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的几种方法

2022-10-23

第一篇:师幼互动的几种方法

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导读: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纲要》中对师幼互动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在发起环节还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幼儿主体作用的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怎样改变这现状呢?下面谈谈这两年我园实施《纲要》精神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所以说,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理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品味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尊重幼儿,以对话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尊重幼儿,信任、热爱幼儿,在和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中以智慧、情感启迪幼儿。

对话是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如:中班歌表演《走路》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意愿

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歌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讨论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让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

三、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

和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甚至欣赏。

四、师幼互动中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有效、积极的互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个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在小班的儿童医院中,毛艺龄和刘烨在玩游戏,他们的任务是给全班的小朋友注射预防感冒的疫苗,在全班幼儿差不多都被注射过后,毛艺龄把目光转向了教师,对王老师说:“王老师,请你来医院注射疫苗!”虽然王老师正忙着与一幼儿讨论画的颜色,但还是微笑的注视着她:“什么疫苗呀?”“就是注射过了冬天天冷也不感冒的疫苗!”“真的吗?我可是最不喜欢感冒的啦!我要注射!”王老师说着把手伸给艺龄,问:“疼不疼呀?我很怕疼!”“不疼,一会儿就好!”说着就开始忙活起来。在这个游戏案例中,教师与幼儿真正融入到游戏中,共同参与游戏,体验着游戏中具有的天然乐趣,不带有教育幼儿的目的,遵守游戏的规则,分担游戏角色,共享游戏中的快乐,做到平等的自然融洽的互动。

五、让教师成为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

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幼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呢?

1、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

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一本需要成人不断用心去理解的书。我们只有寻找到通向他们心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抓住其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2、挖掘闪光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辛万苦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那么就扔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让幼儿在身心感到愉悦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进而使他们富有创造的勇气和热情。

3、理解幼儿想像,产生师生共鸣现象

在探索活动中,师幼双方往往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有时教师的语言、提供的材料能给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的观察、想像又让教师增长见识,大开眼界。

总之,教师要深入学习《纲要》,不断的专业化学习,不断的在反思中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第二篇:减压的几种方法

静坐休息

一天里用5分钟到10分钟安静地坐一坐,什么也不要做,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感觉上。

放声大笑

当您发自内心地大笑时,体内引起压力的激素肾上腺素开始下降,免疫力增强。 倾听音乐

当你接受一项重大任务时,听听你喜欢的音乐,可以放松心情。

多想点美好的事情

抽一点时间,哪怕是5分钟,集中精神想想对你来说可亲的人或可喜的事,也可以构思一幅安静休假的画面。

走路散步

每周坚持散步四次,会减少烦恼不安,改善睡眠,血压也会保持正常。

第三篇:修改病句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在用词造句,回答问题或作文中,常常说一些不通的话或写一些有毛病的句子。别人听了这些读了这种句子,往往不能明白意思。所以修改病句的练习被列为我们小学阶段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一、病句的基本类型

1、用词不当

用词造句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义。根据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如果用词不当,就会使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确切。

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

“虚心”是指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耐心是不急不躁、不厌烦的意思。这个句子是讲我们帮助小同学不急不躁不厌烦的态度很好,所以“虚心”用得不恰当,应改为“耐心”。原句应改为:

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

2、词语搭配不当

一个词经常和哪些词配合使用,往往是有规律的。比如“发挥”配合使用的词语是威力、作用、积极性等。“发扬”经常与作风、传统等词语搭配。因为一个词用在句子里,它同其它词在结构上发生关系,要和其它词语意义协调恰当。

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增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例如:增加品种、人数增加等。句子中的“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只能与“提高”搭配。原句应改为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逻辑混乱

我们用词造句时,必须注意句子内容前后一致,不能有前后矛盾的现象,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这个句子前面讲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完全赞成”就是全都赞成,但是后面又讲“只有一点不同意”,句子内容前后矛盾,所以原句应改为:

你的建议我基本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4、缺少成分

我们说话或作文,是通过一句一句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一般的句子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指明所要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后一部分说明前一部分“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比如:“鲜花盛开。”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前一部分“鲜花”是要说的事物。后一部分“盛开”说明鲜花怎么样。如果在一个句子中缺少一部分就是句子成分残缺,意思不完整的病句。

如: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这个句子只讲后一部分,“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说明了做什么,但是没能指明所要说的是什么人,是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这个句子缺少前一部分。原句应该改为:我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如: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 这个句子讲了前一部分,指明了所要说的是“我们”,也讲了后一部分说明我们要怎么样,即“养成”,但是“养成”后面需要加上表示“养成”要涉及的事物回答养成什么,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以原句应该

改为: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重复罗嗦

每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缺少这些成分就是成分残缺病句。但是有些病句是因为有的人不恰当地使用形容词,有的堆砌了一些不必要的成分,造成句子重复罗嗦。

如: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这个句子是要讲困难吓不倒我们。为了表示强调,可以在困难前面加上“一切”这个附加成分。但是如果再加上“任何”,就与“一切”重复,二者中选一个就可以了。原句应该改为:

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或 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6、词序颠倒 一个句子在词语排列上有一定的次序,表达一定意思,如果词序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甚至不能表达意思。我们在说话写作时,要避免词序混乱的现象。

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必须先收听然后再记录,如果不先收听预报去记录什么呢?这个句子应该改为:

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

7、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有些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常常要在句子中使用一些关联词语。但是如果误用、滥用或者把关联词语安排得位置不当,就要出现句子不通或者意思表达不明确的情况,造成病句。

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这句话的毛病是滥用关联词语,“如果”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假设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容易让人误解为生活不富裕就可以浪费。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应该换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也”,才能清楚地表达就是在生活富裕的条件下也不应该浪费的意思。原句应该改为: 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8、指代不明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有时为了避免重复,可以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或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词语。如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这、那、这个„„。同学们在运用这些词语时要注意使用恰当,以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小林和小明边走边聊天,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写完了。

这句话中写了两个人,小林和小明。“他告诉他”就指代不清楚。别人看了这个句子不知道第一个“他”指的是谁,第二个“他”指的又是谁。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改为:

小林和小明边走边聊天,小明告诉小林,他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9、褒贬不当

有些词语除表示一定的意义外,还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表示肯定、赞评意思的叫褒义词。表示憎恨、鄙视一类感情的词语叫贬义词。对于这类有褒贬色彩的词语,使用时要细心辨别,认真加以选择。

如:顽强的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顽强”表示坚强、强硬的意思。这个词是褒义词,用来修饰敌人就不恰当了,应把“顽强”改为“顽固”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原句应改为:

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10、不合事理

用词造句时,不仅要注意选用的词语,还必须使句子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一致。否则会出现句子内容不合情理的毛病。

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很明显造成这样病句的原因是由于有的同学缺乏知识或疏忽大意。西瓜是水果,怎么能属于蔬菜的范畴呢?所以原句应该改为:

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红柿等蔬菜。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第一读,要认真读懂句子原意,要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审题。 第二找,要仔细分析病情,找出病因,病句的种类很多,一定要仔细分析出它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病句,找出它的病因。这是修改病句最关键的一步。

第三改,对症下药,改正病句。分析出病因后,就要根据病句出现的问题改正它,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第四查,查一查。改完病句后要做到三查:一查自己找的病因对不对;二查自己修改的准不准;三查改完病句后,改变了句子的原意没有。

认真读句是基础;寻找病因是关键; 动笔修改要守原则;改后检查要耐心

第四篇: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概念: 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 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

1、王梅,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胖,方脸型,眉毛粗黑,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不太整齐,肤色白晰,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约20CM左右的伤疤。

2、麦换娣,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式衬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耳聋,牙齿已全部脱落,带一根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 白色皮凉鞋。

肖像描写:对人物外在特征(外貌、神态)描写。

外貌

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

身材(高、矮、胖、瘦)

