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

2023-09-21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要求节能减排、降低污染,而这也是长株潭 “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说明了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并具体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湖南省科学跨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战略制高点的需要。从长远看,低碳经济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技术经济特性与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2009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再次引起全球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后,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胡鞍钢(2008)提出,低碳经济是“绿猫”模式的新内涵。鲍健强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朱四海(2009)则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龚建文(2009)则提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意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它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协调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一致性

低碳道路或低碳经济旨在针对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内的资源要素,通过提高效率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要做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突出低碳或无碳排放。“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在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废物排放等各个领域,通过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性措施,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费和污染排放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 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节能减排。因此,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

2.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

“两型社会”建设涵盖的范围虽然比低碳经济宽,但宽的方面也是低碳经济的相关方面,也与其有着密切地关联。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树立低碳观念,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发展低碳能源、培育优化低碳产业;必须开发低碳技术。此外,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都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客观要求。而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节能减排三重效益,也可以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重大,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

3. “两型社会”建设是低碳经济的动力保障

促进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来创造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重点扶持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等产业集聚发展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低碳开放经济概念是窄的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是广的低碳经济。

三、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小的环境代价、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采取有利于社会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1.发展低碳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城市群位于我国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和科技基础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到2008年底,全省14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株洲、长沙、湘潭分别为第11、12、14位。“两型社会”要求实施清洁生产,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和再利用的全过程控制环境问题,即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不仅仅在过程的末端进行污染控制,这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2.发展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长株潭城市群如果能够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上一批新型能源项目、环境保护项目形成和发展一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将为缓解气候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可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绿色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新经济体的崛起必须开创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长株潭城市群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济,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试点、交流、合作与推广。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

3.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向

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速快,另外,由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发展不均衡,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增加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投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措施。

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低碳发展政策

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即要切实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转变城市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内外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传统的钢铁、石化和乙烯等高耗能、污染较重的夕阳产业继续向外转移,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业由于低成本优势的丧失也有向中西部转移的需要。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省份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备,具备大力承接国际和省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潜力。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要有选择的去承接,多吸收既能大量创造就业机会又不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的产业,对于那些虽然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坚决不能承接。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长株潭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增长质量还不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急需改变。因此,政府应加大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淘汰技术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的整体效率和发展质量。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培育力度,尤其在技术开发应用领域,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通过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

3.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一方面要强调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市场将逐步形成,长株潭城市群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为此,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的浪潮中,应抓住机遇,努力把传统的高碳产业结构转型为低碳模式,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低碳城市群的建设,实现经济过程的循环化,生活方式的公共化及空间发展的紧凑化,使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79-87.

[2] 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26-28.

[3]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4] 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27-33.

[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安徽省现金流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在对安徽省现金流通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关于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动态影响。这对现金管理部门关注与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强化现金流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结构 现金流通 VAR模型 政策建议

一、引言

现金是货币供应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层次。对现金投放和回笼规律的研究不仅是货币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保证,同时还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现金投放和回笼的规模及结构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的变化。近年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随着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不断深入调整和优化。201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安徽省现金运行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十年来,安徽省现金投放、回笼量分别增加了3~4倍,净回笼额逐年攀升,居高不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金琦(2010)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迅速提升现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迫在眉睫。现金供给必须要满足于现金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安徽现金流通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是保持适度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基础。

二、安徽省现金流通特征分析

(一)现金流通量逐年攀升,现金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变化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徽省现金流通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全省GDP总值从1995年的2003.5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9038.9亿元。现金投放和回笼分别增长了7倍和10倍。从投放回笼增长率来看,1996年~2013年安徽省投放回笼增长率与GDP的增长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过程。安徽现金回笼的年平均增幅为15.83%,现金投放年均增幅为11.83%。其中,1997年、2001年、2004现金投放和回笼增长特别突出,投放增幅分别达到20.35%、13.22%、18.37%,回笼增幅分别达到18.83%、25.02%、20.89%。2006年至今,流通中现金总量增长率虽然也有起伏,但变化幅度明显减缓。

(二)现金净回笼额逐年攀升,居高不下

1995年~2000年,现金呈现出净投放和净回笼并存的现象,并且净投放和净回笼量都比较小。从2000年开始安徽省现金持续呈现净回笼态势,净回笼增长率除2002年、2006年和2009年的8.79%、3.68%以及3.75%,其余年份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总体而言,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现金运行均处于净回笼增长阶段。

