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2023-11-05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农民在中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的发展不可或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其培育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目前,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存在不少困境,本文将针对农村地区的现实因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规律,分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第351页.]对于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心聚气团结力量,巩固思想;对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铸就民族之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占幅不小,农村作为社会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占了全国人口的41.48%,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始终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指的是普遍人民群众能够接受、认可,并在日常生活中以它为价值追求、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第169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其培育效果对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起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单连春,单俊宇.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维度——评黄明理教授《角度·视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讲》[J].经济问题,2019(11).]。扶贫先扶志,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农民创新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农民正确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除落后、封建的陈旧思想,树立科学思想,解除思想障碍,调动农民的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民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实现大众化建设,能够加强农民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整体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网]在农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实现大众化,被农民理解、认同、接受,能够促进农民克服不良思想,转化思想观念,提高精神境界。避免偏远地区的农民,因信息传播不流畅,文化素质不够,而受不良思想侵蚀,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所以,为坚定农民的社会主义信念,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引导农民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

二、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困境

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特殊对象,是宣传教育的重点,农民的特殊性在于文化程度较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对于农民来说相对较抽象。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实现大众化建设仍存在较多困难。

(一)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首先,农村经济落后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需要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想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党和政府需设法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会认可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经济落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培育与践行,制约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其次,农村地区宣传教育机制不健全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根据调查显示,近年以来,普遍农村很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农民文化生活体验较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农民文化生活内容有待丰富。因此,农村宣传教育载体的缺失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村的有效传播。此外,师资和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乡镇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经费不足,难以组织开展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导致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单一,甚至是单向传播,忽视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没有针对性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最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力量不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有效传播。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力量,基层宣传班子理论水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实现大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存在的困境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宣传教育存在的困境之一是传播的形式过于形式主义,偏向理论灌输,仅凭说教,忽略农民群众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在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更需要基层组织宣传人员开展更大众化、更深入人心、通俗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主义还表现在,基层组织宣传教育脱离群众。农村地区的基层领导干部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要责任,若脱离群众,没有和农村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建设是不利的。其次,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单向传播现象,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不能设法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兴趣不大,尽管农民群众的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方向是一致的。最后,不良网络文化产生消极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逐渐兴起的信息革命,改变了人们间信息、资讯、知识等的传播方式”[ 张世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9.]。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斷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在农村越来越普及,农民群众的生活也日益离不开网络。相应会出现新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复杂化,一些网络平台为吸取流量传播虚假信息,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都得不到保证,农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农民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误导。

三、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路径思考

(一)扩大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

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任务,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上应扩大资金投入,通过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发挥党的统筹作用,统筹协调各社会组织,通过多個渠道、多种方式,促进农村与市场的接轨,解决农村地区经济收入问题。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确保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骨干队伍引导

农村地区干部队伍的来源乡土人才和引进人才,二者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乡土人才更偏向了解农村地区的真实情况,引进人才相比乡土人才理论文化水平较高,更能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对国家相关政策理解更为透彻,因此,农村地区基层组织建设与队伍建设离不开这两种人才,一方面,加大乡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政府须适时鼓励,引导优秀大学生及社会人才入乡,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培养专门的宣传队伍人才,重视相关基础理论、国家政策的学习,提高理论文化水平。

(三)完善农村地区宣传教育机制、丰富宣传方式

农村地区宣传教育机制不健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不管在何时,农民都是不容忽视、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力量。根据农村现实情况和农民群众的特点,创新丰富宣传教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有效推广、落地生根。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与农村农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价值需求,有针对性地切入,向农民群众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众化建设就是要把它的抽象内涵通俗化,日常化,能够被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在宣传手段上也要丰富多彩,通过文艺活动的形式,例如文艺演出等,也可通过展览、粘贴文化宣传栏、漫画的形式传播,可以通过广播向农民群众日常宣传传播,开展主题讲座,近距离与农民群众沟通交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宣传内容需简短易懂,结合日常语言和农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便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和践行。

(四)发挥大众传媒宣传平台舆论引导作用

当前社会,人们与网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农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娱乐方式也与网络息息相关,逐渐对网络形成依赖。网络是把双刃剑,应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通过网络向广大农民群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党和政府应时刻关注网络舆论,注意各平台网络输出的内容,确保向农民群众传播正能量。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网络信息中,通过隐性和显性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认可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文修叶(1993—) ,女,仫佬族,贵州麻江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马永红(1996—),女,回族,甘肃临夏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

吴巍巍(1993—),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  名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宣传教育创新研究——以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为例  项目编号:YCX21066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深入诠释了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理性分析了农村金融在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一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资源、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就我国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农业大省(区)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我们去面对。《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十一·五”时期新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农村金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实现建设新农村的20字要求都离不开金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据专家估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700元到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00亿元—39200亿元之间。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需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

