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软件范文

2023-09-08

库存管理软件范文第1篇

第二条 后勤科所管理的财产,物资应建立健全账目,由专(兼)职物资管理员、采购员、保管员负责管理、采购、保管,定期或不定期清点实物,核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既保证临床所需,又不积压、损坏、变质、霉烂。后勤科应指定专人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所需,并指导和协助科室管好、用好各类物资。

第三条 各科室所需的物资,于每月将物资计划报库房,经物资保管员、后勤科长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按计划供回。

第四条 凡属以旧换新的物品,必须严格按规定交旧领新,尽可能做到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第五条 无旧品交纳的到期更换物品按原价30%收费。未到期物品按使用年限折价处理。

第六条 各类物品的报废,要及时按程序办理报废手续。后勤科对报废物资应妥善处理。各科室的贵重财产(500元以上)物资的报废、报损变价、转让或优价调拨,应经相关科室评估,报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医院的各类物资、财产任何人不得占为已有,违者按医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库存管理软件范文第2篇

第二条 后勤科所管理的财产,物资应建立健全账目,由专(兼)职物资管理员、采购员、保管员负责管理、采购、保管,定期或不定期清点实物,核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既保证临床所需,又不积压、损坏、变质、霉烂。后勤科应指定专人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所需,并指导和协助科室管好、用好各类物资。

第三条 各科室所需的物资,于每月将物资计划报库房,经物资保管员、后勤科长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按计划供回。

第四条 凡属以旧换新的物品,必须严格按规定交旧领新,尽可能做到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第五条 无旧品交纳的到期更换物品按原价30%收费。未到期物品按使用年限折价处理。

第六条 各类物品的报废,要及时按程序办理报废手续。后勤科对报废物资应妥善处理。各科室的贵重财产(500元以上)物资的报废、报损变价、转让或优价调拨,应经相关科室评估,报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医院的各类物资、财产任何人不得占为已有,违者按医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库存管理软件范文第3篇

库存是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料, 它们是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种可看见、可称量和可计算的有形资产和流动资产, 是企业为了保证生产不间断地、有节奏地进行而在某段时间内所储备的物资, 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由于库存要占用大量资金, 保有库存当然也存在一定风险。库存储备量过大, 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仓库面积, 增加保管费用;而且物资长期存放, 还会降低物资的使用价值, 造成资产减值甚至报废, 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识别、防范、控制或化解库存管理风险, 加强库存管理, 是物资管理以至整个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那么在库存管理中存在哪些风险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

(1) 缺货风险。如果我们对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需求信息了解得不清楚, 对物资的需求、消耗规律掌握得不准确, 或者采购的时机把握得不恰当等原因, 就不能及时供应生产建设所需物资, 造成缺货风险, 使企业蒙受停工待料的损失。

(2) 积压风险。如果我们对物资的需求、消耗规律掌握得不准确, 无计划、超计划采购, 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或者需求计划提报随意性很大、审核把关不严格等, 随意提报、计划变更或计划取消现象时有发生, 最终导致大量积压库存;或者设计不严肃、不标准, 导致备品配件通用性差, 增加了库存规模和积压风险。据有关数据统计, 现有库存积压物资中, 有70%是因计划不准、设计变更造成。

积压物资如果不能及时盘活, 就会占用有限的储备资金, 减慢企业的资金流动速度、库存周转、库存结构, 增加企业库存规模, 甚至造成积压物资的减值、报废, 导致企业资产的浪费。

(3) 质量风险。如果我们在物资入库时质量把关不严, 将不合格产品放入库房, 或者保管、保养不善, 致使库存物资锈蚀、霉烂、变质、失效等, 影响物资的质量状况和正常使用, 就不能保证物资的安全供应, 造成质量风险。

2库存管理风险的防控措施

2.1 加强对物资需求计划的监管

需求的准确与否是进行科学理性采购的基础, 强化需求计划的监管, 既是规范物资采购的需要, 又是从根本上消除积压物资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标准化程度, 防止供大于求、需求错误、需求不理性科学现象发生。

