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方案

2023-02-03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方案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方案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

企业内部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综合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为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进磷复肥基地的建设,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富瑞化工2005年~2008年三年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围绕“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集团发展战略,以尽快建成国家磷复肥基地和打造卓越的生产制造能力为核心,以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推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一体化管理体系为手段,实现用三年的时间达到省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用五年时间成为国内优秀的磷复肥供应商的战略目标。

2、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原则;

——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

——改革、发展与加强企业管理并重的原则;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

二、改革目标

——经济指标。通过挖掘现有生产装置潜能及二期“836”项目的建设,到2008年形成200万吨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能力,工业产值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总额 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均税利 ,净资产收益率 。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真正形成“员工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建立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对用工、人事、分配的深化改革,依托ERP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构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决策科学,沟通快捷的内部管理体制。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集团公司“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方针,在搞好在建项目建设和现有装置生产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三、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集团公司的主体部署,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途径,采取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提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优化公司的产权结构。

(二)继续完善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责权明确,信息通畅,监控有力,运转高效,进一步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职责,制定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工作条例,议事规则,明确决策程序,经济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责必究和有功必奖的机制,确保董事会决议的贯彻落实。

(三)根据公司发展改革的总体要示,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各模块的实施,建立一支能充分适应公司要求,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 以业务流程梳理为中心,立足公司实际,以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标杆,制定公司的职位管理体系,按照沟通快捷,决策高效原则,规范职位配置标准;逐步推进认职资格认证体系,建立适合公司发展要求的“能力库”,以能力和素质为基础,选拔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

2、完善招聘体系,建立内外部人员有序流动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和员工竞聘平台,从根本上激活员工尽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达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与综合协调能力的目的。

3、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启动运行职业培训模块和任职资格评价模块,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条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立足生产实际,结合员工本人的意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通过加强对员工的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构建公司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平台,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培养员工的终身就业能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广阔得职业发展空间,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部门,部门领导,员工的科学评价,为企业选才,育才,提供支撑条件;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评,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并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

5、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按宽带薪酬原理,建立纵向晋升与横向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薪酬分配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进一步鼓励员工为公司目标实现做出贡献。一是完善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建立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浮动;二是调整并规范职工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将工资总额中的补贴、津贴纳入岗位工资,提高岗位工资的比列;三是探索运用市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力求从根本上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6、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通过对员工人事档案的查阅、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获取的业绩信息和综合信息进行汇总评价,制定出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强调员工自主发展,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未来的需求紧密结合,开展多视角、新颖的自我评价体系,实现员工职业生涯得到最大发展的目标。

(四)、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1、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夯实管理基础,不断调整和完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以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工作。按照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抓好ISO900

1、ISO1400

1、ISO18001三标合一的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形成责任明晰、管理有序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尽快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2、按照化工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目标,强化计划管理,切实抓好新老装置的生产组织和指挥协调工作,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衔接好生产、供应、销售、运输各主要环节,加大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的力度,切实制定设备检修和开停车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非计划停车造成的损失,全面提高各装置运转率,实现“安、稳、长、满、优”的目标,力求公用工程水、电、汽(气)的平衡使用。为设备完好率为重点,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抓好设备计划检修,在搞好日常巡检、维护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电仪、保运模式,开展做好修旧利废工作,确保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的工作力度、通过激励机制的不断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实施节能降耗,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从记账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的转变。切实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审批流程、明确目标和责任主体,并辅以预警、纠偏、

报告、考核等手段,重点抓好消耗指标控制,并按责任主体对费用控制进行分解,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统计管理等工作,为有效实行预算管理提供支撑。

5、通过实施基础管理达标升级,规范现场管理和员工行为,将计量、定额、记录、现场管理等日产工作纳入其中,搞好厂区绿化,营造清洁文明的工作环境,熟路现代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完善公司的基础管理体系。

6、围绕产供销业务流程,建立完善专业管理体系,依靠专业管理部门建立生产计划、财务预算、人力资源、安全、环保、质量、工艺、设备等专业管理体系。

7、建立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对创新项目作出科学评价,激励员工参与公司各项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全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8、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结合公司“能力库”实际,推进组织业务流程的优化及改进,深化机电仪组织模式的改革,确保核心业务流程。

(五)按照集团党委“五包”的要求,切实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兼顾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将公司发展目标与集团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防微杜渐,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为企业改革的平稳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组织机构

为明确新一轮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公司在继续保留2004年成立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人员,对小组相关成员进行了适当调整。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马策

