但我认为湖南农民运动中有些做法太过偏激,存在着“左”的倾向。如“十四件大事”中的在政治上打击地主,使“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坐卧不安”,我认为 这样的审判和裁决中间夹杂着白色恐怖这就太过了。故我认为当时湖南农村的真实情况只是封建农民阶级打到封建地主阶级,是一个没有明确法律制度的特权阶级代替另一个有法律制度的特权阶级,从实质上讲与所谓的“共产主义”毫无联系,其实还是没有走出封建的圈子。在农民运动中,忽略中间阶层的利益,出现“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的口号以及一些“左”倾幼稚的做法,这些都不利于团结更广泛的群众参加革命。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3篇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因为这本书不厚,便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最大的感触就是与高中历史课上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很大出入,不管是时间的陈述还是评论事物的眼光和深度。就拿甲午战争来说,历史课本上只告诉我们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并宣告自强运动的彻底失败。而蒋廷黻先生把事件的始末告诉了我们,让我现在才知道为何会发动甲午战争,是由于我国和日本在高丽问题上产生了纠纷,日本想要占领高丽进一步实现自己领土的扩张,而中国看出日本的野心想要阻挠,便引发了甲午战争。而战争的失败的原因,究其根本不是器械的落后,而是技术的落后。

所以我对本书的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有浓厚兴趣,并经过研读之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强运动的提出和实行,是有远见的士大夫,如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虽在18世纪处于优越地位,但是西方列强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更使西方列强的生产机械化。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夜郎自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知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才知道本国的落后,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对中国进步,拥有现代化的文化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我总结了有一下几点:

1. 封建思想不但在统治者士大夫身上根深蒂固,在民众身上也是无法动摇的。

2.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自身束缚于旧文化中,使得没有真正懂得西方文化,并且不懂得正确用人。

3. 时代的束缚,小人的谗言,使得自强运动无法真正展开。

4. 自强运动期间,日本,俄国,西方列强因为想领土扩张的原因频频干涉中国,越南和新疆的动荡,使中国损兵折将。 接下来,我就细细分析这4点。

-。从英法联军身上,恭亲王和文祥得到了三种教训:西洋的军器和练兵远在我们之上;西洋人愿意我们购买兵器并愿意教给我们练兵之法;西洋人并不是先前所传的狼子野心,不守信用。而且曾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且倡导派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是,自强运动便顺利成章的开展了。机械制造厂、兵工厂、近代化的交通、造船厂、电报局、招商局和近代学堂便拔地而起。但是,光光靠这几位是远远不够的,统治者士大夫中绝大多数还是持反对态度。为了使西太后不干涉内政并表示对其尊敬,醇亲王决定重修颐和园,而这巨大的经费便从李鸿章办海军的经费上拿取,(这使得李鸿章无法顺利地提高海军实力,导致甲午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这对中国在自强阶段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巨大损失。而自强运动,从根本上损害了许多士大夫的利益,因为中国历来都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进宫做官,而自强运动使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

更严重的是,是民众的愚昧和无知。他们严重的封建思想灌输他们新政是自上而下的,并非自下而上,所以对于这个自强运动还是嗤之以鼻的。不像英国的民众,他们认识到君主专制对他们的伤害,就奋起抗议推翻君主,并创立了君主立宪制;二战期间,推举好战的丘吉尔为总统,鼓舞士气。

二.自强运动虽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突破,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彻底的。原因之一是:主张此运动的人,都是接受中国旧文化出生,他们没有留过洋,没有真正感受西洋的文化,西洋的技术。这就造成了在自强运动中,没有先进的文官体制和审计制度。更严重的是,他们不但自身的科学知识浅薄,并且听信小人不会用人。在训练海军时,辞掉有经验的英国海军总教官,竟然用上德国陆军骑兵来做总指挥,并让对海军全然不知的丁汝昌来做海军总司令,这造成了中海军战略战术大大的不如人。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因为战略不够完备,突然之间把“人”字阵倒置,使得人员心慌意乱,而给了日本舰队有机可趁。

