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价值范文

2024-05-09

旅游商品价值范文(精选11篇)

旅游商品价值 第1篇

关键词:设计美感,设计创造力,设计形式,商品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中, 设计这个词汇已经被普遍的应用在生活之中,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它的综合性极强, 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 它具有直观性强, 表达方式直接明了, 形式感美等特点, 设计是美的化身, 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需要明确的表露出美的含义。由商业角度看, 设计就是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它在带来美丽的视觉效果同时, 也同样带来经济效益。设计不仅仅只要满足于美观就是好的设计, 创造才是设计的灵魂, 是设计生机勃勃的象征, 设计的根本性问题是创造。

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商品的选择, 不再局限于可以使用即可的标准, 而是以另一种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这种衡量标准日渐的趋向于对产品的材料环保与否, 功能齐全与否, 包装是否精美的方向发展。同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商家通过各种手段, 增加经济效益, 其中最有利的手段就是依靠各种方法完善自身产品, 使它与时代接轨, 成为时代的宠儿, 商品价值得到了提升, 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增长。

一套普通的瓷器, 没有做产品造型深入设计, 没有餐具体表图案设计, 没有对其进行色彩感觉规范, 同时没有包装设计的一点痕迹, 这样的商品, 仅可靠它陶瓷材质的档次赚取微薄的利润, 相反的, 一套同样陶瓷档次的瓷器, 经专业人士对其做富有个性的造型设计, 并以适合的纹样对瓷器进行装饰, 再配合精美的包装, 这样的一套瓷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不加设计的产品, 它靠着精美的设计, 使之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如林衍堂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所说“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设计在提升商品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它是最有效且直观的办法。这是由设计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因为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 它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思想, 这种传达因为建立在以视觉形式为传达要素的基础上, 因此它的表达最显而易见, 最准确, 正是设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商品获得价值提升的最直观有效途径。设计的表达需要美的体现, 而商品自身也需要美的装潢, 这一点更加紧密的将设计与商品的价值紧密相连, 美是一切商品进行设计或者再设计的目的, 因为美好的东西受到人们的欢迎, 人们的生活过程也是在追求美的过程, 无论是极具个性的抽象美, 还是幽雅别致的对称美, 都是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设计之美运用到不同需求的各种商品中去, 那么商品便拥有了这份美, 这种美感或者突显出商品高贵典雅的气质, 或展现它清新别致的感觉, 或体现它充满个性的抽象艺术感, 但归根结底, 设计的美赋予商品不同的气质, 使商品拥有了自身的个性, 这种个性就是它的价值体现面, 它使得商品的价值通过设计之美感得到了提升。

设计在商品价值提升的过程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的过程之中, 要遵循合理有效的步骤进行, 这种步骤使得对商品进行设计的规范性加强, 可以避免因过于主观造成的设计定位错误, 遵循如此步骤, 可以有效的实现商品的价值提升。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无法迎合整个市场, 满足整个消费群体的需求, 要有针对性的将商品的销售群体, 商品的档次作明确的划分, 避免盲目设计, 使商品设计的风格与实际销售群体年龄, 性别, 购买能力等出现严重偏差。市场调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 它有利于明确企业的目标市场。对于目标市场的了解, 直接决定商品的设计风格, 决定了整个设计过程中选用的元素, 或活泼, 或高雅, 或清新等。所以必须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充分明确企业的目标市场。二, 它有利于发现市场的设计需求, 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设计。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 以销售餐具为例, 可进行如下划分, 总的可分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其中国内市场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华中市场、西南市场、东北市场等;这种地区的划分, 可以看清地域不同, 产品设计的不同感觉, 以这种感觉为出发点, 找到自身产品销售地区的设计共性, 将其抛开, 做出自己的个性化设计。由餐具的档次划分, 可分为普通餐具销售、品牌餐具销售、艺术瓷器销售等这种细致的划分, 这种划分可以帮助明确与自身产品档次同等的各产品设计选用的元素档次, 避免选择过高或过低造成的不便之处。其次, 结合以上的市场调研情况, 深入的了解商品的特点, 确定商品的个性。每一件商品的出现, 都有着它的目的、用途, 这是进行商品设计的基础, 根据其生产目的和在实际之中的用途来确定商品的特点设计体现, 这种设计是最合理的, 在此基础之上, 再进行个性化处理, 个性化处理要结合市场调研进行, 避免与其他商品雷同, 充分的发挥设计思维, 选用个性化的设计元素, 从造型、色彩、图案等中选择可以体现商品个性的元素, 在设计中进行运用。元素的运用要考虑商品的气质, 不同的元素体现不同的感觉, 同时, 各种元素的运用要考虑统一性, 杂乱无章的运用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每一种商品都有自身的特点, 这种特点或体现在商品的表面, 或者是一种隐含的气质, 一件商品的特点不被发现, 那么对他所做的设计也就是没有特点的, 这种设计或许显得平淡无奇, 但更可能会丑化商品, 产品的特点是它的灵魂, 如果掩盖或者扼杀了它, 产品就没有了生机。或许一些产品的特点并不突出, 这样的时候, 设计就更加突显出它的作用为一件平淡的商品添加一个巧妙的设计, 那么这种设计便成为了商品的特点, 从而实现它的价值提升。还有一部分商品自身的材质外形已很有特点, 对这样的商品做过多的设计, 如同画蛇添足, 毫无意义。对于商品特点的把握和设计的运用有一定的原则, 对于个性十足的商品以设计辅助之, 使其更完美。对于平淡些的商品以设计为它增添个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对商品价值的提升, 还需要明确失败的设计会给产品带来什么, 一, 对商品个性的描述方向正确, 但是不能够十分清晰, 感觉过于朦胧。它的表现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于多次接触脑海中仍无法显现商品特征, 它既不降低商品的价值, 也无法提升商品的价值, 如果加以修改, 突出商品个性, , 会有很好的效果。二, 不能够准确描述商品个性的设计, 它的主要表现是与商品个性不能很好的相联系, 但也没有完全背离商品个性, 这种设计看上去有些不舒服, 需要将与商品个性无关的元素剔除, 重新定位设计元素。三, 设计与商品个性完全背离, 毫无关系, 甚至扭曲了品的个性, 它的表现是完全降低了产品的价值, 视觉形象很不合理, 毫无美感可言, 这样的设计需要重新定位, 它带给产品很不好的一面, 需要深刻的理解商品的个性。综上所述可见, 设计并不是只带给商品高贵的价值, 如果不能够深入理解, 仔细揣摩, 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使商品的档次, 销售群体等固有因素发生变化, 造成商品价值的降低, 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 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表达形式, 在解决商品价值提升问题时, 以其直观有效, 极赋美感的特征, 以及创造性的思维, 在商品价值提升的过程中, 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并且通过设计形式的辅助, 更加完善了商品提升自身价值的过程。设计可以提升商品的价值, 丰富的设计形式运用更加完善之。商品因为有了设计的创造, 显得更加完美, 商品价值提升的过程需要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

[2]杨洪泽.中国艺术设计联盟www.arting365.com.2004年12月.《平面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

浅析民俗的旅游价值 第2篇

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年级:

08级

层次:

专科

班级: 03

姓名:

杨番

学号: 200818630333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复杂性、模糊性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专家知识、主观经验和游客感知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以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为例,为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 综合价值 模糊评价

目前对民俗研究集中于民俗的旅游开发、保护等方面,而对民俗旅游资源价值量化评价研究相对滞后,且已有研究仅限于民俗旅游资源价值定性的描述与说明。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研究是民俗旅游研究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正确地、客观地以可度量的标准为基础,判定民俗旅游资源的品位、丰度、开发条件和发展潜力。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问题,评价指标受考评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个人偏差影响,客观上要求分层次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以重庆民俗旅游资源为例证对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进行定量评价。

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建立一个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因子模型树。模型树的建立实际上是将民俗旅游资源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然后以人们的主观判断加以量化处理,是一种综合整理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评价方法。具体方法是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以填表方式判断模型树中各个级别的权重,并对每个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项因子相对重要性给予判断,提出个人意见。然后用计算机整理,最后给出结果。以100分根据权重赋予每个因素以分值,就可以得到一个民俗旅游资源定量参数表,即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因子在100分中占据多少分值。

采用模糊评价法评价的关键在于正确规定模糊评判的论域和合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评判等级论域U实际上是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评价等级。设评价等级有n个,其评价等级论域U可表示为:U=(u1,u2,......,un)={I,II,.....,N}。假设有m个评价因素,评价因素论域V表示为:V=(v1,v2,....vm),在规定好评价论域后,可根据评价等级U和评价因素论域V之间存在的模糊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然后,将模糊评价矩阵与因素权重值相乘,然后赋予分值。

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制定问卷,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权重值的调查。本研究邀请地区旅游局、文化局、史志办、高等学校的旅游、环境、地理、民俗等相关专家50人,向其发出征询回答问卷。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如表1所示。

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方法

(一)评分标准

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很多问题难免会带有模糊性与主观性,因此设计关于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分标准,向有关专家、游客、一般群众进行调查(如表2所示)。

(二)模糊评价矩阵

对单因子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矩阵R中的元素rij就是第i个因子中属于第j个评价的评价次数占调查问卷总数的百分比。假如在民俗旅游字眼美感度中旅游者作“很好”评价的所占的比例为0.534,那么r11=0.534;作“好”评价的比例为0.362,那么r12=0.362;作“一般”评价的比例为0.104,那么r13=0.104;作“不好”评价的为0,那么r14=0。同理对各个因子进行评价,可得到综合模糊评价矩阵

