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15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人们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不利于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有些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在数量、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存在不足,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应该从多方面予以优化。本文针对这一迫切问题,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及专业课程体系等多个层面上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工商管理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其组成要素是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及专业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也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其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其余两方面的要求,是三个问题中首先需要加以明确的方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实际上是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性(一般性)目标和专业性(特殊性)目标的融合过程。社会性目标传达的是社会整体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性、普遍性要求,其对同处某一特定社会系统的任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因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只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有关。而专业性目标传达的是专业人才未来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非普遍性要求,其对同处某一特定社会系统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不相同、不一致的,因专业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所谓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决策层人才和作业层人才之分等等。如果将前者视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宏观环境要录,那么,后者就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微观环境要求,它们都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特点与层次结构

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1)起点高,工作性质决定了毕业生将担任管理工作,负责对人、财、物的调配;(2)边缘性,作好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的知识和艺术技巧。(3)实践性,理论的有效性必须得到实践的检验,在国外.其他企业或一定时期有效的管理模式不一定对每一个企业都有效。因此,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也因此体现出了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

(一)“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

就整个社会人才分布来说,高学历和高学位人数少,低学历和低学位的人数多;就学习的基本规律来说,从低到高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因此在数量上也体现出了同样的低多高少的现象,即社会总体意义上的人才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呈现出该结构形式,即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培养数量大于研究生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的“金字塔”型结构,没有体现出本科院校的特色和社会分工中的角色,并因此与一般大学及专科学校在“金字塔”的底部形成激烈的竞争。当前一些专科学校招生困难,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正常的招生竞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这些学校教学效果、分配困难或者违规操作,也是不客观的。同时,招生困难与较低的适龄青年入学率也是一个不协调的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的定位不准确存在较大的联系。

(二)本科层次是培养重点,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在我国一度被认为是天之骄子,一般认为,本科生就是高级人才,这种认识在很多学校的本科招生简章中随处可见,有的学校甚至在本科生招生简章中表明要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专业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得到加强,作为折中的产物,本科四年被分成两个阶段,形成了前两年以通识教育为主,后两年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这一特点与日本的大学类似,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由于学校负责通识教育,各专业学院负责专业教育,于是学校和各专业学院各自强调一块,出现了通识教育挤兑专业教育,或专业教育挤兑通识教育的局面,使本应该协调发展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变成了“鱼和熊掌”的关系。一些学生感到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的不足,而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专业教育非常薄弱。

因此,在我国,对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有两个关键性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对本科生的培养应该以学校为主还是以各专业学院为主?本科生教育应该以通识教育为主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一)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三)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四)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建中,陈晓红,郇良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6)

[2]莫少颖.互动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9)

[3]杜沔,刘贻佳,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汕头大学学报,2006(06)

[4]王玖河,李晓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7(01)

[5]方晓波.工商管理参与式学习教学法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1)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素养是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一方面指个人的学识、文化、道德品行;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思考能力等。因此,由此而引申出的科学学科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科学领域掌握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养成了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综合实践能力。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切实培养和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发现自然、探究自然,在掌握充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科学手段、技术等进行再创新,为人类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因此,这一学科领域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明确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想要实现这一愿望就离不开教育的投入。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就是希望可以通过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深化文化内涵的途径来达到理想中的目标。并且在小学科学新课改革中也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加之,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科学教育思想应当渗透到生活教育中。当然,能够支持学生科学素養培养的理论依据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在告诉小学科学教师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其意义十分重要。