三.时代的束缚,似乎是最严重的,每当有新的措施提出,必会遭到保守党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自强运动是徒劳,厌恶他们破坏了自己在朝廷的稳定的地位。这股保守党势力强大,以至自强运动频频受阻。加上,李鸿章,虽然提出并极力倡导自强运动,自身并不十分廉洁,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冒着生命危险违背统治者的命令,乖乖的把凑好组建海军势力的经费拨给醇亲王修建颐和园。 四.俄国趁着太平天国之乱和英法联军占领中国之时,强占中国的黑龙江等地。在自强运动开展之时,又趁机占领新疆地区,左宗棠极力要求带兵平定新疆。而此时,日本扩张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日本此时已经进行了十分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日本认识到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扩张势力,便想借着占领高丽慢慢吞并中国。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鸿章反对平定新疆,而是要去牵制日本。这种中国国土受到多国攻击的情况下,再加上法国进攻越南,士大夫又主张武力援助越南,使得引来了中法战争。种种战争,使在自强运动中建立的船厂遭到毁灭。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4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10.21通过)

最早接触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是在2007年刚刚入学之际,我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即新党章。新党章当时在同学之中,尤其是学生党员中反响很大,配合着当时的学习气氛,我算是第一次阅读了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次年,我便向数学系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时隔三年,再次翻开党章,读着相同的文字,却有着不同的感悟。如果说第一次的阅读算是匆匆一瞥,那么这次的阅读可以算是试图去揭开面纱,让我对我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用三个关键字来概括:比较、释疑、成长。

一、比较

由于第一次读党章时,刚刚入学,不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只是大概的去熟悉了一下。这次的重新解读,不仅向身边党员学习,还专门从图书馆借来了不少书籍,并随着这三年的成长,思想上的积极要求让我对党章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 党章在第三条中,规定了党员的八项基本义务,同时在第七条中说明“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八项基本义务,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自己已有的努力,以及与组织上要求的差距。

1)第一项基本义务中要求党员注重理论学习,并“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第二项中提到“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在转来的两年中,在我们宿舍党员刘聪的带领下,我的学风有了极大的改进,成绩也有了不小进步,寝室风气也越来越积极向上。在学业上,我能够严肃对待,一丝不苟,宿舍也经常有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答疑集体自习等,并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树立了要用所学服务社会的想法,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并经常和党员刘聪交流。但是在理论学习上,我只是跟随着组织生活中的理论学习,听了几次讲座,阅读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但这在理论学习中只能是杯水车薪。记得寒假的时候,偶然发现刘聪桌子上放着《毛泽东选集》,现在想想,才发现自己和党员之间的差距。

2)第六项中提到“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在宿舍的风气带动下,宿舍中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虽然都是用玩笑的方式,但却给自己和他人敲响了警钟。我也开始能够坦然并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并经常在网上写日记进行自省。在互相的监督下,我们宿舍的早上起床时间在上学期都在八点半前,这学期更是提早到了七点十分,晚上也监督不熬夜,保证了大家的正常作息。我在上个学期的抄作业现象也在大家的监督下基本杜绝了。

3)第八项中提到“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在半年前,我还是每天熬夜去吃夜宵,排斥体育锻炼。经过这半年,大家的互相鼓励,我们

寝室已经形成了每周至少运动两次的习惯,而且每天大家都会在睡觉前做一些简单的腹肌和哑铃运动,平均每人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我也开始热爱体育运动,在宿舍风气的引领下,我已经基本不再吃夜宵,感情建设都改成了集体羽毛球和游泳,并从中受益匪浅。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只是在和自己比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而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比较。

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一共经历了一个纲领,16部党章。通过比较历次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可以读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这一次次修订和制定的背后,包含着无数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而丰富的经验教育。从“二大党章”到“六大党章”我们可以看出参照、模仿、吸收、照抄共产国际的有关章程和苏共制定的党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的实际。“七大”和“八大”党章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模式:总纲和章程合一,形成完整结构,并从中国共产党实际出发,具有时代特点。然而,从“九大”到“十一大”党章,中国共产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党章对“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动的错误理论和方针政策作了肯定,具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鲜明特点,在其中还可以看到“多快好省”“力争上游”“现代修正主义”“红卫兵、红小兵”等文字,同时还全盘否定了“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和传统。从“十二大”到“十七大”,党章开始了全面发展,纠正了之前的错误,并把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重大理论加入了党章,使党章更完善,内容更丰富,更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鉴于我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也希望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我党的历史,由于我的历史背景知识和理论知识有限,对于党章发展历史的解读也只能算是拾人牙慧,如果有错误,还请见谅。

