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教学论文范文

2023-03-07

口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2007年高考语文中的口语交际题是丰富多彩的。命题的取材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又选择了考生感兴趣的命题点,但题型灵活,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极高,能有效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简要评析一下2007年高考语用题中的几道口语交际题。

2007年安徽卷的原题是: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15个字)。(4 分)

主持人:

□□□□□□□□□□□□□□□

专家A: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

这道题具有鲜活的口语交际特色,是有关访谈提问语推断和概括的,难度较大。该题测试的重点在口语交际中提问的技巧上,设计的问题为逆推式,即不是由问而答,而是据答而拟问,新颖而灵活,典型而精巧,语境具体而动态感强,加之采用的是限字数补写形式,话题是否集中,问得是否得体,与下文是否连贯,可以看出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文两段话中的关键词是“垄断”、“反垄断法”,考生必须据此语境提问,问题应该是明确而概括的,甚至是很尖锐的,因为是专家讨论场合,还得有学术味儿。故可以拟为“怎样制止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或“为什么要制定反垄断法”,前一问落实到关键词“垄断”上,后一问落实到关键词“反垄断”上。

2007年四川卷的语用题中有两道是有关口语交际能力测试的。其一是: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6分)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交谈。

树叶(感激地):(排比)

阳光(谦逊地):(比喻)

这道题虚设一个场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树叶和阳光进行对话,语境的设计颇具匠心。三处的提示语让交际过程充满诗情画意。一是“亲密地交谈”的提示,突出的是对话氛围;二是“感激地”、“谦逊地”暗示了内容重点和情感倾向;三是“排比”、“比喻”的修辞要求。三者连成一个整体,既要求想象新奇,文采斐然,又必须得体自然,体现对话双方的亲密。对话是一种互动过程,考生应从对话双方的关系入手,准确定位,虚拟出树叶对阳光的感恩内容,如可拟为: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也可拟为: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前者用“给……以……”构成排比,后者用“……的……”构成排比,讴歌阳光的热情和施与,形象突出。阳光的“谦逊”表达难度是较大的,可拟为: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或者是: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句中“你是大地的外衣”、“你是绿色的宝石”都是贴切的比喻。要拟好这段对话必须讲究“个性”的鲜明,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情理交融。

2007年四川卷语用题中的另一题是: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4分)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口语交际能力中包含着较强的论辩能力,尤其需要针对性强,雄辩有力的现场应对能力。这道题采用二选一的形式,命题取材极富生活情趣,要求考生根据交际情景进行简明得体的反驳,新颖而别致。从提供的争辩方所说内容来看,都具有诡辩性,因此反驳时一定要有理有据,雄辩精当。如选择(1)的反驳语是: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也可这样反驳: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选择(2)的反驳语为: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也可以是这样的: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反驳的角度十分重要,既要选得准,又要选得巧。正面反驳是最常用的反驳手法,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简单的逻辑推理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对方提出的事实本身,通过严谨缜密的思考,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 找准对方言论中内在的矛盾和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007年江西卷高考语用题中的口语交际题是:按表达要求在规定空格内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4分)

5月3日校长是在会上向灾区提议捐款全校师生

(1)以“5月3日”为表达重心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

这道题好像是简单的组句题,实际上测试的是口语交际中表达重心问题,表达是口语交际最直接的手段,是口语交际不可或缺的能力。所提供的8组词是常见的,内容也是考生相当熟悉的“捐款”,但因为表达的重心不同,语序就自然不同,根据(1)的要求,必须突出时间,因此可以这样表达:校长是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也可以表达为: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是5月3日。根据(2)的要求,突出的是提议者,故可以这样表达:是校长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答好这一题的关键首先是应了解“是”表强调,“是”必须置于被强调者之前,并紧连在一起;其次要注意语序,讲究表达的规范,如表达为:5月3日是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尽管表达中心是“校长”,但整个句子有问题,必须在句末加一个“的”,构成“……是……的”句,而稍一改,就与题干“不能增减词语”的要求不合了。

2007年全国卷II的原题是: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①改为②;

(2)将③改为④;

(3)将⑤改为⑥;

(4)将⑦改为⑧;

