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职教发展历程论文

2022-04-16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地方高等职教发展历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

地方高等职教发展历程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与建议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转型的价值在于,转型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转型的内在依据是需求驱动,问题倒逼,发展呼唤,政策给力。转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的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办学定位摇摆与发展前景不明的矛盾,封闭管理方式与合作治理结构的矛盾,资源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教师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缺失的矛盾,课程的知识灌输与能育为“本”的矛盾。实现转型的政策建议涵盖八个方面:地位上,并重发展;思想上,转变观念;特色上,能育为本;路径上,校企合作;资源上,整合改造;师资上,双师见长;经费上,加大投入;方式上,渐进有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何谓型及转型?“型”是指发展的模式、样态和方式,转型即由一种模式、样态、方式转为另一种模式、样态、方式的要求和过程[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指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需求和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定位,寻求并确立新的发展式样和选择新的发展路径的改革过程,其本质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定位和调适。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依据分析

(一)需求驱动转型

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程,始终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潘懋元先生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进入经济运行过程,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大学自身的变革。”[2]经济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和支撑,教育服务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辩证逻辑。但这种关系不是静态层面的,而是绵延提升、互动互适的。即教育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一方,要始终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要求相适应。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高移”,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振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类人才跟进和支持。可以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必须因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抓住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适时而明智地调整办学方向。

(二)问题倒逼转型

问题是依我们现有的能力、水平、条件、局限等,尚难以改变或破解的困境。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和困境。一是专业设置雷同。生态位重叠,“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不匹配、不吻合,存在结构性错位,就业率低。三是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知行分离、学做相疏,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又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缺乏竞争力。四是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学校本身之过,而是教育结构或旧的教育框架体系设计不合理使然,解决起来必须实施颠覆性重构和翻转性的改革,即彻底地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才能破解困境。

(三)发展呼唤转型

这里的发展主要指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就结构而言,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我国高等教育5A理论型本科和5B职业技术型本科比例严重倒挂。需求量不大的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院校占比过大,而需求量很大的培养应用技术类高端人才的院校占比较少。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就体系不完善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除极少数的本科院校外,总体上面临上有“天花板”,前有“断头路”的境况,本科层次的发展也仅刚刚启动,体系完善之路还很漫长。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呼唤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以改变和弥补结构失衡的偏颇和本科层次的“缺环”。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援手,如果不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发展,就会既在学术人才培养上落败,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渐行渐远。

(四)政策给力转型

经济发展的需求、问题倒逼的机制、教育发展的呼唤,诸多要素的叠加,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呼之欲出,也为政策出台做了水到渠成的历史铺垫。《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也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政策的明确定调与给力,为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但上有政策,还须下有压力,有对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清醒认知,转型变革才能发生。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价值追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现实要求,也是理性抉择。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需要,“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一)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才需求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同步提升的,其基本规律和走向是不断“高移”。我国经济发展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发端,创造了连续34年平均增长9.8%的经济增长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制造业为例,将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乃至“中国创造”,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为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经济的升级必然要求教育的跟进和升级,这就催生了发展高职本科的诉求。

(二)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

教育结构是指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类别和层级的关系与比例。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系统。从类别看,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人才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而就我国当下本科院校数来看,根据2012年的统计,全国本科院校1171所,即便将64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部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还有524所院校定位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占比近45%。仍然处于两类人才培养失衡状态。从层级看,我国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1.2万所,高职院校1321所,本科高职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三本院校,完全不成比例。所以,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是职业教育的结构优化必然选择。

(三)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

体系完善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体系残缺,一直被噱称为“断头教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就是要打破“天花板”、打通“断头路”,补上职业教育本科层级的“缺环”,改变职业教育长期被锁定高等教育“低端”,是“末流教育”的印象。大量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将彻底终结我国职业教育无本科的历史,建构彼此衔接、纵向到顶(当然还包括研究生层次)、横向到边(不同教育类型的转换和互认)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发展势能。

