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

2023-11-04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扩大需求、增加财富和促进发展,并形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通过这三种效应的传导及其作用的发挥,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发展效应

目前我们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来发展农业,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它的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等,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它将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有效需求不足规律的约束,发展现代农业能够形成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缓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并通过它的需求效应,进一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生产力和谐是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协调配合、共同起作用的创造财富的总体能力的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和谐,从而生产和积累财富,并通过它的效应,进一步地加快农村脱贫、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和谐,从而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效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如何形成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的,即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三种效应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它们的传导过程是什么。

一、需求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路径选择为现代农业建设,不仅能够形成和扩大需求,而且也能产生需求效应。由于农村市场尽管是一个广阔的极有需求潜力的市场,但是它的发展受到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影响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较多,其中,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消费的客观条件较差是两个重要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城镇居民更为严重,影响农村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据统计,“1990~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15%,年均增长7%,比80年代增长快54%。这种情况导致农村消费市场日趋萎缩,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占全社会的份额是53.2%,1991年降为40%,2001年降为37.4%”。可见,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扩大农村需求,发展农村市场,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即使收入水平的提高足以支持农民选择同城镇居民一样的消费方式,但是因为基础设施较差,消费愿望难以实现,因此也形成不了需求。农村没有自来水设施,农民就不可能用上卫生洁具,从而也就没有消费卫生洁具的需求;农村即便有电,农民也会因为电视接收设备不足或落后而缺乏对电视机的需求。所以,扩大农村居民的需求,固然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除了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新型农用工业以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实现农村人口的安全用水,建设公共供水系统,解决农民的自来水入户的问题;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加快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步伐;三是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实现户户通电目标;四是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继续发展小城镇,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果能够顺利地完成上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那么,农村居民就有条件使用卫生洁具、交通工具、电视机和计算机,等等,从而扩大对上述各项商品的需求。据湖南省政协的一项调查,“全省农村尚有1431万人饮水安全没有保障,34个村3.89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有3.2%的村、1.61万农村人口看不到电视,4.7%的村不通电话”。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只是为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也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提供良好的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所形成的需求,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固然可以通过加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条件,形成和扩大需求,而且也能够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购买力水平,形成和扩大需求。由=F需求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仅有消费欲望而没有购买力,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仅有购买力而无消费欲望,也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形成和扩大需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能不能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负有农村脱贫的使命,要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发展路径,切实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如果加大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那么,投资的40%左右就可以转化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收入。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需要劳动力投入,也需要使用原材料,如水泥、砖头等,这些都是由农村工业提供的,所以,农村工业能够得到发展,既务农又务工的农民收入就能够提高。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利用科技进步可以突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的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民通过发展健康养殖业、特色农业和生物质能产业,生产出使用价值大、有需求、价格高,收人也高的农产品。现代农业建设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农产品物畅其流,价值能够在流通中实现,农民的收入水平可望提高。发展现代农业还需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素质及增收的能力。可见,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农村脱贫、农民致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同其消费欲望相结合,能够形成较大的市场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转变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新农村,需求扩大及效应的发挥是不可替代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需求比较旺盛的市场