(1) 强化需求规律分析。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与设计、生产、用户等单位的沟通协调, 贴近现场, 提前介入需求形成过程, 对接物资需求计划, 做到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需求等因素心中有数, 从而准确把握生产进度、物资需求、采购供应等情况, 合理确定出重要物资的采购计划。还可以运用数据统计工具, 分析历史消耗数据, 掌握物资需求规律, 提高对物资需求的预测和把握能力, 增强计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减少计划变更、设计变更, 防止产生新的积压。

(2) 全面落实库存资金占用责任主体调整工作。要把库存资金占用的责任分解落实到需求计划提报单位以及生产、技术等需求计划审核管理部门, 建立起权责匹配、责任清晰的库存管理机制, 进一步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从源头上控制库存规模的增长和积压物资的产生, 减少资金占用。

(3) 推进物资需求标准化。努力发挥物资采购专家队伍作用, 引导用户需求形成, 物资供应部门、工程、技术、机动、设计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 对用途相近、功能差别不大的物资品种建议其进行整合, 统一物资的技术规范和采购要求, 减少个性化需求和非标产品, 提高备品配件的通用性。

(4) 大力推进积压物资的改代利用。物资供应部门要主动与生产、机动、设计部门和使用单位结合, 强化库存物资平衡力度, 争取在施工设计及产品设计时采取因材设计、改制代用、降级使用等方式, 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另外要研究制订改代利用的激励政策, 充分调动物资使用单位和需求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5) 加强需求计划核销。计划人员要及时核销需求计划, 对库存物资必须做到“3个明确”:明确使用方向;明确库存数量;明确使用时间。根据掌握的物资需求、到货、入库情况和物资库存情况, 及时督促需求单位领用, 防止产生物资积压。

(6) 强化需求计划考核。将需求计划考核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 建立对需求计划提报和审核的硬约束, 全面落实库存资金占用责任主体调整工作, 加大对需求计划准确率、及时率和标准化情况的考核力度, 进一步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2.2 合理储备各类物资, 防范缺货风险。

物资供应部门要研究制定各类物资尤其是重要物资的储备定额, 为科学编制采购计划、确定物资采购数量、订货批量和进货时间提供依据。同时, 结合供应市场变化趋势, 合理储备一定数量的库存物资。例如:对影响生产的重要物资、关键设备要充足储备;对生产中的次要物资、可替代物资, 要减少储备量。对资源短缺、供应紧张的物资要提高储备量;对供应充裕的物资要降低储备量。对常用、通用物资可适当提高储备量;对非标准物资要慎重储备。

2.3 强化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库房

(1) 要调整物资供应工作价值取向。物资供应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把安全供应放在企业物资供应的第一位。从需求产生到物资采购和使用的全过程, 都要把好物资质量关。

(2) 对供应商管理必须到位。牢牢抓住供应商管理不放松, 坚持供应商准入时的现场考察、签约前的风险评估、合同执行中的过程控制和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不良表现供应商处理通报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 将第一道关口由把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前移到把不合格供应商拒之门外, 筑起防范物资质量风险的坚固城墙。

(3) 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物资质量检验标准。不断制定、修订、完善物资采购供应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明确从需求计划提报、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选择、买卖合同签订与履行、物资接运与装卸、物资入库检验与验收、物资保管保养、物资出库发放、质量跟踪与反馈、物资质量问题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内容、职责和标准, 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效果。

(4) 实施驻厂监造, 严格物资检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重要物资目录, 对目录中的物资, 采购时提前制订质量控制计划, 派专人进行巡视、巡检和驻厂监造, 确保制造质量。

对到货物资严格按产品质量标准和验收相关规定实施入库前的质量检验, 必检物资要100%送检, 做到入库物资三证齐全、质量合格。坚决把有质量问题的物资拒绝在库房大门之外, 不能因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积压。

(5) 控制供应商外委业务。加强对供应商原材料和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监管, 在合同中明确外购、外协的物资范围和供货渠道, 将配套制造厂的供货质量和售后服务纳入对主要供应商的考核。

