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02

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市场经济也随之逐渐地壮大起来,财政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职校作为培养学生茁壮成长的圣地,学校的内部应该是公开透明干净的,学校的领导班子应该做到廉洁从政,学校的内部财务审计自然避免不了,内部财务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性的监督活动,越来越重要。在现在的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了种种的不良因素,导致内部的财务审计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财务审计的作用。一些职校仍然存在内部财务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强、审计内容不完善、审计系统没有健全、审计职能不全方位、审计机构不专业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财务审计的质量与相关效率。应该迅速地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内部财务审计的整改,及時解决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让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一步一步地走上正轨,走上法制化道路,使其拥有规范化与科学化。文章应用前车之鉴,分析各大职校内部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现状和改进的措施,阐明了内部审计的现实意义。最后对文章做了财务性的总结。

[关键词] 职校;内部财务审计;研究探讨

1 前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到来,并且通过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的确立了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职校的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局面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进一步的国家扶持力度和大量资金的注入以及扩大相关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整体的办学系统,现在这种改革已经成为各大职校的改革方向以及发展的重要趋势,职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是控制相关经济的重要工作,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性质是一种对于管理权力的延伸,这也是一种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更是代表管理职权的审计工作。职校的内部审计即是职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审计部分是学校的一个特殊的部分,这也同时要求相关部分重视自己的素质。它同时肩负着学校内部经费管理的工作,又肩负着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神圣职责。它是一个服务于整个学校的部门,要及时地为学校经济风险进行评估管理,让学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更有意义的事业中,同时也为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服务。开展内部的财务审计是促进职校的自身发展,经济管理,提高学校的水平。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是提高职校综合效益的前提。面对着职校的经济问题和相关的审计问题,如何应对相关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思想,更新传统的观念,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如何及时地提高职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已成为职校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者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职校内部的财务审计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

2.1 从世界经济体制的解体到现在中国的21世纪

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才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世界性的新型的技术革新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我国的市场经济现在仍在发展中的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地缩短时间,在计划内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尽可能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差距,这就必须要跟进新时代步伐,抓住机遇,一往直前。越过重商主义阶段直接建立在现代的高新技术的基础之上,所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和建设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将优先发展教育这一领悟和发展可持续战略融合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去。要实现宏伟的蓝图就需要大家一同努力,对于《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科学地指出,要切实地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建设基础,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的投资,而不是消费型的投资。教育的发展也已经摆在了重中之重。企业的投资也进入了教育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招商引资,从而更好地建设学校,银行也放开了对于教育的贷款渠道。而对于内部的审计工作也已经做了重点的部署,现代化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参与指导发表的《现代内部审计务实》是一部世界性的审计名著,相信每个财务工作者和审计工作者都有所耳闻。将管理学与现代内部审计融为一体,强调了业务导向和管理导向的综合性审计。客观公正地提出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帮助管理层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地进行工作。

2.2 通过时间的推移,学校内部的财务审计正在日益壮大

社会市场经济的推动加之财政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作为监督活动越发地重要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状况,如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力度不够,或者审计不到位等,存在着一种纸老虎的现象,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学校财务审计工作如果不健全再怎么做也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学校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前提下,也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一些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够具体也不够公开。相关的物质方面和人员分配方面存在着差距。职校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存在着“免疫系统”,所谓的免疫就是在病毒侵袭前有着自动启动的防御功能,自觉抵御查处这些病害,职校的领导者缺乏足够的对于审计的认知,而在他们的眼中就觉得审计工作没有那么的重要,审计中的免疫系统也是觉得审计是一种给自己的工作挑毛病,找麻烦与自己对立的部门,在心理上严重地排斥这些部门,不赞同不认知这些部门,以致会阻止内部进行审计,所以这就造成了多所职校设立的审计部门形同虚设。领导还不重视并且大大挫伤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缺乏审计内部的自信心,并且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对于不合理的经济支出提出相关的献言计策。由于一些职校的领导认为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所以就放松了对于职校的内审工作。但是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文献在不断颁发,这就使得审计工作走向了法律化、规范化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纵使法律颁发了,但是法律的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地落实,由于对于内审工作不重视,这就使得职校个别人有机可乘,造成了相关的损失,其是不可估量的。职校是独立的经济体制,如果过多地重视外部的建设而忽略了财务控制的能力,那么就会产生相关的负面影响,这就使得多了一层风险,学校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审计、纪检、监察等各种检查交叉在一起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及时地处理,就会发生一些挪用公款挪用教学资金的现象发生。

3 加强职校内部审计的相关各种制度

如何改善审计的相关制度,需要校领导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意识改变自己的态度,完善审计的相关要求,逐一改变,重视起内审制度,在建立起完善的经济体制的同时,需要相关的财务工作者对财务机构的管理工作秉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学校的各种资产管理都认真地做记录并且逐一记录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用良心做事,做好对学校的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地让学校避免负债累累的情况,杜绝空壳学校等。加强内部的队伍建设工作,让财务工作者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进行交流,总结工作,强化团队的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审计监督和审计评价中,有效发展内部审计的服务工作,挖掘出每个部门的潜力。

