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2024-05-01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水平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学校层面应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高校钢琴课中引入课程思政,其本质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出德艺双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钢琴课  德艺双全  途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校教师甚至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对在专业课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无所适从。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课程思政进入各门各类专业课已势在必行,高校钢琴课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概念上厘清课程思政的內涵与外延,有必要从思想上梳理清楚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14年,是上海市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这份试点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此后几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陆续印发了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在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于2020年4月22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响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全面推广与细化实施阶段。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是润物无声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三)课程思政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将课程思政延伸到我国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去,就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外延。“课程思政”是一个属概念,“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是一个种概念,正如“中国人”是一个属概念,而“四川人”是一个种概念一样。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其基本外延之一,也正如课程思政进入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校教育心理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一样。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就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钢琴课教学中既注重钢琴专业课的教学,又在润物无声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进入高校专业课课堂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可以鼓舞学生自信、激励学生担当、感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本领,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钢琴课虽然专业性强、技巧性强,但依然需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高校钢琴教育才会有自己的灵魂;否则就只是一些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就会失去高等教育的意义。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校钢琴教育,有利于在高校钢琴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钢琴教育有机结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行为。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对“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最近,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两个所有”的要求,即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两个所有”要求高校的所有教师都担负起育人职责,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发挥好育人功能。在此背景下,要求高校教师在做好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育人工作。高校钢琴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教育部提出的“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钢琴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教师必须运用渊博的音乐学知识、科学的演奏方法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教授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练习。与此同时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好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是“道”,“演奏技巧”是术。古语云“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之产生家国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使之产生精神力量。总之,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高校钢琴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如何顺应趋势推动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钢琴课教师及其管理者近期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推进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建设,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着手共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要做到潜移默化,在润物无声之中产生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校和教师则要提出明确要求,安排具体任务,制定出路线图和行动表以大力推进。具体来说,可以从注重师德师风、锤炼专业技能、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担当,师德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方面,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等方面,是教师应有的风范和操守。钢琴教师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职業道德规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课堂上宣传正能量,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专业过硬的优秀人才。

(二)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

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在专业上除了要有高超的弹奏水平之外,更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领会乐曲中蕴藏的深邃意境和民族精神。比如《绣金匾》曲目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体现了陕甘宁边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后对党的感激之情,教师应将这种故事和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然后再给学生分析讲解此曲的弹奏技巧。该曲的曲调来自于陕北民歌《绣荷包》,作曲家将其改编成钢琴作品时,不仅保留了原民歌朴素而优美的旋律,同时融入了西方音乐织体的写作技巧,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钢琴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曲从曲式结构上可划分为三段,演奏时乐曲三段的技巧有所不同:乐曲前段要弹奏出流畅、亲切的效果,装饰音和旋律音在弹奏力度方面要有区别,旋律音要弹得流畅而亲切,装饰音应轻柔地美化旋律音;乐曲中段应弹奏的轻巧、充满颗粒感,烘托热情欢快的气氛;曲目后段的弹奏应渐慢,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钢琴教师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把钢琴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钢琴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认知水平。

(三)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每个曲目的弹奏技巧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有些学生手指的跑动能力欠佳,但爆发力比较好,就不适合演奏莫扎特奏鸣曲之类的小巧、灵动的作品,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作品就更加适合这类学生练习;相反有些学生的手指跨度小,弹八度和大和弦都比较费力,那么钢琴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练习一些诸如肖邦圆舞曲或舒伯特的小品。高等教育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让每一朵花都开放,每一只小鸟都唱歌”。钢琴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微信视频、慕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给予学生课后专业指导,使接受程度慢的学生尽快迎头赶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演奏技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

推进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由钢琴教师团队潜心研究,广泛挖掘思政元素,设计并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尽量避免钢琴教师各自为阵、随心施教、收效不佳的局面。首先,从学校层面可以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各个高校除了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还应该把各门课程都作为思想教育的阵地,加强管理,层层落实,抓成效树典型,引导广大教师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所授课程。其次,各基层教学组织层面要完善细化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作为钢琴教研室,把思想教育引入钢琴课堂,就必须要修订现有的钢琴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应体现思政教育特点,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恰如其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钢琴教育,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钢琴课程思政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期间为了评价钢琴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把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各高校钢琴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改革钢琴教学考核办法,在学生的钢琴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钢琴教师可以将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考核与经典曲目创作背景及其体现的精神价值介绍相结合,比如对《黄河钢琴协奏曲》《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等我国著名钢琴曲目精神价值的理解进行考核,对演奏技巧与理解介绍按分值比例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不但注重掌握演奏技巧,更应注重自身品行修炼,为我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通过量化考核,督促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课程思政的内容,真正把课程思政的内容落到实处。

四、结语

高校的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钢琴课也不例外。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从教师层面来说主要是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用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引导学生。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宝鹏.“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价值[J].沈阳干部学刊,2020(12).