R=。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民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权重W=(w1,w2,..,wn)及由调查得到的模糊评价矩阵R,进行如下计算:

B=W•R=[W1,W2,…,Wn]•R

==[B1,B2,…,Bn]

(三)评价定量化

常用办法是各个等级实行记分制,如“5分制”,或“100分制”。现按100分制,定量化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等级。等级Ⅰ:评价很好,评分100-90分;等级Ⅱ:评价好,评分89-75分;等级Ⅲ:评价一般,评分74-60分;等级Ⅳ:评价不好,评分59-30分。

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分的计算公式为:

W=B×CT=×[b1’b2’b3’b4’]×

重庆民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结果

重庆市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最高(I等)有7个,是:川剧、悬棺葬、秀山花灯、重庆火锅、土家族“哭嫁”、川菜、苗族“赶秋”,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96.34,94.67,92.55,89.53,87.21,86.37,86.32。

重庆市民俗旅游资源高(II等)有9个,是:苗族踩山节、苗寨、土家族“过年”、重庆曲艺、丰都名山香会、宝顶香会、土家族“摆手舞”、重庆蜀绣、梁平竹帘画,综合评价指数依次分别为:82.56,81.94,81.44,80.67,78.35,78.12,77.81,76.38,75.34。

重庆市民俗旅游资源较高(III等)有9个,是:民歌、赶年、山城吊脚楼、重庆滑竿、土家族服饰、开县绸扇、三峡石砚、苗族服饰、荣昌折扇,综合评价指数依次分别为:74.35,72.38,72.14,71.27,69.84,69.55,68.24,67.56,65.38。

重庆市民俗旅游资源较低(IV等)有以下几个:三月会、古栈道、山城“棒棒军”等其它民俗,综合评价指数依次分别为:58.37,50.21,49.38。

参考文献:

温泉旅游的核心价值 第3篇

我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个人和更多人的生存和幸福而活着!

那怎样才是最好的生存和真正的幸福呢?

我认为健康才是最好的生存,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简言之,健康是1,其余是0;有了健康,就有希望;失去健康,失去一切。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那怎样才能健康呢?

我认为养生是健康的重要途经。

那何为养生呢?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就是延缓身体的衰老,平衡脏腑功能,调和阴阳,使身体机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越早养生,越能使您的身体状况及面貌保持在更年轻、更好的状态。

我认为健康长寿有六大要素缺一不可:阳光心态、科学饮食、充足睡眠、坚持运动、良好习惯、优美环境。

健康长寿秘决:四句话共12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找快乐、好习睡”。

养生秘方之一:

健康长寿有法宝,

活到百岁不算老,

心灵手巧腿能跑,

享尽人生福禄妙,

若问法宝何处找,

常泡温泉比药好。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更是中华文化所特有。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所以,真正的温泉,是赋予每一位到来的客人一个养心的环境,真正的自然山水,让客人置身真正的大自然中,放松心情。只有环境清雅了,心情安逸了,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真山真水真天然,养生养心在香泉。

温泉养生的原理:因为温泉的天然特性给人们提供了养生的天然资源。

温泉养生是指人们利用泡温泉的过程,通过温泉环境的生态性、温泉水本性、温泉热能性、温泉静水压性、温泉水浮力性、温泉矿物质化学性、温泉电磁性和添加物以及辅助项目对人体的作用,使人身心愉悦,从而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

经专家科学论证,人体血液中各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平均值与地壳中元素密切相关,温泉水是溶解地壳中的矿物元素,所以温泉水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类在未成其为人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认识温泉和利用温泉,在日本和许多温泉地都有猴子泡温泉的实例。猴为人祖,可见我们的祖先猿猴们早就已经开始懂得温泉养生了。

温泉养生在我国自古就有,古代中华温泉养生文化的精髓是帝王养生。“北有华清池,南有香泉谷。”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骊山汤”,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汉朝皇帝喜欢将西域进贡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温泉池中,以沐香汤。隋唐皇家大兴土木,扩建华清池,还设有温泉监一职,专门负责皇家沐汤事务。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于大通年间(527—529),在如方山“萧家藏经寺读书时,患有疥癣,曾在此淋浴而愈,于是后人称香泉为“太子汤”,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有诗曰:“晓色连古观,春香太子泉”。屈原《离骚》有云“浴兰汤兮沐芳”,泡在加料温泉中,处于四围花木繁荫、泉石流泉、明月松间的天人合一之境,疗疾养生、其乐陶陶。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作《温泉赋》曰:“六气淫错,有疾病兮。温泉汩焉,以流秽兮。”黄帝内径中的阴阳大论中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邪气在表,汗而解之”是原则,但如何达到“汗之而解”却是各有不同。泡温泉就是通过汗法达到祛邪外出而病愈的目的。比简单地服用麻黄、桂枝等发汗类中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说明温泉有养颜美容功效,而“洗凝脂”主要是温泉水中偏硅酸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疗效。

现代都市流行的SPA,就源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比利时的斯帕(Spa)镇,因当地居民通过泡温泉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由此当地温泉远近闻名,泡温泉也渐渐在欧洲贵族中流行,成为贵族们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的首选,最后流行到世界各地。而SPA则成为泡温泉美容养生的代名词。

沐浴温泉是四季皆宜的养生之道。“春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润肠蠕。冬日洗池,丹田温灼。”

中國各地的温泉疗养院的大量事实都足以证明温泉是养生的天缘。

温泉旅游环境的自然性是养生的仙境。由于温泉旅游地多处依山傍水,得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山清水秀、空气清鲜,溪流纯洁、远离尘嚣、远离烦恼、心灵放松、身体舒展、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得到充分的协调,人们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陶冶情操,身、心、魂都得到升华。养生必须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养生一定要养神。

温泉水本性是养生的天然载体,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不论是动物或是植物,均赖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也是人类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人的体重约50%-70%是水分。所以保持正常的水分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古今中外,人们最为神化的水源便是天然矿泉水。远在古罗马时代,欧洲一些地方的矿泉水就被人们奉为"圣水",用以医治疾病。我国利用矿泉水治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年历史。

现代科学分析和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利用矿泉水的人群,某些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低于利用其它水源水的人群,平均寿命延长。温泉水的热能性是养生的天然热源。专家论证超过体温的温泉水的热能作用和进出温泉水冷热交替的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和收缩交替进行,促进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淡化血稠,加快血液流速,促使新陈代谢,吐故钠新,排汗排毒,美容美体,消脂减肥,降低血脂,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温泉水质是养生的天然资源。矿泉水的水体来源于大自然降水。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地下长距离渗入,循环和运移,与地层裂隙的岩石硅酸盐和矿物元素等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溶滤了大量有用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通过对肌体、神经、气血、经脉的疏通、营养、物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养生效果。

温泉水的物理作用是养生的有利条件。专家论证温泉水具有静压较高、浮力较大的物理现象,对人体周围静脉淋巴系统产生轻度压迫和摩擦,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体内微循环,又因在温泉水浮力环境中,身体放松,心情愉悦,从而起到降低血黏稠度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露天温泉是养生的最佳天然生态环境。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温泉者,阴中之阳也。露天温泉可以天水合一、天人合—、人水合—,天、水、人共存于自然之中,得阴阳之气,有助于人体内天然的阴阳之平衡。

温泉微波具有养生的天然功效。科学测定温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电磁微波,医学论证适当的微波功率照射肌体(功率密度在每平方厘米数十毫瓦左右)

时,能加速肌体血液循环,增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活血化淤、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实验证明用温泉水煮鸡蛋是蛋黄先熟,蛋清(蛋白)后熟。用日常生活水煮鸡蛋则蛋白先熟而蛋黄后熟,说明温泉水的渗透作用和放射作用。

旅游商品价值 第4篇

自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 南靖县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发土楼旅游资源:第一、实施“青山绿水”工程保护森林;第二、完善土楼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第三、启动“福建土楼全球巡回推介计划”等 (《关于加快南靖土楼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南靖土楼旅游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南靖土楼旅游资源开发还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对于闽南文化挖掘深度不够

南靖土楼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与本土文化结合深度不够。大部分游客到南靖土楼旅游不只为了欣赏当地的土楼风光, 也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然而百分之七十的游客反映, 到“南靖土楼”旅游只是单纯地欣赏了土楼风光, 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体验较少。

2. 同类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竞争威胁

虽然从国内外看, “福建土楼”是一种世界级的人文旅游资源, 但是土楼在福建的分布具有普遍性:永定县、华安县等土楼集中的地方也都在开发土楼旅游资源。以永定县为例在将近二十年的开发历史中, 永定土楼早已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旅游开发路线, 而南靖土楼旅游开发则相对较晚因此, 早期的客流主要流向永定土楼。

3. 缺乏有效的客源、游客逗留时间较短

南靖土楼的客源来自漳州市区的占75.8%, 省内其他地市游客占17.1%, 而省外其他游客仅占7.1%, 狭窄的客源市场直接造成了南靖土楼的乏力。南靖土楼旅游还存在着“游客逗留时间较短”的问题看游客的逗留时间普遍较短, 较短的逗留时间, 影响了游客在南靖土楼旅游时的消费。

二、南靖县民俗节庆资源分析

现存于南靖县的民俗节庆旅游资源, 参照国内专家的分类方式, 可以分成政治类节庆旅游资源以及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旅游资源。政治类节庆旅游资源受政治影响深远, 不能体现南靖县的地方特色。南靖县可开发的节庆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优势:

1. 节庆类型多样

根据笔者的生活经历, 结合走访、百度搜索我们统计出了现存于南靖县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节庆资源, 有祭祖节、保生慈济节、中原普度节等。

2. 参与性强

以独具闽南特色的保生慈济节为例:保生大帝的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保生大帝吴真人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时候南靖县各地群众均会举办隆重的祭拜活动。此过程中融入了包括舞龙、舞狮子表演等在内的游艺活动。

3. 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靖的民俗节庆大都源于古代的农事和宗教信仰。例如:“中元普度节”表达了南靖人民对鬼神的敬畏;“祭祖节”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做大福”表达了对风调雨顺的祈求;“保生大帝慈济节”表达群众了对保生大帝为民治病的感恩。

三、将节庆旅游融入南靖土楼旅游的价值分析

1. 展示南靖土楼风情, 提高知名度

将具有代表意义的民俗节庆融入南靖土楼旅游, 可以全方位的展示南靖土楼的旅游资源特色, 是提高南靖土楼旅游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2. 调整南靖土楼的旅游产品结构, 弥补旅游淡季供给过剩状况

和其它景点一样, 南靖土楼在旅游淡季时也面临着旅游淡季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若是在旅游淡季举办节庆活动, 可以在短期内聚集大量的游客到南靖土楼旅游,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旅游淡季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缺陷。

3.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举办节庆旅游不但可以为南靖土楼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且还可以拉长游客在该地的停留时间。游客除了参与节庆的门票和节庆商品消费外, 还要在节庆举办地南靖土楼住宿、乘车、购物等, 这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宾馆、饭店、娱乐、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增加收入。

4. 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目前为止南靖土楼的旅游开发仍以单一的观光旅游为主, 游客参与性不高。而节庆旅游不是静态的博物陈列, 它的动态特征性决定了它的参与性。它可以使游客亲历南靖土楼的民俗风情, 而且可以使游客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身心的放松。

综上所述, 南靖土楼是世界难得的稀世古民居建筑, 其独特性是其它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现阶段南靖土楼旅游还是遇到了发展瓶颈。充分挖掘南靖县现有的节庆旅游资源, 并将其融入土楼旅游具有深刻的意义, 它不仅能促进南靖土楼旅游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南靖节庆资源的发展。

摘要:本文在南靖土楼旅游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 考察南靖土楼旅游开发现状、南靖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 讨论将节庆旅游融入南靖土楼旅游的价值。

关键词:南靖土楼,节庆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宁, 陈娟, 戴文远.福建土楼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策略[J].福建地理2006, 6 (2) .

[2]黄建军.福建永定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8 (4) :29-34.

[3]郑艳升.福建土楼旅游市场开发刍议[J].福建艺术, 2007 (4) .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 第5篇

(一)文化延续,强化游乐展示功能

传承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内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功能的传承性较强。对这类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通过文化博物馆、主题文化展列馆、文化体验馆或者旅游景点开放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某类文化的认知或熏陶,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体验感受。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旅游观光的热点区域,甚至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娱体验功能

城市历史文化不断蜕变和演进的过程。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上保存相对完整,但其原先承载的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浓厚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动力,诸如:文化演艺、创意文化展示等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与创意体验的功能具备进入的可行性,如此一来,通过存表易里,文化资源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对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价值逐渐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构架仍然体现了其历史的悠长,具有游客感知怀旧的独特韵味。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改造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导入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现代功能,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的特色支撑环节,有机的融入城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四)有力的资源保障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源优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其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并且多具有惟一性与不可替代性,这些特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凭借,并使名城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外,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并且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等,在海内外闻名遐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六)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首先是一座城,具有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和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可以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证了旅游的发生发展。在我国评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大部分城市为首都、省会和地级市政府所在地,这些名城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优势和经验,又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对外宣传。

总得来说就是:文明的坐标,文物的宝库---探古寻幽的好地方;厚重的历史,荟萃的文化---增广见闻的大课堂;名人云集,革旧鼎新----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商贸兴旺,科技发达----区域发展的辐射源;传承有序,文风浓郁----展示民艺的博物馆。

2.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宁波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我们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1994年统计全国有1500座博物馆,拥有藏品总量仅800多万件。人称美国无历史(才200多年历史),就是这个历史短暂的国家的历史博物馆却拥有1700万件文物,是我国博物馆馆藏总量的一倍以上。我国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

(二)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面对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时,拿不出具体依据,在“保”与“拆”的争议声中,只得眼看着它被拆毁。

(三)“建设性破坏”触目惊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忧心: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0.8平方公里的定海古城拆得只剩下0.13平方公里。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四)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制造出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等仿古建筑,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擅自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从而出现“三孔”、“秦始皇兵马俑”等难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事件发生。

(五)保护规划的滞后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从198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公布三批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省也先后公布了近百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滞后普遍存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左右没有编制保护规划。

(六)保护资金的匮乏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况,历史文化遗产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还谈什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七)对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没有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只注意到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没列入保护范围。《文物法》也没提及无形文化的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正快速消亡,抢救无形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宁波为例,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在继续大力、持久地面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同时,还要开展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也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走人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2年陈凯歌的电影《搜索》是由宁波某文化公司联合投资的,借助电影的画面,把宁波的南部商务区、宁波博物馆、天一广场等等宁波的特色景观一一呈现出来,而且在电影院里,在《搜索》放映前,屏幕上放的是宁波市宣传片。这种借助电影的新颖宣传方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摸清家底,依法保护。要做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何处,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20010年浙江在全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就把古镇、古村落、古街区列入普查对象,并发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公布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

宁波市文物保护局应列明各个历史文化遗址,确定等级,实施保护。

(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些领导简单地把高层建筑理解为城市现代化,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重视,是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拆毁的主要原因。“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阮仪三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精神感情的保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成功经验,把有价值的传统街、巷和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再另外开发新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的破坏”。对该保护的传统街区则进行环境整治,保持立面原貌,更新室内配套设施,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需求。

宁波应该在是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着重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与遗址,不能盲目追求扩建,大肆破坏历史文化遗址。一旦破坏,就要追究责任,不能为了发展牺牲了历史文化遗址。

(四)在做好保护的前题下,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作用,这并没错,问题是如何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如只顾经济效益不顾保护的旅游开发,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历史不可重现,文物不可再生。”历史文化遗产毁了,它所包涵的历史信息也就丧失了。文物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同样适用所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持续发展。片面的追求旅游经济效益,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利用,已经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中表现出来,在保护区内拆除、改变一些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新建了所谓的仿古建筑和旅游设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盲目的追求旅游收人及其回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应该从“三孔”等事件中吸取教训,根据《文物法》等法规,理顺管理体制,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宁波应该充分宣传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借助各种文化载体,提升影响力,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托景点合理开发旅游业,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也能在经济上有所收获。

(五)尽快编制保护规划,做到有规可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严肃的科学基础,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反复论证的产物,是对《文物保护法》等法规的补充和细化,同时,也是规范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法规,能够避免来自不同方面的干扰,特别是来自领导层面的盲目行为,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效率。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专项保护规划的同时,也要抓紧编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项保护规划,只有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或村镇总体规划,有了“保护伞”,才能做到有规可循,依法保护。

(六)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一是以国家投入为主。二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维护、维修、展览和科研,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

(七)在加强有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无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无形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依附于人的身体,一旦人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随之消亡。人是无形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无形文化必须有人继承才得以传承发展。保护无形历史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老艺人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其次是进行广泛调查,挖掘、抢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请专善此道者现场表演,用录像、录音等高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如:有丽水地方特色的“处州乱弹”、“松阳高腔”、“遂昌石练十番”等优秀戏剧、音乐和畲族的“做聚头”(传师学师)等。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的收藏功能必须扩大,要化大力气做好无形历史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工作。

商品价值总量计算经典例题赏析 第6篇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以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正确解答本题应明确: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答案:C

【经典例题2】某外向型农用车企业2011年共生产出口欧盟的农用车400辆,价值总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该企业整车生产用时为同行业的80%。为应对欧债危机,该企业2012年计划减少20%的产量,并主动降价20%。若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2012年所生产农用车的价值总额用人民币表示可能比2011年( )

A.少200万元 B.少400万元

C.多360万元 D.少720万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解答此题应该明确:(1)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本题中,该企业2011年农用车的价值量为2000÷400=5万元,2012年时该企业的产量为400×(1-20%)=320辆,该企业整车生产用为同行业的80%并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即使该企业主动降价20%,也不影响这件商品的商品价值量,即5元,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该企业农用车的价值总额用人民币表示为5×320=1600万元,比2011年少400万元。答案为B。

旅游商品价值 第7篇

(一) 旅游商品与地方名优产品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 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1]。比较优势的商品, 是指在质量相当的前提下价格便宜, 或相当的价格条件下品质特别优良的商品。地方名优产品, 包括地方土特产和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是具有旅游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品的代表。

(二) 地方名优产品是优秀的潜在旅游商品

笔者在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通过调查桂林、杭州的旅游商品市场发现, 游客认为目前旅游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 (1) 旅游商品雷同化、大众化, 缺少设计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2) 低档产品多, 中高档产品较少; (3) 性价比差, 产品低质高价; (4) 纪念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旅游商品种类少。从游客的要求来说, 好的旅游商品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特色; (2) 具有纪念意义; (3)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 具有比较优势, 产品与客源地相比, 具有质量出众或同等质量下价格低廉。一种旅游商品可能难以具有以上所有特点, 但是必须具有其中特点之一, 具有其中特点越多越好。地方名优产品具有地方特色, 具有实用价值, 旅游地是原产地, 产品具有价格和品质优势, 如果不是食品而是用品, 则反映地方特色的地方名优产品还具有纪念意义。此外, 地方名优产品是市场已有成熟产品, 品质标准严格, 品牌具有知名度, 相对于专门针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旅游商品, 容易被模仿, 创品牌困难的问题, 地方名优产品的产品检测和品牌维护则容易的多, 模仿和制假企业容易被监管。以上特点反映了地方名优产品是优秀的潜在旅游商品。

