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2023-12-31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拟在分析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的创新、教学媒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网络文化 相互影响 创新研究

网络文化的兴起既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把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研究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下边结合自己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反思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阐释和说明。

一、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1.网络文化

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其相关问题,应该对什么是网络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不同的界定。在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文化”定义是张相轮在其《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一文中对“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与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广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1]。根据这样的定义,结合网络文化的事实,可以这样归纳网络文化的特点:首先,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网络文化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是指网络文化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国外文化的精髓。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有国外文化中的污秽。其次,网络文化在传播上具有无障碍性。网络文化在传播上的无障碍性是指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具有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上的全部优势。既可以以视频为传播主要途径,又可以把音频作为自己传播的载体;既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世人传递文化的核心内容,又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方便世人的随时学习。再次,网络文化在影响上具有多维性。网络文化在影响层面上的多维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又有不良网络文化的消极性;既有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侵蚀”,又有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矫正”。换而言之,网络文化的多重影响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会通过网络的传播对不同地域的人民及其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大家所谓的“文化入侵”正是网络文化多维影响的具体表现。

2.相互影响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的兴起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网络文化目前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2]。而这些提到的校园网、博客、微博,乃至上边没有提到的微信等,都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无论是上边提到的“文化入侵”,还是信息传播的无障碍化,都可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成为一种事实。它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执教能力的迫切性,而且它还需要各高校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对不同的网络文化内容能够在正确判别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利用。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内容又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也就是说,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优秀教育内容的加入,使网络文化的正能量得到了极限性的发挥。因此,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丰富网络文化的具体内容,既能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得到丰富,又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获得圆满地成功。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文化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舞台。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网络文化成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又是思想教育的平台。因此,要把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

二、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教学途径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参与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了拓展。網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教育途径的出现。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诸多的教育途径。例如,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由各高校辅导员的各种管理活动,由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等主要的教育途径组成。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各高校的网站,微博、微信等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特别是对于微信而言,它不仅是各高校学生的最爱,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其次,社会正能量的快速传播。每天的生活中都发生一些有趣事,新鲜事,而这些有趣事、新鲜事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教学素材。无论是正面的新闻,还是负面的事实,都能充当思想政治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对这些事实的辩证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教学素材,通过微信等新方式的快速传播,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2.教学媒介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发展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加剧发展,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介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其核心的教学载体。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诸多的新的教学媒介被运用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例如,各高校的网站成为了新的教学媒介。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对校园内发生的那些能够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可以使全校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事实的真相,并通过对事实真相的分析,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的能力。再如,通过学校的网络论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高校在网络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论坛。通过这些论坛,不仅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在这些论坛上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任课教师而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他们既可以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留言、发言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又可以从这些留言、发言中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改善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句话在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验证。因为,依据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例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可能通过网络载体向全校的师生展示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虽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校本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而网络传播的速度较快。因此,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素材的补充就成了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之一。再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成果,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分析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其原因、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在理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如,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时间的层面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所谓的灵活性,既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師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灵活的教学实践,又指各高校的师生通过点播、回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对于前者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可以使高校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后者而言,通过视频点播的学习方式又使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可能。

4.教学评价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既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大范围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力合作,从学校这个小范围讲,需要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3]。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中,首先应该注意对评价对象的选择。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又涉及到学校的具体任课教师。因此,首先应该慎重地选择评价对象。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为准确地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价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对象。例如多维的评价标准;定性的评价标准,定量的评价标准等等。根据本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科学的评估。所以,各高校思想政治评价标准也应该进行创新。

总之,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首先应该正确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然后才能根据两者相互影响的特点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表现。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相轮.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9,9期:8-12页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0):61页

[3]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3):66页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对秘密条款的描述虽然只有一页篇幅,但秘密条款却是《永久和平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试图在秘密条款部分回答哲学如何在政治上进行实践运用。文章对秘密条款的解读分为四个部分:哲学家是否有政治特权,“哲学家王”的政府,实践知识何以可能以及政治和哲学的职能分配。秘密条款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人的内在自由,政治和哲学方才能够互相联系与发展。在柏拉图式的“哲学家王”的模式中,哲学家必须成为最高权力者,政治只能委身哲学之下。康德批判地反对“哲学家王”中政治同哲学的关系模式,一方面,哲学家不期望政治特权,另一方面,康德突出强调了哲学在政治领域里的重要作用,因为哲学包含了审视的思维也同样可以产生实践的运用,因此,哲学绝不会从政治世界里撤出。

