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

2023-09-20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理实结合改革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课程中去,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应用, 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当前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集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将较为抽象计算机知识落实到实处, 并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客户才能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身, 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自身的技能, 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其次, 现阶段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比较枯燥,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

因此高校计算机课程开展有效的理实结合改革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点燃学习热情, 并且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贯彻理解, 加以实践。最后, 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 将理实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的应用。

二、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际课程教学开展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计算机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 其对于学生的培养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高校计算机课程要不断的进行有效的改革, 并且要充分了解自身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的理实结合。

(一) 当前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对于实践的忽视

现阶段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部分高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理论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 但是少有开展实践的实际教学。当前的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实践在其中发挥着的重要性, 没有将实践有效的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使得学生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 并且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比较弱, 难以进行有效的计算机操作。

(二) 当前开展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综合素质比较低

现阶段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课程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的个人素质较低, 导致了现阶段高校计算机课程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开展实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得学生在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 并且导致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较低。因此, 高校计算机教师综合素质较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 当前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在现阶段高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存在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情况。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了解程度不深, 对于实践过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也就导致了现阶段高校学生在实际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实践较少且质量较低, 使得学生难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具体知识在实际应用出来。

三、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有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因此现阶高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应用合理的方式有效开展, 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一) 高校要充分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将具体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 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 现阶段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 并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了解, 从而在教师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 高校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 进行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对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 可以采取定期学习的方式帮助教师全面的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方式, 并且通过组织定期的学习能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同时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学生在实际开展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学校不断进行硬件设施的配置, 并且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 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建设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花四溅环境, 促进学生更好的将计算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

(三) 高校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当前高校在实际开展计算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优化教学实践内容, 针对计算机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进行有效的实践设计, 采用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计算机课程的知识,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现阶段高校计算机课程不断的进行有效的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高校计算机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并且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但是现阶段在实际开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方式有效促进其二者在教学中的结合, 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 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实践, 促进学生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摘要:在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高校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有效改革。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并且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革, 将课程的理解与实践进行结合, 在整体上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的应用。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际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分析, 并针对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客户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进行研究, 希望本文能够对高校计算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瑛淑雅.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10 (1) :128-131.

[2] 刘光蓉.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J].计算机教育, 2014 (11) :18-21.

[3] 李光辉, 刘伟, 邱鹏瑞, etal.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5 (3) :89-92.

[4] 刘建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探索[J].今日科苑, 2008 (6) :274.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实施的主要材料, 一本好的教材能够让老师好教, 学生好学。但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现阶段的教材建设中还存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教材开发落后于企业人才需求, 教材使用落后于学校教学要求, 教材重理论而轻实践, 教材项目化设计还缺乏真实案例等。因此, 建设合适高职教学的优质教材与精品教材需要提上日程。

二、教材开发的方法与过程

(一) 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 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网站运营的热门技术, 各大站点纷纷优化各自的网站以更好的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与此同时, 搜素引擎也对网站优化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反过来也促进了网站的发展。虽然国内关于搜索引擎方面的专著、教材已有不少, 但普遍问题是知识较为陈旧, 没有引入最新的案例开发与项目的思想, 因而不能满足企业高职院校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而导致了目前企业大量缺乏搜素引擎优化员工, 因此只能依靠企业自身的培训, 相比之下缺乏相关的系统学习与理论指导。因此开发优质高职搜索引擎优化操作方面的教材十分必要。

(二) 教材开发的流程

1. 进行企业调研, 明确设置课程的必要性

在进行课程开发之前, 笔者针对重庆的一些中小企业网站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企业调研。通过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提取了典型工作任务, 并通过分析岗位职业能力,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要求, 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旨在培养技能应用、职业素质及社会、方法能力的核心能力。

搜索引擎优化课程目标如表1, 表2, 表3所示。

2.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项目

依据网络专业对搜索引擎优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搜索引擎基本概念、搜素引擎基本操作、搜素引擎原理、搜索引擎优化实施, 移动搜索引擎优化与APP优化等几大部分。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项目的设计大多数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在教材中共包含九个大项目, 每个项目又包含1~2个典型工作任务, 项目内容编排包括学习目标、预备知识、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以及课后反思等几项。

3.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效果, 与该教材配套开发了多种立体化教学资源。如配套图片、重难点微课及二维动画等。在教材中介绍基本理论的同时, 详细讲述了多个企业网站优化软件以及平台的使用, 通过大量操作让学生完成对企业网站的优化。

