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在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将传授知识与技能变为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技能操作中要注意如何维持学生的兴趣 ,从小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现出发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其次要落实过程说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适当的情景 ,收藏Web页教学案例。体验和探究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先学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讲”是在课堂教学顺序上体现新课程教学原则的一种特征,它是指在教学的流程上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鼓励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高度评价学生自学获得的成就。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将传授知识与技能变为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技能操作中要注意如何维持学生的兴趣 ,从小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现出发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其次要落实过程说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适当的情景 ,收藏Web页教学案例。体验和探究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先学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讲”是在课堂教学顺序上体现新课程教学原则的一种特征,它是指在教学的流程上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鼓励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高度评价学生自学获得的成就。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普遍的课堂交流问题

1.1 教师话语霸权

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学生处于“无知”的状态,因而教师便处于权利的中心地位,这就形成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因其“无知”的身份地位被看成可以被人控制,以服务于既定的社会目标。然而教师所赖以教授,学生所赖以学习的知识即课程是鲜活的、动态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回答特定的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 课堂的交流应该是对话式的,而不应该是独白式的。

1.2 安静的课堂

安静可能对于教师、学生或师生双方都是一个问题,它可能是校长或管理者带来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导致了安静的产生,它需要被认清并得到处理。但安静并不是好的学习环境的关键,这并不是说学生扯着嗓子叫喊,在桌子上跳来跳去更好。通常人们总认为只有两种观点存在,这是错误的。学生的交谈通常与学习相关。当然,有的内容也无关。高中的学生的交谈可能是为了约会;小学生的交谈可能是为了相互戏弄。当教师看到学生彼此交谈时,他们经常相信学生交谈的内容就是这种东西,然而,这种交谈行为在大多数课堂中并不常见。交谈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求助,探讨老师刚刚教过的内容。学生通过交流来克服迷惑。有时学生偶尔交谈是因为一个学生没有听清教师刚才讲解的知识点,同学之间经常能使用学生们都懂的语言,比教师更好地将概念解释给他人。

学生需要通过交谈和做小动作来减轻紧张和压力。学习是一项很有压力的活动,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因此,他们需要被允许“发泄郁积的感情”,一个教师对这种需要的不敏感,可能会在课堂中导致严重的问题。当孩子长大一些时,这种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但是这种需要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1.3 班级和群体的规模影响课堂的交流

当班级规模变大时,对于任何一个成员的关注会降低。教师对于周围的关注是有限的,因此,班上的人越多,教师能给每个学生的关注就越少,结果教师只能获得每一个学生较少的心理层面的数据,并且很少能使交流适合每一个个体,交谈的平均数量会减少。

2 课堂交流的错误观念

2.1 讲述就是交流

许多人认为简单地说或讲述某种东西就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作为教师,当我们希望学生记住我们仅仅在课堂上朗诵过的东西时,我们应该为这种错误的观念感到羞愧。讲述充其量是半个交流,如果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实现我们为他们预设的学习目标,我们必须把他们包含在交流过程中。

2.2 交流是一个言语交流的过程

当大多数人想到交流时,他们想到的就是词语,可能是书面的词语或者是口头的词语。因此,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系统一直强调交流,所以, 当提到交流时人们聚焦于言谈交流是合情合理的。但交流并不仅仅是一个言语交流的过程。交流是一个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过程,说同样的一句话时,眨眼睛和不眨眼睛所表达的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领域,教师交流内容时应有积极的情感,既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又包括对学生的积极情感。

2.3 交流会解决所有问题

交流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制造问题,人们之间有时有一些无法调和的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这样。当这些不同发生时,应该认识到交流并不能确保解决问题,当你和学生发生冲突时,或者当你面对学生彼此间的冲突时,最好的建议是相关的人停止交流,至少等到每一个人有时间让他的情绪冷静下来再交流,在冲突白热化的时候交流,只能使冲突升级,而无法解决它。

3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互动交流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自活动,也不是学生单方面活动,而是师生双方的共同互动,因而, 义堂成功的课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3.1 课堂上有较多的师生双向交流

