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2022-11-19

随着人口老龄化, 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免疫能力下降, 使全麻手术风险大大增加, 且全麻插管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如不及时排痰, 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我科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2年来收治55例60岁以上全麻术后患者,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5例, 其中男34例, 女21例, 年龄60~89岁, 中位年龄72岁。胃癌根治术后11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9例, 肠梗阻术后5例,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4例, 结直肠癌术后14例, 脾破裂修补2例, 其中有糖尿病3例, 高血压病9例, 慢性支气管炎6例, 均采用吸入麻醉+气管插管。经过治疗护理, 痊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体位

为防止舌后坠及胃内容物返流, 麻醉未清醒前, 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 及早抬高床头30~45°, 使膈肌下降使肺膨胀, 利于肺部气体交换, 并松弛胸腹部肌肉减轻切口疼痛, 改善呼吸。

2.2 输氧

术后24h内常规给予低流量输氧, 促进肺功能恢复, 必要时给予面罩给氧 (无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潴留等禁忌外) , 保持氧饱和度在92%以上, 保证脏器的需氧量。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患者深呼吸, 并在深吸气末从深部咳嗽, 排出痰液,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向患者详细介绍咳嗽, 排痰的重要性,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拍背咳痰的方法。用手轻压切口, 手固定呈背隆掌空的杯状, 由背部由下向上、从外到内拍打, 先拍打一侧, 再叩击另一侧, 嘱患者深呼吸后有效咳嗽, 使痰液自小支气管移入大支气管而咳出。给镇痛药物25min左右的镇痛效果最佳, 应安排病人在此段时间内咳嗽深呼吸。

2.4 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

常规术后3d内给予雾化吸入, 用药为生理盐水40m L, 庆大霉素8万U, α-糜蛋白酶4000U, 地塞米松5mg, 每日2~3次, 每次20min左右, 嘱患者深呼吸后屏气再用力咳嗽。此方法膈肌下降可增大气体交换量, 有利于雾化液在终末支气管和肺泡沉降, 以便于痰液排出, 减少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特别是那些吸烟年龄时间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痰液粘稠, 气道不畅。可以消除炎症,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 帮助祛痰。

2.5 止痛药物的应用

手术患者常因切口疼痛, 插管不适等限制了呼吸及咳嗽, 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 一方面减轻疼痛, 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 保持体力, 避免无效咳嗽。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避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

2.6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内的寄生菌减少, 防止细菌移位, 减少肺部感染机会。但是一般很容易忽视口腔护理这个最基本、也是很有效的操作。清醒着还可鼓励患者用2%~3%硼酸溶液漱口, 但应防止误吸。

2.7 早期活动

手术后主张患者早期下床适量活动 (除脾破裂修补等特殊手术外) , 活动可增加肺活量, 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肺部并发症。但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尤其是体质弱者, 不能因过分强调早期活动而引起其它的并发症。

2.8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因心理防卫及适应能力的下降, 耐受力减退, 加上术后切口创伤, 各种引流管的限制及咳嗽时的疼痛, 容易烦躁不安、心理焦虑。观察病人有无悲观、沮丧等心里反应, 特别是合并有慢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体质较差者, 有无对治疗失去信心, 积极早期进行护理干预。解释咳嗽排痰的重要性、必要性, 同时安慰和关心病人, 尽可能解释分析病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体会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能有效防治全麻术后呼吸道的并发症, 因此,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多数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 加之心肺储备功能低下, 应积极给予呼吸道管理, 避免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 缩短病人恢复时间,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给我们带来切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进行密切观察, 实施相应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科近2年55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 正确及时的呼吸道护理, 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全麻,老年患者,呼吸道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 2007:26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不同支付方式下并购商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