经济,又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市场经济。1998年至2003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市场疲软,物价持续走低,农产品市场尤其如此。现在,随着投资的持续升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虽然有所缓和,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还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形成和扩大需求,从而启动市场,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能够形成新的需求,进而带动农村生产的发展。这是一种因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和扩大了需求,需求扩大反过来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通过需求扩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生活进一步宽裕的传导过程,发挥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二、财富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能够产生需求效应,而且也能够形成财富效应。所谓财富效应,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产和积累起来的财富对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那就是对农村生产力和谐、农村生产关系和谐、农村经济基础和谐与农村上层建筑和谐等目标的实现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为说明财富的形成机制及其传导过程,有必要先对财富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西尼尔认为:“任何一种事物要使它成为财富,也就是使之具有价值,应该包括三种特质: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效用是用来表示防止痛苦、或者是间接产生愉快的一种手段的特质,是价值的一个必要成分,它指的是事物对人们痛苦与愉快的关系。可转移性是任何事物能够成为财富,使它具有价值所必备的第二个因素,它表明产生愉快和避免痛苦的能力,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部分地被转移。供给有定限是构成财富的第三个特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的是限制某种商品供给阻力的比较强度。”因为物品的效用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因此,物品的效用,也就是保有某一数量时所获得的愉快,将按比例地增加””。供给有定限指的就是这个“某一数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和积累的财富指的就是具有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三种特质的物品。如果生产和积累的物品不具有上述三种特质,就不能成为财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和积累财富的方式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也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就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用工业等。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新型农用工业品等,都是具有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的物品,从而都是农村的财富,这个过程就是财富生产和积累的过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就是为了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的集约生产、清洁生产等。具有财富特质的农产品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不但产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质量和品种也会大幅度地提高和增多。前者是农村财富数量的增长;后者是农产品效用的增大,实际上也是农村财富的增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就是通过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由产量低、质量低、品质低向产量高、质量高、品质高的农产品结构转变。显然,农业产业体系的提升将大大地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就是通过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财富的效用特质是在流通中实现的,财富的效用对于交换的一方并不大,而对于交换的另一方可能很大。所以,通过流通,财富的社会福利在增大。现代的经营形式和发展理念,虽然不能直接生产和积累财富,但却能提高财富的福利水平,通过市场引领财富的生产和积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更能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更能够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加强农村的教育培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财富生产和积累的能力增大,财富增长的速度加快。

更为重要的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资料在农村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传导自己的活动到劳动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对象是农村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加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类需要的财富的物质条件。劳动对象的质量对于生产出来的财富数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也就具有增大财富生产数量和提高财富生产质量的能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的素质,即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因而能推动农村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生产物质资料的总体能力就能充分发挥,或者说,生产力水平就有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财富的增长。

农村财富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发展现代农业所形成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属于物质资本。农田水利、耕地、清洁能源、新型农用机械等就是农民进行劳动生产所必需的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只是它们本身就是财富,更重要的它们还是生产财富的财富。“物质财富是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积累的劳动愈来愈多,物质财富也不断增长,这就为继续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愈来愈雄厚的物质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所形成的财富,除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外,还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也是财富,它不同于物质资本。“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能是生产的前提,也是国民财富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财富的人力资本是首要的生产力,在财富的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地生产和积累财富,而且也因为财富作为物质条件具有发展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能够生产和积累更多的财富,从而形成财富效应。

新农村建设的财富效应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影响和作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新农村建设财富效应的传导过程。财富之所以能够对农村生产发展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形成财富效应,是因为它本身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协调配合,共同起作用,形成财富的生产能力,即所谓的生产力。生产能力越大,农村生产的发展速度就越快,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就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法律法规健全、市场完善而均衡,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就能在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实现优化组合,形成和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作为财富的劳动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形成的财富效应,是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实现的,两要素在市场上和生产中的运动过程和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生产财富的过程,就是财富效应的传导过程。

三、发展效应:形成机制与传导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发展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而且也是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被称之为发展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仅仅只有发展,没有发展效应,那么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一种缺乏内生动力的发展。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产生发展效应,因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具有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应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传导的。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保障。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健康养殖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够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市场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在于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经营形式和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就是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现代发展理念能够引领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智力保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农民,就能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基本条件。尽管如此,如果只有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没有农村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也是不可能又好又快发展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内容需要研究,那就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制度因素可能比技术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诺斯和托马斯反复强调了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为优先且更为根本的观点。他们将更为集约的耕作制度(比如二田制对三田制的替代)视为一种制度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而不是技术变迁的回应。进而,他们强调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扩张即便在没有发生技术变迁时也能为人均收入的提高作出贡献。”所以,农村社会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只是需要技术创新,而且也需要制度创新,即创新农村社会的体制机制。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要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二是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通过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农村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建设,强化农村的社会治安等,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所难以起到的支持作用。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基础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应该是人与人关系协调基础上生产关系的提升。如果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人与人关系不和谐,即便生产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也不能认为农村社会经济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相反,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逐步实现和谐,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的矛盾逐步得以缓和,那么,不仅生产力的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就是生产关系的和谐程度也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关系和谐包括交换关系和谐和分配关系和谐。等价交换的交换关系就是和谐的交换关系,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者和消费者积极性的交换关系;劳动者和所有者能够获得各自认为满意的收入份额的分配关系就是和谐的分配关系,就是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分配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劳动者与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社会生产力就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从而能够促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展效应。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择现代农业作为发展路径,不只是直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内生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发展效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应是通过以下过程传导的。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农村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农村生产关系和谐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农村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随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与人关系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这是一种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