副组长:朱德贵

小组成员:赵兴志、徐洁年、徐怀春、杨雁霞、詹小平、冯建明、张应虎、樊崇生、李文洁、姜凤春、木劲松、杨胜、邹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公司企业改革日常工作的开展。

人员组成:

办公室主任:李文洁

成员:木劲松、杨胜、鲁朝霞、李跃宏、李媛。

(七)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05年8月-2005年9月,制订公司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广泛宣传、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实施》的要求,全面实施改革方案。

第三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全面完成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深化改革方案内容并进行总结。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湖北省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文 件 号:鄂政发〔1995〕111号

颁布日期:1995年8月16日

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企业职工离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安定,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度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应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

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保障水平要与我省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管理法制化;行政管理与保险基金管理分开。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范围

凡属本省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1.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

职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的统计口径计算,即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之和。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缴费比例。自本方案实施之月起,职工按不低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3%的比例缴费,以后随着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一般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个人缴纳的费用由企业按月扣缴。已经离休退休的人员,个人不缴费。

个体工商户本人、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等非工薪收入者,可以按当地上一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计算缴费的基数,并由个人按一定的费率向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缴费,缴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企业缴费比例与个人缴费,比例之和,其中12%进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基金。

2.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

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各地应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测定长期的统筹费率。目前可先按当地政府现行规定的统筹费率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当年的积累,原则上不低于全部职工缴费工资的3%。积累率偏高的地方,力求统筹稳定在测定的标准上并有所下降,以逐步减轻企业负担。

3.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4.社会统筹基金发生困难时,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基金

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1)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89),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帐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逐月计入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和个人帐户。职工离退休时,按照手册中记载的缴费工资和个人帐户中的储存额(包括本金和利息),为其计发养老金。

(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按职工缴费工资额12%的费率记入。改革起步时个人帐户记载的内容包括:

①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3%缴纳的部分;

②从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中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9%划转记入所部分;

上述两项合计为12%。今后在个人缴费比例逐步提高的同时,相应降低从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中划转记入个人帐户的比例。

③上述储存额的利息。

(3)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储存额的利息,按照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4)职工在同一地区范围内调动工作,不变换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由于各种原因停止工作或间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其个人帐户予以保留。职工调动或中断工作前后缴费年限可以累计计算,个人帐户储存额不间断计息。

(5)职工在不同地区之间或跨省调动工作,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全部储存额由调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调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划转,调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若调入地没有开展养老保险业务的,其个人帐户仍由调出地给予保留。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只能用于职工本人离退休后按月支付养老金,不能挪作它用,也不能提前支取。

(7)职工在离退休前或者离退休后死亡,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尚未领取或未领完,其余额中属于个人缴费部分,按照规定发给职工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从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中划转记入的部分,归入社会统筹基金。

(8)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结算一次,并通知本人。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有权核查和询问个人帐户储存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提供无偿服务。

2.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除划转记入个人帐户以外的部分,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职工异地调动工作时,社会统筹基金不作转移。

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本方案实施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2)方案实施时已有一定工龄的职工离退休后的部分养老金;

(3)方案实施后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中社会性养老金部分;

(4)长寿职工个人帐户支付完后需要继续支付的养老金;

(5)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所需要的资金;

(6)为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储备的资金。

(四)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职工到达法定离退休年龄,凡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或本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连续工龄(包括缴费年限)满10年的人员,均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养老金。

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多少与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挂钩。在职时工资高、缴费多,离退休后养老待遇就高。鉴于在职职工以前没有实行个人帐户,有些职工实行个人帐户后不久即将离退休,因此应分别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计发办法,使新老养老保险制度有机衔接,平稳过渡。

1.凡本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时,其基本养老金一律按社会性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按月计发。计算公式为:月基本养老金=社会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

2.本办法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办法计发养老金,同时享受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待遇。

3.本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达到法定离退休年龄而离退休的职工,其过渡期间的基本养老金按以下计算公式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社会性养老金+缴费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

社会性养老金按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即2000年前凡缴费满10年按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22.5%计发;满15年及以上按25%起点计发,以后每满一年加发0.5%,但最高不超过30%。从2001年开始,对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计发比例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每年为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0.5%,直到25%为止。

个人帐户养老金按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本金加利息)除以平均余命120个月计发。

缴费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退休前若干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本方案实施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按1.2%的比例计发。

4.本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0年,或者本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不满15年而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按缴费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两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养老金,一次付清;个人帐户储存额中属于个人缴费部分连本带息一次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5.按本方案计发的养老待遇,增资面较大的地方,可以考虑覆盖补贴的全部或大部分。

6.职工离退休后的其他待遇,仍按现行规定执行,暂不作变动。

7.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标准由省政府另行制度。凡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可按最低标准补齐。