在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够演“独角戏”,必须与全体学生交流交往,因为离开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就没有了目标,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要关注、依赖并影响学生。

3.2 课堂上教师积极主动引导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主导性,教师往往先行向学生提出问题,或指示学生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的主导性角色。

3.3 课堂上充满了情感

课堂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互动活动,有人的活动就有人的情绪和情感,应该看到课堂教学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情绪情感,即使在课堂中教学单纯讲授知识时,也不是完全像“播放机在播音”,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录音机在录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情感相伴随。

3.4 课堂中非言语交流显著

过去人们要更多地重视言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过多关心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而对于非言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常常重视不够,然而研究表明,优秀教师在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所起的作用——用于引起学生关注,给学生以信息,都比言语行为要多。

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多为师生交流,师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人生体验的不同,生存智慧的区别,使各自成为对方可能的学习对象,成为自我展现与吸纳对方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所具有的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所积累的生存智慧的召唤下,在师生交流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得知识技能,同时感受并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样,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讲授,有效的交流与共享,良好的气氛以及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地获取丰富的体验,自我的满足与成长。

摘要:进入崭新的21世纪, 人类社会已成为一个重视人际关系和沟通交流的信息社会, 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认识及采纳其他观点的能力及训练学生的交往技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关键词:交流,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吴刚平, 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开放教材, 创设新角色。创设新角色是在课文原有角色的基础上, 增添新角色, 让学生扮演或担任。由学生参与课文中发生的事件, 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 自主地感受理解。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 让学生担任记者, 来到桃花源的现场进行采访。小记者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请问渔人, 你来到这个地方, 第一感觉是什么?”“请问桃源人, 你们是否愿回到外面的世界?”“如何开发桃园, 请谈谈你的设想。”……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 扮演渔人、桃源中人的同学一一作答。采访完之后, 记者们马上作现场报道或写新闻报道。这样, 让学生通过体验新角色, 把自己融入课文情景, 自始自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 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过程, 实现了课文和学生的深层对话, 突破了教材的束缚, 教学中生成了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

(2) 突破教材, 设计新的训练点。这个新是有新意, 能够启迪新的思维, 新的想象, 富有诱惑力, 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 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 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 深有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打动学生心灵的感触。

《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我在备课中反复诵读此文, 每次都被斑羚种群那种最本质、最原始、最淳朴的自救自生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镰刀头羊、老斑羚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 毫不畏惧、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 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 要求以“这是一次──飞渡”为题, 完成一篇课堂随笔, 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填写情况可谓是百花齐放, 如“生死抉择的”、“跨越生死线的”, “超越生命极限的”、“心灵升华的”, “启示人类的”等等。学生一改往日作文的头痛惆怅, 写起来神采飞扬, 妙笔生花。由此看来, 学生经过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后, 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心灵的震撼, 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 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的。

(3) 不拘泥于教材,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语文不仅仅是语文, 它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美学, 甚至流淌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 使用教材时完全可以打破学科间的隔阂, 向邻近学科开放, 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产生更多的感受, 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 我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来感受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面对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 他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在悲怆激昂的音乐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阅读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内心体验。音乐元素的引进, 有力的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4) 发散教材, 拓展阅读。语文课仅仅靠课本是不行的, 必须把书本变厚,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开放必须是有机的、有效的。所谓“有机”就是课外阅读不仅要与课文相关, 而且阅读是由教师引导、有时间保证, 有读后反馈。所谓“有效”, 就是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确实丰富了对课文作研究的材料, 有助于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教学《荒岛余生》时, 在通读课文之后, 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到第二课时深读时, 学生由于及时了解了这一故事的详情, 丰富了研究材料, 课堂交流时表述的头头是道, 取得了良好的、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对于丰富学生的体验, 了解更多的知识, 是大有裨益的, 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开放教学过程, 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1) 灵活的板块设计, 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我们设计教学过程往往丝丝入扣, 环环相接, 追求精致完美, 滴水不漏。而从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 教学过程应该向“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板块型”教学设计转变。在教学中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 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 没有生硬的环节, 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在执教《春》一文时, 我根据学情反馈, 发现他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 上课时, 我及时做出调整, 把“字词教学”板块挪后, 把“读通课文, 理清脉络”板块舍去, 直奔重点板块, 进行品读赏读的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欣赏课文, 品味课文, 使他们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2) 引导自读自悟, 使课堂灵动飞扬。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因此, 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教学中, 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不同, 所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 常常因许多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 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 “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 “它气势磅礴, 它置死地而后生, 它充满激情与力量, 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学生读出了涌动的灵气, 这样的自悟自得, 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 使课堂中自由陈述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发表独特的见解, 张扬个性;分享学习成果, 体验成功快乐, 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生命的色彩。