(三)从券别结构来看,100元券是占比第一位的券别

10元券是使用率最高的中档货币,20元是其补充;1元券是最主要的找零券别,但回笼渠道略为不畅。从投放情况看,100元券投放比重总体持续上升,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50元券在2004年以后投放占比呈下降趋势。20元2006年以后投放数均稳定在2.5%左右,而10元券则维持在10%上下波动,说明在中档货币中,10元券受群众欢迎程度较高;1元、5角、1角券在2005年后基本保持稳定,且1元券投放占比仅次于100元券,反映出1元券一直充当找零的重要角色;分币在2000年后基本没有投放。从回笼情况看,100元券回笼比重逐渐增大,且占据主力地位,反映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物价的上涨,大面额使用量越来越多;50元券回笼比重略有下降,20元、10元、5元券回笼比重较小,且逐年下降,其中10元券回笼占比高于20元券和5元券,说明中档货币中10元券使用频率相对较高;1元、5角和1角券回笼占比最小,其中5角和1角自2009年以来回笼占比几乎接近于零,剔除硬币易沉淀性因素,可见5角和1角使用量逐年下降,1元券在找零券别中使用率最高;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分币基本没有回笼,反映出分币已淡出群众日常生活丧失辅币找零作用。

(四)投放回笼的季节性特征明显

分析近四年月度现金投放回笼数据,安徽省总体上呈现“春节前大投放,春节后大回笼,6、9、12月少量净投放,其余月份小幅净回笼”的规律。现金投回年度内仍表现出生产、消费的季节性特点,6月农副产品收购旺季,现金净回笼减少或出现小幅净投放;春节、“五一”、“十一”传统节假日后现金净回笼迅速。

(五)现金投放回笼的区域格局显著

从近五年安徽省各地市现金投放回笼情况看,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作为主要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现金均呈现净投放状态,其他地市均呈现净回笼态势。在现金净回笼城市中,合肥、阜阳、安庆净回笼量位居前列。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是安徽省经济的龙头,中心城市经济效应明显。阜阳、安庆是安徽省传统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创造巨大劳务收入,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活跃,资金大部分进入金融机构,形成回笼。

三、安徽省经济结构演进特点和变化趋势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其内涵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产业、就业、区域、城乡等方面的结构和比重。经济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几个方面探讨近年来安徽省经济结构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趋势。

(一)产业结构

1.各产业保持适度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实现历史性突破。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比重的高低、各产业内部新兴产业比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层次的高低。随着安徽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37.4∶38.2∶24.4调整为2013年12.3∶54.6∶33.1,第一产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6.4和8.7个百分点,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二三一”质的突破。特别是近几年,安徽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工业主导型增长格局进一步强化。从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达到54%;第三产业呈现平稳发展趋势,相比2003年占比有所下降;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2013年占比只有12.3%,安徽渐渐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迈进。

2.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逐步调整。农业比重下降,牧业、渔业比重上升。同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得到调整,大宗农作物开始向优质高产高效、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第二产业中,工业开始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交通运输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成为高增长行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成为下降最快的行业。工业创新驱动力继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平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三产增加值由1995年的888.5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286.8亿元,年均增长13.7%。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稳步发展,新兴领域不断拓展。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比重呈下降趋势,邮电通信业比重则不断上升;金融和保险业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比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需求结构

1.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趋于下降。安徽省投资率由1995年的41.16%上升到2012年的51.45%;消费率由1995年的58.84%上升至2002年63.68%,然后开始下降到2012年的49.03%。由于安徽省净出口比例较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安徽省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涨。

2.投资向优势行业和高技术行业集中,效益明显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双重效应,它既能增加生产能力,又对生产构成需求。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从2005年到2012年,安徽省黑色金属冶炼业投资增加了近8倍,占全部工业行业投资的比重上升12.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加3.4倍,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加3倍,比重上升4.1个百分点;采掘业投资增加1.8倍,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医药、食品制造、电子设备等行业投资比重也有较大提升。2013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618.4亿元,增长23.1%,增幅超过了全部制造业投资2.7个百分点。投资的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上述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使全省工业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提高投资效益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安徽省资本形成总额中存货变动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存货变动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5.5%降到2012年的1.02%,表明投资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3.消费内部结构变动大,消费结构升级明显。近年来,安徽省最终消费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政府消费增长强于居民消费。从2000年到2012年,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比由82.94%下降到77.77%,政府消费占比则由17.06%上升到22.23%,上升了5.1个百分点。二是城市消费强于农村消费。居民消费中,农村消费占比由59.70%降至25.29%,下降了34.11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占比则由40.30%上升到74.71%,城市消费对最终消费增长的带动增强。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13年,安徽省人均GDP为31684元,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用的消费比重下降,住、行及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上升。2012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7%和39.25%,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7个和13.2个百分点。