4 结 论

内部审计是为了维护职校经济正常运行秩序的保护标志,是民众的眼睛,是领导的决策。内部审计推进了廉政建设、职校依法管理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与改革。现如今职校内部审计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职校的内部审计要有专注创新的紧张感,在审计思路、设计方法、审计观念、审计领域上与时俱进,并且应采取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从而使职校内部审计发挥出签证、控制、评价和建设的应有作用,促进职校平稳健康且又快速地发展。通过以上叙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西方内部审计已逾百年历史的今天,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晚,而职校的内部审计开展得更晚。一直以来,职校的领导对于内部审查工作的定位不够精确,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所以对于职校内部审计的不重视,造成了职校内审工作的定位不高,内部审计机构受国家制度和法规的制约,尚缺乏应有的威慑力和独立性。审计软件没有被广泛地使用与推广,审计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开展得不理想,从而造成了审计工作的不严谨、误差大,大大提高了审计的风险。职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后续的教育跟不上,无法发挥在该岗位应发挥出的能力,导致审计工作的风险,影响工作的效果。综上所述,职校的各领导要创新适宜的内部审计环境,重视起内审工作,完善内审制度,让内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尽可能地在最大的范围内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渐转移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加强事前控制与事中检查,完善职校内部审计的工作。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化电子技术,逐渐完成职校审计工作的电算化技术。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审计力度,优化专项审计工作。特别是要通过审计技术的手段提高职校防范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喻泳宇.改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影响[C].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2004.

[2]陈亚平, 董义. 浅谈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定位及作用[C].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2004.

[3]陶琴.关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思索[C].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经济与管理主题,2016.

[4]秦之泰.村居內部审计增加农村集体组织价值途径研究[C].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4:119-156.

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一)盲目扩张,浪费惊人

教育体制的改革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许多高校抓住机遇,扩大办学规模。而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又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许多高校在尽力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同时,大规模地引进银行贷款。一些高校由于不切实际的扩张,贷款额度巨大,造成资金链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一些在建的基建工程不得不停工。建设项目根本无法完成,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

(二)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高校在追求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造成资金严重浪费的同时。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是高校资产管理的又一重要症结。

1 一些毁损严重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履行报批手续,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手续不完善;一些应收或预付账款已成呆账,但长期挂账;库存材料早已出库使用,但未办理出库转账手续等,使学校资产的价值缺乏真实性。

2 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均有一定数量的账外资产。一方面是由于接受捐赠、自制仪器设备等新增资产入账不及时;另一方面是使用原有资产进行创收。获得的收益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从而使得高校财务账上所反映的资产不实。

3 一些高校合并,资产规模相应扩大,但资产的合并只停留在账面上,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整合。会计核算不严谨,会计记录有差错,加之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工作的脱节,没有形成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的机制,也造成了高校资产家底不清。

(三)内控机制不完善,管理混乱

根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规定,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和促进事业发展。为了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应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机构,分级、分部门对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部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监督机制有效,但是也有部分高校资产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

1 机构设置不科学,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二级核算的要求不同,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也不同。规模较大的高校设立资产管理处。规模较小的高校一般由教学实验中心、后勤管理处、图书馆等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的资产管理工作,但是一些高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资产从数量上、价值上增加都比较快,但由于机构设置不科学或者是不能及时到位。原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

2 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无章可循。健全的内控制度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数不少的高校。尤其是近几年升格、合并的新高校,对资产管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等规章制度,资产管理工作职责不明,无章可循,相关部门之间工作互相推诿,导致管理混乱。

3 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到位。有的高校管理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是执行不力。作为高校资产职能管理部门,担负着对所管辖资产分部门核算、资产卡片登记和日常管理的职能,但是部分资产职能管理部门不重视资产的管理工作,不按程序进行管理,资产明细账、卡片建立的不完整。资产使用变更手续不完善,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配置不科学,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资产流失严重

1 在处置闲置资产和淘汰设备的过程中。资产未经评估或者是估价过低,有的甚至随意报废尚有使用价值的资产,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 缺乏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与动力。导致使用过程中大量浪费。尤其是学校在扶持校办产业时。将国有资产无偿划拨校办企业使用,导致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3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没有实物形态的特殊资产。在高校尤为重要。而大部分高校忽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资质被个人或集体无偿使用。收入流入个人或集体腰包,造成无形资产流失。

4 对外投资时,不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不严格履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往往造成决策失误、损失严重的后果。

(五)存量资产配置不合理,考核体系不完善

由于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脱节,致使学校只注意增收和创收,不注意节约;只重视建设和购置,不重视管理;财务只反映支出。不反映存量和效率。这样就造成了部门之间资产分布不均,资产存量配置不合理。一些非常需要的资产得不到及时的配置,而另一些资产则严重闲置,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条件的生均仪器设备拥有量,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一条“高压线”。高校为了能在评估中获得优良成绩。为了能从财政申请到更多的项目经费。不惜重金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而这些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何,发挥了多大效益,没有严格的考核指标和体系。

(六)资金浪费严重

高校办学中,一方面是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资金浪费严重。冗员繁多的承重负担,超标开支的公用支出。包罗万象的专项支出。均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没有责任制。没有考核指标,尤其是会议支出和招待费支出,标准越来越高,名目越来越多,鱼目混珠,滋长了腐败行为。

二、造成高校资产管理不力的原因

(一)领导不重视,管理缺乏权威性

学校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态度不端正,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审视和把握资产管理问题,对资产管理具有片面性,只想方设法争取财政拨款,充分利用有利政策组织收入,而忽视资产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造成资产管理没有权威性。

(二)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的缺失

学校没有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管理程序不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先进。是造成学校资产管理混乱的直接原因。一些高校由于合并建制,原来各自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手段不一致,也造成合并后一段时间内资产管理关系理不顺,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三)决策程序不完善,决策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高校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决策程序,对于投入较大的建设项目未进行科学论证,不求实际,盲目扩张和投资,导致一些学校规模扩大过快,建设项目过大,债务负担沉重。

高校领导权力过分集中,也导致了决策的失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现行会计制度固有的局限性

