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2022-04-18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不久前公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并没有悬念,第名仍然是江苏(27个),山东26县(市)与浙江并列第二,与上年名次基本致。但引起人关注的是名次之外的一个明显变化——百强县评选在经济竞争力之外,富民与科学发展首次被列入了评价体系。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1:

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度发展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各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态势

1、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发展提速,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006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3866.61亿元,同比增长11.86%,是“十五”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7%。县域整体实力增强,一些县市展现出新的亮点。2006年,全省30个县(市、区)的GDP过5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个;20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增加了9个。以宜都、蔡甸为代表的20个经济综合强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仙桃、潜江、大冶等8个县(市、区)的GDP过100亿元,仙桃市达到162.51亿元。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94亿元,增长17.25%,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8%;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7.2%。48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7个;江夏区、新洲区、大冶市、仙桃市、潜江市的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其中潜江市达到13.93亿元。

2、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18.85%;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29.85%提升到31.8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蔡甸、阳新、大冶、丹江口、宜都等11个县(市、区)的工业化率达40%以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县域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第二产业增长17.4%,高出全省第二产业增幅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2.6%,高出全省第三产业增幅1.6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9∶35.5∶35.6调整为26.9∶37.4∶35.7,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3、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县域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5亿元、利税237.97亿元,同比增长24.2%和43.3%,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幅4.2个和23.7个百分点。2006年县域工商税收达到61.92亿元,比2003年增长68.26%,是同期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3.8倍,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38.8%提升到55.3%。工商税收大幅增长,为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县(市)培育起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当地重要的财源。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441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50家,39个县(市)拥有3家以上的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4、产业聚集度提高,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群

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据调查,全省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企业2755家,其中规模企业840家,从业人员达到28.8万人,关联企业比2004年增加了778家。2006年,集群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01.26亿元、利税60.1亿元,与2004年相比,年均增长33.5%和36%。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06年,全省县域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两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增势依然强劲,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县(市、区)共引进内外资644.8亿元,同比增长19.84%;有20个县(市、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08.24亿元,增长27.97%,有26个县(市、区)的增速超过30%。全年县域开工工业项目4809个,比上年增加了987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656个,实际完成投资396.98亿元;投资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143个,实际完成投资134.3亿元。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6、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

近年来,各县市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不断做大县城面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近3年来,县域每年有33.7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7.72%,比2003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二、三产业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大冶、老河口、京山、赤壁、仙桃等的城镇化率在40%以上。2006年,76个县(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449.13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237.72万人,占县域社会从业人员的57.45%,比2003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二、基本经验

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发展提速,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三化”、实行扩权强县政策以及全省上下齐心努力的结果。其基本经验是:

1、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指导方针,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2002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省两大战略重点之一(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连续5年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些重大举措,把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直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5年来,省委、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全省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各县(市)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2、坚持以扩权强县为突破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扩权、放活的原则,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了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审批制度入手,2003年下放了239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2003-2006年,先后分三批赋予42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资金、信息、项目、计划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从2004年起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的财政体制,对县域新增工商四税省级和市级分成部分全部返还县(市),三年来财政返还资金约15亿元。财力下移,充分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民营化进程。2002年,全省推广了仙桃市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各县(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按照“三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到位)的原则,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目前,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8%,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给全省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5年来,各地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2006年,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协调安排52亿元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县域开发区发展到92个,聚集企业2.14万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336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企业的聚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聚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省县域共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179个,关联企业5711家,职工总人数106.79万人,年销售收入1292亿元。全省还涌现出了一批特色经济板块,如潜江的化工,仙桃彭场镇的无纺布,汉川的纺织服装,洪湖的化工装备,鄂州的金刚石刀具,京山县的轻工机械,荆州区的石油机械,黄冈的食品工业,公安、曾都、谷城、丹江口的汽车零部件,枣阳的汽车磨擦片,广水的风机,通城县的涂附磨具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2002年至2006年,全省招商引资资金总额达2118.7亿元。目前,园区经济、招商经济、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势头强劲。

