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

2023-09-23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1篇

一、南通土布蕴藏的重要价值

南通色织土布作为民间传统工艺, 其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是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当代探索南通土布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传统技艺的认识, 理清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一) 南通土布的历史价值

据史料记载, 南通棉纺耕织技术源自江南, 经由崇明北路、海门外沙一带逐步向西北遍及苏北全境。明清时期, 南通是我国重要的棉产区, 乡间几乎每家每户都纺纱织布, 棉纺织品近销苏、浙、皖、鲁, 远销东北三省、西藏、新疆及南洋。[2]19世纪中叶, 江南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在战乱洗劫、外资入侵、洋布盛行等重创之下趋向衰弱。1895年,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兴办大生纱厂, 早期实施“弃布就纱”、“寓工于农”战略, 将工业纱线生产与农村棉垦、家庭手工纺织有机结合, 实现了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布畅纱销旺”, 极大推动通海地区纺织业振兴, 从而创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奇迹, 带动南通城市、交通、水利、教育、慈善等事业的发展, 成就了南通“中国近代棉纺第一城”的美誉。据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记载, 1899-1913年期间, 南通大生纺织有限公司是同期19家纱厂中唯一成功的企业。正是由于南通发达的乡村土布经济基础, 才催生了南通近代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南通的历史就是一部纺织业发展历史, 城市的文明进步都曾基于纺织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 南通土布的工艺价值

传统南通色织土布外观风格、工艺技术颇有地域特色, 天然原棉材料自然环保, 手纺纱粗细不均, 蓝白主色调形成的线条与色彩的变化, 经过不同经纬组织交错织造, 产生其鲜明的节奏感和质地美, 是现代纺织面料所难刻意模仿的。

据考证, 南通民间土布染织技艺是我国700多年棉纺织技艺唯一保存完整、流传有序、延续至今而宗脉未断的杰出代表。[3]“手工提花技艺如“芦扉花”、“皮球花”、“葡萄纹”、“双喜布”“百子被”等与元明时期的“综线挈花”江南棉纺提花技术一脉相承, 可认定为黄道婆时代创设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经典纹样的唐宋遗风。”松江一带流行十二蹑十二综提花技艺所织造团窠纹样、百寿图等著名纹样, 在宋元时期曾经盛极一时, 成为皇室御用织品, 明孝宗时期因“耗工糜贵”被“首罢之”, 而天下遂绝。而这一古老民间染织绝技在匿迹500多年以后, 如今却在南通“海门人”聚居地薪火相传数百年。南通土布能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与其深厚历史渊源和独特工艺传承有着重要的关系。南通色织土布织造工艺精湛、地域特色鲜明, 堪称民间染织技艺之瑰宝。

(三) 南通土布的文化价值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 文化的传统非常重要, 它不仅标志着国家民族文明的高度, 并且会促进着它的上升和发展。”[4]传统工艺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形式, 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所特有的底蕴, 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集中反映。[5]

南通色织土布的纹样题材来自生活和自然。几百年来, 南通色织土布的织造工艺一直在吸收改进, 以点、面、线的构成方式对自然界的美进行高度概括、提炼, 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纹样。织布过程中, 复杂的织造工艺没有任何图纸和文字记载, 全凭织造者的智慧和记忆, 织造者手、脚、眼、脑密切配合, 不能有丝毫疏忽, 否则就产生瑕疵。土布织造的过程犹如戴着枷锁的舞蹈, 土布织造技艺展现了南通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变革、乐观积极的风貌, 这也是蕴含在土布背后, 比任何技艺更重要的精神财富, 是我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6]

(四) 南通土布的经济价值

在产业革命机械化进程中, 西方国家的传统民间工艺损失严重。近年来, 西方国家广泛兴起的民间热也能够说明传统于今天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天然质朴的器物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点缀, 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 从而成为高端生活品质的标志。南通色织土布具有手工织造、纯棉质地、民族风格三大特征, 契合了当今社会追求天然环保、个性品味的消费趋势, 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前景。

然而, 由于南通色织土布受到手工织造、产量较低、幅宽较窄等因素的影响, 必然会导致成本过高的缺陷。若以其为原料, 产品设计则必须体现独特的文化品位、高品质的工艺质量, 既符合现代时尚的审美, 又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价值, 由此才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价值, 以保证南通色织土布在高成本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南通土布创新应用的思路