关键词:永久和平;秘密条款;哲学家王

1795年,康德模仿相关外交文件,按照条约的形式写出了著名的《永久和平论》,基于反思欧洲各国连绵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与灾难,康德渴望能制定出社会生活的规则,巩固道德,实现永久和平,进而把人类从一些人的肆意妄为中解救出来,表达了哲学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永久和平论》共分为五部分:引言,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先决条款,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正式条款,系论以及附录。其中,康德对先决条款和正式条款的描述较多,在最后一部分,康德反对实践政治家“鬼鬼祟祟的政治”,因为其自身的“表里不一”和旨在诡辩,实践政治家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以欺骗他人为目的(详见康德的论文《雄辩术》)。在《雄辩术》里,康德以“启蒙者”的口吻论述这样的欺骗是如何称不上道德的,从而对一般人民群众进行启蒙。从1794年10月到1797年期间康德发表的论文里不难看出,康德对文字修辞运用得淋漓尽致,康德引出秘密条款带有非常明显的启蒙者的意味:“哲学家们关于公共和平可能性条件的准则,应当被为战争而武装起来的国家引为忠告。”。康德表述“秘密”条款含有一种内在矛盾,“即探讨公共法权时的一项秘密条款在客观上,亦即在内容上看是一个矛盾;但在主观上说,就提出这种条款的人格资质来评判,其中却完全可能有一个秘密。”即个人“主观”上的考虑,如何在“客观”上达成对秘密条款的一致同意,且最终成为对公众行之有效的条款。康德不仅讽刺地提出“秘密”条款,同时也强调,实践政治家不应一味指责理论政治家所提出的政治理论危害当前政府的地位。如在前言康德所描述的保留条款(拉丁语clausula salvatoria),即“老于世故的政治家与理论的政治家发生争执时,也必须行事始终如一,不要在他贸然提出并且公开发表的意见背后嗅到对国家的危险”。对于如何确立和平准则,康德表示,国家将“悄无声息地”要求公民“公开自由地谈论关于发动战争和确立和平的普遍准则”。康德稍后补充到,在确立和平普遍的准则上,“不需要特殊的安排”,因为“普遍人类理性”提供了这样清晰的要求。

秘密条款出现在《永久和平》的最后并且只占一页篇幅,相比其他条款,康德对秘密条款的表述显得极其精炼,但是解读秘密条款就发现,它实际上贯穿了康德后期之于政治和哲学的见解,因此解读秘密条款对于理清康德对政治和哲学之间的关系至为重要。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文章对秘密条款进行论述,鉴于此,本文将对秘密条款进行四个部分的解读:哲学家是否有政治特权,“哲学家王”的政府,实践知识何以可能,政治和哲学的职能分配。四个部分的解读所依据的是康德在永久和平中的思想脉络,康德首先从否定哲学家从事政治首脑工作,然后反对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模式,再到阐述哲学能夠指导实践因为人具有实践理性,最后解释哲学和政治的分工是历史文化的进程,哲学绝不会从政治领域撤出。

一、哲学家是否有政治特权

首先,康德批评古罗马预言式的战争决定论,在古罗马,虔诚的祭司通过预言等仪式来决定战争或者和平。在任何正式的战争来临之前规定有三十天的时间对战争进行准备,在此期间,公众向祭司咨询关于即将到来的战争的种种未来情形,从而最后决定是否发起战争或者缔结和平条约。古罗马共和国思想家西塞罗(Cicero)提到,在古罗马院制下,祭司的预言是国王利益的体现,例如,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任国王努马·庞皮里乌斯(Numa Pompilius),“通过祭司对战争的声明,创造了法律(拉丁语Ius),即通过虔诚者的法则以达到最大正义(拉丁语Iustis-simae),任何战争不应该攻击和反对这种神圣法则,即,我们获取权力是为了人民。”

祭司的预言往往考虑国王利益而成为某种形式的口号,忽视了真正民众的诉求。康德指出,不同于祭司协商式的预言,哲学家的协商不应只关注于形式方面,而应真正地提出政治见解。不同于祭祀预言者,康德提出,广义上的哲学家没有特殊政治权利,只是提供咨询工作。康德谈到的哲学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哲学家是指进行理性思考的人,狭义的哲学家指仅从事哲学专业的人,康德实则更加推崇广义的哲学家,后者代表了人类理性。在论文最后,康德指出,一个公众辩论的王国是必要的,所有人都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和发出理性之声,而不仅仅局限于哲学家,权利不能被限制在任何特定专业的群体。康德对秘密条款批判是积极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公众和其内在理性,在康德语境下,哲学家就是公众。在最后总结中,康德指出,普遍理性不局限在特定的专业群体,人们相信,通过公共讨论,理性能够被检验。因此,普遍理性能够达到事实理性。哲学家没有任何政治特权去审问或否决他人观点,康德反对的是一种狭隘自由观,即,自由只是每个人有能力公开地谈论自己。

其次,哲学家为了自身去行动。康德认为哲学家们不作为从事政治的特殊角色,哲学家也没有特殊义务讨论政治问题以达到某种共有标准,因为哲学家“不管被禁止与否,都将这样去做”。哲学家的责任是“自由地”积极保卫“人们的一般权利”,哲学家始终如一地保有自己的立场,他们既不需要被鼓励,也不需要被审查依据某种政治制度,因为对哲学家来说,主观上对他们最苛刻的控制即是对真理的控制。通常对政治制度、道德、哲学还有科学的讨论都是浅谈辄止,哲学家应该在深层意义上去捍卫和做出对事实的声明,也就是做出道德或者法律有效性的声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常常使用“公正”作为这种有效性声明的隐喻。康德前提预设一个“理性法庭”,即使没有外部的公正条例,理性内在依然能够提出改变。理性思考是为了理性本身,没有人能够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反对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哲学家的意见代表每个人持有的共有立场。