促发展的过程。就是说,发展现代农业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为了谋求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促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效应的传导过程。

四、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需求效应、财富效应和发展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因为它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消费环境的作用和功能,因而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实现他们的消费欲望。购买力的增加和消费欲望的实现,就是消费需求的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扩大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既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有效需求的扩大,能够启动农村市场。城市工业品通过农村市场流通,价值得以实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城市生产的发展能够扩大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因而具有扩大农产品需求,带动农村生产发展的作用。农村生产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形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效应。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财富不断生产和积累的过程。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直接为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具有财富的三种特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财富。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财富生产和积累的速度。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是通过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扩大财富效用。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是运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社会化的融资形式,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生产与效用实现的基本形式。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促进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扩大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因为财富是继续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所以,它能够形成对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扩大农村财富的同时,形成和发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效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产业保障;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支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发展求发展,通过发展促发展。所谓通过发展求发展,指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谋求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谓通过发展促发展,指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用发展积累起来的财富基础及其财富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这种以发展求发展,以发展促发展的作用称谓发展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具有促使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发展效应。

[责任编辑:王篆]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农情信息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正确判断农业形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安徽省农情信息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情信息工作水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情信息;成效;问题;对策措施

农情信息是指农业生产动态及灾情、民情、行情的总称,它主要反映与种植业相关的农作物面积、产量、灾害、長势、技术推广、政策措施、市场行情等信息。目前,农情信息工作已成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正确判断农业形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农情信息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坚持把农情信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三农”工作中心,不断完善信息工作制度,拓宽信息工作领域,改善信息工作手段,报送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农情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三农”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重大工作部署进展情况、宏观政策与市场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方面的信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季节,定期调度种植意向、农事进度、苗情长势,及时反映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在自然灾害发生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灾情和抗灾救灾情况,分析评估灾害影响,为抗灾救灾提供决策服务。省农委每年向农业部报送报表130张,报送文字信息近200条。32个基点县和农情定点监测试点县每年向农业部直报报表3000多张次。所报数据和文字信息为部省两级领导准确研判农业形势、科学指导生产、科学设计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农情信息工作手段不断加强 2000年以前,农情信息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的形式收集、报送信息,信息传输较慢,时效性也较差。2000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开发建立了一套农情信息调度管理系统,2002年初步实现了部、省间农情信息调度的网络传输,之后逐步向市、县级延伸,2012年实现了部省市县4级联网。2016年又建设了部省农情视频会商系统,农情信息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轨道。

1.3 农情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全省16个地级市,105个县(市、区)、绝大多数乡镇至少都有1名专兼职农情信息员从事农情信息报送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省乡镇级以上的农情信息员1058个,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6%,87%的人员所学专业与农业有关,基本建立了1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精干高效的农情情信息员队伍。部分地区还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中培育农情信息员,进一步了完善服务体系。为增强农情信息工作的准确性,2010年农业部在安徽省建立了32个农情基点县、2015—2016年又在基点县的基础上建立了32个农情定点监测试点县。至此安徽省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点面结合、互为补充的农情信息服务体系。

1.4 农情信息工作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建立关键时期农业生产信息日报制。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均实行信息日报制。省农委及时编制表格下发各地,对夏收夏种、秋收秋种进度、农作物受灾情况、抗灾救灾情况等信息进行1日1报。二是建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月报制。省农委从2009年开始建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月报制,每月的8日对上月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特点,反映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三是建立重要数据会商制。重要灾情数据、核心统计数据上报农业部前,均与委内种植业局、市场信息处以及委外省民政厅、省水利厅、省统计局、省调查总队会商,形成一致意见后报主要领导审核后上报。

2 农情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情信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对信息工作的高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认识不足 少数地方对农情信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情信息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需要了,意识有所淡化。甚至不知道农情信息工作具体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部分农情信息员,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就那么几个数字,起不到多大作用,看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2 工作方式落后 一些地方农情信息工作,没有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仍然是就生产抓生产,就数字报数字,工作仍是老套路,没有适应形势变化,没有更多地关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的新变化。

