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调发展范文

2024-05-05

产业协调发展范文(精选12篇)

产业协调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发展水平在一般意义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对于第三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和剖析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与可供选择的路径,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一) 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仍处于下游水平

通过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旋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基本呈快速平稳增长态势, 年增加值从1979年1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 867.6亿元, 平均增速达到13.55%。但与同期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规模相比, 仍处于下游水平, 仅高于西安、长春和厦门三个城市, 位列第12位;从人均第三产业值看, 排名更低, 仅高于长春, 位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的倒数第二位 (见表1) 。

(二) 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

伴随着总量规模的迅速扩张,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稳步增长, 由1978年23.8%增长到2010年50.9%,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7 (见表1) 。其中, 1990年哈尔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达到41.0%, 2009年达到峰值51.2%。相应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也从1978年的24.9:51.3:23.8调整为2010年的11.3:37.8:50.9。从比重上看, 哈尔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已经从过去的二、一产业推动转变为现在的三、二产业主导。2010年三产和二产对经济的贡献度分别为49.5%和44.2%。

(三) 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高, 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2010年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已经达到230.7万人, 较1997年增加了90.3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32.5%上升到2010年的47.0%, 增长了14.5个百分点 (见表2) 。在1997-2010年期间, 除1998年和2006年比重略有下降外,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整体上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其中, 1998年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04年则进一步超过第一产业, 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相应地, 哈尔滨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1997年的34.5:33:32.5调整为2010年的31.3:21.7:47。

数据来源:哈尔滨统计年鉴2011。人均第三产业值计算方法:人均第三产业值=人均GDP值*第三产业值/地区生产总值。说明: (1) 带*的城市其三次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2) 带**号的厦门、广州和深圳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官方数据, 课题组按照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年末户籍人口数相比进行简化处理, 没有与购买力评价结合, 但这并不影响结论。 (3) 大连市的工业增加值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

数据来源:哈尔滨统计年鉴1999、2001、2005、2007、2008和2011年。

(四) 传统行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

2000年以来, 连锁代理、超级市场、货仓式商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和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和商品配送中心不断涌现。同时, 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教育文化等新兴产业全面发展, 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哈尔滨市金融房地产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85.5、353.5和445.7亿元, 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5.29%、18.93%和23.86% (见表3) , 三者合计较2006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

二、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第三产业规模较小、比重偏低与虚高现象并存, 不符合产业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

从规模上看, 2010年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均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第12位。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仅18835元, 位列倒数第二位。总量较小的问题非常明显。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看, 哈尔滨是东三省4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一个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阶段的城市, 三产的比重似乎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 近5年来哈尔滨市三产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以及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50%左右的水平徘徊不前, 增长乏力。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之所以规模较小、增长乏力, 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哈尔滨市工业整体发展滞后, 对第三产业的内生需求不足。从规模上看, 2010年, 哈尔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6亿元, 仅高于西安和厦门市,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3位 (见表1) ;从占GDP的比重看, 哈尔滨市工业占比已经从1978年的47.8%下滑到2010年的27.9% (见图1) , 远低于同处东北地区的沈阳、大连和长春市;从竞争力看, 原有重工业优势逐渐丧失。2010年哈尔滨市大中型企业的数量仅为174个 (其中大型企业数量较上一年减少3个) , 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69.82%, 而资产利润率仅10.79%。其中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工业和医药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据了哈尔滨市全部工业76.1%的资产、85%的产值、87.9%的利润和90.3%的税金, 但资产利润率却分别仅为3.1%、4.63%、8.45%和11.39%。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 2010年, 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工业的资产利润率就为零甚至是负数。工业发展的滞后不仅直接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 (如金融业每年有大量信贷资金被迫调往南方城市) , 还引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进而抑制了对传统服务业的需求, 致使第三产业增长乏力。

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三次产业结构只有在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才进入三二一的服务经济阶段。目前, 哈尔滨市经济整体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应当如沈阳、大连和长春等城市一样是二三一的关系, 而非三二一关系。也就是说, 目前哈尔滨市较高的三产比重实质上并非是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结果, 而是工业发展不足所导致一种虚高现象,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来增强其对第三产业的内生需求,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进而增强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带动和服务作用。

(二)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不能满足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 (即农业服务业和统计意义上的生产性服务业) 的支撑。无论是和同层次的副省级城市相比, 还是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相比, 哈尔滨市的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仍然偏高, 劳动生产率低下, 资源配置不合理。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生产条件落后, 投入不足和从业人员过多之外,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 农资、农机农业用水服务以及流通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等亟需完善。由于没能形成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以及流通组织和社会化服务, 农业服务业对农业发展的推进作用不仅不明显, 而且在逐渐弱化。2006-2010年间, 哈尔滨市农业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低于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相应地, 农业服务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基本上呈下降态势, 从2005年的2.31%下降到2010年的1.97% (见表4) , 不及同期沈阳市的一半。2009年沈阳市农业服务业占比从2008年的4.3%上升到4.7%。

数据来源:哈尔滨统计年鉴2008、2011年。说明:带*号的数据是课题组调研数据。

工业整体发展滞后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反过来影响了其对工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不仅表现为与其它部分副省级城市相比增加值低, 还表现为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低, 长期维持在33%-34%之间窄幅波动, 无力向上突破 (见表5、表6) 。

说明:本表及表7带*号的2008、2009和2010年数据是课题组调研数据。

(三)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均表明, 在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应呈现出高级化趋势。合理的内部结构是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第三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级化过程一般体现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下降, 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信息传输和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快速上升, 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推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构成中传统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06-2010年间, 哈尔滨市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维持在41%以上, 高于沈阳、厦门、青岛、杭州、宁波等副省级城市, 而包括金融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和居民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尚未超过33% (见表3) , 又低于上述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 以金融、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为核心内容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全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长期维持在不足50%的水平 (见表7) , 远低于沈阳、青岛、济南、宁波、杭州和厦门等副省级城市55%以上的水平, 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过高的传统服务业与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并存说明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尚不合理, 而传统服务业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占据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表明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尚未实现高级化。

另外, 在第三产业占比虚高的前提下判断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不能仅看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内部的比重, 还要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哈尔滨市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这样的内部结构是否很好地发挥了吸纳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是否有效地满足了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农业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不能有效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还有很高比例的从业人员没有转移出来, 工业不仅不能吸纳一产的剩余劳动力, 还向外转移劳动力 (见表2) 。而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利用可以通过旅游业和对俄贸易的发展情况来做出大致的判断。2010年全市旅游业收入381.5亿元,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42%, 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当的长春市相比, 旅游业占比低了5.41个百分点。可见, 哈尔滨市的旅游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而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 在2010年对俄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33亿美元的情况下, 对俄贸易也仅占全市贸易总额的3.02%。这样低的比例很难说哈尔滨已经很好地利用了自身的区位优势。

综上所述,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并不合理, 在工业对三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三产自身升级乏力且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形成具有独立繁荣的可持续发展行业与特色项目。不合理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仅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弱化了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推动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哈尔滨市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急需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三、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

1.政策机遇。

国务院大力发展服务业规划会议已经召开, 哈尔滨市应凭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势, 借助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与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 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发展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

2.地域发展机遇。

哈尔滨市为东北亚中国北方重镇, 不仅拥有物流交通、加工贸易、国际结算、跨境旅游、国际会展等优势, 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为哈尔滨市借助俄远东地区大开发的机遇,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基础性、高端性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产业转移机遇。

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由于劳动力成本压力退出沿海发达地区, 经过改造可转化为哈尔滨市的优势, 如纺织、编织可改造成冬装、雪服等;一般电子元器件加工、家电组装等经过改造可成为向俄远东地区出口产品优势。这为哈尔滨市辖县承接适合县域发展的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些机会可使哈尔滨市劳动力红利有40年以上的发展机遇。同时, 国际服务外包的转移使哈尔滨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

