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在提高人才质量上提出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文化懂技术的初中级技能型会计人才。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下面是我对中等职业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理论、实践有机地结合,改变了原来的填鸭式课堂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和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轨。会计理论本身是枯燥和抽象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会计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很多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太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2.实践场所有限。校外实践的会计岗位有限,同一单位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学生实习和实践,所以更多地还是强调校内教学的实践性。

三、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设想和建议

1.教学内容与企业实务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以突出实训教学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大力推广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抛开现有教学模式的框架,大胆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方案,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教学案例,先给学生一个比较简单的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基础会计知识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学生根据下达的任务,将知识进行分解,围绕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教材),小组讨论确定完成任务的步骤,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

2.“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在对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时,不仅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会计准则中的基本职业判断要求融入其中,而且应突出和强化技能操作和能力培养,以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如可根据项目任务进行分组演练、岗位交叉互换、师生互动等。《会计电算化》教学,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知识涵盖在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同时掌握技能的目的。通常是以企业一个月的任务进行电算化模拟,可以单人和轮岗操作的方式进行试训。

3.教材设计应当符合“理实一体化”运作模式。我校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对《成本会计实务》《基础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纳税核算与申报》几门课程编制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编写采用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分工执笔,集体定稿的方法。校本教材建设需要遵循有关规定,是由专业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共同参与构建实训案例和模板,财务票据采用最新的实务票据,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内容。

4.“理实一体化”模式下的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过程性评价和技能评价,以及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职业素养养成的评价;不仅要进行个人评价,还要进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的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以往教学有很大不同,它摒弃传统教室完成纸质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的弊病,实行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评价方法。如《成本会计实务》、《基础会计实务》等课程,更多的是注重每项任务模拟实训过程中的考核,检验学生是否在每堂课中,积极努力完成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形成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以及在完成任务中所表现出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等能力。考核内容有职业素质考核、知识考核、技能考核,考核方式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四、促进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

1.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环境。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上岗实习一直以来就是实践教学的瓶颈,模拟成了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中职会计专业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环境,使用仿真财务软件,使用仿真证帐表,积极营造财务人员的职业环境,更好地实现实一体化教学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教学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配备必须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实现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练习法,提问法教学的有机统一,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室和实训室融为一体。学生在一体化教室就像置身在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通过动手强化了对理论的理解,理论的支持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加强,相得益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财务知识,而且必须要具有较熟练的财务核算和处理能力,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有一体化教学的设计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1)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实施一体化教学。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对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也要切实地执行这个传统的方法。现在刚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特点: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应用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经验较少。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从会计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到学校核心课程课标的制定,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参与,都实行以老带新,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扎实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2)加强会计专业教师校外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职业师资培训机构进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到兄弟院校进行学习,到财务软件公司强化实践性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组织老师积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师资格类考试。(3)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深入到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事务所、记账公司等,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提升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注重毕业生调查回访,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对反馈回的信息科学地展开分析,将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同时,中职会计专业还应诚邀各行业会计专家、骨干及注册会计师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他们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并不断完善中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把课堂搬到实训室,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教学思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缩短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相应的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的趋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认知上让学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重要性,让学生不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学特色。本文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合职业院校PLC课程的特色,分析其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PLC课程 中职院校

对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都是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这样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中职院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中职院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阶段中熟练掌握PLC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具体的任务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

一、PLC课程概述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性的控制方式对工业设备进行控制,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自身具有可编程功能的储存器进行程序的编辑和存储,然后执行程序的各种逻辑控制命令,比如说顺序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等,然后通过数字量或者是模拟量信号的方式将命令在I/O接口的作用下进行传输,从而对工业生产中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因此可以说PLC是工业控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中职院校电气专业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好的特点。对传统中职院校PLC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大多数较为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虽然在每一个理论知识完成之后会设计一定的实践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实践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明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再单纯要求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求师生之间共同探索,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构建知识框架,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其要求理论与实践并进。中职院校要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从整体上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改革,其在进行教学时能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节省整个教学内容所花费的时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边进行理论讲解,一边让学生在实训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能力的锻炼,这样能够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大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实训教室,并与诸多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编写教材内容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PLC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特点进行编写的。这样,程序的基本原理、指令、梯形图、电路图和操作技能等多项内容都是作为独立的章节存在的,导致学生在某一个阶段中只学习某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也就谈不上将这些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某一个控制程序的编写和功能的实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具有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对应教学内容,能够结合教学具体任务的不同将所有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然后以小节点的方式在每一个实训项目上进行呈现。一般以项目任务为主进行教材的编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的教师能够到校办厂或者是校企合作的企业内进行参观实习,了解当前在实际项目任务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有哪些。这样,教师在搜集到相關的实训资料之后才能够在后续的教材编写时根据具体任务进行知识的分类,最后利用几个常见的基础项目任务完成所有知识点的传授。其次,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能够结合当地工厂经济的发展特色,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典型在课本上进行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专业发展动态,让学生能够在项目中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为自己以后的理论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优化教学方法组合