4.外需乏力,经济外向度不高。内需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省的经济外向度一直较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不到全国的1%,在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继续处于忽略不计的范围。

(三)城乡结构: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水平进入加速提升阶段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发展,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建设力度加大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至2013年,全省城镇居住人口由2000年的1706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754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46.5%,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安徽省增长最快阶段。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的差距,也从8.2个百分点缩小到6.1个百分点。

(四)地区结构:市场机制促进了区域优势发挥,合肥及皖江地区发展加速,产业分工更趋明显

从近年全省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看,安徽省经济重心正逐步向合肥及长江沿岸城市倾斜,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呈现“一圈,一带、一群”的区域经济格局(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圈、以合肥、芜湖为双核的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三大经济圈经济发展迅速。皖江示范区发展保持领先优势。2013年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12555.5亿元,GDP总量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合肥经济圈发展快于全省,GDP增幅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皖北地区发展缓中趋稳。二是投资向合肥及沿江城市集中。2012年,全省投资中45%投向了合肥及沿江四市,其投资总量及增幅在全省都处于靠前位置。三是皖北地区农业比重大,合肥及马芜铜四市工业优势明显,皖江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皖北地区一产增加值占全省的46.8%,粮食产量占全省的55.2%;合肥及马芜铜四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全省的家电、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这里。2013年,皖江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据较大比重。

四、安徽经济结构与现金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首先,被解释变量现金流通从投放与回笼两个维度采用现金投放量(TF)和回笼量(HL)进行衡量,同时为了增加数据的平稳性分别对TF和HL进一步取自然对数。其次,产业结构(SC)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示。第三,需求结构变量用固定资产投资率(TZ)和最终消费率(XF)代表。最后,采用城镇人口比重(CZ)和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占常住人口比重(SW)来反映城乡结构。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实证样本选取的时间跨度为1995~2012年,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安徽统计年鉴1996~2013》和年度投放回笼统计表。

(二)单位根检验

本文试用Eviews6.进行ADF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LnTF、LnHL、SC、TZ、XF、CZ和SW均属于一阶单整I(1)序列。因此,LnTF和LnHL可能分别与SC、TZ、XF、CZ、SW存在协整关系。

(三)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由于LnTF、LnHL、SC、TZ、XF、CZ和SW均属于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尝试将LnTF和LnHF分别与SC、TZ、XF、CZ、SW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建立VAR模型之前,为了选择尽可能长的滞后期,本文利用AIC、SC和LR准则将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均确定为1。结果表明两个VAR模型都是稳定的。因此,本文以下基于VAR模型的所有分析结果都将是可信的。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首先检验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是否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发现现金投放量LnTF和现金回笼量LnHL分别与SC、TZ、XF、CZ、SW之间不存在任何显著的因果关系,但进一步检验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对现金投放量增长率与现金回笼量增长率是否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时,却发现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分别与现金投放量增长率与现金回笼量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函数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原理,我们通过使用Eviews6.0软件分别给予影响现金流通的因素SC、TZ、XF、CZ和SW一个单位的正冲击,从而分别得到关于现金投放量(LnTF)和现金回笼量(LnHL)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具体如图1、2所示。在图示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阶数(单位:年度),纵轴表示现金投放量(或回笼量)自然对数的变化率,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现金投放量自然对数(或现金回笼量自然对数)对自身冲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首先,从图1、2中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SC一个正冲击后,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均表现出一种由负转变为正的变动轨迹。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对SC正冲击的响应系数分别在第2期和第1期的为-0.000434和-0.025251,小于零。但在此之后,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对SC正冲击的响应由负逆转为正,并且保持一种持续增长态势。其中,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的脉冲响应系数值一直增加到第10期的0.025065和0.017188。

其次,从图3、4中可以看出,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固定资产投资率当期一个单位正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现金回笼量在前7年对固定资产投资率正冲击的响应一直为正,其中在第4期达到峰值0.034021,但是从第8年开始由正转变为负。另一方面,现金回笼量对固定资产投资率正冲击的脉冲响应系数虽然前4年出现正负反复,但是从第5年开始一直为负,而且时间越长,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增加越不利于现金的回笼。