4.消费结构升级机遇。

从“十五”开始, 哈尔滨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速, 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态势。2010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 940元, 是2001年的2.77倍。其中, 仅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项目的现代服务业消费支出就达4 575元, 占总体消费支出的32.8%, 与居民食品支出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666元, 是2001年的3.33倍。其中, 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项目的现代服务业消费支出为1 143元, 是2001年的3.02倍。可见, 城乡居民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消费增长迅猛, 虽存在价格因素, 但是总体需求旺盛。根据哈尔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12%以上。到201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000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13 000元。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5.城市化进程机遇。

城市化水平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5%左右, 形成了对房地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卫生保健、通信商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服务业旺盛的消费需求。“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5%, 大城市圈建设成效将更加显著, 小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城市的繁荣, 城市的繁荣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 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良性互动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将为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

6.哈尔滨市自身开发的项目集群的配套机遇。

随着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新兴产业战略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总体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 哈尔滨市的“北、南、中和外围”将分别形成不同的产业集聚和集群, 这为哈尔滨发展湿地经济, 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 哈西、群力、松北、哈南等区域开发的三产服务配套等提供了机遇。

(二) 挑战

尽管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面临上述众多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三产的发展也还存在多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一是体制机制不活, 缺乏撬动市场效应的政策杠杆。二是严重缺乏从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精尖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三是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乏融资平台与顺畅渠道。四是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偏低。五是缺乏能够形成有吸引力的特色项目、品牌项目。

四、促进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政策建议

(一) 指导思想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造福民生为主题, 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线, 以构建先进制造服务业、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核心, 以有利于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大项目落地为重点, 以有利于促进生产和提高人居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 以东北亚国际区域为半径, 立足龙江, 面向全国, 服务世界。

(二) 发展原则

1.依托制造业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随着经济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总体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与设计, 中期的管理与融资和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依托制造业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2.依托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支撑, 而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又要依托农业产业化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哈尔滨市应充分利用辖县多、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依托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内在需求, 形成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强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垄断性特色产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是市场, 产业特色则取决于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根据城市资源和区位特点形成不同的发展格局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自身具有垄断性的文化、湿地、冰雪以及农业等资源, 强化区域优势和特色,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尤其是可以独立繁荣且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 如冰雪酷暑旅游、会展业、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等。

4.以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产业集聚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配套效应。哈尔滨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紧紧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 大力推动文化创意、高科技产业等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以形成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

(三) 政策建议

1.发挥重点高校及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与研发优势, 组建校企合作体, 共同打造服务工业的三产综合服务平台, 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焊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 联合哈飞、东安集团等大企业, 以政府和企业共同立项的形式, 采取政、企、校共建、合作等多种模式, 建成一批以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瓶颈为核心, 面向市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 提升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三是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家庭内容服务、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为生产制造服务和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数字内容服务业和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内容服务业, 通过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发展, 带动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网络通信、数字音视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软件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业, 推广射频识别等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应用, 加快“物联网”的发展。五是要积极发展电子认证产业链, 并以电子认证服务为基础, 增强数字设计、生产、设备和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

2.以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农大、林大、省、市农科院为主体, 组建政、企、校合作体, 联合推动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民最需要、对生产发展作用最大的农资、农机、农业用水服务以及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其区域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三是在协调好涉农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基础上, 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搭建供需服务信息平台。四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型物流配送企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和骨干作用。

3.以建立东北亚区域贸易结算中心和三产人才职业培训基地为突破, 积极打造服务三产的综合体系。一是要通过开发建立东北亚区域贸易结算中心, 形成国际区域性金融平台, 强化金融对第三产业的支持作用。二是要建立三产人才职业培训基地, 提升三产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高端培训可采取政府与高校合作的形式, 由政府组织, 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院校具体承办;中端与低端培训则应坚持走市场化路径。

4.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着力打造养老、休养、旅游、观光、会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是实现冰雪突破。通过申办冬奥会战略, 打出哈尔滨冰雪胜地旗帜, 使哈尔滨的冰雪资源变成靓丽的名片;通过冬奥会战略实现“一纲举百目张”的效应, 吸引全世界眼球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完善冰雪赛场、道路交通、宾馆酒店、通讯设施, 发展冰雪产业;扩大宣传带动冰雪旅游、展会等健康发展。进一步把冰雪产业升档到申办冬奥会的层面, 用举办冬奥会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行业的规划与建设。利用亚冬会、大冬会的基础将冰雪产业、赛会、展会、旅游等做大做强;利用人防工程, 改造扩建商业、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变冬天劣势为优势, 策划最冷、最北挑战赛事等旅游活动与品牌。二是实施文化立市。打造一台中华北方民族史诗大戏。用鲜卑、蒙、金、满族在北疆生息及入住中原的历史演绎哈尔滨市的文化渊源, 将孔庙、金都博物馆、肖红纪念馆、四野总部、道台府、抗联博物馆等进一步挖掘完善建成文化旅游景点。三是打造避暑胜地。在三环附近、松花江沿岸湿地内规划避暑胜地, 形成冬有三亚、夏有酷城的养老旅游产业格局。四是打造三个论坛名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哈洽会论坛、世界北方城市市长合作论坛中国基地。五是借鉴黄山、西安等城市的经验, 有效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打造上市公司。

5.与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大庆、齐齐哈尔两个重要节点城市联手打造集公路、铁路、航空和航运为一体的现代立体物流体系。哈尔滨市应充分利用自身“南联北开”的独特区位优势, 依托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通道建设, 整合现有资源, 大力培育物流市场, 创新物流业态, 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 发展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 构筑“立足龙江, 联通东北亚、辐射北美”的外向型现代立体物流体系。譬如, 可以考虑利用到北美空中距离最近的优势, 将哈尔滨空港建立成对北美的货物集散中心。

6.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议构建东北亚贸易结算中心、东北亚服务外包中国总部、世界寒地黑土有机食品批发总部 (从东北大米做起) 、中国亚麻交易批发总部、北药交易中心、种子精子冷冻交易中心和生物基因库、国家级数据备份库、寒温带植物分析提取中心、东北亚物流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俄罗斯艺术品交易中心、北方避暑之都和东北亚碳汇交易中心, 通过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7.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冰雪文化、老工业厂房文化性创意利用给予政策扶持。吸引俄罗斯等外国艺术家来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为其提供基础平台, 将哈尔滨建成以俄罗斯文化为主的欧洲艺术展览城, 打造欧洲绘画、表演等艺术园。

参考文献

[1]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14-21.

[2]李江帆, 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3) :34-39.

[3]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 (上) [J].财贸经济, 2000 (10) :51-56.

产业协调发展 第2篇

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领域宽广,发展服务业是县域经济调整转型的主攻方向,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商贸、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作用发挥的日益突出。****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当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但是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县服务业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服务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在经济比重、总量和增速上低于全国、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水平。服务业开放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较弱。因此建议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服务业发展工作,立足县情,扬长避短,紧抓国家支持***加快发展的有利机遇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机遇,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招商引资等措施,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力促服务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政府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承担全县服务业发展具体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将服务业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实行分类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二、建议统计局尽快建立服务业统计工作。统计局按 1

照****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尽快探索建立对物流、文化、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型服务业领域的统计,做好服务业系统性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信息发布和形势分析制度,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建议尽快出台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促进我县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用地、审批、办证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为服务业发展服好务。

四、建议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积极引导我县服务业向重点领域发展

建议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导向资金,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加快发展的有利机遇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认真研究政策,全方位对接,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服务业项目,争取服务业发展资金,力促我县服务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五、强化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实施一批大项目带动服务业发展。在继续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业大项目、新项目的引进落地;做好服务业重点储备项目的包装、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落实,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服务业领域,提升全县服务业整体水平。

**********

促进毛纺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第3篇

高勇在会上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国纺织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建议行业企业关注原料对行业发展的制约问题,密切注意新渠道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发布了“2013年全国毛纺纱线类产品名优精品推荐活动”和“2013年全国毛针织服装名优精品推荐活动”评审结果,并展示了“2013年全国毛纺纱线类产品”、“全国毛针织服装名优精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主题为“新世界—重新发现”的2013国际合作毛衫作品秀,取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