二、强化对小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

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科学知识作为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儿童很难集中全部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并且就算是勉强集中精神,也没有很好的维持方法,最终注意力也会涣散。因此,在对儿童实施科学知识启蒙教育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儿童学习中的客观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比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相关内容时,首先,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对儿童进行启发:“同学们,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可以听到声音呢?”有的学生说:“人在说话的时候。”有的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时候。”还有的说:“汽车刹车的时候。”……然后,再次追问:“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些生活中声音的产生是因为什么呢?或者说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借此,让学生到教材中寻找答案,他们就会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儿童的科学实验探索精神,也是对儿童科学素养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实验精神主要包括细致观察、实事求是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时,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演示让孩子们细心观察,感悟科学奥秘。比如,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家庭生活中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最好的例证。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相关制作材料,如矿泉水瓶、黑墨水、橡胶管等,然后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制作一个小太阳能热水器,并且布置给儿童家庭作业,那就是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如此,儿童想要制作成功,就一定要细心观察教师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操作环节,而回到家与父母一同制作,更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四、提升儿童科学实践能力

实践是手脑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结果,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学科的总体特点,为培养人的动手操作、发明创造能力提供了充分、良好的便利条件,而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便利,调动儿童多种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依据一定的科学实验要求对所探究的个体,如实际物体、标本、问题等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获得最为直接、清晰的学习印象,为他今后在科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进行创造、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儿童科学学科的整体素养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是科学品质、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综合能力的结合体。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我们应当关注儿童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所有的小学科学教师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学创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让我们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快捷、便利之路上。未来我们还有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实现,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互相勉励,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玉娇.刍议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5).

[2]罗小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科学精神素养发展的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4).

[3]黎雪娇.小学科学课堂评价探讨[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编辑 冯志强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化学问题,如食品污染、化妆品污染、环境污染等。能否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取决于公民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因此科学素养是每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

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之现状

1.总体上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不同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性高于女性;较低年龄段高于较高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越高,整体水平越高;城市公民高于农村。

3.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显示,近年来科学素养较低的群体的水平有较快提高,特别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较低(指受初中教育)和农村公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提高的幅度较大,对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提高影响显著。

4.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

5.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一些相信迷信的公民,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

二、教育是影响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衔接,是持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化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强调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的系统学习,强调知识的占有和积累,而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要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行为上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即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结合教育实践,试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乃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教育观要求培养的学生是“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的人。

1.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的教育目标,必须注重知识的选取以用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科学知识框架时,我们要用未来的眼光分析未来人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是什么,摈弃“以过去的经验为现在人做准备”的做法,预测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科学基础知识,选取那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现代化程度高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能够对于今后的学习起支持作用的知识;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知识;具有文化和教育功能的知识;具有现代化程度高的新知识。

获得最多的知识不是老师以填鸭式“硬塞”给学生的一些似懂非懂的信息,也不是学生毫无意义地死记或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地掌握的某些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起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是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对话、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这样建构知识,才会使学生具有学力,学生才会因习得了知识而变得“聪慧”、有灵气,并为创新、发展、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事业及认识科学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奠定基础。

2.注重科学方法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探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分析、处理与研究资料和事实(或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应用。但我国青少年基本上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概念,而这种学习方式正是造成学生科学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识。充分体验“感性→理性→应用”的科学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并能生成更多的新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要素,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作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3.从生活走进化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将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人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意识。人类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介绍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社会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作出决策和评价,这是培养科学意识的最佳切入点。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亮点,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发挥教师优势和特长,探索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孙蔚萍.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教学策略.

[4]朱朝菊,彭蜀晋.化学新课程的科学素养观及培养策略.

[5]2003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6]着眼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在开放的市场下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以及利用外资对研发相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进行投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正在不断向前的发展。总的来说,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空间较大并且发展前景较好。现在长三角地区中的上海是该地区的中心, 也是我国半导体研究产业的龙头。因此长三角地区可以作为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这样对于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或者是培养专业化人才都是很重要的。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大体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 或者在公司、事业单位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研制、测控仪器软件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这些岗位都是为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所设置的, 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市场对于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可观的, 这对于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来说, 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是非常有利的。