广义上的哲学家代表每个人的立场或者普遍理性,但康德并不认为唯有哲学家能够如此。按照康德的秘密条款,哲学家代表了普遍理性,他们的职责是追求真理。在《永久和平》附录1中,康德提到“道德政治家”拥有“政治智慧”(德语Staatsweisheit),并不表明康德认为哲学家拥有特殊政治智慧或者“世界智慧”(德语Weltweisheit)。政治智慧在广义来说就是普遍理性,但是普遍理性有时候会被束缚。康德举出了法官和律师的例子,法官和律师往往被现实因素束缚而不能完全发挥实践理性。法官在办公室里只是从事“制定国家政策”的工作,而不是“自由的”判断。法官的工作“总是仅仅意图去掌控”国家,其本身是遵从官方的意志,制定政治政策并且依据执行。加人某种利益政党的律师必然首先应对政党忠诚,当试图去攫取政治力量时,律师或许被腐蚀。相比之下,哲学家不期望有这样的政治特权,在《学科之争》的总结中,康德再一次阐明,哲学家的职责是去引导人们考虑自己的权利和对国家负有的责任,哲学家是“人们普遍权利宣告者和解释者”。(《学科之争》)。法官和律师被外部因素束缚,没有审视自己,但康德没有对法官和律师做过多的贬低,因为律师和法官作为实践者,并不怀有赞同他人立场的冲动,而是积累足够多的论据,在这方面他们尊重自己行使了“国家力量”(《面向永久和平》)。康德提出,在罗马,公正(拉丁语Justia)的象征为蒙住了眼睛的女神,右手边握着剑,左手边也握着相同的剑,康德怀疑律师对权力的渴望比对自己理性的审视相比更大。这里,在公正的象征下,无论哪一边的剑不“向对方做出退让”,“结果就是准备刀兵相见”。相较于法官和律师被特权束缚,哲学家尚能够审视自身。康德提出法律学者们不能回答什么是“内在权利”(德语Recht);而只能回答什么是法律上“正确的”(德语Rechtens),称为“法则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哲学家必须完成法官们未进行的尝试,哲学家应该提供“普遍标准,即,在一般意义上,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是正确和错误(拉丁语Lus-turn et iniustum)”。(《法权论》)。

综上,康德对哲学家没有政治特权的阐述,目的在于揭示通过自身审视权利的重要性。哲学家如果一味对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读过他著作的人进行指责,那么哲学家也就变成了追求某种利益的代言者,即为了满足某种利益,他们将不再作为一个哲学家,而仅仅是某种特定既定利益的客户代表。哲学家唯有希望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被听到,作为“自由的法则老师”(拉丁语Freier Rechtslehrer),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成为“人们权利的守卫者”,通过发现理性自身和限制自身去解释属于人类的根本权利。

二、“哲学家王”的政府

康德没有设定哲学家拥有特定政治权利,哲学家对理性的批判是连贯的,不是尊重自身为了权利,而是尊重权利为了自身。康德批评律师和法官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审视自己而委曲求全。相比之下,哲学家没有任何政治特权。如果哲学家直接占有权力或者问接地操纵最后权力者,他们将无法做出自己真正的判断。哲学家的工作是对人们进行启蒙,其必须自身简单如一地对普遍(道德合法性)人类理性求索。这种活动不需要特殊监管和审查,因为在科学和哲学辩论的一般语境下,他们提出的观点将被中立地指正,理性形容自身,做出自由而非被迫的判断。

但是,普遍理性究竟是什么?康德的《永久和平》旨在为永久和平提供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普遍理性就是康德开出的良药,那么问题在于普遍理性能否带来和平。康德的解释是,哲学家们寻找发出理性之声,他们不是通过持有任何政治特权,而是通过自身理性去守卫和平。对于某种政治观点,哲学家能够做出解释并且接受别人的意見。哲学家没有特权立场也没有外延权力,对于国家来说,考虑到哲学家自身和他的专业,哲学家的声明是微弱的。但即便微弱,哲学家也应对国家“承担责任”。哲学是对根本原则的考察,如果哲学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讽刺,而没有进行彻底批判,那么哲学自身难免遭受败坏,仅仅是一个声明,不能产生任何有效的争论。正是在秘密条款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充当神学婢女的例子,“例如关于哲学,据说他是神学的婢女(对于另两门学科,法律和医学来说也是这样说),但人们并未正确地看到,这个婢女究竟是在她的仁慈的夫人们前面举着火炬,还是在她们后面拖着脱裙”。

批评康德的人会反对康德以上的解释,即理性的求索未必比实践有用。即使哲学家发出理性之声,却未必有用。这种批评片面地理解了康德对哲学的定位,其提出对特殊学科的划分,或者是以历史可靠性来划分,或者以学科的社会实践功能来划分。哲学作为一门反思的学问,研究的主体就是人,人身上不但具有纯粹理性,同样具有纯粹的实践理性,哲学能够在实践上应用也就是说人有实践能动性,对实践理性的理解能够加深对法律、医学甚至神学的理解。哲学学科的特征即为了所有重要争论被合适地检验。哲学象征理性的火炬,并参与到对其他学科的评价。哲学家们不应仅提供这些学科所感兴趣问题的咨询工作,而应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研究的精神指南。

然而,哲学的这种实践能动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者遮蔽。因此,为了对人们进行启蒙,哲学家必须承担责任。康德提出了哲学学科的意义在于,从历史上看,或许哲学落后于其他学科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但只要哲学家或者人类理性不满足于简单重复某种空虚价值,而是去怀疑,那么哲学就有它立足之处。哲学能够与不同学科发生联系,例如,在政治领域,当怀疑或者违背政治学的既定原则时,哲学的追问往往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但哲学是不能被弃之不顾的,因为它是为了根本权利原则所做出的阐述,哲学家做出的批判不能被限制或者被忽视。

