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2022-09-12

1《财务报表分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 职院学生素质现状, 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又比较强, 而学生上课中玩手机、睡觉、不喜欢听课的消极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程过于枯燥, 纯理论课程往往课内难以消化, 并且课后很容易就忘掉, 学生经常是人到心不到甚至旷课。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改变学习态度, 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成为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而针对学生目前的听课学习状况, 结合专业特点, 引入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 从实践当中内化知识, 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并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明显得到提高。

1.2 社会需求, 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影响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变化。众所周知,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 随着近些年各大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 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 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剧增的毕业生给彼此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毕业生面临一大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目标。因此, 为了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使毕业生能在人才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在专业技能上比别人突出, 更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成为企业的最需求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自己的技能操作能力, 这就推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1.3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 “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过程高效

我们学校会计专业以往的排课形式均是先理论后实践, 而且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理论课程, 之后才进行相应的实训教学, 某些课程实训教学甚至跨学期进行, 以至于造成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 往往丢掉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方面体现了它的优越性, 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 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很多的理论知识点都在实训当中不断内化, 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理实一体化”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编写符合“理实一体化”需求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 没有好的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而目前所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 并不符合“理实一体化”要求, 理论内容太繁杂数据分析得也不够全面, 学生往往看不懂也不理解, 多数时候就只是背指标公式, 真正对着报表进行分析时, 却无从下手。我认为, 高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就应该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在教材上, 应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该门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以及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我们的师资和设备等自编校本教材, 对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 以任务情境为主线来编排教材内容。《财务报表分析》采纳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主要报表进行解析, 使学生能够从报表的解析中来发现企业资本、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能够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贴近企业实际的案例, 同时穿插适量的知识测试等, 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程序和思路的理解,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2.2 积极培养和建设符合“理实一体化”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师资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因此, 它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既要求胜任理论教学, 又要能示范和指导实践教学, 指导解决学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对报表分析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需要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 用示范引路的方式给予学生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师生在教学中加强交流互动, 理论和实践并行, 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督促学生实训过程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认为, 要真正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和建设集理论与技能于一身的教学师资力量, 一方面, 学校应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 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贴近企业实际的同时有利于实践技能指导理论教学, 更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 学校每年可以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 让教师能跳出理论知识框架去真正了解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跟企业实际账务处理上的差别在哪里, 了解对于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当中是如何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的, 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教师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 充分发挥教师组织、指导作用。

2.3 调整课程定位与设置,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实践技能

过去, 《财务报表分析》由于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对于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 因此将它定位成了专业选修课程, 学生就更加无心去学。但这门课程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却是十分重要的, 它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广泛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 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无论从企业还是财务人员自身发展角度都尤为重要, 因此应将这门课程定位为专业必修课程。而针对学生一遇到枯燥又复杂的理论知识就会束手无策, 缺乏学习热情、失去信心的这一特点, 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必须要结合实践内容, 让学生每学一块理论知识都要亲自动手去实践练习,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上就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 并且理论与实践课程不能分开甚至跨学期开课, 将课程进行情景化教学, 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 讲完相应的指标及它的计算和标准之后, 应及时引入现实案例引导学生练习应用相关指标, 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教师要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 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才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知识”,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独立思考并从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 教师还必须要善于对知识进行有效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本性, 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学生得到发展和完善。而教师在整个教授过程中, 首先以讲解与PPT演示相结合形式引入相应的理论教学;其次, 理论知识每讲完一个点引入实际案例进行示范性指导分析, 引导学生如何从已成报表入手进行分析;接着, 结合贴近企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打破传统考核方式, 加入实践过程的成绩

结课考核不仅能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还能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重, 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程度, 有助于学生踏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及实训练习, 而不是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 考完就忘记。在传统的考核中, 往往通过一张试卷一场考试下定论, 但有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 课后也没有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一般考试前几天才开始硬性记忆, 考前临时抱佛脚, 甚至有的学生书都不看, 考试过程中打小抄等, 考试结束后就把所学知识都归还给老师。这样的考核模式忽略了过程的考核, 有些学生平时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也会看书复习, 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考试成绩往往差强人意, 而一些上课不听讲课后又不看书的学生考试过程打小抄, 成绩比认真听讲的学生好, 这就会使学生产生心里不平衡, 最终考核成绩也不能如实的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最终不仅对理论内容进行检验, 同时还要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行评价,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最终成绩应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实践应用能力按权重综合评定。在《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中, 除了平时实训占50%的分值之外, 我们摒弃了以往的试卷考核方式, 而是让学生每3-5人自由组合, 网上搜索任意某个上市公司的报表, 根据所学知识对该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提交相应的分析报告。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积极动手动脑学习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低效率的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 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的积极就业以及学校的未来建设及发展。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授课过程中, 需要关注的问题非常多:如何将教学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改变学习态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报表分析能力, 如何将理论联系实践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 促进学生的积极就业以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理实一体化,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德.对中职学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杂谈, 2014.

[2] 王远湘.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周燕, 孙超.理实一体化教学浅析[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5) .

[4] 瞿士江.五年制高职大专会计实务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 2011 (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槐米中芦丁提取工艺研究下一篇:浅析高校校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