(三) 把地方名优产品开发成为旅游商品的意义

把地方名优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 将丰富旅游商品市场上游客满意的旅游商品的种类, 促进游客在旅游地的购物消费, 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全国甚至世界的旅游者将地方名优产品带回他们的家乡, 能提高名优产品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企业产品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总之, 把地方名优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 有利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地方工农业的发展。

地方名优产品在旅游商品市场上发展潜力极大,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方名优产品都成为了旅游商品。地方名优产品要成为旅游商品, 必须针对旅游市场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本文以“桂林三宝”为例子, 说明如何把地方名优产品开发成为旅游商品。

二、”桂林三宝“简介

”桂林三宝“是指桂林所产的三种制品: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1979年, 花桥牌辣椒酱与花桥牌腐乳、桂林牌三花酒一起被桂林市政府命名为“桂林三宝”, 名扬海内外。2002年, “桂林三宝”一起又被国家质监总局确认为广西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桂林三宝”是桂林地方名优产品的代表。

(一) 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是中国小曲米香型的代表, 酿造历史悠久, 早在唐宋时期, 就在民间享有盛誉。唐宋时期诗人宋之问、周去非、范成大等人的诗或文中有大量记载。桂林的瑞露酒 (三花酒) 因“尽酒之妙” (宋代范成大《桂海酒志》) , 在宋朝成为御用贡品。解放前桂林有近百家酒坊, 三花酒从水路畅销梧州、广州、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 被誉为“桂林三宝”的第一宝。如今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所产桂林牌三花酒具有“酒质晶莹, 蜜香清雅, 入口柔绵, 落口爽洌, 回味怡畅”的特点, 是三花酒中的极品, 被桂林市认定为“桂林三宝”之一, 也是中国白酒中米香型的代表。

1952年“安泰源”等几家百年老字号酿酒作坊合并而成桂林三花酒厂, 是现今的桂林牌三花酒生产企业“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的起源, 后经历“桂林饮料厂” (1958年) 、桂林酿酒总厂 (1985年) , 1994年最终成为“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经历了从公私合营、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到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方式的转变。目前, 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白酒龙头企业, 属于中国行业100强。企业在象山景区内漓江边的象鼻山上, 拥有一个面积约3000m2由岩洞形成的酒窖, 用于储藏美酒。每年春节前夕, 象山酒窖前举行的开窖仪式, 已经成为桂林民俗。

(二) 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有300余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为鲜红辣椒、豆豉和大蒜等。选料十分讲究, 生产工艺独特。具有色泽红褐、粗细均匀、鲜辣醇香、咸淡适口的特点。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桥牌辣椒酱由于继承传统, 工艺品质最佳, 成为桂林辣椒酱的代表, 花桥辣椒酱被桂林市认定为“桂林三宝”之一。

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原桂林市酱料厂。1956年12月8日, 国家实行公私合营, 桂林市调味品酿造企业汇集成一家, 成立桂林市酱料厂, 2004年11月更名为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原桂林市酱料厂坐落在七星岩景区的花桥畔, 因此在注册商标时采用了花桥作为其产品的商标, 1992年厂址迁至桂林市东区的环城北二路。目前, 该企业是广西专业生产调味食品的重点骨干企业。

(三) 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以黄豆为主要原料, 分有五香腐乳和辣椒腐乳两种。它的特点是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 滋味无穷。原桂林腐乳厂生产的花桥豆腐乳是桂林豆腐乳的代表, 被桂林市认定为“桂林三宝”之一。

桂林腐乳起源于桂林市临桂县四塘村, 自古色香味俱全, 风味独特, 具有特色, 备受赞誉。桂林临桂县人清代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陈弘谋, 曾将桂林腐乳带京进贡乾隆皇帝, 乾隆食用后连连称赞:“桂林腐乳真乃人间调味之精品也!”。此后, 桂林腐乳为“土贡”年年入朝, 身价百倍。清代诗人、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腐乳篇中称:“广西白乳腐最佳。”1937年5月,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手工艺产品展览会上, 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而受到推崇。周总理也对桂林腐乳倍加赞誉, 写下了“桂林山水美, 更有腐乳香”诗句。1981年6月比利时国王博社安一世和皇后到桂林访问, 品尝了桂林腐乳, 赞其美味, 离开桂林时主人把桂林腐乳作为礼品送他们, 皇后亲自下楼迎接, 并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从此, 桂林腐乳蜚声海外, 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友人的欢迎。

桂林腐乳厂始建于1958年。1958年公私合营, 将桂林市内腐乳、腐竹作坊合并成立桂林腐乳厂。原厂址位于象鼻山附近, 2003年4月迁至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鲁山工业小区。2005年12月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60%, 并购桂林腐乳厂, 组建北京王致和 (桂林腐乳) 食品有限公司。桂林腐乳厂曾经一直是广西最大的腐乳、腐竹加工生产企业, 其产品以“花桥牌”腐乳及“象山牌”腐竹最为著名。

三、“桂林三宝”旅游市场开发分析

(一) “桂林三宝”生产企业调查

2006年11月, 进行桂林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项目之子课题“桂林三宝”企业调查时, 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桂林三宝”生产企业———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王致和 (桂林腐乳) 食品有限公司, 以及桂林腐乳发源地临桂四塘乡部分腐乳生产作坊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桂林三宝”生产企业, 都对利用旅游提升企业形象, 将自身的产品融入桂林旅游表示赞同, 都认为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结合, 将“三宝”产品和旅游商品对接对企业有利, 企业开发旅游市场可以促进产品宣传、拓宽销售市场, 提升企业利润。

受访企业对于开发“三宝”旅游商品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很高, 但都认为需要政府牵头才能够顺利进行, 任何单个企业无法完成。企业的主要目标是面对大众市场, 受访企业中除了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计划近期在企业大门重建时设立一个产品展厅, 可以考虑与旅行社合作销售企业产品外, 其他企业都未对开拓旅游市场作出明确的近期计划。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远期有开发工业旅游的计划, 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王致和 (桂林腐乳) 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没有开发工业旅游的意向。

(二) 桂林三宝开拓旅游商品市场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 优势

(1) “桂林三宝”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桂林三宝”之称源于唐宋时期, 历史悠久, 到近代已经远近闻名。1979年, 桂林市政府正式将花桥牌辣椒酱与花桥牌腐乳、桂林牌三花酒命名为“桂林三宝”。

(2) “桂林三宝”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与“三宝”有关的动人传说、历代诗文中的记载, 以及众多的名人轶事等文化沉淀, 增强了“桂林三宝”的文化魅力。此外, 桂林牌三花酒与象鼻山和水月洞关系紧密, 花桥牌辣椒酱和豆腐乳与七星景区的标志之一花桥有姻缘, 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桂林三宝”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

(3) “桂林三宝”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桂林三宝”是桂林人民几百年来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地域特征, 只有用桂林这一地域内的特定粮食、水, 才能生产出“桂林三宝”。

(4) “桂林三宝”产品结构是有差别的统一。三种产品都属于食品, 但是又属于不同的类别, 统一又互补, 组合性好。

(5) “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实力雄厚。“桂林三宝”生产企业都是地方的大中企业, 具有进行旅游商品开发的实力和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1) “桂林三宝”企业不重视旅游市场。“桂林三宝”生产企业, 主要是以大众市场为主, 旅游市场在企业的市场战略中处于一个边缘地位。目前, “桂林三宝”企业自身均没有主动开拓旅游市场, 与旅游市场的接触方式, 是供应桂林的各类土特产店。

(2) “桂林三宝”企业各自为政、缺乏合作。作为旅游商品的“桂林三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品牌的进行整合, 对产品进行组合。这需要“桂林三宝”涉及的三个企业之间紧密合作, 然而目前三企业没有合作。1) “三宝”企业没有对“三宝”产品进行组合。“桂林三宝”组合是由外部公司进行的, 组合成一种简单的礼盒包装, 内装小瓷瓶装的桂林牌三花酒、230克传统口味的花桥牌辣椒酱和豆腐乳。“三宝”企业中仅有三花股份公司开发了桂林酒宝、乳白瓶三花酒八组合、锥瓶桂林三花酒八组合等旅游包装。但所有这些开发出来的旅游商品, 均以低档产品为主, 中高档产品缺乏开发。2) 更没有联合对“桂林三宝”品牌进行正式的总体营销宣传。很多游客并不知道“桂林三宝”或知道“桂林三宝”但不清楚“桂林三宝”具体指什么。“三宝”企业缺乏合作, 使得“桂林三宝”的品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桂林三宝”旅游商品市场秩序混乱。由于“三宝”企业不重视旅游市场、相互之间缺乏合作、没有针对旅游市场进行整个品牌的宣传、旅游商品开发匮乏, 导致目前旅游市场上“桂林三宝”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生产的三花酒、辣椒酱和豆腐乳都以“桂林三宝”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商品市场上。由于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有价格优势, 有经营者用小作坊生产的三花酒、辣椒酱和豆腐乳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以桂林三宝的名义卖给游客, 既损害了游客利益, 也损害了“桂林三宝”的品牌形象。