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利于核算学校提供公共服务所花费的

成本,不能准确核算高校人才培养成本,对资产的管理造成了局限性。

(五)监督不力,缺乏持久性

1 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一些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有限。缺乏既懂政策又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优秀管理人才,大部分高校未设内部审计机构,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也只局限于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而缺乏对资产管理全过程的监督。而针对资产管理工作,只有静态的监督,没有动态的监督;只对结果监督,不对过程监督;只有表面监督,没有对内控程序的实质监督。

2 外部监督体系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只注重出台政策。而没有监督政策是否有效执行,对于违规事件和问题,得不到彻底制裁,纵容了违纪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对“非转经”、对外投资的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审计部门对高校的审计监督具有片面性,只注重收支的审计,不重视资产效益的审计,只重视对财政性资金的检查,忽视对“非转经”、对外投资的审查。

银行对高校贷款的风险考核机制不完善,盲目认为,高校为政府所办,其贷款最终有财政作为后盾,不从高校实际的还贷能力考核,对高校贷款大开绿灯,致使一些高校贷款规模过大,一些高校贷款高达十几亿、二十亿,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对国家、对学校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求真务实,构建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校的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高校的高层领导要站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与讲政治的高度,要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认真履行职责的能力。要谨慎使用大额资金,对重大决策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慎重决策的原则,避免决策失误。要重视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将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资产管理岗位。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为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编制年度预算、加强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2 从会计基础工作抓起,注重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将成本概念引入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准确核算教育成本。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及时反映资产的增值及贬值的情况。为资产配置和处置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提高资产信息质量,细化预算的编制,通过合理的预算对资产的购置进行控制和监督。

3 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完善与高校资产管理相适应的资产管理制度。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成立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国有资产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口管理”的原则。依据《会计法》等会计法律制度制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管理等办法,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保养、赔偿等规章制度。建立技术、资质等无形资产的转让、使用和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为国有资产的有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三)强化资产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1 资产职能管理部门和使用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账卡核对。要重视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在不同部门之问的实时管理。从而保证账、卡、物相符,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

2 应引入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关注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状态的相关信息,为掌握资产状况提供便捷途径,为建立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提供基础,对分析资产的使用效益、处置闲置资产等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四)加强对“非转经”、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1 实现校办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将校办企业推向市场。划清“非转经”后资产的产权归属。明确对转移资产的管理方式,要注重投资收益,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

2 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论证申报,授权批准,将闲置资产或使用效率较低的资产向社会开放,收取资产占用费。

3 将市场前景看好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评估资产的价值,转向经营开发。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

(五)建立可行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推动资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高校资产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资产绩效评价是对高校占有、使用资产的使用效果进行评定,评定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有效。将资产绩效评价纳入高校财务评价体系,将资产管理纳入财务考核的范围,推动高校重视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高校改善资产管理工作。

(六)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1 引入总会计师制度,将政策水平高、领导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提高学校的执政能力,促进高校决策机制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加强收入管理,对于预算外资金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所有收入均要入账,严禁私设“小金库”,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3 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明确资金的管理权限,力求节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 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加强预算,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支出标准。

5 加强对资产购建环节的控制,基建项目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和建设,建设完成后按规定办理交付手续。设备购置要以政府采购为主,自主采购要采取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

6 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对资产购建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为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 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 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财政部发布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不仅对抵债资产的处置提出具体要求, 还对抵债资产的收取、保管、账务处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规定, 并首次提出以物抵债应遵循“ 严格控制、合理定价、妥善保管、及时处置”的原则。本文拟从抵债资产的取得、保管、处置、期末计价等方面与以往的相关法规、制度等( 以下简称《制度》, 包括《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关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收入确认问题的通知》、《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 进行比较。

一、抵债资产的界定与计量

《制度》中, 抵债资产是指金融企业在贷款、拆出资金等金融债权无法实现的情况下, 经双方协商或其他方式, 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实物资产抵偿金融债权而取得的资产。《办法》中, 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可见,《办法》中对抵债资产的界定更为科学, 不仅包括实物资产, 还包括财产权利; 其来源不仅包括债务人, 还包括担保人或第三人。

实务中, 由于受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评估机构利益驱动、借贷双方协商计价存在较大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抵债资产价值虚涨, 隐藏了商业银行的现实风险。《办法》中明确了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经评估机构评估、双方协商确定抵债资产价值的原则。( 1) 协议抵债的, 原则上应在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值的基础上, 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金额( 《办法》中, 抵债金额是指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银行债务的金额。笔者认为, 这里的“抵债金额”应为“抵债资产作价金额”或“抵债资产价值”) 。评估时, 应要求评估机构以公开市场价值标准为原则, 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 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要求评估机构提供资产的快速变现价值。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在确定抵债金额时予以扣除。( 2) 采用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追偿债权的, 如债务人和担保人确无现金偿还能力, 银行要及时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债务人、担保人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 以拍卖或变卖所得偿还债权。若拍卖流拍, 银行应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或司法惯例降价后继续拍卖。确需收取抵债资产时, 应比照协议抵债金额的确定原则, 要求法院、仲裁机构以最后一次的拍卖保留价为基础, 公平合理地确定抵债金额。

二、抵债资产的取得

( 一) 不涉及补价《制度》中, 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 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会计处理为: 借记“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记“××贷款”、“应收利息”。《办法》中,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时, 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表内利息作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银行为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垫付的诉讼费用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计入抵债资产价值。银行按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依次冲减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会计处理为: 借记“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记“××贷款”、“应收利息”、“银行存款”( 银行为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垫付的诉讼费用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