三、教材特色

(一) 构建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教材体系结构,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该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章节体系结构, 采用了更加适合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体系结构。在每章一开头便引入了项目案例, 并将学习任务及要求在“工作任务书”中进行描述;将完成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 在每一项任务的“知识讲解”中进行陈述;将教学组织和实施方法在“任务实施”中进行建议;并在将每一项目的最后加入了“教后反思”等内容。

(二) 填补了国内高职层次搜索引擎优化操作类教材的空白

该教材的出版是校企合作开发的结果, 由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相关网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 教材的内容与使用比较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该教材的出版填补了国内高职层次搜索引擎优化操作教材的空白, 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可以熟练掌握搜索引擎优化相关技术, 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材使用效果

作为网络专业课程教材, 该教材在笔者学校2015级网络专业作为学生讲义使用, 并于2018年7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公开出版, 作为笔者学校2017级网络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上课教材。此外, 该教材还入选了十三五规划教材。

通过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 受到了学生的好评。笔者所在学校网络专业为重庆信息服务业输送了大量掌握实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已在重庆多家企业从事企业网站优化工作。

五、结论

高职计算机类教材的开发与出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 反复调研, 共同开发, 最终才能出版一本高质量的教材。

摘要:本文介绍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搜索引擎优化精品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过程。教材开发要紧密围绕课程建设来进行, 并基于企业岗位需求与培养目标。精品教材的开发更是校企合作的结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搜索引擎优化,精品教材,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沈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革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2) :97-100.

[2] 胡小勇, 谢志秦, 刘萍.工学结合行动导向一体化课程模式开发与研究[J].时代教育, 2015 (11) :11-12.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1.1 职院学生素质现状, 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又比较强, 而学生上课中玩手机、睡觉、不喜欢听课的消极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程过于枯燥, 纯理论课程往往课内难以消化, 并且课后很容易就忘掉, 学生经常是人到心不到甚至旷课。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改变学习态度, 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成为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而针对学生目前的听课学习状况, 结合专业特点, 引入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 从实践当中内化知识, 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并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明显得到提高。

1.2 社会需求, 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影响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变化。众所周知,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 随着近些年各大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 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 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剧增的毕业生给彼此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毕业生面临一大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目标。因此, 为了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使毕业生能在人才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在专业技能上比别人突出, 更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成为企业的最需求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自己的技能操作能力, 这就推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1.3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 “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过程高效

我们学校会计专业以往的排课形式均是先理论后实践, 而且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理论课程, 之后才进行相应的实训教学, 某些课程实训教学甚至跨学期进行, 以至于造成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 往往丢掉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方面体现了它的优越性, 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 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很多的理论知识点都在实训当中不断内化, 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理实一体化”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编写符合“理实一体化”需求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 没有好的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而目前所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 并不符合“理实一体化”要求, 理论内容太繁杂数据分析得也不够全面, 学生往往看不懂也不理解, 多数时候就只是背指标公式, 真正对着报表进行分析时, 却无从下手。我认为, 高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就应该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在教材上, 应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该门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以及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我们的师资和设备等自编校本教材, 对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 以任务情境为主线来编排教材内容。《财务报表分析》采纳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主要报表进行解析, 使学生能够从报表的解析中来发现企业资本、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能够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贴近企业实际的案例, 同时穿插适量的知识测试等, 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程序和思路的理解,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2.2 积极培养和建设符合“理实一体化”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师资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因此, 它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既要求胜任理论教学, 又要能示范和指导实践教学, 指导解决学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对报表分析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需要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 用示范引路的方式给予学生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师生在教学中加强交流互动, 理论和实践并行, 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督促学生实训过程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认为, 要真正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和建设集理论与技能于一身的教学师资力量, 一方面, 学校应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 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贴近企业实际的同时有利于实践技能指导理论教学, 更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 学校每年可以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 让教师能跳出理论知识框架去真正了解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跟企业实际账务处理上的差别在哪里, 了解对于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当中是如何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的, 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教师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 充分发挥教师组织、指导作用。