2.4 强化储备管理, 保障库存物资的质量

对库存物资要按照仓储管理办法存放、保管、保养, 堆码时应注意物资进库的先后次序, 坚持“先进先发”的原则;对有储存期限的物资 (按物资技术保管规程规定的储存期限) 料卡上应标明储存期限, 临近储存期的物资应提前一个月向业务主管部门反映, 从速处理;对超储进货、“一年以上物资”重新进货要拒收。不能因保管原因造成库存物资过期失效、损坏、变质、霉烂、锈蚀和过期, 影响物资的发出和使用。

2.5 要把积压物资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到位

要对积压物资尤其要对新增积压物资开展效能监察, 对因计划提报不准、不及时或无计划采购形成积压的, 要查清原因, 追究责任。建立起积压物资成因分析、责任追究和公开通报机制, 并列入业务公开范围重点推进, 进一步增强需求提报单位和审核管理部门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

3 结语

建立库存共享机制。在坚持“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物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建立起库存共享机制, 打破单位界限, 减少重复储备和资产浪费。对通用、常用物资实施企业集中储备, 成立专业配送中心, 加强配送工具和队伍, 扩大配送范围, 加快配送速度, 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需求。

摘要:库存要占用大量资金, 保有库存当然也存在一定风险。库存储备量过大, 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仓库面积, 增加保管费用;而且物资长期存放, 还会降低物资的使用价值, 造成资产减值甚至报废, 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识别、防范、控制或化解库存管理风险, 加强库存管理, 是物资管理以至整个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库存管理软件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山市某三甲医院RhD阴性住院患者血型分布特点和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RhD阴性血液库存管理,保障RhD阴性患者临床输血安全。 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1月住院患者ABO及RhD血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21 051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男女间ABO血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4);检出RhD阴性患者511例,占0.231%,其中A、B、AB、O型患者RhD阴性检出率分别为0.060%、0.060%、0.026%、0.087%,分布特点为O>A=B>AB。RhD阴性在ABO血型系统中的分布存在男女性别差异,RhD阴性血型在男性为O>A>B>AB,女性为O>B>A>AB。221 051例住院患者中有13 983例输血患者,输血患者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RhD阴性输血患者有34例,占0.243%,其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 结论 RhD阴性血型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有利于当地血站对RhD阴性血液采集和储备。RhD阴性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占有一定比例,输血科应加强RhD阴性血液的库存管理,与血站做好协同合作,合理调配血液资源。

[关键词] ABO血型;RhD阴性血型;血型分布;库存管理;輸血安全

Clinical study on RhD negative blood type distribut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 inpatients of Zhongshan region

LIN Miaoxiong GU Xiangming PENG Ming WU Weiqiang DU Guoyou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Zhong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00,China

[

[Key words] ABO blood type; RhD negative blood type; Blood type distribution; inventory management;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红细胞Rh血型是人类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先后共发现了30多种Rh血型蛋白抗原,其在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D阴性血型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3%,中国汉族人群中占0.2%~0.5%[1-4],可见RhD阴性血源非常匮乏,这就决定了RhD阴性血液易储备不足,难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故国内许多地方经常出现RhD阴性血源紧张、供血不足的情况,或者输注不完全相符的血液,这些均可能直接导致患者在抢救和治疗中面临溶血的风险。因此,如何保证RhD阴性临床用血的需求,确保RhD阴性患者输血安全,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1月22 1051例住院患者中RhD阴性血型的分布特点和用血需求展开调查,以期掌握RhD阴性血型系统在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的分布规律和临床用血需求,为建立RhD阴性血液安全输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应用提供指导,为当地供血机构采血提供参考依据,为解决区域性RhD阴性用血紧缺的问题提供有益探索。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221 051例本院住院患者。男11 0806例,女11 0245例;年龄0~94岁,平均42.55岁。

