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

2024-03-31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1篇

1 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创业取得的成效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 (海创园) 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创新资源集聚促科创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四个方面, 集聚人才资源、抓好企业主体、构建支撑平台、优化科技服务。

1.1 集聚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资源, 汇聚智力

以“人才引领科技”为理念, 科技城始终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多措并举, 广开进贤之路, 通过多条渠道、多个平台、多种媒体, 广纳天下英才。一方面加强直接引才, 主要通过召开推介会, 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海外联络站等途径, 全方位加强宣传推介;另一方面推行中介引才, 创新以才引才、以资引才、团队引才的引才模式。与美国湾区委员会、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开展引才合作。截止2016年底, 科技城已累计引进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逾2 327名, 均是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创新创业方面, 目前未来科技城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9家, 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2家, 省级研发中心19个、重点研究院6家、技术中心5个, 专利1 113件 (发明专利171件) , 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以上, 人才创新创业势头良好。

总的来看, 在城西科创大走廊中, 未来科技城处于领头羊地位, 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运行机制、政策力度、区位优势、人才集聚度等方面, 比其他区域有更好的综合优势和基础, 客观上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1.2 扶持以企业为抓手的科技主体, 增强动力

以“企业主导科技”为理念, 杭州未来科技城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技术条件好的初创型企业, 着力完善创业环境, 提升孵化服务功能, 助推项目研发以尽快实现产业化。2013年以来, 孵化器事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累计培育或引进上海苏河汇、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创客等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众多知名孵化器。除此之外, 科技城更注重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 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城创新平台和高端人才招引落户的载体。目前, 杭州未来科技城内拥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9家, 市级研发中心27家, 省级研发中心19家, 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7家,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支。

此外, 杭州未来科技城还实行“大孵化”机制, 通过“先租房、再售房”、“先落户、再落地”等方法,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项目入驻进程, 累计打造科创园区15个、100万方的物理空间, 引进培育1 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1.3 构建以平台为支撑的科技载体, 凝聚合力

首先, 加快物理载体平台建设。目前, 37万方海创园首期研发孵化平台、22万方梦想小镇和10万方的健康谷已建成投用。其次, 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深化与浙江大学的合作, 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向海创园的企业和人才开放69个实验室、技术平台。再次, 加快融资服务平台建设, 着力促进海归人才与民间资本融合共进。对外合作不断加强, 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与法国共建梦想小镇法国村, 设立浙欧 (杭州) 创新产业基金;与乌克兰共建中乌人工智能产业中心;与浙江大学合作更加深入, 之江实验室、超重力实验室等项目顺利推进;与阿里合作更加密切, 菜鸟网络中国总部及智慧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

2 未来科技城在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招才引智的市场机制不足

高端人才招引仍然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各类引才活动, 市场机制介入有限, 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引入有限, 人才招引的综合成本偏高, 人才集聚高地的市场效应仍在形成阶段。

2.2 人才结构的系统优势不足

人才结构上存在偏科现象, 除信息经济外的产业方向上, 人才和创业项目集聚度不高, 有较强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有待引进和培育, 人才体系的系统工程优势尚待进一步强化。

2.3 政策工具的精准支持不足

现行政策对重点产业方向人才的针对性有限, 缺乏紧缺人才和中高层人才的激励政策, 对各类人才的政策覆盖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政策工具的效能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目前扶持政策来看, 存在两方面的不平衡:一方面是对大企业、大项目支持力度大, 对中小微企业帮扶不足, 不利于整体水平提升;另一方面是目前对电子商务支持较多, 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扶持力度较小, 不利于信息经济的有效推进。

2.4 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不足

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与孵化器相衔接的加速器效能有待强化, 产业服务能力总体偏弱, 发展支撑作用有限, 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和其他配套服务不够,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亟待整合企业、市场、政府资源, 大力建设满足信息产业共性需求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专业孵化、培训、推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

3 推进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资源整合, 推进创业创新载体建设

根据现有空间载体及功能定位, 加快资源整合, 着力构筑“3+X+5”的空间发展格局, 形成“孵化+加速+产业化”的产业梯度成长布局。“3”即三大孵化核心 (海创园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梦想小镇、健康谷) , “X”即各类科创园区 (整合、挖潜科创园区空间资源, 主要作为企业加速阶段发展空间) , “5”即五大产业化区块 (永乐、中泰北部、义桥、闲富路、瓶窑南等产业化功能区) 。

3.2 着力推动资智对接, 形成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咨询、辅导培训、项目对接、评估交易等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投融资服务, 落实各项科技金融配套政策。在平台上进一步集聚银行、投资公司、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创投中心、引导基金、小额贷款和金融研发等金融机构。继续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用足用好政府引导基金、创业基金、产业基金、2亿元贷款风险池的运作, 实现政府扶持“直接变间接、低效变高效、分配变竞争、无偿变有偿、事后变事先”5个变。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资源集聚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财务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和服务。