康德在秘密条款中反复强调,哲学家不拥有任何政治特权,但在最后的段落,康德提到,由某种哲学家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贬低的是一种哲学政治家,后者未经审视地去接受他人的哲学和政治观点,因而搁置了作为哲学家所追求的理想。哲学政治家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出自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理念,即哲学家在掌握权力控制国家后,能够依靠理性原则成功塑造政治王国。在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之后的2000年里,哲学家似乎对从事政治有种诉求,按照康德来说,这种诉求是难以置信和内在地不可取的:“哲学家成为国王,这是无法指望的,也是不能期望的,因为权力的占有不可避免地破坏理性的自由判断。”虽然很多思想家拒绝柏拉图“哲学家王”的理念,例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马基雅维利以及伏尔泰,但没有哲学家能够像康德那样明确地反对“哲学家王”的理念:哲学家并不怀有任何希望去谋取政治意义上的职位和立场。

柏拉图提出政治和哲学没有明显区分(《理想国》),在柏拉图《对话篇》里,他首要关心的是政治自身,而不是关于哲学家管理国家方面。在此方面,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学说,他在谈及“哲学家王”的观念时重点解释国家公民和法则,而少部分谈到了对哲学家从事管理国家工作的担心。按照cavallar的说法,康德追随亚里士多德“哲学家的角色是作为建议者而不是作为直接从事政治的演员”,cavallar的说法有些夸张,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多在于政治条例和哲学的一般相关性,“通过哲学式的思维制定政治条例”。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和政治联系的如此紧密,从而限制了后来人们在柏拉图的政治条例和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和批判。

三、实践知识

哲学是否有政治实践性?康德预设哲学家没有政治特权,哲学家也不期望有政治特权,那么哲学还能不能在政治中起到作用?哲学和政治之间的问题就是,哲学是否有政治实践性。从历史上看,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统之后,受斯多葛派影响,思想家们转向关注哲学的政治实践性。康德对于哲学政治实践性的贡献在于:首先,康德是第一个批判政治实践性的理论基础和反对整个柏拉图式概念的哲学家。早期的哲学家很少讨论哲学的政治实践性,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派哲学最早关注政治实践性,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反对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联系,但是以往哲学家们对哲学政治实践性的支持或者反对都仅仅停留在怀疑上,缺乏清晰性。康德提出,实践行为的原则基础就是先验纯粹道德,后者存在于人类自身。倘若人们想要对政治问题进行深入考虑,就必须引入哲学,对政治问题的考虑必须深思熟虑然后判断,政治应该作为“在实践中的权力学说”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理论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联系较为紧密,但却比以往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者们深刻得多。

其次,康德相比之前哲学先驱最大的不同在于,康德严格定义政治知识的概念。在康德哲学里,真实的政治知识必须含有有效内容,不只是陈述事实上的国家关系,而是作为初始义务。主体的责任意志产生实践意识,直接与经验发生联系。哲学家不应该以某种理论的时下局部应用实现来评价实践,不应该简单通过逻辑解释行为。主体的意志作为一个初始的合法基础,已经包含了实践理性对自身的立法。

再者,相比之前哲学先驱,康德的贡献还在于区分实践职能和理论理性。人拥有理性力量,严格审视本身内在并总结判断,理性的实践应用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它的使命,即自由的个人意识。康德是第一个对实践意识特征进行解释的思想家。意识如何被实践?这个问题如果模棱两可,道德实践就难以产生任何知识。我们不应满足于对道德实践的自然形容,也不应满足于规范术语里孤零零的概念。规范术语中的概念仅通过逻辑推断而排除了任何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内在的思考,但是,理论的获取必须考虑到所处环境,政治和道德行为包含个人意志。“完全满意的个人实践行为需要联系到理性,从而仅仅在自身而不靠着任何动机感觉,除此之外根本理性的行为是不可能的。”。

康德在反对古代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理念后,重点描述实践知识概念。康德强调纯粹自由,自由实践扎根在个人意识里。在康德看来,对“权力的追求”腐蚀了“理性自由判断”。哲学家在政治上自由独立的前提是理性内在,劝服任何人通过他本身“自由判断”运用。如果哲学家与外部利益,或者外部利益与哲学家最初主观动机发生冲突,哲学家应不改变自己初衷,坚持寻求真正知识。在这里,康德暗示自由独立和真理的必要联系,理性声明被预设在所有的争论之前。人拥有内在自由,所以可以对政治和国家概念做出理性评价和解释,而非刻意期待真理到来。在理论哲学语境下,一般的初始兴趣在发现真理进程中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必须经过“中立地争论和反复检测”(《纯粹理性批判》)。唯有在自由之下,我们能看清楚“冲突的层次”(《纯粹理性批判》)。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语境下,人们去发现寻找真理,这是一部“纯粹理性的历史”叫(《纯粹理性批判》),继而产生兴趣,形成“人类理性的文化”知识(《纯粹理性批判》)。

那么归根结底,如何理解自由?康德区分独立哲学家和受政治力量影响之下的人,唯有前者提升了“实践理性可靠性”(《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区分政客和哲学家是看主体行为是否受现实情况影响。在论文补充部分,康德再次提到,“政治深思熟虑”(Staatsklugheit)、“政治智慧”(Staatsweishe-it)就是内在的理性原则。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解释了实践理性就是人有内在自由。然而,假设人总是在特定环境下提出义务,自由观点的表达如果总是趋附在流行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便难以说明一个人是否真正自由。按照康德的观点,哲学家会拒绝考虑这些特定情景和社会因素,因此,批评康德的人把康德视为道德严苛主义者,这种指责对康德是有失公允的。康德的批判之所以有效在于强调实践原则,个人独立地考虑,以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行为,但不能简单地无视政治行为所处的背景。哲学理论学者只解释政治家注意到某种问题,提醒政客做出政治行为的前因和结果,在论文的附录里,康德称这类学者为“政治道德学家”(《面向永久和平》)。康德认识到政治家不得不考虑社会因素去做出“自由判断”,就像康德没有对法官和律师做出持续的贬低一样,康德也不是简单地批评政治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主观上平等,在根本上都是“理性的存在”。