(3) 倡导“质疑——探究”学习, 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地独立思考学习, 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彼此交流启发, 共同探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 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培养他们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 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 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 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总之, 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独特经历, 我们无法预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 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并且注重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始料未及的体验、出现的偏差、甚至与预计相矛盾的意外情况, 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不可重复的、可开发的教育资源, 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 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生成新的知识, 有新的收获。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意识, 以及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种需要正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学的生成性课堂, 是在整合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吸纳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以崭新的理念, 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 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在备课中需要严格遵守教学大纲与研究专业教材

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对本专业教材研究是每一位药理学专业教师的基本功, 因为对教学大纲和专业授课教材的审视分析和处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是否的关键。在备课中可通过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过程需要完成掌握的知识面有一个清晰思路, 是授课内容充实,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头脑中构建本学科知识的框架。因此, 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要深入地研究教学大纲和专业授课教材, 要考虑药理学专业内容在整个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真分析不同系统药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注意突出不同系统药物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考虑到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代表性药物在临床应用和药物监护需要解决那些问题, 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的, 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的药理学内容要求, 在备课中制定出条理清晰, 重点、难点突出的授课计划和教案。恰当地选编病案用药分析与用药监护的例题,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技能技巧的目的。例如:在为护理专业学生讲授去甲肾上腺素药物时, 不是简单按部就班从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讲授, 而是通过病案分析直接从去甲肾上腺素临床用药护理监护的内容中与学生一起一步一步展示本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药的理论知识理解和临床实践技能掌握。我就按照这个备课思路书写授课计划与教案。

2 在备课中需要注重授课课程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因势利导, 发挥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考虑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达到这样的目标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从而学而不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除了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还必须从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不同专业要求, 结合临床实际技能出发, 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 在药理学备课中要考虑设置疑问:在备课中不断的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置疑问。达到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例如讲到有机磷酸脂类中毒解救时, 首先要分析有机磷酸脂类中毒机理, 然后展示中毒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 根据中毒症状, 提出为什么在解救时需要联合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而不是单独使用其中某种药物, 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分别列出阿托品和解磷定对有机磷酸脂类中毒作用机理的不同点, 推导出原因何在。不仅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 而且还收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施备课中适当的设置疑问, 有利于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水平。

(2) 在药理学备课中要考虑教案个性化:如果作为专业教师把备课过程搞成一种机械的程式, 成为简单书写教案的“操作工”, 在备课中忽视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以及对知识的认知, 则是教师的莫大悲哀。中等职业学校药理学的授课内容多, 学生常常反映记不住药物的名称与药理机理特点。如果在教案上都是陈述性的语句表达, 使教案可能成为了流水账, 索然无味。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不仅要备教法, 更要备学法。要考虑到如何积极促进学生的教学参与, 如何创设适合不同专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情景。因此, 可在备课中把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兴趣的语句尽量写进去, 比如:“让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开动脑筋分析总结”、“我相信你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等, 目的就可以将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也写入教案, 把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交流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写入教案, 最后再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授课要求修改备课教案。每节课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教学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久而久之, 会使教案出现个性化实质性的改变, 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们乐于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