四、把“桂林三宝”开发成旅游商品的措施

要解决“桂林三宝”在旅游商品市场上的问题, 必须“整合品牌, 组合产品”。改变目前“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 加强联系, 彼此合作, 共同维护和建设“桂林三宝”这一品牌。整合“三宝”产品, 对产品进行组合包装, 把“三宝”作为一整体产品面向旅游市场开发, 特色化经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多种多样的形式:

(一) 开放企业产品展示厅 (馆)

企业产品展示厅 (馆) , 是宣传企业的窗口。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展示厅 (馆) , 与旅游商品销售相结合, 与旅行社进行合作, 对游客开放。产品展示厅 (馆) 展示与企业产品有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 产品生产的历史、生产工艺、产品系列, 企业文化等, 这既是对企业一个好的宣传机会, 也使得游客获得独特的知识与体验, 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在产品展示厅 (馆) 设立产品销售窗口, 为需要购买的游客服务。这种模式使得企业产品展示厅 (馆) 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企业具有这方面的相关基础, 是“桂林三宝”企业介入旅游商品市场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也是初级的参与形式。

(二) 设立特色专卖店

设立特色专卖店是指地方名优产品企业独自或联合起来, 主要面对旅游市场, 开设直营特色零售店。特色专卖店是一个宣传企业的窗口, 整体风格要突出文化性和地方性, 店面内装饰要结合地方名优产品有关传说、历史记载、名人轶事等, 还可以适当展示生产企业状况。选址上, 适合选择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人口流量大、繁华的闹市区, 除服务游客外, 还服务本地市民。经营方式上, 明码标价, 价格适中, 对本地市民可以再采取适当折扣。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桂林三宝”企业可以联合起来, 建立“桂林三宝”系列产品专卖店, 店内以销售不同种类和包装组合的三花酒、辣椒酱和豆腐乳为主, 兼销售三宝企业其他类别的优秀产品。

(三) 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品相结合

这是景区与特色旅游商品综合开发的模式, 将旅游商品融入景区, 使得游客在游览景区过程中了解和体验旅游商品的文化、工艺和特色, 通过体验, 使游客深化对景区和某项旅游商品的认识。目前景区综合收益差, 游客在景区除门票以外的消费非常少。北京市旅游局对国内游客的调查数据显示, 平均每位国内游客的购物消费不足2元[2,3]。把景区和旅游商品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也有利于提升景区的综合效应。这一模式的关键是, 找出合适的结合点, 突出文化联系。下面以“桂林三宝”和桂林著名的两大景区象山公园和七星公园为例说明。

1. 象山景区与三花酒

三花酒与象山关系水乳交融, 联系广泛紧密, 把三花酒与象山公园结合, 一方面可以把象山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物化, 丰富游览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三花酒在旅游商品市场上的影响力。可以采取以下结合方式:

(1) 建立三花酒博物馆。馆内以三花酒和象山水月为主题, 突出历史性和文化性, 具体展示桂林的酿酒历史、象山和与三花酒有关的传说、历史记载、文人墨客的事迹和诗词歌赋书画、三花酒传统和现代的酿造工艺和流程、象山酒窖开窖活动等。 (2) 开发象山酒窖。把象山酒窖和位于景区南侧门的三花传统的酿造酒厂结合, 开设游览步道, 融入象山公园游览过程。酒窖门口, 布置文化内涵丰富的宣传性小景;在安全许可的条件下, 开放象山酒窖。 (3) 举办三花酒有关的节庆活动, 做大做强象山酒窖开窖仪式, 举办三花酒文化节或中国米酒文化节。

2. 七星公园与花桥辣椒酱、花桥豆腐乳

花桥是七星景区中的标志性建筑, 也是桂林的代表性建筑, 民间流传着与花桥有关的动人传说。花桥辣椒酱、花桥豆腐乳是桂林地方特产的代表, 产品的商标来源就是七星公园中的花桥。把七星景区内的花桥和花桥辣椒酱、花桥豆腐乳结合起来, 彼此锦上添花、相益弥彰。具体可以在花桥周边用壁画或石雕介绍花桥、辣椒酱和豆腐乳, 设置展厅, 展示花桥传统的工艺流程, 部分工序游客可以参与, 将制作和销售结合在一起, 游客可以购买产品。这样的结合方式增加了游客在参观游览景区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给游客以美好的记忆, 游客对桂林三宝中的两宝有大致的了解, 丰富了知识, 增加了旅游商品的销售, 景区和企业都受益。

(四) 建设旅游工业景观园

旅游工业景观园, 是产品传统生产工艺进行美化后的真实再现, 是一个传统工艺生产的展示区, 集游客参观、体验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一体, 同时充分考虑旅游的特点, 注重景观的营造和游客的参与。这是一个融传统工业旅游开发、主题公园和旅游购物商店各自特长的新创举。

桂林三宝旅游工业景观园的建设, 笔者认为可以在桂林市区或附近择一块风景优美, 交通便利, 可以获得优质水源的场地建立。建筑为体现桂林特色的现代仿古建筑, 体现文化特征。旅游工业景观园整合三宝的历史文化, 展示传统生产工艺流程, 让游客参与生产体验, 销售“三宝”旅游产品。

(1) 建立“三宝”展览馆, 展示三花酒、花桥辣椒酱、花桥豆腐乳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以及大体的工艺流程的演变, 重点突出近代成熟的传统手工工艺。 (2) 建立“三宝”传统工艺生产流程参观区, 包括三花酒传统工艺酿酒参观线、花桥辣椒酱传统工艺生产线、花桥豆腐乳传统工艺生产线, 展现三宝近代天然复杂的传统工艺。 (3) “三宝”游客参观制作区, 在该区内客人自己动手参与部分生产工序, 与前面的参观区紧密结合, 使客人拥有更深刻的体验。 (4) “三宝”产品购买点, 游客可以购买不同组合、不同包装的三宝产品。此外, 三宝旅游工业景观园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增强吸引力。

以上措施是企业旅游由低级到高级的几种不同的参与方式, 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择而用之。

参考文献

[1]陈胜容.“旅游商品”概念内涵之辨析与定义[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 10) .

[2]张煦.人气偏偏聚不成财气游客北京景区购物不足两元[EB/OL].北京娱乐信报, http://finance.sina.com.cn2005-06-02[2007-5-13].

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探讨 第8篇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到2013年,其年增长率平均达到9.63%,营业收入达3599.14亿元,相较于2000年的469.95亿元,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9.75%,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26276.12亿元,是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1.24%,旅游业所占GDP的比重为5.2%,其贡献率紧次于美国。可以看出,旅游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相关行业在其带动下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因此,旅游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其产业结构逐步成形的同时也体现出转型趋势。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可以从其内涵与外延两部分进行剖析,内涵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等,外延部分则包括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布局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他结构。外延部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内涵部分有效运转的基础。

从地理、环境及文化方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出显著优势。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地区,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大陆具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气候条件十分多样化。广阔的国土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自然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已位居世界第一,整体数量超过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强国。在全国各地,以自然风光、文化遗迹以及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已有16000多处。在这其中,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28处,重点风景名胜区172处。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各类博物馆近两千余座。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生活特色,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浓厚的文化基础。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文化概念

旅游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从时间、空间、具体内容等各方面体现出旅游行为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是旅游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浓缩内涵的文化形态。

(二)旅游产业分析

相较于其他传统类型产业,旅游产业由于自身在运营方式、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往往从消费的角度进行,即旅游产业是一群企业的集合体,各个与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的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其内部各项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可能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通过旅游消费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活动作为连接其他相关企业的纽带,其自身的产业性质较为模糊,而这正是旅游产业鲜明的特征。同时,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得以运行的精髓与灵魂,旅游产业又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产业自身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同样,旅游产业市场也为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一种主体文化,通过利用技术、创造力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式进行营销、开发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即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三、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创造力的最初体现,即原创性的智力或物质创意,如体现在书籍、建筑、数字艺术、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中的设计创意与活动。

2、承载这些设计创意与活动的载体,包括特殊物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原加工材料等,它们是将这些创意原型体现出来的中介,如绘画创意的实现所需的画笔、画纸等,音乐创意所需的乐器。

3、将创意产品引入大众消费市场,即通过再生产、分配、流通,使得这些具有创意性的服务、物质产品经过复制、批发以及运输等环节形成产业。

4、通过利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对创意产品与服务进行推广和传播。

5、利用零售渠道或公共展示平台(包括电影院、音乐厅等)对创意产品及服务进行展示和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

零售、公共展厅等渠道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实现方式,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范围内,其自身所具有的潜在的渗透影响能力,即其创造性、文化性的内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共同发展,如建立主题游乐园,举办民俗节日以及开发具有历史艺术意义的旅游场所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同时享受旅游消费活动与文化价值内涵感受的途径,从而促进产品与消费者群体之间能够更充分地进行交换。

(二)两者融合价值链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价值链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1、创意环节,即二者在初期共同进行资源开发、统筹规划以及创意设计等,进而体现出二者的融合原创性。

2、生产环节,即以文化创意开发园区为依托,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如“横店影视城”。

3、营销环节,即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消费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二者的相应影响作用促进营销,如电影拍摄对拍摄地旅游消费的刺激。