四、政治和哲学的职能划分

按照实践理性相同的原则划分独立行为的领域,在实践政治和哲学批判的领域,存在一个职能区分的问题。对政治和哲学的职能有种简单划分,即只要政治和哲学相互尊敬,并且不损害对方,就能共存下去。康德对这种观点做出了评判,他强调政治和哲学不应只是以不损害对方为基础,而应能够促进对方,哲学的引入有助于发展多元化政治,而政治不管作为實例还是理论都使得哲学家丰富自己的知识。康德的这种政治和哲学的批判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和哲学发展的基石。

康德从未希望去限制哲学家从事政治,他反对的是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模型。但无论是谁从事这些事情,归根结底,作为一个政客,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因为相较政客哲学家,真正哲学家需要考虑形形色色的条件而不失自由。个人逼近到政治的力量将阻碍纯粹哲学的发展。如果哲学家成为国王,他将不再代表平等,而是代表了政治力量。

康德坚持哲学的批判作用,其在《纯粹理性批判》结尾里,谈到“那种批评路径仍旧是敞开的。它用于吸收批判的尝试,那种自由判断的运用比起哲学理论来更加急切地需要。哲学必须独立于所有的特殊的应许,如同它是去检验和评价每一个人在理性自身方面的兴趣。”康德坚持哲学的批判作用,因为人类理性最终为了获取知识。康德指出,在文化的进程中,人类“不仅仅”划分他们的劳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不同的专业机能(《普遍历史的理想》,《推测的人类历史的开端》。“不仅仅”在康德哲学的语境下是另有深意的,更多的是强调后者,例如在康德的绝对律令里,即“为了所有理性的存在,存在那种法则,即每个人对待他自身还有所有其他理性存在,不仅仅作为一种方式,而且总是在同一时刻作为他们自身目的”。

在自然状态里,每一种活生生的存在会成为对于其他存在的对象,人类社会也处于相同法则之下。作为母亲,因为有了孩子使之成为了母亲;反过来因为母亲,孩子成为了孩子。个人有意识地塑造和发展形成人类社会,于是形成了“文化”。同样,在经济、技术和科学的领域有各种职能的划分,各领域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反而各种职能的划分有益于社会之间的联结。从这方面看,柏拉图认为,唯有哲学家能够从事国家管理(《理想国》),相比之下,康德提出的世界历史主义者的解释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各种专业职能的区分是为了构建最终政治秩序,其基础就是人类能够自由地认识到他们自身。哲学家不必一心成为“哲学家王”,这样职能的区分也会给政治带来好处,使得每个人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有的人从事哲学,有的人从事政治,这也是一种民主。康德并不希望把政治和哲学隔离开来,在《反对费尔巴哈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也明确反对这种分割,马克思指出,虽然实践上的指导不能直接从理论中得到,但是人类内在可以积极地确保人们从事实践活动。

康德的评论者们在文献里指出,由于历史因素,康德严格区分政治和哲学,然而这些因素不能更令人信服。但如果对康德的判断区分仔细审视,其基于的是他对哲学理论和行为领域的不同理解,康德对政治和哲学的区分是思辨的,强调人的内在实践能动性,而不是简单意义上柏拉图的模式(拉丁语Paradeigma)。康德基于哲学的批判职能的模式取代了柏拉图的模式。哲学家作为中立公正的角色有信心施展在政治领域,而不必拥有特权。哲学家能够公开互动发表建议,而本身的独立自由不被限制。康德所说的“人类理性的文化”就是理性进程在理论上成功实现,而如果理性进程在实践上成功实现,那么人们就不再需要国王。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将自主地希望成为“忠诚的人民”。同柏拉图相比,康德将政治特权寄希望于人类本身,而不是哲学家成为国王。

最后,在附录x里康德再次强调了政治和哲学的区分,“道德和政治的不统一”。虽然在附录x第一部分,康德没有对政治和道德领域的相互联系做进一步的分析,但并不表明康德认为对政治和哲学不存在联系。康德在最后的总结里指出,我们必须去认识到自身的道德存在,之后发表独立的政治意见,这样的政治意见是有力量的,政治领域就不能简单同道德领域分割开来。康德對哲学和政治的谈论用一个单一主题可以称为“人类文化的共有职能”,基于此,政治和哲学两者自由地发生联系。因此,不用怀疑,不管康德对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理念做出何种修改,哲学绝不会从政治世界里撤出。

编辑:邹蕊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对于精神世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当前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精神文化建设,希望能够满足民众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相关需求,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国当前精神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中国传统音乐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要真正的使中国传统音乐能够传承发展下去,要积极的为传统音乐的表演艺术实践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受众依然相对较少,不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我们就将针对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事件進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以及表演形式的创新等提供有效参考,真正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表演艺术  实践  研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累积了不同年代人们的乐理知识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其表演形式和内容表达是极其丰富的,这也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前的音乐市场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前音乐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外国音乐表达等相关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艺术实践受到了冲击,这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前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

一、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是指由中国古代传承发展下来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相应音乐表达形式。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民间歌唱、戏曲、曲艺、器乐,以及乐人奏唱技巧等都是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流派、形成以及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和作品诠释技法等,都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产生了影响,使得其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也逐步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产生了极具深度和广度的相关音乐作品,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前的音乐受众也是相对较多的。比如,《梁祝》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经常被作为演奏内容进行日常表演。