这道题取材于典型的口语交际情景,截取了记者采访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处,要求考生一一指出并进行正确的修改。这道题形式新,内容古今结合,重点在尊称或谦称是否正确、评价是否得当、身份是否合适等上,如“家父”应适用于称自己的父亲,敬称或尊称他人的父亲应该用“令尊”或“您父亲”;“小有名气”可用于自谦,也可用于评价他人,但因为题干上指明是“著名作家”,故这里就用得不得体了,应该为“很有影响”等;“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贬称,应改为“儿子”;“有幸”也应是自称,这里应该为“应邀”等敬辞。口语交际应讲究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谈吐文雅,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这道题中的问题完全是因为身份混淆,而正确的是应该始终是记者以采访的口吻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并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从上述2007年高考语文卷语用题中的口语交际题不难看出,所选话题具有交际性,情境创设体现交际性,路径选择突出交际性,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很明晰。口语交际题的形式设计丰富多样:提问语、情境对话、反驳、表达重心、开场白等,内容具有时代感、生活感,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导向作用。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特殊的交往过程,应该把课堂真正变为对话的课堂。语文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重视指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在各种交际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口语交际教学应以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为前提,以培养应对能力为重点,突出交际的互动特点,进行口语交际的系统训练,如基础训练:普通话、朗读等训练;技能训练:听辨、听记、听答、听评等训练;表达技能训练:复述、解说、演讲、交谈、讨论、体态语、换位等训练。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要适应语境:说话要注意前言后语,要看对象、看场合,要有礼貌;注重体态:面部表情、手势配合;讲究修辞。应答要得体大方,善于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效果。要善于倾听:听话要耳到眼到,要听得清楚明白,理解要完整准确,辨析要敏锐正确。要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口语交际能力最能折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要素有四: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媒介、交际环境。口语交际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仅需要听说技巧、倾听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临场应变、传情达意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没有知识的储备,没有稳定的心理,没有掌握口语交际的一般规律就很难进行成功的交际。

高考语文卷是新课标的形象说明和注释,高考语文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高度关注既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高考语文语用题越来越强调对考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将是未来高考语文的命题热点,而且命题不避热门话题,关注的是考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分值会越来越大。

冯为民,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洪鸣

口语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核心素养下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讨论了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如何进行小学生口语交际培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前言: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是当前教师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施,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全面提升。基于此,有必要立足核心素养教育,加强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分析讨论,这对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口语交际”是“语言建构与应用”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于“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多教师多专注于对“语言的建构”,即如何引导学生建构语言,完成写作。很少有教师关注“语言的应用”,即引导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规范准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他人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效果提升[1]。面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究其原因在于,在当前时代,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素养,大到国家外交往来,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均是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推动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表达,除了受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激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一些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较大的约束,打压学生的表达欲望,一味要求学生“听老师讲就好”。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失去了表达的兴趣,自然无法实现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但前提是发言内容应与教师教学内容相关,一改以往语文课堂的“死气沉沉”现状,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引入一些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在开展《端午粽》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端午节时,家中包了什么馅的粽子,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等。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很快点燃了学生的表达热情,纷纷站起来讲述自己在端午节中的一些趣事,这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二)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感受专业化的表达

在口语交际中,除了要善于表达,傾听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要让学生“动口表达”,还应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引导学生感受专业化的口语表达,从中学习领悟一些表达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在视、听素材,让学生感受表达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实际开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前,专门从网上下载一些课外朗诵的音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演讲视频或音频,将他们带入课文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情感,体会专业化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在增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同时,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提升也有着重要帮助。

(三)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实践出真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开展一些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开展。例如开展《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朋友之间只有互帮没有竞争吗?”为辩题,开展一个小型辩论会,鼓励小学生参与辩论活动中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又如在开展《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一个舞台剧,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实现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培育。通过上述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真正将口语交际付诸实践,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下口语交际的培育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重视,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注重做好口语交际教学的落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利.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2019年28期):246-247.

[2] 陈爱芸.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J]. 科普童话, 2020(10)89-90.

[3] 许玲娟.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004):61-62.