今年是“慈星杯”研讨会举办的第三年,“慈星杯”全国毛纺纱线与毛针织服装产业链技术研讨会对于促进我国毛纺纱线和毛针织服装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探讨毛针织服装自主品牌多元化经营模式,推进毛针织行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曾圣舒 文/摄)

2013年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10月举行

为了加强国内外非织造布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了解国外行业的先进技术、拓展国外市场,学习国外行业在经营理念、市场推广、基础研究、产业链配套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联合美国非织造布协会(INDA)、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DANA),将于10月25日在浙江省绍兴县举办“2013年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CINC2013)”。

据悉,本次会议除了邀请国家政府部门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致辞,中国大陆、美国、欧洲、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非织造布协会代表也到会演讲,介绍各自区域内的市场和技术情况。届时还将有著名专家介绍非织造布行业的纤维、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开发情况。此外,大会还将揭晓“2013年中国非织造布10强企业、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及优秀供应商”名单并颁奖,现场还将举办非织造布产品小型展示和产业链对接活动。

区域协调发展让产业布局更优化 第4篇

东部企稳回升西部步入转型

2013年, 石油和化工行业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东中西部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特别是西部的原材料产业和东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石化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3年, 东部地区纯苯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0%, 子午胎占比超过82%, 合成纤维单体超过92%, 产品加快向中高端、精细化发展;中部地区根据自身优势, 大力发展化肥、精细化学品等产业, 其中尿素占全国总产量的39%, 化学试剂占29%, 农药占31%;西部地区天然气产业、煤化工等发展迅速, 其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比重达82%, 电石产量占88%, 甲醇占比近50%。

数据还显示, 2013年1~11月, 东部11省市主营收入增长9.6%;中部8省主营收入增长8.4%;西部12省市区主营收入增幅7.2%。业内人士认为, 在区域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地区收入增长保持了基本同步, 中、西部地区经济在行业中的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 这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从投资方面看, 西部地区仍是一片热土。2013年前11个月, 西部地区投资增幅达24.5%, 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为20.7%和12.9%, 西部地区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占全行业比重保持在51%以上, 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据了解, 除西部大型企业和一些央企外, 东部企业来西部投资的也不少, 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的企业在西部投资愿望强烈。但是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东部企业受本地环境制约, 要向外寻找原材料基地, 这也决定这些企业在西部的投资大多还是围绕初级产品, 转移的高技术含量、产业链下游产品相对较少。

“综合近几年的数据来看, 去年西部经济增速首次低于东部。”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对笔者说。在很多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 这意味着西部化工产业发展步入了转型时期。2014年和未来几年, 西部化工产业将进入发展速度减缓和更趋理性的阶段。

“西部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较东部仍然落后, 最近几年发展的速度比东部地区快, 主要是因为有资源优势。但是我认为, 发展到现阶段, 西部的资源优势在逐渐褪色, 初级产品产能已经很大, 但深加工能力还跟不上, 加上环境的制约, 导致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发展较慢的周期。”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对笔者说。

祝昉告诉笔者, 西部化工产业生产初级产品较多, 比如电石、甲醇、纯碱等, 而这些大多属于产能比较过剩、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反观东部地区, 在完成部分初级产品向西部转移后, 差异化发展趋势增强, 产品附加值利润更好, 因此产业发展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 几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使得西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未来提升发展质量主要看向下游发展的情况。“经过这几年发展, 西部很多基础化工材料产业基本形成了, 比如陕西过去没有甲醇, 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00万吨产能;过去很多西部地区没有‘三烯’、‘三苯’等基础原料, 但是现在都形成了一定的产能。关键就是下一步如何做好深加工, 在这个基础上向下游产业突破, 在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上有一些作为。”胡海峰说。

然而, 没有成熟的市场, 是目前制约西部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这些年西部很多企业都在喊搞深加工, 提升产品附加值, 但是市场需求不强烈, 所以难以拉动发展。西部自身市场较弱, 比如电子、纺织、造纸等行业比较落后, 而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是给这些行业进行配套, 这些行业不发展, 精细化工就不容易发展。”胡海峰说。

祝昉也认为, 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与其市场更成熟有极大关系。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更能拉动化工企业产品升级, 终端市场的需求也使得企业更有意识地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央强调, 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 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胡海峰告诉笔者, 西部一些龙头企业目前仍然过多依赖资源发展, 而这些企业均有一定的资金积累, 应增加延伸下游产业的资金投入, 引领整个西部产业向下游发展。笔者在采访晋煤集团时获悉,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之一, 今年该集团提出了基于传统煤化工的高值肥料、精细化工的发展的思路。一方面, 走差异化路线, 延伸产业链, 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 集团煤化工板块要实现转型发展, 必须延伸产业链, 进军精细化工领域。新上的精细化工项目应尽可能立足于企业现有的产品和技术, 尽量以当前过剩的传统的煤化工产品为原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应当积极进行技术攻关, 以生产高端产品为目的, 同时尽可

布局方向明确警惕产业雷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使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 强调了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性, 进一步突出主体功能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

据了解,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度, 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开发方向, 控制开发强度。在这一规划中, 一些区域被定位优先发展化工产业, 一些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被定位为能源化工基地, 比如呼包鄂榆地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天山北坡地区的功能定位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工业基地;一些沿海开放地区被定位为发展石油化工, 例如北部湾地区, 实行沿海推进战略, 以钦州、防城港、北海 (铁山港) 、湛江为重点, 建设主要利用海外资源的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带, 建设石化、船舶和钢铁基地。

石化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 目前化工产业在全国布局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 也是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大方向。总体来看, 西部地区产业向资源地聚集, 集中发展煤化工;东部靠近沿海地区有大宗原料进口, 布局发展石油化工。

但是, 杨挺强调, 目前化工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应警惕局部地区产业雷同的问题。“比如, 西部煤化工产业园区现在就呈现出了同质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情况来看, 这些园区规划的项目大部分都是电石法PVC, 或是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然后烯烃再做聚乙烯、聚丙烯这一路线。这将导致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趋同, 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在所难免。”杨挺说。

对此, 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 实现产品差别化和高附加值化是解决同质化矛盾的有效办法。比如, 对于甲醇而言, 既可以向下延伸生产烯烃, 也可以发展三聚甲醛及下游产品、丙烯腈及下游产品、丙烯酸及酯、PMMA等。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有关人士对环渤海区域化工布局也提出质疑, 河北唐山曹妃甸正在建设以石化为主的新工业区, 黄骅港也在建设大型石化基地, 这些产业与辽宁盘锦正在建设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天津的滨海化工区等比较雷同。

对此, 杨挺表示, 环渤海地区方便原料进入和产品输出, 具备发展石油化工的条件。各地规划发展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产业雷同发展。“像美国墨西哥湾具备发展石油化工的优良条件, 沿岸布局了很多化工园区, 这并不是产业雷同。石化产业都是从炼油开始, 然后生产‘三烯’、‘三苯’, 再向下游发展产品就很多了, 企业选择的下游产品要各有特色就不会形成同质化。”杨挺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 产业雷同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因地制宜地做好科学规划。以陕西为例, 胡海峰告诉笔者, 近几年省内诞生了不少化工产业园, 但是很多园区缺乏科学规划, 仅仅是划出一块土地, 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便开始招商, 对所上项目更是缺乏选择。

对此, 杨挺建议,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 在规划时都要衡量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原料, 比如沿海地区有港口优势, 适合发展石油化工;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适合优先发展煤化工;萤石资源丰富地区则适合发展氟化工。其次是市场, 要搞清产品辐射市场的半径是多少。此外, 还要看当地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 是否有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