( 二) 涉及补价《制度》中没有提及“补价”概念。《办法》中, 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向债务人收取补价的, 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减去收取的补价, 作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 如法院判决、仲裁或协议规定银行须支付补价的,则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表内利息加上预计应支付的补价作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会计处理为:( 1) 借记“待处理抵债资产”、“ 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银行收取的补价) ”; 贷记“××贷款”、“应收利息”。( 2) 借记“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记“××贷款”、“ 应收利息”、“ 预计负债( 银行预计应支付的补价) ”。

抵债金额超过债权本息总额( 含实际抵债的贷款本金、已确认的表内应收利息、表外应收利息) 的部分, 不得先行向对方支付补价, 如法院判决、仲裁或协议规定须支付补价的, 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 将变现所得价款扣除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加上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的收入后, 将实际超出债权本息的部分退给对方。

抵债金额超过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的部分, 在未实际收回现金时, 暂不确认为利息收入, 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 再将实际可冲抵的表外利息确认为利息收入。除法律法规规定债权与债务关系已完全终结的情况外, 抵债金额不足冲减债权本息的部分, 应继续向债务人、担保人追偿, 追偿未果的, 按规定进行核销和冲减。

此外, 在进行抵债资产取得的处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与“抵债资产作价金额( 或抵债资产价值) ”的区分。“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是指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后, 按相关规定计入抵债资产科目的金额。用公式表示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 用抵债资产偿还的贷款本金+ 表内应收利息+ 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抵债资产作价金额” 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经评估机构评估, 双方协商确定的抵债资产价值。用公式表示为:抵债资产作价金额=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评估价( 或协商价、或法院裁定价)- 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第二,“ 补价= 抵债资产作价金额-债权总额”。这里,“补价”所反映的实质就是抵债资产作价金额与债权总额之间的差额。若补价为正数, 为银行应支付给债务人的补价, 即银行应退还给债务人的数额。该补价需到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扣除处置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后支付。若补价为负数,为债务人应支付给银行的补价。如果取得抵债资产时债务人没有支付该补价, 银行有权继续追偿。

三、抵债资产的处置

( 一) 不涉及补价《制度》中, 金融企业取得的抵债资产处置时, 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其差额计入“ 营业外支出”。会计处理为: 借记“银行存款( 处置收入减去处置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 ”、“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记“待处理抵债资产”、“利息收入( 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 ”、“营业外收入( 上述借贷方合计的差额; 差额为负时借记营业外支出) ”。

《办法》中, 抵债资产处置时, 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

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以及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的差额, 差额为正时, 计入“ 营业外收入”, 差额为负时, 计入“ 营业外支出”。公式为:营业外收入( 或营业外支出) = 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 ( 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 变现税费- 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会计处理同《制度》规定。

( 二) 涉及补价《办法》中, 涉及补价的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实际支付的补价超出( 或少于) 预计应支付补价部分的差额,差额为正时, 计入“营业外收入”, 差额为负时, 计入“营业外支出”。公式为:营业外收入( 或营业外支出) = 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 ( 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 变现税费- 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 ( 实际支付的补价- 预计负债)

会计处理为: 借记“ 银行存款”、“ 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记“ 待处理抵债资产”、“银行存款等( 支付的变现税费+ 实际支付的补价超出预计应付补价的部分) ”、“利息收入( 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 ”、“营业外收入( 上述借贷方合计的差额; 差额为负时借记营业外支出) ”。显然,《办法》中的规定增加了涉及补价的情况, 与实务更加接近, 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抵债资产的保管与期末计价

一是抵债资产的保管。《制度》与《办法》对抵债资产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但《办法》增加了抵债资产未处置前取得的租金等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的规定。

二是抵债资产的期末计价。《制度》中, 金融企业在期末应按照抵债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 应按其差额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办法》中, 银行应当在每季度末对抵债资产逐项进行检查, 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抵债资产价值得以恢复, 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增加当期损益。抵债资产处置时, 应将已计提的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一并结转损益。《办法》更加明确了抵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时间( 每季末) 及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等事项。

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以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整为起点,以核心和一般业务的重新梳理、区分为基础,依托组织架构调整和资本并购等手段,全力推动核心业务成长、经营结构转变和企业运营素质(尤其是风险管理素质)提高的三位一体的革新变迁过程,是提升银行经营绩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举措。德意志银行自1998年以来,在调整发展战略的同时,通过梳理、区分核心和一般业务,实现了经营格局和盈利模式的重要转变,取得了显著的转型发展成效。以下主要分析了德意志银行1998~2004年推动经营转型的主要举措,展示了现代大型金融企业经营转型的基本策略。

调整发展战略,明晰四大转型目标

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的调整是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起点,也是推动经营转型的基本方向。1998年以来,德意志银行发展战略一直在酝酿调整,2001~2002年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衰退及该行经营绩效的下降,推动了发展战略的主动性调整。2002年,德意志银行在进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推出了一个以“打造扁平化集团,专注核心业务”(New Structures and Initatives for Leaner Group and Focus on Core Business)为主要目标的新战略,成为推动经营转型的指导性原则。2003年,德意志银行又将新的发展战略概括为一句话:“硬化成本、资本和风险约束”(Maintain Strict Cost,Capital and Risk Discipline)。

新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四项战略性决策,成为推动经营转型的四大目标:(1)专注于当期损益(Focus on Current Earnings);(2)专注于核心业务(Focus on Core Businesses);(3)提升资本和资产负债平衡管理水平(Improvement of Capital and Balance Sheet Management);(4)实现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部的最佳协同。

