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2-12-26

心肌梗死是内科中常见的疾病, 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症状不典型, 仅能通过心电图及心脏标志物检查发现, 患者的预后与梗死产生的范围、侧支循环及是否及时救治有关[1,2]。 为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 该文特选取该院2012 年3 月—2015年8 月间收治的180 例NSTEMI合并DM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80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有患者90 例。 对照组:年龄跨度为61~88 岁, 平均年龄 (72.25±0.21) 岁, 男女比例为52:38。 观察组:年龄跨度为60~87 岁, 平均年龄 (72.32±0.29) 岁, 男女比例为51:39。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00 mg/次, 之后改为100 mg/d阿司匹林, 75 mg/d氯吡格雷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 一经确诊, 立即给予患者10 ug/ (kg·min) 替罗非班静脉推注, 推注完毕后继续微量泵入0.15 ug/ (kg·min) , 100 U/kg低分子肝素, 2 次/d。

1.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NSTEMI合并DM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心射血分数 (LVEF) 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两组NSTEMI合并DM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均数±标准差 (±s) 用以表示LVEDD、LVESD及LVEF等指标, 组间通过t检验, “%”用以表示并发症发生率, 组间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 观察组NSTEMI合并DM患者LVEDD、LVES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经过治疗之后,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4/90) , 心绞痛2 例, 出血2 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 (19/90) , 心绞痛10 例, 出血9 例。 由此可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经国内外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梗死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 倍,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而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会出现异常, 血小板的粘附及聚集能力会显著的增强, 加上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 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痉挛的形成[3]。

临床研究表明, 急诊介入治疗是恢复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功能, 挽救缺血心肌, 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大多数NSTEMI合并DM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弥漫较严重, 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概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4,5]。 替罗非班作用于血小板激活及聚集的最后通路, 能够有效阻止纤维蛋白原及糖蛋白Ⅱb / Ⅲa的结合, 从而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及交联, 使心肌损伤标志物降低[6,7]。 NSTEMI合并DM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治疗, 能够更好的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进一步防止病变组织血栓的形成, 抑制炎性物质的释放, 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 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 从而降低老年患者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7]。 吴焱贤等人[8]研究发现, 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值为 (7.74±4.21) %, 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但是吴焱贤等人研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与该研究结果不符。

综上情况可知, 观察组NSTEMI合并DM患者LVEDD (44.24 ±3.24) mm、LVESD (34.36 ±3.29) mm、LVEF (54.54±6.45) % 及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 )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 给予NSTEMI合并DM患者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180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 合并糖尿病 (DM) 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NSTEMI合并DM患者LVEDD (44.24±3.24) mm、LVESD (34.36±3.29) mm、LVEF (54.54±6.45) %及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给予NSTEMI合并DM患者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安全性高。

关键词: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糖尿病,替罗非班,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少辉, 叶健烽, 何小萍,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 (7) :732-735.

[2] 陶志强, 宋杰, 黄为, 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7) :761-762.

[3] 曾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5) :3736-3737.

[4] 徐会圃, 刘长梅.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J].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 (6) :430-433.

[5] 王立中, 俞晓薇, 赵冬婧, 等.替罗非班联用前列地尔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17) :77-79, 82.

[6] 周金娜, 赵丹宁, 刘兰, 等.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4例[J].医药导报, 2013, 32 (8) :1031-1032.

[7] 刘洋, 刘恒亮, 耿国英, 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8) :799-802.

[8] 吴焱贤, 吴赛珠, 钟建开, 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2) :139-14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公民生长路径下一篇:浅谈青少年业余足球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