第三,从图5、6中可以看出,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最终消费率当期一个单位正冲击的响应始终为负,即表明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最终消费率之间负相关。一是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的负响应值分别在第4年与第2年达到峰值-0.021429和-0.023062。二是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对最终消费率正冲击的累积负效应分别是-0.148857和-0.160278。三是以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对最终消费率正冲击第10年的脉冲响应系数值为例,分别为-0.010233和-0.013837。综上说明,最终消费率对现金投放量的负效应从峰值、累积效应大小和持续时间等方面均要大于现金回笼量。

第四,从图7、8中可以看出,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CZ当期一个单位正冲击的响应始终大于零,这表明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城镇人口占比正相关。一是城镇人口占比一个单位正冲击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扩张效应分别在第9年和第7年达到峰值,分别为0.028516和0.040938。二是城镇人口占比CZ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累积效应分别为0.230203和0.367461。三是比较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流量对城镇人口占比的脉冲响应图发现,现金回笼量在每一年份的响应系数值均大于同期的现金回流量。

最后,从图9、10中可以看出,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SW当期一个单位正冲击的响应始终大于零,这表明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正相关。通过比较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发现,无论是累积效应、持续时间抑或正效应的峰值都大致相同。其中,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一单位的正冲击的累积效应分别为0.098217和0.099219,正效应的峰值分别是第2年的0.012034和?0.018063。

六、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模型描述的是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表示)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本文采用高铁梅(2006)使用的相对方差贡献率(RVC)来表示贡献率。具体的公式表示为:

可以看出,现金投放量的标准误差被分别分解为SC(第三产业占比)、TZ(固定资产投资率)、XF(最终消费率)、CZ(城镇人口占比)和SW(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的贡献比重变化情况。如果不考虑现金投放量自身的贡献率,所有影响因素对现金投放量波动的贡献率都在逐渐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以及贡献率的大小存在的较大差异,贡献率大小依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城镇人口占比、最终消费率、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先,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投放量波动的贡献率不仅增加较快,而且较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投放量波动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32.9116%和23.6452%。其次,最终消费率和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对现金投放量波动的贡献率相对稳定,增加非常缓慢。相对而言,最终消费率的贡献程度更大一些。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对现金投放量的贡献率很小,且变化也不大,最高年份仅为5.4259%。

如以上图表所示,现金回笼量的标准误差被分别分解为SC(第三产业占比)、TZ(固定资产投资率)、XF(最终消费率)、CZ(城镇人口占比)和SW(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的贡献比重变化情况。如果不考虑现金回笼量自身的贡献率,除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之外,各影响因素对现金回笼量的贡献率都在逐渐增加。其中,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程度最大,在第6年高达58.5680%。另外除了最终消费率对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程度大约保持在14~15%左右之外,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和固定资产投资率对现金回笼量波动的影响都相对较小,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其最大贡献率也仅为1.3466%。

综上分析可知,各影响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各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影响机制不同所导致的。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在对安徽省现金流通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关于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动态影响,并得到了以下结论。

首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分别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固定资产投资率、最终消费率、城镇人口占比和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之间不存在任何显著的因果关系,但进一步检验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对现金投放量增长率与现金回笼量增长率是否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时,却发现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分别与现金投放量增长率与现金回笼量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其次,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动态影响发现,一是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正冲击的响应函数均表现出一种由负转变为正的变动轨迹。虽然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三产比重的增加,长期可以从增加现金流通量与现金回笼量两个方面改善现金流通的状况,其中对现金投放的刺激效应要明显好于现金回笼。二是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对固定资产投资率当期一个单位正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固定资产投资率的上升前期会导致现金投放量的增加,但长期不利于现金的回笼。三是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最终消费率之间负相关,但最终消费率对现金投放量的负效应从峰值、累积大小和持续时间等方面均要大于现金回笼量。四是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城镇人口占比正相关,但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回笼量的增加效应在持续时间、效应峰值和累积效应等方面均要强于现金投放量。五是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与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正相关,且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占比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累积效应、持续时间抑或正效应的峰值都大致相同。

第三,利用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对现金投放量和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大小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投放量波动的贡献率较大,最大限度可分别达到32.9116%和23.6452%;与之相对,城镇人口占比对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程度非常大,最大限度高达58.5680%。除了最终消费率的贡献程度基本维持在14%~15%左右,其余变量对现金回笼量波动的贡献程度都非常小。