3.3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推广实行网络远程审批, 移动端审批, 对创业项目放开住所要求、放宽冠名限制、推行“五证合一”, 开通企业核名自助查询终端, 对需要省市审批的实行“就地受理、网络审核、就地发照”, 降低创办企业门槛和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转变以往“面对面、点对点”式的传统服务,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将服务项目和服务窗口“搬到线上”, 着力探索“O2O”式 (线上+线下) 的服务流程, 为众创空间和创业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扁平高效、互联互通的服务。

3.4 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构建接力式的全程孵化培育链条

本着“政府引导、市场参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 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 在政府、孵化器、中介、金融、产学研等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上寻求突破, 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程孵化链条, 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全程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孵化服务。创业苗圃以孵化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为目标, 在苗圃内“育苗”成功的团队和项目进入孵化器。孵化器以孵化初创期企业为目标, 从孵化器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进入加速器。加速器主要以培育孵化器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为目标, 促进企业快速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产业园可进一步承接加速器无法承接的项目。重点要进一步梳理完善对众创空间的考核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孵化平台和创业项目的积极性, 推动项目在这一系列平台间进行有序流动, 进行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 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核心区有限空间的无限利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现状、功能、定位入手, 介绍了未来科技城在集聚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 接着本文研究在未来科技城这个平台下集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政策、机制等分析研究,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未来科技城集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集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董保宝, 李白杨.新创企业学习导向、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 2014 (3) :376-382.

[2] 罗珉, 马柯航.后发企业的边缘赶超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2) :91-103.

[3] 汪涛, 牟宇鹏, 王铵.企业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和效应[J].中国软科学, 2013 (6) :101-110.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2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 我国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也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一方面, 企业通过利用现有知识能力进行在创新, 保持现有优势;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并获取新知识能力, 提升竞争能力。具备双元式创新的企业能够在开发现有能力的同时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 多重网络嵌入与双元创新

2.1 知识网络和合作网络的解耦

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具有非同构的网络结构, 可以将两者进行解耦研究, 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合作网络, 知识元素之间的组合建立知识网络。企业在两种网络中的位置可能并不匹配。企业可能拥有多个知识元素, 一个知识元素也存在于多个企业。

2.2 知识网络嵌入与创新

知识网络是知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结构, 它记录了知识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 同时也提供了知识元素流动和搜索的渠道。因此, 企业通过知识网络嵌入可以扩大知识搜索范围, 更好地搜索新知识以实现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根据路径依赖理论, 企业可以通过知识网络嵌入打破现有路径, 寻找已有组织的重新组合来提高利用式创新的能力。

2.3 合作网络嵌入与创新

企业的合作网络是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研发、战略组合等正式和非正式合作关系, 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网络关系, 企业的合作网络嵌入有助于企业之间的信任、承诺和互惠等关系。企业的合作网络嵌入可以突破自身的资源限制, 获取更多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 从而有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间合作能够使彼此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协同效应, 提高组织双元创新能力。

3 产业集聚

3.1 产业集聚与创新

熊彼特 (1912) 认为创新本质上通过改变要素配置方式实现经济目标最大化, 因此创新属于经济和管理范畴, 即如何吸纳、配置和集聚产业所需要的要素并形成生产力。产业集聚的要素可以归纳为政策、资本、人力和技术等。产业集聚对企业双元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 产业集聚过程中,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正确引导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 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吸纳创新要素扩大市场规模, 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能力。

3.2 产业集聚的增强作用

产业集聚是有空间距离的, 不会随时随地扩散, 但可以通过引进外部技术获得发展, 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甚至赶超。产业集聚具有空间外溢效应, 在地理上的空间集中或毗邻更容易催生创新。因此, 产业集聚引导企业间的合作, 提高企业的合作网络嵌入水平, 进而增强了合作网络嵌入与双元创新的关系。

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均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实现要素空间组合与集成的过程, 是推动毗邻区域间实现增长传递的重要渠道。资本要素、人力要素、技术要素等要素的集聚有效实现只是交换和知识溢出, 进而提高了知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进而增强企业知识网络嵌入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

4 实践启示

(1)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的知识网络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双元创新能力。实践中, 企业应该注重提高知识网络嵌入水平, 把握知识组合的轨迹, 通过知识网络提高自己对外部知识探索和内部知识利用的能力, 避免迷失在“知识的海洋”。

(2) 合作网络嵌入可以提升企业之间的信任, 降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合作网络嵌入式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将进一步趋于“去中心化”, 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企业必须认清现实, 积极提高自身的合作网络嵌入水平, 与更多的企业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双元创新能力, 提升竞争力。

(3) 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多条路径影响企业的双元创新。一方面, 产业集聚可以引导政策、资本、人力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增强企业网络创新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 政府应该充分注重地区的产业集聚, 应当通过出台相关政策, 引导创新要素集聚, 提升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的双元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知识网络和合作网络解耦入手, 分析了企业多重网络嵌入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 同时将产业集聚纳入研究, 构建了“集聚—嵌入—创新”的研究框架, 讨论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双元创新影响的微观机制。

关键词:知识网络,产业集聚,双元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晶钰, 柳卸林, 邱姝敏.中美ICT企业知识来源的二元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 2016 (9) .