2、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舞台。农村金融是“三农”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取之于“三农”,又服务于“三农”,农村金融与“三农”经济之间不是简单的支持与被支持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使农村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阶段。同时,也必将给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增加。二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没有满足的金融需求。如银监会统计数据所说明的那样,在农村只有不到1/3的农户能贷到款;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为农村金融机构施展才华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许多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业的自身积累日益减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积累能力;从财政投入看,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于“三农”问题解决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强,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看,资金投入仍严重不足、且资金分头管理,难以发挥更大的效力,再加之县乡负债严重、财政困难、专项配套资金无从落实,而以各种方式挤占支农资金的事情却司空见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大部分要由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由此可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寻求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整体功能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仍旧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断减少,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工行建行农行等大银行纷纷从农村地区撤出:工行网点数量从最高峰时的3万余个撤并到如今的2万个:建行从最高峰时的25万个撤并到如今的1.5万个:作为农字号的农业银行,近年来,在内部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考虑自身的生存及利益,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并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经济欠发达农行从最高峰时的4万个撤并到如今的2.8万个。这样一来,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数量就大大减少,许多农村地区甚至是金融服务空白,使当地农民办理存、贷业务要走数十里路程,农民存款难、贷款难的问题已开始显现,极大的影响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2、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首先,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丢卒保车的政策,开始从县域经济中实行战略性撤退,限制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农业等弱质产业的信贷投放,将富余资金抽向发达地区,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其次,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包括农行、农信社、邮政储蓄、农业开发银行以及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由农信社翻牌成立),在这些机构中,农行、邮政储蓄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无论是农行还是邮政储蓄,其资金都是集中运用,于是,最终形成这么一种后果:原来在农村流动的资金,60%以上却回流到城市中去,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再次,在商业化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许多资金流向非农项目,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

3、农村金融信贷投入锐减,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严重缺失。首先,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需要,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当前在以下四个方面贷款满足率严重不足,一是大额农户贷款。对于农业大户来说,

几千元的小额农贷已经难以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其资金需要少则数万元,多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对这些大户,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财产,银行、信用社感到风险难以把握。二是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下,技术含量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落后,其信用等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支持要求。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资金,贷款回收没有保障,银行不愿意放贷。其次,传统支农项目面临收缩。一是小额农贷额小、面广、利率低,仅凭农户的信用发放,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加上农业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成长性、增值性较差,不确定因素多,蕴含风险大,农信社不仅管理难度大,而且长期处于微利经营,投放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目前农信社普遍实行贷款“责任制”、“终身制”,更使信用社信贷员产生“少放贷款少担责”的“惜贷”、“惧贷”思想,缺乏农业信贷投入的主动性。

4、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单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首先,农村金融支持主体缺陷,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支持,但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着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一是基层农业银行支农作用日益削弱。近年来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管理权限上收,信贷投入向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集中,支农职能严重削弱。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政策性效能受到制约。农业发展银行只对农产品政策性收购负责,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诸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方面并无“政策”,农业发展银行在政策性支农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削弱。三是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中存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缺陷。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主体,由于历史、体制、经营管理等综合因素影响,自身包袱沉重、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强、经营困难,加之其结算功能不全,信用工具欠缺,存在“一社难支三农”的问题。其次,农村金融服务手段传统、单一,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滞后。

5、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新农村建设缺乏应急屏障。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不利于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固前进。其一是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其二是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自身财务状况困难,面对大量的不良贷款,依靠现有的呆账准备金和自身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置大量风险资产。其三是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即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其四是存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缺乏。我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将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其五是贷款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担保机构数量较少,资本金严重不足,存在监管漏洞,担保公司普遍存在运作不规范,特别是一些民办商业性担保公司忽视主营业务,从事资金拆借等业务,减弱了银行与其合作的意愿,从而影响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6、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存在巨大反差。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劣状况,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缺乏保障,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当地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从宏观层面看,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缺少《农村金融法》、《合作金融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这就大大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从微观层面上看,在农村,受农民金融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人仍多年潜意识地形成“失信有理”的认识,企业因失信而大量逃废债,信贷征信工作也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没有形成权威性和所独有的效果和作用,造成社会信贷环境狭窄,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在农村还没有建立真实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和相关信息披露制度,使得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心有余悸。

7、民间金融规范性差,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稳定。据调查,由于官方金融组织融资量受限,且主要服务于国有及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和融资活动应运而生,资金融通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方向也呈多样化。据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在农村资金需求旺季,农户筹集资金总量中的30%是以民间借贷形式取得的,60%的农户或多或少依靠民间借贷无论国家对民间金融的合法性是否确认,但民间金融却的的确确的存在于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的地区民间金融所占的市场份额甚至还远远的大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在资金的借贷市场。民间金融因其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因此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利率较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存在着极不稳定因素,不能持久稳定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多层次并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里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思路:

1、合理设置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最迫切的任务是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合理配置农村金融服务资源,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建立分工合理、功能齐全、辐射全面、互补互助,适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业务经营战略转型,改善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供需矛盾。具体来说:一是将邮政储蓄机构改为邮政储蓄银行,将其网点按行政区划设置,满足农村居民的储蓄、现金结算、汇兑需求,邮政储蓄银行吸收的资金作为基层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用于满足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二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经济区划合理设置农村信用社网点,为农户提供信贷、各项中间业务等服务,对于由于规模小、业务萎缩、保本经营难,而被撤并了的乡镇信用社,可通过设置代办站、补充农金员、增加农贷协管员等途径,解决农户金融服务难,尤其是信贷服务难的问题。

2、明确市场定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一是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尤其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应在体现国家扶持意向和扶持力度方面发挥商业银行不可替代的政策性功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资金需要,支持培育现代化粮食市

场体系的同时,拓展服务领域,增加对县域的政策性金融供给,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产业依托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加大商业金融支农力度。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比较齐全,服务手段比较先进,应当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国有商业银行大有用武之地。国有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乡村工商业等。三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国家适当支持、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努力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不断创新支农服务功能,做到农村金融服务与订单农业相结合,与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市场化的农村经济运行体制相结合。