1.2 试剂

单克隆抗A抗体、抗B抗体及IgG抗-D、IgM抗-D试剂、反定型红细胞试剂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对ABO血型血液进行正反定型发鉴定;RhD血型血液用IgM或IgG抗D血清进行检测,弱D、部分D或Del的患者血液视为RhD阴性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分析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O血型分布

22 1051例住院患者A、B、AB及O表现型频率分別为0.2640、0.2816、0.0724和0.3820,分布顺序依次为O>B>A>AB。男女性住院患者ABO血型分布顺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1,P=0.004)。见表1。

2.2 RhD阴性血型检出率

221 051例住院患者中检出511例RhD阴性患者,检出率为0.231%。其中,女性253例,男性258例,男、女性住院患者RhD 阴性检出率分别为0.233%和0.22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853,P=0.356)。

2.3 RhD阴性在ABO血型系统中的分布

221 051例RhD阴性住院患者中,检出O型RhD阴性O(-)为192例,检出率占0.087%,AB(-)为57例,占0.026%,A(-)与B(-)均为131例,各占0.060%(表2),分布特点为O>A=B>AB。对4种ABO血型的RhD阴性率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住院患者RhD阴性ABO血型分布分别:A型25.636%、B型25.636%、AB型11.155%、O型37.573%,RhD阴性率在ABO血型各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7,P=0.007)。

2.4 RhD阴性率在ABO血型系统中意义

分别对RhD阴性男性、RhD阴性女性住院患者ABO血型系统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RhD阴性男性住院患者ABO血型的分布顺序是O>A>B>AB,女性分布顺序为O>B>A>AB(表3)。对ABO血型系统不同血型RhD阴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型血RhD阴性率显著高于AB型血RhD阴性率(χ2=4.377,P=0.036);女性患者O型血RhD阴性率显著高于A型血和AB型血的阴性率[O(-)与A(-)间(χ2=5.212,P=0.022);O(-)与AB(-)间(χ2=7.764,P=0.005)]。

2.5 住院输血患者ABO及RhD血型分布规律

221 051例住院患者中有13 983例输血患者,13 983例输血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O>B>A>AB;RhD阴性输血患者有34例,占0.243%,其血型分布特点:O>B>A>AB。见表4。

3 讨论

RhD阴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少,属于稀有血源。很多患者由于缺乏RhD阴性血源,导致抢救不及时、治疗效果差,或冒险输注不完全相符的血液[5]。RhD血型具有较强的免疫源性,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5],如胎、母RhD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使胎儿死于子宫内;RhD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后溶血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生命[6,7]。可见,对输血患者或孕妇分娩前除检测ABO血型系统外,检测RhD血型系统也十分有必要[8,9]。从此次调查结果可看出,该院住院患者共检出511例RhD阴性患者,检出率为0.231%,其中,O型血最常见,占37.573%;而AB型血最少,占11.155%。

RhD阴性在女性住院患者中比例为0.114%,在女性输血患者的比例为0.107%,虽然比例不大,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为一旦发生输血后溶血,可能直接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临床科室尤其是输血科医护人员对RhD阴性临床安全用血的意识,避免RhD阴性受血者误输血型不合的RhD阳性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时发现RhD阴性孕产妇和胎儿,提前给予有效地干预和防范措施,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10-12]。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医疗风险。