[2] 赖一飞, 覃冰洁, 雷慧.“中三角”区域省份创新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23) .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3篇

一、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之一, 经过时间的检验, 最终被证明是一种优势互补、运转灵活的最佳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实质是通过产教合作, 培养出具备理论基础与一定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虽然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一观点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仍然只停留于浅层次。分析原因, 主要与国家未出台相应的合作准则、实施细则以及奖励机制, 多数企业过于看重学生培养的额外成本而忽略了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自身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有关。此外, 校企合作并不仅仅是企业生产实践与高校教学活动之间的合作, 更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资金作为保障, 校企合作的推进将受到影响。考虑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准确地寻找合作的契合点, 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是实现利益共同体构建, 促进互利双赢以及合作成功的关键。

二、以互利双赢为原则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中, 理顺合作关系, 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 可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为生产实践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建了相应的机构与平台, 在保证各个成员单位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之上, 遵循互惠互利、平等协商、共谋发展的原则, 促成培训、实训、设施、人才、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共享, 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合作企业的选择

就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来看,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当代成长型企业具有较好的潜力, 无论是在质的提升上, 还是在量的增长上, 均存在显著优势。此外, 成长型企业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切实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与意义, 应当多与此类成长型企业进行接触与交流, 吸引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的企业参与到学院共建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合作企业的选择, 是校企合作的开始, 同时也是合作效果的重要保障。除了吸引企业参与共建外,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的建设、实训练习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方法等方面, 应当给予合作单位一定的话语权, 多听取合作单位的建议或者意见, 充分发挥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在科学地选取合作企业的基础上, 以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指导, 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着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化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等工作, 从而为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探明方向。

(二) 平衡多方利益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过程中, 以区域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 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政府、行业、学院以及企业的共同参与,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是深化产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关键。积极开发基于行业生产实践的精品课程以及示范性实训基地,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但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进, 还需要平衡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促使顶岗实习等实训实践环节能够和谐进行。就国内外的一些成果与经验来看, 首要任务是与合作单位共建“校中厂”以及“厂中校”等实训基地, 学院支付必要的费用, 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 共享场地与资源等。在此基础上, 学院提供培训所需的教师、实验室等, 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 通过员工培训等途径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联系, 共享学院的技术资源。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 开展高校人才与企业人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筑双师互换交流工作平台, 提升双师素质, 同时开辟互利双赢的合作新途径。

(三) 完善管理制度

在校企合作的施行过程中, 一个标准的制度是约束行为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标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鉴于此, 相关高校应当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以及潜在的问题, 制定企业参与、多方联动的运转机制以及保证机制,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实现校企合作的标准化管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 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 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准则、实施细则以及相关奖励机制等制度与法规,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能够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从高校的角度出发, 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师资力量的基础上, 对人才培养实施、师资力量储备、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 并在实践的过程中, 对一系列关键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可有效提升高校的校企合作管理能力, 确保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此外, 在相关经费的管理上, 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政府专项拨款、合作单位的捐赠等, 加强经费的管理, 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 并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 能够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

(四)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 建立围绕产学融合的新教学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校企共建效果的重要措施。以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为指导思想, 高校应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计划实施、实训实习进展等指标的考察, 并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监控, 包括理论课程学习、实训练习以及顶岗实习等方面的考核。在校企联动共筑双师互换交流工作平台的过程中, 企业需要指派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行业专家到高校任教, 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高校则需要指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等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遇到的问题, 并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双师交流平台的建立,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双师的综合素质, 优化教师的结构。但如何确保双师交流平台的施行效果, 并无较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仍然需要结合实践结果, 积极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指标或者监管措施。将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质量监控指标或者标准进行整合, 并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可对校企合作的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同时保证校企合作的施行效果, 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此外, 在实践的过程中, 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

三、结语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校企合作层次尚浅的问题, 高校应当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共建。与此同时, 积极探索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机制, 为深化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实现共同发展。

摘要:校企合作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教学特色的关键要素, 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 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进而为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倪春虎, 闫飞, 徐志坚.基于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5 (7) :151-153.

[2] 杨平.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与研究[J].继续教育, 2017, 31 (9) :36.

[3] 李万年.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17 (10) .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4篇

1 专业发展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 必将出台相关政策确保职业教育良性发展。随着国家近几年的“用工荒”现象出现, 技术性人才越来越“短缺”, 已引起大家高度重视。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各个中职学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学校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建立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每所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都有所不同, 互培模式将面对各重点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开展系统培训, 在各级各类专家引领下, 针对性地解决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问题, 全面促进各中职学校重点专业发展。同时, 我们将整合各中职学校有利资源,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 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2 学校统筹管理

专业发展及按需培训是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发展的核心动力, 学校统筹管理则是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发展的内在条件。学校领导层要加强对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的全面统筹管理, 充分调动起学校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以点入手, 带动全面, 最终达到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2.1 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