本文以上实证结论对于现金管理部门关注与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对现金投放回笼的影响,以及强化现金流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掌握现金流通规律,做好现金流通分析预测

一是要与政府、统计、财税、各金融机构等形成合力,加强合作,加大信息共享,准确掌握辖区各种影响现金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时掌握辖区现金投放、回笼新情况、新变化。二是需要定期不定期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现金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现金流通变化趋向及问题。三是建立并完善现金投放回笼监测系统。在商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农村地区设立人民币流通监测点。四是进一步加强现金流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探索,完善现金投放回笼管理和调控机制,着重分析和研究对现金投放与回笼有重大影响的新因素。

(二)正确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目前安徽现金的持续净回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安徽省的资金运用还有很大空间,很大程度上反映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畅,因此人民银行要将货币发行和其他货币政策配合使用,正确引导资金投向,促进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一是要根据农业、农村的发展形势,适当增加农业贷款总量,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针对安徽省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引导帮助部分打工人员回乡创业,用好用活打工收入,繁荣本地市场。二是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三是要用适当的货币去匹配经济发展。现金供给必须要满足于现金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加强现金管理,做好现金流通的“质量工程”

一是要保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金供应“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重点监测用现量大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现金流通情况,注意现金投放的季节效应,保障社会经济合理需求。建立人民币券别投放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各券别人民币的流通状况人均持有量及市场接受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各券别人民币比例,优化流通中人民币的券别结构。二是注重现金“质”的管理,重点做好人民币整洁度和反假工作。在保证现金供应总量满足的前提下,科学组织货币投放回笼,制定各地区年度小面额货币投放计划,提高原封新券的调运和投放频率,以新逐旧、以投促回,将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与原封新券投放相结合。

(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电子化

要改善安徽省现金持续净回笼的局面,应根据商品流通的新特点和新需要,进一步推广非现金结算工具。金融机构要深入推广银行汇票、商业汇票、个人支票、本票和信用卡等新型支付结算工具运用,畅通结算渠道,降低结算成本,加快结算速度,加强资金支付安全。尤其针对安徽省农产品交易活跃和外出务工收入现金流回较多的情况,特别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和有关金融配套设施,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因地制宜不断开发满足农村地区差异化需求的金融服务,尽快改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手段落后的局面。

(五)加强立法与信用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更好发挥现金在社会流通和支付中的作用

一是加强立法建设。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订《现金交易法》,明确大额现金交易监测、跟踪调查的范围、时限、违规使用现金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条款,为加强现金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要大力宣传非现金结算安全快捷的好处,推广普及非现金结算,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偏远地区和原材料生产销售地区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为非现结算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拓宽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特别是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融资结算渠道不畅,客户取现转行外汇(存入它行汇往外地)引起现金投放较多的现状,应从政策和措施上积极引导信用社逐步推广银行本票、银行卡及商业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加快联网通汇体系和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以不断改善服务设施、扩大客户服务范围、缩短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使用量,更好地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现金需求的规模及波动性研究——湖北省1995~2004年现金投放回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金融论坛,2005(12).

[2]郭菊娥.人民币现钞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J].当代经济科学,2000(1).

[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姜超.对现阶段我国现金流通状况的研究[F].海南经济.2006 (7).

作者简介:丁伯平(1962-),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理论与分析。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共有酒类备案企业***家,包括大型超市、大型餐饮企业、酒厂、批发站、农村便利店等,覆盖了各个行业的重点企业和全县**个乡镇。

二、专项检查情况

制定了《蓟县酒类流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定了到2011年12月,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率实现90%;建立酒类经营者购销台账,酒类批发商《随附单》使用率达100%的工作目标。在集中专项检查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执法车辆4辆次。重点对县内6家大型超市商场、2家酒厂、8家批发站和7家餐饮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备案登记情况、批发企业随附单的发放情况以及零售企业索取随附单情况。其中1家超市和2家餐饮企业存在随附单索取不完整现象,已当场责令企业整改。

三、存在问题

1、广大酒类经营者还未认识到酒类流通管理的真正意义,备案登记的积极性不高。

2、依据不足,没有强制执行措施,无法强化执法力度。

四、工作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市级的媒体进行宣传,在全市制造一定的舆论氛围。

2、依靠工商部门的力量,会同市工商局联合发文,为区县协调工商部门提供依据。

3、加快制定出台***市酒类流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4篇

摘 要:从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与内核、图书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人文取向与技术取向的动态协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管理创新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管理;管理创新