衣着(穿着打扮)

神态

表情(喜、怒、哀、乐)

弟弟是个不满七岁的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胖墩墩的,翘鼻子、薄嘴唇。一笑起来红润润的脸蛋儿上现出一双深深的酒窝。也许是还没有上学的缘故吧,弟弟像只撒欢的小兔子,很少有一时的安静。

人物外貌描写四大招 第一招

要有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猜猜他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火轮,威风八面。

说说他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害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外套,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文静)

3、我的同学强强,他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出鬼点子。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还是薄薄的嘴唇,或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活泼、滑稽、逗人) 第二招

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 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 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 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 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 和美丽的人。

2.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 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 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 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 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魏巍《我的老师》 第三招

凸显人物性格和情感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1.两弯似蹙非蹙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写出了一个迷离、梦幻、病态、柔弱、 超凡脱俗的林妹妹。

第四招

巧用修辞

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

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童年》

我的感受:我对这段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1、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2、从“时尚”发屋走出来一个青年女子,她的卷发宛如一朵朵从木头上旋下来的刨花。

3、那富婆一身珠光宝气,五根手指像五根胖墩墩的香肠。

修辞前: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修辞后: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

1.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

用旁人反应来烘托

2.作了半天的作业,我头昏眼花,于是我下楼来到街上散步,好放松一下。街上人来人往,突然一个样子和城市中的红男绿女反差极大的人闯入我的视线。他头发蓬乱,穿着一身质地粗糙、皱巴巴的老式中山装,头发上、衣裤上,还有那双旧布鞋上都沾上了不少的白灰面子。显然,他是一个外地进京的打工者。

用人物对比来表现

3.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这个小姑娘却坐在一个墙角里;她的双颊通红,嘴唇带着微笑,她已经死了——在旧的年的除夕。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着她小小的尸体:她坐在那儿,手中还捏着火柴——其中有一束几乎都烧光了

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人物的外貌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经历、性格等特征; 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

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来试一试:

(一)题目:我的老师(同学)

要求:

(1)观察班级老师或同学的体貌,选择其中一个 作为描写的对象,运用所学的知识,描写他(她) 的外貌。

(2)50-100字。 (3)时间5分钟。

(4)写完后让你的同桌猜猜他是谁

(二)仔细观察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通过描写外貌表现出人物的神韵。

一张古铜色的老脸上,满是艰辛岁月耕耘 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在这张刻满了 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的勉强与无 助。

他的手中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那犁耙 似的手啊,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多少大 豆高梁!

他的身后,是汗水换来的一片金黄。

第五篇:控制情绪的几种方法

(一)转移注意力

当情绪事件发生时,转注到别的快乐事件或谈别的主题可使当事者彼此情绪冲突消弭。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

(二)积极的思考

“这一冲突事件,让我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会深思熟虑去因应。”凡事乐观积极,挫折即进步的机会。

(三)想快乐的事

(四)离开现场

(五)深呼吸、中断思考

为使一时情绪失控之情况改善,常静坐冥想,把自己的内部压抑之气深深的、徐徐的吐干净,再深深的、徐徐的吸入新鲜的空气。并停止想这一件事时,很快的恶劣的情绪就中断了,不再侵害自己。

(六)停止一切事去度假

一切景物、人物、现场的改变,可转化人的情绪,使心情松弛下来,并可深刻的反省,再充实心理能量,勇敢的再接受新的挑战。

(七)增加挫折容忍力

“忍的功夫”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机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受对方的批判,包容对方的缺点,转化为“欣赏对方的优点”,转化为“菩萨心肠,能包容异己”,就形成“无穷大量”,人生就如佛陀之境界。

(八)思考转向未来远景

有现在的折磨才能成熟自己,没有吃苦哪有美丽的未来,现在的挫折、苦闷都是在考验我有没有能力迈向生命的高峰。想到美丽的未来远景,或近程目标将实现,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即可忘掉此刻情绪的困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石油化工职业病危害下一篇:商业保理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