(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更为直接和现实的价值指向是为了自身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定位趋同,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缺乏竞争力,而又不愿低就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所以,办学定位始终忽明忽暗,办学思路不清不楚,办学方向摇来摆去,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转型的要求和践行,为地方本科院校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出路,有利于摆脱定位不当、特色不明、思路不清的困扰,在新的发展领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和疆界。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相互交织的。而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博弈和张力,既是转型发展的动力,又是解决问题的目的所在。

矛盾一,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的运行模式之中,迫切需要高端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发展、有所担当。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沿循了精英教育阶段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特点,大众化教育的突破带来的也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井喷”式扩容,本科层面的应用技术类院校过少的状况迄今也未得到根本改观。由此造成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何调适教育结构的比例,使之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矛盾二,办学定位摇摆与发展前景不明的矛盾。办学定位是关乎学校发展前途的方向性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恰恰在这一点上,纠结困惑,尴尬不已。想高就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底蕴不厚,能力不济;欲俯就应用技术类院校定位,又感到档次不高,心有不甘。所以,其办学定位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处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就业难堪的困局和矛盾之中,为改变这一局面,一些院校也试图探索学校发展定位和转型出路问题,但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关涉全局,要想调适理顺,谈何容易。所以始终在学术与应用的定位间摇摆,在姓“职”还是姓“高”博弈的夹缝中生存。

矛盾三,封闭管理方式与合作治理结构的矛盾。一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秉持的是独立自治的理念,奉行的是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通过行政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进行单向的管理操作,不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互补。这种管理方式与应用技术类本科奉行的合作治理结构是相矛盾的。“治理”有管理的意涵,但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利益相关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解决共同的利益和办学问题的一种治理结构,强调的是共同治理、合作共赢。比如“校政行企联动、产学研用融合”的互管共治,尤其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应践行的应然的治理结构。

矛盾四,资源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受精英教育大学定位重学术、轻职业价值排序的影响,此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的发展愿景上。其资源配置也多是服务于学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配置的,是隶属于“致知”教育的。这样的资源类型显然与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所需的“致能”教育资源配置是错位失配的。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着资源的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学生的实习实训不到位,能力培养没有“硬件”支撑,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培养不出来,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就无法保证。

矛盾五,教师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缺失的矛盾。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都是在学科教育体系背景下培养出来的。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入校任教,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和背景,更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他们也许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相对低下,不具备将理论转换成技术,将技术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矛盾和反差很大。这样的师资队伍,不符合理论知识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难以胜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矛盾六,课程的知识灌输与能育为“本”的矛盾。当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的,而不是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的。课程实施奉行的还是知识本位的“致知”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灌输式的知识搬运、理论“漫灌”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强调知识系统性、完整性学术性人才培养或许必要、有效。但对能育为本的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则是南辕北辙的。由此构成的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矛盾是其自身无法克服和难以调和的。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彻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以实践为主的“致能”教育的正确方法,培养出复合型、智慧型、创新型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这种转型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地位上,并重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重学术型院校发展而忽视职业教育型院校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也倾向于学术型院校,这就使社会形成了学术型院校优于职业院校的偏见,也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希望定位于教学型、研究型,而不愿定位于职业型、应用型的原因。面对此次转型来袭,他们仍然心存顾虑,怕降低学校的办学层次,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地位和发展前景。其实,在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和学术性大学地位同等,在高校体系中是作为等值的要素而存在的,而且得到了各国教育立法的确认。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一定要确立其与学术研究型院校并重发展、乃至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在政策支持、经费倾斜、保障优先等方面予以落实。这样才能推进转型顺利展开。

(二)思想上,转变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其中高等教育属于第5级,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教育为“5A级”,以职业目的为主的教育为“5B级”。可见,应用技术类本科与学术理论型本科同属第5级的AB两类,它们并无层次、地位高下之分,只是培养目标、类别不同,是不同类型、不可替代,都能办出特色和一流的教育。地方本科院校与“211”学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本科层面上处在末流和低端的位置,其培养的学生竞争力和就业率都很低,这也是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所在。如何才能翻转,需要转变思路和观念。与其跟在本科层面垫底做“牛后”,不如转为应用技术类本科当“鸡首”。这样才有机会充当“排头兵”,占得发展优势和先机,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三)特色上,能育为本