(五)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为了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并使离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建立基本养老金随工资增长相应调整的机制。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可按当地上企业平均工资增长率40%~80%的比例进行调整,企业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六)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经济效益为本单位职工建立,主要体现不同单位的效益差别。补充保险金的分配,原则上按职工当年的贡献大小分别确定,并向本方案实施后特别是近期内将要离退休的人员作适当倾斜。补充养老保险经费来源,主要从企业节余的工资总额和公益金中解决,盈利多的企业,也可以适当在企业当年收益中按照一年不超过本企业人均工资一个半月的水平提取,在“劳动保险费”项下列支。

三、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集、管理和监督

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企业和职工个人必须按时足额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逾期不缴或故意拖欠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挪用、贪污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或者因玩忽职守造成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亏损或者损失的,要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养老保险基金是全体投保工的共有财产,一律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并负责保保值增值。必须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决定基金的其他用途。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成立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工会代表和离退休人员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机构,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改革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各地市州应在本实施方案的原则范围内,制定本地具体实施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级劳动部门对本方案要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级体改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抓好这项改革。

要充分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企业广大职工明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实施步骤和办法,保证我省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本实施方案由湖北省劳动厅负责解释,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思路

国资委人士透露,打造‚中国版淡马锡‛的总体思路是在央企层面建立三类国资管理平台:产业投资公司、国资投资控股公司、国资运营公司,数量在几家至十几家之间,分别侧重产业发展、资本投资、股权运作,前两类即国资投资公司,第三类即国资运营公司。

马年将至,国资改革将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结下不解之缘,‚分层‛问题已取代‚分类‛问题成为国资改革的新焦点。‚组建或改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重点课题之一,也被多个地方‚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知情人士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建产业投资公司、国资投资控股公司、国资运营公司三类国资管理平台,今年将选取一至两家央企启动投资控股公司试点;多个地方也提出将设立1-2家国资运营公司和若干投资公司。‚中国版淡马锡‛版图逐渐显现。

设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基本思路是‚少新设,多改造‛,重点推进方向是基于现有资产的资本化运作,改造包括直接改组、合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央企层面,华润、国开投、保利等有望入围控股投资公司试点,国资运营公司短期内不会设立新试点,未来主要靠新建,其股权将主要来自40家整体上市的央企。

从现在到2020年的七年间,国资委将逐渐向淡马锡模式的方向努力,一至两年内重在设臵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三至四年将有序推开,逐步打破以管企业为主的监管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惯性。国资委将向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及二级公司逐步移交权力,核心在于把经营权交给二级公司,把对二级公司的考核权和分配权交给投资运营公司。日后国资委将只用关心收获了多少‚粮食蔬菜‛,不用再亲自‚喂马劈柴‛。

马年结缘淡马锡

不会邯郸学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组建或改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知情人士称,这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30余项重点课题之一。

按国资委人士的解释,投资公司以投资、融资、建设项目为主,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运营公司通过划拨现有国企股权形成,不经营实业,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开展股权运营,调整国资布局,改善国资收益。因投资运营公司的形态与新加坡国有资产的专职打理者淡马锡公司颇为相像,业界称之为‚中国版淡马锡‛。

不过中国特色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将不同于淡马锡。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两国国资体量悬殊,不能‚邯郸学步‛。国资委人士透露,打造‚中国版淡马锡‛的总体思路是在央企层面或建立三类国资管理平台:产业投资公司、国资投资控股公司、国资运营公司,数量在几家至十几家之间,分别侧重产业发展、资本投资、股权运作。前两类即国资投资公司,第三类即国资运营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国资委内部对于投资运营公司的设想基本达成共识,将按照与产业的关联度设立,从第一类到第三类‚产业色彩渐淡‛:第一类有一个清晰主业,通常为自然垄断性、保障性产业,如中国石油;第二类涵盖多个主业,强调投资效益最大化,如涉足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七大板块的华润;第三类无主业,重在资本运作,如

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过去央企按行业划分的模式造成国资条块分割,很大程度上是压制新技术的创造与应用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指出,应按照产业链设立投资运营公司,让市场决定哪个板块的资产划到哪个投资运营公司中。‚以中粮为例,原来的食品企业解决的只是生产问题,而现在中粮的产业链已经很长,上至农业生产,下至产品配送,甚至变身电商。投资运营公司旗下的资产应按此道形成。‛

少设新店多改造

换汤也要换药

设立央企层面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将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远景目标是将除中储粮、中储棉等政策性国企以外的国有资产都放到国资管理平台上。这台戏在2014年将进行预演。此前国资委人士透露,今年将选取一至两家央企启动投资控股公司试点。