目前的南通土布制品往往只使用单一面料或单一材质, 难免显得拘谨而又缺乏变化, 受众面相对狭窄, 不利于南通土布的传承和发展。将南通土布与其他材料相结合, 特别是与南通本土的特色工艺相融合, 有助于突出土布材质的特性, 增加质感的对比, 从而为土布的设计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 南通土布与现代织物材料相结合

不同的面料质地、组织结构的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 进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反映。例如, 棉质材料色泽柔和, 具有自然朴素的情感特点;丝绸织物质地细腻, 光泽柔和, 具有华丽优雅的贵族气息;皮革面料则硬朗帅气、挺括有型。将色织土布与这些现代织物材料结合使用, 不仅能增强材质对比、丰富面料质感, 还可以打破原有的视觉心理感受, 在细腻与粗犷、紧密与疏松、柔软与挺括中形成触觉和视觉差异, 又是充满变化和创造, 从而增加色织土布制品的层次感和个性化。

南通土布与棉麻类织物在材质感上比较类似, 都具有自然淳朴的风格特征。以素色的棉麻布配合格纹条纹的土布, 色彩相互关联, 形成素色与花色的对比与和谐。色织土布与丝绸的拼接使用, 材质上反差较大, 一个光洁细腻, 一个粗犷质朴, 只要注意色彩统一就可以赢得和谐的效果。牛仔面料虽然也是一种棉质地材料, 牛仔面料向来给人一种狂野不羁的艺术感受, 色织土布与牛仔面料组合, 能产生有别于原始面料的自然恬静风貌。南通土布与皮革或仿皮材料组合, 会产生特别的质感碰撞。色织土布与蕾丝花边组合, 则会在质朴中多添一份甜美气息。

(二) 南通土布与区域特色材料和工艺相融合

南通自古就有“棉产之乡”、“蓝染之乡”“钩针之乡”的美称, 将南通色织土布与地域特色的蓝印花布、艺术印染、海安钩花等特色工艺产品结合起来, 会形成独具南通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不失为一条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新思路。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 南通蓝印花布制作始于明代, 是南通民间艺术之瑰宝, 基本上保持着人工手纺、手织、手染的工艺特色。传统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组合的构图饱满、图形以偶数对称, 多而不繁、满而不乱, 格调清新、朴素高雅。但其发展现状与南通土布一样也不容乐观, 主要面临着产品单一、固守常态、缺乏创新、缺乏对现代生活的融入、作坊式的加工形态、产品生产设备落后等等难题。如果将蓝白色纱交错形成条纹格纹的南通土布与蓝印花布两者结合使用, 虽然材质图案有别, 但色调是一致的, 将图案与色块、纹样与条格灵活组合拼缀, 从而营造出一个淳朴自然、绚丽多姿, 且又和谐统一的蓝白艺术世界, 不失为两者相宜的设计。依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实用家纺用品、生活用品、纪念品等方面既有一定经济价值、实用价值, 又能形成地域文化的优势集群和协作互助, 促进非遗技艺的共同回归。

扎染是南通海安具有传统特色的印染工艺。近年来, 以海安华艺为代表的一批南通现代扎染企业,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中, 逐步形成与国际主流时尚需求相适应, 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染整形态, 成为目前国内现代艺术印染行业的领跑者。现代艺术印染不同于传统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印染和工业印染, 而是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纺染科技、艺术审美和数码处理技术相结合, 形成独具差异化和创意精神的全新工艺表现形式。将南通土布与艺术印染结合, 可以极大地丰富色织土布的视觉效果和应用手法。色织土布既可以与完成艺术印染的材料直接组合使用, 也可以与待染材料结合, 先完成成品或半成品设计制作, 再使用艺术印染手法加工处理。

