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2024-05-07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精选4篇)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第1篇

一、孔子的美育思想

1.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是在先秦时期奠定的, 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又是构成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美育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后世儒家美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差不多都可以上溯至孔子, 实际上是孔子美育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拓展。剖析孔子的美育思想, 对于了解整个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孔子重视诗乐, 更是看重它们的教化作用, 看重它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影响。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服务、为实现“礼”和“仁”的理想服务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主张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即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的修养, 而“诗”和“乐”正是实现“修身”的根本途径。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 也是政治家, 他一生都在为他的政治主张而奔走, 都在谋求为国家、为社会、为统治者服务, 所以他更看中“仁”和“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偏差却伴随着儒家思想传统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使得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一直成为主要倾向, 而美育的地位也未能得到应有的认识。

3. 孔子的美育观。孔子认为:“里仁为美。”以“仁”为邻, 才是美。这可以看出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 更可以看成是孔子对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从“里仁为美”的定义出发, 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尽善尽美。“《论语·八佾》云: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孔子所说的“善”是以“仁”为美内涵的思想美。“尽善尽美”作为孔子评价艺术作品社会功能的美学标准, 也是他崇高的审美理想。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这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 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强调以理节情, 注重情感教育, 尤其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 孔子十分重视美育的情感特征。他说,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4. 中国美育观演变的特色是有悠久的美育传统, 同时到现代也注重借鉴西方美育经验, 使古老的美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美育的功能可以从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加以分析。孔子很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美育作用, 正是通过陶冶人们的情感, 从而使某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伦理规范, 变成个体的内在自觉的心理需求, 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美育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逐渐被纳入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中,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孔子以其丰厚的美育思想体现在人文关怀、高尚情操等方面, 而且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 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特征有:趣味性、感染性、多样性。当代中国美育的使命定位是美育在现代中国扮演着个体人格的启蒙和解放的角色, 承担着塑造符合新文化标准的“新人”的使命, 从而成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教育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 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蔡元培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育之父”, 他大力倡导和实践美育, 将美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方针, 带动美育研究和实践, 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把美育提到很高的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 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一、呆板凝滞的, 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 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 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 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 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

现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真正的实施和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其原因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合适的环境。社会风气日下、就业机会减少, 使人们将希望聚于学校教育上, 而急功近利的追求升学率以及和实际相脱节的德育并不能对此有所改变, 美育在实际中更是没有被正视。

三、孔子美育思想与中国当代美育思想重要意义及影响

孔子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他对美育都是十分的重视, 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从而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美.仁始终贯穿于他的美育思想之中。他的美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美育工作亦具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所以孔子美育思想和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于当代学生审美教育重要意义及联系。

在当代, 对学生实施美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 主要包括:第一, 体验自然;第二, 欣赏艺术;第三, 品味传统;第四, 师法英雄。尤其是艺术教育, 应该成为美育的基本手段与重要途径。因为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态, 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 以促进审美发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发展, 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艺术教育可以发展感性。

总之,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中国古代丰厚文化的积淀, 蕴含着美与善的统一、完美人格的培养、诗教与乐渗透等美育理论, 以美导善的思想是医治当今德育的良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育思想, 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当代美育的一个特殊课题, 学生正承受着学习和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 美育需要注意把他们引导到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这一轨道上。就现代教育体制而言, 实用主义教育在现代中外教育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美育尤其需要竖立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这面个体发展大旗, 把感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发展目标灌注到学生的自我人格认同过程之中。是中国当代教育也是中国当代美育始终坚守的目标和使命所在。因此, 发扬孔子美育思想对中国当代美育思想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谭好哲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2].《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姚全兴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0

[3].《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谭好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中国传统美育观与当代人格塑造 第2篇

中国传统美育观与当代人格塑造

孔子、蔡元培等人提出了较为深刻的美育思想.中国当代的.人格塑造应从这些传统美育观中吸取注重扬美弃丑、注重艺术、注重非功利等美育精髓,在社会中培养具有人格美的当代人.

