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感染范文

2024-05-10

家庭感染范文(精选3篇)

家庭感染 第1篇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调查内容

在HBs Ag阳性的家庭中调查其配偶及子女是否感染过HBV及生活史, 并按国家规定作HBs Ag和表面抗体检测或有县、市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院的检测报告者。

1.2 检验方法采用ELISA法或反向血凝法。

2 结果

本次调查HBs Ag阳性者17户, 17对夫妇, 男方是HBs Ag阳性, 女方是阴性, 其中一户所生子女全程足量接种乙肝疫苗, 未感染乙肝, 其余16户HBs Ag阳性感染家庭中, 母亲产生表面抗体14人, 占87.50%, 未检出抗体2人, 占12.50%;所有子女44人中, 子女全部感染4户 (12人) , 两子女感染者户 (12人) , 一子女感染6户 (6人) , 共感染30人, 感染率为68.18%;未感染14人, 其中表面抗体阳性8人, 抗体未检出6人。所有子女出生后都在父母身边长大, 除生病就医外, 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父亲为HBV携带者是唯一的感染因素。

3 讨论分析

3.1 HBV的传播方式

HBV的传染靠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 血液中含HBV的量最高, 是主要感染来源;易感者是有免疫缺陷和免疫功能不全的人群 (婴儿出生后至免疫功能发育健全) , 经破损的皮肤、黏膜而感染。现被公认的传播途径是血液、血制品、母婴感染[1]。HBs Ag携带者, 多数导致母婴垂直感染, 因出生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对HBV不能识别, 不能产生免疫应答。感染率的高低与感染者的年龄和HBV量的多少有关。此外, 还有医源性机会感染 (如输血、手术、破损皮肤、黏膜等) 及性感染途径[2]。流行特点是家族集中性。父系家族的子女感染主要是婴儿出生后, 在易感期内感染。

3.2 孕早期感染因素

近年来经过流调发现有父系家族感染, 有人研究发现, 在精子胞浆中有HBV-DNA, 认为可能在受精卵期感染, 是宫内感染的一个原因[3]。据研究报道, 宫内感染率约5%~10%。多数人认为, 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4]。但是, 父系感染的配偶, 是HBV阴性, 所生子女能否携带HBV尚未见报道, 所以早期胚胎感染, 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如能确证受精卵感染, 则是父婴感染的主要原因。

3.3 不能完全排除母婴传播

在父系感染的配偶中, 母亲多已产生表面抗体, 说明感染过HBV, 是免疫应答的结果。如在感染期生产、喂奶, 不卫生的喂食、哺乳可能发生感染。母亲虽不携带HBV, 但与携带HBV的配偶密切接触, 尤其是孕晚期可引起围产期感染;其次身体、衣被等物, 被含HBV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也可能发生感染。因HBV对干燥、紫外线抵抗力较强, 在物体表面干燥的血液中, HBV可存活一周[5], 所以污染物可能通过婴幼儿破损的皮肤、黏膜造成间接感染, 这是父系家族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父亲密切接触易感期婴幼儿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通过流调, 父系感染子女的原因, 除不能排除早期宫内感染 (受精卵期) 外, 与父亲和易感婴幼儿经常的密切接触有关。30个被感染的子女多系家庭生活物资匮乏, 生活困难时期所生, 营养状况不良, 抚养子女喂养方式不科学、不卫生, 婴幼儿的破损皮肤黏膜难免被含有HBV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所感染, 加上对乙肝防治知识知之甚少, 所以机会感染较多, 也是父婴感染的重要因素。

3.5 父系感染家族中未感染其妻子的原因

在调查的17户中, 17对夫妇男方是HBV携带者, 女方均不携带HBV, 并且有14人已产生表面抗体, 因她们免疫功能正常。成人感染后, 绝大多数人有特异性免疫应答可清除HBV, 多为一过性感染。她们即不发病, 也不携带HBV, 不是HBV的传染源。近来有专家说:夫妻间HBV感染的机会高达90%以上, 但使对方成为HBV感染者的机会并不多, 只有6%[6]。

4 预防阻断

根据以上分析, 父系感染家庭中, 孕产妇虽不携带HBV, 在围产期仍是婴幼儿易感期, 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即应全程足量接种乙肝疫苗, 特别是首针及时 (出生后24小时以内) 接种, 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婴幼儿未产生抗体前, 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可有效保护易感婴幼儿。抗病毒预防:据母婴阻断报道, 在孕前、孕期服用拉夫米定可取得较好的阻断效果 (父是HBV阳性者可参考试用) 。婚前未感染HBV一方应全程足量接种乙肝疫苗, 产生保护性抗体, 以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周正任, 主编.医学微生物学[M].第6版.人民出版社, 200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M].2005.

