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2-28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借助一定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本文从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规范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理实一体化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电子电工 教学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实现某个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简单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一、全面制订电子电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前提。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的特点和职业性原则,修改和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以《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程为例,将以往教学中强调的课程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教学理念,用精讲理论、以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为重点。《电工技能实训》实训大纲增加了选择性实验、生产工艺性实习。鉴于原《电机与电气控制》指导书内容较少,与电工上岗证的要求有差距,新《电工技能实训》大纲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根据新设备按实习两周编写,与旧大纲相比,内容更丰富,与电工职业岗位更贴近,实用性更强。新《电工技能实训》指导书增加了安全用电知识,丰富了室内照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与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故障排除等内容,根据新设备更新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导线的连接、室内配线的一般要求和工序等,使学生经过电工技能实训后,直接可考取电工上岗证,节省了师生的大量培训时间和支出费用。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项目的一体化教学。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项目课程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编写出比较实用的《电工技能实训》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二、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在理实一体化研究中,老师进入电子电工或机电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的企业实习经历,这样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原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教师合理配置,使其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在一个模块中配两个理论老师、两个实习老师,理论老师专业理论深厚,一些理论性强的课题就让他们讲,实习老师随班听课;实习老师在动手能力上有优势,让他们进行示范教学,理论教师随班听课。其次,学校专门制订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四新”培训、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使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

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习车间(实验室)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将按照“崇尚实践,深层合作,校企双赢”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训中心和校外各联合企业的建设,保证电子电工专业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四、规范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能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鉴于此我们根据电子电工专业特点改革了考核方法,建立了模块化、标准化试题库。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引入工程任务考核,强化实践教学考核。初步完成《电工技术》等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近三年的对外技术服务和培训取得了较大成果,对学生进行电工技能培训,使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专业一部分学生获得电工中级证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观察、记录、讨论、作业、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考试、技能测试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力度,强调了基本技能培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比例。操作成绩的比例可稍大些,但不高于60%。真正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

在电子电工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非常必要,它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师生双方的“教、学、做、思”相融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程周.电机与电气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2]戚丽丽.浅谈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江科技,2009.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认知上让学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重要性,让学生不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学特色。本文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合职业院校PLC课程的特色,分析其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PLC课程 中职院校

对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都是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这样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中职院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中职院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阶段中熟练掌握PLC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具体的任务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

一、PLC课程概述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性的控制方式对工业设备进行控制,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自身具有可编程功能的储存器进行程序的编辑和存储,然后执行程序的各种逻辑控制命令,比如说顺序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等,然后通过数字量或者是模拟量信号的方式将命令在I/O接口的作用下进行传输,从而对工业生产中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因此可以说PLC是工业控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中职院校电气专业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好的特点。对传统中职院校PLC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大多数较为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虽然在每一个理论知识完成之后会设计一定的实践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实践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明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再单纯要求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求师生之间共同探索,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构建知识框架,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其要求理论与实践并进。中职院校要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从整体上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改革,其在进行教学时能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节省整个教学内容所花费的时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边进行理论讲解,一边让学生在实训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能力的锻炼,这样能够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大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实训教室,并与诸多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编写教材内容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PLC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特点进行编写的。这样,程序的基本原理、指令、梯形图、电路图和操作技能等多项内容都是作为独立的章节存在的,导致学生在某一个阶段中只学习某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也就谈不上将这些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某一个控制程序的编写和功能的实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具有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对应教学内容,能够结合教学具体任务的不同将所有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然后以小节点的方式在每一个实训项目上进行呈现。一般以项目任务为主进行教材的编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的教师能够到校办厂或者是校企合作的企业内进行参观实习,了解当前在实际项目任务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有哪些。这样,教师在搜集到相關的实训资料之后才能够在后续的教材编写时根据具体任务进行知识的分类,最后利用几个常见的基础项目任务完成所有知识点的传授。其次,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能够结合当地工厂经济的发展特色,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典型在课本上进行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专业发展动态,让学生能够在项目中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为自己以后的理论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优化教学方法组合

在进行教学内容讲解时,教师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的方式,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等多种不同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彰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比如说在进行机械手安装与调试项目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导向法进行教学,然后利用演示法提出具体的问题。在进行任务分析时,则可以采用引导法,在知识点回顾时则可以采用讲授法,在进行任务练习时则可以采用启发法。这样经过多种不同方式的组合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掌握探索、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机械手的相关动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特性,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手程序编写所需要实现的功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3.合理划分实训小组