图书馆管理创新又可分为物质资本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创新和管理文化氛围创新等。由于管理是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等不同层面管理的有机体系,因而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和操作层创新的结合和统一。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划分还可以按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过程加以规范,形成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管理创新思维,有助于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与内核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实施管理职能的变更,对变化着的外部环境做出积极反应,以适应外部环境要求的一种行为。关于图书馆管理职能,国内学者基本上继承了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于1916年提出的管理思想,即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五个因素构成。目前,学术界关于图书馆管理职能已有较高的认同度,基本同意图书馆管理职能由以上五个方面加上决策职能构成。改革和创新是图书馆管理持续发展的动力。图书馆管理创新就是要冲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旧观念、旧模式、旧体制,解决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矛盾。解决这些新课题,靠老路子、老办法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创新的实质就是为了适应图书馆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而进行的调整。图书馆管理创新表现出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新颖性等特征。因此,可以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做出多种解读。从管理所涉及的资源看,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可以是新的目标和责任实现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这种范式至少可以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的内容:①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②创立一个新的组织机构;③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④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新的制度改革。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内容、管理手段、机构设置、管理服务等多种元素的集合。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图书馆管理创新也是一种知识创新的过程。它的目标体现在图书馆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读者和用户对图书馆的信赖程度、图书馆文化氛围以及自身体制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智慧上。在图书馆行业整体完成了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的背景之下,图书馆管理创新势必要进行业务环节的重组与业务机构的再设计。重组与再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改变传统的内部机构设置和以文献载体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流程模式,实行面向信息用户,并依照服务功能进行业务机构的设置。例如,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原有采编、典藏、流通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了新的部门——电子文献采编服务部、网络文献研究部、特色文献阅览室、知识信息快讯部等,期望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达到管理的高效率和好效果。

二、图书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管理创新

1.图书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管理创新的重要背景

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不断注入活力,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并使这一功能建立在一种可持续发展,具有完善、可靠的资源与机制基础之上。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及其服务机制的协调发展;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也包括用户利用信息资源权利平等、均衡发展。在以上几种因素综合发展的前提下,满足用户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求,真正实现用户与图书馆的和谐统一。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

(1)图书馆所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增长与深化。由于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与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知识的更新将伴随着人的一生。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渗透到科研、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2)信息服务产业同业竞争的格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商业性信息服务机构的异军突起,改变了以往以图书馆为单一机构的信息服务格局。这些信息服务机构体制灵活、服务手段先进,在产品与技术上比图书馆具有更多的信息服务优势。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人们全方位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寻求新的路径,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目标是谋求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创新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在竞争中发现创新机会,赢得管理优势,重组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行为,实现组织创新,为组织带来潜在利益。管理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管理系统中制度、组织、激励、绩效、文化等管理要素的重组,都可视为管理创新的路径调整。管理创新强调的是协调各种关系,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重新组织,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效益。图书馆应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文献利用率,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运作中的基本矛盾,即信息资源的急剧涌现与收藏能力的相对有限、馆藏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三、结论

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提高馆藏利用率,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面、有效、协调发展,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目标。当前,合理配置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应从多种途径着手。应加强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利用,在不断引进新资源的同时,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

参考文献:

[1]汪尉廷.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黄川.广西崇左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评估与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

[3]陈丰.对县级公共图书馆馆长的思考与要求[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4]韦昌本,陈祖敬.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

[5]洪英俊.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刍议[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5篇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

为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对从业人员实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对于健康证明过期的从业人员,立即停止食品从业经营活动,待重新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继续上岗。健康体检证明要存入档案备查。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禁止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教育从业人员注意个人卫生,经营食品时,做到将手洗干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做到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二)

为维护食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有与本单位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无蚊蝇、老鼠孽生。有防蝇、灭蝇、防鼠、灭鼠及灭蟑螂措施。

三、保持地面清洁、下水道通畅(与外相通的下水道或其他洞口安装防鼠铁丝网

- 1

四、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保持个人卫生,销售食品时洗净双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之日起五年内不在本单位从事食品经营管理工作。

六、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采购食品时查验该食品生产者的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及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查验该食品是否有QS标志、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是否与提供的生产许可证一致,查验该食品是否与许可生产内容一致,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在条件成熟时尽量使用电子方式记录台帐。