2.3 信息队伍建设不力 由于受编制限制,人手严重不足,各地专职的农情信息员很少,大多是兼职,或者是从相关事业单位借调、雇请人员从事农情信息工作。此外,农情工作人员稳定性差,变动频繁,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等也是参差不齐。

2.4 报送信息质量不高 不管是文字信息还是数字信息,都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从文字信息来看,大多以会议报道、一般动态信息为主,很少有根据形势和市场变化,而作出的深层次的综合性、分析性信息。从数字信息来看,由于农情信息员更换频繁,一些信息员对农业情况不是很熟悉,甚至对一些主要农业生产指标概念不清,致使有时上报的一些数字出现明显差错。少数信息员可能由于身兼多职,在农情信息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甚至不能完成应该上报的报表任务。

3 进一步提升农情信息工作水平的对策措施

当前,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推进、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农业生产主体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产品属性的拓展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情信息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创新方式,着力提升农情信息工作水平。

3.1 加强组织领导 农情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和引导农民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农情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为农情信息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分管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农情信息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情信息工作的措施。各级农业部门的办公室是统筹农情信息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协调督办,确保农情信息工作各项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2 加强队伍建设 各级农业部门至少要确定1名专职农情信息员,具体承担农情信息数据报表和文字信息报送工作。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农情信息员列席本单位重要会议、阅读有关重要文件、参与重要调研活动,了解掌握更多信息,拓宽视野。要保持农情信息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农情信息员的培训和培养。要进一步壮大农情信息员队伍,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培育农情信息员。各级农情信息员要克服畏难情绪,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怀着感情、饱含热情、充满激情,扎实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3.3 切实提高信息质量 农情信息工作季节性、时间性比较强,要提高信息质量必须在“快、准”2字上下功夫。从数字信息来看,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上报,客观反映农作物面积、长势、产量、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灾害等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数据,如种植意向面积、产量预计、受灾面积等数据,要认真核实,严格把关,经主管领导核准后再上报。从文字信息来看,要“跳出自我”站在领导层面换位思考问题,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使提供的信息能够供领导所需、补领导所缺、释领导所疑。要减少一般会议性、动态性信息的报送,增加一些有观点、有思想、有建议、有价值的信息。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认真挖掘,发现问题,解剖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通过加工整理,把零碎的情况系统归纳起来,撰写出具有新观点、新举措的高质量信息。同时要进一步拓宽信息领域,不仅局限在常规农业生产动态、灾情动态等信息的报送,更要延伸至产前的预警和产后的销售,对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超前分析,对农产品产后销售跟踪监测,综合分析农产品市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4 加强部门沟通 农情信息调度报表涉及的统计数据比较多,有些数据在上报之前,既要与农委内部市场信息科的统计物价信息、农技推广中心的苗情监测信息对接,又要与统计、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必要的情况下要进行会商,形成对形势判断的一致性,以免各部门出来的数据相差较大,导致对形势产生误判,造成工作被动。

3.5 创新调度方式方法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情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充分发挥省级定点监测平台的作用,开展农业部与省、基点县视频会商,及时准确分析苗情、灾情、墒情、病虫情和产量形势,更高效地服务于领导。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继续开展大田小麦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并逐步扩大到玉米、大豆等作物,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土壤湿度和温度、降雨量、长势长相、病虫情、灾情等信息,然后通过无线远程传输系统传到省农情中心,由专家进行汇总、分析。继续开展农情田间定点监测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优化监测设备,提高实时监测数据的质量。开发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定点调查系统(手机APP),实时监测农作物播种、长势、灾害、施肥、用药、销售、价格等情况,快速分析诊断。充分利用安徽省农业委員会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农民关注度较高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农业政策、农技推广、市场行情等信息,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责编:张宏民)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自十九大以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建设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环保农村作为新中村建设中重点项目,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一些农业大市以及沿海等开放性城市已经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新中村建设的主旋律。但在新农村建设期间,环境保护问题随之出现,是发展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若想建设农村、振兴农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沼气工程、秸秆循环再利用等都为农村环境治理立下汗马功劳。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旨在将农村建设为农业发展与环境优美并存的崭新面貌。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的相关概念展开综述,重点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并详细列举几条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农业;环保农村;新面貌;困难;建议

引言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前提,则是需要做好农村建设工作。若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着手。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不免会涉及到环境的问题。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发展生态农业与环境治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整体素质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则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开始。