由于实训环境的限制以及学生能力的限制,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分配一台实训设备。因此,针对此类状况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能够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内,确保每一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好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每一个小组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不多。在完成分组任务之后,还需要在每一个小组内任命一名组长,对本小组内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并组织本小组内的实训工作。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之后,需要在课堂上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最后通过教师点评、自评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对最终的实训结果进行评价,并将学生最后的实训结果纳入学生的考核范围内。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训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演示和指导,纠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多数院校都较为注重校企合作,而且许多的学校都在外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训。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首先,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到实训基地中进行实习,并在经费、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这样能够激励更多的教师到基地中实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将实习收获应用到教学中。

其次,学校还需要整合校企合作模式。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与大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大企业虽然在实训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往往会同时与多所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大量的学生在企业内进行实训,很有可能影响到该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影响到学习的实训效果。而小企业则不同,小企业合作学校不多,能够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训教学,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学校除了要加大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以外,还需要加大与小型企业的合作,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实训环境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PLC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具有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锋.PLC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2]周媛珍.中职PLC课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J].职业,2015(23).

[3]许广彬.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4]刘曼,万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1(10).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调整、实训资料的完善与一体化教学流程的统筹、考试考核办法与评价机制等多角度进行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一、《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势在必行

1.中职教育层次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技能型劳动人才。《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新生。传统的与实践脱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必须进行 “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

2.《基础会计》课程地位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后续的课程如《财务会计》可看作是它的延伸、扩展与充实。只有通过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拟仿真训练,才能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及内容框架的认识。

3.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当前社会条件下,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力度,强化学生会计技能,变传授职业技能为中职办学的亮点。

二、《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准备工作

1.准备“剧本”。 “剧本”的来源:一是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材料。二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编写教学“剧本”。三是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剧本”。四是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剧本”。五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教学“剧本”。

2.培训“演员”。一方面通过课前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剧本”——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上的对白,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做好“导演”。在整个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发挥主角作用,教师则尽可能走向幕后发挥“导演”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注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材的处理

我们把《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对象与核算方法;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相关理论;熟练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制方法与技巧;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设置、登记、错账更正与对账结方法,明确账务处理程序;能阅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作好铺垫。

2.注意《基础会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教学设计中,按 “大目标小任务”细分策略,依据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之间的关系,将财会专业培养目标(大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实际项目或问题(小任务),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创造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感性认识企业资金筹集、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与销售、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脉络,熟悉企业实际生产与经营过程,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完善《基础会计》实训资料,统筹一体化教学流程

在实训模块教学中,我们结合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实训所需,适时穿插必须的理论知识,并按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类型,精心汇编、整理出与之匹配的会计核算所需的一整套原始凭证资料,使之成为会计实作实训的“配套教材”,为实现理论与实训技能教与学的对接。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自我意识的发挥

“理实一体化”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正面引导的同时,主动加大实训教学力度,积极采取 “实物示范”、“情境设置”等教学的方法,展开形象化教学,教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适时开导、诱导,在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不但使他们知道是什么,更重要地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5.改革考试考核内容与办法,完善考试与考核评价机制

考试分两个阶段。上半学期考查学生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学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理论知识考试立足于会计基本基础知识,实践性考核应注重学生对会计业务操作,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表格的编制等。在成绩评价方面,更应该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习得过程的考核。

四、《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1.理实一体化应贯穿于会计全部教学活动中,例如,《基础会计》中讲解“会计凭证”时,学生先要掌握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写的要求,再进行实践操作,边讲边练,把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

2.学以致用。在讲借贷记帐法时,学生要理解记账规则,熟悉帐户的性质,根据帐户的来判断借、贷方向,然后是借贷记帐法的运用,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会计分录。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例如会计帐簿这一章,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显示帐页,指导学生登帐,学生边听边看边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老师,也需要更新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力需要在行动中才能获得,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本文将雷金纳德·瑞文斯的“行动学习法”观点应用到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中,探讨如何将实践真实融入到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学习中,以实现真正的理实一体。

关键词:行动学习;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

一、 引言

行动学习法首创于上世纪30年代的欧洲,是由英国人雷金纳德·瑞文斯(reginnaldravens)教授首次提出,瑞文斯教授认为,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他首次构建了行动学习的公式:L=P+Q。其中“L”(Learning)指的是学习,p(programmedknowledge)指的是程序化知识的指导,q(questioninginsight)指的是询问。学习效果取决于指导和询问的师生互动,只有指导和询问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而有效的学习。爱伦·毛姆福特(Alarl Mumford)根据他与同事对行动学习的研究成果,对瑞文斯的学习公式进行了修正,将行动学习公式由原来的“L=P+Q”变成“L=Ql+P+Q2”。他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来自于迫切解决某个问题的驱动力,由问题(Ql)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寻求知识,获取指导(P)的同时,发现新问题(Q2),并进行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这样,层层递进,在行动中完成学习的过程。