3、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的力度。第一,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放宽基层行审批限额,单笔审批限额应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确定。第二,要合理确定农业信贷规模,信贷规模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不能出现因资金不足而影响结构调整的情况发生。第三,要改进责任追究制度。取消终身负责制,对于确因市场风险而造成的放贷失误不应追究其责任,将权、责、利紧密挂钩,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信贷人员放贷收贷的积极性。第四,改变传统的贷款方式。农村信用社要改变贷款的“春放秋收”管理方式,把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企业的生产周期结合起来确定贷款期限。第五,扩大信用放贷范围。对于民间贷款及小额信贷应以信用放款为主,对一些农业大户在产品有销路、还款有保证的情况下亦可适当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机构应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根据历史记录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据此为每户农户确定信用放款额度,在额度范围内随要随放,无需抵押担保。第六,改进支农资金发放办法。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不能局限于小额、分散的范围,在贷款额度、期限用途上要适当放宽,对于农村科技部门的资金需求应纳入支农贷款范围,对于涉及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如大型种植、特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应以支农资金的形式发放。第七,对于风险较大的大额农户贷款,金融机构可要求农户自行组成农户联保小组按“互助联保,风险共担”的原则分散风险,采取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如开展互保、土地经营权抵押、动产质押、粮油销售还款委托书等方式,提高农民获贷能力。第八,明确信贷重点。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和改制企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富余农民充分就业:重点支持农副产品基地开发建设、名优土特产品基地建设、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

4、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和规避机制,可以保证农村金融改革依照制度办事,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一是要将信用环境建设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增强对政府改善信用环境的约束力,建立健全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信用和经济档案,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库,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把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抓好,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二是应加强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体系建设,将农村保险体系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框架内统筹考虑,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商业性保险也应向农村下延机构,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防范农业经营风险和涉农信贷风险的作用。三是在担保机制建设方面,应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多主体、多形式的担保机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状况。积极探索符合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担保制度,在担保形式上,除传统的保证担保和不动产担保外,应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农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手段;在担保机构上,既要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还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担保领域。担保机构要适当简化担保手续,降低门槛,并按年度补充担保基金,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担保基金规模与实际需要相适应,为缓解农村担保难发挥积极作用。

5、积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对资金的吸引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育和优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构建好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平台。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并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针对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二是要构建好银政、银企交流协作的平台。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议、形势分析会、银企洽谈会等形式,促进银政、银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力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三是要构建好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沟通机制,让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及时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信息动态和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使政府、银行、企业正确决策,合理投资,有效经营,共同发展。四是要构建好诚信建设平台。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户等活动,切实营造全社会“诚信为本”的观念,使金融有一个发展业务的良好土壤。五是要构建好金融维权平台。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金融维权工作的支持,对金融机构被侵权事件进行统一管理;对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进行整理分类,开展依法收贷,坚决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扩大维权声势。

6、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延伸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不断加大金融科技和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力度,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一是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特点,除信贷业务外,应及时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汇兑、结算、票据、代理、保险、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以及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开通通存通兑业务,开办银行卡、电子终端、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二是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ATM机、POS等现代化支付机具的布局,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宣传力度,普及人民币反假、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户现代金融意识。四是积极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组织功能、导向作用和避险机制。当地政府要注重商品期货市场的功能运用,重点鼓励和扶持适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期货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建设经验,学会利用期货市场来指导市场、引导生产,使之成为政府调控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

7、切实加强民间借贷管理,引导民间借贷走向正规。目前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仍局限于体制内的正规金融部门,产生于农村经济的民间金融就是对官方金融僵化体制和低效率经营的一种积极反应,是市场机制诱生的自下而上的一种整体制度创新,对提高正规金融机构的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做的不是简单打压或取缔,因为这样做不仅无法摧毁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反只能使其以更隐蔽的方式活动,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当地政府应当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在严厉打击高利贷和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在农村金融市场进入竞争机制,有效发挥民间接待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地方农业人口占比大,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影响新农村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和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坚定不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认真研究分析农村金融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着力推进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李 萍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人口老年化程度日趋严重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养老和健康逐渐成为个人乃至国家关注的问题,康养产业孕育而生。但其作为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重点关注的行业,其产业体系只是初步形成,因此国内对其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金融在支持其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明晰康养产业的定义,再结合贵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人口结构特征,分析其发展中的不足,为金融如何发力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康养产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康养产业;金融支持;贵州省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迅猛发展,2019年全国人民生产总值已达91.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的繁荣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对基本生活物质的需求,而且更加关注精神享受,对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康养成为每个人都在关注的话题,康养产业也成为中央乃至全国各地重点关注和发展的领域。但是,康养产业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其基本的概念亟待界定,金融与其有效的融合模式还需继续摸索。贵州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森林资源,2019年贵州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9.95%,负氧离子含量高,药材齐全。此外,贵州省是喀斯特地形地貌最为突出的省份,有着独特自然风貌。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药材有着特殊的疗养功能,因此,金融支持贵州康养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可为全国农村地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康养产业界定及其内涵

(一)明晰康养产业定义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健康状态的维持。在经济总量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全国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尽管中央各部门颁布和编制了一系列有关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但对康养产业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

因此,明晰康养产业的内涵对构造完整的产业体系、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有着重要意义。康养产业的定义是对产业的范畴、产业发展方式、产业规划布局以及以怎样的融资方式支持其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正是因为含义的模糊,康养产业的构成体系便不能明确归类,与康养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与规范管理法规便不能统一标准,给予规范。基于我国康养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康养产业主要面临着产业体系不完整、激励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产业链不完全、人才服务队伍缺乏不足等问题,故而对康养产业概念的界定是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链条的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如果概念不能界定,金融支持便不能准确识别需求,会导致资金无法形成有针对性、有效的匹配,社会资本只能流向政府所界定的范围,融资筹资方式也会因进入和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受到限制。