2014年, 优化产业布局仍将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区域政策的重要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国家基于地方实际, 立足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台的区域规划等政策措施, 可以优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通过合理布局实现合理分工, 一体发展, 一定程度上避免产业雷同和由此形成的恶性竞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下一步要把优化生产力布局, 推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优化产业布局, 应更多发挥市场作用。中央强调“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 表明中央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位业内专家告诉笔者,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 政府应更多让位于市场, 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机制, 针对项目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提出要求。至于企业要上什么项目, 上多大的项目, 应交由市场去决定。

资源城市转型因地制宜发展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 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4年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相关政策, 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

去年12月, 我国首次出台的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战略规划, 即《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规划》在全国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状况, 明确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引导各类城市探索格局特色的发展模式。

笔者调查发现, 因地制宜地实行特色化发展、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等, 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

作为全国第一个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城市, 辽宁阜新依托比较优势, 正在大力发展煤化工和氟化工产业。煤化工成为阜新市重要的接续替代产业, 阜新煤化工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煤基清洁燃料、煤基石油化工、煤基化肥、煤基精细化工四大产业结构, 以及煤制天然气、天然气精细化工、煤制天然气综合利用、煤制化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和煤制芳烃8条产业链。此外, 阜新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本地萤石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氟烷烃和含氟聚合物等主流氟化工产品, 配套发展基础化工产品, 提升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 也形成了自身特色。

同样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大庆, 也正在探索一条发展接续产业、促进转型发展的特色之路。大庆确立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重点接续产业, 正在实施“5·10·15”计划, 即重点培育5个千亿元产业、10个百亿元产业、共15个产业。据大庆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和全介绍, 目前大庆石化产业发展很不错, 今年前三季度, 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93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

产业协调发展 第5篇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初探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不但阻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环境保护纳入小城镇发展的始终.

作 者:杨靖东 YANG Jing-dong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东区,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 3(4) 分类号:F323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产业协调发展 第6篇

一、广西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2000年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6.8 ∶ 35.2 ∶ 38.0调整为2011年的17.5 ∶ 48.4 ∶ 35.1,三次产业格局由“三、二、一”向“二、三、一”转变。

图1 2000—2011年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一)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

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0年以来,广西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26.8%下降到2011年的17.5%,下降了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经历初期的短暂下降后显著上升,2011年广西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8.4%,比2000年提高1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由2000年的38.0%下降到2011年的35.1%,下降了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虽然广西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有下降,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广西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

(二)第二产业比重提升,呈现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

2000年以来,广西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力度,相继出台和实施了 “广西千亿元工业产业和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决定”等战略发展政策,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0—2011年,广西工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6.5%,比GDP年平均增速高4.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2.37,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初期阶段向中期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三)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演进

2000年以来,广西产业结构逐渐趋向高级化。传统制造业改革步伐加快,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大幅度增长。随着电子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普及,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2011年广西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比重达到3.8%和4.0%,分别比2000年高2.8和1.5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广西产业体系逐步由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二、广西就业结构变化特征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广西就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1.2 ∶ 10.8 ∶ 27.9调整为2011年的53.3 ∶ 19.1 ∶ 27.6。

图2 2000—2011年广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各国实践发展证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逐次转移。2000年以来,广西就业结构发展也遵循这个规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61.2%下降到53.3%,下降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由10.8%上升到19.1%,提高8.3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成为广西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

2000—2011年间,广西新增就业人数为370万人,其中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员284万人,其贡献率为76.8%,第三产业贡献率仅为24.9%。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吸纳就业能力,吸收了大量从第一产业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成为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

(三)从横向看,广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偏低

2010年广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高达54.1%,比全国高出16.6个百分点,高居全国第2位,而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低9.0个百分点,为全国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低7.6个百分点,也仅在全国排第22位。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广西就业结构水平仍比较落后,处于传统型结构。

表1 划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类型的标准

三、广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一)相关系数分析

在经济社会中,各产业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不但影响本产业的就业,而且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就业。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分析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 2000 年以来广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关数据,计算得到广西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如下:

矩阵R反映了2000—2011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程度。

1.第一、二产业比重与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度相关。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818;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35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209;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4。这说明随着广西经济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大幅降低的同时,富余劳动力不断产生和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较强。

2.三次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是低度相关,即使是第三产业比重与自身的就业比重也只有0.28211,这说明现阶段广西第三产业就业已近饱和,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

nlc202309010902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效益的量化测度指标,用某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值来计算。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客观地反映某一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以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和就业增长幅度并不完全一致,致使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产生差异,但从长期而言,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及由此导致的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应趋近于1。

图3 2000—2011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从图3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广西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位居中间水平。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长期偏低,基本上低于0.5。说明广西第一产业具有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高,尚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在2011年下降到1.24,总体上向1趋近,吸纳就业能力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是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降低,直至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三产业的水平时,产业结构的均衡性和总体效益达到最佳。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在 2011 年,广西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0.33、2.53 和1.24,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差别,趋同的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

四、广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从2000—2011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可以看到,广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结构偏离度就是研究这种结构性偏差的分析工具,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业结构偏离度=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1

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说明该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应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一致。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说明该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大量需要转出的剩余劳动力。从长期看,随着市场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逐渐向零靠拢。

图4 2000—2011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从图4可以看出,2000—2011年,广西第二、三产业的偏离现象有较大改观,逐渐趋于零,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呈扩大趋势。

1.第一产业偏离度为负数,且逐步扩大。2000—2011年,广西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数,说明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广西第一产业偏离度偏离零值越来越远,从2000年的-0.56扩大到2011年的-0.67,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劳动力转出的步伐过于缓慢,要加大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2011年时仍高达1.53,说明该产业结构与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不一致,应当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3.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是结构偏离度最小的产业,2011年仅为0.24,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向均衡状态靠近,同时也说明未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越来越小。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是描述某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或者均衡程度的指标。协调系数越接近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差,两者越不均衡;协调系数越接近1,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好,两者越均衡。具体计算公式:

其中,Hse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Si为某一产业的产业结构,Ei为某一产业的就业结构。

图5 2000—2011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如图5所示,2000—2011年,广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都低于0.8,而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两者协调性较差,不均衡程度加剧。主要是现阶段广西依靠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而第二产业走重工业发展道路,更多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与其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其就业吸纳能力较弱,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下降。

五、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现阶段广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结构地位稳固提升,呈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从就业结构看,广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低。相关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等分析方法显示,2000—2011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高,吸纳了第一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但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仍然偏慢。第三产业就业趋于饱和,吸纳劳动力空间缩小。结构偏离度与协调系数分析则显示,现阶段广西就业结构相对滞后,与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并且不均衡的程度在加剧,就业结构滞后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调整工业发展战略,走新型化工业道路

现阶段,广西走的是传统重工业发展道路,工业化发展同时,农业和第三产业效率提高缓慢,发展滞后,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因此,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尽快在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巩固和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进一步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改造提升冶金、轻工等传统产业,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就业人员,形成经济发展和就业扩大的良性互动。

(二)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降低劳动力市场运行成本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存在阻碍了劳动力合理流动,降低了劳动力配置效率,最终也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因此,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市场机制使劳动力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二是要建立有效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和劳动者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真正主体,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三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供给、需求信息系统,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政府有关部门应搭建良好的劳动力供给、需求信息网络平台,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信息流动性,引导劳动力有序高效流动。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

劳动力的质量、素质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作用。广西高等教育质量不高,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导致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跟不上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影响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现阶段,广西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且受教育水平低、技能单一制约着他们向第二产业的转移,因此,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尤其重要。各地劳动就业部门应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开展定向培训以提高培训针对性,从而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加有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第7篇

一、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及比较优势

1. 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与标准模式比较

2006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48.9:36.9。其中,上海为10.8:47.8:41.4;浙江省为11.5:56.1:32.4;江苏省为20.3:43.0:36.7。库兹涅茨在分析大国产业结构变动时,得出在人均5000到8000美元的阶段的标准模型分别是10.9:48.4:40.7。从长三角三次产业与标准模式比较看,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与标准模式有较大差别。第一产业偏低;第二产业依然偏高;第三产业还是偏低。