作 者:张红兵  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重庆,408003 刊 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L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5) 分类号:B83-0 关键词:美育   继承   人格   塑造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第3篇

众所周知,宗法制社会是由父系家族构成的,宗法关系首先是家族关系,以家族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进一步具体化,即以“家”为本位。孟子云:“积家而成国”,“国之本在家”,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国家是家庭的放大,人伦关系在本质上也不外是家庭伦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三伦是关于家的伦,君臣一伦是父子伦的仿效,朋友一伦则是兄弟伦的类推。而在经济上,也是以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为主,因此家庭生活也就成了宗法制社会生活的主要形态。以“家”为本位再进一步具体化,就是以个人的治理为本位,而个人的治理又是以格物、致知为其前提的,故儒家经典《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准则。儒家的“仁学”(先秦)、“性学”(两汉)、“心学”(宋元明清)如此,道家的“尊生”、“贵己”、“无为而治”的学说也是如此。“释”家虽主张出世,但自从在中国扎根之后,也一变而富有人世生活的情调,其所倡导的“在家即佛”、“悟道成佛”、“万法尽在自心中”,也是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前提。

由于宗法制社会是以“家”为本位的,“国之本在家”,因此,注重家庭教育或家庭美育,也就成了我国传统教育(美育)的显著特色。如现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胎教”,在中国则已是古已有之的事。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家教经典《颜氏家训》记载:“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1]即建议把这种眼不见恶事,耳不听乱语,只听讲究礼仪的音乐,只吃美好的食品的胎教方法,要写在玉片上,珍藏起来,世代相传。至于对子女进行美育,更是历朝历代为人父、为人母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极为关注之事。据文献记载,楚庄王时,贤大夫申叔时有一段论傅太子之道,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2]其意是说:教之记载天时人事的历史典籍,使其懂得褒善贬恶的道理,以劝其心;教之先王世系谱牒,是为了使他知晓有德之人为何显名、而无德之人何以被废弃的原由;教之诗,是为了显扬美德、耀明他的心志;教之礼,是使他知道上下尊卑的差别;教之乐,其目的在于疏散他的污秽之气与镇住他的轻浮之气;教之先王的法令,是让他了解百官的职事;教之治国的名言警语,是为了使他光大美德,而以先王之德行来教化人民;教之史书,使其明白兴衰成败的规律而得以戒惧;教之先王的训典,是为了让他懂得若要世族兴旺发达,其行为必须合乎道义。其后,孔子是时作为一介平民,对其子女的教育也是无微不至的。在他看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进行美育的关键所在,故而,对其子女的诗、礼、乐教育更是无时无刻不关怀备至。据《论语》载:一次“鲤(孔子之子)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3]

事实上,中国之所以称之为文明古国,之所以称之为礼仪之邦,是与从古至今注重家庭教(美)育密切相关的。与华夏文明相辉映、以家庭教(美)育为其核心的历史文献,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以来,至近代的《曾国藩家书》、《毛氏家训》……可以说历朝历代从未间断。近代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认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是实施美育不可或缺的三条途径,要做到彻底的美育,必须从人类的最早一步“胎儿”实行,这“虽不能溢出范围,推到优生学;但至少也要从胎教起点……要从公立的胎教院与育婴院着手。”[4]主张孩子生下来后,把婴儿交给保姆,送到与胎教院联合在一起的育婴院扶养,在保姆的照顾下,让孩子从成人的言语动作、态度衣饰等方面受到教育;到了3岁,上幼稚园。在美感有一定的发展后,上舞蹈、唱歌、手工课,哪怕是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并指出,胎教院与育婴院的环境必须精心策划,布置要十分讲究,而“在这些公立机关未成立之前,若能在家庭里面,按照上列的条件小小布置,也可承认为家庭美育了。”[5]可见,我国历代先贤、哲人、美学家、教育家以及有识之士,对家庭教(美)育都是极为重视的,这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生动体现。

这种对家庭美育的重视还可以从风靡一时的《傅雷家书》中得到体现,这本曾经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奖,至今还在再版的家庭教育经典,其核心部分就是美育。傅雷的家庭美育基本原则就是“做人”。他曾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并说:“吾教育之原则,素来主张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6]并且认为,“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 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和态度。” 现实的人与智能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成员。一个学者或专家,如果没有明确的世界观,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没有高雅的审美情操,不仅在事业上很难有多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也是有困难的。这正是傅雷一再强调“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的原因。