“海安钩针衣”由“发髻网”发展而成, 是海安当地传统手工艺和重要家庭副业, 有着悠久的历史, 至今已传承百年, 也是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灵巧的村妇们凭一根小小的钩针、一些普通的棉线、丝线, 就能钩编出几十种花型图案, 并连缀成毛衣、连衣裙、披肩、手套、鞋帽等服饰品。将传统海安钩针技艺融入南通土布制品设计中, 以土布做基本素材, 充分利用海安传统钩针技艺制作精美的钩织花朵做为装饰或做恰当的钩边处理, 可以使土布制品更加细腻别致, 从而实现南通土布与海安钩针技艺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南通土布染织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研究其历史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南通土布的发展历程,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其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则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 认识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创新和使用既是最好的保护, 将南通土布与现代纺织材料相结合、与区域特色材料和工艺相融合是实现南通土布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后续研究可以聚焦于土布创新产品的开发及土布品牌的打造, 不断增强这一古老技艺的附加值。

【相关链接】

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位置, 孕育了南通独特丰厚的耕织文化历史底蕴, 成为全国著名的蓝染之乡、棉产之乡、土布之乡。这里的种蓝制靛业, 明嘉靖间“岁贡 (土靛) 达三千五百斤”, 为当地重要朝贡特产。这里的植棉业, 乾隆间就由“沙花”发展为“通花”, “刀韧丝长, 冠绝亚洲”。这里的土布业, 嘉道间已由“稀布”而“尺套”, 进而为“通海大尺布”。数百年来, 当地棉乡男耕女织, “家家习为恒业”, 史有“木棉花布之产甲诸郡”之称。19世纪末, 南通土布以其精湛的手工织造、独特的工艺印染以及粗厚坚牢、经洗耐着的特性享誉海内外, 成为地方一大特产,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远至日本、南洋群岛诸国, 年销量高达1700万匹以上。二十世纪初叶, 南通土布的兴盛奠定了大生纺织企业的成功崛起, 共同创造了近代南通社会与经济的历史辉煌。

摘要:南通土布染织技艺是我国棉纺织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如今, 这一古老技艺却面临消亡的困境。文章在分析南通土布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础上, 从南通土布与现代纺织材料的结合, 及与南通本土特色产品和工艺的融合角度提出了创新与传承的思路。

关键词:南通土布,价值分析,材质创新,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高月梅, 姜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南通色织土布产品市场定位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4) :8-12.

[2] 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M].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1984:7.

[3] 姜平.南通土布的历史渊源及其贡献[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2) :86-91.

[4] 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36.

[5] 周丽静.南通地区民间传统色织土布工艺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10.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2篇

一、保险理赔新科技

保险理赔新科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无人机、基因检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十项突出新科技。每一种科技的应用对保险理赔的发展以及进步具有突出作用。

二、保险理赔的新科技应用

(一)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新科技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理赔中的应用非常突出, 主要是车损照片的识别。马云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的“定损宝”非常受人们青睐, 其主要运用了深度学习算法, 能够进行图像识别, 可以运用AI充当人类的大脑以及眼睛, 主要通过云端的算法进行识别事故照片, 并且给出理赔结果, 包含维修方案、损坏部件与维修价格。除此之外, 还避免了理赔欺骗行为的发生, 尤其是“定损宝”能够对不同寻常的事故案件进行细致洞察, 能够很好地识别PS图片、重复理赔以及照片与事故产生原因不符的状况。除此之外, 还有Linkface科技公司推出的鹰眼辅助核损系统以及鹰眼验车系统, 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解决方案, 可以进行核损理赔与核保验车, 对车辆受损程度给出报告, 输出定损报告, 能够降低公司成本。

(二) 无人机新科技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

无人机新科技具有无人驾驶的特点, 在各行业运用已经比较成熟, 能够替代人类进行一些比较危险、费时以及复杂的事情。无人机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事故、农业保险以及火灾现场等。通过无人机的运用很多危险的现场不需要人们亲自去核查, 大大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同时还节约大量时间, 降低保险企业的成本。尤其是在情况比较危险、勘察面积较大以及人类无法进入的状况中的应用更是突出, 并且能够准确、高效以及快速地进行, 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与互联网的结合, 将拍摄的影响以及照片、测绘实时传输到平台以及地面, 方便人类分析, 算出理赔金额以及受灾面积。

三、保险理赔的新科技应用展望

(一) 新科技应用需谨慎防范风险

当前, 我国新科技在保险理赔中的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主要表现在:网络安全、数据技术以及监管等方面。因此, 要想避免不良状况的产生以及防范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防范网络安全, 检查漏洞。网络数据丢失以及窃取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要加强基础数据的保护, 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检查漏洞, 防止意外发生, 注重网络安全维护, 保护客户的数据不丢失以及窃取。