央企对于成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兴趣十足。知情人士表示,尤其是竞争类央企,对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跃跃欲试。

兼任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掌门‛的宋志平认为,设立国资投资公司的路径并不复杂,包括中国建材、中国医药在内,113户央企里有一半左右是产业控股集团,现在把这些公司的定位进一步明确,转化成资本运营公司或产业投资公司就可以了,对子公司管理股权。

设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基本思路确实是‚少新设,多改造‛。据了解,国资委正在研究符合何种条件的央企才能改组为投资控股公司,在行业、管理、规模等方面设定条件,华润、国开投、保利、招商局、中化集团等有望入围试点。改造的方式有多种,可能将一家央企直接改组,可能将若干板块的业务重组为一家,也可能将三四家央企改组为一家。

以改造为主的思路可防止机构设臵叠床架屋。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抛开现有央企集团公司新设一批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做法易造成委托代理链条的无意义扩展及国资监管成本的无谓增加,极有可能出现其与现有集团公司争地盘、与国资委撞车的混乱格局。

同时,国资委也在琢磨避免改革‚换汤不换药‛。国资委人士称,一方面国资委将赋予试点企业更大的权力,可能有投资权、考核权、干部任命权,另一方面试点企业需尽快健全内控,在薪酬分配、人事选聘等方面建立市场化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央企中唯一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国开投具有做试点的先天优势。该公司涉足多个领域,主营业务竞争力较强,并从财务投资角度围绕利润最大化不断开展投资业务。在三中全会后该公司已启动股权多元化的努力,为全资子公司国投信托引入战略投资者悦达集团与泰康人寿,后两者合计持股45%。

华润也是国资投资公司试点备选中的佼佼者。华润在零售、啤酒、地产、燃气、医药等竞争性领域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间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2012业绩在央企中综合排名第六。

不过与真正的国资投资公司相比,国开投等央企仍有一定距离。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距

离未必是企业自身造成,需要体制安排更加‚给力‛,使企业能够理顺投资退出机制、更加注重投资效益、产业形态更有特点。

对于国资运营公司,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央企中有一家国资运营公司即国新,但是规模较小,距理想中的国资运营公司还有差距。未来的国资运营公司主要靠新建,短期内不会设立试点。

对于国资运营公司手中的资本,国资委人士表示,目前有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40家央企基本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撤销集团公司即剩上市公司。未来可能采取去除母公司壳的方法,把国有股权拆开,一部分臵于国资运营公司在资本市场运作,‚这才叫管资本‛。

心急难喝热汤

‚管资本‛分步走

对于中国版淡马锡何时能完全建成,接近国资委人士表示:‚三中全会给出的时间表截止期限是到2020年,在未来七年的有效期中,国资委会逐渐向淡马锡的方向去做。1-2年内是设臵试点的阶段,3-4年内试点能推开的话,进程已经算是很快。‛

‚管资本‛是三中全会为下一阶段国资改革设立的‚最高境界‛。业内人士表示,为达到这一目标,国资改革的第一步是分类,第二步是根据分类结果建立相应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国资委通过这些公司管理竞争类行业的国有资产。对前者业已达成基本共识,对后者具体的机制设计仍不明朗。

‚毕竟多年来国资管理体制都强调两个层次,一头是国资委,一头是占有公共资产的实体企业。改革方案长时间拿不出来是因为‘分层’问题还在思想解放中,以管企业为主的监管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惯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破的,现在‘分层’取代‘分类’成为国资改革的新焦点,‛知情人士透露。

改革不仅是思想调整的过程,更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对于国资投资公司的试点,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会依照三中全会的要求,可能把投资权、考核权等一部分权力授予试点央企,让试点央企真正能以市场化的手段管理企业。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牵扯各方权力的重新分配,权力下放的程度与进度都需要磨合。未来一段时间将是过渡期,国资投资运营公司与其子公司不会完全脱钩,国资委对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及二级公司会慢慢移交权力。最核心的是把经营权交给二级公司,把对二级公司的考核权和分配权交给投资运营公司,重在考核资本收益,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

改革不易,仍要坚持。业内人士指出,现有的央企集团采取母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要管企业;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则不管企业、只管资本运作,可减少对实体企业的经营干预,实现国企微观经营市场化,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也就是说,国资委以后只用关心收获了多少‚粮食蔬菜‛,而不用亲自‚喂马劈柴‛。