2.3 调整课程定位与设置,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实践技能

过去, 《财务报表分析》由于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对于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 因此将它定位成了专业选修课程, 学生就更加无心去学。但这门课程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却是十分重要的, 它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广泛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 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无论从企业还是财务人员自身发展角度都尤为重要, 因此应将这门课程定位为专业必修课程。而针对学生一遇到枯燥又复杂的理论知识就会束手无策, 缺乏学习热情、失去信心的这一特点, 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必须要结合实践内容, 让学生每学一块理论知识都要亲自动手去实践练习,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上就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 并且理论与实践课程不能分开甚至跨学期开课, 将课程进行情景化教学, 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 讲完相应的指标及它的计算和标准之后, 应及时引入现实案例引导学生练习应用相关指标, 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教师要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 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才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知识”,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独立思考并从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 教师还必须要善于对知识进行有效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本性, 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学生得到发展和完善。而教师在整个教授过程中, 首先以讲解与PPT演示相结合形式引入相应的理论教学;其次, 理论知识每讲完一个点引入实际案例进行示范性指导分析, 引导学生如何从已成报表入手进行分析;接着, 结合贴近企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打破传统考核方式, 加入实践过程的成绩

结课考核不仅能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还能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重, 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程度, 有助于学生踏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及实训练习, 而不是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 考完就忘记。在传统的考核中, 往往通过一张试卷一场考试下定论, 但有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 课后也没有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一般考试前几天才开始硬性记忆, 考前临时抱佛脚, 甚至有的学生书都不看, 考试过程中打小抄等, 考试结束后就把所学知识都归还给老师。这样的考核模式忽略了过程的考核, 有些学生平时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也会看书复习, 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考试成绩往往差强人意, 而一些上课不听讲课后又不看书的学生考试过程打小抄, 成绩比认真听讲的学生好, 这就会使学生产生心里不平衡, 最终考核成绩也不能如实的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最终不仅对理论内容进行检验, 同时还要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行评价,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最终成绩应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实践应用能力按权重综合评定。在《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中, 除了平时实训占50%的分值之外, 我们摒弃了以往的试卷考核方式, 而是让学生每3-5人自由组合, 网上搜索任意某个上市公司的报表, 根据所学知识对该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提交相应的分析报告。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积极动手动脑学习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低效率的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 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的积极就业以及学校的未来建设及发展。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授课过程中, 需要关注的问题非常多:如何将教学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改变学习态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报表分析能力, 如何将理论联系实践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 促进学生的积极就业以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理实一体化,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德.对中职学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杂谈, 2014.

[2] 王远湘.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周燕, 孙超.理实一体化教学浅析[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5) .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改革策略

中职学校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中流砥柱,为社会、企业输送了很多优质的一线基层技术人员,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钳工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传统工种,在人才市场中有较大的缺口,一直是各大制造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在中职钳工专业中实施,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着问题,例如教师对理实教学衔接把握不太准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尚未完善、教材适用性不是很高等缺点。笔者认为中职钳工专业教学中,学校要发挥领路人的角色,深化校企合作战略,进一步完善钳工专业实训基地;组织校内优秀教师和企业专家编撰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一支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完善一体化教学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理实结合的学习理念。

一、中职钳工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室建设质量不理想

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都有校内实训室,但是很多学校的实训室设备比较落后,设备数量有限,实训室没有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室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难以发挥。实训室教学并不是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钳工工艺的演练,例如錾削、锉削、锯割、划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等金属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训室展开,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实训室设备,构建钳工专业所需的必要设备、对实训室进行功能分区,进行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练习。

(二)中职钳工专业现行教材和实际就业存在脱轨

中职钳工专业现行教材主要是以“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职业教育学校重点专业规划教材”为标准。现行教材中开设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板块,但是并没有专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板块,需要各个中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改革,以满足企业对钳工技术人才的高质量要求。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钳工专业学生时,更看重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钳工工艺的熟练程度,这是中职钳工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客观要求。中职学校应该凸显办学特色,编写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材,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部分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大学毕业以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中职教师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解释说明,把理论教学放在实训室开展,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学习理论知识,这种看法存在片面性,没有把握住“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精髓,专业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钳工专业教学的影響

(一)有利于构建校本特色教材和教学计划

随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实践型的钳工技术人才更是市场和企业的青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周期短,既要完成必备的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完成专业必需的文化理论课学习,教学任务非常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为中职钳工专业打造一套专业化、全面化、高效率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教材,各专业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在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的同时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构建出凸显本校办学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计划。