二、高校要制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思考。具体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这些方面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如今,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现在一门发展空间比较大的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 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这要求各高校要能够以培道德素养高, 在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道德素质基础上, 拥有天线和微波或者光通信与光电信息等基础技术光电子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子科学专业知识, 能够较好掌握学习重点以及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学习能力, 还要具备最重要的创新意识的学科知识素质。只有这两种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才能够实现我国在电子信息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够有重大突破。高等院校应该从课程体系具体地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基础性学科学习、工程技术基础、工程实践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外语水平的学习。基础性学科要学习数学知识、物理知识以及学习计算机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后要求能够将这些具体的知识运用到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的问题解决中。工程基础知识要学习工程技术基础以及工程实践基础这两大模块主要学习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路分析基础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以及专业认知实验等相关学科知识与实验。学习相关知识与进行实验后, 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采用科学的态度和知识对电子工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及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有用信息得到有效结论。专业知识主要学习光电器以及应用、新型电源技术、微电路以及CAD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论等理论知识, 并且通过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网络编程技术等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则主要侧重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学生学习这些人文社会科学性知识能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和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准则, 并且可以在多学科的背景下的团队中更加有效的合作。

三、制定的方案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

在制定电子科技与技术的专业培养学生的方案过程中, 要明确培养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具体来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研究探索能力、汲取工程知识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第一、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可以运用数学、自然学科或者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后, 高校学生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第二、开发解决方案能力的培养, 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要设计一些关于该专业的工程问题, 然后要求学生能够设计正确的解决方案, 并且该方案要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者工艺流程, 在设计的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第三、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为重点, 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即在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电子领域的难题。第四、工程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这个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具体电子工程设计或研发时的问题。第五、项目管理能力。这要求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熟练地运用, 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工程原理知识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决策办法。第六、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便捷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中的相关难题。预测与模拟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工程问题, 可以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这项技术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当下是一个发展空间以及上升空间较大的专业, 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减少很多就业的竞争压力。关于高校制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方案, 可以从学科体系的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以及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些两个具体的方面制定适合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目标。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热门并且综合性强的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学习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光电子信息领域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电子工程施工创新与管理技能的提高。本文将以微电子为例具体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以及浅谈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探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袁涛, 郑时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30) :139-142.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学生;教师;科学素养;科学思维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19.01.013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思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是创新活动的灵魂。离开科学思维,创新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应当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核心目标。毫无疑义,学校和教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教育影响力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与教师自身的素养、教育教学状况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责任。

我国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由于教育测验科学理论的普及和技术应用的滞后,在中、高考中片面追求所谓的“客观公正”,并以显性知识灌输为特征的应试教育导向,阻碍了思维科学的教育普及和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应对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学校一般不会花费额外时间开设专门的思维科学课程。所以,虽然新课程改革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但是这些要求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体系中。

目前中小学教师存在自身科学观念不强,科学知识更新缓慢,科学实践能力欠缺等普遍现象。一些研究者采用调查问卷、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策略开展了一些零散研究。例如:对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影响关系密切[2]。在科学课中,任课教师的科学素养难以胜任科学课的教学,这已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3]。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成为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4]。科學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依赖于专任教师和专门课程,应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因此,本研究欲探讨如下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如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之间相关性如何?针对上述问题,有哪些提升策略?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和配额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江苏的南京、淮安、涟水三地7所中小学校先后选取了两个样本。其中一个样本以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00人,旨在收集有关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方面的资料,样本构成情况表见表1。第二个样本以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获得有效样本196人,旨在了解中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状况,并初步探讨其与教师思维教学之间的相关性。样本构成情况见表2。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两个自编问卷。其一为“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由指导语、被试特征变量、学校基本信息和问卷主体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20个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对科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如: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核心科学素养的认识;教师的科学意识,如:对算命之类迷信行为的相信程度、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等观点的认同、对科学研究本质的理解;教师对科学方法掌握的基本情况,如:科学思维的基本步骤、实验研究方法、文献检索、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教师科学能力的基本情况,如: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程度、参加课题研究的频率、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能力训练的能力、实验方法、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的频率,等。其二为“中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调查问卷”。问卷由指导语、被试特征变量和问卷主体三部分构成。问卷主体又分为学生对教师的他评,和学生对自己思维发展情况的自评。主体部分一共23个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如:课堂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频率、兴趣指导、班级竞赛组织情况、教师上课的导入方式、上课用语、教学方式、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的做法、不同解题思路、学生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生学习与思维发展情况,如:科学实践活动参与情况、总结反思能力、问题解决策略、科普阅读、竞赛参与态度、多角度思考、收集主题研究资料能力、合作学习、学习侧重点等。

