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

2024-01-28

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陕西省选招1000名优秀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

陕西省计委、省人事厅、省教委发出《通知》,今年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4000名为公办教师。陕西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坚持政治考核和业务考核相结合,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严格掌握选招条件,真正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优秀民办教师选招为公办教师。凡是获得部、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和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以上职务任职资格,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含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以及教龄满30年以,上的民办教师,在,选招指标内,可免于考试,经考核合格直接办理录用手续。对获得地市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担任学校领导和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

     海南省教育厅组织,教职工学习傅映柏和羊盛的先进事迹

海南省教育厅最近发出通知,号召全省教职工学习海口市第27小学校长傅映柏和儋州市那大第7小学教师羊盛的先进事迹。

傅映柏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校长,胸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其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改善、优化教育环境,艰辛操劳,尽职尽责;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了使祖国的下一代茁壮成长,她潜心耕耘,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羊盛同志是一位舍己救助落水学生的雷锋式英雄,是在教师这一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时代楷模。海南省教育厅党组号召,教育战线全体同志要以傅映柏同志和羊盛同志为榜样,做一个好校长,好教师,好干部,好职员。

     首届全国中师健美操比赛在京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中等师范学校的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建国以来首届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健美操比赛于7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受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市教育局承辦了本届比赛。

本届比赛突出教育特色,以育人为宗旨,运动员本着重在参与、相互学习,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奋力进取,顽强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中等师范学校开展健美操活动时间不长,在短短的时间内,师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刻苫学习和训练。本届比赛中各队运动员达到相当难度和水平的动作表演,各具特色、新颖独创的套路,博得裁判员和观众的普遍好评。比赛项目有:六人健美操、单人操、双人操三项。裁判组、评分裁判组本着“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精神、评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6名。获团体总分一等奖的有:福建队、新疆队、湖南队。

第一届全国中师健美操比赛为在中等师范学校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健美操活动奠定了基础。

     湖南帮助少数民族乡镇建设寄宿制中心小学

湖南省从1990年开始,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力量分批帮助少数民族乡镇建设寄宿制中心小学,加快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湖南省确定在每年建设寄宿制中心小学100所,建校经费由省、地、县、乡四级筹措,在1990-1993年4年中,省里共投入经费1470万元,地、县、乡共筹资9000多万元,已建好407所标准较高、设施基本配套的寄宿制中心小学,覆盖了全省70%的少数民族乡镇的基础上,决定今后几年除了继续在民族乡镇建寄宿制学校之外,同时开始在老少边穷地区实施寄宿制初中建设的“五年百校工程”。计划在5年时间里,省里投资2000万元,帮助100个乡镇各建设一所寄宿制初中,每年建20所,每建一所省里资助20万元,还提供3-5万元的图书、仪器设备。

     成都教师节期间将为教师办十件实事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教师节期间为教师办十件实事。这十件实事是:一、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在工资改革之后也决不动摇;二、首期投资近亿元,下大力气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全市今年完成1800套教师住宅建设任务,年底前交付使用1500套,并完成300套低标准不成套住房的抗震加固改造任务;三、在成都市区树立教师风采城市雕塑;四、开展成都教坛十大明星社会评选活动;五、评选表彰奖励各级优秀教师;六、让全市特级教师享受特约医疗待遇;七、安排1000名农村民办教师转正;八,给全市具有30年教龄、山区和边远地区具有2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发荣誉证书;九、召开庆祝教师节晚会;十、举办教师艺术作品展览和文艺演出。

(据《教育导报》)