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依然要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而其中的重心是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2. 长三角三次产业各自的比较优势

在农业领域,以贸易比率 (即外销-内销需求比率) 分析,江苏省处于显著优势地位,为0.34;浙江次之,为0.10;上海为0.27。在工业领域拥有相对显著优势地位的排序是上海为0.17、江苏为0.10、浙江为0.09。在服务业领域拥有相对显著优势地位的排序是:浙江为0.06、江苏为0.01、上海为-0.16。所以三个地区各自的协调策略不能一样,应该各有重点。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1. 回归第一产业所应有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步伐加快,使长三角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然而,以目前长三角人均GDP的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标准模型相比已偏高3~6个百分点,即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偏小。尤其是浙江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小。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回归第一产业所应占的比重。

2. 继续降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

长期以来,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直较大。随着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以目前长三角人均GDP的水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标准模型相比依然偏高5~8个百分点。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应继续降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

3. 继续加大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

长三角产业层次低和人员素质不高的突出表现或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的表现是第三产业结构偏窄业比重过小,金融、技术、信息、咨询等产业发展落后,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2006年长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已达41.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45%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长三角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第三产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而且对加快一二产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社会稳定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继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提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原则

1. 龙头带动,梯次推进原则

首先选择旅游、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在增长方式选择上,应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知识、劳动投入量大,资产投入量相对少、能耗低的“知识集约型”行业。

2. 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

大力改革流通体制、服务体制、科技教育体制、融资体制,加速建设市场体系、城乡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第三产业部门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方式改革,继续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动员社会各种力量进入第三产业,通过改革为第三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与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原则

三次产业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社会需求结构变化,需求变化是产业演化的根本动力。

四、长三角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超常规发展。

要进一步放开第三产业经营。除国家法律专门规定的涉及国家垄断、社会安全、居民健康,以及高知识密集的少数行业保留前置性审批、资格审查以外,其余第三产业各行业全部放开经营。企业可以突破行业界限,按照市场需求,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经营范围按大、中、小类核定,不分主兼业。鼓励国家、集体、私营、个体和外资企业共同发展。

2. 建立第三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加快第三产业商品化经营步伐,推进第三产业商品化;一是商品化经营模式。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房地产、旅游、信息等行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二是半商品化经营模式。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市内公共交通、公园绿地、文艺团体、体育场馆,既要靠财政的一定补贴,又要靠自身创收。这些单位的财政补贴应不断减少,逐步由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过渡。三是福利化经营模式。如环境卫生保护、城市绿化、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应继续由政府承办。

3.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人员的素质,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步伐

为适应第三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培育市场、旅游、外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急需人才;一方面大力兴办各类面向第三产业需要的大专院校、高级职工学校和技工学校;另一方面放活科技人员,促进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强化职工就业前的培训,对现有职工实施再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快社区服务的发展步伐。社区服务不仅是长三角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4. 改善对第三产业的宏观管理

逐步制定和完善调节与第三产业领域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和加强第三产业宏观管理和调控、促进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第三产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市场行为的管理,鼓励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秩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政府和第三产业企业的中介组织,主要协助政府协调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加强第三产业的行业监督和指导,从而引导第三产业有序发展。

摘要:探讨了长三角三次产业的现状, 分析了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的问题, 并提出了长三角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应采取相应途径及措施。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Li Xiaojian, Yeung Y M.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Imbalance:Evidence from China.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1998, 20 (4) :351-374

[2]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483-499

[3]Zhou Y and Tong X.An innovative region in China: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local firms in a high-tech cluster in Beijing.Economic Geography, 2003, 79 (2) :129-15

[4]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 2007

[5]张昌勇:中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6]朱宏斌:菏泽市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背景分析和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5

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研究 第8篇

国外对于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他认为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区域产业分工、从事区域专业化生产, 通过区域产业合作来满足本区域对产品的需求。Lampard E E[5]对城市系统和城市工业产业集群的描述, 引起了人们对专业化原则和劳动力分工之间紧密联系的关注;Amiti[6]通过对产业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 发现欧盟各国地区专业化趋势略有提高, 但制造业集中程度略微下降;Pheips N A和Ozawa T[7]认为, 城市群的专业化分工、劳动力的划分和一体化是推动城市群空间组织形式变化的主要因素。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陈雯[8]对闵南金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行了研究;涂研[4]对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行了研究;商薇[9]研究了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赵宏波[10]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邢小云[11]对兰白都市经济圈主要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行了研究;王毓婕[12]对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吴茜[13]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毛艳华[14]对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发现, 目前的研究中定性的研究较多, 对产业分工机理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定量研究较少;研究视角单一, 不能从区域整体上把握地区发展方向;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对环渤海地区整体研究不多。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研究区各省区的统计年鉴, 采取区位熵指数、城市产业专业化指数和职能专业化指数等方法, 从省、市两个视角分析环渤海地区产业专业化分工特征, 并提出加快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范围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 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涵 (图1) 。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和山西, 狭义的环渤海地区指京、津、冀、鲁、辽五省市。黑龙江、吉林与辽宁联系密切, 为环渤海地区的腹地, 本文研究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广义环渤海地区。

1.2 研究方法

区位商指数又称专门化率, 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 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 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反映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计算公式为:

式中, Lij表示第i地区第j行业的增加值;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值, LQij越大, 研究的部门专业化程度越高。LQij>1, 说明i地区j行业为地区专业化部门;LQij≤1, 说明该行业为自给型部门。

产业专业化指数主要用于测度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 越趋向于1, 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越高;越趋向于0, 城市产业多样化水平越高, 其测度公式为:

式中, Sij是j产业在城市i中所占的就业比重, 即Sij=Lij/Li (Lij表示i城市j行业的就业人数, Li表示i城市的就业总人数) ;Sj是j产业在全国所占的就业比重。

职能专业化指数主要用于测度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 本研究参考Bade等的方法, 以“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就业人员代替管理部门人员, 以“制造业”、“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的就业人员之和代替生产部门人员。值越趋于0, 表示生产部门越集中;越趋于1时, 表示城市职能专业化并不明显, 其测度公式为:

式中, Li表示i城市的就业;LN表示全国的就业。

2 环渤海地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2.1 省域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按地区分组的分行业数据, 根据式 (1) 对产业区位商进行了计算, 并作了如下的分类:把区位商<1的产业划分为比较劣势产业, 1≤区位商<2的产业划分为弱比较优势产业, 2≤区位商<3的产业划分为中等比较优势产业, 区位商≥3的产业划分为强比较优势产业 (表1) 。

从表1可见, 环渤海地区优势工业产业主要为资源—资金密集型产业,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国内优势显著;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 多为非基本生产部门。总体来看, 环渤海地区工业产业呈现以下规律 (图2) :强比较优势产业多为资源开采业, 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 在现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资源依赖型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除吉林的汽车产业外, 强比较优势产业加工度较差。黑龙江和天津的石油开采、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开采业、河北的钢铁产业优势明显;中等比较优势产业多为资源加工产业, 资源加工产业又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重工业发达是本区的主要特色, 以辽宁的石化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北京的汽车制造产业、天津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加工度最高。在轻工业优势产业中, 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地区, 吉林的医药制造业优势明显;轻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弱比较优势产业中分布较多, 表明轻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具有普遍性。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集中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环渤海地区多为弱比较优势产业, 优势不明显, 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依据表1的分析结果绘制图2。从图2可见,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东轻工业较发达, 输出食品、医药、纺织品等, 保证中心地区的发展, 产品加工度较低;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资源开采加工业发达, 主要输出资源和能源, 为资源输出型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 主要输出成套设备、精密仪器等。

2.2 市域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采用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 通过式 (1) 计算各城市产业区位商, 并分别通过式 (2) 和式 (3) 计算产业专业化指数和职能专业化指数。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在提供就业、增长收入、满足需求等方面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 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源泉。本研究参考一般分类方式[16], 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归为生产性服务业。依据区位商计算结果, 环渤海地区主要产业分布见图3 (见封四) 。