(二)有利于提升职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中职钳工教学模式中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明显的功能划分,课堂教学和实训室教学可以说是“泾渭分明”,职业技能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提供理论和实践衔接的新思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实训室模拟操作、课堂模型讲解等,让每一个职业技能教学板块都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提升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就业竞争越来越大,中职钳工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技能比较扎实,这是他们在求职时的“杀手锏”。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为中职学生提供全新的成长之路,教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后,学生可以在实训室进行讨论、操作、设计、评价等学习环节,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双手的灵活度在不断提高,思维敏捷度也得到了提升,这些都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个人价值。

三、中职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改革策略

(一)建设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中职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争取资金和设备支持,进一步完善钳工实训室设备,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设备基础。例如学校可以积极购买钳工工作台以及台虎钳、砂轮机、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钻床等钳工常用设备,对实训室进行功能划分,合理放置各种设备。此外,学校还要为钳工实训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开始前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播放钳工操作演示视频,再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实训室应该具备理论知识讲解区、学生讨论区、教师演示区、学生操作区、资料区等区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展进入不同的教学区域,这样可以提升实践教学的时效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让教师可以一对一指导学生的钳工工艺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各种钳工设备,在专业设备上进行刮削、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基础金属加工工艺的练习,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可以在讨论区和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回看教师的演示视频,一体化实训室可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让学生的双手灵活操作,提升中职钳工专业的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

“职教二十条”的发布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规划了新的方向,其中培养“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他们学习的方向标,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是每一所职业院校都应该积极开展的工作。中职学校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教师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解读并不是很精准,学校可以组织钳工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跟随企业师傅进行学习,学习当下最流行、最实用的钳工操作技术,提升教师自身的钳工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也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钳工专业教师也要积极备考,考取相关的钳工职业资格证书,让自身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养都有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了解。钳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熟练掌握各种钳工设备的操作、对教材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合理使用钳工实训室,优化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钳工专业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让学生的双手、大脑协调发展。

(三)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与教材

目前中职钳工专业采用的是全国通用教材,教材理论体系比较严谨,知识也很全面,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板块几乎没有,这和当代企业对钳工的需求是有偏差的。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组织本校钳工专业骨干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和教学计划,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钳工工艺学这门课程来说,教师在编写全新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时要注意钳工工艺和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学科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六角体配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中职数学公差公式、机械制图与识图等相关学科,指导学生把带正六边形孔的矩形板以及一个正六边形组合在一起。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独立完成数据测量、公差配合计算、识别工件几何,核心操作环节在于划线、钻孔、锯削、锉削、研磨等,提升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这就是理实一体化教材和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操作,提升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

(四)构建理实一体化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理实一体化学习理念

传统评价机制中,学生的实践操作所占比重并不大,主要还是以学期末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轻视。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和钳工专业教师应该加大对实训教学的关注,把学生日常实训表现纳入到期末成绩考核中,帮助学生养成理实结合的学习理念。例如钳工专业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实训任务,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工件制作训练,教师当堂对学生表现作出评价,督促学生加强实训练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技能大赛、技能节等形式定期举办班级对抗赛,带领学生观看历年技能大赛的视频和理论试题,让学生进行体验,邀请企业师傅担任评委,观看班级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及团队的竞争意识,也让学生接受技能大赛比赛氛围的熏陶,让学生养成勤练习、多思考、勇创新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总之,中职钳工专业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中职学校和教师要深入学习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编写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特色课程和教学计划;培养一体化专业教师团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完善钳工实训室,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设备基础,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钳工专业发挥出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士其.中职院校钳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18(14):62-63.

[2]吴如樵,王国强,戚玉强,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南方农机,2018,49(10):248.

[3]潘海萍.中职钳工教学理实一体化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1):192.

[4]徐云龙.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习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92-93.

编辑 赵瑞峰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借助一定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本文从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规范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理实一体化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电子电工 教学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实现某个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简单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一、全面制订电子电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前提。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的特点和职业性原则,修改和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以《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程为例,将以往教学中强调的课程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教学理念,用精讲理论、以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为重点。《电工技能实训》实训大纲增加了选择性实验、生产工艺性实习。鉴于原《电机与电气控制》指导书内容较少,与电工上岗证的要求有差距,新《电工技能实训》大纲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根据新设备按实习两周编写,与旧大纲相比,内容更丰富,与电工职业岗位更贴近,实用性更强。新《电工技能实训》指导书增加了安全用电知识,丰富了室内照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与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等内容,根据新设备更新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导线的连接、室内配线的一般要求和工序等,使学生经过电工技能实训后,直接可考取电工上岗证,节省了师生的大量培训时间和支出费用。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项目的一体化教学。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项目课程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编写出比较实用的《电工技能实训》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二、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在理实一体化研究中,老师进入电子电工或机电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的企业实习经历,这样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原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教师合理配置,使其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在一个模块中配两个理论老师、两个实习老师,理论老师专业理论深厚,一些理论性强的课题就让他们讲,实习老师随班听课;实习老师在动手能力上有优势,让他们进行示范教学,理论教师随班听课。其次,学校专门制订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四新”培训、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使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