在进行教学内容讲解时,教师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的方式,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等多种不同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彰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比如说在进行机械手安装与调试项目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导向法进行教学,然后利用演示法提出具体的问题。在进行任务分析时,则可以采用引导法,在知识点回顾时则可以采用讲授法,在进行任务练习时则可以采用启发法。这样经过多种不同方式的组合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掌握探索、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机械手的相关动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特性,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手程序编写所需要实现的功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3.合理划分实训小组

由于实训环境的限制以及学生能力的限制,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分配一台实训设备。因此,针对此类状况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能够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内,确保每一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好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每一个小组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不多。在完成分组任务之后,还需要在每一个小组内任命一名组长,对本小组内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并组织本小组内的实训工作。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之后,需要在课堂上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最后通过教师点评、自评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对最终的实训结果进行评价,并将学生最后的实训结果纳入学生的考核范围内。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训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演示和指导,纠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多数院校都较为注重校企合作,而且许多的学校都在外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训。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首先,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到实训基地中进行实习,并在经费、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这样能够激励更多的教师到基地中实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将实习收获应用到教学中。

其次,学校还需要整合校企合作模式。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与大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大企业虽然在实训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往往会同时与多所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大量的学生在企业内进行实训,很有可能影响到该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影响到学习的实训效果。而小企业则不同,小企业合作学校不多,能够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训教学,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学校除了要加大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以外,还需要加大与小型企业的合作,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实训环境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PLC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具有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锋.PLC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2]周媛珍.中职PLC课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J].职业,2015(23).

[3]许广彬.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4]刘曼,万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1(10).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调整、实训资料的完善与一体化教学流程的统筹、考试考核办法与评价机制等多角度进行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一、《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势在必行

1.中职教育层次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技能型劳动人才。《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新生。传统的与实践脱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必须进行 “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

2.《基础会计》课程地位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后续的课程如《财务会计》可看作是它的延伸、扩展与充实。只有通过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拟仿真训练,才能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及内容框架的认识。

3.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当前社会条件下,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力度,强化学生会计技能,变传授职业技能为中职办学的亮点。

二、《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准备工作

1.准备“剧本”。 “剧本”的来源:一是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材料。二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编写教学“剧本”。三是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剧本”。四是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剧本”。五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教学“剧本”。

2.培训“演员”。一方面通过课前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剧本”——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上的对白,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做好“导演”。在整个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发挥主角作用,教师则尽可能走向幕后发挥“导演”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注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材的处理

我们把《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对象与核算方法;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相关理论;熟练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制方法与技巧;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设置、登记、错账更正与对账结方法,明确账务处理程序;能阅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作好铺垫。

2.注意《基础会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教学设计中,按 “大目标小任务”细分策略,依据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之间的关系,将财会专业培养目标(大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实际项目或问题(小任务),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创造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感性认识企业资金筹集、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与销售、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脉络,熟悉企业实际生产与经营过程,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完善《基础会计》实训资料,统筹一体化教学流程

在实训模块教学中,我们结合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实训所需,适时穿插必须的理论知识,并按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类型,精心汇编、整理出与之匹配的会计核算所需的一整套原始凭证资料,使之成为会计实作实训的“配套教材”,为实现理论与实训技能教与学的对接。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自我意识的发挥

“理实一体化”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正面引导的同时,主动加大实训教学力度,积极采取 “实物示范”、“情境设置”等教学的方法,展开形象化教学,教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适时开导、诱导,在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不但使他们知道是什么,更重要地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5.改革考试考核内容与办法,完善考试与考核评价机制