     泰兴市提高民师待遇

江苏省泰兴市决定,从今年1月起,对全体民办教职工增加一级工资,经费由市财政与乡(镇)政府按规定比例共同负担;提高民办教师奖励工资,月增资27-68元,按其所任职务和工作年限确定具体执行标准;民办教职工节支奖由原每月20元提高到每月25元,经费在教育费附加内切块解决。该市同时作出规定,各乡(镇)必须大力提高民师待遇,逐步实现公民办教师同工同酬。刁铺、七圩等乡(镇)决定,从今年1月起,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享受各项政策性补贴,月增资100元以上,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许庄、天星等乡(镇)也多方筹措经费,给民办教职工人均增资40一90元。此外,该市还要求各乡(镇)试行民办教师医疗费统筹,由乡(镇)教育办公室与当地卫生院会商,制定民办教师医疗费统筹实施方案。

(据《江苏教育报》)

     北京一中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整体改革初见成效

北京市教育局1990年在北京一中推出的“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经过四年巳初见成效。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就是在一中设立小学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将不必经过升学考试,以“踢破两道门坎”来减轻学生负担。现在第一届招收的小学生已上到四年级,今年将在招收初、高中新生的同时,继续招收小学实验班。到目前,实验巳初步形成了“乐学、早慧、有特色”的教育风格,学生在智力、品德方面发展良好,身高、体重的发育均超过北京市的平均指标。几年来,先后有北大、北师大、首都师大毕业的年轻老师走上了实验班的讲台,他们与学校中年教师结成一体,构成了一支素质好、结构合理的梯队,保证了实验班教学的高水平。

     一种新的写字工具

——硬笔字模通过鉴定

为配合中小学写字教学,湖北大学教科所解飞厚教授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习字工具——硬笔字模,日:前已获国家专利并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硬笔字模鉴定会”上通过鉴定。专家们认为这是书法训练中的一个突破。

硬笔字模与传统的描毫和影毫相比,具有五大优点:1,硬笔字模凹陷的轨迹对笔尖的约束,保证习字者的每一笔都能按规范移动。2,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看字模下方练习结果显示簿上漂亮的字,感到是自已亲手写的,练字信心大为增强,符合现代“乐学”原则。3,字模用纸压成,有利于练习硬笔运行中的轻重缓急;练习结果显示簿可用来检查笔锋走向、用笔力度和练习数量,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4,结构是汉字的灵魂。摹写过程中,完整清晰的汉字结构通过手眼反复刺激大脑,最后在大脑中形成规范的汉字结构。5,字模可以反复练习,速度由慢及快,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达到正常的书写速度。

(张)

     益阳推行《中小学教师考评细则》

湖南省益阳市教委要求各县市教育局认真宜传并积极推广南县浪拔湖联校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考评细则》。该《细则》是浪拔湖联校于1990年上期出台的。经试点和推广,效果很好。《细则》考评导向正确,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为依据,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考评内容全面,具体指标包括:政治思想表现、教学业务水平、考勤与工作量、教学质量、竞赛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考评过程科学,自评和他评相结合,透明度高,真实性强。浪拔湖乡中学实施《细则》4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连续3年“三率”进入全县先进行列;每学期初分工分课,挑肥拣瘦的现象不存在了,原来无人做的兼职工作现在有人做了。(据《湖南教育报》)

     全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1993年全国中、初等学校有72,56万所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占学校总数的91,7%。工农业总产值及第三产业营业额总计605,58亿元,比1992年增加212,1亿元,增长53,9%1总收益达81,9亿元,比1992年增加22亿元,增长36,7%。1993年全国中、初等学校勤工俭学纯收益超2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个,其中江苏省达10,69亿元。

上海、江苏、宁夏、河北、湖南、浙江、福建、内蒙、云南、广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纯收益增长幅度均超过40%,上海达67,6%。计划单列市中的大连市达2,2亿元。全国共有198个地(市)纯收益超过1000万元,有11个地(市)达1I亿元以上,有2个地(市)突破2亿元:苏州市为2,5亿元,无锡市为2,3亿元。

1993年全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勤工俭学)总收益中用于补充教育经费的部分达44亿元,占校办产业总收益的53,7%。其中用于修建教学用房、购置教学设备、补助公用经费等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26亿元。这部分资金的投入,使学校的教学条件,师生员工的集体、个人福利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同时,校办产业上缴国家税金达16,8亿元。