应用技术类本科职业教育是能育为本的教育,这是它作为高等教育类型的根本所在。必须抓住能力培养这根主线引领转型、促进发展。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链相对接。按照产业链对智慧型、知能型、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区域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相吻合。在课程开发上,注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为准绳,由知识结构的体系布局转向以项目、工作任务、案例等实践载体为抓手的体例结构,重构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为先、学做一体、知行合一为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具备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掌握新装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四)路径上,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跨界理论认为,职业教育是跨越学校和企业、工作与学习、教育和职业的教育。单纯的依赖学校办学是不够的。它要求在办学上,要校企合作;在课程上,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在就业上,要突出职业能力。这是国际上应用技术大学成功办学的通行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毕竟,人才培养的规格变了,培养价值形成的路径、方式、机制等当然也得变。它不能再局限于学校“一亩三分地”上的培养,而应该打开封闭的视野和运作格局,走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的转型发展之路。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一定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跨越校企界域,融合校企资源,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办学,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成功转型之路。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省管院校,存在着与地方政府无交集的问题。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参与,成立校政行企联席会的顶层架构,同时牵线搭桥,与当地科教园区、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企业相结合。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地方本科院校要打破闭门办学倾向,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做到协同育人,优势互补。

(五)资源上,整合改造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在这个资源依赖、联结日益加深的年代,没有哪一个组织的资源是能够完全自足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更是面临着资源不足或错位的困境。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是按照学科体系教育教学需要建构起来的,其资源存量难免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不相适应。转型后,需要对现有的资源结构进行补充、整合、改造。即按照技术技能的培养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补充和更新设备;或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使之适用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办学,通过校企合作,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等方式整合企业资源,或采用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可以采用合作方式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中心。同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及其他增量资源,在产业整合和市场协同中寻找、激活和整合外生资源,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育人资源,解决资源瓶颈问题。

(六)师资上,双师见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双师型”教师是办好应用技术类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师能的缺失是关键瓶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按照这个思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必须着力打造一支跨越校企界域的“互兼互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改变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知识多、技能少的状况。要建立岗位互聘、职务互兼、职称互通、教学互助、科研互动、薪酬互济的师资队伍“互兼互聘”机制,优化师资的师能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比例。同时,可采用企业实践模式、服务社会模式、集中培训模式、校外引进模式等多元路径重塑教师,使师资队伍建设逐步适应转型后的智慧型、知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假期集中培训、驻企研发的制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七)经费上,加大投入

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由于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对教仪设备、实验实训场所等硬件条件要求高,办学成本必然高于其他类型高校,是一种“高消费”式教育类型。且这类院校是新转型院校,面临着转型改造的新投入、新考验,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因此,政府在经费投入上,一定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要完善教育经费立法保证,以刚性的立法条款规范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证。二是转型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应高于一般普通本科。三是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应设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四要给政策,适当提高学生收费标准。五要鼓励企业入股、投资,参与并支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办学。

(八)方式上,渐进有序

转型应该渐进有序地推进。本科人才的需求量和峰值期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转型院校的准入也应该与之相适应,有序适度地扩容拓展,不宜一哄而起。2006年,劳动部门对劳动力结构有一个调研,“体能型劳动力比重占80%左右,技能型劳动力比重只占17%左右,知识型劳动力比例仅占3%左右。”10年过去了,现在这个比例肯定有所变化。体能型劳动力比重会减少,知识型劳动力(职业本科人才)比重会增加。这组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转型一定要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依实际调研的应然的劳动力需求比来转,有序准入,适度放开。还要考虑人才培养周期,适度超前,防止人才需求断层出现,伤及经济发展。同时,转型还要尊重学校的意愿和选择,不能“一刀切”,防止“强扭的瓜不甜”。

参 考 文 献

[1]张健.高职教育发展转型:意义、方式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22-28.