考试分两个阶段。上半学期考查学生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学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理论知识考试立足于会计基本基础知识,实践性考核应注重学生对会计业务操作,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表格的编制等。在成绩评价方面,更应该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习得过程的考核。

四、《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1.理实一体化应贯穿于会计全部教学活动中,例如,《基础会计》中讲解“会计凭证”时,学生先要掌握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写的要求,再进行实践操作,边讲边练,把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

2.学以致用。在讲借贷记帐法时,学生要理解记账规则,熟悉帐户的性质,根据帐户的来判断借、贷方向,然后是借贷记帐法的运用,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会计分录。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例如会计帐簿这一章,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显示帐页,指导学生登帐,学生边听边看边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老师,也需要更新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提出结合企业需求科学调整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布置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学策略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般体现为理论与实践同时发挥作用,主观与抽象并行出现,不片面强调先学理论后实践,而是做到理论中蕴含着实践的内容、实践中体现理论的支撑,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且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模式在许多中职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要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优化。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主导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改革部署,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要真正推行“1+X”证书制度,就需要实现“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其中,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就需要在教学设置时,按照企业生产过程,根据生产过程的要素设置必需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让学生在生产过程导向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是达成“1+X”证书制度要求的有效途径。

(二)切合职业教育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要求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理实一體化教学模式强调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内容中既有理论性、原理性的知识,又有工程性较强的内容,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而强调“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无疑是切合这一教学要求的。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汽车维修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掌握方法和技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很好地激发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进程

当前,国家正在推动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的生产要求实施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侧重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例如,通过让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和实践,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感知自己在企业中所能胜任的角色;让学生在上课前进入校企工厂参加实践,然后结合在企业实践中的认识,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进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来看,其无疑是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进程的。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结合企业需求科学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为了调整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接触汽车维修产业链的各岗位人员,如维修企业的专家、职业教育咨询机构的专家、汽车4S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一些优秀毕业生,通过座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按照企业标准修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可知,在能力领域现代维修企业对人力技能有如下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应能够执行车辆的定期保养和部件检测以及程序性的维修,但不要求掌握车辆的综合性故障维修(参见图1)。由此,可按照这个要求以及“1+X”的技能标准调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

以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原来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式教学体系,包括发动机、底盘、发动机电控等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包含保养、检测和维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这就与汽车保养和汽车检测等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叠,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此,该校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进行了如下调整。

第一,按照实际生产任务的进阶性进行调整,即按照维修企业对技能人员接受任务能力需要进行课程设置。例如,针对刚刚进入企业的实习生必须掌握车间的安全知识及汽车维修保养知识和技能,设置汽车维修保养等相关课程;在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后,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逐渐深入,可以设置汽车部件性能检测等课程。如此,循序渐进,随着工作任务难度的增加进阶调整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合理拆分汽车维修知识。在以往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下,学生第一学期学习发动机,第二学期学习底盘,这种学科式教学看似具有连贯性,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虽然熟悉了底盘知识,但是脑海中留下的发动机知识就很少了。对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合理拆分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重复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例如,在课程安排中,可先安排汽车发动机、底盘的结构知识和拆装技能等知识点的学习;随着任务的变化,再进阶安排发动机、底盘部件的检测等知识点的学习,进而安排发动机、底盘系统的故障检测等知识点的学习。

第三,按照企业要求、依托“1+X”证书认证标准设置课程。例如,以“1+X”证书认证标准设置学习领域,制订课程大纲;并按照“1+X”证书认证标准中初级和中级的要求形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实现“1+X”的课证融通。

(二)开发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

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下,优秀的教师团队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优秀的教材作为支撑。然而,现在学校的教材内容知识非常宽泛,与学生所接触的实训设备有较大的差距。例如,教材里面描述的是丰田的可变正时结构,而实际的设备可能是其他车型的发动机可变正时,道理虽然一样,但是实物表现形式差距很大,导致学生无法按照实物理解教材内容。另外,教材内容存在学习进度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发动机构造课程时,不仅学习发动机的构造和拆解,还学习发动机的维修以及发动机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法。开始学习发动机课程时,学生往往学习兴趣很高,但是由于学习进度过快,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汽车结构相关知识就开始学习发动机故障排除相关内容,学习难度大大增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针对教材存在的问题,可组织企业、职业教育专家共同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研讨,确定校本教材的开发方向。校本教材开发要求专业教师在专业开发机构的引导下进行,因为校内专业教师开发的思路局限在固有的教材模式下,要改革创新难度很大,而通过专业开发机构则可以了解汽车校本教材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完成教材开发任务。