一、相关概念

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融合便是生态农业,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同时还推动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必须要贯穿我国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当中[1];二是,要不断优化农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等环节。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发展在先,而后才是发展农业。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应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农业经济,这样既可做到环境不被破坏同时还能提升经济效益。

环境农村的概念较为直白,也就是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保农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重点。由此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的发展与环保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整体,二者属于相互促进与相互依存的关系[2]。

二、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内部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农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与关乎着我国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粗放的形式已經不复存在,小规模、单一形式的特点也逐渐消退,规模化、现代化、多样化是当代农业的代名词。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但内部发展却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各地区间农业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并存的状态由此而生。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到现代化农业建设当中,但一些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使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只能维持“自给自足”,无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云贵高原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人们还在使用牲畜或人力来完成一年的耕作,使用的农具也相对落后。这种现象与当前我国提倡的现代化农业建设严重不符。

(二)非农业产业发展迟缓、缺乏竞争力

十九大振兴乡村战略提出后,国家各种扶持政策不断推出,进而许多乡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企业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由于国家对新中村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对乡村企业在市场、生态、资源等方面的要求随之提高。许多地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致使许多乡村企业以高经济收益作为发展目标,长此以往则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现象[3]。面对此种情况时,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完善基础设施。例如:乡村道路关乎运输、出行,需要进行硬化与治理。交通阻碍是影响乡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三)保障制度缺失

社会的发展进步带动着人们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加,着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诸如车辆、财产等保障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在乡村居民中,这些保障制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针对农民的各种保障制度仍处于空白。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在建立居民环保意识中,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其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应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在加大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落实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环境与经济现状,就要从基层开始,将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灌输到每个人的心中,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在是一句口号[4],而是真真正正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其次,通过开展教育宣传培训活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引导群众不可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重视环境治理。

(二)利用科学手段促进农业与生态平衡发展

生态环境示范园区是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常见手段之一,通过此种方式来增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并以有偿劳动的形式将其带入到生态示范园区的建设中。另外,加大对乡村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绿色、环保的新型企业。例如:秸秆颗粒企业、秸秆餐具企业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与生态平衡发展的目标。

(三)加大对乡村企业的支持力度

乡村企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带动一方经济增长。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可以加大对乡村企业的帮扶力度,使其有能力引进先进的生存技术,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会遇到许多不可规避的影响因素,其中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在面对这些影响因素时,需要深入分析其作用与影响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规避措施,进而施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整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优越环境与空间。除此之外,新农村建设过程总离不开社会、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群众的支持,结合三者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各方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使生态农业发展成为助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舔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妍妍.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 农家参谋, 2020, No.651(07):21-21.

[2]周江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23(22):2.

[3]张枫.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000(015):281.

[4]刘秀花.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探究[J]. 南方农机, 2017, 48(15):2.

[5]何兰.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4):1.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4篇

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驻马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机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农机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帮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化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有条件向非农产业输出,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机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

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使用农业机械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畜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农机化是农民增收的保障

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村有能力、有条件向社会输出劳动力,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使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农机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载体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广泛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农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多头并进,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农村通信服务的成本高、收益差;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实际应用不广泛;部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运行不佳;农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不健全,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有待改善。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瓶颈和矛盾: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有待理顺;试点政策短期性与农业信息化建设长期性的矛盾;农业信息需求与供给对接困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

(一)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充分、资金投入欠缺

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在农业逐步向科技化的转变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发展也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在一些地区,相关的领导者在认识和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忽略了它的具体实施性,对信息化的认识仍停留在互联网最基本的状态中,如:打字、聊天。对于它的支持体系了解也不够全面,导致它不能够完全的实施。一些领导的思想还没有纠正过来,认为农业的信息化对于现在的农业发展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存在着滞留的思想。而且在农业投资方面,也不够充裕,使资金与具体实施的方案不能完全的周转,从而影响政策的引导、人力的运输。

(二)收集、处理信息不够科学,成落后状态。

农业信息网的铺盖范围与农业信息的收集程度和开放性是成正比例的。对于一些县镇来说,农业的信息化水准仍达不到农业信息的广泛性和权威性,从而导致它的收集不够全面,使整体的发展也相应的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对计算机网络运营不够深入科学,信息的采集点与信息的处理方案也停留在表面层次,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欠缺合理的使用,导致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而且一些地区仍以手工处理为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三)农民自身素质水平偏低与专业的信息人才的缺乏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主要依赖的还是农业工作者的群体,所以在实施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要制定有依据的有方案的信息提供,扩大信息化的对农业的影响,从而提高农民对信息化的认可度,推动他们的学习。