国家及各级政府制订出相关政策确保政策的实施, 各级、各校领导作为政策的执行者, 肩负着政策执行力度与执行效力如何的重大责任。建立校长负责、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体制十分必要。实行责任制和问责制, 各校领导全面统筹教师互培模式下的各项工作, 完成顶层设计, 落实到具体任务到各位中层干部。接受到任务的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也将对自己的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责任到人、时间限定。对拒不落实任务或任务完成质量不达标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惩罚不是目的, 要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奖惩机制。奖励为主, 问责为辅。多劳多得, 充分调动起参培骨干教师的积极性。领导们要积极关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了解工作进展现状, 一方面全面掌控事情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纠正和弥补各工作人员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不当与不足之处。领导们的号召力与掌控力将是整个团队凝聚力的精髓所在。

2.2 骨干教师刻苦钻研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参培骨干教师, 我们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为教师们创设各种学习环境, 通过国培、教研、讲座、实训、竞赛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教师在不断学习中获得了实惠, 能真切感受到自身的进步, 感受到成绩带给他的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满足, 他才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才会努力去争取一切学习的机会。人们会有一种普遍认识, 职教比普教轻松, 没有压力。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市场青睐, 势必对职教老师们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职教老师们的理论知识薄弱, 实操技术也越来越生疏, 那迟早会被学校“遗忘”, 被社会所淘汰。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的推广的就近学习原则, 比起出省、出市的远距离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2.3 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动,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最终是要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 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中职学校教师不同于普通中学教师的特点在于, 教师们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 更要有精良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任何教学环节出现缺失都将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就业情况。同时,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相互之间比较熟悉, 来往也相对方便, 互培模式工作的开展将更有利于区域中职学校校内与校际教师间的联系与沟通, 教师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督促, 共同进步。

3 专家示范引领

任何一种模式的理论建立与实践运用都离不开专业们高屋建瓴的引导。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教研专家、区域教师进修学院、行业企业专家们的指导与帮助。来自大学、教科院的教研专家为教师互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们参与互培模式实践工作并提炼理论成果。行业企业专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设备设施帮助。教师在专家们引领和企业锻炼中不断获取前沿理论知识与技术革新, 获得专业技术的发展。我们要结合各中职学校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院校联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切实保证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的良性发展, 确保教师互培模式推广工作富有成效。

4 教委严格考核

教委在区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委要进一步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只有教委对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 对建设成效进行及时评估与奖惩, 对工作中的偏颇与不足之处及时引导与修正,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才能更加有序高效的展开。

5 经费保障到位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各方面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学校办学条件方面的硬件 (设施设备) 以及各级财政的投入。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 更要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与合理的使用。杜绝资金滥用与无效应用情况的发生。

独木不成林, 任何资源未获得有效利用都将是一种浪费。各中职学校在凸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求得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升。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与教训帮助自身全面进步, 将大大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至此,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工作有了专业发展和按需培训的内在驱动, 学校全面统筹管理的外驱力, 加之专家示范引导力、教委考核力、经费保障力等各方面条件保障, 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必将最大限度取得预期的效果。

摘要:建立区域中职学校教师互培模式将最大效果整合区域中职学校优势资源, 为确保其模式正常运转, 建立有序高效的保障机制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按需培训及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学校管理的外驱力、专家的引领力、教委的考核力、经费的保障力等条件的创设, 形成校内、校外的自上而下的多方位保障机制, 进一步促进区域中职学校老师互培模式各项活动的开展,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5篇

1.1 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这一称谓源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 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农民合作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农民对合作社的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和合作层次的需求多样化方面。近几年, 除了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与农业产业开发为基础的专业合作社外, 各地陆续呈现不同类型与形式的农民合作社, 例如:土地股份, 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保险合作社等等。

1.2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指通过农民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决议通过, 经由合作社全体成员或者一部分成员自愿出资, 以农业产业为纽带和信用社成员的信用为基础, 主要为信用社内部成员的生产和发展提供资金服务的金融活动。这种信用合作的特点是其具有合作金融的特点, 实施民主化管理, 以资金互助为业务主体, 服务于农业产业的发展, 且不以盈利为目的。

2 农民合作社风险分析

农业的风险程度受到产业本身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属性因素决定, 农业作为一个典型的风险型产业, 其风险程度也由于我国的政策和法律的不确定而加大。由于农民合作社以农业为基础的特点, 致使合作社承担着农业的各种风险, 所以, 农民合作社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主要包括:

2.1 政策与监管风险

中央针对农民合作社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健康有效的发展, 其中包括制定多种财政优惠政策,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为农民合作社并没有带来非常理想的效果,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部分措施的实际操作性不够强, 各地政府与相关农业部门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有所不同。另外, 在监管方面各地基层政府也存在着混乱的情况, 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缺失。基层政府的责权不明确, 协调不利, 造成了重复监管和监管缺失并存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是导致了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 利用政策规章为其谋利。

2.2 金融风险

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外部金融风险是指没有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农民合作社对于资金的需求一般集中在特定的时间, 这导致了农民合作社的融资需求具有时间急、期限短和额度小的特点;另外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 前期投入较高, 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大的原因, 农民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农民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有效保证。目前, 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和金融机构作用有限等原因, 我国大多数农民合作社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困难。