4、消费环节,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感染作用,刺激文化创意旅游地的客流量。

5、后续环节,以主题公园、纪念馆等场所以及展演等活动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延伸,打造融文化、艺术、精神、娱乐等各方面内容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三)两者整合后衍生品牌发展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整合发展过程中衍生品牌主要集中于生产、消费以及后续环节中,如生产环节中的影视基地旅游、手工作坊等,消费环节中的书城旅游、美术馆等,后续环节中的动漫乐园、主体设计展以及各种艺术节等。

四、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思路

1、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

品牌影响力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创意品牌为切口打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兼具文化创意的旅游产业品牌,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构建旅游文化品牌体系,以丰富的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广大旅游者,如电影之旅、民间艺术品之旅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品牌企业、品牌旅游示范区,形成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市场机制体制,为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广奠定市场基础。

2、旅游资源价值的定位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明确其资源价值的定位十分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各个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掌握其特质、开发条件以及挖掘潜力,进而明确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价值定位与开发序位,为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体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旅游产业空间的布局

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对其自身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注重加强与创意文化地区发展较好以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联系,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各个创意文化旅游版块,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旅游文化创意的增加

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推动发展下,其所形成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需要消费者积极进行参与和体验,才能够为其拓展市场奠定基础。因此,应以文化创意体验为导向,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参与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通过举办“文化创意旅游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消费者构建一个能够更深入了解文化创意的交流平台,使其对文化创意中各个领域都进行实践和认识,包括雕刻创意、美术创意、电影创意以及游戏创意等,邀请各文化创意行业中的艺术家、专家等专门对旅游活动进行文化创意再造,并引导旅游者参与到文化创意的头脑风暴中,共同增加旅游文化创意。

(二)扶持与保障

1、大力提升发展环境

利用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包容的发展环境着手,进而实现在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展空间。创意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特殊形式之一,是基于创意性社会结构而存在的,从企业发展体系、生产方式、社会氛围、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创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因此,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应从提升发展环境着手,以生态化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为依托,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等各产业体系的融合,进而实现促进旅游产业的再创造、再生产与再发展,最大程度提高其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此外,还应重视政府政策的扶持与保障作用,将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承担的单一化角色转变为融开拓者、协调者与规范者为一体的多元角色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管理协调功能以及法律保障基础作用。进而使得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在有指导、有协调、有规范的环境下良性融合发展。

2、重视相关人才培养

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意人才资源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以及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良好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创意性教育措施的实施,在全民范围内切实发挥创业教育政策的作用,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意文化旅游生活圈吸引和促进更多创意型人才与旅游人才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为复合型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3]。此外,还应积极吸引海内外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与旅游开发能力的人才加入我们的人才队伍。

3、引导文化旅游消费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普及,网络服务已成为众多行业开拓自身市场、提高宣传营销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与服务作为新型的产品项目,应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打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同时将文化创意产品融入其中,促使旅游者从认知层面转变意识,逐渐接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五、结束语

旅游服务价值链与我国旅游产业升级 第9篇

旅游业历来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 成为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部门。旅游业必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进行改造,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现代旅游服务业。

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 他将价值链描述成每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维护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集合”。[1]Poon继承了Porte的观点, 首次把价值链理论应用到旅游业上。[2,3]旅游价值链包括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服务中间商和旅游消费者等主体。[4]在信息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 旅游服务中间商依靠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旅游价值链的传递, 这个传递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被不断增值的过程。[5]

二、旅游服务价值链分析

1. 旅游服务价值链的构成。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旅游服务价值链进行了研究。Poon认为旅游服务价值链是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Gollub等人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主要由3个集聚层次的价值链构成:产出层, 供给层和投入层。[6]产出层由目的地旅游产品及事件组成;供给层由目的地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组成;投入层由目的地人力资源系统、产品与服务创新系统、财政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信息基础系统、商业氛围、基础设施的环境质量和营销系统等组成。曹宁等把旅游服务价值链分为三层成员:核心层、依托层和基础层。[7]核心层包括面向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景点和组织旅游的企业;依托层向旅游者提供部分产品和服务, 如餐饮、住宿和交通等;基础层在提供培训、投资、市场营销和公共设施等领域支撑着旅游供给活动。

在传统旅游服务价值链中, 旅游中间商以旅行社为主导。旅行社整合了产品供应商提供的资源 (如景点、住宿等) , 设计出旅游产品 (如旅游线路) 后传递给旅游消费者, 虽然这种对消费者的服务很人性化, 但“一对一”的中间商模式存在很多缺陷, [8,9,10]主要包括 (1) 灵活性差; (2)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延误; (3) 易受某些旅游中间商的恶意控制等。随着信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旅游企业逐步改变了旅游客户的消费行为, 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主要模式。

2. 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再造了旅游产业价值链, 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11]许多学者对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构成进行了分析。[8]文献[12]通过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产业价值链三大功能平台, 在一定程度通过合作、协同、资源和信息共享, 达到旅游产业价值链价值提升的目的。文献[10]结合虚拟价值链的一般模型和价值网的一般模型, 对传统价值链进行了重构, 形成了信息空间中的新旅游价值链系统。文献[13]通过定制化服务、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知识营销和网络营销平台四种途径构筑了互联网环境下的价值链模型。文献[14]等结合旅游电子商务价值链的特点与顾客价值理论, 构建了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

信息技术使得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具有高度协作性和灵活性。信息的共享、交易的自动化使服务过程协作、高效。旅游价值链成员之间不再是固定的联系, 网状的联系为成员创造了多赢的局面。旅游企业要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利用新技术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必然优化核心增值环节, 从而促使了旅游价值链动态重构和优化。

三、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增值环节

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是由旅游产业上下游多个不同层次、行使不同职能的企业共同实现的。[15,1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旅行社的核心地位正在逐渐削弱, 由旅行社创造的价值增值空间逐渐萎缩。景区作为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虽然具有差异化和不可复制性, 但是作为一种地区性不可移动资源, 其价值具有天然依赖性。本文认为, 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增值的核心环节, 应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协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 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信息, 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组合产品的服务。Harney (2006) 把旅游服务从低端、中高端到高端分为三个等级: (1) 提供预订服务; (2) 通过互联网实时提供旅游消费分析工具及报告; (3) 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17]因此本文相应的以在线旅游预订服务、商务旅行管理服务和旅游咨询服务为例分析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增值环节。

1. 在线旅游预订服务

世界各国在线旅游预订服务渗透率方面具有明显差距, 发达国家由于信息化水平较高, 其在线旅游预订服务渗透率也较高。其中美国为70%左右, 欧洲为50%, 印度也达到30%。[19]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旅行预订应用的渗透水平还较低, 因此市场潜力巨大。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我国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 用户年增长16.5%, 用户渗透率提升至8.2%。网民使用旅行预订服务的深度在持续增加, 但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旅游业的权威研究机构PhoCus Wright分析, 预计3年之后, 亚太地区将有60%的休闲旅行者和30%的商务旅行者使用在线旅游搜索和预订, 这一水准将接近欧美市场。

据艾瑞咨询统计, 2011年中国在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672.9亿元, 较2010年增长61.3%;[18]中国在线旅游行业2011年营收规模达90.5亿元, 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 2014年规模将达245.6亿元。未来4年, 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规模将呈持续高增长态势。其飞速发展备受资本市场垂青。

本文对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的八家旅游网站的调查结果表明, 酒店和机票预订仍是国内在线旅行预订的主流, 仅以携程为例, 其2011年在线预订营收占全部在线预订业务的41%。但是面对在线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 更加细分的预订模式出现, 比如驴妈妈、途牛等整合中上游旅游供应商 (景区、酒店、餐饮、交通等) 的资源, 开发出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去哪儿、艺龙、乐途、淘宝旅游等与平台、门户、社交媒体加强合作, 争取到愈来愈多的在线预订消费。

CNNIC分析认为, 目前我国网民的休闲旅游需求已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 未来几年休闲游需求将持续释放。而随着主要旅行预订服务商发力无线预订服务, 航空/酒店官网做大直销业务, 酒店行程团购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火车票在线预订服务精细化发展等, 未来旅行预订市场将迎来用户规模较快增长的新阶段。

2. 商务旅行管理服务

商务旅行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旅行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包括参加行业会展、公司年会、商务调研与考察、奖励旅游等。2011年底, 全球商务旅行协会的研究机构GBTA基金会发布了一份报告, 分析全球商务旅行关于未来五年的增长预测。[20]预计2011年全球商务旅行支出将增长9.2%, 总量将超过1万亿美元。同时, 中国商务旅行论坛发布中国商务旅行情况年度调查报告, [21]通过针对近300家中外资企业进行调研, 发现这些企业的差旅项目成本支出连续3年上升, 其中航空旅行、酒店住宿、铁路旅行支出分别占整体差旅费用的28%、19%和7%左右。约有65%的企业已开始使用差旅管理服务。

商务旅行管理也叫差旅管理, 是企业将自己的差旅费用和管理全部交给专业公司, 由专业公司整合资源, 提供包括预定酒店、机票、会务、租车等全方位的服务, 并有效的执行差旅政策, 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統, 降低企业差旅成本。差旅管理服务帮助客户有效的控制了差旅成本, 可以为客户节省10%-30%的差旅费用, 也成为现代旅游产业服务价值链上重要的增值环节。

资料来源:国旅运通商务旅行网站http://www.citsamericanexpress.com/;中航嘉信网站http://www.carlsonwagonlit.com.cn/en/countries/cn/;HRG网站http://www.hrgworldwide.com/pages/default.aspx