二、 行动学习法引入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的必要性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要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培养学生对内科疾病患者的评估、诊断以及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依据整体护理需求,高职护生在具备常规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沟通、心理、人文等综合能力。随着职业教学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理实一体教学被普遍应用于教学中,但就目前而言,高职护理理实一体教学往往只局限于形式上,如教室内放一张操作床,涉及操作内容教师进行操作演示,或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尽管形式上表现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但对于学生而言,缺乏课堂内容的整体观,理论与实践缺乏融合感,涉及到的技能内容也显得有些“断章取义”。同时,由于场地的局限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所谓的实践也只能局限于教师指导以及个别学生演示,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很难带动学生真正的“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技能只能在行动中获得。因此,缺乏行动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阻碍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如何设计一套适合内科护理理实一体教学的“行动学习”法尤其重要。

三、 行動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中的应用

1. 对象

对2013级高职护理12个班级619位学生进行分组比较,其中1~6班312位学生为对照组,其余6个班307位学生为实验组,两组均在理实一体教室内上课。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学教学,涉及的护理操作部分由教师进行演示示范。实验组采用行动学习法教学,采用Q1(提问,怎么问病人)+P(行动与指导,怎么进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方案设计、所学知识应用及寻求教师指导、小组协调整体护理实施等)+Q2(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统计学方法

用visa foxpro建立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t检验和x2。

4. 结果

四、 结语

职业教育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做中学、学中做,行动学习法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行动,在行动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在求知中提升,形成行动与学习的联动、问题与解决的互动、知识与应用的互通,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不断行动、不断学习、不断收获、不断进步,从简单问题的解决到复杂问题的处理,行动学习法训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行动学习也注重团队的协作、相互的沟通,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行动学习法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护理强调的是整体护理能力,关注的是人的躯体、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护生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医护知识和常规护理技术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心理素质。研究结果也显示,行动学习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由此可见,在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中实施行动学习法值得后续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Revans R.Action Learning:Its Origins and Nature[M].Brookfield:Gower Press,1997.

[2]李娜,乔贵春.行动学习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策略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6):49-51.

作者简介:

袁俐,江苏省南通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刘国中老师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组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很易被学生接受,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耽误学生的学习。下面结合我在本期课程中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一、 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作为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一是要对理论知识相当熟悉,二是要能熟练动手操作。我在讲授《汽车起动系》这一章节时,由于教材比较笼统,没有更多的图片,对有些知识点的讲述不详细,为此,我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实物图片。为了使提高教学效果,我预先对汽车起动机进行了分解、组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于教学时间的区别要做到合理分配,将理论讲授的时间与动手操作的时间分配好,。本堂课我首先花了10分钟的时间对起动机的理论部分进行了讲授,然后在讲到起动机的构造、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时,我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展示机构的具体构造,并让学生上台来操作。由于形象、具体,学生亲身体验、感知,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二、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汽车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动觉功能,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达到理想的

教学效果。本次教学中,我除了在PPT课件中加入起动机的实物图片外,还增加了一段实车拆装的视频,增加了学生的感观性。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运用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等其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三、 加强课堂控制管理

理实一体化教学,一般是实训设备放在学生面前,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完善的教学设施,至少是

二、三人一件实物),有时也不可能保证人手一件,像这次教学中,只台一件起动机,所以只能安排3-4名学生动手,其他学生在旁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那么,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乱拿工具并扰乱课堂纪律,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克服上述情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轮流操作、观摩。

四、 言传身教,规范教学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理实一体化教学,更侧重教师的操作、示范。如在汽车起动机的拆装和汽车内饰件拆装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将拆装步骤板书在黑板上,讲清拆、装的顺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然后按规定的实训步骤,给学生操作示范一遍。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该用哪些工具,该怎样使用工具,然后边讲边按顺序拆卸,拆下一个零件,就说出零件的名称,让学生在一旁记住,并将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整齐地放置在工件盘里,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规范操作。

通过演示,学生既认识了零件结构又大体清楚拆装步骤,,既便于学生思考,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则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 积极开展小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AUTOCAD应用技术实训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在做实训练习时,不想动手,我就采取分组的形式,一个好学生配二个基础差点的学生,或让他们自己组团,三人一台电脑,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中完成练习或者作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阶梯式教学论文下一篇:幼师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