校本教材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纸质教材,如信息页,即根据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和典型任务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信息的介绍,体现相应的工作教学内容。二是活页教材,如工作页、工具准备清单、评估表等,即根据信息页设置工作任务,便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计划制订和实施以及实习过程中各个学生与工作组的学习工作情况记录。三是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微课和仿真虚拟软件,这些教学资源需要对应工作页和信息页的内容,如有的动画可以根据信息页展示汽车部件的结构或者工作原理,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有的视频展示部件的拆卸和维修规范,便于学生了解工作的规范和注意事项,便于减少实际实训过程中错误情况的发生。

利用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工作页布置一些动画、视频或者微课形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然后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信息页和更多的教学资源完成工作页布置的工作任务,课后教师则利用评估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点评,使学生对现阶段的學习树立起应有的自信,不断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本专业先进技术,更新理论知识;二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主动提升教学造诣;三是善于走出校门,积极主动调研,了解本行业发展方向;四是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不断拓展专业知识;五是积极探索,苦练基本功,掌握本行业新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能,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六是树立全局观念,弘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由此,为有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职学校应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引导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多维度的能力评估,确定每一位教师的能力提升方向,制订专门培训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二是联系企业,每学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保证一定的时间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每一位参加实践的教师每周都要回校上一次公开课,进行实践成果的分享,以实现全体教师能力的提升。三是邀请企业专家和培训机构到校开展业务辅导,开设公开课。专家们进入课堂,随堂听课,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准确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布置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场所既要方便教师利用黑板以及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讲解理论性知识,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参观、操作的实践场地。为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布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第一,教学场所以传统教室为主、以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技术为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详细地为学生展示专业中一些复杂的知识,或者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操作流程,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名词,降低自身学习难度。当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或者规格较小的零件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局部放大该零件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在设计汽车实验室时,在实验室内布置理论教学的位置。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原理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带领到这一教学场所内,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形成全面的理解,也让学生把自己在理论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真实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不仅要优化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适当的优化。以往的学生考核以卷面考核和实践考核为主,以学期考试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依据,不够全面。对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时应采用过程性考核,以档案记录的形式呈现学生学习期间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评价。一是基本素质评价,即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写作能力。二是单项技能评价,即针对汽修专业相关职业经常使用或者十分重要却很难掌握的技能进行单独测试。三是综合项目评价,主要采用任务评价法和项目评价法进行考核。把任务定义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独立完成的工作;把项目定义为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任务评价法中,评价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评价法中,评价学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职业特质评价,即对学生的职业思维、职业行为、职业语言、职业态度等职业特质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来源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标准和汽车维修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表1是用于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等级标准。这一考核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果,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引入企业的技能标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未来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调整及创新,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师嘉泽.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7).

[2]欧阳可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J].时代汽车,2018(3).

(责编 王悦之)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加强过程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一) 课程与实践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 所以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依靠教学大纲与计划等来进行的,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如在面对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这一业务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从银行存款与库存现金上来进行的, 然后结合会计要素的性质来判断。且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大量向学生讲述知识, 学生只能进行反复练习。虽然表面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 但是从实际上来说, 却出现了无从下手的现象, 甚至学生并不知道应当怎样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所以在这一背景下, 要从充实教材内容与完善校本内容上入手, 融入实践性课程, 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教学理念与实践