(二)康养产业的内涵及其划分

康养产业是指紧紧围绕着人类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养护三种状态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产业综合体[1]。“康”表现为最终的健康状态,该最终状态体现的是全方位的健康;“养”是指实现健康状态的养护过程,需要以各相关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作为基础,是康养产业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各产业出现、发展以及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只有成功养护好,才能实现健康。康养产业内容广泛,包含治病、康复、保健、养老、预防、教育、咨询、环境保护等领域,相关产业有食品业、康复业、医药及器材制造业、养老养生业、心里咨询业、旅游业等等[2]。因此,康养产业的属性十分复杂,不过作为产业概念仍属于经济学范畴。康养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有完全由私人参与生产的市场化的商品,也有政府完全负责建设的公共性质的物品,还有政企合作一同参与设计的准公共品,很难统一归类其商品属性。从我国学者对康养产业的研究成果来看,站在实现健康状态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实现型、药品器械实现型、食物调养型、人力疏导型以及运动调节型。自然资源实现型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的调节功能,实现整个人的身心愉悦,减压降负,该类型如森林康养、旅游康养等;药品器械实现型通过药物治疗、器械康复等维护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转,如保健品的生产、跑步机的开发等等;食品调养型主要是通过食用绿色无害的食物和食物的药理功能作用实现健康;人力疏导型通过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对心理有问题的人进行心理开导,为他们解答疑惑,解决心理障碍;运动调节型通过人类自觉、自律的运动健身,保持健康的体魄。自然资源实现型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该产业项目建设具有资金需要量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往往需要多方的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给金融支持其发展带来的阻力最大,而其他类型的康养产业发展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资金的投入和收回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主要解决的是金融支持自然资源实现型康养产业的发展问题,以下统称为康养产业,避免阐述累赘。

二、贵州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瓶颈

(一)贵州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自2013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发展要坚持两个底线以来,利用其独特的旅游、生态、养生、文化等资源,通过加强顶层设计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康养产业的政策和规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正式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贵州省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战略安排,以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健康产业的政策并制定《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相应实施的“6个50”工程。2015年贵州成立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就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专门进行探讨,2018年继续出台《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新一轮六项行动计划(2018—2020 年)》,该计划中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产值增加值突破1 800亿元,形成让大健康產业的大企业越做越强,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迸发的产业格局,并对健康医药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健康运动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健康旅游产业、健康药食材产业等六大产业发展做了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贵州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省公路里程达19.69万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3 560公里,高速公路达6 453公里;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7%;在医疗保障方面,每千人床位数达到6.51张,远程医疗会诊服务23.6万例。2019年8月底贵州省中药材(不含刺梨、石斛)种植597.53万亩,产量42.87万吨,产值50.51亿元,截至9月,贵州33个县药用植物资源5 304种。目前,贵州的全国500强制药企业达到14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达到154个,2015年苗药总产值突破300亿[3]。2018年贵州实现旅游总收入9 471.03亿元,国内旅游96 712万人次,国外旅游9 449.58万人次。

(二)制约金融支持贵州农村地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因素

实现资金融通是金融最基本的功能,金融体系是包含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等综合体系,活跃的金融市场、丰富的金融工具、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有效的金融监管对康养产业融资、减低成本、分散风险有着重大意义。虽然贵州对康养产业实施了具体战略计划并营造了一定的金融支持环境,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金融政策不完善。近几年康养产业在贵州的发展速度迅猛,但支持其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却落后于产业的发展速度。目前,贵州省出台的政策主要都是在加强顶层设计部署规划,着重从宏观角度给予指引,对康养产业的具体细则、实施手段特别是金融支持政策非常少,金融监管政策相当缺乏,缺乏有效支撑金融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2.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不多,制约融资规模。目前,康养产业项目建设主体者在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不高,其主要以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给予支持。主要因为:一方面,政府对参与康养项目建设者门槛较高,通常是实力强大,资金雄厚的成熟企业才能从政府手中拿到指标,因此限制了从金融市场融资的企业个数;另一方面,康养产业是新型产业,投资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好判断其风险,担心资金安全性和产业盈利能力,往往望而却步。这两方的因素制约着与康养产业相关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上参与主体的单一导致金融产品开发缺乏动力,品种少。金融产品能将资金从盈余者流向短缺者的中介工具,丰富的金融产品有助于融资规模的增加,通过在不同的金融工具间配置资源有利于风险的分散。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声誉和信任度不强是投资者少的重要原因,极大地制约了企业从金融市场融资的规模。

3.金融监管法规缺乏,风险难以控制。金融监管作用主要在于對风险的防范,规范权责范围,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贵州乃至全国都没有制定金融支持康养产业详细的法律法规,康养产业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让很多投资者心有顾忌,不敢大胆涉及相关投融资活动,只处于观望状态,阻碍了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展。企业除了从银行取得贷款和利用政府设立的专门基金外,还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金融监管法规的缺乏往往滋生众多的风险,金融监管制约着人的非法行为和投机行为,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秩序的保障。风险的存在和信息的不公开让人们有资金不敢投,不愿意投,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让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向康养产业,从而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在政府加大顶层设计的同时,更要完善基本的金融政策安排,在官方平台和多媒体媒介上加大政策宣传,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投资的顾虑,让更多资金流入康养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安全的金融政策环境是保障金融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生存土壤,是对资金运用、盈利、安全的保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指导、规范是完善康养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同时也是保证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二)提供财税和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主体参与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于1971年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主张产业还处于初创期的时候采取适度的保护政策,能让该企业更具竞争力,其在未来具有的比较优势,能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壮大作出积极贡献。康养产业作为新生产业,需要政府在税收征收上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政府在保障企业起初发展应积极作为,在财政上设立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起初为保障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并为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供相应的优惠利率贷款和税率安排。