第二, 防范监管政策风险。新科技的应用要在国家法律以及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用, 还要基于保险的本质以及原理, 加强新科技的研发时要在监管氛围内, 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二) 新科技逐步推动理赔标准化

目前, 我国车险的理赔主要存在理赔流程烦琐、理赔成本过高等问题, 主要时没有形成理赔标准化的产品。对于中下保险公司来说, 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能够节约企业的成本。因此新科技在保险理赔行业的运用还大有作为。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科技等第三方平台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势。我们可以预见, 现在成熟的新技术在理赔中应用的基础之上, 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等着人们逐步探索以及发现, 以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时将来理赔创新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在促进理赔标准化的同时, 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省时的实现理赔的公平性、公正性。互联网可以很好地整合数据, 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进一步提升保险理赔效率;区块链可以为重构信用做出突出贡献, 为人类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同时为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合理、高效的信用体系提供保障以及技术可能, 与区块链一起出现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公平、公正的执行, 改善客户体验, 提高合约履行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新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保险产业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基因工程等等技术的革新, 对保险理赔的流程的简化、企业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员伤亡的减少又具有关键作用。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科技进步被人类带来的福利。保险理赔涉及众多行业, 例如、农业、医疗行业、汽车行业以及诸多依附的产业, 都与保险密切相关, 可以说科技推动保险行业的进步, 保险为人类福祉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民对保险关注程度逐渐提高。理赔是保险服务行业最为关键的部分, 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科技的进步给保险行业带来很多便利, 保险理赔与新科技的融合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光明, 对保险理赔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阐述新科技对保险理赔的影响、应用, 并且进行展望, 希望对保险公司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保险理赔,新科技,核心竞争力,展望

参考文献

[1] 董平, 郭静艳.保险理赔的新科技应用与展望[J].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7 (11) .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3篇

一、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中, 计算机网络故障随时随地会出现, 面对网络故障, 就要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但实际操作中, 很容易出现故障排除无章法、不科学和不彻底的现象, 凭感觉和经验来排除故障, 进而为故障的排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在日常的学习和故障排除工作中, 逐步构建一套网络故障管理系统, 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管理, 最大程度减少计算机网络故障。网络故障处理是计算机网络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 网络管理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 首先当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时, 应先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时间, 用分段法定位故障的发生位置, 以及哪些事件触发的故障问题, 为网络故障的快速解决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可通过隔离法, 最大程度上的把故障区域从整个网络中隔离出来, 从而保障其他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故障区域;最后当计算机网络出现运行故障时, 可通过还原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参数或重启网络服务器, 使计算机网络还原的先前的运行状态, 计算机的实践应用不会受到影响。另外, 在很多网络设备或网络服务系统中, 都具备网络运行故障报警功能, 可利用该功能实时的发现故障, 进而排除故障, 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故障的监测和排除工作效率。

二、怎样提升网络的管理与创新应用

(一) 加强专业业务的培训,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素养

伴随网络的一步步普及化,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网络的日常管理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 每个网络故障的表象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 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可通过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 促其不断提高其网络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日常的网络管理与故障处理中, 总结经验分类汇总, 创新应用, 从而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网络管理体系。为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 网络安全方面的创新应用

网络安全问题在目前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安全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目前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 网络系统的特性往往是判断网络自身具备强弱功能的一个标准, 所以,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排除网络资源被非法占用, 提高网络资源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完善网络管理功能, 对网络所涉及的敏感信息进行安全排查, 控制网络资源、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等[1]。网络管理人员可从VLAN划分、建立访问控制列表、端口-MAC-IP绑定、端口镜像、端口映射、冗余链路建立等技术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还需注重, 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及网络使用者的规范和正确引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上网已经成为多数人办公、学习和生活必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趋势下, 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和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达到这种标准, 就要充分重视网络管理的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上根据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创新, 逐步提升计算机的管理水平, 最终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等提供坚实的保障。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融入, 在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诸多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技术和创新成为迫在眉梢的问题。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创新应用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4篇