(三)研究程序

运用“问卷星”对教师问卷实施网络调查。编制好问卷以后,由研究者本人或者委托熟人将问卷转发到样本点的教师QQ群,让教师在线回答提交。网络调查结束以后,从“问卷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问卷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实施调查。由研究者本人和委托人,到样本学校实施现场集体施测,学生填好问卷以后当场回收。最后将问卷结果录入SPS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调查显示,88%的中小学教师对自然科学有所了解,12%的教师了解很少。对人文社会科学有所了解的占87%,了解得很少的占13%。在职前专业教育中,学过科学思维相关课程的教师只有36%,没有学过的占64%。在系统学习过的有关科学方法类的课程中,统计学、实验和调查研究所占比例较多,而学过模型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比较少。其中调查研究比例为58%,统计、实验都为53%,逻辑推理33%,模型仅有24%。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经常参与课题研究的占26%,偶尔参与的占67%,还有7%的教师从来不参与。

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涉及到教育科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当前科学本质观存在偏离,即“泛科学观”。“一切由逻辑推理产生的知识,皆为科学”就是“泛科学观”的典型代表。调查显示,有56%的受访教师认可这种说法,还有56%的受访者认为“哲学也是科学”,19%的教师认为“文学艺术是科学”。只有56%的教师认可“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虽然有91%的教师认同“科学知识是由科学方法,验证、积累的知识体系”,但并不代表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因为该选项和第一、三、四选项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而且这个问题是多选项,从比例分配很容易看出,选择第二项的人,同时也可能选择了第一、三或四选项。说明很多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含混模糊的。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科学素质等方面,是一个多维构念。调查显示,71%的教师认为核心的科学素养是“理解科学的态度、价值和精神”,只有21%的教师认为是“科学素质的培养”,6%的教师认为是“科学知识的获取”,还有2%的教师认为是“科学理论的形成”。这种认识与前面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即认为科学就是逻辑推理,则必然轻视建立在量化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对于常用的科学方法,大部分教师选择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其中,85%的教师回答使用过观察法,81%的教师回答运用过实验法,75%的教师回答运用过调查法、61%的教师回答运用过行动研究法。一般而言,实验法是探究变量之间因果关联性最强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标志,而观察法则是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基础方法。选择最多的是观察法而不是实验法,说明中小学教师对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认识和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科学意识,简言之是对科学活动的认识,比如对迷信活动、科学技术价值、科学研究和科学本质等方面的认识和判断。调查显示,对于流行的算命、星座之类迷信活动,只有47%的教师表示完全不相信,34%的教师“说不清楚”,19%的教师“有点相信”或“非常相信”。对于科学技术是否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66%的教师完全认同,32%的教师比较认同。对于科学的本质是否是创新,完全认同的教师只有47%,比较认同的占48%。对“科学研究本质”的理解为多选题,包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逻辑推理也是科学、要经过假设检验等研究步骤、是科学家的职业活动”四个选项。前三项都是正确选项,最后一项涉及对科学研究主体的认识是错误的,即科学研究不一定是科学家的职业活动。但仍有35%的选择了该选项。

为进一步检验教师在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设置了三个情境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检验。其中81%的教师选择用实验法来验证高血压药物疗效,而11%的教师认为要“用医药知识来证明”,7%的教师认为应该“征求患者的看法”,还有1人表示不清楚。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文献检索的。文献检索和综述是科研基本功与基本规范,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在进行科技研究之前,为什么要进行文献检索”这个问题,认为可以“扩充知识面”的教师占80% ,认为可以“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研究”的教师占61%,认为可以“学习他人研究经验”的教师占80%,“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占68%。“扩充知识面”和“学习他人经验”这两项属于文献检索的学习性价值,而“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研究”和“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这两项属于文献检索的创新性价值。从选择比例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文献检索与利用的价值倾向,学习性价值远大与创新性价值。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知识获取途径的。科研中会不断遇到新知识和新问题,因此学会学习对科研工作至关重要。83%的教师选择“从实践中学习”,71%的教师选择“向专家请教”,76%的教师选择“使用搜索引擎”,81%的教师选择“看相关领域的图书”。