世界领先的商务管理服务由美国运通公司、CWT、豪格·罗宾逊集团等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在他们的商旅管理服务中广泛应用。许多公司开发了自己的差旅管理产品和工具, 如美国运通公司开发了在线预定工具C-AXO, 帮助客户创建、管理及控制公司的旅行计划, 还提供机票、租车和酒店供应商的最佳优惠价格;Ticket TRAX服务为客户提供端对端的电子票务管理解决方案、员工差旅安全追踪系统确保能够与差旅人员及时取得联系, 降低企业风险;Hotel Hub全球酒店预订工具使旅行顾问及使用自助预订的差旅人员可查询到全球范围内超过20万家酒店的信息;a Xis@work差旅分析帮助客户最大化地节省差旅开支。CWT和HRG也有类似的产品和服务。就我国来说, 携程网是国内最佳差旅管理公司, 其CTMS在线解决方案, 提供简单、易用、友好的预订界面, 以及差旅政策强制执行、提醒和控制功能, 让差旅预订更实时、透明和便捷, 加强差旅政策执行力度, 帮助企业控制差旅成本。提供定制化在线预订平台、酒店保留房系统和房态控制系统, 具有预订即时确认功能。总的说来, 我国在商务旅行管理方面刚刚起步,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3. 旅游咨询服务

本文所述的旅游咨询服务, 并非城市中为游客 (特别是散客) 、市民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的旅游咨询中心式服务, 而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对象主要是商旅客户。

旅游咨询服务和差旅管理服务具有交叉之处。美国运通认为旅游咨询服务是汇聚各种数据工具和高素质的管理咨询人才, 帮助客户全面管理差旅酬酢费用并实现客户投资收益最大化。为客户提供差旅管理整体方案, 聚焦于客户的差旅管理战略, 策略性采购和项目优化, 确保客户从短途旅行和会议支出中取得最大利益。运通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 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 从评估到执行, 帮助客户优化它们在机票、汽车、酒店和会务开支方面的投资。

环球旅讯认为旅行咨询服务的工作内容从旅游前期准备一直延续到旅游后期服务保障, 涵盖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健康咨询、旅游安全、帮助游客维权、景区市场推广等工作, 需要提供出路线设计、建议意见、注意事项等。[22]目前, 旅游咨询由于受其高素质管理咨询人才、数据分析工具技术门槛和数据整合能力的限制, 具备旅游咨询服务的服务机构仍以发达国家为主, 我国高端咨询人才较少。

四、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对策

以上本文根据Harney把旅游服务从低端、中高端到高端的三个等级划分的思想, 从在线旅游预订服务、商务旅行管理服务和旅游咨询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增值环节, 并阐述了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现状。应该说我国现代旅游服务与国外相比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亟待升级。究其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扩张迅速, 但是旅游产品结构性供给不足、商业服务运营模式落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综合功能的发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要“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指出,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因此, 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 必须从粗放式经营向内涵式、集约化经营转变, 从一般性的旅游产品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竞争, 瞄准价值增值核心环节, 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 使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对我国旅游产业升级提出以下对策:

1. 大力发展旅游信息化, 促进旅游产业价值链改造和重组

信息技术面向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全球化, 为旅游产业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信息化已成为旅游产业价值链进化的重要手段, 是旅游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旅行社通过旅游信息化, 对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应变能力和上下游数据整合能力大大增强。信息技术拓展了虚拟空间, 促使了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电子商务为旅游价值链提供了整合、重组、优化的契机。旅游企业必须争取在旅游产业转型改造进程中夺取技术优势, 塑造品牌优势, 才能成为价值链的主角。

2. 创造旅游产业价值链协同效应

旅游企业要不断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 进行前、后向一体化, 构建企业产业链, [26]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大企业。重视利用旅游信息平台的资源共享机制, 加快服务反馈的效率。

3. 发展高端旅游,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旅游产业主要面向大众服务于生活消费, 其旅游产品同质性高, 产品经营模式主要是企业自行定价, 利润来自差价, 竞争手段和模式较为单一。现代旅游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的生产者, 目标市场稳定, 产品以企业商务为核心, 是策划、咨询、培训、创意等生产型产品, 是一种高端服务产品, 专业化服务要求高, 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高, 因此可以获得较高服务附加值, 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3,25]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有55个产业 (含新兴产业) 有大量的商务活动向旅游业转移。[26]这对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高端旅游产业链绵长, 包括城市高端商业、酒店业、服务业、娱乐业等, 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27]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升级, 必须促使低端的传统旅游业向高端旅游业转变, 推动现代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

4. 发展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产业, 提高国际竞争力

旅游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非核心的旅游业务剥离, 外包给专业的旅游服务提供商完成的经济活动。美国运通公司、CWT等实质上就是承接企业商务旅行业务的专业服务外包商。旅游服务外包降低了企业的旅游交易成本, 提升了企业核心业务的资源配置效率, 扩大了利润空间。随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必然会产生大量承接旅游服务外包的生产性服务业态。发展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产业, 培育出具备国际竞争力优势的旅游服务外包企业, 将带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专业化。

5. 加快现代旅游服务业人才培养

现代旅游服务是一种知识型服务, 具有资本化、集约化特征。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经验、能力、周到的服务。[24]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必须建立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快现代旅游服务业人才培养, 加强高端紧缺人才的职业培训,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培训, 促进旅游就业。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实训基地。细分旅游服务外包领域, 大力培养适合旅游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帮助企业进行知识资本的投入。

6. 加强旅游产业政策支持和引导

完善促进就业政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旅游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及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细分外包市场, 加快向高端旅游服务市场转变, 进一步拓展旅游服务空间。大力培育做大做强本土旅游服务外包企业, 提高旅游企业的接包能力和效率。注重创新高端旅游营销方式和优化环境, 健全高端旅游产品体系, 进一步拓展高端旅游市场、产业和区域合作。

摘要:对旅游服务价值链及其构成模型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信息技术给旅游服务价值链带来的影响, 及其在传统旅游服务业向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Harney把旅游服务从低端、中高端到高端的三个等级划分的思想, 本文从在线旅游预订服务、商务旅行管理服务和旅游咨询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旅游服务价值链的增值环节, 阐述了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现状, 说明我国现代旅游服务与国外相比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亟待升级。最后提出了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对策。

旅游商品价值 第10篇

1 国外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1.1 社区参与

在国外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中,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那些还未被人类污染或过度干扰过的自然环境, 人们前往这些目的地进行旅游是为了学习、欣赏、赞美这些仍然保留了相对纯粹的野生状态的自然环境的美丽, 以及这些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野生动物与植物及过去的与现存的文化等。更进一步的内涵则是除了研究与欣赏这些目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景观、动物与植物资源及其文化, 还包括通过生态旅游为这些目标区域筹措资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针对旅游公众并整个社会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 以此促进目标区域的环境保护并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进一步的引申内涵可以发现, 国外生态旅游一个较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由于目的地本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够最大限度扩大这一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旅游类型的社会影响力, 故强调社区的积极投入与主动参与才能促进生态旅游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而这三个效益的统一与融合才是生态旅游最根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甚至让日本学者表示“缺乏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既包括目的地居民从经济和社会方面参与到本地的生态旅游过程中, 还应扩大到政治与心理等更广泛层面促进与推动当地的生态旅游行为与活动的全程。而当前生态旅游发展与推广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恰恰就是目的地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生态旅游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十分有限, 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当地生态旅游的规模化发展与快速化扩张。

1.2 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本质上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国外多数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伊始就将自身定位在保护自然遗产与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两个重要支点之上。比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十分鼓励员工加强对游客进行环保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黄石公园在入园门口设立管制站与游客中心, 既强调保护与管理在黄石公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也利用中心加强游客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游客进入管制站与游客中心后会即刻收到全面而详实的生态旅游指导意见书, 通过书面或其他各种形式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 提前预防游客潜在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公园除了禁止游客将园内的动物或植物资源随意携带出园外, 还通过各种不同的辅助形式帮助游客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知识, 比如黄石开展了晚间展示节目以及与导游同行等活动, 既丰富了游客在公园内的活动内容, 又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又比如澳大利亚在对生态旅游兼具环保教育功能的措施上就以立法的形式对各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出建立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的要求, 而澳境内各大生态旅游公司也都配备了专业人员负责对游客开展环保知识的解说与教育。

2 国外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

2.1 社区型

比较常见的类型, 也是较容易提高当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类型。利用社区积极参与生态旅游, 同时融入当地的文化旅游, 使生态旅游在为当地社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宣传和推广当地的文化与传统, 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是最主要的生态旅游类型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 二战后形成热潮并逐渐影响到欧洲, 继美国后, 德、法等国也相继开始兴起森林旅游模式。作为最原始的自然环境类型, 森林有着其他自然环境难以匹敌的优势。在这里开展生态旅游有相对有利的先决条件, 比如新鲜的空气、水、土地等自然因素更能凸显回归野外、放松身心的种种影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针对森林旅游形成了完备的立法以保护这一最典型的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科普型

比较新潮的生态旅游模式。强调对环境的体验式旅游, 常采用科学模拟或科技知识普及的形式开展, 比如美国的“地震”旅游及“火山”旅游等。这些都是相对时尚且符合当前人们思想发展状态的旅游模式, 近些年来被广泛推广开来。