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为了使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应该加大农民对计算机网络的培训。同样也要挖掘农业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并且精通于网络技术,这样才能对农业产业与农业出现的一些相关信息做到随时讲解随时解决问题。通过对农业市场的分析,以满足农业行业的发展需求。

所以对于农业信息化,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农业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使它的系统更加的完善合理。

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有效解决各自为战、叠床架屋的局面,需要从中央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部署。首先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主管机构。通过强势的领导体系,打破部门界限,摒除部门利益,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制定日常工作制度,保证建设经费、信息资源、人员的整合和共享。其次是要制定好农业信息化宏观发展规划,科学地界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边界,确定农业信息化各发展阶段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同时,顶层设计还应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分工。

(二)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知名信息平台

网络时代具有“眼球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征,多方、各级分别建立平台只会导致资源分散,不利于服务质量提升,而少量的信息平台反而有利于发挥“眼球效应”,降低用户搜寻成本。建设农业公共信息平台不在多,贵在精,应通过合理机制将各部门有限的财力有效整合,合力办大事。同时,应大力向用户宣传信息平台,以形成集聚效应。

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到真正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使农民本身对信息化的认知达到一定的高度,使他们了解到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切身的考虑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宣传,如: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

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方案,有组织、有引导性的进行宣传,使宣传达到持久、广泛、深入的效果。

通过广大媒体进行宣传。使宣传内容得到普遍的认知,使群众积极参与。

(三)建立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

市场体系的建立是确定农业信息服务的前提。加强农业市场体现的建立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示范点。扩散性的进行推广示范,使县、镇、村都有健全的服务体系。

2.规划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各个部门的实施方案。

3.动员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

(四)综合农业信息资源加以合理运用

农业信息的发展是持续性的、逐步化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管理操作,通过把具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对相应的一些信息进行收集,建立一个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对农业信息的采集更加方便,也更加全面。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网站宣传,广播媒体宣传、报刊等,把农业基本信息进行统筹规划,使对农业的开发利用更加的合理化,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服务体系相结合,促使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

(五)分析用户需求,加快农业信息开发

解决农业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问题不能寄望于政府单方面的“给”,而应靠农民的“拉”,把农民的需求视为农业信息化的“第一公里”,从农业信息资源中开发出对农民有用、易用的信息产品,处理好信息(服务)“接地气”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境。由政府直接开发并供给满足农户需求的信息的效率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其他的供给机制,如引入第三方进行“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培养一些相关的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使农业行业与信息化想结合,以此来推动农业的发展。对于县级农业部们要实施有计划的人才培养,建议上级业务部门每隔2-3年对下级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并组织从业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六)持关键技术,强化成果推广应用

为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应当引导和鼓励国内相关机构积极研发和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应用系统和各类信息产品,扶持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一方面面向特定用户,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及应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普通农户,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知识化沉淀,提升信息的价值,并强化查询智能化设计,改善信息平台的易用性,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有效信息。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前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国家财政资金有限,仅仅依靠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无法满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分析表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非政府融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此,在保证公共财政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供给的同时,还必须争取国内外各方面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心与支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地解决目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息化 非政府融资

一、引言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对于改变我国广大农村信息闭塞的现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而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因此培育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非政府资金积累渠道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立足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非政府融资进行研究,以拓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筹融资渠道,这对于解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来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它包括农村行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等。而非政府融资,是指资金来源中除了政府财政投入的那部分资金以外的资金投入,包括信贷资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等。