二、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化,代表了中国的相应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因此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了解不足,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意义,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更好的加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

(一)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在世界来说也属于先进水平,但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们对于社会进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以此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而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会使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而缺乏一定的民族自信,这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中国传统音乐所表达的相应音乐内容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富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以及中国本地文化的表达。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传承,通过增强民众对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步建立民族自信,更好的投身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来,真正推动中国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随着当前全球化经济的实现,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加,文化输出使得文化交融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交往之间的一种常态。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可以帮助民众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使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进行文化输出,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使外国人能够通过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真正使中国文化影响力逐步扩大,影响世界。与此同时也要通过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逐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国外民众也能够对中国的优秀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实现合作共赢。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众的艺术审美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到目前为止传承发展下来的相应音乐艺术作品都极具代表性。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是非常浓烈且极具代表性的,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能够帮助当代民众更好地了解认识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够使民众对于优秀艺术表达形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是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得到有效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如果能够将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推广发展出去,能够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接触到相应的艺术文化,也能够使整体的艺术审美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融合当前现代艺术创作,真正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与古代文化的交融,实现艺术创作的创新发展。

三、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的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是当前更好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提供相关的支持,才能更好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当前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方面所给予的相应支持措施是相对较少的,因此也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艺术过程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缺乏舞台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舞台才能真正的进行表演,从而实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我国当前音乐市场受到了欧美以及韩流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受众相对较少,因此也缺乏相应的舞台支持,很多时候人们愿意利用当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更好的吸引观众,从而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这虽然对于我国当前音乐市场的发展来说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发展,也使得从事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人群越来越少。因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无法有效地吸引观众更好地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而长期缺乏舞台也会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为音乐作品的表达需要通过有效的时间更好地丰沛感情,并优化相应的音乐表达。

(二)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教育推广匮乏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各类型专业乐理人才的支持,更好的优化相应的作曲、作词以及现场表演。也就是说,只有更多的人从事于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表达,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一线的表演质量,真正的使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实现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通过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更好的扩大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受众,以及培养中国传统音乐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音乐教学中长期应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作为相应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以及表演形式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热爱之情,从而投身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学习,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建设与发展。但是我国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教育推广是相对比较匮乏的,这使得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效地利用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教学资源更好地影响相应的音乐教育,提升學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推广,真正使中国传统音乐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重新焕发活力,增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宣传力度小

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缺乏相应的机会,这与其日常的宣传推广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只有通过宣传推广才能真正的使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并在长期的了解和认识过程中逐步产生热爱情绪,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和学习中。但是我国当前的中国传统音乐宣传过程中,大多是借助主流媒体来进行的,而主流媒体为了更好的引导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会更加重视对于法律以及民生事件的报道,这使得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宣传内容相对比较匮乏,无法真正实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推广。而随着当前自媒体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自媒体也成为了当前音乐推广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宣传力度相较于流行音乐来说仍然是相对较小的,因此在很多时候非常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无法真正实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传承与发展。

(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的门槛高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其艺术审美是相对较高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表演,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对于中国传统乐器等的使用,以及能够充分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背后的相应历史文化故事,才能真正的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更加灵活的表现出来,从而提升相应的艺术创作水准。但是我国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过程中所设置的门槛是相对较高的,一流化的专业人才在进行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为了赢得一定的经济效应,其在日常表演过程中所设置的社会门槛也是相对较高的,只有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员才能真正欣赏到相对比较正宗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这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无法实现对于广大民众的有效推广,无法真正使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扩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而真正接近民众的相应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是相对较少的,因此很难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广泛推广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参与到相应的创作和欣赏中。

(五)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与流行音乐文化融合创作有待创新

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表演的历史文化特色是相对比较明显的,而当代人的思想特征与古代历史文化思想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内容的欣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无法真正对相应的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而要更好的保证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受众的增加,通过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与流行音乐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好的扩大受众,增加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与流行音乐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相应的文化融合必须要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使融合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但是我国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与流行文化的融合创作过程中,大多的音乐融合更多时候是在与音乐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音乐文化融合的创新度不够,因此无法有效吸引音乐受众,无法增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甚至出现了部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快餐作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当前音乐市场出现了混乱,无法真正扩大中国传统音乐的社会影响力,无法实现对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策略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要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必须要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创造相应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其拥有更多的受众,真正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探讨了解一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一)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创造舞蹈

舞台表演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其创造并提供相应的舞台,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能够在舞台上绽放魅力,从而扩大相应的艺术影响力,真正使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并投身于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比如,我国当前很多主流媒体的晚会举办过程中,就可以专门设置相应的传统音乐表演舞台,更好的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创造机会,扩大其艺术影响力,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创作和学习中,实现对于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春晚中的京剧表演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新一代的青年对于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也吸引了很多的人参与到相应的京剧文化传承和学习中来,更好的实现了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二)加强音乐教育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资源的利用和渗透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要真正的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在日常的教育中就要加强对于相应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渗透。因为这样在音乐教育中就可以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逐步产生相应的热爱情绪,更好的参与到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表演或创新活动中来,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当前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就会非常频繁的穿插相应的优秀传统音乐资源进行相应的音乐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相应的音乐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增加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资源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的保证资源库的充沛,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提供机会。