[2]张潇丹.“课程思政”内涵及实践探索[J].商情,2020(15).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6-06.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人才培养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专业基础课程,教师怎样来教授这门课,选择什么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怎样的考核、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地方高校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要培养服务地方政府企业需要的人才,还要培养出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实干人才。简单来说,要培养经管专业学生考研深造,又要培养地方公务员、企业员工,还要培养地方经济实干家、创业者,这也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学生培养目标层次的划分。

一、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定模糊。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往往被模糊笼统的表述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学目标就是在规定的课时内把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讲授完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笼统目标的设定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而学生学习要求可能是考研、找工作、自己创业。课程目标具体性、层次性的弱化与学生学习目标具体、细分的强化,形成反差,知识的教授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造成许多学生错误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重要性不大,实用性不强,从而学习主动性不高。

(二)教材选取不结合自身情况。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材选取多参照国内著名高校使用的教材,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二本或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除了培养科研型人才,更重视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用的教材内容和深度与本校学生水平不吻合,同时生源质量同一本院校也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教材难度较大,高深的经济理论抽象难懂,都可达到中级西方经济学水平;有些教材是连篇累赘的公式、函数及图像模型,等同于一本经济类高等数学;有的教材是外文版本,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外文水平。这些教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异的数学成绩和高水准的外文功力,而地方高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过度的拔高只能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利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方式层次单一。教师在教学方向和内容上的引导过于单一,多是要求学生掌握那些枯燥抽象、高深难懂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案例教学虽有所推进,但效果欠佳。案例不充足,理论和实际不能紧密联系,有些案例不能及时更新关注现实经济热点问题,一些案例选用不当,直接使用外文书中外国的案例。在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的推导和数学的证明上,把一些实质上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复杂化,完全不是针对初学者,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接受能力。对考研的学生来说,最基础理论不能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导致后面的深入学习困难,考研成功率不是很高。另外不考研的学生想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经济原理来分析和了解现实经济问题,对自己的工作和创业有实质的应用性帮助,考研的同学都觉得的内容难,对不考研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太难了,于是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四)课程考核导向较狭窄。目前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考试题目多是课后习题和题库选题,这些题目的难度和考核形式更偏向于考研题目,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实际上是以考研为导向的。题目的内容一般是教学大纲中经济理论的考核,忽略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层次的需求,一些学生毕业后想进地方政府、企业单位,这些单位在招聘人才中会考核学生经济学专业知识,偏向于学生对基本经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际运用。热爱创业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学习借鉴案例,用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业。单一的考研导向的考核,不能激励非考研学生课后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不能检验和考察这些学生是否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应对招聘单位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或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二、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课程目标多层次、立体化。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的设定要密切联系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不同层次的具体学习目的出发,发挥学生需求的主导性,把课程目标多维度细化。既要从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又要从培养服务地方政府、企业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西方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管理实际工作,还要从培养地方经济实干家和创业者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同时,更注重和实践结合,储备创业知识,具有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创业者的经济素养。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的多层次的细化,更有目的性的去培养多层次的人才。

(二)教材选取科学合理。理论性强、外文版本的教材并不具有通用性,地方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生质量来选教材。选择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体系安排上要满足具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内容既包括目前主流西方经济学的所有知识点,包括所有考研的知识点,同时也融入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也有在今后人生之中,必须依此谋生所必备的经济知识。教材内容难易程度标注分明,哪些基础学习必备,哪些考研延伸,这样可方便不同使用者按需所取;基础知识讲解简单明了,易学易懂,既适合不考研学生的理解掌握,也适合考研学生真正透彻理解基础知识;结合每章理论,融入中国及全球重要的、典型的、最新经济案例和经济热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突出经济学的应用性,培养未来经济领域的实干家、未来的企业家。也许这样的要求很难用一本西方经济学教材实现,可以选择主教材,选择其他一些作为配套参考,有些地方高校也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方式多角度。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讲解、数学的分析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内容中不能占据全部篇幅。授课中,教师应针对地方高校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注意理论难度和深度的把握,理论讲解上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看似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理解方式讲解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知识。同时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和实际结合,更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案例的选择不能光从外国教材照搬,更要结合中国本土的经济案例和经济热点,将高深的经济理论寓于现实经济实践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对经济知识和新经济形势的敏感度,让学生在没有畏难的情绪下,不知不觉就透彻理解经济理论,同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在以后的经济工作、创业实践中用灵活运用经济理论。