     我国计划普及武术教育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最近指出:“应该把武术纳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去”,实现在2000年中国有1亿人口从事武术锻炼。据悉,为在全国推广这套武术教材,有关部门拟在小学、中学、大学增设武术课教学,并将武术纳入“体育锻炼标准”。

     北京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北京市面对一些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骄气、自私、心理脆弱等弱点,有意识地开展挫折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在中职学校里,健美操课作为学生接受和学习健美操的主要渠道,备受学生的青睐。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从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并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健美操;中职体育;教学方法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

健美操教学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下,使学生系统地获取健美操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为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健美操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审美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中职学校开展健美操课的教学意义

1.对身体机能的积极作用

长期进行健美操运动,可以增强关节活动性和肌肉的供氧能力,健美形体,锻炼心血管功能,提高有氧耐力,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神经功能。尤其对于中专学生来说,若坚持参加健美操运动,可促进软骨的生长,有助于学生身体长高,骨骼更为密实,为学生塑造优美的形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中职学生多数是家长在家难以管教,分数较低的学生,他们经历了失败的中考,他们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很多学生存在焦虑、抑郁、躁动的负面情绪,他们娇生惯养,不愿与人接触,不愿与人合作,极易产生狭义、孤僻、傲慢、自私的性格。

通过长时间的锻炼,随着健美操动作的熟练和进一步的掌握,学生由最初的害羞、缺乏自信、动作无力不协调,发展到动作娴熟、优美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学生不仅拥有了健美的形体和优美的姿态,自信心和表现欲也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激发。

二、目前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以及教学内容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健美操教材,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自主性、随意性。多数健美操教师只是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通过查阅资料来准备教学内容。

健美操项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有氧操、搏击操、街舞、瑜伽和普拉提等。但是,大部分学校健美操教学都是以有氧操为主,将大众健美操一级至三级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重复练习,这样致使教学内容单一,动作陈旧、不美观,缺乏新颖性,没有吸引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

学校多数健美操教师并不是专业从事健美操项目的,大多是“半路出家”或“现学现卖”,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甚少,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多数停留在初级水平,再加上健美操教师的学习进修机会少,领导对教师在职继续教育问题的不重视,从而也影响了健美操在中职的开展和普及。

由于对健美操教学资金投入不够,部分学校的健美操课均在室外进行,室外噪音较大,上课班级较多,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有的还长期在坚硬的水泥地上上课,没有专业的健身房,无地毯、无把杆、无练习镜,由于地面坚硬缓冲不好,长时间的蹦跳,极易对师生的踝关节、膝关节等造成损伤,无益于身体健康。

3.教学方法和评价

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样就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达到新课程的标准。

教学评价方法是一个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围绕考试内容教,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期末时,让学生做一到二套健美操,或通过抓阄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考试项目,这不仅具有片面性,也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个人能力与终结性评价的评价,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极易挫伤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它既能健身美体,又能陶冶情操。而且在对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学校体育课中,应该大力开展健美操项目,同时学校领导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促进健美操项目广泛地发展。

从事健美操项目教学的教师应该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当下比较流行的元素带入到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安排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形体姿态为基础,丰富动作的编排,注重音乐和动作的密切配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选取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项目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事健美操项目教学的教师应当注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继续学习,充分利用本学校的现有教学条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学校也应当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促进健美操运动在中职学校的蓬勃发展。

教学评价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实行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要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总结期末成绩,还要留意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将期末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陈乃莲.浅析高中健美操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1(3).

[2]赵坤.健美操对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

[3]陈晓蕊.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2).

[4]朱敏.论中职学校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3(3).