(三)完善康养产业信用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融资规模

从事康养产业建设的企业之所以融资方式单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是处于康养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另一重要原因是由第一个因素导致的不完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商业信用的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运作难以进行。在养老产业中,人们对保健品质量的担忧让新研发产品销量受限,获利小反过来又制约企业的创新动力;在民族医药方面,由于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相关理论还未完全建立,人们证实中医药是否有效主要是通过尝试后的身体状态进行判断,不具有先知性,从而导致人们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中医药,民族药发展受限;在金融市场上,企业之间由于贷款抵押物品种单一,可供抵押资源有限,企业融资规模受限,企业往往通过PPP模式参与康养产业项目实施,其所有权通常属于政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融集到的资金规模不容乐观。因此,通过完善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规规范,政府和企业应积极进行宣传以逐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让老百姓放心使用,投资者大胆参与,让康养产业的市场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项目进行事前评估,降低融资风险

对康养产业项目可行性进行事前事中评估是控制风险的必要措施,大多数项目具有投资时间长、资金回流周期长等特征,加大企业预期营利性的风险和因为资金短缺破产的风险。目前,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人们日常生活深入融合,通过整合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让康养项目在开发前有了可靠的依据,在开发过程中的时时跟踪进一步确认项目的可行性。政府和企业在开发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做好完整的项目计划和预测,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进程,从而减少融资成本和融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房红,张旭辉.康养产业:概念界定与理论构建[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0.

[2]  刘敏.健康产业:八万亿的机遇[J].国际市场,2014,(4):26-27.

[3]  贵州民族医药去年总产值突破300亿苗药: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EB/OL].人民网,2016-07-01.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Take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Mao-lin

(School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Key words:rural areas;health care industry;financial support;Guizhou province

[責任编辑 文 娇]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原有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员流动频繁而发生了巨大冲击。老人面临无能力养老,无人养老等多重困境。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供给面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参与程度不够,专业机构缺乏等多重问题。在低生育率背景下,要推进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困境的解决,必须依赖于政府、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适当引进必要的社会援助机构,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完善,满足农民养老保障的需求。

关键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农村 养老

一、引言

我国人口现在面临低生育率、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人口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数量,包括人口结构,性别结构都面临了巨大的压力。而我国的农村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显得尤为艰巨。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且由于生育意愿及政策的影响,导致年轻人口的净流出,人口结构出现明显的失衡,农村有大量需要解决养老问题的老年人。本文着力于探索建立多层次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体系,发挥个人、社会、国家多方力量,解决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难点。

二、现状及问题

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现在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社会人员流动小,子女与父母居住地距离短,方便子女照顾,而当今社会,城乡就业机会的巨大差异,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一代纷纷到城镇工作生活。留下大量老人,养老问题面临多重困难。

1、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压力逐渐增加。随着前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后续影响力,导致当前进入老龄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当前进入老龄化阶段的人员多是上世纪婴儿潮时期的人员,正式人口集中出生的时期,所以老龄人口增加速度快。同时一些原本在外乡工作的人员,到了养老时期,由于生活成本过高,在工作地无住房等现实原因,让他们选择回乡养老。这些多重原因,导致农村的老龄化增长速度非常明显。

2、家庭养老面临诸多问题。我国农村的传统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也面临多重问题。由于城乡就业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很多适龄青年选择到城镇工作,传统的居家养老面临冲击。一方面青壮年不远留在农村,另一方面两辈人的生活差异以及老人不愿离乡背井到陌生城市生活。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数量庞大。

3、社会养老服务的缺失。当前主要补充养老机构还是集中于城市,农村的养老机构从数量和质量上面都处于比较弱的境况。一方面,老人思想观念不容易转变,认为机构养老会让人像话,子女也存在为了面子不愿意让父母去养老机构,另一方面由于收入较低,农村老人也不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到养老机构。多重因素导致农村的养老院缺乏市场以及开展的动力。

4、养老专业人才匮乏。大部分有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养护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去条件相对较好,规模更大的大机构工作,而乡镇层面设立的养老院多是由民镇干部兼任。在管理人员素质、绩效考核机制和专业性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专业知识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缺乏让村镇级别的养老机构面临多重问题。

三、解决方案

面对多方因素共同造就的农村养老难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模式,帮助农村老人解决养老难问题。

1、国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养老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的差异导致农村青壮年的流失,特别是在就业问题和基础建设方面的差异更是影响家庭和社会养老的重要因素。近十年中,国家已经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投入,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在一些助农项目上也有了巨大的成就。但这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养老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只有让经济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解决。

2、引入社会养老体系,并提高其专业性。专业的养老机构在农村依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思想转变需要一定时间,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前的养老机构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护理知识以及心理辅导等都存在明显的短板。针对这些具体的情况,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多层次养老的认可,还可以适当股利老人进行体验,特别是类似“医养结合”等一些新的养老观念,帮助他们减少心理压力,对养老院有正向的评价。养老院也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系统化、专业化,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同时结合当地情况采取合理的激勵考察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3、注重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也是农村老人接受程度最高的养老方式。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对老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也不可替代。家庭成员对老人心理的安抚作用远远大于其他人员,应该多宣传传统的尊老爱幼思想,提倡家庭成员增加对老人的关爱,农村养老问题不能一刀切,认为有了社会和国家的参与,家庭就能不再承担任何养老责任。家庭一直都是养老保障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多层次养老保障模式下,家庭的作业也是不可替代的。