由图3可见, 农、林、牧、渔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全省, 辽宁北部、西北部, 山西西部, 内蒙古东部及河套地区, 河北沿海和太行山前平原地区, 山东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区。采矿业主要分布在沿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区, 吉林部分地区, 内蒙古东部、鄂尔多斯、乌海地区, 辽宁中部, 山西北部、东部, 河北南部, 山东南部。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 以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东部、京津地区最发达。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程度最高, 明显呈经济发达城市和经济不发达城市两级分布格局。区位商指数大于1的城市有北京、呼伦贝尔、白山、长春、沈阳、晋中, 其中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指数最高, 为全区的服务中心;呼和浩特、长春、沈阳、大连为地区中心。距离北京越近, 联系越紧密的城市, 受北京影响越大, 故河北与山东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输入性特征明显。呼伦贝尔、白山等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高值区是受地区经济较封闭, 与外界联系少, 未充分参与产业地域分工的结果, 是相对高值区。

从表2可知, 从产业专业化水平看, 环渤海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集中在0.3—0.6之间分布, 反应了环渤海地区总体产业专业化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这与我国地方政府“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政策有关;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城市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即城市规模越大, 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越低, 中小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 除北京外, 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北京的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 但职能较多, 制造业比重较大, 应重点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 提升首都的服务职能。从职能专业化水平看, 大部分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都小于1, 说明多数城市的生产部门趋于集中分布;除个别城市外, 规模较大的城市职能专业化水平越高, 城市分工发展相对落后, 其中北京的职能专业化水平最高, 体现较强的总部集聚功能, 而大连市由于产业结构偏重, 在产业转出的力度和总部集聚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总体来看, 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水平较低, 产业分工层次性不明显、梯度互补性较差;产业结构相对传统, 多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 传统的资源型、重化工型产业比重较高、环境压力较大;产业分工体系不够合理, 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性较强, 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3 产业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本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产业专业化指数和城市职能专业化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环渤海地区主要产业分工现状 (图4, 见封四) ,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第一, 加快对外开放, 推进对内合作。环渤海地区位于东北亚的核心, 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农业、制造业基础, 积极参与东北亚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逐步扩大对外经济辐射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但要加强与日韩地区合作,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而且要强化与蒙古、俄罗斯的合作, 进口国内所需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在加快开放的同时, 应强化区内经济合作,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加速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增进区域之间互联互通能力, 积极与先进地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加强关联行业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鼓励各地区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只有在充分利用地区相对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跨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逐步建立起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特色产业体系, 才能真正提升区域竞争力, 促进地区繁荣发展。

第二, 优化产业分工体系, 构建互补性的经济链条。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 不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支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吸引优秀创新人才, 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抓手, 着力深化产业分工水平, 彻底抛弃以往“做全”的观念, 制定合理的区域内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与合作战略;要准确定位城市职能, 合理确定主导产业, 环渤海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应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 加快落后产能转移, 强化极核带动能力。其他城市应依据自身现有的资源禀赋优势, 促进产业向比较优势地区有效集中, 培育地区优势产业, 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地区产业分工, 构建互补性经济链条, 全面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分工科学、协作紧密的产业分工体系。呼包鄂榆、哈尔滨—长春、石太应积极承接京津、沈阳、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能转移, 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津、沈阳、山东半岛经济区应围绕自身定位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拓展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渠道。

产业协调发展 第9篇

通用航空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 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检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具有机动灵活、快捷高效、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可为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提供服务。通用航空作用巨大, 可为旅游业提供游览飞行服务, 为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进行勘探、设计、调查、科研等活动提供可靠、精确的原始数据和基础资料, 为农、林、牧、渔业等提供空中作业服务, 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通用航空对拉动经济效应, 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有带动作用, 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通用航空还具有准军事化的作用, 它是重要的军事运输工具。三亚市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完善三亚立体旅游交通体系, 提升三亚旅游产业品味, 拉动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在国际顶端旅游度假目的地, 如塞班、马尔代夫、普吉岛、加勒比海等地, 直升机是高端度假人士必不可少的旅游交通工具与度假观光设施。在世界任何一个度假海滩, 特别是成熟而高端的度假海滩, 包括内陆湖, 直升飞机是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 它的视觉效果和国际化符号是超越游艇项目的。因此三亚市发展低空旅游项目, 将有力地提升三亚的整体城市形象并有力提升三亚旅游产业品味。此外, 三亚市是台风多发地区, 建立三亚市通用航空体系对于海洋救助、巡查有着不可代替的高效作用, 因此规划布置通用机场, 发挥通用航空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必要。

二、三亚发展通用航空优势分析

(一) 充分利用好海南省在航空领域的政策优势, 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作为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省对航空业的依赖程度较高, 多年来海南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航权开放和低空开放改革等众多利好因素、海南省先后出台多项促进通用航空科学布局和快速发展的政策。海南省人民政府专门设立民航办公室 (原航权办公室) , 负责协调中央部委及派驻机构与航空运输企业相关事宜。

2003 年3 月, 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批复, 建议将海南作为中国民航开放第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地区, 海南成为第一个开放航权的试点省份。十余年以来, 海南积极落实航权开放政策, 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开通更多航班, 提升机场服务保障能力, 推进民航业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低空开放工作的推进, 对1000 米以下低空空域试点开放,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机遇。低空空域开放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航线、航点、低空空域等方面与国家空域主管部机构协调沟通, 努力争取国家给海南三亚更多空域开放政策。海南省在推进国家低空开放海南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正积极扩大低空开放试点。有着众多海域和岛礁与可停泊的内陆湖、河, 随着国家对1000 米之上3000 米一下空域的逐步有续开放, 三亚低空通用航空飞机的聚集效应更加显现。面临广阔旅游市场的前景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三亚投资直升机旅游观光项目将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二) 三亚市发展航空产业基础良好

三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基础良好, 设施完备, 现有通用航空产业布局发展势头强劲。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三亚市中西北部的羊栏镇凤凰村, 东距三亚市中心约14 公里, 西距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约5 公里。2015 年三亚凤凰机场客运吞吐量突破1400 万, 承担着三亚通往国内乃至世界的重任。近年来, 南航、海航、春秋、首都等航空公司纷纷调整战略, 布局三亚, 在三亚落户大中型豪华客机, 争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客源。

目前, 在海南经营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直升机分公司、海南亚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美亚旅游航空有限公司、南海分区航空支队海洋巡查、亚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 共有航空器38 架。这些通用航空公司业务均涉及三亚地区, 主要经营业务有南部海区搜救、海上石油作业、公务飞行、海洋巡查、航空探矿、农林喷洒、海上包机、航摄游览等商业活动。

(三)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设施, 形成立体旅游交通体系

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 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之一。2015年底, 海南西环高铁正式开通并与东环高铁贯通, 形成世界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途径三亚凤凰和海口美兰两个国际机场并设有车站, 形成空铁无缝对接的零换乘接驳模式。从本质上来看, 三亚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仅仅是现有航空、铁路、公路、游艇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简单的汇总, 更在于强调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各个独立个体或子系统进行系统性的协调, 达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 扬长避短, 突出各自的优势。目前通用航空已成为各个交通体系间最重要的粘合剂, 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四) 三亚旅游资源丰富, 开通低空通用航空飞行, 将成为三亚旅游新的增长点

海南地区年可供空中游览和飞行的时间为大概为340 天左右, 居全国之首。三亚可通过发展空中旅游, 丰富海南的旅游产品体系, 增加市场的吸引力。游览观光飞行、直升机空中摆渡飞行、飞行员教学飞行、空中应急救援飞行、飞行表演、空中跳伞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通用机场, 可通过空中通道连接海南省各大景区, 发挥航空运输不受地形地貌限制的优势, 整合县域各旅游资源, 直达景点观光休闲。三亚高端游客基础好, 客源足, 发挥通用航空点对点的优势, 能满足高端商旅人士个性化需求。