(四)课程考核导向多维化。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导向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体现地方高校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考核的方式除了闭卷考试,可提高平时成绩原占比30%的比重,强化平时、实践环节过程化考核。结合每章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组队,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浏览财经网站和经济论坛,自己选取适当案例,结合专业知识分析讨论,把整个过程量化考核,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而且此成绩比重占比较高。有些具有创新性、创业型的学生在课余参加了创业、创新等类型的竞赛,可把参加这些大赛也进行过程量化考核,给出一定的比重,计入该课程最终成绩中。其他类型的竞赛可根据与该学科的关联性及人才多层次培养的需要,具体量化后纳入考核方式中。期末闭卷考试内容上除了有考研导向,也可把地方政府、企业录用人员考试中经济类的题目收集补充后纳入到考试题库中,让打算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学生在考核过程强化就业能力。期末考试的内容还应加大综合分析题的比重,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庞如超.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2]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3]江小国.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徐丽杰.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现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难以有效控制高校会计人员的不诚信现象。针对这一事实,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高校;新制度经济学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于1996年6月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被首次拟定成文,并明确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随后,在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中提出“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我国目前适用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仍属于非正式约束,其强制性远不及社会权利机构保障实施的成文规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财务管理上层建筑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受到普遍关注,会计人员的诚信对于高校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学者仅从经济学或者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对于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较少,且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议具有一定的意义。

1 会计职业道德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起点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点就是有关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这三个假定在研究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时是完全适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人、制度与经济活动(即人类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人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有如下三个假定:

一是效用最大化假定。人类的行为动机都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则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例如高校的会计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利他主义、遵守相关职业道德等不会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便会选择非财富最大化的集体主义行为偏好。但如果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效用远远大于遵守规范所带来的效用时,会计人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违背职业道德。

二是人的有限理性假定。当高校会计人员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时,会计人员的理性判断是有限的,他们不会为了获取完全的信息而不顾成本的去搜集,也不会不顾成本地去处理信息,这在无形中会降低了高校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是人的机会主义假定。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并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例如,当高校会计人员在发现高校财务制度存在某些漏洞,他可以选择隐瞒并采取一定的欺骗手段为自身谋取更大的利益,也可以选择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向上级汇报并为完善财务制度提出建议,显然前者所带来的利益要比违背后者承担的成本要大得多,大部分会计人员都会选择前者。

2 关于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学者科斯、诺思等人认为,一切与社会相背离的现象,都能从制度本身的缺陷中寻求到最终原因。人的行为往往只是表象原因而非根本原因,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制度所决定的,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往往反映出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相关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导致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2.1 会计法律制度及道德规范的不健全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同属于社会规范,均包含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的内容,而前者是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很强的他律性,后者主要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做出规范,具有很强的自律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协调,对于提升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中提出“制度的不完备性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度保障,在制定過程中存在制定人的“有限理性”,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环境的复杂性和诸多不确定性,导致其存在某种天然缺陷,在实际指导会计人员的行为时,往往存在失灵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许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行为未必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导致会计人员在违背职业道德时付出的成本较低,而取得收益较高,会计不诚信行为屡屡发生。此外,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仍属于一种非强制性的非正式约束,其实施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在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三大假定的前提下,处于弱势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导致高校会计人员不诚信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通过高校内部各部门和人员在明确责任和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的行为规范,其在引导和监督会计人员行为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种产权界定与安排的制度,科斯运用交易费用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强调了产权界定和产权安排的重要性。对产权保护过程中的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产权明晰的高校里,因为其产权保护环境会提高会计人员不诚信行为的社会成本,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准较高。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产权界定模糊且产权安排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及高校管理人员之间的牵制制度不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岗位责任制形同虚设以及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缺失,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会计人员在履行其岗位职责时,缺乏积极性且具有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