4、社区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互帮互助政策。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性比较强的区域,老年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社区对当地老人的了解程度相对比较深入。可以多提倡在社区范围内的互帮互助行为,提倡志愿者的一对多帮扶,引导当地工作人员近地探望帮助老人。农村老人多有明显的故土情怀,熟悉当地情况,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员可以适当帮助老人生活起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想法比较相近,容易沟通理解彼此。在地理位置、情感和时间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问题研究趋势分析[J].曹献雨,睢党臣.经济与管理.2018(06)

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侯翠芳.浙江工商大学 2020

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J].蒋守勇,施丽云.中国集体经济.2018(32)

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及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J].胡亚光.鄂州大学学报.2015(06)

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J].黄婷婷,王海滨.价值工程.2016(12)

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陈天红.岭南学刊.2021(02)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郝丽,肖宏宇.就业与保障.2020(02)

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优化[J].陈晓婧.纳税.2019(33)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极大改善。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要找到兩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平时,保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良好面貌。基于此,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研究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农村地区作为具有社会、经济、自然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承担着重要的生活、生产、文化、生态功能,与城镇一起构成了人类重要的生活空间。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乡村地区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鲜活的例证。我国大约有5亿以上的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繁荣兴旺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建设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要深入研究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关对策,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再加上十九大以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获得极大改善,但在生态环境方面与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长时间都主要关注城市、工业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环境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村地区的居民往往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够,自身环保意识欠缺,同时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药使用不合理、垃圾处理不规范、村容村貌不整洁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及收集设施欠缺、垃圾处理效果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2]。

1.2 农村地区的生态失衡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农村居民,但是近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加上极端天气的影响,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广大居民的生存安全。特别是近几年来暴雪、洪涝、干旱等给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1)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不仅破坏了土壤的肥力和大量的土地,更对农村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农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导致农村地区的土壤沙化现象加重,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3)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加上极端干旱天气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尤其是特殊年份或季节,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威胁[3]。

1.3 农村地区污染现象严重

总体来讲,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环境为题的日益突出。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生活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够,在生活中会在道路、池塘、河流、沟渠等旁边倾倒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污染着农村地区的水源、土壤、空气等。2)种植业污染现象逐渐加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等垃圾,这会造成土壤肥力和土质的下降,同时严重污染生物、大气、水、土壤以及人体健康。3)畜牧等养殖业污染更加严重。农村地区发展养殖业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养殖废弃物的随意堆放不仅增加了疾病的传染概率,也会对村容村貌产生不良的影响。4)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日益严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工业气体和污染物,长此以往会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4]。

1.4 农村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各政府部门不能认识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未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这使得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不能有效监管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及时制止破坏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农村地区滥用化肥、农药,工业园区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养殖过程中也会制造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垃圾,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政策支持,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坚持十九大报告重要思想的引导,为打造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2.1 树立生态意识,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生态意识是一种提倡循环绿色、健康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也是适应新时代的先进理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坚持。农村地区的居民大多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农民不仅是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更是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宣传加强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向村民介绍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律常识,最终提高村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并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最终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优化发展,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5]。

2.2 加强对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要统筹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相应的规划,并加快建立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统一堆放、集中处理柴草、粪便等农村生活垃圾,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同时,合理布局农村地区的养殖区域,并规划调整禽畜的总量与种类,力求达到畜禽养殖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此外,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区的环境监测,减少工业废气、有害物质的排放。在农村地区建设沼气工程,并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对农村地区实施改厕、改水、改厨等措施,逐渐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率。

2.3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设

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党政机关要选派相应的领导班子,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推进乡镇环卫所的建设,建设专业的清扫队伍、清运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长效保护机制,统筹城市与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充分发挥好乡镇农机站的作用,在宣传农业技术的同时,适当提升农药、化肥等的税率,从而减少农村地区对农药、化肥等的过度使用。通过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与强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震慑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监察、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问责制,与环保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做好工作对接,及时处理环境保护的案件,严厉查处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个人和单位。

2.4 加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与技术投入

为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政府部门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设立专项基金,年初制定政府预算以此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地区的有序开展。同时,单纯依靠政府和农村地区居民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政府可以对一些投资较大的环保工程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费或给予补贴等,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从而为农村地区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排放,因此要加大对农业问题的技术投入与研发,在耕种时通过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使用尽可能少的农药、化肥,得到更高的作物产量。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新型农业种植方法,是减轻农业污染的又一重要举措,如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作物无公害种植技术等,还可以在农村地区引进更具环保性质的农业材料,如可降解农膜、无污染肥料和新型农业机械等。

3 结语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今后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事业。针对当前在农村地区显示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要在维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思想意识、资金投入、监管、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5):259-262,275.

[2] 谭文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J].安徽建筑,2019,26(5):28-33.

[3] 姚棵林,许才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市“五道五治”为例[J].產业与科技论坛,2019,18(3):212-213.

[4] 鞠昌华,张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J].环境保护,2019,47(2):23-27.