推进新的发展战略的直接目标是:(1)压缩成本(Reduce Costs);(2)提高效率(Increase Efficiency);(3)增强盈利能力(Raise Profitability)。为了实现“专注于当期损益”的战略决策,提高即期盈利水平,德意志银行全力提高成本控制能力,2003年年中启动总计达14500人的裁员计划,年度经营成本压缩了38亿欧元。“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战略决策推动了德意志银行对核心和一般业务的梳理,互补性资产交换和出售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提升资本和资产平衡管理水平”的战略决策推动了德意志银行全力压缩风险加权资产、提高资本盈利能力和普通股回购等努力。“实现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部的最佳协同”的战略决策则加快了德意志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为了强化新战略的推行,德意志银行改组了董事会,明确规定精减“瘦身”后的公司董事会的主要职责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战略管理、资源分配、风险管理和控制。董事会成员分别在各职能委员会任职,董事长兼任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在推行新战略的同时,德意志银行提出了新的企业发展愿景:“成为一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领导型全球金融企业,满足客户需求,在德国保持显著优势地位,为股东和大众创造丰厚价值。”本土领先、全球经营的区域定位,综合经营的发展策略,为股东和大众创造丰厚价值的经营目标,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意识,成为领导型全球综合型金融服务企业(Leading Global Provider of Integrated Financial Solution)的发展目标,都展示了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清晰定位。同时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Customers Focus)、“统筹协作(Teamwork)”、“创新(Innovation)”、“业绩(Performance)”、“诚信(Trust)”等企业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则成为推动经营转型的重要精神动力。

依托资本并购,打造核心业务的领先优势

在梳理、区分核心和一般业务的基础上,依托积极的资本并购,打造核心业务的优势地位,推动了业务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是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基本依托。

1999~2004年间,德意志银行共进行了18次较大规模的收购合并。这些并购的基本目标,在于加强其在投资银行、零售银行、资产管理等新兴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实力,在巩固其在欧洲、北美新核心业务市场的领导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澳洲等新兴市场。

在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本并购是1999年6月对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的并购。信孚银行拥有资产达1330亿美元,机构遍布50个国家,是美国第八大银行、第六大资产管理机构和全球第十大资产管理机构,在机构资金管理、机构信托及代理业务、产品交易(如固定收益类证券、货币、外汇及结构类交易产品)和私人客户服务方面都具备很高的专业品质和创新能力。信孚银行与德意志银行具有相似的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1996~1998年信孚银行通过三次并购,使自己在股票、债券、贷款和战略咨询等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线上获得了领先优势。完成并购后,德意志银行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等业务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仅管理的资产就增加了1700亿马克。同时,对信孚银行并购事项的完成不仅巩固了德意志银行在欧洲本土市场的主导地位,还极大地增强了德意志银行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

1999~2004年,德意志银行还展示了一系列资本并购,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有:1999年并购Crédit Lyonnais Belgium S.A./N.V以及信孚银行,加强在欧美的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2000年并购美国Prudential U.K. Institutional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以及澳大利亚第一财富集团控股公司,加强机构资产管理业务;2001年并购Banque Worms S.A,加强欧洲零售银行、企业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2002年并购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属的基金公司Zurich Scudder Investments, 加强零售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2004年完成对美国商业抵押银行Berkshire Mortgage Finance L.P.公司的收购。这些资本并购的共同目标,都是培育核心业务的领先优势,打造全球优势资产管理银行。

在区分和发展核心业务的原则下调整组织架构

梳理业务结构,区分和发展核心业务是1998~2004年德意志银行加快转型的主线,也是组织架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过积极的组织架构调整,德意志银行在梳理业务线、推进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了“实现私人客户部和资产管理部的最佳协同”战略决策的实施,使之成为贯彻“统筹协作”理念的中心环节。

1998年以前德意志银行主体业务架构分为三个业务板块,即:零售及私人客户业务部、公司及机构银行业务部、投资银行业务部,此外还有一个服务职能部门:集团服务部。虽然业务部门设置和业务布局比较清晰,但未能明确划定核心业务、潜力业务,不利于制定和贯彻重点业务的发展战略,难以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从1997年开始,德意志银行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成为梳理、发展核心业务的基本保障。

1998年的业务架构调整

1998年初,德意志银行构建起了新的业务结构体系,包括五个业务部门:零售及私人银行业务部、公司及房地产业务部、全球公司及机构业务部、资产管理部和全球技术服务部,以及一个协调管理职能部门集团运营中心。

本次调整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一是开发潜力业务,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地位,将以前分散在零售及私人客户业务部的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部的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分离出来,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

二是整合优势业务,强化核心业务的国际竞争实力。德意志银行把原来投资银行业务部、公司及机构银行业务部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整合,组建起全球公司及机构业务部,划分出全球市场(Global Market)、全球股票(Global Equity)、全球银行(Global Banking)和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四大业务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以强化德意志银行在全球资本、货币、债券、信贷和衍生品市场业务方面的竞争实力。

三是加强技术应用平台建设,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德意志银行重视发展电子化经营网络,强化技术平台建设,并把基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业务如资产托管、支付清算、证券处理和电子银行业务、信息技术服务统一划归全球技术及服务部业务范畴,进行协作管理。

四是加强了集团运营中心的协调支持职能。对集团服务部进行职能调整后,德意志银行明确提出了构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利益和谐统一新机制的目标,丰富了运营中心的管理协调职能,把审计、内控、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经济研究、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税收和财务等内部运行管理和外部关系维护的各类事项都纳入运营中心业务范畴,提高了集团运行管理效率。