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国人、西方人就不重视家庭教(美)育,尽管其历史文献不如我国的那样悠久、丰富、深广,但对家庭美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就以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来说,他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见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开始,在孩子一生中,家庭教育有早期性、基础性、持续性、终生性、及时性、随时性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近些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把美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美育在全民教育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已在社会各界达成了共识。然而,在众多关于美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基本上是围绕着学校的或社会的美育进行,对家庭美育的相关问题涉及甚少,以至于使家庭美育常常误入歧途。然而,就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如何在家庭美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倒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对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也就愈来愈来高,这就导致在家庭美育中的素质教育呈现出极为矛盾的状态:从总体上讲,是忽视素质教育;从具体来看,是扭曲素质教育。这一方面表现为,不少家长把子女能否升入大学看成是子女是否成材的惟一标准,因而只注重其智力开发、文化学习,而忽视其道德的修养和能力的培育;另一方面,拼命让孩子去学音乐、学绘画、学钢琴、学舞蹈……将素质教育扭曲为技能教育。因此,不少家长整天对孩子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成名成家的教育,缺少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身心素质的人文关怀。如当孩子们被强迫学习一些文化课、技能课时,尽管孩子满心不愿,甚至涕泪交加,而父母在一旁要么满面堆笑,一连串的许诺利诱;要么怒目而视,大声呵斥。在此之下,也许孩子的文化知识或艺术技能是提高了,而出现更多的则是孩子对外部环境认知的缺乏和不适应,那些在家庭教育中被断裂和缺失的东西,势必斑斑驳驳地映射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上,一旦有所触发,就会在一定在程度上左右着他的命运,甚至终使其生命之船“触礁”。社会上屡见不鲜日益增多的种种青少年犯罪,既是偶然的,却又有其必然性,是当今教育畸形发展所开出的“恶之花”。不健全的心理状态,漠然的生命意识,偏离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人格的低下和人性的丧失。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也指出:“‘现代化’的时代之波,在物质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却在精神上造成了空虚和格调低下的现象。……由于‘现代化’把重点放在大量的物质生产、提高效率及合理分配上,所以,物质生活虽然得到提高,但为追求物质文明而牺牲精神文明,出现精神生活贫困化。”[7]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美育的重视,其对素质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的强调,这对我们的启迪,可以说是既深刻又是全方位的。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完善的人格精神,是实施家庭美育的关键。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不仅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愿望,同时也为审美教育,尤其是家庭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把家庭美育认真而科学地开展起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这正是在教育日益功利化的时代重提家庭美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课题项目: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

[1]《颜氏家训》[M],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123页。

[2]《国语•楚语(上)》[M]。

[3]《论语•季氏》[M]。

[4]《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版,154-155页。

[5]同上,155页。

[6]《傅雷文集•书信卷》[M],上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175页。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第4篇

一、孔子的美育思想

1.“兴于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曾说过:《诗经》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并认为“诗教”是一种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情感,培养正确的情操。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3]他也赞同孔子对“诗教”的看法,并认为《诗经》能以情感人,最终使人获得正确的情感品德。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也提到:“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三百篇之大义也。惟其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4]“诗教”通过诗歌教育在塑造高尚的品格、提高思想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塑造君子形象,最终成就善良人性,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审美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孔子提倡“诗教”的审美教育方式,不仅实现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达到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是指人的文采;质,质朴的意思。孔子认为既要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文采和质朴配称得当,使外在感性形式和内在的高尚品德充分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2.“立于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指约束自己;复礼,指遵循礼的要求;为仁,指实现仁德。孔子认为做事情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学会克制自己,这便是仁。孔子将礼和仁联系在一起,“仁”是人所追求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礼”是一种高于物质的外在约束,由此可以得出“礼”是立足于情感而又规范情感的,并且在实现人修身和立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修养仁德,心存善念,就不至于有恶行。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心灵美好的人,就不会有邪恶的想法。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礼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言行,培育人的道德情感,“礼”的实质是以真诚仁爱的思想情感为基础的,这与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3.“成于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孔子在齐国闻《韶乐》,竟然三个月吃肉不觉其滋味,达到了精神世界对世俗世界的超越。《韶乐》俨然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层次。徐复观先生曾说过:“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远出于后世尊崇他的人们的想象之上,这一方面来自他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一方面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5]孔子“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乐是建立在内心真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通过艺术的形式引发真情实感的流露,从而得到内心境界的提升。注重“乐教”对审美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通过“中和”的方式扩展人类内心善良的情感本质和道德欲望,又消解融合那些邪恶的欲望思想,从而实现“乐教”在审美教育中的真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当代小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小学审美教育中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断改革创新,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当下,审美教育成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小学审美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因素的阻碍,又沦落为传统教育的绿叶,成为了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面子工程,虚有其表。