口语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口语交际教学”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培养倾听的技能技巧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一”,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和大家交流。在交流的时候,一位学生说清楚了“第一次”参加郊游吃杏子的经过,说出了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得到的启示,也说清楚了现在对当时的“第一次”的看法。但是,倾听的同学没有好好听,就导致口语交际教学只是成功了一半。这说明平时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只重视了“说”,而忽略了“听”。须知,口语交际应该做到:善说者,必先善听。

倾听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听力技能。掌握听力技能,必须做到:1.听准字音。一是辨别平舌音和翘舌音,比如不要把参(cān)加听成了掺(chān)假;二是区分前鼻韵母-n和后鼻韵母-ng,比如不要把杏(xìng)子(杏树结的果实)听成了芯(xīn)子(装在蜡烛器物中心的捻子)。2.听懂词义。汉语中的同音词挺多,音同义不同。《渔歌子》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就是“不一定要”的意思,诗意是可能要回去,也可能不回去。学生如果听成“不需”,那就成了“不需要”回去。3.听清观点。倾听要求专注,能根据对方的话语听出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比如倾听教师朗读《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让学生抓住重复出现的词语就能引起听觉注意,在语法重音的提示下,学生从“这么……这么”听出了白杨树挺直、高大的外形特点;从“哪儿……哪儿”听出白杨树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的特点;从“不管……不管……总是”听出白杨树具有抗拒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而还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表面上看父亲在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实际上是赞扬白杨树的品格,赞扬具有白杨树品格的人。

二、培养倾听的道德素养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倾听不仅是一种技能技巧,更是一种道德素养表现。古人造字就挺有意思,把“德”的形旁“彳”换成了与耳朵有关的“耳”就成了繁体字“聽”(听)。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聽,聆也,从耳,壬声。”“听”为什么与“德”相关?“德”,甲骨文的左边“彳”在古文字中表示行动的符号;右部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的意思是行动要正,“目不斜视”。金文“德”的会意更全面了,“目”下又加了“心”。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小篆“德”的右部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听(聽)取其“德”的右边部件,意思是说听也要“目不斜视”,做到“目正”“心直”“耳正”。

倾听,怎样才能做到目正、心直、耳正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关于倾听方面的道德素养。1.提倡兼听博采,屏蔽偏听偏信,杜绝自己感兴趣的就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二”,有的学生对节日习俗、服饰、饮食感兴趣,同学交流的时候就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对同学交流的民居、工艺品不感兴趣,就听得不认真。为什么要“屏蔽偏听偏信”?因为“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篇》)只有“博览兼听”,才能“谋及疏贱”。小学生的“偏听”还指认定只听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话;“兼听”就是要求学生不认人、不认班级、学校、场合,只要是“金玉良言”,一律接纳采信。这种倾听的道德素养,“少年若成性,习惯成自然”,将终身受益。2.要做到“三讲”“六体现”:在文明语言上,倾听前,讲请求语:“请你告诉我!”倾听中,讲请教语:不理解的地方文明提问:“请你再说一遍!”或将对方的话复述一遍,问:“你是这个意思吗”?倾听结束时,讲感谢语:“谢谢你的讲解!”“谢谢你的关心!”“谢谢你的忠告!”在文明行为上,眼睛要注视对方,体现倾听的诚意;手做笔记,体现倾听的认真;语言配合,体现倾听的细腻;不要打断对方的话,体现倾听的礼貌;用心倾听,体现倾听的尊重;面带微笑,体现倾听的和谐。

三、培养倾听的健康情绪

小学生具有“率真”的特点,听到“坏”话就生气,听到“好”话就发晕,这是一种很可爱的人格特质。因为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别人容易了解,也不会有戒心,而且有情绪就发泄,不积压在心里,也合乎心理卫生。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学生特别“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容易与文本沟通情感。但是,“率真”在倾听中也有瑕疵。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五”时,学生双方在辩论时,“正方”的同学听到“反方”同学的反驳,就急得像孙猴子一样抓耳挠腮,情绪激动,坐不住了。因为双方辩论,要心平气和,讲清道理,以理服人。否则,对话就无法进行。像这种不能控制情绪的学生,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太任性、太脆弱。怎样教会学生控制倾听的情绪呢?1.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尊重同学,特别是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尊重向自己倾诉的一切人。因为倾听的“倾”是“歪、侧着”的意思,“倾听”就是表示很有礼貌地“侧着耳朵仔细听”,《礼记·孔子闲居》有“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倾听的“听”本义就是“用耳朵接受声音”,倾听就要听从别人劝告,接受别人意见,听辨是非观念,听任组织指挥,听取师长教诲,不尊重倾诉者行吗?2.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当学生倾听的情绪低落时,可用情感增压法,善于激发、调动情感,增加倾听的信心和动力;当学生倾听的情绪高涨时,可用情感减压法,采取低调、迂回、宛转的方式控制情感。比如学生听到逆耳的话暴跳如雷时,就要情绪减压,让他暂时不说话,做几次深呼吸,无名怒火便熄灭了。倾听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只有情感和谐才可以使倾诉与倾听更加和谐,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