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习车间(实验室)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将按照“崇尚实践,深层合作,校企双赢”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训中心和校外各联合企业的建设,保证电子电工专业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四、规范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能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鉴于此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特点改革了考核方法,建立了模块化、标准化试题库。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引入工程任务考核,强化实践教学考核。初步完成《电工技术》等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近三年的对外技术服务和培训取得了较大成果,对学生进行电工技能培训,使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专业一部分学生获得电工中级证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观察、记录、讨论、作业、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考试、技能测试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力度,强调了基本技能培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比例。操作成绩的比例可稍大些,但不高于60%。真正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

在电子电工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非常必要,它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师生双方的“教、学、做、思”相融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程周.电机与电气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2]戚丽丽.浅谈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江科技,2009.3.

理实一体化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摘  要:中职院校作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非常注重学生的实操应用能力。所以,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方面更是如此。本文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例,针对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出几点策略,供广大中职教育者作为参考。

◆关键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指的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是结合国家人才战略的要求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中职院校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问题,增强专业技能教学的实践性与互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电器,电子电器的增多导致维修维护工作量的剧增,所以对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现如今,我国电子电器市场缺乏大量的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同时对电子电器维修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产品的操作等,涉及许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来说十分有必要,院校要结合企业与市场需求,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接下来,本文将对中职院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实行理实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方式,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应当转变教学方式,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传统授课方式,将专业课堂直接植入实训室、实操室中,借助学校的电子专业微机房、通用电子电工实验室、音视频专用实训室等来展开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同时,学校还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实习企业或定点见习等制度来拓展课堂空间。为培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尖子,中职院校还应积极与“创维”、“海信”、“海尔”、“格力”等大型家电维修部实行“双元制”试点。其次,建立新型中职院校师生、生生关系,即企业制度走进课堂,师生可视为班组长和下属等关系,生生视为任务小组成员等关系,教师强调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划分小组成员的职责,通过实践实训任务成果的验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技能。

二、合理安排专业课程与教学时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编排方面,中职院校应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并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依据每一个专业课程特点,合理制定专业课程进程表。为实现“理实一体化”,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可建立三个“一体化”框架课程:一是电工和技能一体化,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电工基本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和PLC,二是电子和技能一体化,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理论基础、电子技能训练、办公通信产品设备维修实训、音视频产品原理和实训等;三是机电一体化,主要包括制冷技术实训、家用电器技术理论与维修技术、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整体来说,在第一学年,中职院校应将理论与实践的比重设置约为4:2,在第二学年,院校可多安排一些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约为1:4。

此外,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许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就会逐渐将重心放在实践教学部分,而忽视了理论教学。再加上学生学习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的理论教学进度就难以达到统一,这也会影响教师理论知识讲解的质量与后期学生的实践实验质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多引入微课、微视频等新兴技术,将电子电器课堂的不同教学内容制成小视频,发布到班级公共平台,这样就方便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展开学习。例如在“电子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中,教师可在实际操作前,借助微课的小视频对实验部分与涉及理论进行讲解,进而提升学生后续的专业实践质量。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专业人才输出质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实现。因此,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操作技能,打造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中职院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去企业展开学习交流,掌握最新的电子电器实践技能。其次,中职院校还可聘请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先进员工来学校任教,指导学生展开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实践,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电子电器故障与排除故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最后,中职院校应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组建课改小组成员,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程内容展开有针对性地分类、提炼、归纳,融合成模块项目,并在执教专家与企业实践专业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专业教师的课程内涵,形成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领域。

四、严格落实“双证书”制度,提升行业转入门槛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应当以当地的合作企业与家电售后服务网点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市场与行业对相关技能的需求与标准展开岗位轮换、工学结合,并展开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拿到毕业证与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落实好“双证书”制度。总之,中职院校应当制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的融通模式来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对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要严格把好“双证”这一关,提升电子电器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而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覃园媛.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9):192-193.

基金項目: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教育规划课题,课题名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B253。

上一篇:空气净化器代理合同范文下一篇:公司智库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