[5]李瑜.健美操教学法新论[J].教育与职业,2007(09).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

?誗编辑 薛直艳

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今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运动能力不足已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国编制并加入了小学体育健美操,它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生活能力,还为我国今后体育发展的总体素质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健美操 体态美 练习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也在不断增加,身体的体态美和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身体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项活动。身体的体态美是一个时代所产生的,也是女性最为关注的,而身体的健康却是一切生活的保证,只有身体好才能无所顾虑的享受生活,健美操的出现让身体健康和体态美得到了实现。健美操是由专业的体育人士编造的,非常适合人类运动。我国的国民身体基本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从基本上加强身体素质就需要从儿童抓起,所以小学生体育健美操的教学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 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的理论认识

如今的青少年已经背负起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前途,为了保证这些希望都能够健康、快乐的生长,全面发展,而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好的身体才能为祖国创建美好的未来,所以学校必须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心态、姿态以及形体,而健美操是一种以音乐为伴奏的身体练习,它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舞蹈、体操以及和音乐融为一体的操化动作,它同时也是一种韵律活动,并且集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增进身体的健康,协调身体的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形体,从而让学生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形态健康。此外,体育教学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就使学生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使得学生的个性过于极端,可能出现非常安静或过于偏激的现象,这就让老师与孩子的沟通难上加难。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和更全面的促进他们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健美操所具备的艺术享受和有氧锻炼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个性。

二 有效进行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的策略

1.贯穿课堂形式的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都是副科,一周只有两节课,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原有的体育课从两节课上涨到四节课,其中有一节完全可以用来开展健美操教学,老师在授课时只需要把基本动作示范给学生,并手把手进行动作的指导,等到学生基本都学会时,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人数、年龄、目的以及性别等基本信息,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编排和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还鼓励并推动了学生养成一种终生锻炼的习惯。此外,老师要注意健美操的动作标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以在授课时老师要将动作分解,在指导学生时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分析,明确指出学生哪些动作做的不标准还需改进,给学生提更高的要求。

2.课前准备中的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虽然是一项以音乐为伴奏的身体练习,但它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舞蹈、体操以及和音乐融为一体的操化动作、有氧运动、韵律活动,它的运动量很大,易让学生的心率在短时间内提升,虽然健美操可以加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但由于运动量大,所以必须在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时间建议为3~5分钟。准备活动较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可采用热身、健身、健美的顺序进行,并按照学生的学号轮流开始。为了增加学生对健美操的喜爱,老师还可采用打分制,快下课时由学生和老师共同为指定的学生进行打分,等到期末时看谁的分数高就有相对应的奖励。

3.课外运动中的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

小学生的课程中大课间和活动课可以作为健美操锻炼的时间,它具有随意性,这与大课间和活动课的随意性相呼应,使学生可以放松心态跟着音乐随意动作,这种放松的状态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老师还可以通过对音乐的分析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情感转换成动作,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小鸭子的走法,一个学生有一种走法,多个学生有多种走法,这时再加上音乐配音,让学生走出富有情感的小鸭子,有的走的无精打采,有的走的欢块活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乐观向上、积极开朗,还训练了学生的行、立、坐的形体。

参考文献

[1]管春燕.新视域下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策略探析[J].艺术长廊,2010(6):52~53

〔责任编辑:肖薇〕

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有了新的要求,瑜伽和健美操作为女性群体所热爱的健身塑形运动,两者之间有共同点却又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健美操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得学生可以拥有更加柔韧的身体,瑜伽则是偏重于调整心理状态,起到一个修身养性的作用,因此两者相结合可以互相进行弥补,从而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防止出现意外受伤的现象,促进学生排除自身的心理杂念,缓解身心疲惫。本文通过对健美操和瑜伽的不同侧重点进行分析,将二者相结合推动健美操的教学发展,进而提升健美操教学质量。

关键词:瑜伽;健美操;结合教学

引言

瑜伽在近些年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对于人体的健康作用。瑜伽在进行学习过程中讲究的是心情平和无杂念,这对健美操的教学有着较多的帮助,健美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也和瑜伽有所关联,因此应做好瑜伽和健美操的共同研究工作,将其应用到健美操教学当中。