[2]潘懋元.大学教育综合化·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作者:张健

地方高等职教发展历程论文 篇2: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SWOT分析

摘 要 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和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但在评价标准、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SWOT分析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离不开大学的合理定位和科学分类。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构建应用技术大学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丰富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缓解目前中国面临的“就业难”与“技工荒”的供需矛盾。为积极响应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要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同年4月底,在驻马店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校通过了《驻马店共识》。

近年来,高校间盲目攀比,专升本、单科大学变综合大学的趋势愈加明显,各大学都在朝着综合大学方向发展,贪大求全,其根源就在于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借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行综合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内部条件分析

SWOT分析模型需建立在对组织机构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

首先,就高等教育的性质而言,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专门性人才。专业的分类,既包括以学科门类为依据的学术型专业,也包括按社会生产和分工设置的应用型专业。依据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可知前者属于“为研究做准备”,后者是“满足社会对从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且社会对后者的需求远超于前者。地方高校的历史定位决定其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各级各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并根据地方积极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

其次,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证明,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大多依据行会性质办学,并以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医生等职业为主要目标,此种现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后才逐渐出现了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在古代的中国,尽管“重学轻术”的观念沿袭已久,但在人才培养理念中无不蕴含“学以致用”“知行并重”的色彩。在近代中外大学中,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福州船政学堂等高校的发展历程,无不彰显出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高等学校,出于当时国家对“翻译兼译述的人才,海陆军的将才,及制船造械的技术人才”的需要,诞生了两类早期近代高等学校:一类是方言学堂,一类是陆军学堂。其后更多的实业学堂(专科学校)不断涌现,如政法、农业、工业、商业等。上述高等学校的创立皆旨在满足国家对大批能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社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涉及从事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各个技术环节的人才。

再次,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诉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均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一些不同于传统类型的大学逐步诞生,如德国在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19世纪中叶美国建立的一批“赠地学院”等。相较而言,在中国10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其发展使命、功能和模式能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呢?事实证明,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虽仍将存在并进一步有所发展,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将朝不同方向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一大批专业性较强的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它们既不能继续走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也不可办成职业技术性的高职高专,此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定位模糊。因此,对高校进行合理定位并明确其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应用技术大学的提出,正是顺应了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分类发展的诉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劣势

地方高校由于受传统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路径依赖,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管理者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不尽了解,导致不少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遭遇瓶颈。

一是办学定位不够明晰。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单一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改善,致使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仍承袭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潘懋元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大致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发展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二是以行业为对象,着重应用,培养理论水平高、专业适应面广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其他应用型人才;三是朝着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1]。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高深学问,认为首先应研究高深学问,其次是从事工商业,最后才是从事生产技术行业。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时徘徊于三者之间,严重束缚了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是应用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中国高校教师中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却缺乏在企业锻炼和工作的经历,很难胜任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的角色要求。如何满足对“双师型”教师资源的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少高校的工科院系承担职业教育的角色,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有利根基,但要真正实现院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还很难胜任现实的需求。

三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自主权受限。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美国高等教育已开展了类似的探索,即通过举办州立学院,强调学以致用,满足社区发展需求,美国州立学院发展得益于灵活的教育管理制度,许多大学具有企业性的经营体制。同时,美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将学校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发掘出来。而中国由来已久的重学轻术观念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及时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而现行过分科层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碍于高校自主办学的宗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想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需要一种创业精神,需要政府为之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是地方本科院校经费投入不足。鲍威等学者对2005年中国高校的生均经费进行统计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显著,其中,“核心985院校”为47838元,“普通985院校”为28894元,“一般211院校”为2316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14846元[2]。在2012年末,我国16个省市的32所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获逾450亿元的经费,其中中央财政专项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资金186.33亿元,用于新一轮(第三期)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工作。而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财政拨款的比例下降至四成左右,维持地方高校正常运作的一半以上则是院校的自筹资金[3]。

