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2022-09-10

我国从2005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约占1.4亿, 随着人口老龄化, 慢性心功不全 (HF) 日益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问题, 其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国外研究证明, 舒张性心功不全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占20%~40%, 且队伍在不断扩大。有研究表明, 脑钠肽 (BNP) 在心功能不全早期即可升高, 并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功不全的血浆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评价舒张性心功不全患者的心功能, 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舒张功能不全组:选择2009年至2010年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住院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 其中男40例, 女40例, 年龄≥60岁, 平均为 (65±4.5) 岁。入选条件均符合舒张性心功不全诊断标准: (1) 充血性心功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2)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50%。并通过超声心动仪测定将舒张性心功不全分为4级 (Ⅰ级:左室顺应性正常;Ⅱ级:左室顺应性下降;Ⅲ级:左室充盈伪正常期;Ⅳ级:限制性充盈障碍) , 其中心功能Ⅰ级患者20例, 心功能Ⅱ级患者20例, 心功能Ⅲ级患者20例, 心功能Ⅳ级患者20例。对照组:同期住院治疗非心功不全患者78例, 男40例, 女38例, 年龄≥60岁, 平均为 (64±3.5) 岁, 其中包括高血压病25例, 糖尿病26例, 肺炎19例。2组研究对象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I级比较, ▲P<0.05;与Ⅱ级比较, #P<0.05;与Ⅲ级比较,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1.2 研究方法

2组均在入院24h内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1m L注入已预先加入乙二胺四乙酸 (EDTA) 抗凝试管中, 应用美国Biosite公司生产的Triage诊断仪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BNP, 心力衰竭组于入院后48h内采用德国西门子G6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内径 (LVD) 及左室舒张功能。经正规治疗心力衰竭后2周, 再次检测BNP。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个独立样本比较, 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方差齐者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方差不齐者采用H检验及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上述统计过程用SPSS 12.0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BNP检测

心衰组与对照组血浆BNP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随着患者舒张期心功能分级的增加, BNP水平呈逐渐增高

不同心功能患者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

4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2周后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 见表3。

3 讨论

未来5年我国将步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 预计到2015年,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 约占总人口的16.7%, 随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将不断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并存、症状不典型等特点,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较为棘手。血浆脑钠肽 (BNP) 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是在心室负荷或压力增加时由心室肌分泌化[1], 在心力衰竭 (CHF) 时BNP随之就会分泌增多, 与本研究结果符合, 心衰组的血浆BNP水平较非心衰组明显增高。同时BNP释放入血液, 在血液中浓度显著增高, 通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拮抗作用来控制体液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 参与血压、血容量及水盐平衡调节。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证实, 随着心力衰竭组NYHA分级增高随着, 血浆BNP水平呈递增趋势, BNP与LVEF呈负相关, 与LVD呈正相关[2]。而本研究显示, 随着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逐级加重, 血浆BNP水平也逐渐增加。根据超声心动仪, 将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分为四级, Ⅰ级:左室顺应性正常, Ⅱ级:左室顺应性下降, Ⅲ级:左室充盈伪正常期, Ⅳ级:限制性充盈障碍。在不同的心功能阶段, 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预期目标也不相同, 将血浆BNP的检测应用于心衰的诊断及治疗其时性与准确性已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与认可[3~5]。王岚峰等[6]的研究发现BNP较高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明显多于低值组, 说明BNP在评估心力衰竭的危险度及心血管患者的病死率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我们的研究同样显示, 通过规律有效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 可使BNP水平下降, 这也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总之, 血浆BNP测定简便易行, 准确度高, 对于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临床客观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住院80例老年舒张性心功不全患者 (分为Ⅰ、Ⅱ、Ⅲ、Ⅳ级) , 78例同期住院治疗非心功不全患者及抗心功不全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 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 以及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明显高于非心衰患者, 并且BNP水平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级 (Ⅰ~Ⅳ级) 升高而梯次升高 (P<0.05) , 抗心衰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P<0.01) 。结论 血浆BNP可以用于诊断老年舒张功能不全, 而且可以反映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及判断其疗效, 可以将BNP作为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及随访指标。

关键词:老年,舒张功能不全,BNP,脑钠肽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5, 167.

[2] KusterGM, TannerH, Printzen G, 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Swiss Med Wkly, 2003, 133 (3) :623~631.

[3] Gegenhuber A, Muller T, Firlinger F, et al.Time cours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N-terminal proBNP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Clin Chem, 2004, 50 (2) :454.

[4] Groenning BA, Nilssen JC, Sondergaard L, et al.Evaluation of impaired left ventricIl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increased dimensions by multiple neurohumoral plasma concentrations[J].Eur J Heart Fail, 2001, 3 (6) :699~708.

[5]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59~171.

[6] 王岚峰, 吴双, 吴秀茹, 等.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 (3) :234~23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风险厘定费率制度下的中国存款保险定价下一篇:再生气中COS脱除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