随着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添加,健美操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选择项目,健美操具备活力和朝气蓬勃的特点,瑜伽能够起到提升自身气质的作用,因此两者需要互相结合才能使得健美操的开展更加符合群体的需要,学生才能在健美操的学习和训练中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例如瑜伽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运用到健美操的准备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健康作用。

1健美操与瑜伽的共性和个性

健美操和瑜伽都可以使锻炼人群提高身体的韧性,同时改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只能进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达不到全面健身的效果,因此需要在健美操的教学内容中结合瑜伽的部分属性进行心态的调整。虽然二者都是改善人体艺术的活动,因此在部分的训练和教学上是有共性的,通过瑜伽的部分造型可以应用到健美操的动作展现上,从而使得健美操的展示更加灵活,健美操的主要特点是根据音律的变化进行动作的展示,瑜伽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进行锻炼,这符合健美操的教学特点。健美操的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高强度的全身性运动。瑜伽是一项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及心理意念的引导而达到身心整合的运动。学生在瑜伽和健美操的整合作用下学习健美操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的健身塑形效果。

2瑜伽和健美操的有机结合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很多院校开设健美操课,针对高职教育社会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容易产生更大的负担,如果能将瑜伽内容科学有效地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瑜伽的诸多功效也一定会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第一,在健美操教学的准备部分可应用瑜伽呼吸准备部分。这是教学的开始阶段,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不像从静止状态下投入运动状态。瑜伽呼吸术配合简单的动作练习,可以使学生很快地集中注意力,在练习中达到热身的目的,身体各部分机能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为教学的基本部分做准备,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用瑜伽放松术来结束健美操的教学是很好的选择。健美操的运动量较大,消耗体力,肌肉容易疲劳。在解决学生健美操锻炼后产生不同程度身体疲劳时,瑜伽放松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有意识地主动放松身体,并缓解其紧张学习和竞争中产生的压力和疲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恢复体能的方法。学生使用瑜伽的放松方式可以更加快速缓解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肌肉紧张,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

第三,瑜伽的整体效果更加青睐于人体的放松。健美操的学习是一项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的运动,长期进行健美操的学习未免使得人感觉到疲劳感,因此需要结合瑜伽进行健美操的学习,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学习健美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瑜伽和健美操的学习中是相互补充的,健美操的学习是一项体力活,单调的学习模式需要向更加轻松的模式转变,利用瑜伽放松和缓解压力的特点,在开展健美操的学习前期和后期应用瑜伽的优点,这样可以快乐学习健美操,同时还可以修身养性,最终实现瑜伽和健美操的相互结合,推动健美操的学习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镇.在高中健美操课程中引入瑜伽练习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7(16):68-70.

[2]杨爱.瑜伽应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體育科技,2017,7(04):226+228.

[3]朱淑云,郭颖.瑜伽健身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融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188-189.

[4]沈小燕.浅谈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8):118-11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彭彦萍(1982.4—),女,汉族,重庆开州,本科,讲师,贺州学院,体育教育健美操瑜伽形体。

第二作者:李志平(1973.6—),女,汉族,广西,大学本科,副教授,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体育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

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多样化发展和多层次办学将一元化精英教育推向了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大学体育》课程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思想、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不断重构,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人文素质、体质健康目标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一、研究的背景

199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多样化发展和多层次办学将一元化精英教育推向了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了“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并重”;按照三个自主的原则,充分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掌握一至二项体育锻炼方法为目的,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新的一轮教学改革与实践全面展开。鉴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时期,针对大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2003年在学校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完善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经过六年三个教学周期的改革与实践,其成果超过预期目标,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大学体育》课程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项,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7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体育教材12部,学生桥牌队、定向越野、健美操等项目多次参加世界及国家级比赛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实现了拓展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发展个性,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及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并得到社会认可且成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通与专、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的“T型”人才。为了突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和培养目标,《大学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为目标,在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对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

武汉工程大学《大学体育》课程,2004—2006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论文。主要通过查阅《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及网络知网等。