3 我国茶产地对国外生态旅游的借鉴

3.1 加强社区参与

正如国外生态旅游十分强调的目的地社区积极参与一样, 我国茶产地旅游也应当大力借鉴社区参与的模式, 尤其是那些既是茶产地又是旅游风景区的目的地更应当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旅游的绿色、环保概念。比如福建漳浦、广东英德等地区, 前者有天福茶博物院与石雕园, 后者有茶趣园, 这些地区既有相对原始的茶生态自然环境, 又不缺乏过去的和现存的人文茶文化的积淀, 既满足了国外生态旅游定义中“未被人类污染或过度干扰的自然环境”的条件, 又能够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旅游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创造更多物质与精神财富。这些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茶山、茶园与人工建造的茶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当地生态旅游活动, 最重要的是让本地社区全力投入到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居民中普及茶文化知识, 让每个当地的社区居民不仅是辛勤的茶产业从业者, 更成为优秀的茶文化导游与解说。前往这些地区的旅游者不仅在自然美景中欣赏与赞美绿色环保的茶景观, 更通过与社区中居民的接触感受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茶文化的熏陶, 使茶产地的生态之旅成为给旅游者外在提供自然美景、内在提高精神境界的物质与文化的双重旅游过程。

3.2 开展环境保护与茶文化知识的教育

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同时兼顾环保教育的做法, 中国茶产地旅游同样具备这样的软硬件条件。应当结合社区参与的模式同时进行环保与茶文化的教育, 包括福建漳浦、广东英德在内, 以及浙江杭州、昆明世博会等各地在内, 这些地区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美景, 又有诸如茶博物院、博物馆、茶园、茶趣园等大量承载了茶文化历史与文化的知识宝库。在这些地区同时进行生态旅游与环保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在专业人员带领下游览茶园、茶山, 参与茶博物院、博物馆, 游客通过解说了解和学习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茶的生长环境, 茶的健康生长需要有安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支持与保障;而中国古人种茶除了是一项经济与生活行为外, 还通过种茶、制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等的环保意识与哲学理念。

另一方面, 除了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 开展环保与茶文化教育还可以深入到茶农的日常生活中。游客与茶农零距离接触, 通过在茶农家中住宿、生活、劳作, 与茶农共同进行茶的采摘、杀青、揉制直至最后成为成品茶。以这样最直观、具体的体验式生态旅游的形式, 游客既亲身进入了茶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状态, 感受到环境与茶互为依托、互相影响, 又能切实体会到中国几千年茶叶种植历史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同时, 在与茶农共同劳动的同时, 茶农的言传身教也能让游客最真切地感受到无污染的土壤、清洁的水与空气对优质的茶产品的形成具有多么至关重要的影响, 环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导致茶叶的品质优劣;而茶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回馈给自然和人类更多的财富。

3.3 加强规则的制定, 引导和推广茶产地生态旅游与文化教育

借鉴国外将生态旅游上升到立法层面的作法, 有关地区和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法律条例等引导和推广茶产地的生态旅游与文化教育。对于具有相对原始的野生茶资源的地区, 应当视情况将茶资源地区划归自然保护区, 参考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立法的模式制定保护茶资源产地的法律法规。应规定对保护区的开发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为第一的原则, 通过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在确保茶资源保护区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茶产业开发, 通过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与共同进行环保教育的模式打造当地的“绿色生态经济圈”。

参考文献

[1]李华.近十年来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状况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2) :111-120.

[2]刘静艳韦玉春黄丽英等.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 2008 (4) :59-64.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 第11篇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于2003年7月发表的《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遗产不仅拥有社会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而且还具有审美价值和稀缺性,并建议,政府应该通过促进工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来积极阐释工业遗址的意义和价值。[5]在西方,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其含义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的旅游观光相当。[6]因此,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应该属于文化遗产旅游和工业旅游的范畴。

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欧美国家开展的比较早。英国从工业考古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再把工业遗产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创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先河。[7]近些年在我国国内也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有学者曾将这些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方式归纳为:主题博物馆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等。[6][8]实践证明,把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不但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那些寻找转型和再生之路的老工业区及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出路。然而也必须看到,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人们对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还存在许多片面和模糊的认识。事实上,不是历史上所有的工业资源都属于工业遗产,也不是所有的工业遗产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在我国,认定的工业遗产应是在不同时期某一领域领先发展、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遗存。[9]进行旅游开发的工业遗产除了需具备一般工业遗产所共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足够的市场价值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及休闲娱乐功能。科学判定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是搞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前提,建立有效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体系也自然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估原则

(一)旅游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开发出能满足市场需要,具有竞争优势,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汲取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教训,必须防止工业遗产旅游被泛化和滥化的做法。在有些人的眼里工业遗产可能就是些废铜烂铁,是破旧的厂房和荒芜的世界;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工业遗产可能就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因此,本文认为,进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首先要分析其旅游市场价值,研究其客源市场区位特点、市场需求规模、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以及工业遗产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交通联系等特征。在本文的评估体系设计中,从供求两个方面分析工业遗产所具有的旅游价值,力求提高对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指导作用。

(二)综合性与主导性结合原则

工业遗产是个复杂的体系,曾经长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涉及工业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科技、艺术等诸多因素。[10]在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时,必须做到综合分析,选取的价值因子应能够全面反映其主要的价值属性。同时,影响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因素很多,也不可能一一选取,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注意突出对旅游需求有直接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因子。本文在突出工业遗产市场区位价值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旅游审美价值三个角度对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力求从供给上集中体现工业遗产价值的旅游属性。

(三)整体性原则

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是要将工业遗产形成过程中的所凝聚的全部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甚至审美和情感等信息转化为旅游资源,通过对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设计,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和具体的旅游产品,以达到愉悦旅游者身心,丰富其旅游体验的目的。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生活来自于对旅游过程的完整体验,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工业遗产本身,还与所在城市、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秩序、政治人文等要素密切相关,同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等形成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好这些特性,对科学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发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四)等级系统原则

工业遗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规模等级上可以有工业遗产景观带、工业遗产城市、工业遗产地段、工业遗产构筑物和可移动的工业遗产设施设备等内容。不同等级的工业遗产有着不同的旅游价值,其旅游开发方向及重点领域也不同。如,工业遗产城市的评价要注重形象指标的设计,工业遗产地段的旅游价值要突出旅游环境的整体性,而对于工业遗产构筑物的评价更强调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科技及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必须贯彻系统原则,依据不同等级系统的工业遗产特点,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以科学反应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实质。

二、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估体系

(一)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估系统

本文依据上述评价原则,并以工业遗产地(工业遗产地段及其构筑物)为评价对象,设计了由4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具体涵义做了必要的解释,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更与现代城市主题公园、自然遗迹等形成明显差别。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体系,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本文认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工作必须首先要找准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挖掘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潜力。突出工业遗产旅游特色,并通过整体开发和联合开发等途径,提升工业遗产旅游的竞争力。

1.找准市场

工业遗产旅游不是简单地将“工业遗产”与“观光旅游”相组合,而是把早期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人工场所、建筑和景观等工业遗产与旅游发展诸要素有机结合,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11]作为旅游资源的工业遗产具有特殊的吸引向性,而且不同的工业遗产其吸引向性也不同。比如,从旅游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上说,参加工业遗产旅游的包括藏有怀旧情结的中老年人,有追求时尚、热衷于浪漫艺术生活的青年人,也有为感悟工业文明魅力,丰富文化知识而旅游的少年儿童。不同的工业遗产地所体现的旅游市场价值不同,进行旅游开发首先要分析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在细化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并通过有效的营销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2.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突出特色是旅游开发的生命线,这一点对于分布广泛,在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景观特征上有着较高雷同性的工业遗产来说更是如此。工业遗产饱含着大量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是城市个性的一个有力的注解。历史城市的魅力少不了重要历史建筑的支撑,工业城市的魅力也少不了独特的工业建筑及其景观的支撑,但它们要与时代特色相结合才能长盛不衰。为体现工业遗产旅游的独特性,必须深入发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在众多工业遗产旅游价值中找到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价值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和营销推广。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的经验就是有力的明证。

3.整体开发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同城市建设及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也是历史建筑,是延续城市文化的载体。[12]只有作为延续城市文化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才可能生存下去,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解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改变对工业遗产的价值理念,运用整体思路解决部分问题,通过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把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同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社区发展、环境整治和解决居民就业等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遗产的综合价值优势,以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的水准和效力。

4.注重联合

工业遗产旅游既是文化遗产旅游的组成部分,又是工业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与其他旅游资源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单一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和轰动效应,必须通过联合,将其镶嵌在区域旅游系统之中,通过联合市场开发、资源互补和组合包装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工业遗产景观带的旅游开发,组成跨区域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如“大运河沿岸工业遗产旅游带”、东北“哈大铁路沿线工业遗产旅游带”等。各工业遗产城市也要本着区域联合、整体协调的思想,积极打造具有差别意义的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形象,通过与其他城市的联合开发,在差异中找寻优势,在互补中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燕,林志宏,黄焕.工业遗产研究走向何方——从世界遗产中心收录之近代工业遗产谈起[J].国际城市规划,2008(2):50-54.

[2]单霁翔.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06-02(1).

[3]董茜.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J].城市问题,2007(10):44-46.

[4]阙维民.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523-534.

[5]张金山.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经验借鉴[J].中国旅游报,2006-05-29(7).

[6]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3):58-65

[7]文可馨.城市工业遗产能否成为“旅游大餐”[N].中国旅游报,2006-12-13(11).

[8]叶瀛舟,厉双燕.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J].上海城市规划,2007(3):50-53.

[9]冯立.关于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若干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8.

[10]刘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06(9):24-30.

[11]季玉群.工业遗产及其旅游开发初探[J].江苏商论,2007(12):99-101.

上一篇:健康体育产业下一篇:渠道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