[3]朱启镕.第二届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疫苗与临床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2, 20 (4) :259-260.

[4]田庚善.乙肝母婴传播怎样阻断[N].健康报, 2007年6月4日.

[5]庄辉院士.加强对医务人员乙肝的免疫预防[N].健康报, 2006年7月4日.

家庭感染 第2篇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县(市、区)疾控机构免费检测任务数____,医疗机构免费体检任务数____,医疗机构救治补助任务数____,疾控机构免费随访任务数(人数)____。(每个县填写自己县情况)2、2015年疾控机构免费检测和医疗机构免费体检任务数测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5年医疗机构救治补助任务数测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4、2015年疾控机构免费随访任务数测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

5、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享受体检服务,但每次体检报销费用不超过_____元,体检项目仅限于赣防艾办[2015]1号文件规定的_____种可选检测项目范围。

6、县级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随访管理工作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可从江西省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救治工作中艾滋病随访管理经费合理开支,可按每年随访4次艾滋病患者、每人次补助_____元标准发放。

7、对于主动接受艾滋病检测、体检、随访和救治服务,并配合疾控机构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艾滋病患者,可以给予适当的___________补助。

8、体检对象或其监护人要提供_______和_______向常住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提出抗病毒治疗前定点医疗机构免费体检,填写定点医疗机构免费体检申请表。

9、体检对象持申请表,_______周内赴当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评估和体检。

10、对患者每年提供一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免费检测服务,定额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一次性补助_______元的上限,其中设区市疾控中心检测费上限为_______元、定点医疗机构可选检测费上限为____元。

11、随访对象信息管理实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原则。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江西省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救治工作方案》提出救治工作基本原则。A坚持知情自愿 B坚持统一方案 C坚持属地管理 D以上都是

2、救治对象申请救治补助需提供以下哪些材料,并签订救治协议书。A、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B、艾滋病确证阳性报告单

C、城乡低保证、农村五保证、优抚证等证件之一,或者村委会/居委会出具的贫困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D以上都是

3、救治对象出院后需持什么材料到常住地的县级疾控机构申请补助并填写救治补助申请表,报销部分治疗费用。A出院小结或门诊病历 B体检报告单 C救治协议书

D治疗费用补偿结算清单或医药费补助审核单或其他治疗费用支付凭证

4、以下哪些患者可以享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疾控机构检测? A、江西省常住居民、在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B、江西省常住居民、艾滋病抗体筛查复检阳性者

C、江西省常住居民、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者和艾滋病病人

D、江西省常住居民、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5、体检对象需持哪些材料到常住地的县级疾控机构申请补助,报销体检费用

A体检结果报告单 B体检费用清单

C定点医疗机构免费体检服务申请表(患者保管联)D门诊病历

6、我市出台《精准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市、县疾控中心原则上采取____方式结对帮扶。

A123

B321

C231

D234

7、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救治工作救治原则是____。A应知尽知、应检尽检、应救尽救、应管尽管 B应检尽检、应查尽查、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C应知尽知、应查尽查、应救尽救、应管尽管 D应知尽知、应查尽查、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8、我省艾滋病救治工作从_____起执行。A、2015年3月30日 B、2015年2月15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5年4月14日

9、病人是否符合救治时间要求看_____。A、医疗机构开具的发票日期为准 B、病人出院日期 C、病人入院日期 D、病人发病日期

10、非我省户籍的在赣常住居民要拥有以下哪些证件,才能享受我省救治政策。A、居住证 B、房产证 C、医保证

D、社保证或学生证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我省外出务工或生活的艾滋病患者,在外省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机会性感染治疗,且接受我省疾控机构随访管理的,可以享受我省的救治补助政策。

2、如艾滋病患者本人已经死亡,则不可享受救治补助。

3、对于艾滋病患者本人没有办理银行卡的,可提供其直系亲属的银行卡信息,无须经患者本人同意。

4、只要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均可申请救治补助,但同时合并其他相关疾病除外。

5、对于在定点医院治疗期间出现确证检测结果不确定、治疗结束后三个月之内复检确证阳性的艾滋病患者,其前期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费用可以给予报销。

6、对于艾滋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门诊体检费用,可以纳入体检项目报销。

7、对于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且在同一季度内报告地已经随访的,常住地可以补充随访一次以完善相关信息,但不得开支随访补助费用。

8、各地不得将艾滋病患者单纯骨折、外伤、住院分娩、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明显与机会性感染无关的病种的救治费用纳入补助范围。

9、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住院医药费用在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剩余的自费部分,可以据实补助。