2001年的业务架构调整

2001年,德意志银行在进一步梳理、区分核心业务与一般业务,明晰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收缩战略地位不重要、收益能力不强和资本占用过多的非核心业务,重点发展具有较强增值空间的核心业务,对组织架构进一步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这次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将五个客户业务部门改组成企业及投资银行(CIB)、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PCAM)等两个客户业务中心。企业和投资银行(CIB)主要针对企业和机构客户,包括公司银行及证券业务部和交易银行业务部。公司银行及证券业务部承接了原来全球公司及机构业务部的全球市场和全球股票业务,并整合了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和原公司及房地产业务部下的部分业务,确立三项业务重点:全球市场、全球股票和公司金融。交易银行业务部主要整合了原属全球公司及机构业务部下的全球银行业务,以及全球技术及服务部下的资产托管、支付清算、证券处理业务。新建立的信托及证券、现金管理、交易金融业务成为德意志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主要支柱。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中心整合了原属零售及私人银行业务部和资产管理部的主要业务,确立起个人银行、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支柱。同时,德意志银行将原来由全球技术及服务部负责的业务信息科技开发应用职能分配给CIB和PCAM两个业务中心独立负责,以提高IT技术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集团的实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和风险资本投资业务由独立的企业投资中心处理。

新的架构清晰划分出德意志银行客户业务的两大板块:企业及投资银行部(CIB)集中了德意志银行最具竞争力的批发类业务,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部(PCAM)则集中了最具增长潜力的零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每个中心不同业务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通过中心的统一管理有助于加强不同业务的协作与配合,发挥协同效应,拓宽业务服务范围和深化服务层次,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实力。同时,通过整合调整,对相关业务进行线型垂直管理,有利于强化业务集中内控管理,增强各业务部门的收入与成本配比约束,推进精细化考核。(见表8)

2002年的业务架构调整

2002年,德意志银行对零售客户及资产管理部再次重组,重组后的PCAM包括两个业务部:资产和财富管理部、零售及商业客户部。资产和财富管理部主要开展资产管理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

2002年德意志银行在成功并购Scudder公司的基础上,设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部,加强对基金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当年德意志银行大型投资基金管理(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占资产管理业务55%左右的份额,零售基金(主要是一些共同基金)占比在35%左右,另类投资约占10%,2003、2004年基本维持这种比例结构,业务发展整体态势平稳。

全力发展衍生品交易业务、股票交易和债券发行业务、现金管理和清算业务等三大类CIB核心业务

核心业务发展是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关键,在较为困难的经营环境中,德意志银行将衍生品交易业务、股票交易和债券发行业务、现金管理和清算业务等三大类业务作为企业及投资银行中心(CIB)的核心业务,通过出售CIB非核心业务(保险业务等)释放了部分资本,集中精力拓展优势业务市场和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全力推动三大类业务发展,使之成为改善企业及投资银行中心经营绩效的主要依托。

德意志银行企业及投资银行中心(CIB)经营转型之初,经营绩效压力非常明显。2001年CIB税前净收入较2000年下降35%,2002年困难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影响CIB的绩效状况,当年营业净收入较2001年下降21%,信贷损失拨备则增长2倍,未扣除营业外支出的净收入仅为7.74亿欧元,较2001年下降75.5%,ROE仅为5%。

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和业绩状况,德意志银行CIB中心全力发展三大类核心业务:

一是全力发展全球市场部下的衍生品交易业务。2002年德意志银行各类衍生品业务增长幅度均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其中股票权益类衍生品的增幅达到市场平均值的6倍。到2004年德意志银行信用风险互换业务量已达到2000年的8.8倍,年均增长超过70%,场外衍生品交易合约的市值也达到2002年的1.5倍(见图1)。

二是巩固提高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优势地位。2003年CIB全球股票交易部门在欧洲主要国家股票交易市场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德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份额达到29%,较2002年增加12个百分点。CIB的全球公司金融业务部(Global Corporate Finance,简称GCF)在欧洲权益资本市场的市场份额也持续提高,2003年达到16%,较2001年扩大1.3倍。2003、2004年,GCF债券发行业务收入也显著增长,2004年GCF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债券发行收入较2002年增长2倍,在美国的债券发行收入也较2002年增长85%(见图2)。

三是重点发展现金管理和清算业务。2001~2003年,德意志银行在票据发行及支付代理市场的份额显著扩大。2003年德意志银行拥有欧元中期票据市场35%的份额,较2001年提高46%;在欧元商业票据市场的份额达到41%,较2001年提高28%。2003、2004年,德意志银行欧元清算业务排名全球第一,美元清算业务排名全球第四位。2004年德意志银行完成对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旗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并购,进一步加强了其现金交易平台的功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图3)

通过互补性并购全面出售保险业务,强化PCAM资产管理业务

自1998年以来,德意志银行逐步通过积极的资本并购,已将资产管理业务渐次培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业务。但由于保险等非核心业务影响,PCAM收益表现并不稳定。2001年德意志银行PCAM经营效益并不理想,税前收入仅为2000年的28%。通过互补性并购出售非核心业务,强化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竞争地位,成为德意志银行提升PCAM收益表现的基本思路。

2001年9月,德意志银行与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简称ZFS)签署协议,德意志银行将其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人寿保险业务和德国Herold公司75.9%的股份,以及下属的Bonnfinanz公司(德国第四大金融服务公司)和DGV公司(一家财务咨询公司)转让给ZFS,换入ZFS下属市值25亿美元的苏黎世Scudder投资公司(Zurich Scudder Investment)100%的股份。2001年6月底,ZFS管理的资产总和为4158亿瑞郎,其中Scudder管理的资产(主要是基金)就达3452亿瑞郎,占比达到83%。2002年对Scudder的并购完成后,德意志银行接管了ZFS在德国和意大利的资产管理业务,大大增强了两个主要市场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实力。而ZFS在德国的业务规模将大大增强,保费收入预计增至59亿欧元,ZFS在国际保险市场上的地位也升至世界第八位。