二、释疑

恰好在前不久,一个同学来找我们宿舍的刘聪询问入党的事情,后来了解到这位同学不是共青团员,不是共青团员能不能入党呢?那位同学说辅导员中意见也不一样。后来在学习党章的时候我发现:“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当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看出,即使不是共青团员,只要能够思想上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完全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时,党章的第四十九条中有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可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不能成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作为中国共青团员,我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近年来,国内物价普遍看涨,过年回家看到生活必需品价格、房价纷纷创下新高。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的社会矛盾等等。看过党章之后,在新党章总纲中第9自然段中:“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早在高中政治课上就已经知道了,然而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物价形势,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否变化了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我国近几年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年增长量的高速增长,然而与之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腐败贪污案件涉案金额越来越多、弱势群体缺乏保障和关注等诸多社会矛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否还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继续学习党章,终于,在党章中找到了答案。党章中说:“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注意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看出,我们当前所遇到的困难,还主要集中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有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景,而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又不能完全满足,这就又回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上。而从上面的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作为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来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胜利果实由全体人民共享,更好的发挥“二次分配”的作用。最近我在了解“十二五”时也了解到,我国也不在刻意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放弃“保八”目标,统筹发展,从民生大计出发。

三、成长

经过重读党章,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也让我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通过阅读历届党章,我也从中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壮大,虽然走过弯路,但本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党章的内涵已经更加丰富。在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重大理论,诸如“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等,为党章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让我看到了我党的伟大智慧。

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七大)》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5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从刘少奇自己的个人角度论述了党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对党思想建设的要求,他希望中国共产党能通过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性、群众性的党。国家主席毛泽东也曾多次称赞这本书写的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 力荐全党研读。今天,我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认真拜读了这篇伟人巨作,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此文讲的就是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刘少奇主要从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修养的标准和如何提高修养论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共产党进行修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人类社会是在人类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断改造和进步的,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在社会阶级斗争中,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改造着人们彼此的关系。共产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必然生活在错综复杂、形式多样的斗争中,也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造。因此,共产党员必须进行修养,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另一方面他认为是历代革命者的经验教训及党员队伍目前的思想状况促使党必须提高修养。他列举了历代革命者由于腐化堕落而导致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意识及其根源,指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因此,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必须在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在各种艰难

困苦的境遇中,去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的经验,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要使自己失去对于新事物的知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成品质优良、政治坚强的革命家。

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有一个例子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经常歌颂万里长征的伟大,赞叹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同志在经过长征之后,对这样的艰苦斗争反而害怕起来了,有的甚至企图退却和逃跑,后来他们果然在外界的引诱下从革命队伍中逃跑了。这些也算是人之常情,也使我们正视中国共产党也是些普通人,也会有弱点,也会犯错,这更加论证了进行修养的必要性。 紧接着,刘少奇就提出来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 学会其方法、理论并用于革命实践。 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在按照党章的基本规定作一名起码够格的党员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觉悟,力求进步,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伟大导师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这是标准的向上方向的要求。第二,普通同志虽然不一定具有革命导师那样的天才和博学,但是只要真正坚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立场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始终不脱离革命运动和广大群众,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和斗争中培养革命导师那样的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这是标准的向下方向的要求。

站在现在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的发展程度来看,这些标准还是正确的,而且更加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广大党员身体力行的修养标准。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压迫的弱国,相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中国模式”在世界上越来越流行,中国的地位与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正因为这些进步,很容易使部分党员居功自傲,脱离实际看问题。同时随时经济的发展,物欲横流,导致社会上那个的风气越来越差,贪污受贿现象层出不穷,社会犯罪率也不断提高。这一切就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同志以革命导师为楷模,提高个人觉悟,力求不断进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熟练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培养先进作风,提高自身品质,真正做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带头模范作用。

在谈了修养的原因和标准之后,刘少奇同志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根本方式:即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群众的革命斗争。针对包括革命斗争修养、理

