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论文提纲

2022-10-04

论文题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

摘要: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重要主体,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屡见不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给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公司基本信息的途径,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风险。虚假财务报告严重损害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同时,导致资本市场变得无效性。我国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应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报告。近期“康美药业财务报告造假”事件既反映了公司治理实践与公司法规范的要求存在距离,也暴露了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康美药业财务报告造假事件作为个案的同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篇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以康美药业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为例,分析了其财务报告造假的动因和手段,揭示了康美药业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运用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结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从整体或更一般意义上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结构、区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财务报告监督职权、拓展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监管路径以及扩充股东诉讼权利强化监督责任的明确思路,并具体给出了若干诸如调整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加强公司诚信文化建设等具体对策。全文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文献;第二章界定了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为下文对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个案研究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第三章对康美药业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揭示了其造假动因、手段以及内部控制缺陷,即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造成的公司利润减少和大肆扩张带来的债务比例居高问题,采取虚增货币资金、伪造营业收入等财务造假手段,欺骗投资者。同时,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存治理结构和职权配置失衡、股权集中且权责不分、财务信息披露和风险评估制度不健全、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以及财务控制和监督失效等问题;第四章结合个案分析结论,参考德国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改革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结构,即提升监事会地位形成对董事会的上位监督,区分公司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财务报告监督路径、职权和责任,实现投资者或股东在公司法上与证券法上的诉讼路径和方式的连接,从而强化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分工、制衡和责任追究;第五章结合上文所述原理、个案情况和内部控制优化思路,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内部审计环境、风险评估体体制、信息披露机制、诚信文化建设入手给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改良内提出具体建议与措施;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了研究方面的若干不足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事会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的界定

2.1.1 内部控制的界定

2.1.2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2.1.3 内部控制评价

2.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相关定义

2.2.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定义

2.2.2 财务报告舞弊判断

2.2.3 财务报告舞弊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关联性

2.3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4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差异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2.4.1 监事会财务监督权

2.4.2 独立董事财务监督权

2.4.3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差异性

第3章 康美药业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分析

3.1 康美药业案例的典型性分析

3.1.1 康美药业案例典型性的哲学基础

3.1.2 康美药业案例典型性具体分析

3.2 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结构

3.2.1 公司简介

3.2.2 A公司组织结构图

3.2.3 康美药业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因

3.3 康美药业公司财务舞弊手法

3.3.1 虚增货币资金

3.3.2 营业收入造假

3.3.3 关联交易资金情况未披露

3.4 康美药业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3.4.1 治理结构和职权配置失衡

3.4.2 经营风险管控不足

3.4.3 会计控制活动失效

3.4.4 信息沟通不顺畅

3.4.5 财务监督职权配置不合理

第4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结构优化与路径拓展

4.1 公司监事会财务报告监督模式和路径的改良

4.1.1 公司监事会上位监督模式的选择

4.1.2 公司监事会财务监督职权和路径的拓展

4.2 公司独立董事财务报告监督职权、路径和责任差异化配置

4.2.1 独立董事与监事之间监督职权的区分和制衡

4.2.2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财务监督权责任的区分和界定

4.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监督的责任体系和追责路径优化

4.3.1 监督主体的身份责任拓展

4.3.2 不同类型诉讼之间的衔接

第5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改良的具体措施

5.1 健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结构

5.1.1 监事会职权拓展

5.1.2 合理配置股权结构

5.1.3 严格执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5.2 优化内部审计环境

5.3 健全风险评估体制

5.4 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漏机制

5.5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欧盟能源安全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文化概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