4、坚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5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了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0家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选择40家产业集群重点跟踪,并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连续几年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举办了两届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在煤、电、运上予以重点保障,同时还加大了考核力度。到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7645家,当年净增983家,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和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点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大批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壮大,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5、坚持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法制环境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二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大力实施“文明湖北”、“信用湖北”、“最佳金融县(市)”等信用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表彰了一大批发展民营企业的带头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了投资者的创业热情。四是加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5年来,全省共建立了113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贷款124亿元,初步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担保体系,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注重加强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体系建设。目前,全省上下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措施

湖北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1、着力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营造发展的软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依法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再下放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继续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完善省管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县(市)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湖北”、“信用湖北”创新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守诺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宣传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保护、支持、关心、培养企业家,形成企业家干事业、创事业的良好风气。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信用担保、投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育、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五是完善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六是采取措施,加大对“三乱”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七是加大法规政策督办落实力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2、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全省“千亿元产业计划”的实施,抓住全省培育汽车、钢铁等4-6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大产业的契机,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推进大产业在我省区域内的配套协作,带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引导各县(市、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培育1-2个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较好的县(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命名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四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业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标。组织好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等专项治理工程,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以创精品名牌为突破口,加大激励措施,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3、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督促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好52亿元开发行政策性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加强县(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园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功能、示范作用和体制机制创新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向关联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群、产业园和产业链。把园区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值利税贡献率。严把项目入区入园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将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区与发展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百镇千村”工程,通过产业兴镇,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4、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组织实施《湖北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措施。全省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工业板块。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等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上下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努力把其打造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企业链接,实施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生产;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引导企业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将一些配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新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要把招商引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兴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批企业,壮大一方经济。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和网上招商。注重项目的引进,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不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注重引进技术档次高、成长前景好、对经济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和世界知名品牌。每个县(市)力争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关联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

6、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把培育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的产业基地,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粮食、棉花、畜禽、油料、蔬菜、水产、林业、水果、茶叶、烟草等主导产业,在全省重点培育3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50个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二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立一批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示范基地。四是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整合资源,打破区域界线,加大政府扶持,培育20个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七是积极支持创汇农业,鼓励农产品出口。

作者:湖北省委政研室、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2:

“百强县”升级

不久前公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并没有悬念,第名仍然是江苏(27个),山东26县(市)与浙江并列第二,与上年名次基本致。但引起人关注的是名次之外的一个明显变化——百强县评选在经济竞争力之外,富民与科学发展首次被列入了评价体系。

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从2000年评选开始,“百强县”就调动了全国县市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尽管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百强县”的头衔是一个县(市)实力最好的证明,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加入“百强”成为诸多县市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07年国家统计局悄然取消百强县评比,改由非官方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与发布全国百强县名单,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对“百强县”的关注度。

据了解,本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百强县的行列。此次共有8个百强县(市)新入围,包括山东省的博兴县。

新兴全国百强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已有16個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从百强县的发展过程来看,百强县格局的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工业起家的传统百强县要素资源的强约束性、环境容量的饱和性已基本显现出来,特别是2006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给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该年的百强县名单一度停止发布。如何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百强县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与国内大中型发达城市以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百强县要保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在公布百强县名单的同时,发布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分析,报告对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进行了对比。其分析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对此,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的解释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是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有效补充和科学评价。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看,百强县正逐渐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依靠资源拉动的百强县,从长远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经济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区域主导型的百强县,借助港口及临近投资输出国的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外依赖性太强,经济发展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在百强县的评比与发展中,一种产业发展型的县域经济路子逐渐被认可和推广——县域经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展,县域经济日趋成熟,拥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经济整体竞争力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这种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正在被国内的许多县市接受与实践——县域经济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以百强县的发展为依托,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遇到了许多方面的约束,这些约束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不仅要“强身”,还需要社会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促进和支持,让更多的百强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生力军。

作者:田之秋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3:

争先进位 加快县域发展

入刊理由: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全省经济,抓县域经济就是富民强滇,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自2013年年初以来,云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盛况。各州市纷纷加入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依托各地的经济优势,呈现出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域经济体。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金秋时节,秋风拂过,吹红了山坡,也让云南省的县域经济结出了硕果。云南省县域经济终于迎来了它收获的季节。2013年8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发改委处获悉,经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评选出了云南省10个先进县、10个进位县排名。“争先进位”和“一票否决”成为本次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的两大亮点。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云南省发改委主任、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喜良表示,2012年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全局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提出战略举措、制定配套政策、推进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打出了一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合拳。

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之后召开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提出了“产业兴县、强基兴县、科教兴县、引商兴县、扩镇兴县、富民兴县、放权兴县、开放兴县”八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回首2012年县域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态势。高端部署、高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后发快进、比学赶超,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统筹规划、创新制度,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王喜良认为,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全省稳增长的基础,突破万亿大关的支撑,实现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的亮点。王喜良还给记者介绍了2012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取得的成就:

一是全省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030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达7828.5亿元。其中129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的有57个;超过100亿元的有27个;超过200亿元的有11个;超过300亿元的有6个。这57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合计8336.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80%以上。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的县(市、区)有41个,其中超过100亿元的有16个。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我省GDP步入万亿元大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高。各縣(市、区)大力推进产业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知名品牌点活一片、企业集团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等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科学分工、有效协作的产业集群。云南省57个重点和特色工业园区蓬勃发展,打造出了一批大企业、培育出了一批好品牌。多数县(市、区)三大产业结构呈现出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占比上升,呈现出转型升级的态势。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12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的县(市、区)达到34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的县(市、区)达到35个。

三是县域经济内培外引有新突破。2012年,云南省县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4400亿元,在全省生产总值的占比达到44%,民营经济的份额逐年提高,成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县域经济引资总量达270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60亿元,外来投资在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达33%。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

驱动强劲 锐意进取

王喜良表示,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主题,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改革开放激发驱动力,通过考核评价激发动力,通过扩权强县创造活力。

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资源红利、生态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的叠加,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把改革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争先进位打好县域经济攻坚战,竞进提质打造云南县域经济升级版。一是强化赶超。鼓励发展靠前的县(市)瞄准全国百强县的目标,鼓足干劲、率先跨越;发展居中的县(市)瞄准西部百强县的目标,自加压力、迅速崛起;发展靠后的县(市)瞄准全省先进目标,负重前行、后发快进。二是夯实基础。统筹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外引内培、富民强县等各项工作。三是突出重点。继续把“一城三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打造县域经济平台。四是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积极研究制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五是完善考核。研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争先进位 比学赶超

王喜良在通报会上也指出,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各县(市、区)发展基数差距很大、极度不平衡的状况。针对这样的客观实际,《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全省129个县(市、区)考核评价指标为10项,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项综合评分指标,以及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4项“一票否决”的前置指标。

王喜良告诉记者,此次综合考评,是对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风建设的综合考评,并非仅仅针对经济增长指标,绝不是以GDP论英雄的考评。因此本次考核的两个亮点为争先进位和一票否决,争先进位主要看谁跑得快跑得好,考核标准与县域历史基础、起点无关,主要考评发展过程,关键看各县(市、区)年度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综合成果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异,参考功效系数法计算综合得分。这样做一方面加大了对后进县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力较强县区的比拼压力。

根据《中国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和进位县的决定》,获奖县(市、区)名单如下:

2012年度云南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古城区、盘龙区、腾冲县、晋宁县、石林县、麒麟区、镇康县。

2012年度云南省县域科学发展进位县:罗平县、水富县、景东县、永善县、玉龙县、耿马区、勐海县、宁洱县、镇沅县、开远市。

从得奖结果看,既有昆明、曲靖等滇中地区的县(市、区),也有丽江、西双版纳等滇西、滇南地区的县(市、区),20个县(市、区)分布在9个州(市),“真正达到了‘争先进位’的目的。”

笔者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是云南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要结合自身优势,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进入相关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要注重培养、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实现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张博雅

作者:李金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下一篇:航空制造企业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