2.3 技术风险

针对农民合作社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是指由于我国农业技术长期以来较为匮乏, 一直以来的农村家庭式生产方式难以为农业技术的创新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支撑, 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支持方面也有较大欠缺, 这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同时, 我国在保护农业技术知识产权领域还有待完善, 知识产业的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农业创新技术人才的缺乏等因素, 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在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方面, 我国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上仍有许多不足, 由于我国农村土地的细碎化严重, 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时间保证其整合过程, 另外我国的农业服务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 这些导致了新技术成果研发出来后难以有效的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普及。

2.4 自然风险

由于农民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因此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 受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和我国耕地分散、不同区域农作物品种差异的影响, 农民合作社会由于农业资本回收期较长而承担相应的风险;第二, 由于自然灾害的难以预测, 农业生产会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遭受严重的损失, 农民合作社也不可避免的承受这类风险;第三, 由于农产品不易保存, 而农产品的鲜活性是影响其需求的重要因素, 这种需求就要求技术上保险手段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从而导致了农产品成本的增加, 成本的增加最终体现在价格上, 价格的上升难免会削弱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 财务风险

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农民合作社内部融资能力有限;二是农民合作社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融资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农民合作社的整体经营规模较小, 资金储备能力不足, 信誉级别不高, 可供抵押和担保的财产不足等问题, 另外, 农民合作社的本身制度设计同样存在缺陷, 从而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内部融资。第一, 根据《农民合作社法》的规定, 合作社的主体为农民, 但是部分的农民经济实力不强, 农民收入虽然逐年提高, 但是农民收入用于农业投资的资本非常有限, 大部分收入用于农民的生活消费。所以, 这种社员身份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合作社的股权融资能力;第二, 合作社的“入社自愿, 退社自由”的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合作社资本的不稳定性。由于退社的自由, 社员可以随时离开合作社并撤回资金, 如果退社的人数过多, 也会对合作社的生存状态构成威胁。另一方面, 新老社员对资本享有同样的剩余索取权, 这给撤资的社员足够的安全性和相应的收益, 但同时会挫伤仍在合作社内社员的投资积极性, 造成资本的“搭便车”的问题;最后, 农民合作社的“一人一票”原则虽然可以体现合作社社员平等的精神, 但是却抑制了投资额较大的社员的积极性。对于投资额较大的社员来说, 投入成本较多但享受的权利却是相同的, 同时还要为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这种原则导致的结果就是通过社员的最优选择变成投入最少的资本以获得社员资格并享受相同的权利, 这无疑会制约合作社的内部融资能力。

2.6 治理机制风险

首先, 农民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与决策, 但是, 由于社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使得这种民主决策机制很难有效实施, 究其原因, 还是众多社员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利益, 大家的联系不紧密。虽然理想的状态是大家都从集体的角度出发, 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可现实是, 由于农民合作社分配制度的要求, 使集体利益成为一种“公共物品”, 甚至发生社员对合作社的付出越少, 收获的收益可能越多的情况, 而且合作社社员一般都能获得与自身投入的资本相对应的收益。

另外, 农民合作社的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农民合作社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在薪酬方面, 由于合作社理事长实行月薪制, 其余理事和监事等管理人员由合作社的普通成员兼任, 这部分管理人员没有额外的报酬收入只是以社员身份参与正常的盈利分配, 难免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问题发生;第二, 农民合作社缺少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机制, 普通社员从合作社获得的收入主要来自本身资本投入相应的盈利分配和社员的惠顾额。但是由于普通农户的资本投入有限, 相应的资本收入不会很多, 同时惠顾额对社员的激励作用也十分有限;最后, 社员进入合作社的主要动因是向合作社采购生产资料的向合作社出售农产品的低买高卖。

3 农民合作社风险的评估

一般来讲, 农民合作社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包括确定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出具评估报告等四个阶段, 见图1。

下图呈现了农民合作社风险评估的主要流程, 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评估范围、评估方案、风险分析和制作评估报告。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社的风险评估过程, 是对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遭遇到方方面面的不同风险的种类和程度所做的评估过程。基于合作社遇到风险的多样性, 形式的不确定性, 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所以各种风险评估的标的也各不相同。结合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本文主要就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几个方面做出评价和解释。

3.1 农民合作社自然风险评估标的

自然风险是在对农民合作社风险评估中首先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 因为合作社的基础是农业生产, 而农业本身是一种与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弱势产业, 所以, 自然风险的对农业的影响与关系最重要。由于自然风险是主要包含气象、地质、环境和生物灾害风险的系统性灾害风险, 因此, 本文从将从因子分析的角度, 主要以致灾因子、脆弱性分析和暴露分析三方面作为自然风险的选择因子来评估自然风险。

3.1.1 农民合作社经济风险评估标的。

基于农民合作社的经济组织性质, 合作社也同样存在着经济核算、资金往来、盈余分配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活动, 自然也就面临着企业活动中的经济风险问题。这种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财务管理和市场运营等方面。而农民合作社的风险不仅受到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影响, 同时也与合作社所从事的产业与每个合作社的自身特点与条件有关, 所以, 本文对农民合作社的经济风险评估从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合作社自身两方面分别进行评估, 具体的内容包括:经营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风险。