(二)中小学有关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

教学渗透是中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只有43%的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55%的教师“偶尔训练”,还有2%的教师“不重视思维训练”。对于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71%的教师认为两者关系密切,25%的教师认为两者之间有点关系,还有4%的老师认为两者没有关系或难以判断。教学侧重点,即“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注重知识还是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反映的是教师的教育倾向性和教学水平。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71%的教师习惯于既传授科学知识、又将科学方法和精神传授给学生,11%的教师注重知识传授,13%的教师注重科学方法和精神的传授,还有5%的教师不清楚自己的教学侧重点。思维表达能力是教学基本功,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90.8%的教师的思维是清晰的,但也有9.2%的教师语言表达不够清楚。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課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调查发现,有57%的教师能够经常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偶尔使用的占35%,从不使用的教师有8%。

课堂教学的提问与导入,是以思维训练为重心的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调查显示,在上新课时,19.4%的教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呈现知识目标,52%的教师会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只有28.6%的教师能够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进入新知识教学。面对问题时,只有26%的教师会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去思考,而74%的教师从来没有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对疑难问题组织团体讨论、质疑,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是启发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经常组织这样的讨论的教师只有8.7%,18.9%的教师偶尔会组织,从来不组织这样的讨论的教师有72.4%。另外,遇到问题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结果表明,72.4%的教师很重视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5.5%的教师重视程度一般,还有2%的教师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71%的教师能够做到经常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评价,25%的教师是有时提供反馈,还有4%的教师从不提供反馈。

根据学生的兴趣提供研究指导,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能够经常提供指导的教师只有44.4%,40.8%的教师偶尔指导,还有14.8%的教师从来不提供指导。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基本功。调查表明,只有60.7%的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28.1%的教师偶尔重视,还有11.2%的教师从来不注重这样的训练。组织科技实验竞赛活动,是激发孩子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方法。调查显示,经常组织此类活动的教师只有31.1%,偶尔组织的有35.2%,33.7%的教师从未组织过这样的活动。阅读科普类读物,是拓展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55.1%的教师会经常鼓励学生阅读,34.2%的教师偶尔会鼓励阅读,但也有10.7%的教师从不鼓励科普阅读。

(三)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

所谓科学思维,顾名思义,是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是基于实证验证和逻辑推理的问题探索、检验与解决的思维特征与过程。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种逐步培养和训练的习得过程。对学生而言,科学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学习过程中,围绕“学知识”还是“练能力”,反映出不同的学习观,形成截然不同的发展目标。调查发现,43.9%的学生看重知识掌握,46.4%的学生注重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发展,还有9.7%的学生注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其实质是批判性,而批判性则是科学思维的灵魂。因此,中小学生是否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对于科学思维的发展非常重要。结果显示,只有4.1%的学生能够经常反思总结,41.8%的学生偶尔能够反思总结,54.1%的学生从不反思总结。

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进行回答,是思维训练和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是否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是影响其思维训练和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调查发现,86.2%的学生“无论难易,都努力去思考”,但也有7.7%的学生因为对大多数问题难以理解和解决,因此很少思考,只等老师给出答案。还有6.1%的学生只思考简单问题,较难的问题等待老师提供解释。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善于多角度思考,是衡量以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品质为特征的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调查表明,只有26.6的学生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而73.5%的学生则从来不会。