10、贫困救治报表中的一览表(附件7、7-1、10、12)只需填写单月报销或者随访情况,不用体现全年报销或者随访情况。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您认为艾滋病患者的个案信息内容即归档内容应包括哪些内容

家庭感染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检查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儿的父母亲为对象, 他们年龄在27~41岁, 身体均健康, 无胃炎, 胃癌或相关病史;另外, 此次入选的家庭均为典型的三口之家。

1.2 13C尿素呼气试验 (13CUBT)

患儿父母于空腹下被收集基础呼气样本后, 服用含75mg13C尿素粉剂的75ml不含碳酸的溶液。30min后收集呼气测定样本, 用红外能谱分析仪 (美国Isodiagnostika公司生产) 测定服13C尿素前后呼气样本的结果, 由计算机自动打印出报告。结果判断:>3.50为HP阳性。

1.3 HP感染的判断标准

以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104位13C尿素呼气试验 (13CUBT) 阳性患儿家庭中双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有51例, 占49%, 13C尿素呼气试验单亲阳性的有39例, 占37.5%, 双亲阴性的有14例占13.5%, 如下表1。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hori, 简称HP) 是1982年Marshell及Warren从胃炎病人的胃活体标本中发现并培养成功的[2]。大量的研究证明, HP与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脂肠溃疡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儿童浅表性胃炎及功能性胃肠紊乱症致病因子。1991年Parsonne等提出HP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HP在世界上广泛流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感染率相差很大, 与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卫生状况、人群及儿童的认识程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人群的感染率在40%~60%, 在发展中国家, HP的感染率可高达60%~70%。一次研究表明, 50%的成人HP感染是在儿童期发生的。

本组调查104位患儿双亲中13C尿素呼气试验双亲阳性的有51例, 占49%, 13C尿素呼气试验单亲阳性的有39例, 占37.5%, 双亲阴性的有14例, 占13.5%, 由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1) 双亲均阳性的父母所占的百分比为49%, 将近一半, 而双亲均阴性的父母所占的百分比仅为13.5%, 由此可以看出, 双亲均阳性的父母占了调查的多数; (2) 由双亲阳性到单亲阳性再到双亲阴性, 它们所占的百分比由49%到37.5%再到13.5%, 数据呈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由这两点我们可以推测,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父母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HP的传染源多数认为是人类本身[3]。HP能感染人类胃组织, 又能从唾液、粪便排出, 污染外环境。另外, 从狗、猪、猫身体中也可分离出HP, 这些动物也可能是传染源[4]。本病经口传播[5], 通过饮水、食物或密切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内[6]。感染常伴有家庭聚集现象, 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风险期, 很多调查发现母乳喂养史对机体HP感染的没有保护作用。相反, 母乳喂养时间持续6个月的孩子HP感染率明显升高, 这反映了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密接触促进了HP在母婴间的传播。当然如果母亲HP感染阴性, 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接触传播也有可能性, 比如在喂养儿童食物时让儿童吃家长咬碎后的食物同样可以使儿童感染上幽门螺杆菌[7]。另外年长儿童也容易传给年幼儿童, 因此, 预防儿童HP感染, 特别是经口感染对儿童来讲更有意义[8]。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其父母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调查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是否有家庭聚集现象。方法 对104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父母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 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04位患儿家庭中双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有51例, 占49%, 单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有39例, 占37.5%, 双亲阴性的有14例, 占13.5%。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父母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儿童,13C尿素呼气试验,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FommanD.Helicobacter pylo ri and gas tric cancer[J].Scand J Gas-troenterol, 1996, 214 (1) :31-33.

[2]吴传发, 吴庆文.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 2005, 18 (5) :365-366.

[3]郭智娟, 卢淑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J].预防医学论坛, 2005, 11 (1) :97-99.

[4]Bode G, Rothebbacter D, Brenner H, et al.Dets are not a risk fact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young Children:results of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Southern Germang[J].Pediatr Infect Dis, 1998, 17 (5) :909-912.

[5]刘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J].日本医学介绍, 2005, 26 (1) :22-22.

[6]Good man K J, Correa P, Tengana H J, et al.Hekicobacter Pyori infection in the columpia and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ians mission path wanys[J].Am J Epidemiol, 1996, 144 (2) :290-295.

[7]陈琳, 王克霞.淮南地区学龄前儿童母乳喂养史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5, 34 (5) :630-6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家庭感染】相关文章: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07-02

院内感染05-05

儿科感染05-21

透析感染05-23

医疗感染05-23

肺部细菌感染05-10

医院交叉感染05-13

抗感染方案05-14

HBV感染05-18

切口感染影响05-23

上一篇:开展现状下一篇: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