[5] 刘满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探析——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新西部,2018(21):

17-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村地区电力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课题。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蒙语双语文教育。下边谈一谈关于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问题,请各位学者、专家给予指正。

第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由多民族所组成的蒙古族自治区。全区居民共有44种民族成份,除蒙古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民族还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自治旗少数民族和回族、满族、朝鲜族、锡伯等民族。其中除了有朝鲜族是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其余少数民族基本上都用汉语或蒙语。

在当前,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以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两种类型。蒙语授课为主的学校(包括其它少数民族学校)是各类课程都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类学校里使用的汉语文教材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出版的汉语文课本(乙种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加授。

目前,在全区各类课用蒙语授课的学校的确不少。全区少数民族幼儿园有122所,在园幼儿70530人,其中蒙古族幼儿57996人,蒙语授课幼儿有32240人;全区少数民族小学3216所,在校少数民族小学生438310人,蒙语授课学生有5179356人;少数民族中学有383所,少数民族中学生有217620人,其中蒙文授课中学生10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101所普通中专中,设有蒙语授课专业和民族班的学校共38所,30个专业,在校少数民族中专生11875人(中师4544人、中技7241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0402人,蒙语授课生6730人。

内蒙古自治区1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共设置专业9种,其中蒙语授课专业23种,分布在10所高等院校。

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8410人,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25.8%。其中,蒙古族学生7364人,蒙语授课学生3684人,占蒙古族学生的50%。

内蒙有少数民族研究生129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24人,蒙语授课45人。

全区成人高等院校共有少數民族学生3833人,其中蒙生3275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865人。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少数民族农职业中学37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5559人,(初中16028人,高中9531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966人。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76166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391135人(摘自《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汉语从小学三年级加授的学校,目标是使学生高中毕业时,培养成基本上蒙汉兼通的人才。这种类型蒙古族学校分布的特点是: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地区或纯牧区的旗、苏木以及城镇。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样学校里,受过双语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比如哲盟1979年至1991年全盟共有10549学生考入大学,其中蒙古族学生6050人,占全盟录取学生总数的57.4%,其中用蒙语授课的学生共有4126人,被录取学生总数的占68.2%,这类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被大学录取的多,因蒙语文成绩高,汉语文水平也较高。所以,不但在内蒙古地区的高等学校里被录取得多,而且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外省市的大学。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不但能用蒙语授课,而且同样还能汉语授课,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符合内蒙古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也符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深受内蒙古地区的广大人民的欢迎。

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制的第二种类型是以汉语授各类课程,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其使用的教材,也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蒙古语文(乙种册)课本。

这种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类型学校的学生全区共有15480人。在这类学校里,双语教育实际效果不太好。与上述类型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概括说明:

1.从在校生的学习成绩来看,这类学校在校的学习成绩不太均匀,而且总的成绩也不太高。他们也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但蒙语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升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只会词造句,有些学生还是拼音识字、刚刚入门。有些还不识元音字母。升入高中后,还是不会读课文,既使会读也不解其义。

2.在这类学校里,学生的蒙古语文成绩不但太低,而且其它各类课的成绩也是低下。

3.从这类学校里毕业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较少。这类学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多数民族杂居的地区一呼市、包头等城市和盟、旗(县)所在地。

4.这类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来自缺乏民族语言环境的蒙古族孩子或附近没有蒙古族学校的地区,以及,在汉族学校升不了学的学生。

从上述几个特点的分析来看,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从民族学校或从民族班毕业,但其实对蒙语不但不会说,而且不懂,所以根本谈不上蒙汉兼通。

总之,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是蒙古族学生以及民族语为基础加授汉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二、在双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

母语教育是最有效、最方便、最容易理解、最有利的教育。1981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巴黎召开以母语为教育工具的专家会议。各国专家一致认为:“母语是入门教育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进行扫盲教育,扫除愚昧歧视和贫穷的有力工具,对振兴民族具有潜在的催化作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第282页),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及继承历史遗产,其主要利用和依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母语是每一个民族的交际语,是消灭文盲、继承本民族文化科学遗产的最重要工具。无论那一个民族,母语是表达本民族感情最深、最清楚、最准确。母语是不仅发展民族文化、为人民服务、实现四化的动力,而且也是双语教育和两种语以上教育的必不可少基础。

母语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響着双语的教育教学质量。心理语言学家证明,母语的教育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迁移”作用。(中央民族学院教务处主办1987年3月教育简讯张伟的《语言与双语学》一文),母语的水平越高,对汉语的学习越方便,速度也越快。用母语进行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有秩序地发展、增强其接受外界事物以及求知欲望,都起很大作用。

有些人认为,在内蒙古地区的城镇,蒙古语蒙文用处不大,使用范围狭窄,特别在当前,改革开放,商品社会蒙古语文根本用不上,主要使用汉语文,所以少数民族直接学汉语文,就更省力、省事。这种说法,其实不仅不符合内蒙古实际和特点,而且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违背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内蒙古自治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域,蒙古族的自治区,蒙古族是主体民族,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是受法律保证的。从蒙语本身特点来看,蒙古语是较先进的,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古语言文字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文化、科学的发展,乃至中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培养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科学的促进和发展的人才,必有蒙汉兼备或蒙汉兼通的人才。为了达到和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学好蒙古语文,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其它语,即要学好汉语文,才能成为蒙汉兼通的人才。

第三、对双语教育的解析和几点粗浅建议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内蒙古地区的蒙汉双语教育已普及和稳定了。而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的边境偏僻地方与城镇、交通方便地方的双语教育类型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边境偏僻地方的双语教育的类型基本上是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换言之,蒙古族聚居的蒙古族孩子首先在学好蒙古语的基础上,从三年级加授汉语,从宏观上看,受这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学生蒙语文成绩好、汉语文成绩略低。这种类型学校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的汉语成绩是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的小学三年级程度或略高些。初中毕业时,汉语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小学五年毕业学生的程度或略高些。高中毕业时,汉语文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初中毕业生的汉语文程度或略高些。