3.1.2 农民合作社技术风险评估标的。

农民合作社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新技术的引入或者使用不正确等原因所产生的技术方面的技术问题, 同时, 由于企业不断加入农民合作社, 必然导致部分农民合作社开始致力于农业技术开发, 技术的创新也可能会失败, 这就引发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 因此, 尽管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升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伴随着程度不同的技术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其相应的指标体系:新技术成熟程度、新技术被模仿或替代程度、新技术与生产能力的配合程度、研发主体与经济回报。

3.1.3 农民合作社信用与道德风险评估标的。

由于农民合作社的成员主要是农民, 所以, 对农民合作社信用和道德的评估主要以农民为对象。因为农民社员人数较多, 且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农民合作社对于农民社员违约行为的惩戒措施相对有限, 再加上在农村农民社员入社也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加入, 所以对农民合作社信用与道德风险评估主要以及实质上就是对农户的信用与道德风险评估。农户信用与风险主要包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个人特点、经济条件、和社员品德。

3.2 农民合作社风险度量

如前所述, 农民合作社涉及的风险多种多样, 评估的内容因风险各异。为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在各种风险中选取主要指标, 构建起农民合作社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见表1。

3.3 农民合作社风险评估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农民合作社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层次分析法, 具体的流程如下图:

第一步是在综合农民合作社的风险影响因素时进行必要的取舍, 根据需要选择重要的影响因素, 构建农民合作社的风险层次结构, 以备下面的评价所需;根据下面的表2, 进行第二步来确定农民合作社的各种风险权重所对应的值, 通过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 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专家的访谈, 计算农民合作社各类风险因素在合作社整体风险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表格和重要性的程度两两做出比较的结果, 从而确定各类风险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最后, 对各位专家的打分进行汇总, 通过加权的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根据指定的判断标准来明确该农民合作社的风险等级。

4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民主管理机制

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是农民合作社的关键, 是决定合作社能否聚集人气和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所以, 要从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余额分配和成员账户几个方面帮助合作社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使合作社成员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同时处理好合作社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另外, 建立健全合作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合作社的理事会和监事会, 完善合作社的相关规章制度, 积极有效的发挥“三会”的功能, 全面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

4.2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和促进农民合作社健康的发展, 需要不断引导农民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的监督机制, 尤其是对重大事项决策的形成、财产情况和业务的整体执行, 保证其认真落实, 地方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合作社服务方面的支持, 主要体现在:第一, 开展人才输入服务, 对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营销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更多的实战平台和发展空间, 使大学生村官和农民合作社有效对接, 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上的支持;第二, 积极开展审计服务, 坚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引入外部审计有利于披露和制约农民合作社的违规经营行为, 同时也保障了合作社社员的知情权并有利于社员了解合作社的运营事物。

4.3 健全信息服务和发展农业保险

信息是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决策依据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农业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完备和客观的信息对于减少不确定性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受到合作社成员本身素质和拥有资源的限制, 获取行业的真实和完备的信息变得比较困难。所以, 政府可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水平, 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方面的信息获取能力, 比如建立农民合作社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为全国农民合作社提供权威、便捷、及时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贸易、市场供需、产品价格等信息服务, 从而避免盲目生产, 减轻、减少损失和增加农民收入。发达国家对于农村合作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农业保险。我国由于受到农业内部各业和不同地区风险不同、道德风险、赔付率高和亏损率大的困扰, 农业保险发展的速度无法有效满足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需求。基于此, 我国应该在法律层面尽快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 建立相应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摘要: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很多风险, 主要的风险有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与道德风险等等。本文对以上风险的形成和对农民合作社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农民合作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层次分析法设计合作社的风险指标, 构建农民合作社风险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最后, 针对研究的结果, 从政府和农民合作社的角度给出了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防范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信用风险,风险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璐.2016.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 董晓林, 朱敏杰, 张晓艳.农民资金互助社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合作金融"共挤监督"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 2016 (1) :63-74.

[3] 陈秋玲, 薛玉春, 肖瑞.2009金融风险预警:评价指标、预警机制与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5) :137-144.

[4] 管清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 梁红卫, 2011.农民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 王曙光.构建真正的合作金融: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与风险控制[J].农村经济管理, 2014 (05) .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当前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运用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进行解决的建议,拟为金融产业的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模型,阐述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内容,提出竞争情报保障金融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文章认为竞争情报工作可以规范和引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必须强化竞争情报工作。