首先,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相关政策,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等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音乐课程和美术课程,从而加剧了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差距。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下,但是每个人的品质是差不多的,是后天的教育改变了我们的习性。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难以配备,就忽略掉对于他们的审美教育,这将成为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遗憾。

其次,在小学阶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但是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之后,小学生们真正学到了哪些传统文化知识?小学阶段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书法、国画、《论语》、《弟子规》等较为基础的内容。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了两年相关课程之后,只能背诵简单的名言警句,对人物故事有大概的了解,但是对内容的具体含义只有模糊的印象,甚至不理解其含义。即使开展了像“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等诸如此类的亲子活动,小学生们也并不能真正了解事情背后所关联的“孝道”、“美德”等含义。纵观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教学的模式化,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对于小学审美教育的实践活动是不是从根源上进行教授?空洞的讲课形式,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理解误区

首先,部分学者认为孔子提倡的审美教育思想是通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学形式进行的全面教育,因此建议取消专业性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然而,他们只是认识到了孔子审美教育思想中表面的含义,并没有深入地领悟孔子真正的审美教育思想。全面的审美教育,并不是硬性要求学生学习大量的传统文化,而是通过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传统教学和其他教学途径实现培育学生思想道德,增强审美能力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全面发展。

其次,有的人理解的传统审美教育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审美教育思想是相悖的。孔子授课,不仅在杏坛教育学生,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教育学生。他的弟子就算己经在外从仕,但还是会继续学习,甚至跑回来向孔子请教。例如,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后,还要专程回来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论语·子路》);在季氏讨伐颛臾前,孔子亦对已经做了官的冉求、子路进行了批评教育(《论语·季氏》)[6]。大部分家长认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校或辅导机构的事情,自己没有能力对子女进行审美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严重局限了孔子审美教育理念的传播。

三、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启示

1. 通过“诗”教培养学生树立“君子”意识

孔子心中的“君子”是达到行善事、达明理、饱学识的理想境界的人,并且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关于君子的论述。孔子也提倡通过“诗教”来实现“君子”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培养。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经心于善道而不在意衣食,君子只为道义担忧,不为困境而愁虑;“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以忠信对待人,合群但不谋私利;“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君子不因一时的成就而洋洋得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要具备行为敏捷、说话谨慎的能力;“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落实到小学审美教育当中,我们要在充分理解孔子“诗教”审美教育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特色化的课程改革。例如,通过让小学生排演小品或舞台剧的形式加深对古诗词以及传统故事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君子”意识的培养兴趣。加深小学生们对“君子”形象的认识,不仅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2. 通过“礼”教端正学生的思想品德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一个没有仁德思想的人,是不能恪守礼的约束的。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认为真正的礼不是表面奢华的炫耀,而是内心的真挚情感和高尚的美德。由此看来,“礼教”非常强调内心的自我约束,同时强调源自内心的真诚情感,即所谓“著诚去伪,礼之经也”[7]。所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在“礼教”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针对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进行分层教育,而不是笼统的说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好人好事的新闻短片或优秀传统礼教方面的影视资料,引导性地加深他们对于“礼”的认识和了解,鼓励他们记录身边的文明现象。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要增强传统礼教课程的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日常文明用语、传统礼节以幽默易学的方式教授给他们。例如,通过设置奖励的形式调动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更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优势,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3. 通过“乐”教实现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

审美教育中美与善的融合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孔子在实践中发现,“乐教”对于调和人的情绪和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帮助。当人沉浸在艺术境界中时,可以祛除邪念,引导人向善,从而使人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朱子所说的“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缺”[8]。小学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审美教育的形式,关注教育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各类艺术知识,调动学生审美思想养成的积极性。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时,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审美教育要提供多样的审美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体验外化,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例如在校园里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学生增强高雅艺术的熏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同时为学生讲解歌词含义、歌曲韵律、以及歌曲背后蕴含的励志故事。

四、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成为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道德教育是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必经之路,而审美教育则是打开学生通往审美最高境界的一扇窗。审美教育在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陶冶其审美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朱光潜同样对审美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因此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至少须先有审美教育,才有政治经济改革的条件”[9]。同时,孔子审美思想的精华一直以来为小学审美教育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理论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并结合当下的教学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审美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周倞.《论语》中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张亨.论语论诗[J].文学评论,1980(6).

上一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下一篇:两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