论修养、战略战术修养、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修养、党内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联系群众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等修养方面在内的多方面修养内容,他提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与历史上所有唯心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的修养方式区别开来,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方法严于律己。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永无休止,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改造两者关系的任务也就永无休止。时代不断前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对党员的党性修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范文第6篇

学号:14150804190

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1958年5月1日,随着北京电视台的试验播出,我国的电视事业开始从荒芜中艰辛曲折地发展起来。郭镇之所著的《中国电视史》记录了中国电视诞生后三十年的历史,书中结构完整清晰,文笔优美流畅。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书中我看到了中国电视事业近40年一路走来的痕迹,并且从它的跌宕起伏里得到一些关于电视发展的思考。

首先,我有个强烈的阅读体会就是经济与政治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电视事业也是如此,它从产生到发展无时不刻受经济、政治的约束和支配,所以要想发展好电视事业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政治的合理引导。从政治方面来说,建立电视台在1955年初被列入文教五年计划中,这个决策的提出就受到了50年代世界局势的影响,其政治背景包括两大阵营激烈的竞争角逐、与台湾的敌对斗争等。对此,增强电视领域的竞争力的方案也得到了诸多支持,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等。正因如此,电视台自诞生起发展得很是迅速。同样,政治运动的风波也曾使电视发展受挫,如1958的“大跃进运动”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与当时中国领导人认识不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缺乏有关。直到今天,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反思、追问和讨论还在继续,由此也牵扯到了经济上的问题,电视在大跃进时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那是个不计经济效益的年代,人们有的是热情,但缺乏头脑、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电视才迎来了阔步发展的时期。另外,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包括更新设备、引进海外影视片等。现在市场经济下,电视商品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从上海电视台改革开放后播出第一条广告开始,广告成为电视收入主要来源,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可以促使电视制作与管理的改进。因此,遵循规经济规律是很重要的,但是电视也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毕竟社会效益才是第一位的。

再者,电视节目的发展演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反映出我国特殊的国情,也反映出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新闻节目上来看,最初的是简单的政治节目,那时北京电视台就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喉舌和宣传工具”,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也低,播放了许多缺乏时效性的新闻影片,**时期还被反动派操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新闻的改革是可喜的,媒体工作者的新闻认识也有所提高。终于出现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的小轿车”这种明显的批判性新闻,新闻更加亲民、透明化。我想,现在的新闻正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电视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肯定是离不开政府正确领导的,同时媒体也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在我国,电视新闻既要服从党的领导方针,又要敢于为人民发声,揭露社会中的阴暗面,起到监督政府,服务人民的作用,这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所在。此外,我国电视节目有一中特殊的现象,即教育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中国电视从一开始就注重教育性,这与当时对知识的极度渴望以及落后的条件有关。电视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具有积极意义。我认为现在学校的专业化教育是人们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电视则应作为业余的一个有益补充,并且努力创新节目样式,如《百家讲坛》就比较雅俗共赏。

文化娱乐节目也是电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依靠电影支持到后来的电视剧制作与繁荣。开始这类节目可能不受重视,但是不得不说,人们看电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娱乐休闲,所以要做的是提高此类节目质量。拿电视剧来说,“样板戏”统治荧屏的年代造成了精神上的荒芜,后来播出的如《新星》则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做节目一定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同时要倡导正确的的价值观。娱乐节目最好同时也给人以教益,避免低俗和过度娱乐。像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经常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礼仪文化,氛围轻松幽默,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不过我过得我国娱乐节目发展一直也不够成熟,多是改版自外国节目形态,缺乏原创,这是等待解决的。

最后,电视台自身的发展历史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并借此展望电视事业的未来。首先是技术层面上,我国电视台一创建起就面临着许多问题,设备条件很是匮乏,要发展没有设备是不行的,先进的设备是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合理投资下资金的支持。从电视史中我们可以也看到向国外学习、与国外交流切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控国际发展的先进趋势,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能使我国电视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要提高的不仅是设备方面,还有拍摄技术、制作理念和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视管理体制也渗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电视开始播放广告,制片人制度开始实行,这就比之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未来电视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对于高素质电视事业人才的培养,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增强原创能力、创新节目形态等,不过我认为这些挑战也是电视发展的动力。

上一篇:党支部学习考勤制度范文下一篇:大众健美操二级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