【关键词】竞争情报 金融创新 情报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益进步,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变化,金融市场竞争日趋动态激烈,利润丰厚的传统金融产业面临严重挑战,也迎来调整创新与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1]。金融创新不仅促使金融交易方式方法多样化,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也使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扩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然而,尽管金融创新可以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但金融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亟需竞争情报来消除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指出“信息是企业生命线,企业搜集与运用高质量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将决定其成败”[2]。其中,高质量的“信息”即指现代竞争情报,具有降低决策风险与智能支持服务等功能。金融创新必须依靠竞争情报这一有力工具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保障,合理规避创新风险。竞争情报为金融创新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引领和规范金融创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金融创新理论溯源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分析世界经济周期与发展态势时,总结提出“创新理论”,通过科学界定“创新”的五种形式,为日后金融创新的理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6]。自20世纪60年代起,创新理论逐渐渗入金融领域,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动因引起诸多西方学者关注[7]。在“金融创新”概念界定方面,Arnold Heertje把金融创新定义为能够改变金融市场结构机制的相关金融工具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8]。Tufano把金融创新分解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行为[9]。Zachary·J·Gubler主张把金融创新理解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产品或制度等方面静态的创新产品。在“金融创新”产生动因方面,J.Kane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把规避相关规章制度监管当作金融创新产生的主要原因[10]。William L. Silber提出“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产生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是金融机构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11]。J.R.Hicks与J.Niehans提出“交易成本型創新理论”,表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创新的结果[12]。T.H.Hannon与J.M.MeDowell提出“技术推动型创新理论”,把金融创新的发展归因于当前金融业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13]。更多的文献表明,国外学者对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较为前沿,大多集中于定义金融创新概念与多角度探究金融创新的驱动因素方面。既把金融创新当作一项成果,也看为一种过程。

国内对金融创新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4]。1985年,周林与何旗首次公开明确提出“金融创新”一词[15]。随后,中国学者从多方面对“金融创新”进行概念界定。如厉以宁认为金融创新就是以挖掘金融业潜在利润为目的,而进行的金融方式方法或金融行业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16]。张莉把金融创新看作金融主体为了把握市场机会与获取利润,进行多种金融要素的创新型组合而形成的市场改革[17]。蒋国方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定义金融创新是金融要素的创造性组合或调整,以使金融资源价值得到提高[18]。濮思喆与姜丽丽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定义金融创新,认为其实质属于制度创新,指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改善资金供求关系为目的,而产生相应的制度调整或建设[19]。少量作者从动态角度来分析金融创新过程,并且注意到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智能支持作用,如娜日、顾艳辉等将金融创新的过程划分为金融创新的战略制定阶段、生成阶段、扩散阶段、宏观效应阶段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以及竞争情报在各阶段对金融创新的支持作用[20-21]。

综上所述,关于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两者的关系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但有关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对竞争情报如何融入金融创新流程,以及竞争情报如何同金融创新实现逻辑互动与协同发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强化金融创新主体的竞争情报意识,推动金融创新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三、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理论契合

竞争情报理论起源于西方,自改革开放以来后逐步引入国内。至上世纪末,竞争情报逐渐在我国经济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实践推广。竞争情报主要是指应用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与专业的情报处理方式,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潜在的威胁、自身优势与薄弱环节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筛选集成与提炼分析,得出自身与竞争对手差距、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情报,为组织战略决策提供智能支持,保障组织在竞争中扬长避短,最终促成战略规划的落实与经营目标的实现。竞争情报既是一种智能决策支持产品,也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信息服务过程[3]。时至今日,竞争情报被公认为是仅次于资金、人才、技术的第四大资本[4]。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高效利用竞争情报能够节约60%的科研时间,削减科研费用高达40%[5]。

金融创新是指运用新的手段与方法,变更现有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和潜在收益。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是一个以价值创造为动机的动态循环过程。其中,创新的本质注定了这一过程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因此,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大数据时代,即使是资深的金融工作者,有时也难以凭经验来掌握市场的快速变化,驾驭行业发展的动态,辨别信息的真伪。成功的金融创新需要依靠专业的信息检索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跟踪竞争对手,分析行业动态,把握发展趋势,来判断市场的各种变化,有序推进各种活动。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环境下,金融“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能凭空想象,而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发扬与有序推进过程。因此,金融创新对竞争情报有着内在的需求。将金融创新建立在竞争情报工作基础上,不仅可以规范金融创新具体流程,使金融创新工作有章可循,有效节约时间和成本,而且可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到与市场无缝对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时代,谁先拥有金融竞争情报资源,谁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掌握主动权;谁先建立高效的金融创新情报工作流程,谁就能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而竞争情报内在地具有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搜集分类、去伪存真、提炼分析与整合利用的功能,通过对金融创新的预警、辨析与研判,为金融创新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与即时的情报服务,降低金融创新风险,保障金融创新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竞争情报不仅满足金融创新对信息资源的全过程需求,而且可以适时动态调整金融创新计划的落实与推广,对金融创新最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创新过程中待改进的部分与局限性,为再次创新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反过来,金融创新刺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改变竞争情报获取的技术途径与方式方法,对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在情报工具使用与操作技能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竞争情报更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促进竞争情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如图1所示,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的工作流程是一个从金融创新环境扫描到金融创新需求确立、金融创新信息检索、金融创新情报分析和金融创新价值评估的完整过程。金融创新内在地产生竞争情报需求,需要竞争情报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而随着竞争情报工作的推进,金融领域不断得以创新发展,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四、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构建