二、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

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任何即使他不愿意为某产品或为他提供的服务付费,也不可能把他排除在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人消费,并不妨碍或影响别人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由于公共产品的这些特性,市场机制无法抑制“搭便车”的行为,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物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为常见的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上引进市场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准公共产品往往不能同时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求,它一般具有较大的正向外部性,因为它所提供的利益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用,可在技术上实现价格排他,使其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同时,它的另一部分利益可由所有者之外的人享有,利益又是不可分的,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对于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公共产品理论认为,由于它具有外部效应,因此不应由政府财政全部包揽下来,而应该采取政府主导提供与市场辅助提供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这类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而言,由于它所提供的许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存在显著的外部收益,使之具有“非排他性”和收集成本很大,再加上其使用边际成本很低,因此,单个企业和个人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去收集信息,而是采取“搭便车”的做法,这决定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农村信息属于准公共产品,理所当然是国家财政应大力扶持的重点领域,政府必须进行支持和投资,而且政府在推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国家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支持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求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多元化渠道融资机制。由于市场机制可以在准公共产品投资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可以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投入机制。

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非政府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公共财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由于农村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理所当然属于公共财政要努力确保和重点支持的领域。但由于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处在起步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很大,任务仍十分繁重。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在资金投入上,在255个有县级信息中心的县中,148个有专门的经费,平均每个信息中心为86600元,经费最多的为110万元,最少的只有500元 。由此可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是政府的重点投资领域,而政府财力有限,能够投放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显得非常有限,因此,仅仅依靠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无法满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吸引政府以外的其他投资主体进行投资。

(2)引入非政府资金改善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和农村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隐性需求不足,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是来自上面的行政指令,并最终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垄断的单一供给模式。农村信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此种情况下,如能在农村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加强市场竞争,引入其他资金主体,如企业、民间组织等,借助他们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同时,新的市场主体的进入,引入了竞争机制,对政府提高农村信息供给效率形成反逼态势,有利于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利用非政府资金既可以增加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弥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也可以提高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由此可见,一方面公共财政资金有限,其供给不能满足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投资可以弥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缺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在保证公共财政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供给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争取国内外各方面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心与支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使政府投资和非政府融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解决目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非政府融资是十分必要的。

2.可行性

(1)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發了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把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政府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和个人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可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在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这使得非政府资金主体对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的预期收益看好,他们在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直接投资或者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投资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2)非政府资金具备了一定的供给能力和可利用能力

第一,金融资金供给充足,可以支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据统计,2005年,全国金融贷款余额17万亿,农业GDP 贡献率为15.2%,而农业得到的贷款不足1万亿。金融部门游离于支农之外,金融资金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二,民间资本大量闲置,可以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第三,外资在中国投资日渐增多,外商必然会发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吸引外商资本的投资融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因此,从非政府资金的供給能力和可利用能力来看,它能够为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活力的资金来源。

(3)其他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和国外农村信息化建设非政府融资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首先,从其他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过程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非政府资金规模的扩大和更先进融资方式的出现,某些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弱化,也为非政府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创造了条件。可以借鉴其他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经验创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融资方式,吸引非政府资金。

其次,从国外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看,许多国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和投资模式。例如,印度在其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不仅仅是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而且还引入私人投资和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等方式,注意吸引私营企业加入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印度政府在实施农村电子政务计划时采用了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另外,美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积极吸引非政府资金,例如美国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就是由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和私营机构(企业) 共同参与完成的 。因此,国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非政府资金完全可以支持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公益性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其建设的资金来源中,必须明确政府财政资金主渠道的地位,但同时也要强调市场资金渠道的辅助作用。以公共财政为主兼顾市场的资金运行机制是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强公共财政主导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发展新农村信息化方面,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2.制定鼓励非政府资金投资的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

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非政府资金投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吸引和鼓励非政府资金投入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上来,鼓励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将农村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建立在市场机制、社会参与和政府自身变革的基础之上。

3.构建有效的市场化竞争机制

政府应合理界定新农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产权,积极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合理界限,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领域的改革(非政府资金的参与),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最终打破农村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单一供给体制,实现有序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赵战军 谢 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农村经济,2005(12):P23-25

[3]张克旭:破解农村信息化“三难”,http://www.agri.gov.cn/,2006年8月24日

[4]贵新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的思考与建议,http://www.hebzx.gov.cn/,2006年6月8日

[5]陈良玉:印度农村信息化的实践及借鉴,世界农业,2004(10):P36-39

[6]贺文慧 杨秋林: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4):P18-20

[7]贺文慧 高 山:浅析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http://www.ahny.gov.cn/,2005年12月19日

[8]李荣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农业,2006(8):P63-64

[9]辛仁周:辛仁周谈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http://www.enet.com.cn,2005-5-16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