实践活动,以及围绕实践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思维操作训练,比如信息资料的收集、加工和整理,以及实验检验,是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对于科学实践活动,只有8.2%的学生能够经常参加,37.8%的学生偶尔参加,高达54.1%的学生从不参加这样的活动。而对于主题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加工,只有8.2%的学生会经常从事该项工作,39.8%的学生偶尔这样做,还有51.5%的学生从不做这样的工作。对于科技制作和科技实验竞赛之类的活动,只有65.8%的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意愿,25.5%的学生可以被动参与,8.7%的学生认为浪费时间不愿参加。实验验证是科学实践的核心方法论。为测验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论,设置了一个情境性问题,对“羽毛和铅球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时,最终会同时落地”这一结论的真假进行判断,88.8%的学生选择“很相信”,3.6%的学生选择“不相信”,但是只有7.7%的学生不但选择“不相信”,还要“亲自做实验来看个究竟”。

(四)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为探讨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问卷中的类别和顺序变量进行列连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而对连续性变量进行积差相关分析和相关显著性检验。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教师思维表达的清晰性与学生的理性判断有关(SymbolcA@2=12.255,α<.05)。教师的思维越清晰,学生越倾向于相信某一结论,而较少选择质疑与验证。学生对课堂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即是否鼓励学生展开质疑和讨论相关(SymbolcA@2=18.082,α<.01)。教师越不鼓励讨论,学生越倾向于选择自主思考。此外,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也与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有关(SymbolcA@2=14.745,α<.01),无论问题难易程度如何,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学生越倾向于选择进行自主思考。

学生做练习题时问题解决的思维品质与状态,与教师对课外科普阅读的鼓励程度、教师思维的清晰性、观察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多角度思考的鼓励程度都有关。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学生都普遍倾向于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越是鼓励课外科普阅读(SymbolcA@2=20.376,α<.01),上課的思维越清晰(SymbolcA@2=18.397,α<.01),越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SymbolcA@2=23.307,α<.001),以及越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SymbolcA@2=14.084,α<.05),学生越可能按照教师所教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参与科技制作或科技实验竞赛等活动的科学实践精神,与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组织科技实验竞赛和鼓励课外科普阅读的情况、课堂思维的清晰性、对自学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以及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均有关联。具体而言,教师越是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SymbolcA@2=10.718,α<.05),越是积极组织科技实验竞赛活动(SymbolcA@2=11.994,α<.05)、越是鼓励课外科普阅读(SymbolcA@2=29.148,α<.001)、上课语言表达越清晰(SymbolcA@2=14.337,α<.01)、越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SymbolcA@2=25.470,α<.001),以及越是鼓励多角度思考(SymbolcA@2=22.904,α<.001),学生 越想参加科技制作和科技实验竞赛活动。

学生是否重视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同样也与诸多教学因素有关。具体而言,在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SymbolcA@2=21.068,α<.001)。在教师重视科技实验竞赛活动的情况下,学生更注重思维 发展,反之,学生更注重知识掌握(SymbolcA@2=13.991,α<.01)。对于教师新课导入的方式,相比“问题导入”和“直接导入”两种方式,在创设情景导入情况下,学生更注重思维训练和知识掌握(SymbolcA@2=11.756,α<.05)。教师鼓励课外科普阅读的情况下,学生更注重思维训练和知识掌握(SymbolcA@2=11.616,α<.05)。在教师鼓励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和质疑的情况下,学生更偏重知识的掌握,反之,学生更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SymbolcA@2=12.030,α<.05)。在教师经常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情况下,学生更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反之,学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SymbolcA@2=15.834,α<.01)。在教师偶尔和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情况下,学生更偏重知识的掌握。反之,学生更倾向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研究的指导频率,与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α<.01),总结反思习惯(α<.05), 以及多角度思考(α<.05)均显著正相关。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科普阅读的频率,与研究主题信息资料的搜集(α<.01)、科普阅读量(α<.01),以及多角度思考习惯(α<.01)显著正相关。教师思维表达清晰性,与学生的总结反思习惯(α<.01)、科普阅读量(α<.01),以及多角度思考 习惯(α<.01)显著正相关。教师组织 科技实验竞赛活动的频率,和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显著正相关(α<.01),教 师对学生观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与学生的反思总结习惯和主题信息资料的搜集频率,(α<.05)显著正相 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对多维思考的重视和鼓励程度,与学生总结反思习惯(α<.01)、科普阅读量(α<.01),以及多角度思考习惯(α<.01)显著正相关。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培养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研究性指导和思维表达能力能够有效预测学生科学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对科普阅读的重视程度和思维表达能力,能够预测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导入方式和思维表达,能够有效预测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习惯。