(3) 在药理学备课中要考虑到联系临床实践:在校的医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知识时不喜欢老师照本宣科的对每种药物进行讲解, 并表现为课后对大量药物名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难以记忆和理解。因此, 药理学教师在备课中根据学生掌握的现有专业知识, 联系临床较为典型的病例处方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以病案或处方为例来讲授药理学知识的授课方式。如举例一个与本章节内容有关的典型病例处方分析, 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用何种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方案合理性。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本章节有关的药物, 然后依理剖例, 依例示理, 并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分析来说明所使用药物的机理。或联系与章节内容有关的临床用药情况加以授课。以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在备课中针对不同的班级与专业因材施教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点:理论的基础较差, 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 特别是对药理学专业课理论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对一门新课程或内容比较抽象的课程来说, 学生或基础知识层次不同或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别, 都会在每个班级中出现一些差异,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这一点, 首先在备课中要了解所代班级的具体情况及其整体情况, 从兴趣、学习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 学生需要什么, 就教给什么;什么样的效果好, 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甚至是参与者。当然这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 必须解决好药理学老师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不但要有课程知识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 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当好自身角色做准备, 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总之, 教师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改进备课方法教学理念, 才能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兴趣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知识的积极性, 为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摘要: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防治疾病, 提供基本药理理论的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桥梁学科。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前的备课是非常重要环节, 与其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是提高药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的重要前提。

课堂过程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高校各门学科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革新,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考核方式也应该随之进步。就高职学生而言, 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大、动机不强。他们的英语成绩不应该再和中学阶段一样, 只体现在一张期末考核的试卷里。这样的成绩不仅没有说服力, 也不符合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即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 而过程性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加上课堂派这一高效课堂管理平台作为辅助, 可以有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的飞跃。

二、过程性评价简介

美国教育评论学家斯塔弗尔比姆 (Stuffle Beam) 认为,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prove) , 而是改进 (improve) 。过程性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 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 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 具有导向性。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性体现, 如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并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具有延续性、阶段性的特点, 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 (feedback) ,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派”的主要特色

课堂派 (http://www.ketangpai.com) 是一款高效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课堂派也有其移动端:微信公众号“课堂派”。首先, 学生可通过微信搜索数字加课码或者扫描二维码加入线上课堂, 让老师实现网络化数字自动考勤, 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中的点名时间, 提高课堂利用效率。其次, 在课堂中, 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功能把随堂问题显示在大屏幕上, 学生的手机端也能即时收到消息提醒, 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课堂之中。而且, 课堂派还有“抢答”功能, 老师可以在提问之后设置抢答名额, 让学生能够即时参与到课堂当中, 记录学生的表现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 学生通过课堂派提交作业之后, 老师不但可以即时在线批阅作业, 还可以一键查重, 直观展示学生作业的相似程度, 有效避免了作业抄袭现象。不仅如此, 课堂派的资料共享、学生表现数据汇总分析、即时弹幕讨论等功能也都是非常有效的课堂辅助教学手段。

四、课堂派在高职公共英语过程性评价中的教学探索

笔者所在的外语学院目前采取的公共英语期末考核即为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的综合测评方式。综合测评的成绩评定包括60%的过程性评价 (又名平时成绩) +40%的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评定一般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平时作业、以及英语PPT presentation。过程性评价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参与平台, 提供了多样的互动形式, 能多方位考核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评价方式。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过程性评价考核得到的记录结果、数据收集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是一大难题。用传统的纸笔已难以全面收集并整理分析庞大的学生信息, 因此课堂派这样的课堂管理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经过笔者的探索实践, 发现课堂派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参与机会和表现形式, 不仅能让英语课堂充满趣味互动, 而且数据的收集整理也非常便捷, 过程性评价结果亦变得很有分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通过课堂派这个高效工具在高职公共英语中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探索。