(三)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宣传推广

当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受众是相对较少的,要更好的增加其音乐受众,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宣传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本身中国民众对于更好的鼓励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是表示支持的,因此也要利用这一特点更好的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宣传。首先,主流媒体的受众是相对较广的,因此在主流媒体中也要加强对于优秀中国传统音乐等的宣传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認识到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并在相应的日常音乐节目创作以及宣传工作中加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引入推广,更好的扩大企业音乐影响力,从而使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也成为一种新的音乐创作热潮,更好的推动优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四)破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门槛设置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只有真正的实现民众化才能真正的将其有效的推广发展出去,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解除传统的门槛设置,使普通民众也能接触到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我国当前很多戏剧表演过程中就充分的考虑到相应的民众特色,会设置公益表演,更好的加强对于优秀传统音乐的宣传推广。

(五)有效引导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与流行音乐文化融合创新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虽然是非常多样化的,但是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很难扩大其音乐受众,如果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能够与流行音乐文化进行创新融合,就可以有效的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实践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实现与流行音乐文化等的创新发展。比如,梁祝本来是管弦乐的优秀传统音乐作品,而当前通过钢琴等其他西方乐器的演奏也能呈现出非常优美的音乐表达。

五、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表演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类型的问题,上文中我们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也提出了有效的完善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应策略的实施,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一定能够更好的发展,真正的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中国的艺术文化发展得到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靓.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美学思想[J].艺术大观,2020(36):7-8.

[2]李亚,萧梅.丝弦清音忆江南——通晓历史的表演实践[J].音乐研究,2020(05):67-75+145.

[3]古芳.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分析[J].艺术大观,2020(22):10-11.

[4]刘娴苇.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衍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年.

[5]萧梅.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J].中国音乐,2020(03):20-29.

[6]杨石磊,宋钰琦.气盛而化神——“气”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及实践中的具体表现[J].人民音乐,2019(12):60-63.

[7]萧梅,沈兴.音乐学叙事的动力——中国传统音乐“乐语”辞典编撰报告[J].音乐研究,2018(04):9-21.

[8]杨和平.简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美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J].人民音乐,2018(02):66-69.

[9]郭蕊.中国传统美学“中和”思想在音乐表演中的体现[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10]萧梅.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 声音生态学[J].音乐研究,2011(04):5.

[11]黄昌海.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美学思想[J].艺苑,2011(03):30-32.

[12]王佳.古琴、钢琴之“双琴记”——中国古典音乐表演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J].内蒙古艺术,2006(02):124-126.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闻与纪录片拍摄的共同点

新闻是指报纸杂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通常采用的一种记录与传播信息的文体, 主要是用来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主要是将社会每时每刻发生的事件进行动态的呈现, 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其真实性、实时性。纪录片主要是对真实的历史、人物、文化及事件进行记录的一种艺术形式, 记录片表达的生活更加真实、情感表达更加的细腻, 使得呈现的人物更加的立体、鲜明, 且纪录片的拍摄同样也遵循真实性。由此可见, 新闻与纪录片的拍摄都具备纪实性与真实性。而两者的拍摄手法更加讲究抓拍的技巧, 在事件发生的时间、出现的地点, 对相关的人物进行抓拍, 这是新闻与纪录片拍摄的基本要素。而且新闻更加注重及时性, 在新闻现场进行有效的抓拍, 才能保证其快速、合理的播出。而纪录片也是同样的拍摄方式, 例如:2013年12月在全国20多家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城市的味道》, 为了领略到不同城市的美食文化, 感受到南京金陵鸭的美味, 也采用的实地、实景抓拍的方式, 能够让观众真实的感受到美食带来的冲击。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新闻与纪录片的摄影都遵循纪实性原则, 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拍摄, 拍摄手法应用的抓拍技巧。

二、新闻与记录片摄影的不同点

(一) 新闻与纪录片拍摄的重点不同

新闻主要针对的主体是社会事件、时事政治等, 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以及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并针对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所以对于新闻的拍摄重点就是整个事件的始末, 及事件所造成的后果与对社会形成的影响, 通过时间来体现人物的行为、思想, 但是对于具体的人物表达的较少。而纪录片的表达主题就是人物, 其他相关事件也是来衬托人物的一种表达方式, 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精神、思想、信仰等方面, 通过一件事件来凸显人物事迹。例如:2015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 该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虽然内容讲述的是传统村落中发生的生活故事, 表达乡愁情感、自然环境、乡土之物, 但归根结底还是表现民风民俗、人文情怀。

(二) 新闻与纪录片拍摄的时效不同

通常新闻播报都是社会热点事件, 且为短时间内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所以对于新闻的拍摄不仅要注重纪实性, 更要保障新闻的及时性, 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社会反响。一般对于即时拍摄的新闻影像都不会进行复杂的处理, 通常都是将社会事件真实有效的表现出来, 主要是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然而纪录片却不具备这一特性, 通常纪录片会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进行描述, 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为了能够凸显纪录片的艺术性, 还需要对拍摄的影像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从而起到良好的表现效果。例如:2015年12月初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央视网播出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永志抗战》, 主要讲述的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 全面揭露日军暴行和全国军民抗战的艰辛和决心, 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是每一件事都印记在观众的心里。

(三) 新闻与纪录片摄影内容的关联性不同

通过对新闻和纪录片拍摄的不断了解, 能够发现纪录片的拍摄时间明显多于新闻的拍摄时间。这是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影响, 内容涵盖的范围较广。其中主要阐述关键人物与当时社会、发生的事件、及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联性。而新闻的拍摄因其自身的特点及时间因素, 仅对事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点进行拍摄, 而且会在后期对拍摄的影像进行简单的剪辑, 从而能够快速的表达新闻主题及中心思想。通常新闻的时间短、镜头少、密集度高。而纪录片的拍摄通常需要较多的时间, 尤其重视事件的关联性, 在感情的表达上更为细腻, 能够对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