“三变”模式的主要思路首先是将资源通过确权方式转变为农户自己的资产, 再改变以前各类资金分散投入的方式, 集中使用, 促进资产增值, 资产增值后, 农户、村集体就可以通过资产入股获取更多的收益。“三变”模式的前提是资源变成资产, 其精髓便在于对财产的支配权, 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流转权和入股权、农村集体经营资产股份权等权益。农民变股东后, 才能增加其参与创业的积极性, 激发其内生动力, 从而实现从物质脱贫向精神脱贫的转变。

2“三变”思想在科研中的演化

一方面, 将理论成果尽可能用大众认可的方式展现出来, 将不便评估的技术理论转化为可以认定的科技成果, 比如论文与专著、规程与标准、发明专利等, 增加“能见度”与“可信度”, 让原来无归属的大众“资源”变成自己的“资产”;另一方面, 贵州正在探索科研经费入股 (如:贵州省科学技术改革转制项目) , 省政府出台的《贵州省人民政府支持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八条措施{试行}》 (“科八条措施”) , 鼓励贵州“两院”鼓励科研人员创办、领办企业, 在其它企业参股、持股等。因此, 可能通过各类政策支持和项目研究, 将科技成果在小范围内进行转化, 增加技术成熟度和自身硬实力, 就好比“三变”过程中将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 实现“资金变股金”;第三是科研人员通过技术直接入股企业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方式助推产业, 将知识转化为收益, 实现“科研人员变股东”;此外, 农村“三变”讲究激发内生动力, 科研团队也一样, 团队对外持股, 团队成员在团队内部持股, 将农村“三变”思想嫁接到科研团队, 从而激发科研团队的动力, 促进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3“三变”思想在科研中的应用

“三变”思想关键在于赋予农户支配资产的权利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科学研究中同样适用, 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建立团队、技术入股、科研示范与推广。

建立团队。在单位内部建立团队, 单位将某一领域的研究任务指派给团队, 形成团队固有“资产”。团队由不同专业, 不同年龄, 不同特长的成员组成, 相当于将“三变”中的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使用, 增加资产的价值。2012年 (“三变”模式提出前二年) , 贵州科学院与六盘水市政府就重点发展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签订院地合作协议, 正式组建猕猴桃团队, 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在“三变”发源地米箩镇建设贵州省猕猴桃产学研基地18.67hm2。团队内部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建立激励机制, 做到赏罚分明;建立监督机制, 做到知识产权和账务的公开透明。

技术入股。猕猴桃团队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分别占产学研基地20%的股份, 重点围绕品种选育、标准化建园、产业升级开展工作。5年后,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的面积和影响力全国闻名。2015年, 特色藤本团队与平塘县供销社合作, 双方除资金入股外, 各自以“技术入股”和“土地入股”的模式开展合作与研究。开展百香果、冷饭团、八月瓜、猕猴桃、藤本月季等诸多植物的研究, 百香果更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面积推广的飞跃, 成为平塘县2018年的主推产业。

科研示范与推广。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 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4“三变”思想的升华与创新

合作模式多样化。为将产业做成功, 除前期开发模式外, 正在开发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的全方位合作模式。具体分工为: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基金, 推广种植面积, 科研团队通过标准化建园、生态化生产、优秀品牌搭建、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与信誉, 企业负责鲜果销售与加工, 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合作模式。

科研收益合法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科研团队也一样, 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实行企业化管理, 分工明确, 利益清晰, 有明确的激励机制。

收入渠道多元化。科研人员除技术入股外, 还可以开展技术转服务、技术咨询等, 既满足企业需要, 助推产业良性发展, 又适当增加科研人员收入, 摆脱“饿着肚子搞科研”的尴尬境地, 激发科研热情。

摘要:贵州山高坡陡、土地破碎, 贫困人口比重大, 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科技研发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核心动力。本文从分析六盘水“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入手, 提出“三变”思想对科研的指导意义以及科研助推产业的新模式。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5篇

一.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总面积92471.6m2, 紧邻亚洲最大市内公园散汗塔拉公园, 地理位置优越, 打造中国绿色建筑典范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88163.32m2, 项目包括241454.88m2的住宅面积, 34249m2的地下车库, 其他12459.44m2为会所商业、幼儿园以及公共事业用房。住宅总户数824户, 地下车位917个, 项目容积率为2.5, 建筑密度15.75%, 绿化率36.45%。项目充分考虑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智能控制, 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同时又能提供更加环保舒适的居住空间。利用绿色建筑科技创造舒适节能并生态环保的室内环境, 引导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