上述相关数据表明,国家教育资源向“985”、“211”和教育部直属的相关院校倾斜,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快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却严重影响了大量地方院校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作为战略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除了需对被分析对象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外,外部环境同样需要关注,它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现与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阻碍目标的实现。因此,全面、客观地分析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高校的办学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机遇

一是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在提升社会生产力和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旨在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毕业时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实现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与应用型的专业硕士之间的衔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打破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后续发展开辟空间。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认为,“通过转型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有利于破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等问题”[4]。

二是行业、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提供了有利平台。不少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对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给予了积极评价。高校根据市场机制适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推动人才培养类型与市场需求实现互动双赢。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5] 。

三是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亟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索,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史薇通过比较中国与德国、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和教育的情况,指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必然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必须突破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观念局限,促进转型发展,实现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此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就有不少国家对应用技术类院校展开的有效探索,国外应用技术院校在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面临的挑战

尽管目前各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高校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做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部分高校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但任何改革都难以回避现实的困顿,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也正面临不少现实的挑战。

首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目前,由于中国深受卡耐基高校分类标准的影响,人为地把高校分成高低不同的类型,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层层攀高。具体而言,就是以学术性标准作为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在此观念的影响下,设置一系列的指标,例如,是否拥有博士点、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发表了多少核心论文,等等。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传统学术性标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显然不利。因此,面对学术性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在申请博士点、发表核心论文等方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外,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的顺利转型,需建立一套可行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适时进行调整,包括“双师型”教师的定位、标准等需要合理加以规范。

其次是传统观念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由于受传统思想中理论优于实践观念的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普遍倾向于就读本科院校,而不愿意选择就业普遍看好的职业技术类院校,认为学习技术是低人一等。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也往往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对其实际掌握的技能却疏于考虑。根据对“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参会者的调查反映,对于高校转型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欣慰”“痛快”“希望”“彷徨”等不一而足。与选择应用技术类的职业相比,大多数年轻人更认同城市中较为体面的职业,现代化的写字楼已经逐渐消磨了青年人的斗志和追求,传统中艰苦创业的动力已逐渐消逝。教育改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根本旨归在于促进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提供多元的发展通道。因此,“在这个愿景中,学校不只是贩售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是转变观念、习得价值”[6] 。

三、结语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需要考虑转型中内部条件,实现内部治理和变革,又需要通过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和有机配合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优势,扬长避短。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必须实现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联动机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

作者:陈斌

地方高等职教发展历程论文 篇3: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前景

摘 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困境包括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广受关注的具象问题,也包括教育资源隐性倒置与流失的消极效应。客观差距的积累、合理差异的忽略、发展路径的偏倚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质量与特色结合的发展路径,并落实到地方性知识的整合架构中予以推进。

关键词:高职教育;地方性知识;差距;差异;民族地区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急需项目“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mjzxjx1405)

作者简介:蓝洁,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向来为国家政策所重视和强调,如国家教育部分别于1992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2000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2006年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意见》,三次意见都强调,要在政策和资源方面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倾斜与补偿,支持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2013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从“加强”“加快”“大力”发展到“特色”发展,政策话语的转向体现了民族地区在加快融入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进程中,产业更新、劳动力流动、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新态势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但长期以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温不火,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切入,进一步挖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隐性、深层的障碍和成因,以不断调整和改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本文力求厘清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外显和内隐的困境与成因,探明发展的前景,以期有利于丰富民族教育思想且促进民族教育实践的日趋完善。

二、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成因

(一)困境

困境表征事物所面临的障碍,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困境既有外显的、备受关注的类型,又有内隐的,易受忽略的部分。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而言,发展的障碍和困难被聚焦到清晰、实证的具象问题中,隐性的、连锁的消极反应为外显困境所掩盖,较少受到关注却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广受关注的显在困境。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显在的困境主要来源于量化统计数据的刚性比较,包括经费投入不足所引发的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陈旧、教师队伍断层,毕业生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所体现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与区域适应性问题,以及从体制、结构、生源等不同视角所呈现出来的多种障碍形式,这些显性的障碍和困难业已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致力的方向。