蒙语为主加授汉语学生的蒙文程度来看,由于不同地区而蒙语文程度也不同。纯牧区、偏僻地区的孩子的蒙语表达较清晰、流利而且动听,蒙文程度也高些。半农半牧区的孩子说话有些不如纯牧区孩子。城镇、交通方便地区的蒙古族孩子的蒙语说话能力更差。

从民族方面看,蒙古民族学本民族语和其它民族学蒙语,也有所差距,具体地说,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些相似之处,达斡尔族学蒙语、说话音调基本准确。鄂温克语是属于通古斯一满洲语系。他们语言里也有与蒙语相同之处,但与达斡尔族相比还有些差距。既然如此,根据调查,这些少数民族对蒙语不但学得好,而且蒙语的程度比汉语还是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用蒙语授各类课程只有加授汉语类型的蒙族学校的学习]蒙语环境较好,而学习汉语文环境条件却较差。在这类学校学生上汉语课时,如果不用蒙语协助的话,学生对汉语理解也困难。比如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布力稚特蒙古族小学和辉苏木鄂温克族试验小学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孩子所组成。辉苏木试验小学456名学生的117名是鄂温克族、60名达斡尔族、279名蒙古族。本学校有57名教师,其中23名蒙古族、29名达斡尔族,5名鄂温克族。这些学生来自牧区,蒙语环境条件好,

2.蒙市族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要求不太强烈,因为聚居在牧区的少数民族的日常交流思想的共同语是蒙语或者本民族语,基本不使用汉语也能交流思想。所以蒙古族学校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高、迫切性不强。家长的学习汉语的要求也不紧迫。

3.当前汉语文教师的汉语文水平不高,教学方法欠缺、信息流通不够。教汉语的教师基本没有毕业于汉语专业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所以这类学校的汉语文教师队伍没有建设完备。

4.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和蒙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各有各自的特点。蒙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是彻底的拼音字母语,掌握起来既方便又快。汉语是汉藏语系,字、词、句字必须得背熟。因此掌握起来比较难些,也慢些。所以农村牧区、偏僻地区的蒙古族学校的学生汉语文程度的提高自然较慢。

城镇或者交通方便地区及盟、旗(县)所在地的蒙古族学校基本上是以上述的两种类型进行双语教育。当前根据这两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双语教育的类型(模式)

根据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城镇蒙古族学校蒙族孩子的双语教育应先学好本民族语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或其它语是有好处的。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情况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每年有40%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从心理学的分析,儿童到4岁半已经掌握了语言规则,5-6岁掌握说话规则。掌握好本民族语规律的基础上加授其它语效果肯定会好的。只有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文才能达到培养出蒙汉兼通人才的目标。但是有些蒙古族学校放弃了本民族语或母语,先学好第二语即汉语的基础上加授了蒙语,是颠倒了母语与第二种语言的位置,同时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因此进行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既学不好双语,又效果欠缺,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真正培养好蒙汉兼通的人才,可以把农村、牧区、半农半牧区以及交通不便偏僻地区的孩子,从二年级加授汉语或再提前一些不妨先搞试点。因为这些地区学习蒙语条件好,但其学习汉语是对培养蒙汉兼备和兼通的人才,很有必要。

对于城镇或交通较便利的地区及盟(县)、苏木(乡)所在地学校的蒙古族孩子必须注意具备学习蒙语,的环境条件,并可以试验加授汉语,从三年级起再推迟一点。

二、关于双语教材问题

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内蒙古地区双语教材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双语教育教材的联系面广。其目标方向、知识性、科学性、工具性等等都要认真考虑。

目前,蒙古族學校的蒙文班,加授汉语的教材与城镇、农村、牧区没有区别”这不太符合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大范围内杂居、小范围内聚居的实际情况,由于使用蒙语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半农半牧区或纯牧区,幅员辽阔的边境地区。因此与汉族杂居少甚至基本不杂居的地区同用一种教材。应根据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汉语的特点编写新的教材。如小学五年毕业的汉语文教材必须编写蒙汉相结合的教材。尤其是编写小学第一册教材时,必须加强汉语文拼读、注意速成。初中阶段编写时,用蒙文译编生字、词、典故、联词以外还得全部直接用汉语编写,并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读写能力。

三、汉语文教师队伍问题

目前,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汉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到全区汉语文教师队伍基本尚未健全。很不适应实际的要求。中小学汉语文教师不仅数量少,素质低、学历低,而且大部分汉语文教师不是这个专业的人,这些教师的汉语文程度低,不会准确读出四声,问题很严重,如把《箱(xiang)、详(xiang)、想(xiang)、相(xiang),读成箱(xiang)或相(xiang)》,读起来,没有汉语文的味道。这什么必须培养通晓蒙语的蒙古族教师进修2-3年汉语专业的训练,尽快培养出一支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队伍来。小学和初中教师必须有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高中教师也要即懂蒙语文,又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因为升入高中的学生的汉语文程度,相当可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较高,写作能力也相当不错。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要高。这样才能适应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成为内蒙古广大人民所欢迎的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人才。

通过上述实际的分析,如果普及内蒙古地区双语或两种语以上的教育,必须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和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蒙汉双语的教育。

参考资料

1.布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第113贞)

2.《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从书》(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339页和577页)。

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

4.孙若穷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概论》(1990年《中国劳动出版社》)。

5.(《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论文集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戴庆厦、马学良教授的《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马学良教授的(《论双语与双语教学》1985年9月第20页、21页)。

上一篇:产业建筑遗存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