2002、2003年德意志银行还通过其他方式陆续将其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的PCAM中心的保险业务出售,至2003 年PCAM几乎清退了所有的保险业务,虽然保费收入大幅减少,但对保单持有人的分红及偿付支出也大幅下降。

2002年德意志银行花费4.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从事房地产投资管理的RREEF公司。该公司管理着大约162亿美元的资产(基本是工业资产、办公大楼、居民住宅以及购物中心,分布在美国50个最大的城市),通过并购,德意志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资产管理业务。

2004年德意志银行签署了并购本土投资管理公司Wilhelm von Finck的协议,Wilhelm von Finck管理的资产约为10亿欧元,通过互补性并购,德意志银行将进一步巩固在本土市场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竞争地位,打造出强势资产管理银行的品牌。

按照“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战略决策,德意志银行对股权投资资产也进行了梳理分析,剥离非核心投资,降低投资风险,成为改善集团投资中心(CI)经营绩效的基本策略。

德意志银行投资中心中股权投资资产风险和收益水平受资本市场景气状况的强烈影响。受2000~2002年欧美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德意志银行CI业绩在2001年出现较大的下滑,市场风险扩大推动德意志银行对CI的投资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2002年开始,CI连续清退非核心投资,当年主要清理对保险公司和部分实业企业的投资。2002年末德意志银行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共约56亿欧元,较2001年末减少98亿欧元,剥离处置是重要原因。2003、2004年除了压缩对实业企业和保险公司投资外,更注重降低投资组合的潜在风险。2003年清退了5项较大规模的私人股权投资,2004年又处置了2项私人股权投资。

至2004年末,德意志银行的私人股权投资主要包括:摩根建富持有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其他基金投资、风险资本投资和成熟期企业的私人股权投资。德意志银行计划在未来几年将这些投资陆续清退,减小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2003、2004年德意志银行还出售了部分非核心类的金融机构投资和其他风险投资组合。

通过非核心股权投资清理,德意志银行实现了集团投资中心的显著“瘦身”,风险加权资产显著减少,释放了大量资本,经营稳健性明显增强,核心业务的地位更为突出。

强化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

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战略的实施要求风险管理体制进行相应改革,而严峻的市场环境对德意志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企业运营素质,成为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一是改进内部评级体系。德意志银行2002年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标准做出改革,将几套10级评价体系整合为一套更精细化的26级测评体系。德意志银行根据资产组合的历史违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各级标准的违约概率进行确定和划分,将这些违约概率划入几个级别后,能与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的标准保持基本一致。这套更精细化的评级体系有助于统一德意志银行对一般市场业务的内部评级标准,同时能够提高各机构之间不同资产组合的可比性。

二是调整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德意志银行2003年对CIB中心下的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做出重要调整,建立贷款风险管理集团(Loan Exposure Management Group,简称LEMG)。LEMG主要负责压缩贷款组合中的单笔信用和行业信用风险,同时利用贷款销售、抵押贷款证券化、单笔信用或信用组合违约互换等手段积极管理信用风险。LEMG管理由原始到期时间超过180天的放款和贷款承诺构造的投资级别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2004年LEMG将原始到期日超过一年的对中等规模的德国公司的贷款或贷款承诺也纳入信用风险管理范畴。2004年末,LEMG持有的信用衍生品达185亿欧元,较2003年末增加32%。同时利用混和抵押贷款方式,2004年减轻了72亿欧元的信用风险,控制成效较2003年提高1.25倍。

三是进行资产结构调整,改善信用风险状况。2001~2004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压缩贷款资产规模,扩大交易资产占比。2004年末贷款净额为1363.44亿欧元,仅为2001年贷款规模的一半,而交易资产达到3731.47亿欧元,较2001年增长27%。资产结构的变化导致信用风险规模改变,2004年德意志银行信用风险合计4752.77亿欧元,较2001年下降15%,其中贷款规模下降对于信用风险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见表9)。

四是调整贷款组合结构,改善贷款风险构成。2001~2004年德意志银行贷款组合除规模下降外,贷款的品种结构也进行了显著调整。2001年德意志银行2650亿欧元的客户贷款中,零售贷款占比仅为22%,企业贷款占比为67%。2002年起零售贷款占比逐步提升,至2004年德意志银行1390亿欧元的贷款中,零售贷款占比达到45%,而企业贷款占比降至38%(见图4)。零售贷款主要包括楼宇按揭贷款、消费贷款、家居装修贷款等,一般有较充分的物权抵押,具备一定的风险缓释功能,提高零售贷款占比改善了德意志银行贷款组合的整体风险水平。

改进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强化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德意志银行对交易资产市场风险的量化管理建立在在险价值模型(VAR Model)基础之上,结合后续检验(Back-testing)和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对各项业务和机构分配经济资本。2001年以前德意志银行对交易类资产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使用了简化假设条件,即认为不同风险类别之间存在不相关性,一类风险损失的发生不会影响其他风险种类的损失概率。2002年德意志银行对这一假设条件进行实质性的修改,即假定不同风险种类之间具有完全相关性,该项调整使得模型体系对风险损失的估计更为贴近实际。做出此项调整后,2002年德意志银行核算交易单位的在险价值时,各类风险之间的分散效应比2001年显著提升。2002年分散效应的平均值为3090万欧元,较2001年提高33%。同时,该调整对于综合在险价值极端值的计量也较为审慎,2002年综合在险价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较2001年更为显著(见表10)。