为了满足金融创新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本文构建如图2所示的金融情报保障机制模型,该机制主要由五个关键环节组成,依次为金融创新环境扫描、金融创新需求判断、金融创新信息检索、金融创新情报分析、金融创新价值评估。其中,金融创新环境扫描是前提,金融创新需求判断是基础,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关键,金融创新情报分析是核心,金融创新价值评估是支撑,五个部分彼此配合、前后依存,共同推动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金融创新环境扫描

金融创新环境扫描需要竞争情报工作者对金融创新宏观的国际环境、中观的国内环境和微观的行业产业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海量数据分析,从中找出金融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市场态势、科技发展趋势;中观环境主要是指地区或国内金融政策环境、金融行业发展动向;微观环境主要是指金融创新主体与其竞争对手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的运转状况。一旦发现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接下来便要对金融创新需求进行研判。

(二)金融创新需求判断

情报学专家包昌火认为:“需求是竞争情报的第一驱动力”[21]。金融创新需求判斷是推进金融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确立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金融创新需求判断需要竞争情报工作者协助创新主体,准确分析金融创新主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判断是否开展金融创新工作以及金融创新的规模与范围等。科学的需求判断不仅能够降低金融创新的成本,同时也规范着后续的创新工作与方向。

(三)金融创新信息检索

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金融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由金融数据转化为金融信息的逻辑过程。金融创新信息检索依赖具有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情报人员以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从互联网、杂志报刊、人际交往、内部数据库等渠道,收集金融创新主体相关的金融行业动向、宏观金融政策、竞争对手状况等数据信息,对各种相关的信息进行初步整合。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一个“人机合作”的互动和整合过程,不仅需要依靠技术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归类,而且需要竞争情报人员持续不断的跟进追迹,为金融创新提供信息保障。

(四)金融创新情报分析

金融创新情报分析在于提高金融创新的针对性,也是一个由金融数据向金融信息和金融情报转换的价值实现过程。金融创新情报分析需要具备金融知识的高素质情报工作者,综合运用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力模型分析、资源与能力分析、数据挖掘、计量分析等工具与方法,对前期归类的金融信息进行全面和深度的研判分析,并结合当前所处的金融环境与产业政策,制订金融创新战略与方案,形成服务于金融创新的具体战术。金融创新情报分析为金融创新提供操作性的信息支持,对金融创新有着决定性作用。

(五)金融创新价值评估

金融创新价值评估是指金融创新主体展开对金融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估。其中,具体的金融创新成果指在金融制度、市场、组织、管理、业务、监管等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主体对金融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估,需以金融情报作为支撑。金融情报工作者通过搜集金融创新成果产生阶段、评价阶段、扩散阶段与影响阶段相关信息,构建相应的成果评价量表,协助金融创新主体对整个金融创新流程进行深度剖析与评判,探讨机构运作或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改进的环节,为下次金融创新提供经验或启示[22]。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科学界定了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概念,探究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的工作机制,讨论了金融创新各个环节的竞争情报需求,构建了金融情报保障机制模型,认为金融创新需要竞争情报作为信息保障,竞争情报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智能决策支撑。本文的研究旨在引起理论界对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视,也为金融创新的规范化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为了强化金融创新中的竞争情报工作,未来我国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既需要强化竞争情报意识,也需要加强对金融情报人才的培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如何分析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的相关性,如何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情报的价值性,等等问题,将成为下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雪晶.关于国际金融创新问题的论述[J].科技资讯,2015(31):221-222.

[2]冯亚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情报工作机制研究[J].金融论坛,2009(9):40-44.

[3]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服务.http://info.ceo.hc360.com/ 2004/02 /1008452964.shtml(2006-06-18).

[4]王丽.论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竞争情报[J].区域经济评论,2005(10):10-11.

[5]尹新强,肖冬梅.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35家重点企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2):83-87.

[6]JosePhAlois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eonomicDeveloPment[M].Springer US,2006.

[7]张莉.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J].特区经济,2007(7):76-77.

[8]解宇.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J].商,2014(10):128-129.

[9]Peter Tufano.Financial Innovation[J].Handbook of the Economiesof Finance,2003:307-335.

[10](美)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1]沈志文.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9.

[12]J.R.Hicks著.盛洪,陈郁译.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

[13]罗莉萍.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文献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4):144-145.

[14]刘春香.金融创新过程及其经济分析[D].湘潭:湘潭大学,2002.

[15]周林,何旗.浅谈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J].金融研究,1985(12):42-43.

[16]厉以宁.对当前我国金融的一些看法[J].湖南商學院学报,2002,9(5):1-6.

[17]张莉.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J].特区经济,2007(7):76-77.

[18]蒋国方.浅析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J].河北金融,2007(1):40-41.

[19]濮思喆,姜丽丽.重新理解金融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探讨[J].商,2014(11):162-163.

[20]娜日,朱淑珍,洪贤方,吴晓伟.基于金融创新过程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4(1):23-26.

[21]包昌火等.竞争情报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9-51.

[22]宋汉光.加快金融创新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J].浙江金融,2011(10):8-13.

[23]顾艳辉,朱淑珍,杨治平.基于三维竞争情报的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J].情报杂志,2016,35(6):86-90.

作者简介:宋雅雯(1993-),女,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