首先, 教师的职能。在企业中存在着大部分师傅并不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全部交给徒弟的现象, 但是对于学校来说, 教师的职能就是要做好传道、授业与解惑。只要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要做好详尽的讲解工作。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学校教育还是有着一定优势的。因此想要发挥出这一优势的作用, 要从完善教学机制上入手, 做好教学理念转变工作, 以此来提高教育效果。其次, 是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 多媒体的运用逐渐增加, 所以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从多媒体软件的有效运用上入手, 以此来提高教育质量。在中职学校教育中, 不仅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也要及时对教学进行创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要清楚认识到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重要性。理论是为实践提供服务的, 同时也是需要运用到实践中的, 这样才能展现理论的价值所在。所以在教学中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入手,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代入感。通过为学生营造出实际工作的情景, 以此来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会计课程就是从做手工账上来进行的, 所以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做账情景, 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 以此来确保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教学并不是单纯进行讲述的, 所以就可以从记账凭证与账簿等方面入手, 以此来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使用实物内容, 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同时也可以加强演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避免了学生在出现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当学生完成学业学习后, 就可以快速进入到企业中, 进入到工作状态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上入手, 确保教育的针对性,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学习理念与实践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单纯要求教师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的有效配合, 从而加强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在会计专业中要从学生特点上入手, 借助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但是是否能够真正理解知识还是需要依靠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指导,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切身感受,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同时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学生教育要从未来就业发展上入手, 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校中要主动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实训,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第一, 要确保实践的无偿性。通过将学生带入到企业中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大实践中,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取到实践经验, 从而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二, 做好时间与学习的结合。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以此来做好教育指导工作, 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 要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并考取上岗证。其次, 进入到企业中进行时间, 结合学生具体人数来进行确定。最后, 做好轮换处理,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通过实践可以看出, 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实现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学校方面也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中掌握企业中的工作特点,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有效融合。第三, 完善评价体系。学校要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分析。所以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 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 以此来掌握学生具体情况, 从而做好有针对性的组织与教育引导工作,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 通过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去, 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延伸, 从而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提高工作的质量, 实现教育的目标。

摘要:通过进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对接, 同时也可以为教学开展提供支持, 所以在教育中要运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来做好一体化研究工作, 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帮你问针对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了简要阐述, 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仅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卫娟.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3 (1) .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 教学模式形象

在汽车专业教学中, 由于其专业知识非常的抽象, 单是课堂上老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 学生们很难完全理解相关的知识, 更别说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随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出现, 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教学不能与具体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使得学生们可以同时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学习效率也就上去了, 同时教师的授课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 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 由教师为学生们进行知识传授。而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将主体变为了学生, 在进行教学授课时, 主要是由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动手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由授课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业性指导,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在不断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当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培养自身创新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的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 教学过程互动性强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是将教学主体设定为学生, 以老师辅助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当中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在学生们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 会遇到一些不了解或者不懂的问题, 学生们随时随地的把这问题跟老师提出, 由老师为学生们进行详细讲解, 这种一问一解的方式, 增加了教学过程当中的师生互动性, 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领悟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 加大扶持政策

为了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在高职高专院校汽车专业教学中充分的应用, 这就需要高职高专院校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首先, 要给汽车专业的教师配备专业的教学平台以及适于教学的实训设备等。其次, 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加强与汽车相关的企业合作力度, 保持与汽车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 使企业可以作为学生们进行实训的基地, 这样就可以弥补课堂上实训条件的局限性, 使学生们可以更充分、更详细的了解专业知识, 毕业后进行工作时, 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衔接。最后, 高职高专院校还应该对理实一体化汽车专业教学的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 特别是对实践技术这方面的培训, 保证授课老师能掌握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 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知识构建调整和更新的及时性。

(二)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在汽车专业的相关教学过程当中, 不仅要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先进而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还要有合理而先进的教学理念, 只有这样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们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高专院校不停的提高教师团队的写作能力, 这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师们的整体教学水平。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先组织汽车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师们, 根据本地的汽车行业实际情况拟订与本地区汽车行业相符的教学大纲, 然后理实一体化教师认真学习资深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 并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理实一体化教学老师, 要根据集体编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备课, 有效地提高了高职高专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老师的团队协助能力。

(三)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在高职高专院校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相关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以及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够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进行汽车零件、部件、组件进行拆装演示, 还要熟悉所教学部分的汽车故障问题排除, 并能对故障问题进行演示分析。在教学时, 教师应该有一定的传导力和控制力, 能够调度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整体构建, 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通过高职高专院校,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应用取得的效果来看, 它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合理有效地融合到了一起, 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们可以在理论中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还可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真实性。这样一来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一直在推行教育领域的改革, 但是直到现在, 在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时, 大部分还是实行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即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授课, 然后再让学生去进行实践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说给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 但是确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 很难取得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也导致实际的实践学习效率较低, 实践效果不显著。本文通过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当中合理应用深入分析, 充分发挥其价值, 探讨提高实践学习的效果合理有效方案。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汽车专业,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 鹿宏成.理实一体化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05) .

[2] 张凤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课程实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09) .

[3] 姜伦.理实一体化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 2017 (46) .

上一篇:医学本科论文范文下一篇: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