四、培养倾听的良好心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要求学生说说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一位学生说到自己在“5·12”汶川大地震自我保护的危险经历时,说得声泪俱下,听者唏嘘不已。复杂的心态,导致语无伦次,影响了学生的交流倾听。无论倾听别人还是倾听自己都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时做到“三不烦”:听见已过之事不能烦,因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万事皆成定局,无法改变,烦也无益;听到正做之事不可烦,正要做的事情,烦也得听,开心也得听,何不开开心心去听、去做?听到未来之事不要烦,“不要怀疑明天”(《圣经》),不能“杞人忧天”,用笑脸迎接未来,必定鲜花与硕果同在。

培养倾听的良好心态,就要教育学生要把心态平衡点放在最佳角度,调整到积极方面。这样,学生听到的便是“莺歌燕舞”,闻到的便是“鸟语花香”,生活将充满阳光,倾听就变得无限快乐与幸福。

责任编辑:王天杰

口语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且民族语言往往比通用汉语普通话使用时间久、影响深。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做好少数民族通用话语普通话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就以藏族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所呈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藏区小学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问题及策略

众所周知,自人类诞生以来,就逐渐分化语言进而伴随着社会生活和交往形成对应的书面文字。所以时至今日,语言和文字成为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发展的载体。而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能够明显地看出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和文字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所以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文字调查统计来看,世界上大约有七千种语言,大体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多个语言体系。而在这几千种的语言中部分使用人数较多,如汉藏语系中的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我国的官方语言;而部分语言则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我国的藏语、赫哲语等,使用人数少,基本在民族内部使用,甚至部分语言的传统用法已经濒临失传。并且这七千种语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书面文字做支撑的语言,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语言已经成为历史,只存在于记载中。

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但在区域、民族的交流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就以我国为例,我国是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并且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在促进我国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在教育方面实施统一的语言教学——汉语的推广上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进一步影响了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沟通。所以本文中我就从藏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展开探究。

藏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藏语是藏族地区的民族语言,虽然和汉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我国在推动民族交流和民族共同发展方面,首要面对的就是语言不通这一难关。尤其是在当前重视西部大开发,强调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更加重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而语言不通则直接阻碍了和藏族学生的交流,未来势必进一步影响藏族地区经济的对外交流。所以,当前针对藏区的教育,我们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既保护藏族特有的语言和文化,尊重藏族语言的个性,同时还要注重官方语言文字汉语汉字在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实现汉语语言和文字的普及。所以,本文中我就以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进行探究,先从口语交际这一角度谈谈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解决策略。同时也以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为其他少数民族教育中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提供几点参考性意见。

一、藏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西藏位于我国西北边界,不论是从地理还是经济发展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相对落后性,所以藏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问题基本体现在意识和方法两个方面。

(一)认知不足,心理疏导不到位

一方面,藏族地區人民长期处在民族语言的环境中,对于藏语的了解程度相对于汉语来说要熟悉得多,所以从语言习惯上也就不容易接受其他的语言,那么汉语语言教学也就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学生更缺乏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也就逐步形成恶性循环。而另一方面,汉语本身就是一门较为复杂和难学的语言,对于藏区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难度不亚于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所以不仅存在排斥心理,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而从藏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安抚,从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二)内容和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以机械记忆为主,重复性练习是根本途径,所以语言的学习过程大多是枯燥且乏味的。而小学生从教学心理研究来看,本身很难主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知识和模式呈现的趣味性。而大部分藏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遵循了语言教学的一贯规律和方法,只注重知识的讲解,缺乏教学上的创新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二、藏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问题的解决策略

口语是藏区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跨越的基本关卡,所以笔者本着素质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从学生意识、兴趣等方面出发,谈谈教学实践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策略。

(一)做好心理疏导,引导正确认知

在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给学生贯彻“求同存异”的理念。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本民族语言至关重要,所以传承好藏语义不容辞。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所以学好汉语也同样重要,以此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个汉语学习的基础认知。另一方面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直面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害怕心理等,教学中要运用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勇气和信心。

(二)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创新

内容和模式有趣是小学生知识学习最根本的动力,而汉语口语交际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内容和模式上实现具体创新。从内容上看,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如在语言互动中更多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如每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学生“喜欢什么”,讲述生活故事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初步消除学生害怕说话的问题。从模式来看,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交流,所以教学中更注重互动,如问题启发模式的一问一答;主题探究中的班级讨论;活动教学中开展趣味小游戏、比赛等。总之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然的、活跃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到趣味性和娱乐性,那么参与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总之,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呈现的口语交际问题也是大部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所呈现的普遍问题。而作为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进行探索和创新,并且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以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尕藏东主.浅析甘南藏区农牧村小学藏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00(001):154.