四、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而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含混模糊,科学研究方法论素养。如统计、测验和实验方法的训练严重不足,普遍不能正确和有效地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 中小学教师普遍重视知识掌握与运用,但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规律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科学思维的教学渗透与操作,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例如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情景,加强对学生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科学思维操作的训练,对学生的实践研究指导不足,对科学方法运用指导不力。

3. 中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主动性不足。比如,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作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反思总结习惯。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普遍不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进行多角度思考。作为一种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多数学生对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4. 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之间显著相关。教师思维表达的清晰性影响学生的理性判断,教师是否具有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品质,与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自主性有关;教师課堂思维的清晰性,使用多媒体设备、组织科技实验竞赛和鼓励课外科普阅读的情况,以及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和多角度思考的要求,与学生科学实践精神和问题解决的思维品质都有关联。

5.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指导,与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总结反思习惯以及多角度思考均显著正相关。教师思维清晰性和教师对科普阅读鼓励程度,与学生研究主题信息资料的搜集、总结反思习惯、科普阅读量,以及多角度思考习惯显著正相关。教师组织科技实验竞赛活动的频率,和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显著正相关,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与学生的反思总结习惯和主题信息资料的搜集频率显著正相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对多维思考的重视和鼓励程度,与学生总结反思习惯、科普阅读量以及多角度思考习惯显著正相关。

(二)策略建议

1. 高校:强化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的科研素养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不高,很难胜任科学思维的教育与培养任务。而科学思维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教师可谓责任重大。为此,高等师范教育应该把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切实加强这方面的课程教学。

2. 教育主管部门:创新教师培训与发展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机制,变管理为服务,为广大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发展指导。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资源,构建培训学习资源的选择、利用和评价体系,让每位教师有触手可及的培训平台与机会。

3. 中小学校:构建教科研共同体,促使教育科研规范化。

在职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依靠专门的课程学习与培训不太现实,必须把自学和专家指导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构建地方高校与中小学校之间的教科研共同体,借助地方高校的专家资源,来指导和帮助中小学校开展常态化和规范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带动教师发展。

4. 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教师自身持续的学习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生涯发展的常态内容。尤其是科学研究素养,作为适应未来教育教学需要的有力工具,必须掌握。只有运用科学方法去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研究学生,掌握规律,才能有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參考文献:

[1]黄丽芬.基于假说——演绎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陆茵.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实 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徐红.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与提升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1).

[4]戚小丹,谢广田,杨琴芳.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008(2).

Teacher‘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ink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Analysis of Jiangsu

WANG Yifu1, XIA Tianqiong1, Li Honglan2

(1.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2. No.1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tific thinking

科学教师培养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小学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学生从小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魅力,不但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自身素养,從而把科学知识渗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者,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致影响到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也成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薄弱,科学教学中明显偏向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很少触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领域,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采用科学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不能充分认识到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匮乏。现代教育科学信息资源广泛,但许多小学教师仍只注重教科书的使用,认为通过书本、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已经足够了,缺乏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教师常年没有学术交流机会,也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的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是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学科课程过深、过剩、过专,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于狭窄、陈旧,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轻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

三、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基础。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教师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途径,更是一种能力,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样,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去设计和加工实验,提出更多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这本身就是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体现。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知识经济趋于主导地位为特征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觉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知识。小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接受培训,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且这些素质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形成,必将能够促使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能够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需求,必将能够开创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戴丽敏. 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6.

[2]张阿媛.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亓英丽.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水霞.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建筑监理建筑节能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