(一) 系统概况

本项目致力于打造“恒温·恒湿·恒氧”的科技豪宅, 项目总采暖面积为23.5万㎡,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燃气锅炉互补的方式提供热源, 末端采用毛细管网天棚辐射系统+24小时全置换式新风系统。

(二) 系统配置

本项目地源热泵系统配置有深度100m的双U换热孔1200组 (间距4m) , 特灵品牌冬夏两用地源热泵机组4台, 燃气锅炉4台 (总热功率9.8MW) , 住宅地下室和楼顶分别设置转轮热回收新风机组52台, 户内设置新风分配箱及温控器, 可分户调节风量及室内温度, 始终保持舒适环境。

二.建筑施工技术重要性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施工技术作用在工程施工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施工技术的创新奠定了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施工技术的创新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者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 建筑工程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重要方向, 将先进科学施工技术运用其中, 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施工技术得到了充分优化,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这种发展局势下各种新型施工技术、新型工艺应运而生, 通过新型施工技术的运用可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水平, 加快施工效率, 同时还可避免各种施工隐患的发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来选择施工技术, 例如:通过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 不仅可起到环保效果, 还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新科技下的建筑技术研究

综上笔者对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在我国建筑行业属于密集型产业, 将高新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起到有效作用, 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得到保障,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 信息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建筑企业应将信息数字化技术运用其中, 对信息管理系统加以构建, 并将工程施工中各种数据录入其中, 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来为后期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另外, 受气候水文的影响, 不同地域特点各有差异, 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前应加强对该地域文化的了解, 对其历史渊源加以调查, 并将其运用到工程施工当中, 体现建筑物的地域性。总而言之,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数字化技术, 可降低误差的产生, 节约更多施工成本, 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 新型节能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低碳经济理念的推行, 为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指出了一条重要的发展道路, 建筑企业应对节能减排加以重视, 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运用节能型技术可谓是大势所趋。对于建筑企业而言, 在建筑施工中如何达到节能目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建筑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造价方面占据着较大比例。在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下, 各种新施工技术涌现出来,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耗能低、重量轻、耐用度高, 可大大节能目的, 因此新型施工材料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 对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 生态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工程施工节能环保目的, 需要处理好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以及建筑垃圾问题。生态技术作为高新科技, 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将生态环境效应与经济效益有效融合,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将破坏降到最低。值得注意的是, 施工人员在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应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来开展。

选择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建筑材料为建筑工程能带来更好的居住效果, 选择无污染、无放射、环保型建筑材料, 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 也符合消费者安全健康生活的居住需求。例如无毒无味的涂料油漆, 无甲醛的木质材料, 多孔砖空心砖等环保材料, 在建筑过程中更加环保, 提升了建筑物的宜居性, 还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减轻环境污染, 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教育来提升施工人员自身水平, 着重强化其综合技能和自身素质, 使其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全力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建筑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和谐竞争力,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各方面问题, 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对工程整体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传统施工技术弊端逐渐凸显出来, 无法满足时代要求, 据此建筑企业应对施工技术加以创新, 将更多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运用其中,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将环保理念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发展, 为我国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基于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充分优化, 在各个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起到有效促进。本文对新科技时代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词:新科技,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 郑丽.浅谈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03) :268.

[2] 王平, 赵晓雷.新技术在工民建项目施工中的应用浅述[J].建材与装饰, 2016 (04) :30-31.

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第6篇

一、微波光子交换技术概述

微波光子技术整合微波、光子、电气工程技术内容, 实现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光链路分配、处理、转换和传输, 突破了带宽、损耗等传统微波技术的瓶颈。主要包括有交换、路由、滤波、频率转换和放大等装置, 形成了多通道的微波光子系统链路。

微波光子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交换系统之中, 体现出如下方面的优化性能: (1) 有效处理更高频段的信号。随着通信系统高频化的发展趋势, 微波光子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交换系统之中, 实现对更高频段信号的交换和处理。 (2) 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交换系统之中, 能够体现出良好的交换性能和射频隔离度, 突破了传统微波射频交换技术的电子瓶颈。 (3) 良好的可扩展性。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交换系统中, 可以保持良好的信道隔离度和可扩展性。