2.3 高校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外部监督能够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成本,提高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成本,从而有效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高校的外部监督机构主要有各级财政部门、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等)以及各党政部门、各级机关和群众组织等,只有以上各监督机构通过组织协调形成一种有效运转的外部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对高校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起到监督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种完善的用于监督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的机制,有限理性的人是在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没有了外部监督机制这一制约,加之高校的特殊性质,其财务运作状况并不是对社会各界都完全公开的,这些便都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会计人员从事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提供了便利,不诚信的社会风气便会逐渐在高校中蔓延。

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索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的构建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会计人员属于追求效用最大化并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由于现行的会计法律制度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的局面。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它能够抑制人在经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若要从根本上避免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就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具体的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构建途径如下:

3.1 从高校会计人员自身角度出发,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使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引导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行为动机,新制度经济学中有观点认为良好的人的行为动机会有效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可以通过延长教育时间和丰富教育内容两方面着手:高校会计人员仅接受每年24小时的继续教育,面对高校复杂的会计环境,短暂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员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针对高校的会计人员每年可以适当延长职业道德的教育时间,提高受教育频率;丰富教育内容可以通过结合高校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并选择高校内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而不是简单地讲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3.2 从制度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保障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制度体系

(1)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及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度保障。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而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目前,凡是会计法律制度不允许的会计行为,都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未必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可见,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可以从增加具体的并可实施的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条文开始,明确违背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赋予法律属性的方式来增强其强制性。此外,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当进行补充与完善,具体的应该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由会计职业机构主导,结合各行业的会计行为特点进行制定、颁布与监督,其中应当将高校单独作为一类会计主体进行分析,结合高校会计人员的执业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或规范,为提高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减弱会计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试图通过产权的界定,来合理配置财力、物力及人力的一种博弈规则,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产权界定和约束,来减弱会计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是进一步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是高校最难完善的制度,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地方;第二是完善授权审批制度,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师生及职工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审批不当是近年来高校发生重大经济舞弊案的主要原因,高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授权,建立有效的授权批准体系;第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制度,高校建立內部审计部门,对会计人员执业行为的审核与监督。内部审计是监督、检查和评价内控制度的质量和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3)健全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机制,提高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成本。

外部监督机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可以有效改善会计职业道德的整体环境,提高高校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成本。健全高校会计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机制,最重要的是明确外部监督主体并明确划分其监督责任。目前对高校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的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由于财政部门分管的领域较多,事务较为繁杂,对高校的监督极为有限。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学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赋予其对各高校等事业单位的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审查的权利,以及对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件进行处理的权利。此外,应当号召各级分管教育、文化、科技等的党政部门,相互配合,把监督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纳入其管理计划中。再者,应当明确各级组织、广大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力及义务,社会各界共同形成一种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搞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鸿霞.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分析[J].当代经济,2012(12):154-155.

[2]卢黎,张和生.关于高校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06(9):119.

[3]周萍.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构建[J].商业财会,2011(9):51-52.

[4]赵国艳.高校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2(5):113-114.

[5]范义敏.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6):122.

[6]徐淑娟,陈秀艳.浅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J].商业经济,2009(4):49-50.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国“双一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背景下,行业类院校经济学专业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坚持“入主流,有特色”的原则,挖掘特色优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动经济学学科实现内涵式新发展。

关键词:行业类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其中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行业特色类高校主要指过去由行业部门管理、服务于包括电信、机械电子、地质矿产、石油及煤炭等特定行业的高等学校[1-2]。行业类院校由于其行业背景,其本科专业设置也具有典型的行业特色,形成了“一个核心多个支点”的学科结构,行业类高校的经济学学科发展需要依托学校特色,同时又需要进入学科主流。行业特色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如何保持自身的传统特色,发挥好优势方向作用,同时打造新的学科发展增长点,这是此类高校的经济学学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3,4]。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依托“双一流”建设平台,有效推动行业类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革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5]。本文针对行业类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我国某行业特色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探讨行业类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

一、A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现状

(一)专业发展概况

A校为传统行业特色类院校,该校自2001年设立经济学本科专业,2006年獲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A校经济学专业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与引进,加强特色方向凝练,完善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质量等措施,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实现较大跨越,已成为A校的特色新兴专业。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A校经济学专业立足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系,秉承服务矿业行业传统,结合该校在矿产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坚持“入主流、有特色”原则,围绕“学科基础雄厚、行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创新”总体定位,突出资源环境经济和金融两个方向,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专业。