七、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货架及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八、对于自检或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停止销售等措施,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并协助做好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工作。

九、经营预包装食品,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

(二)进口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载明食品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十、经营散装食品,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消极经济管理 积极经济管理 关系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替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广泛开展的背景之下,经济发展开始迎来崭新的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特色的充分结合,成功开辟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角度上来说,经济管理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其在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价值。根据实际情况,经济管理的方式有多种类型,其中,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都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有效手段。正确认识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本文即围绕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消极经济管理

(一)目的

消极经济管理是国家政府经济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以实现与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接近的情况为目的,从而使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的稳定与有序,并最终达到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产生原因

消极经济管理模式的产生原因与市场竞争,价格变动,以及经济体系均有密切关系。首先,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上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当中,部分参与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开展各种不正当的竞争(包括垄断等在内),需要通过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对此类行为进行遏制;其次,从价格变动的角度上来说,价格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动,可能导致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化率失衡,在两者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经济损失问题,因此需要消极经济管理积极干预;最后,从经济体系的角度上来说,由于自身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市场经济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后,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时通过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与调节。

(三)管理手段

消极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实现手段包括经济层面、行政层面以及法律层面。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手段的实施中需要正确处理垄断方面的矛盾,在不完全消灭的基础之上对其生长进行严格控制。

二、积极经济管理

(一)目的

积极经济管理同样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关键性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管理达到语气的目标,确保政府经济管理最大化,在此过程当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手段。

(二)产生原因

积极经济管理的产生原因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安全均有密切关系。首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上来说,分析认为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因此,就需要政府通过对一系列积极经济管理措施的应用,辅助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其次,从经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实施积极经济管理的方式,确保在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安全可靠。

(三)管理手段

积极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实现手段同样包括经济层面、行政层面以及法律层面。但其更多的是采取引导性的手段,如通过实施相关措施对税收进行调整,从而限制进口,保护出口,并达到确保经济安全的目的。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在成因与目的上的关系

从管理方式的成因与目的角度上来说,消极经济管理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现实客观的经济条件无法实现建立在一定人身权利以及财产权利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目标,从而需要通过实施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加以调整。而积极经济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则表现为:政府在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目标的同事,还需要兼顾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但在此过程当中政府的偏好倾向与现实经济的发展趋势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换句话来说,就是政府偏好无法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是包含于积极经济管理成因当中。具体而言,消极经济管理所追求的目的在于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目标。但这种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状态可能并非是理想的状态。出现此情况后,就需要重新设计人身权利体系以及财产权利体系,使经济运行模式自我调整与控制,以达到最理想的经济状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当中,要求政府部门能够以一种平等性经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发挥其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从而使市场经济结构以及价格机制均产生相应的变化,最终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良性统一,而这也正是积极经济管理的最主要手段。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经济进行积极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以消极经济管理为基础与前提,在实现积极经济管理目标期间,不能够以对经济平等性,秩序性,以及自由性的牺牲为代价。换言之,政府部门重新鉴定人身权利体系以及财产权利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消极经济管理的开展更加顺利,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

(二)两者在管理手段上的关系

消极经济管理以及积极经济管理的构成元素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涉及到了包括经济计划,经济指挥,经济决策,以及经济组织协调在内的相关内容,但其内部构成元素相互之间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只有在具体到经济活动行为的时候,才有划分与界定的必要性。一个大规模的经济管理可以由多个小规模的经济管理单位构成,同时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对于某个经济管理而言,其主要职能是指挥与协调,而对于另一经济管理而言,其主要职能则是决策。在两者管理模式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这三种类型。虽然两者均有各自所特定的管理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准确的界定。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管理手段而言,其可能从属于消极经济管理,同时也可能从属于积极经济管理。换句话来说,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两种经济管理方式决不能相互分离,而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具体需求,同步展开消极经济管理以及积极经济管理,两者同步开展,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作为政府经济管理中最主要的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应用价值。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对经济职能进行优化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消极或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大众生活水平,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晶.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视野,2014,(16):471-471.

[2]孙慧,梁富,周士敏等.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商贸,2011,(18):91-92.

[3]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7):42-43.

[4]贺林民.经济预测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野,2014,(10):93-93.

[5]李秀敏.市场经济视域下经济管理的要义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4.

作者简介:张异(1977-),女,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从事工作:经营管理,专业:会计学,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

上一篇:乡土地理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环保话题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