[2]索昂巴久.藏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人间,2015,177(018):150.

口语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小学语文的重要技能,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语言知识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和落实的当今时代,可见其在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便围绕语文课堂中阅读与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一主题为核心写作内容,并同时以小学阶段的教学为例,对其具体教学过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挖掘语文教材,把握教材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来源和依据,当前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诸多具有丰富思想情感的文本或者内容,这是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具体来说,语文教师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中每篇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利用自身的情感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出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对语文教材良好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而做到以情动人、情知交融。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将情感融入语文学习中,我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授课,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哪些是关键性语句,哪些句子与中心思想相对应。待学生找出这些内容后,我便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语文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表达。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无法产生对事物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创设情境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展示、角色扮演还原文本、有感情地朗读等途径来创设生动的情境,渲染出良好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情感认知系统,让小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授《观潮》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我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在视频中,潮水滚滚而来,在潮水向岸边涌进时,受到了地形的影响,潮水开始变得更加汹涌,形成的巨浪高高跃起,这就是钱塘江潮。在学生观看结束后,趁着学生情绪高涨,我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钱塘江潮。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了学生感官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整合阅读内容,实现由教促学转变

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多方面的阅读内容中把握核心内涵,增强体会和感悟,教师就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水平,并对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由此,才能使整个阅读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内化与吸收,并通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使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阅读《大禹治水》一课时,为促使学生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并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我除了教学本课内容之外,更注重引入课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大禹治水》的动画短片,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观看,直观地体会大禹的优良品质。接着,我引入了课外的资料《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展现良好品质和精神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由此一来,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促使学生乐于阅读,最终实现了由教促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拓展阅读,提升学生语言积累

首先,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而言,学生囿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因此,语言素材的积累基础势必十分薄弱,这便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而鉴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达成的客观事实,故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一形式进行自我语言的积累。学生可以借助丰富而多元的图书阅读来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并以此形式逐渐达到丰富语言储备的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为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首先从拓展学生诗歌阅读开始。诗歌是语言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对于景物的描写,或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向外界输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语言的运用都充满着语言的美。阅读诗歌能够快速使学生的语言得以积累,从而促进口语表达的优美性。如:学生通过对李白诗《望庐山瀑布》的阅读后,便可在赞美瀑布的时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口语表达。诸如此类,拓展小说文本的阅读,散文文本的阅读,杂文文本的阅读等等,学生通过阅读,初步积累自己生活经验中所未曾经历的语言表达体验,为口语表达的提升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致使学生不愿意去“开口说”,也没有产生想要口语交际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情境下,借助角色扮演,在欢快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口语交际》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题目“注意说话的语气”。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学会说话大方、听话认真,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为了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当你在洗手间,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你会怎么跟他说?”这时,学生纷纷开始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继续向学生说道:“我们来演示一下吧!”之后,让一名学生扮演忘关水龙头的学生,这时,有的学生说“同学,水龙头忘关了”;还有的学生说:“同学,你刚才忘关水龙头了,可以关一下吗?”接着,我让学生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哪种说法更好。我发现学生借助这样的形式,兴致高昂,通过演示与讨论,切实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借助游戏,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具体而言,借助游戏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切实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巩固相关的语文知识。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开展隐含语文知识的小游戏,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身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讲授《口语交际》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题目“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组织“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主题的“你画我猜”游戏的形式开展了这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让其中一名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职业用肢体语言进行展示,另一名学生来猜;之后,反过来接着让这名学生再进行演示,另一名学生来猜。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都感到很新奇;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喜爱的职业进行完整表述,进而,既增加对职业的了解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这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综合教学时,应积极地立足于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个角度,从更多方面展开阅读教学,积极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从而制定出学生是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长远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李 芳)

上一篇:现代教学论文下一篇:科技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