A校经济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行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具体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熟练地利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继续深入学习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在地矿行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特色与优势

第一,在专业设置方面,A校经济学专业形成了资源环境经济与金融两个特色方向。A校经济学专业立足应用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系,秉承服务矿业行业传统,结合A校在矿产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坚持“入主流、有特色”原则,围绕“学科基础雄厚、行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创新”总体定位,确定了资源环境经济特色培养方向。同时面向市场需求,发挥已有教师专业背景优势,还确定了金融培养方向。本科资源环境经济研究方向的培养,将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奠定人才基础,而金融特色方向将满足学生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现实需求(见表1)。

第二,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模式。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A校经济学专业围绕在资源环境经济领域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加强年轻人才引进力度,2011年以来先后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5名博士(后),壮大了教师队伍,为专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强化本科生指导教师制度,强化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等措施,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在学科研究方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成果产出实现较快增长,学术影响日益凸显。A校经济学专业现有教师15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9人。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中45岁及以下10人,占比为67%;46至55岁4人,占比27%;56岁及以上1人,占比6%。博士化率较高,15位教师中13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1人为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博士化率达到83%。2011年至2019年,专业教师共发表各类论文120余篇,其中在Applied Energy, Energy,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Resources Policy,Ecological Indicator,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重要国际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承担各类项目近48项。在资源环境经济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扩大,先后成功承办了两次国际一级学会的国际会议,极大促进了国内外能源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

第四,人才培养成果突出,学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面向地矿行业的社会服务优势进一步凸显。2016-2019年经济学本科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40余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数学竞赛,创业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本科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平均就业率达到97.4%。从就业去向来看,政府、事业单位、金融系统等占比较高,就业质量较好。此外,该专业教师进一步传承传统优势,重视科研转化工作,积极承担矿业系统项目,服务地矿行业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A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A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该学科发展历程总体时间较短,本科生培养仍面临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第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教师承担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教师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减弱。同时,由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问题,特别是职称评审制度、绩效奖励制度等也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热情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如何在新的高度上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是本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教学成果明显缺乏。目前,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国际SCI/SSCI论文由2011年的年均0篇增长到年均10篇左右;主持的国家级项目逐年递增。相较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快速增长,本专业教师在教学成果方面的产出明显不足,高层级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等均没有实现突破。教材编写、教改项目主持等方面也均存在不足。如何实现教学成果,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较快增长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经济学专业中少数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照本宣科、照屏宣科的现象,存在“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手段单一,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

第四,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虽然近年来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从国内外引进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人才,科研成果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能力需要长期锻炼,因此近年来师资队伍中国家教学名师、市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等未获得突破,专业发展后劲不足,需要着重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A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的设想与规划

第一,A校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引导教师加大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高等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本,教育先行,要想建设好学科,建设好专业,需要从加大本科教学工作入手,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建议依据教育部政策文件,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教学工作的激励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A校经济学学科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建设、教学投入和效益评估建设,让更多的教师从教学中不仅获得成就感,也能得到认同,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利益。

第二,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专业特色为基础,加快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推进研究型教学。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又将教学成果运用于科研工作中,教学与科研并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掌握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效,加大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平台;积极地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的师资水平,在内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展各种学科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各种学科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在引入高水平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学科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在更高更广泛的平台上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争取在五年内实现校级教学名师、市级教学名师突破。

第四,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经济学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教学和科研围绕人才培养,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和支撑。师资队伍的支撑来讲,数量充足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可持续的师资队伍是基础,该校经济学专业在师资规模上还有发展空间,应该加强师资的内培和外引,鼓励教学人才和科研互动,发现教学人才并重点培养,与其他院校和机构多交流,与期刊合办会议和论坛,为教师拓展学术视野,加强学术交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作为经济学基础性学科完成论文并且在相关课程和研究生方向与论文选题上给予引导,结合前沿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科生培養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符合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业需要及时对接人才需求企业,明确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学生能干什么。在培养过程中,把本科生的培养和硕士生培养的层次拉开,给本科生更多的资源,把周围资源充分利用和调动起来,为本科生提供更大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在教师培养和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互动,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国际和国内交流,多发成果和多发高水平成果。