让政企、政资真正分开并不是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唯一的作用。祝波善指出,现在的央企集团公司扩大地盘容易,却客观上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投资运营公司的运作方式有顺畅的进退机制,可根据需要迅速退出某一领域。另外,目前对央企母公司的效益考核机制需要控股下属公司才能实现‚财务并表(将子公司收入计入母公司收入)‛,导致央企母公司对下属公司最容易的管控方式是尽量加强国有控股,做大规模,排斥股权多元化。而国资投资运营公司

是产权的经营主体,可参股可控股,‚并表‛并不重要,消弭了国资与民资在同一体制内的对立,有利于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相融共生。(中国证券报)

第四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新课题。最近,根据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经委、市体改委等部门,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全市共有国有企业350家,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05家,占586%,国有控股企 业145家,占41.4%,在职职工102246人;企业党组织338个(其中党委103个,党总支49个,独立党支部186个);在职职工中,有党员17721名,占17.3%。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产权改革、结构调整、减员增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进行。从总体上看,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有所创新,在改进中有所加强,在调整中有所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面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还缺乏制度保障。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受到有关法则的严格制约,在公司制企业中如果再提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会与国际贯例发生抵触,不利于企业转制和向国际市场发展。这种思想对企业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部门和个人没有把企业党建摆在应 1 有位置,以致一部分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保证监督等方面渠道不畅,坚持党对企业政治领导的政治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从企业领导体制来看,目前,全市350家国有企业中,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有171家,占48.9%,还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工厂制,在实行工厂制的企业,有70%以上的企业实行党政“一肩挑”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一段时间对于解决“中心”、“ 核心”问题,减少企业内耗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第一,一些企业忽视了按党政工作程序和制度办事,书记工作精力不到位,党建工作虚置化;第二,一些企业党组织被排斥于决策主体之外,不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无法介入,无法制 约;第三,容易造成重决策上的失误。在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也有类似情况,企业党委、董事会、经营班子的地位、职责、权限等与有关法规的要求还没有衔接到位,组织形式上的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

以上这种领导体制与上级有关文件和我市去年7月制订的《宁波市国有独资、控股公司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存在一定差距,体现不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一身兼的比例过高,董事长、总经理没有分开配备的占55%,容易造成权力过份集中,失去监督和约束。

二是从组织制度上来看,由于党委书记或党委班子成员进入决策层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表决权偏弱,组织的意图难以体现。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不是靠制度来保证,而是靠感情来维系,党委书记与行政负责人关系好、感情深的,党组织参与决策就比较顺;反之,关系不好的,参与决策就比较难。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上,一些企业党管干部逐渐“虚化”,如何准确地选拔干部、更合理地使用干部,党组织与行政领 2 导意见不尽一致,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说了算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持大股和出资经营方,用人的随意性更加大,对党组织推荐或介入抱有戒备心理,甚至对意见不理睬、不吸纳,造成党组织主动用干部管干部的“盘于”越来越小,一部分书记对党管干部与企业新的用人机制感到困惑。有的书记讲:“只有保证义务,没有监督权力”。一些企业即使是部分党委班子成员进入了董事会或经营班子,但因为在经济利益方面受制于行政,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监督,以致上级监督下级难,同级之间监督更难。据市纪委提供,近几年来在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企业领导人员所占的比重较大,1999年至今年9月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被查处的有75名,占立案人数的60%。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失去了监督和约束,有的作风不民主,听不得不同意见,以致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还有的弄虚作假,瞒上欺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被查处的企业领导人员按错误类型划分,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最为明显。

三是从党务政工队伍来看,国有企业党务政工干部的配备不平衡状态在我市还比较明显。据调查,除交通委、城建委、计委所属企业配备党务政工人员相应比较规范外,设专职书记或副书记的企业只有199家,占企业党组织数的58.9%;单独设有党务工作机构的企业106家,仅占企业数的30.3%;有259家(占76.6%)企业没有按l%规定比例配备党务政工人员;“老书记守阵地、小青年不愿意”的党务政工干部“断层”现象普遍存在,以致党务政工队伍的力量和素质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企业没有把党务政工人员摆上位置,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与待遇,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如减员增效)总是把书记推出去,要他们铁面无私唱“红脸”、大刀阔斧搞改革,一旦“水到 渠成”,就慢慢解缆开船,挫伤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3 给稳定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带来负面效应。一些书记尖锐他说,改革时想方设法攻难关,说不定是自己在挖自己坟墓。某系统一企业中就有“书记当经理,大家皆大欢喜;经理当书记,大家背后怀疑”的怪现象。