2.鲜受关注的隐性困境。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鲜受关注的隐性困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补偿性职业教育资源的隐性倒置。体现为国家整体输入民族地区的倾斜性政策、资金、管理、师资等诸多方面的补偿性教育资源,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而转移到培养对象身上,并随着毕业生的输出而流向了发达地区,使得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在为东部发达地区培养预备劳动力,发达地区成为民族优惠政策和资源的最终受益者。(2)地方性职业教育资源的隐性消解。体现为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在普及程序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工业知识技能的进程中,冷落了地方性的生产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大量地域性、原生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资源被遗弃。近年来,民族地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现行职业教育机构所授受的“普适性”的现代工业知识和技能未能满足民族地区产业更新发展的需求,而在民族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得到地方生态环境检验、能切实解决地方性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进入正规职业教育体系中,以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养的统一化人才难以在民族地区新型产业和企业领域合理、充分扩散。同时,民族地区产业和企业发展急需大量熟悉地方性知识和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得不到满足。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的现代化工业嵌入给脆弱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受到关注,民族地区如何结合地方生态发展绿色工业,走出“资源诅咒”的陷阱成为新的发展要务;另一方面,民族地区传统的农耕、畜牧、采集渔猎等经济类型逐渐向科学化种植、经济作物栽培、畜产品及饲料深加工、饲养、食品加工等规模商贸体系过渡,民族特色医药、旅游、工艺升温,区域产业的科学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都必须基于民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上,需要地方性知识和技艺体系的支撑。地方性职业教育资源的隐性消解,使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需求。

(二)成因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根植于地方性特殊土壤之上的意义完整的体系,其所面临的外显困境主要来自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历史、地理等客观差距的累积,而鲜受关注的潜在困境则主要源自职业教育发展对民族地区合理差异的忽略。

1.客观差距的累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困境是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点差距和过程差距的集聚效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起点较低,因为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是以非正规的、境域性的社会教育为主要表现形式,缺乏与标准化、结构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呼应的要素,因此,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零基础”起点。起跑线上的差距,使得赶超和复制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为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尽管党和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各级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对口帮扶项目等系列措施,使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整体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还在扩大。面对渐行渐远的差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观念、经费、体制、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可比较的劣势状态不断被关注和聚焦,并且被混合诠释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2.合理差异的忽略。民族地区发展的合理差异集中体现为民族地区在其复杂的、丰富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存在中积淀的地方性文化、知识和技艺体系,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地方性知识和技艺的忽略是其陷入发展困境的又一主要成因。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艺体系是少数民族在与特定自然、人文环境的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生存智慧和技能,包括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从而得以成熟和演化的衣、食、住、行等地方性的生产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由于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具有本土适应性,仅在某一区域范围内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局外人鲜于知晓,在其他地区又无用武之地,因此,套用外界熟知的知识体系来观察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很难发现这些地方性知识的存在,也很难解读地方性知识的适用范围。[1]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地方性知识和技能的市场价值没有被挖掘和重视,使其在统一化、标准化现代教育知识体系的处于边缘和弱势状态而被忽略。依托民族地区特定社会条件,通过职业教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宏观价值,以及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微观价值没有得到体现。[2]特别是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从“他者”的视角来安排教育内容,主要授受经过社会化和科学化筛选,作为相对普适和高效的“公理”而沉淀下来的工业化公共职业知识,了解工业技术程序和环节是职业技能学习的首要层面,效率化、专业化、岗位化的现代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表面上快速推进了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的转变。但现实存在的民族地区产业和企业还必须还原到区域特定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之中,地方性知识和技艺在区域性产业和企业发展中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忽略自然人文生态的合理差异,缺乏对地方性生态智慧和技能的挖掘利用,更缺乏推广地方性知识技艺与社会运行相磨合的实践过程,使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失去地方适应性根基,并陷入发展的困境。