微波光子交换系统的相关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利用SOA的微波光子交换系统。在远端节点中SOA工作的偏置电流条件下, RoF信号借由交叉增益调制进入到SOA放大自发发射噪声上, 该ASE噪声信号经过调制分配进入光学可调滤波器OTF, 实现对ASE噪声信号的过滤调制, 再将射频RoF信号路由实现与输出端口或网络的链接, 体现出无限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强等特性, 然而局限于室内通信且可扩展性不高。 (2) 利用可调激光器的微波光子交换系统。该系统包括有WGR、星形耦合器、可调激光器等器件, 利用40nm调谐范围的可调激光器实现自由光谱范围的非阻塞交换, 极大地增强端口的数量和总吞吐量, 体现出高数据速率传输、交换容量大的特性, 然而还有待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3) 利用MEMS光开关的微波光子交换系统。该系统由位于基带的数字合成装置生成宽带信号, 放大信号频率即为射频信号, 将其传输并调制为光载射频信号, 由MEMS光开关进行交换、滤波放大输出。体现出交换速率快、损耗低、线性度好的特性, 然而在大容量交换、扩展性方面有待提升。在上述微波光子交换系统链路之中, 主要通过对链路射频增益、噪声系数、无杂散动态范围等指标, 评价和衡量微波光子交换系统链路的性能[1]。

二、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结构原理分析

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是由各自独立的主模块和扩展模块构成, 以无阻塞全光交换为核心, 实现可扩展、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交换。

(一) 主模块结构分析

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的主模块由波分复用、波长路由、控制单元、光输入输出接口构成, 其中:光输入输出接口数量要与实际交换容量相匹配;波分复用单元则主要实现对不同扩展模块的光信号的耦合链接;波长路由则输入光信号在控制单元的选择下, 输出到不同的扩展模块;控制单元则依循一定的开关交换规则, 合理配置波长路由的波长值和信号带宽, 输出不同波长组合的光信号。

(二) 扩展模块结构分析

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的扩展模块由射频输入输出、光发送与接收、光输入输出、波长路由、控制单元等接口构成。

三、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实现

(一) 波长路由模块实现

可以选取波长选择开关 (WSS) 设计和实现波长路由模块, 利用编程控制进行波长选择, 实现系统各模块的波分复用/解复用、波长切换、功率衰减等功能。

(二) 波分复用模块实现

可以选取AWG应用于系统波分复用模块之中, 利用其插入损耗低、集成度高的特性, 耦合链接多个待复用的光信号, 使之复合于单一的光纤之中, 再由输入波导输出, 实现波分复用功能, 提高光纤网络传播效率。

(三) 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扩展模块采用不同激光器提供不同波长的光源, 再将输入射频信号进行调制, 使各个射频信号保持一定的隔离度, 避免射频信号叠合的现象。然后, 再将各个调制的光载射频信号进行耦合输入到主模块, 主模块接收耦合信号交由WSS进行交换, WSS对光载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分配和输出, 使之进入到不同的光接收通路之中。同时, 为了确保光载射频信号的合理分配和通畅交换, 可以采用灵活的波长配置方案, 较好地实现系统功能的重构[2]。

四、小结

综上所述, 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采用微波光子技术进行结构、功能的设计, 针对传统交换系统的电子瓶颈进行优化设计和应用创新, 在相关的微波光子交换技术的应用原理支撑下, 设计构建宽带易扩展的微波光子交换系统, 实现系统主模块及各个扩展模块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未来还要在插损、直流功耗、隔离度、系统集成、交叉调制等方面深入研究。

摘要:通信系统快速扩张的态势引发人们对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系统的关注, 它可以将不同的输入信号交换到指定的输出端口, 体现出高频率、宽带、易扩展、交换灵活、轻量化的特性, 可以在主模块和多个扩展模块的各自独立和彼此链接的条件下, 对系统进行重构, 满足未来交换系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宽带,易扩展,微波光子交换,应用

参考文献

[1] 微波光子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何刚, 瞿鹏飞, 孙力军.半导体光电. 2017 (05) .

上一篇:科室教务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程序员工作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