(一) 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评价

课堂是承载教学活动的载体, 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场所。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应该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学期开始时, 教师便可使用课堂派的加课码, 让同学们都加入到线上课堂, 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平时成绩的具体构成, 例如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平时作业、英语PPT presentation等形式。首先, 每次班级考勤的结果在课堂派上面都有记录, 学期末时便可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导出为excel表格, 查看各个班级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请假以及出勤情况, 电子记录清晰明确, 省却了传统纸笔考勤时间一久便模糊不清的情况。其次, 通过课堂派中的“表现”一栏, 教师可以在上面实时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当场以“给星”的方式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肯定, 而每次课堂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名, 后续查阅以及期末统一导出都十分清晰。此外, 课堂派的“互动”功能分为课件互动和试题互动,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方式, 如投票型、判断型、数值评价型等。在多样的互动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因自身的某个特长得到老师的肯定, 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对英语课堂的参与度。

(二) 对学生课外学习进行评价

课外学习是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语言学习是要不断积累的, 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课外英语学习形式包括:参加英语竞赛、组织英语小组比赛活动、布置任务查找相关英语资料、完成英语作业等。根据评价主体划分, 考核方式可分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三类, 这些方式可借助课堂派展开。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派的“资料”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及链接, 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进行查阅, 教师可在电脑端查看学生的资料使用统计情况。其次, 课堂派的“作业”功能可以规定作业上交期限、展示作业的相似度、发起作业讨论等。教师通过课堂派点评英语作业、查看英语作业的重复率, 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此外, 课堂派的“话题”功能可以实现全班一起讨论英语题目、学生自主上传英语学习资料、学生之间互相回复讨论等。教师也可以查看话题参与统计,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 逐步提升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 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语言、表达、合作等方面特征。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派上面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讨论和创造性的学习任务。例如, 笔者所在的学院目前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是《新境界职业英语综合教程》 (欧阳护华主编) , 在教授本教材的前四个单元之后,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小组英语Presentation的任务, 名为“Open a Shop”。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 每个小组确定自己要开设店铺的店名、销售产品、销售目的、营销方案等, 以英语PPT的形式呈现;学生亦分别用英语阐述个人在店里的职责, 如店员、店长、收银、运货员等。这样综合考察性的学习任务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方面, 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继而共同创造一个PPT并在课堂派上进行展示, PPT的制作过程能够加强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课堂派给学生小组的展示当场打分, 并点评学生的展示情况点评, 对PPT展示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 对PPT展示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明, 能够敦促学生培养积极参与英语课内外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比单纯的知识传递更为重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 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之外, 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这点可以通过课堂派的“试题互动”功能中的数值评价题型以及投票题型实现。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程度有更深的认知, 从横向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激发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互联网及手机终端辅助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过程性评价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派提供的各项实用功能对于辅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能够很好地记录并分析学生的表现数据。教师应当引进这样的高效课堂管理平台, 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增添活力, 改善单一的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质量。诚然, 手机终端辅助教学也有其弊端:如若班级规模过大, 学生可能难以跟随老师布置在课堂管理平台上面的任务;而且手机上面的各种应用也会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等等。但是,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让手机从娱乐工具成为学生手中的学习神器, 也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的。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 能够合理运用课堂派这样的课堂管理平台实施过程性评价, 让教学从“讲授”转变为“互动”, 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摘要:如今, 教学信息化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课堂派作为一款高效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 能够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为高职教学革新打开了新思路。本文借助课堂派在高职公共英语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学, 探索该方式的可行性, 并分析了该方式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课堂派,高职,公共英语,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一红, 余英.基于课堂派的过程性评价研究[J].现代交际, 2017 (09) :17+16.

[2] 孙从众.移动端网络学习工具“课堂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3 (03) :76-80.

[3] 张静, 周学全.“课堂派”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 2018, 15 (19) :94-95.

[4] 陈志伟, 唐冬梅, 张志.在线课堂管理工具在高校教学应用的研究——以课堂派为例[J].电脑迷, 2016 (06) :96.

[5] 张清涛.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过程性评价[J].技术与市场, 2015, 22 (11) :252-254.

上一篇:全科医学晋升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水环境监测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