(五) 发展通用航空, 三亚已经具备人才优势

依托海航集团设立的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集普通高等教育与航空公司在职培训于一体, 航空特色显著, 专业技术强, 配备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 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在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三亚市航空人才集聚, 海南航空、南方航空、首都航空、春秋航空等运输航空在三亚设立分子公司或运营基地, 数十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三亚开通航线并设立办事机构。美亚、亚龙通用航空、南方航空珠海直升机等通用航空在三亚设立分子公司或运营基地, 中信海直等多家通用航空在三亚开展通用航空业务。众多航空领域生产运行和工程技术的人才集聚三亚, 形成三亚航空人才的高地。

三、三亚市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对策分析

(一) 找准三亚通用航空与旅游产业的契合点

三亚市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要结合三亚市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机构与地域特色, 在城市空中交通、航空观光旅游、医疗急救、南海开发保障、公共安全保卫、海洋执法补给、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等方面大力发展。借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整体品味和结构。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化需要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三亚借鉴巴厘岛、夏威夷、冲绳岛等的发展历程,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 私人飞行, 特别是以直升机为核心的私人娱乐飞行、商务包机、观光旅游等将成为继高尔夫、游艇之后的又一高端时尚生活, 也是人类在水陆休闲运动之后向天空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南可以借助通用航空, 打造海陆空立体化的旅游产业格局, 让“国际”二字落到实处, 海南“国际旅游岛”名符其实。同时, 建立通用航空与110 联动机制, 形成“海陆空”一体化的无缝防控体系, 对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立体式”精确打击, 保障社会安定团结。

(二) 通过航空体育运动等大型活动带动

海南的空域、海域、旅游氛围为通用航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定期在海南举办各种与通用航空飞行相关的大型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聚焦国内外资源。三亚一年一度举办的“海天盛筵”, 与海口热气球节和环海南岛飞行拉力赛, 形成目前海南省三个影响力较大的大型非经营通航活动。但是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与省外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可以参照河南安阳的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沈阳的飞行者大会等活动提高三亚大型活动的航空专业水准。同样, 以旅游立市的张家界通过张家界国际航空旅游节, 利用飞机穿越天门洞的特技飞行表演抢占头条, 定位于高端刺激类体育竞技旅游项目, 巧妙的将航空旅游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 值得三亚借鉴和学习。

(三) 科学规划建设, 完善通用航空保障设施

高起点规划布局, 在海南省通用航空规划整体布局的基础上, 结合三亚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科学合理规划好通用航空机场及起降点。优先保障通用航空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的选址用地, 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在规划布局内自主建设、自主经营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支持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改扩建跑道、停机坪等通用航空起降设施, 支持新建通用航空机场及起降场要建设好通用航空功能设施, 鼓励大型酒店、景区、医院等场所建立直升机起降点或临时起降点, 实现通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起降点与干民航运输机场的协调发展。其次, 加强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主要是由通用航空机场、固定运营基地 (FBO) 、飞行服务站 (FSS) 、维修站 (MRO) 组成, 在通用机场建设的基础上, FBO、FSS和MRO三大服务保障体系的配套建立尤为关键。再者, 完善通用航空机场和临时起降点规划、建设和布局, 健全服务保障系统, 满足三亚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需求, 有利于加快通用航空的发展, 使其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

(四) 借力互联网+, 运用好金融和资本手段, 促进三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通用航空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与通用航空关联的经济、社会各域之中, 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产业协调发展 第10篇

1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1.1 贵州产业结构演进

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41.7%下降到2015年的15.6%,下降26.1个百分点,其中在1982年达到峰值。第二产业比重在34%~43%之间变动。由1978年40.2%下降到1992年35.9%,再上升到2015年的39.5%。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由1978年的18.1%上升到1992年28.4%,再上升到2015年的44.9%,共计上升了26.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贵州省1978年~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贵州产业结构呈现“一二三”型产业结构;第二阶段:1992年~2008年,贵州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产业结构;第三阶段:2009至今,贵州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产业结构(见表1)。

数据来源:《贵州六十年》、《贵州统计年鉴》

1.2 贵州就业结构演进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贵州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调整。1978年~2015年,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分布由1978年的82.8%、10.3%和6.9%转变为2015年的59.7%、16.2%和24.1%,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2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上升了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贵州省就业结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贵州就业结构大体呈现“一二三”型就业结构。第二阶段:1989年至今,贵州就业结构呈现“一三二”型就业结构(1989年就业结构为78.2∶10.4∶11.4)。

数据来源:《贵州六十年》、《贵州统计年鉴》

2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对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2.1 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变动大小的一个指标,用某一时期劳动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表示。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作用;就业弹性越大,拉动作用越强。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如果经济增长但就业减少,则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吸入”效应,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吸入”效应就越大。

(1)生产总值就业弹性。除了1980年(1.05)、1989年(1.03)、1990年(1.20)和2001年(1.23)外,GDP就业弹性都小于1,而且大部分是在0.5以下,GDP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比较小,就业的增长滞后于经济的增长。有些年份就业弹性值为负,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2)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比较大,其绝对值最大出现在2001年,为26.96。2002年以前除了个别年份外就业弹性均为正值。2003年以后,除了2004年就业弹性为较小的正值,第一产业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其他年份均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是由于第一产业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已经饱和,出现剩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

(3)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有轻微的波动,其最大值出现在1989年,为7.63。进入21世纪后,第二产业对就业表现为拉动作用,但是由于第二产业大多为资本密集型,对劳动力技能有特殊要求,吸纳能力有限。

(4)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贵州第三产业对就业表现为吸纳作用,且比较稳定。总体看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于第二产业。且随着贵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对传统服务业升级打造,对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要求,急需提高劳动力素质,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见表3)。

2.2 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测量产业结构效益的指标,用来反映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产值比重/产业就业比重。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的变化幅度并不完全一致,致使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了劳动报酬的差异,导致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从长期而言,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应趋近于1。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就业人员,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将会向其他部门转移。通常情况下,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

(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前,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5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的趋势在加快,更加偏离均衡值。第一产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部分年份都大于3,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比较平稳,且均小于第二产业。说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于第三产业,与贵州“工业强省”发展战略吻合(见表4)。

贵州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3 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测度经济结构效益的一种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偏离度越小,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越均衡,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经济效益越低。结构偏离度为正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

(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劳动力有转出的压力。且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大,第一产业结构越来越失衡,出现了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二者之间发展不协调。第二、三产业要承接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现为正值,说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第二产业有转入劳动力的吸引力。且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6之间波动,偏离度最大年份为2002年(6.50),偏离度最小年份为1996年(1.26)。比较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大,这是由贵州经济结构以及第二产业为资本密集型的现实所决定的。2002年以来结构偏离度有变小的趋势,第二产业不协调状态趋于有所缓解。

(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现为正值,但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没有第二产业强。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0.8~2之间波动,偏离度最大的年份为2005年和2006年(1.74),偏离度最小的年份为1984年(0.80)。整体上来看,第三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且对就业有一定的吸纳能力(见表5)。

比较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需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和能力,随着贵州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运行,产业结构会更加趋于合理,经济运行效率会得到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会互动发展。

通过对贵州分产业就业弹性、分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贵州第一产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劳动力。这些隐性失业人口需要向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就业弹性比较大的第二、三产业转移,由此,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3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目标是减小产业之间劳力生产率之间的差异,提升各产业就业弹性,使产业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3.1.1 加快农业升级,推进产业化进程

贵州发展农业,一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升级。根据地区实际,大力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不同地区应结合地域和资源优势,提升优势产业,发挥规模化与品牌效应,走出一条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二要发挥产业龙头企业作用,推进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1.2 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发挥名牌优势,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高贵州经济质量。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重点。在对贵州传统优势产业,如煤炭产业、电力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升级改造同时,大力推进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贵州经济科技含量。二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辐射效应。以贵州“5个100”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3.1.3 着力现代提升传统,推进服务业发展