第五,在师资培养和人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力争实现经济学专业进入“双万”计划。A校在建设中除了努力建设行业特色学科,同时应该积极鼓励该校的经济学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加强经费投入力度和资源扶持力度,鼓励经济学专业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教改项目。与此同时,鼓励经济学专业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争取在两年内建设2-3个实习基地,为学生将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于实际分析问题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教师培养机制中,不断完善教师奖励机制,鼓励经济学专业教师编写高水平教材和撰写教学法论文,将日常的教学心得和体会上升与教学教改项目中。同时鼓励经济学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的教学精品课程、省部级和校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教学奖项,使高校教育回归教学本质。

四、结束语

A校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应该以我国“双一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充分借助地矿行业大学的平台优势,坚持“入主流,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原则,在师资力量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新和高水平成果产出几个方面发挥自身在地矿行业的特色与优势,将主流与特色相结合,提升经济学专业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地矿行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找准特色方向,在传统特色基础上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实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平松,鲁海峰,胡友彪.地矿行业特色背景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24-27.

[2]蔡三发,任士雷.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策略与路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6):13-16.

[3]山红红.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3(Z3):13-15.

[4]鲁海峰,张平松,刘文中,等.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128-131.

[5]董琦.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25-26.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已进入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育领域,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分析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信息环境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所具有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出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存在优势互补的关系,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教学当前也面临着模式转型问题,一个可行的变迁路径是寻找信息化和传统化的最佳结合点,才能真正服务于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教学。

关键词:信息环境 西方经济学 教学模式转型

一、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落后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很多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张嘴,这样就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画图、抄表格和写公式上, 没有时间来讲案例和补充书本以外的信息,学生的主要精力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老师和学生缺乏教与学的互动, 造成课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模式,只能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偏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考试高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各高校所用的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是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主流经济学为主,基本都是根据萨缪尔森编著的《经济学》改编的,我们现在的教材内容陈旧,不能站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前沿,跟踪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 使得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动态的了解;一方面不能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情况,培养他们经常阅读的习惯,包括各种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报章报道以及经济学家的随笔等,也不能引导学生对经济学更深入的学习。

3.经济学方法训练较少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介绍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学科, 可能由于它的体系过于庞大, 知识点中重、难点较多,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 学生在听完课之后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 ,可是我们的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太少, 联系中国的实际就更少了,内容更偏重于介绍和证明,而疏于说明和例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使教学和学习抽象而乏味,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

4.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对西方经济学的考核都比较简单,即最终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加权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平时的出勤成绩,大约占总评成绩的20%—30% ,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80% ,其中占主要部分的期末考试通常采用标准试卷考试的方式,试题内容大部分都是属于死记硬背的部分,这样导致很多学生通常是平时不看课本,不看参考书,到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只要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环境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新特点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信息技术在西方经济学的教育改革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日益改变着我们传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师生的交流中多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为新的西方经济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创新点。

1. 教师角色的新变化

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西方经济学教育领域后,促进了教师角色的新发展。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包揽一切的课堂主宰身份,取而代之的则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研究探索的引导者。在新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和投影,可以大大节省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板书、板图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频率,同时,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幅得到提高,它能够调动多种资源服务于教学,大多数的时间可以让给学生来进行研究、讨论和发表见解的,引导学生依托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式、开放性的学习,使西方经济学教学涵盖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

2.情境创设的新思路

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借助于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当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时, 完美的影音效果,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多渠道的师生交流途径,可以促使他们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将一些学生不能了解的经济背景情境化,在情境化的背景中,学生认识了西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效用和利用知识去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激发了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知识接受与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学习者置于尽量真实的学习背景中,激发学习者参与理解和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应用。

3. 学生自学能力的加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建构主义学说来看,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在信息环境下,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学生就可能借助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经济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方案,以培养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得到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和自主地学习。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4. 学习协作性的深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 针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时空,从而使学生在多重观点的对比中产生对知识的新的洞察和更高层次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也就是学生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样,即使不是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这一协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协作技能、协作人格和协作精神。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转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不例外,它们既具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地运用,才能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基于信息化与传统化的考虑,西方经济学教学当前也面临着模式转型问题,一个可行的变迁路径是寻找信息化和传统化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信息化过程中主要学习分析范式