2、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加大

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四难”现象。一是难教育,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对说理性的教育听不进;二是难管理,企业在理顺劳动关系过程中,有一部分职工党员按政策实行了“两保”或“三家抬”,还有一部分不属于政策范围内的职工党员被提前内退,这些人员虽然还未与企业正式解除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单位人已经成了社会人,而党员组织关系仍留在原单位,给企业党组织贯彻上级方针政策、布置有关任务、形成党内决议、开展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使党组织耗费精力、难以对付。另外,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的党组织没有按规定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有的本人不愿转(包括退休人员),长期搁在企业,而平时游离于党的组织,这种对象至今还有269人。还有一种是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以后,因不愿进街道居住地党组织,又找不到新的单位,成了“口袋 ”党员,党组织对他们的管理出现脱节。三是难活动,生产经营压力和经营活动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四是难发展,近年来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有明显的萎缩。一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缺乏适应与创新。问卷中,企业党内活动一季搞一次的有21.4%,半年搞一次的占6.9%;认为党员形象与群众区别不大的占58 .2%,不好的甚至还不及群众的占24%;对入党抱无所谓的占61.4%,根本没有入党愿望的占2.8%。

3、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4 多数企业党组织反映,现在党的工作压力最大的职工的民主权利难保障和思想政治工作难开展。就前者而言,在实行公司制企业中,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建立监事会,党委班子成员兼任监事会主席(召集人)的仅31名,占建立监事会企业数的27.4%。在实行工厂制企业中,民主管理也难体现,据对240名职工代表问卷。认为重大问题决策上,没有运用职代会形式实行民主监督的占42.8%。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职工队伍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呈复杂化、多样化。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职工队伍包括党员队伍的思想冲击很大,腐败现象的漫延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减弱了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随着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中的下岗分流,有的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许多职工由此提出疑问:这是不是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否定?据调查,在不少企业中,工人阶级主人翁思想几乎消失,尤其是在一些效益差的企业,被雇佣和为老板打工思想普遍 存在,工人没有荣誉感,精神不振、无所作为。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缺乏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的物质条件,使职工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性逐渐弱化,党组织失去了感召力。一些企业职工包括党员反映,过去我们听党话跟党走,学模范、当先锋,与企业有深厚感情,现在我们年纪大了,体质差了,就搞“二保”、“三家抬”,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地为职工群众“维权”。据1006份调查问卷汇总显示,认为在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上的占61.9%。有些政策措施不配套,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方案出台,准备不够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不够,舆论宣传不够,规定不够具体,使职工群众不理解,产生不满情绪。据问卷汇总,有近40%的职工代表和一般工人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有想法。主要是认为保障体制没有跟上的占 5 50.4%;对下岗持不服从态度的占7.4%,无可奈何的占47.4%。如维科集团下属的浙东针织厂对280名职工抽样调查,反映企业改革政策出台职工不知道的占了一半,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没必要的也占50%。

4、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到今年6月底,全市3409家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已有2977家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87.3%,其中国有企业939家,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740家,改制面78.8%。这些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基本维持原状,如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在对企业重组、兼并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使党组织随企业改革和调整中,隶属关系和职能依然得到明确。但在调查中也发现,过去那种依据行政关系来维系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单纯的条块管理的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已经出现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所有制重组、新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情况,这些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关系到底是按产权为纽带(出资方)管理、行业归口管理,还是属地管理,中组部虽有具体要求,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还跟不上,一些企业改制后,原主管单位对归属管理的积极性又不是很高,这样给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我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针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和各级党委按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上下功夫,收到了一定效果。主要做法是:

1、以“达规范、创四好”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市委进一步 加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力度,自1997年下半年起,开展了以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 的党员队伍、一个好的工作机制、一套好的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达规范、创四好”活动,通过从点到面,典型示范、加强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抓”的载体和“抓什么”的主线已经明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改革同步进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按照中央要求,1997年以来,对全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了以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同时,重新明确了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市委办转发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经营者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组织部会同人事局、国资局和经委等部门于1999年组建了市企业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为我市企业经营者从组织配置向市场配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几年来的工作,班子运作情况和领导成员的素质得到了一定改善,企业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考核前的44岁下降到42.3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成员比例从44.7%上升到59.2%。

3、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途径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企业法》和《公司法 》等规定,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明确重大问题内容和参与决策程序。党政联席会议等决策过程中的沟通制度在一部 分企业执行较好,能有效地保证党组织的“全过程” 7 参与。二是大多数企业党组织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加强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把党管干部原则与支持董事会、经营决策层依法行使用人自主权结合起来。