2.调查法:对武汉工程大学学生进行问题调查、随机访谈、教学评价等形式进行。

3.实验法:将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周期性教学实验不断完善。

4.统计分析法:对武汉工程大学2004—2006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5.成果总结法。对本课题组2003—2010年的教学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四、研究的成果

本研究成果是在武汉工程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组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结果上的成果反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基于学校“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促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为目标,将现代大众体育、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项目相结合,以学生个性发展,便于广泛开展与参与,以发展身体、智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前提,构建了以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1)《大学体育》建成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6年《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以健康为本,以终身体育为目的,采用层次化教学,多项式考核,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质量得到提高,其成果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称号(鄂教高【2006】16号)。(2)构建了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基于学校“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促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以适应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为目标,将现代大众体育、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项目相结合,以学生个性发展,便于广泛开展与参与,发展身体、智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前提进行选编。经过不断的研究、改革与实践,构建了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编写了武汉工程大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公开发表了《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论大学体育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等研究论文。

以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模块:

2.长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多个课外体育健身基地,将课内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课内突出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教学为主导,课外学生自主锻炼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注重实践的《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1)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体育》积极开设各类体育文化、体育赏析选修课程,丰富大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养成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在校内外建立健美操高水平运动队、定向越野和棋牌类的训练基地以及普通大学生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良好健身条件与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发展。在校内由国家、省、校投资建成了国家级“青少年桥牌俱乐部”、“湖北省大学生桥牌基地”。(2)在突出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与手段作为终身锻炼的标准。通过课内教学学生掌握1~2项运动项目技术,课外加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练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体育爱好者协会。构建了《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棋牌等多个体育俱乐部长期开展活动,效果很好,受到学生的喜欢。《大学体育》课程学生评教全校排名多年保持在前三名。《高校“课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得2008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新模式的构想》论文获得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3)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保证每天一小时运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主要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签到、长跑指纹记录等形式,督促学生保证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2009年健美操队获教育部批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2010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单位。(4)学生体质健康保持优秀水平,学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长年保持在97%以上。其身体形态呈偏态分布,“正常体重”比例较低,“营养不良”和“肥胖”比例较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检测结果显示学生肺机能整体较好,下肢和腰腹爆发力整体相对较弱,但上肢力量表现较好,其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全国均值;一、二、三年级男女生速度耐力素质水平明显好于全国水平,而大四男女生耐力素质整体差距较大。(5)学生运动队综合水平保持在省内前十名,近10年来,由于我校注重体育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群众体育开展很好,学生运动代表队多次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都取得比较好的名次,保持在前八名水平。(6)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模式运行路径。

3.注重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构建了《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创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评价的组织形式,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学系统、逻辑性强,实践环节规范、程序化严的特点。《大学体育》课程在突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按照“三个自主”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开展《大学体育》实践的教学改革。与此同时,加强了体育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通过采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大学体育》理论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大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得到学生好评。公开发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对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新探究》论文。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评价组织形式路径:

(2)完善了《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了以體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对《大学体育》的教学起到了客观的评价促进作用,完善了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全面提高了学校《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公开发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一篇。

五、本成果的创新点

1.构建了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针对“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促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现代大众体育、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项目相结合,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便于广泛开展与参与,发展身体、智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前提,构建了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和可推广的价值。

2.创新了《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与评价,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Internet网和校园网及师生答辩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改变了以前《大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单调、乏味,学生不喜欢的状况。

3.建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外体育健身基地。加强复合型人才的体育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大学生健美操、桥牌、定向越野运动等课外体育健身基地,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健身基地参加活动,实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05.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决定[Z].2007.

[4]陈邦军,郑立红.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5]郑立红.论大学体育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6]李浩智.普通高校开设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1,(08).

[7]乐建军.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J].教学交流,2008,(9).

注:本成果获得2012年湖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作者简介:陈邦军(1960-),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

上一篇:习题教学论文下一篇:职教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