不要刻意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教学形式的运用,在于发挥信息的工具性作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再次,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动静结合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信息情景,并且还能从多角度、多形式、多方面地表现同一事物的多个侧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在不偏离轨道的前提下加快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2. 传统化过程中主要是专注于理论的学习

传统教学仍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些传统教学的优势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难以替代的。再加上大面积学校不具备网络教学的条件,这就更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程时,要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操作时间和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学生能更加能够有的放矢地听课, 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注:本文为校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下西方经济学网络-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编号:ACJY20083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惠英,谈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 (7)。

[2]赖德胜,主义导向还是问题导向[J].经济学动态,1998,(2)。

[3]周树杰等,浅谈网络教育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 (3)。

[4]叶树江, 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2)。

[5]何天祥,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 。

[6]梁静溪,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

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一) 与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没有明显区分

经济法课程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懂外语、懂法律、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高校的非法学专业也普遍开设了法律课程。经济法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但是主讲经济法的教师多数是法学专业出身, 大多还是沿用法学的传统教育模式,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 而没有意识到经济类专业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经济类专业应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发展目标, 这种教学现状是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

(二) 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高校现在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课堂讲授, 经济法教学也不例外,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 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教师的主要讲授内容就是枯燥的理论, 学期刚开始, 学生对课程还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性, 但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厌烦心理。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案例陈旧, 脱离实际

经济法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也开始注重案例教学, 但是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大多是较为陈旧的案例, 甚至还有上个世纪的案例, 不能作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自然吸引不了学生兴趣。另外教师更多的是机械的选取案例, 很大一部分并不能与所述理论紧密结合, 学生听完后是一头雾水, 更不用说自己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了。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 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打折扣, 不适应现代社会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客观实际, 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 网络环境带来的教学思维转换的必要性

在中国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存在着教育应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教师在教育中主动施教者的地位和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课程已发展得非常普遍的情况下, 网络环境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普及及发展的情况下, 网络资源可以充分共享, 教学素材更加丰富生动,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从课堂主体变成课程的引导者,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深入思考、分析总结, 甚至可以以自己的独特观点对教师提出质疑。

(二) 经济类专业对经济法教学方法的特殊要求

我国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一部统一的经济法, 经济法律规范散见于各类法律规范之中, 内容庞杂、体系混乱, 这就导致了经济法课程内容广泛, 一个学期有限的课时内, 要完全按照教材所列内容讲述完毕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 教师在现有经济法课程安排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 应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范围, 对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改革也是必要的。

(三) 基于对教学规律的新认识。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关键在于得法”。高校教育中, 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但是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途径。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应提倡引导式的教学模式。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要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四) 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客观需要

现在的高校学生, 均已是90后, 慢慢又会转向00后, 新一代的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更强, 更能接受新鲜事物, 更具有批判精神, 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这种情况下, 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必要时期。

三、改进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建议

经济法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为了适应高校经济类专业对经济法的实际需要, 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而言,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高校教学也应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 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除了教材上选定的内容外, 还可以借鉴互联网上一些优秀的网络公开课, 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在内容形式上, 可以不用局限于文字素材, 可大量吸收一些图画、图表、动画、视频、音频资料,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兴趣。

(二) 缩短教师课堂讲授时间

缩短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 就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 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明确重点、分配学生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重视案例教学

学生在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能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案例讨论过程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要进行总结和点评。进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说服力强的案例, 并且是切合时宜的案例, 比如可以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校里的案例, 或者通过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来说明问题。

(四) 重视实践教学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目前在法律院校的教学中引入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式的教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完全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的表演, 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 让学生亲身感受经济纠纷的解决过程。再比如, 介绍完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后,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经济合同谈判, 然后自己实际起草合同, 教师再对学生在书写合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有就是, 经济法课堂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并试用经济法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

摘要:高校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 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但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影响了教学效果。尤其在现今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 师范院校的非师专业应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目标, 所以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现就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能够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娃.推动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24) .

[2] 高凌霄, 崔昌玺.关于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3] 王佳慧, 王妍.经济法本科教学主要问题及其应对原则——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学阶段性改革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2 (04) .

[4] 闵玉立, 闵玉吉.浅谈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 2012 (13) .

[5] 苗会.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刍议[J].民营科技, 2012 (09) .

[6] 张会幈.比较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

[7] 华唯.深化经济法教学方式提高经济法教学效益[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2 (12) .

上一篇: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