4、适应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解困扭亏、下岗分流等,使党组织的工作越来越繁重。有不少企业党组织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能主动承担责任,发挥政治优势,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改革的全过程,特别是企业在困境中,党组织能及时掌握、分析和反映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复杂心理,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据对1006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问卷了解,有72.5 %对企业改革有信心,认为有必要;有64.3%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表示赞同。在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经常的送温暖活动。如今年9月,市领导走访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家 庭,耐心细致地宣传改革政策,做思想工作,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有关部门送钱送物,基层反映较好。

5、注重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多数企业能从实际出发,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据问卷,认为党组织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占71.3%;党政班子团结协调的占80.4%;党政班子领导成员政治素质和民主作风较好的占73.3%,干群关系融洽的占61.1%;党内工作制度比较健全的占86.1%;党的 活动比较正常的占71.8%,时间、场地、经费有保证的占88.5%;能够经常对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培训的占71.7%。一批党务工作者能识大体顾大局,安心本职,默默奉献,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8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从调查情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今后,国有企业的单位数将会减少,但它的支柱地位将会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各级党委必须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等一些重大问题上。按中央要求,统一认识,增强对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1、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要继续花大力气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厂长(经理)和董事长,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宜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即:“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都要有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及工会中的党员负责人。可依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为改变目前我市“三位一体”’比重过大,不利于监督约束的状况,在具体操作上,有条件的企业,书记和董事长最好由一人承担,如分设的,党员董事长可担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可担任副董事长,党委成员可与董事、经理层的人员实行交叉任职;企业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应在半数以上,法人治理机构中的党员行政领导在党委会中的比例不应低于三分之一;董事长、总经理要分设;董事、经理层人员要减少交叉任职,一般宜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党委要推荐一名领导成员(副书 记或纪检委员)进入监事会,担任监事会主席(召集人)职务。实行工厂制的企业,党政领导班子任职形式也要采取相交互叉任职的办法,以减少“一肩桃”所带 9 来的弊端。要把党管干部原则融合到企业新的用人制度之中。按照企业特点建立对经营管理者培训、选拔、管理 、考核、监督的办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与引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要明确党管干部的职责,明确党管干部的程序: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免,先由总经理提名或党组织推荐,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政主要领导统一意见后,提交党委会讨论研究确认,最后由总经理作出决定,发出聘任或解聘的通知。选拔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集体讨论,全面考察,规范运作,避免用人上的失误。要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我市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的优势,从而使经营者从组织配置逐步向市场配置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重点抓好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厂长(经理)及其后备人才的培训,为造就一批党政工作经验兼备、既懂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培训的内容、方法应根据实际和形势有所选择。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应纳入市里统一集中培训计划,其他管理人员培训应分级负责。

2、积极探索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法。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组织保证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明确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问题和程序。对企业改革和发展带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党委要参与研究,形成党政领导共同研究、共同负责、共同发挥作用的格局。要逐步改变我市目前企业领导层中党委成员在法人治理机构内所占比例还比较低的状况,让党组织核心层中的大部分成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董事会和经营决策层,以 党员的身份直接参与集体决策,强调民主集 10 中制,形成党组织在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中的表决优势,体现和表达党组织的意图和意见。我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非党人员所占的比例不高,党政正职非党占3.5%,党政副职占7%,这是进入决策层的有利条件。对重大问题决策, 应保证必要的程序到位,用建立相应的制度,如党员行政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决策前的磋商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决策出现分歧时的请示汇报制度,以形成依法参与、集体讨论、统一决策的参与机制。

3、加强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新形势下强化监督,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经营者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运用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等手段,使企业内部之间相互协调、减少失误、规范运作。

一是要发挥专业监督的职能。国有独资企业的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应由上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委派,企业中的监事会主席(召集人)和财务总监可试行“监事取薪 ”制,工资关系与企业脱钩,以保证对经济活动和财务行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此同时,建立党委、政府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特别是对企业转制、重组和项目招投标等重大事项,要搞好财务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经营、决策层业绩要定期审计;对班子改选或主要领导成员调整,经营管 理者任期内和离任前的经济责任,要进行责任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对经营管理者续聘和奖惩的依据。

二是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必须真心实意地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对企业领导班子考核的同时,职代会应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让职工行使权利,参与监督和管理。要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应经常、及时,凡属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包括资金运作、利益分配、选聘管理人员等企业重大决策和改革方案等都要向职工 11 公开。每次公开后,企业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对群众提出的质询要求,予以答复,对职工不赞成的事情予以纠正,以维护和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穿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对因管理混乱、失职渎职等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认真追究责任。