一是提升传统服务业。提升购物、娱乐、餐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运行质量和经营档次;强化传统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并拓宽服务空间;规范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着力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贵州以旅游业为代表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做到“一地一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力度发展以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咨询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提升贵州服务业档次。

3.2 就业政策

3.2.1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调节地区经济运行的重要媒介。它沟通企业与劳动力,有效地推动产业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因此,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消除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沟通障碍,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统一、高效、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优化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劳动力的流动速率。

3.2.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一要拓宽培训资金投融资渠道,完善培训体系,提高职能教育水平,有效提高劳动力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使劳动力适应岗位要求。二要扩大培训范围。不仅要对城镇居民进行培训,还要把贵州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内,为贵州产业转型提供劳动力“蓄水池”。三要建立多形式的培训主体。坚持以政府开办的培训机构为主体,多方探索企业、集体、私人等培训机构,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

3.2.3 去除劳动力城乡流动的行政性壁垒

一要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障碍以及依附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制约,逐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通过市场机制使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就业相对公平。二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集体土地以及宅基地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张抗私,高东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6).

[2]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3]景跃军,张昀.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及协调性分析[J].人口学刊,2015(5).

[4]张耀武,董振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7).

产业协调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协调;模型的构建

引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量的增长,而缺乏质的提升[1]。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有质量的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协调。因此需要构建协调评价模型来评价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的协调性。

沈望舒[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共性障碍来自产业链建设的缺失和不完善;冯华等[3]指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黄学[4]等认为产业链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是“创意”在产业内贯穿的基本条件。但他们没有提出供应链链协调性评价问题。本文将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创意产品、人员、组织三个方面识别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存在的冲突——文艺性与商业性、熟悉性与新颖性、垂直整合与灵活专业化、个人灵感与创造性体制、需求探寻与市场建设,并基于这些冲突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协调评价模型。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在供应链协调方面的比较:

产品和组织特点的不同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在产业链协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文化产业一般使用“产业链”一词来表述制造业中“供应链”的概念,因此本文中的产业链协调等同于供应链协调)。

(1)产品方面

首先,价值来源不同。文化创意产品是经验商品,它的价值源自主观体验,价值判断主要依靠感知和情感;而制造业产品是实用产品,实用性定义了产品特征和用途,价值判断主要依靠产品的实用性能[10]。

其次,质量评判标准不同。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主观体验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要识别和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是极其困难的;而制造业中,实用性可以允许系统地比较不同的产品,它为明确的、相对固定的质量标准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一双鞋子的质量可以从耐久性来评判,而一部电影的质量却很难有确定的评判标准。

(2)组织方面

首先,人员构成不同。文化创意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是创新驱动的,对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创新能力要求很高;而一般的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因此管理創造性资源成为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

其次,生产过程不同。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主要依靠创意人员,创作过程难以监测和控制;制造业产品大都是标准化的产品,生产过程易于控制。制造业组织一般采用标准的流程来进行人员管理,其需要协调的问题是流程的问题;而文化创意组织内的人员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流程管理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造性,这是文化创意组织面临的需要协调的主要问题。

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协调性的评价,大都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模型。而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不论从产品还是企业方面,文化创意产业都与之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无形性和非实用性,文化创意企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5,6]。因此评价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协调性,不能参照基于功能的协调评价方法。本文拟从文化创意产业链中存在的冲突出发,构建基于冲突的协调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协调评价模型

该模型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强两个特点。

全面性:从产品、人员、组织三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模型,能全面地对产业链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其中艺术性与商业性、熟悉性与新颖性是文化创意产品创作中需要平衡的协调,垂直整合与灵活专业化、个人灵感与创造性体制、需求探寻与市场建设涵盖了创意人员、创意组织两个方面。

针对性强:传统供应链的协调评价模型侧重从功能角度来评价供应链的协调性,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内容为王”的产业,从产品创作到企业运作都与传统制造业截然不同。本文针对文化创业产品、产业的特点,从冲突的角度出发,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协调性的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结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从产品、人员、组织三个方面识别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中存在的冲突,并构建了基于冲突的协调评价模型,以期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没有通过实证来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这也是后续工作中有待完善的。(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沈望舒.完善产业链——决定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战略关键词[C].北京: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2009.

[3]冯华,温岳中.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82-86.

[4]黄学,刘洋,彭雪蓉.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平台研究——以杭州市动漫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4):52-59.

[5]Joseph Lampel,Theresa Lant,Jamal,Shamsie.Balancing act:Learning from organizing practices in cultural industries.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3):263–269.

河南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分工越来越细, 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 寻找规划河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路径, 发挥区位优势并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很多。1940年,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 书中在阐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 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即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 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形式, 1950—1970》中, 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投资和技术进步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而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汪茂泰和钱龙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中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 提出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演变趋势与这些研究相符吗?河南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以1978—2011年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建立模型来探索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方向。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这可以从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看出。

从图1可以看出, 随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相比而言,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7.6%, 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11年的57.3%, 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 非农产值比重在不断上升, 这符合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1978—2011年中, 较为重要的年份是1986年和1992年。在1986年以前, 河南省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 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 其次是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最小。1986—1991年间, 河南省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格局, 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从1992年开始至今, 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但是,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3%, 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10%, 可见, 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高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4年的48.9%, 从2005年的52.1%上升到2011年的57.3%, 而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7.9%下降到2004年的46.2%, 从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1年的46.6%, 2005年以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2005年以后河南第二产业迅速发展,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严重偏低, 从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 而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4%, 河南省第三产业一直缺乏竞争力。总的来说,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 这已经成为河南省在中原崛起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Romer认为, 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 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只依赖于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必须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在资本、劳动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 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 假定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函数为:Y=F (x1, x2, x3, ε) , Y表示总产出, xi (i=1, 2, 3) 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 ε表示除了三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则模型logY=β0+β1logx1+β2logx2+β3logx3+ε可直接求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检验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1978—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 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R2=0.9986, 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 从回归结果来看, 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721, 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 GDP将会上升0.721%,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24, 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 GDP将会上升0.424%。

R2=0.99, 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 从回归结果来看, 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河南省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 模型系数为0.512。

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国1978—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 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R2=0.999, 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 从回归结果来看, 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中国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53, 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 GDP将会上升0.453%,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631, 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 GDP将会上升0.631%。

R2=0.9976, 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 从回归结果来看, 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中国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 模型系数为0.924。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国的水平,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说, 第二三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并且与第一二产业相比,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 需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三、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 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 “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组合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产业动态优势也时刻在发生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式,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经济状况, 依据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区域优势, 要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 逐步增强对发展中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河南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 要加大对交通、通讯、城市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 还要加强对市场、社会服务等投资软环境的建设, 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 大力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 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 强化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专业咨询等配套服务, 提高和加强对转移企业的服务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应注重协调原则。要注意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出发点, 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 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重点调整转移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 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的协调统一发展。

首先, 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引导转移资本投向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研发及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型农业的开发, 以及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 以改造传统农业并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

其次, 不断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第二产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 若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 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发展第二产业过程中, 要注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共同发展战略, 还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优势, 继续保持在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的优势地位, 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 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创业, 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最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 河南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都严重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 改变落后状况, 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 有利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 引导转移资本投向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领域, 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成长性服务业。

河南省应抓住机遇, 扩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和接纳, 适度控制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 逐步提高产业吸纳的层次。准确选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 引导产业转移资本投向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 以提高承接的效率和水平,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同时, 可以实施适度的提升式承接策略, 引导转移资本投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 更能够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起点上, 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引进新兴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这对促进河南省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政治算数[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2]钱纳里, 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

[3]汪茂泰, 钱龙.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 (2) .

[4]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和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

[5]张晓宁, 霍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研究——以陕西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

上一篇:游戏情节下一篇:初中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