积极开拓亚洲市场,调整区域结构

在经营转型过程中,德意志银行始终坚持“本土优势,全球运营”的原则,在推动欧美市场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亚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世纪以来,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相对于欧美市场的低迷状态,2000年后亚洲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亚洲GDP增长速度达到5%,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的5倍,欧盟国家经济增长率的3倍。拓展在亚洲的业务对于德意志银行分散业务地区风险,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德意志银行在亚洲市场着力发展债券发行、股票交易等投资银行类业务,市场占比显著提高。2004年,德意志银行在亚洲(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债务发行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13%,较2002年增长2.25倍。同年在亚洲(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股票交易市场的份额也达到13%,较2002年增长1.2倍。到2004年,德意志银行已成为亚洲地区(不含日本)最大的国际债券包销商,投资银行类业务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见图5)。

精简机构和冗员,压缩经营成本

压缩经营成本是德意志银行“专注于当期损益”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精简机构和冗员,推动银行“瘦身”,则是贯彻这一战略的基本思路。

德意志银行机构、冗员的裁撤精简是围绕组织架构调整和核心业务的梳理进行的,2001年开始的经济萧条是推动德意志银行进行机构和人员裁并整合的重要外部动力。2000年,德意志银行分支机构总数为2287家,正式员工数为89784人。至2004年末,德意志银行机构总数减至1559家,较2000年减少32%;正式员工人数减至65417人,较2000年减少27%。

机构和人员的精减大大降低了德意志银行的经营费用。2004年,德意志银行经营费用为68.76亿欧元,仅为2000年的54%。机构平均费用从2000年的556万欧元降至2004年的441万欧元,下降21%。人均费用从2000年的14万欧元降至2004年的11万欧元,下降幅度也达到了21%。经营费用的压缩控制改善了德意志银行的当期损益表现,“专注于当期损益”的战略决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通股回购举措提升集团股票投资价值

自2002年上半年德意志银行公开宣布“提升资本和资产平衡管理水平”的战略决策后,强化资本管理,提高股东回报水平,就成为德意志银行推动经营转型的重要思想。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德意志银行实施了灵活的普通股回购计划,当年回购了普通股总数的5%(约3110万股)。2003、2004两年,德意志银行继续推动“资本和资产平衡管理水平”的提升,分别回购了4000万股和3800万股普通股。至2004年末,德意志银行普通股股数为5.44亿股,较2001年减少12.5%。

通过股票回购,德意志银行返给股东45亿欧元回报,提升了股东回报水平。同时,股票回购也减小了普通股基数,提高了每股收益指标。2002年,德意志银行每股红利1.3欧元,与2001年持平。2003、2004年每股红利分别较上一年增加0.2欧元,展示了为股东和大众创造丰厚价值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增强股东的信心(见表11)。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刘 佳

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账目不清、缺少规范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规则、监督、信息化和人员素质做出努力以提高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效率 资产管理规范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asset management; asset management efficiency; asset management practices

高职院校的资产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校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达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人们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和应用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在实现有效防止高职院校资产损失或流失的基础上,充分有效配置校内资源,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将是在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途径。

1 高职院校校内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教育部和财务部所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正在使用或者占有的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经济资源,这里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等形式。虽然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在高职院校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并不高,其管理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多头管理,职能分散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各个管理机构各行其是,以固定资产为例,虽然其资产账务主要由学校财务处负责,但实物管理却分别由总务处、设备处、基建办等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甚至有些教学单位自行负责。部门之间属于平级关系,且相互交流较少,经常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如:在购买数据库等资源时候出现图书馆与教学单位重复购买的现象。购置教学设备时出现资产管理部门已经登记而财务部门却没能及时入账的现象。多头管理造成资产管理的混乱,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出现几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1.2 账目混乱,账实不符

在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程序上,由于学校入账程序繁琐,学校实物资产多头管理,加上部分学校经历过多次搬迁、合并的过程,导致学校的资产统计情况复杂,并且财务部门与各个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进行资产核对和清查,导致学校资产管理混乱,资产账目不清,很多实物和资产账目无法对上,而现有的不同管理部门各自的资产账目的各自记录的管理方法则加剧了这种混乱,如:在教学单位中很多设备在实际使用已经报废或淘汰,而在资产财务账目上依旧存在。账目的混乱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相关的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

1.3 价值评估,缺少规范

为了对高校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价值评估是不可缺少的环境,但目前高校资产的价值评估缺乏专业有效的规范,对资产估值随意性大,普遍存在资产账面估值与实际物品的价值不相符的情况。此外,由于没有形成对旧有资产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难以实现对校内资产的有效保值。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都缺乏定期的清点。

1.4 监督缺失,管理松懈

目前多数高校对资产管理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普遍资产管理混乱和多头管理的原因,也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管理松懈,缺乏监督意识造成的,随着高职院校产业化的推进,以及高职院校的资金日益来源多元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学校资产管理产生极大的隐患,在很多资产使用和管理领域易于产生腐败和侵吞现象。给学校的资产造成人为的损失。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其资产管理和使用的效率,导致高职院校的行政和教学部门在利用校内资产时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复建设、设备更新不及时等,最终影响其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

2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缺陷的原因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效率较差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意识、资产管理技术水平和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三个方面的原因:

2.1 资产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问题首先是其资产管理的相关意识较差造成的,学校管理层普遍没有资产管理意识,如何管理高职院校资产认识不深,这表现在,一是很多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机构没有设立统一的资产管理规范,各个管理部门在资产管理上各行其是;二是资产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没有对学校内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成本进行核算,采取措施对资源成本进行约束和控制,造成很多人为的浪费;三是资产管理人员普遍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工作人员出身财务或会计专业,大部分管理人员都不是资产管理的专业出身,人员素质的缺乏极大制约了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效果。

上一篇: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