3.“差距”与“差异”路径的偏倚。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历史差距与合理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而言,聚焦“差距”而忽略“差异”的偏倚路径加剧了发展的困境。“差距”与“差异”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差距表征不同事物在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存在的形式或实质的可比较距离;差异概念则统摄事物所有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差距属于差异的一种,但差距并不等同于差异。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将“差距”扩大理解为“差异”并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使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局限于劣势的、需要赶超的路径中,缺乏从地方性自然人文生态的合理差异中挖掘优势和特色生长点的意识。而忽略地方性合理差异的承认、尊重与包容,追逐标准化发展的单向度路径使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只能在模仿的过程中趋于平庸,难以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人文生态土壤中构建起高水平的适需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一)明确质量与特色结合的发展路径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原因,长期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为达到国家和行业的基本标准,减少低水平职业教育服务的提供,追求统一数量指标的标准化发展路径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是具有客观必要性和明显吸引力的。“质量提升”是这种发展路径的代言,公众从刚性的定量发展指标及统计中获得信心和保障,由政府及专家所制定的权威质量标准也体现了这种数量化、效益化、统一化的质量发展期待。在当下以及未来很长时期内,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历程仍在推进,缩小统一质量的发展差距仍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地理区域与教育对象上的客观差异性渐受关注,对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被赋予新的意义。民族地区由于特殊自然文化生态而形成的合理差异承载了客观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必要为各种有形无形的地方性职业教育资源提供出场的平台和机会,并通过地方性知识和技能的融入,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形成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避免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对客观存在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等合理差异习焉不察,而陷入单一质量标准的狭隘规制中,避免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教育活动与进行通则性的质量分解。换言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将成为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向度。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应走向质量与特色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正从忽略合理差异,单向度追赶统一质量以求缩小差距的发展路径,转向质量与特色并重的发展路径,见图1。从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看,“合规范性”的质量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不能完全用发达地区的规范和标准来剪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但基本的质量标准不能或缺,尊重差异的“特色”并非随意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必须建立在统一性之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创造特色必须以保证基本规格为前提;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性又必须落实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之中。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统一性和特色的差异性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差异性的统一是僵化,没有统一要求的差异性则是退化,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标准的少数民族职业教育都不能很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群体及个人的不同需求。

1.地方性知识的选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纳入更多的地方性知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地方性知识的选择应避免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完全为特色而特色地将原生态地方性知识不加干预全盘纳入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应基于当地人的生活境域,以“地方性问题”的解决、当地人生存状态的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基本原则,使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地方性知识选择的价值定位趋于科学合理。从而使得地方性知识的市场价值受到关注,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适应能力。

2.地方性知识与现有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地方性知识纳入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方式有“补充”和“转型”两种模式。补充模式以主流的普适性课程为主,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补充地方性的知识和技术内容,二产类专业较适合采用这种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中设计弹性空间,以利于地方性知识的附加。转型模式则从整体上改变专业课程的架构,更加突显地方性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与区域生态文化紧密相关的民族工艺、旅游、医药,以及立足于特殊地理环境之上的地方种植、养殖、深加工等类型的专业与人才培养较适合于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民族地区依据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开设职业教育地方性课程。并且面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存在问题,探索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升级版”,实现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

3.地方性知识授受的支撑体系。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才能支撑起地方性知识的授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构如何才能建立起开放多元的支撑体系以落实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公共职业知识的整合?当我们对这些问题加以反思的时候,不难发现,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于地方性知识探讨的空疏与苍白。[4]为了避免实践的盲目,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呼吁对地方性知识和技术研究的深切关怀,对于地方性知识纳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读解应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携手关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庭硕.苗族生态知识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价值[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4-33.

[2] 李华玲.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探析[J].职 教通讯,2012(31):46-49.

[3] 罗生芳.广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探 索[J].高教论坛,2014(6):102-105.

[4] 孟凡丽,姜玉琴.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 描——走进国家课改实验区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现 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4-31.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蓝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现行税制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