三、结束语

由于新闻与纪录片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 因此常常将两者进行比较, 也有甚者会将两者混淆, 虽然新闻与纪录片的摄影都采用了纪实拍摄的方法, 且应用的是抓拍的拍摄手法, 但由于两者的拍摄目的不同, 拍摄的用途不同, 其拍摄的本质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以上分析了新闻与纪录片摄影具备共同点与不同点。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新闻与纪录片拍摄中存在一定的技术要点, 必须要对其进行具体、细致的了解。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共享化、传播多元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象征。从开始的报纸书籍、收音机广播、有线电视, 到现在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信息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文化艺术的制作方式。同时也很大程度的强化了新闻、纪录片等信息的传播效果。然而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制作与专业的拍摄, 才能符合传播的要求。但是新闻与纪录片有着本质的差别, 而且拍摄的主题不同、类别不同, 所应用的拍摄方式自然不同, 所以两者在拍摄过程中不能通用。本文主要阐述新闻与纪录片拍摄本质上存在的异同点, 从而将两者进行详细的界定, 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纪录片,纪录片摄影

参考文献

[1] 刘昌渝.论新闻与纪录片摄影的本质异同[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6) :147-147.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

作者:严克非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

思想政治工作乃企业凝聚人心之本,文化乃企业的灵魂所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变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将愈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依靠先进的文化生存、发展壮大,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员工感受到很强烈的归属感,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个体通过对群体事务的参与,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1.工作对象相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运用说教的方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人的观念,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治性工作。企业文化是一门管理科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它使企业管理的着眼点由物转到人。

2.根本任务相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围绕本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工作贯串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优化企业的精神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改进、补充功能,能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贯通,效能无穷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者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理念,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借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内涵,确保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更具效力。总之,两者结合形成合力,效能无穷。

1.加强企业形象宣传,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的有效结合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及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技术素质的优秀员工,企业形象的好坏也是决定竞争胜败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在不断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的同时,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外有声誉、内有合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搞活、做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这就需要在培养员工高尚的思想意识、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努力,提炼出员工的精神支柱,并通过企业精神的不断塑造与弘扬,激励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做企业的主人。

3.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开展

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企业内部民主氛围的形成,有助于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并在内部形成一种协调、宽松、和谐、理解的良好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思想工作向群众化、社会化发展。

4.完善企业的文化设施,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吸引力,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密联系群众,贴近群众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正在趋向更高层次。我们应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合力效能,体现企业的综合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作用对象——企业员工,这就决定了两者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得健康发展,同样,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企业文化,使两者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有利于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突显文化的凝聚、协调、规范、激励功能,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铸造企业品牌,使广大员工真正认准企业定位、认同企业理念,自觉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振奋斗志、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和谐发展。

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人具有认知、情感、意志、表达等方面的需求, 由此所衍生出来的文化就是人的文化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人是教育的主体, 也是教育的受体, 更是文化的存在方式, 所以对于人的独立意识的培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存在方式, 所衍生出来的文化也会不同, 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存在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 所以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的传播促进思想文明政治建设, 这是人的文化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四个创新方面, 通过以点概面, 隐形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结合方式促进社会思想文明政治建设。

一、独立意识培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文化存在首要的因素就是“人”, 人在人的文化存在发展中有关键的作用, 文化随着人的活动而产生, 所以人的文化存在带有人的意识和独特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尊重人的独立意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文化的产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主要是对于人的思想、政治、意识、文化进行引导和教育, 运用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人的心理进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第一, 对于个人意见的保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个人的意见代表了人作为个体, 个人意见是人的文化存在表现方式, 证明人这个个体的文化存在, 所以在教育中要保留人的意见和观点。第二,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人的选择保持自由, 个人的选择是人的文化存在的独立意识, 有保持自由选择的权力, 不能强制性的要求人的思想政治选择, 在教育的过程中, 进行引导是重要的方面, 但是思想禁锢是绝不能采取的。独立意识是人的文化存在的重要方式, 所以尊重人的独立意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二、文化交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存在文化不仅是人的存在, 还有文化存在, 所以文化交流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文化之间能够实现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对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提倡个人意见交流和不同文化的教育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个人的文化存在主要就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结合人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总结出来的文化理论, 所以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 人的意见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通过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新的文化, 这样能够促进思想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途径, 由于不断地交流融合, 可以取长补短, 实现优势互补,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提倡人的意见交流。应多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多样化教育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文化存在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的, 在人的文化存在理论中, 人与文化是重要的方面。人产生文化, 文化又会促进人的发展, 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且文化主要就是作用于人, 对于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 由于人作为个体的独特新, 所以每个人的存在文化都是不同形式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针对人的文化存在的独特性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更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在实践过程中, 沟通和渗透是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文化存在, 采取不同的沟通教育方式, 这样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渗透将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 激发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快速成长,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四、文化传播促进思想文明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人的文化存在就是将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从人的方面入手, 从细节源头入手, 这样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实际的作用。文化的交流传播是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式, 交流传播主要的媒介其中也包括人,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实践途径。以独立意识培养实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交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等最后都要归于实践, 通过文化的传播实现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实践的过程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 将隐形教育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保证社会文化的和谐, 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人的文化存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思想文明政治建设。

摘要:人的文化存在理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 在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都要研究。本文主要是对于人的文化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分析论述, 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关键词:人的文化存在,思想政治,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 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2]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文化馆建设群众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