三是要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构。目前我市企业经营者的分配方式比较传统、固板,对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作用不是很大,还没有与他们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下一步,应按照企业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着力扩大年薪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期股、期权激励的分配方式,使经营者的薪酬与其职责、贡献挂钩。工厂制的企业可逐步推行年薪制同时增加风险抵押金。即经营者完成经营指标,按比例得到加薪,完不成的,扣减风险抵押金。有条件的企业也可制定让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把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和分配紧密联系起来。据调查,我市对经营者实行这方面激励的企业还只有45家,占12.9%,宜进一步加大力度,形成激励约束的导向。

4、重视企业党务工作机构和党务政工队伍建设。国有企业无论改制与否,应按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设置党的机构和配备党务政工人员,要防止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随意撤并党务工作机构或削减党务工作人员的做法。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凡是涉及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调整的,必须认真听取党组织的意见,经党政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党务工作机构的设置 和专职党务政工人员的数量,由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方案,与董事会或经营班子协商确定。专职党务政工干部还未达到1%规定比例配备的国有企业,可先定个基准:党员人数在1 00名以下的先配专职党务政工人员1—2名,100—300名的配3—4名,400名以上的配5名,经过几年努力, 12 逐步达到规定要求。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编制,与同级管理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要着眼于企业党务政工人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和适应市场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党务政工人员与经营和管理人员可适当进行换岗交流,以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政工人员队伍。对长期重视党务,工作业绩突出的同志,应注意激励、爱护和关心。

(二)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首先,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改进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精心设计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载体,经常分析党员、职工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企业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活动,在市场开拓、技术改造、项目开发、内部改革等工作上,党组织应及时切入,让党员、骨干挑大梁、当先锋。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场地应予保证,活动时间不能全部业余化。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忙淡季节科学安排,必要时可适当占用生产时间。

其次,加强党的工作制度建设。在规范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党管干部原则制度的同时,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度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必须健全,并常抓不懈,重落实、求实效。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强化理想宗旨、党性观念教育,端正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培训,教育党员在带头参与企业改革、带领群众支持改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严格管理。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严把“人口”,畅 13 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四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把优秀青年工人,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吸收到党内来,以保持党的勃勃生机。

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关于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的基本思路是:①企业与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合同后,党员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或新单位;②对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已理顺的大龄富余职工党员,其党 员组织关系一般应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③除离休外,退休职工要逐步与原企业分离,党员组织关系应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由社区管理。在移迁转接党员组织关系过程中,应事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说服和引导。对不愿转移的党员,组织关系可暂留在原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要求他们过好正常的组织生活,对长期脱离组织的“三不”党员,应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

今后,社区街道居民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断充实街道居民区党的力量,以适应“社会人”膨胀现象。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结合企业实际,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企业改革重大政策出台,对企业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让党员先知道,通过党员做群众工作,取得理解支持和参与。要按“三个代表”要求,提高工人队伍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要发展企业文化,开展创建文明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动员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 14 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工道德和职工 风尚意识,努力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对下岗失业职工,党组织要做好送温暖工作,对困难职工要建立企业领导人员联系制度,使他们对党组织有亲近感。

(四)及时明确和调整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后,党组织设置必须同步组建、改建或更名。要随着企业组织结构和党员分布状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及职能,但不能随意撤销。

要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出发,相对稳定,适当调整:①国有独资企业,原党组织隶属关系保持不变;②国有 企业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包括企业多元参股),其党组织关系隶属控股机构党组织,按产权关系管理;控股方是外方的,按行业归口管理;③同一地区内兼并,其党组织关系一般隶属于兼并企业党组织;跨地区兼并企业或设立分公司的,其党组织隶属关系原则上隶属于所在地党组织,以就近挂靠等办法实行属地管理。

各地各部门在企业改制中,对隶属关系和管理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仍要保持原传统惯例的维系关系,特别是跨行业、跨部门的,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如对方还不具备接纳条件的,不能操之过急,甚至一推了之。

第五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研提纲

附件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研提纲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1、各设区市经济发展及企业改革总体情况

2、各设区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基本情况、国有企业基本经济状况、国有企业在本区域经济总量中的地位、国有企业结构和布局状况、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情况及科研贡献度等)

3、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4、市、县(区)所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5、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二、国有企业管理模式

1、对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2、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情况

3、其他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情况

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做法(出售、兼并、改组改制等)

2、所采取的重大政策及措施

3、所采取的有关配套改革及政策(如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等)

4、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国有企业监管模式、管理方式问题

2、国有企业结构和布局问题

3、配套改革问题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流失问题

5、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6、其他问题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调研提纲(企业)

一、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1、改组改制情况

2、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

3、近年来公司制定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

4、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机制、效益、行业地位等)

5、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二、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资本有序进退问题的认识

三、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

四、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下一篇: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