为了更好地解决RhD阴性用血短缺的问题,保证临床抢救和治疗用血需求,合理地调度和储备血资源。现对我院RhD阴性住院患者血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RhD阴性住院患者ABO血型系统分布顺序是O>A=B>AB,其中,O型血比例最多,AB型血比例最少。O型在RhD阴性血型和在ABO血型系统中占的比例均为最高,A型、B型居中,AB型最少。所以,RhD阴性住院患者在ABO血型中的分布规律与ABO血型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对RhD阴性男性、RhD阴性女性住院患者ABO血型系统的研究发现,男性患者O(-)与AB(-)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O(-)分别与A(-)和AB(-)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患者Rh阴性检出率在ABO血型系统的分布特点为O>A>B>AB,女性为O>B>A>AB。对输血患者RhD血型统计结果显示:1 3983例输血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RhD阴性输血患者血型分布特点是O>B>A>AB。结果表明,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的RhD阴性血型与ABO血型分布特点基本一致(O>B>A>AB),RhD阴性率约为0.250%,符合汉族人群血型分型分布规律,此次调查结果对本地区无偿献血和采血需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避免因血型偏型而浪费血液资源,提高无偿献血的使用效率[13,14]。同时,输血科可要根据RhD阴性住院患者分布特点和规律,提前向供血机构做好用血计划,给供血机构有更多时间做准备;输血科加强临床安慰性备血的管理,对RhD阴性血液备血取消输注的,退回血站增加血液再使用率;输血科对于临床RhD阴性用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合理供应不同的血液制品:血小板、悬浮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等,对于临床合理用血要求尽量满足,尽可能为患者治疗和抢救提供充足的血源。

RhD阴性血液库存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医院和输血科的重视,对RhD阴性血型住院患者血型分布特点和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能更好指导和加强输血科管理工作。在血液库存管理工作中,输血科与血站的信息应得到共享,输血科能合理设置库存,血站能合理调配血液资源,才能满足临床实际用血需求[15]。因此,库存管理不仅是输血科的重要工作,也是输血科和血站共同协作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付军. RhD阴性患者的输血方法及对策[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2):167-168.

[2] 庞桂芝,张趁利,娄白敏. 新乡地区Rh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J]. 中国输血杂志, 2009,22(8):688-689.

[3] 杨波,米豫飞,孙先玲,等. Rh血型系统的多态性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2007,20(4):355-358.

[4] 黄海涛. 直抗阳性患者Rh血型D抗原的鉴定[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2):166-167.

[5] 张艳,方雪晶,符瑶. 孕妇产前抗体筛查检出IgM、IgG抗-E1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7):1045-1046.

[6] 王婧,潘家华. 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2):152-155.

[7] 陈荣仓,陈筱华,林碧,等. 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2011,26(2):105-107.

[8] 王淑平,陈慧芬,李志强. 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0例[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4):340-342.

[9] 邵智利,韩利霞,马德冉,等. 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在儿科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7,30(3):281-284.

[10] 王蘭芳,王秀,何刘媛,等. 90例RhD阴性孕妇血型不合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495-498.

[11] 王爱红,姜庆芳,郑荣军. 检测RhD阴性孕妇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7(1):119-121.

[12] 林甲进,朱碎永,张瑛. D抗原遮断致新生儿RhD抗原假阴性1例[J]. 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1055-1056.

[13] 黄琬婷,覃婉元,陈廷寅,等.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3):97-100.

[14] 吴敏华,陈活强,梁慧晶. 广东省佛山地区患者ABO血型和RhD血型分布规律及用血方案的回顾性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15(6):600-601.

[15] 刘建萍,张丽娜,王金霞. 输血科血液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6(2):270-271.

(收稿日期:2017-09-22)

库存管理软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 库存物资 现代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提高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运行成本,而医院库存管理在降低运行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后勤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适量的库存,合理地运用流动资金,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笔者所在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编制病床1800余张,年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材料消耗占医院运营成本的30%左右。近3年来,每年材料消耗量都在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一方面为保证医疗需求提供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庞大的库存占用了医院有限的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加大运行成本。如何对医院后勤库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已是后勤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库存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库存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监督。目前一些医院后勤库存管理混乱,存在过剩库存、积压库存和缺货现象。过剩和积压库存严重占用了有效的库存空间,降低库房管理效率,每次清点库存都要占用大量人力和时间,导致医院运行成本增加。缺货导致临床急需的耗材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临床业务开展,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另外,库存物资缺乏有效的监督,医院物价审计部门作为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采购入库物资不能做到货比三家,对于医疗卫生材料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库存物资,没有专门的鉴定部门对其质量做相应的技术鉴定。

2.库存信息落后,库存情况不清。虽然医院目前已经使用HIS管理系统,但由于医院物资需求量大,加上近年来新材料新产品更新快,在材料入库时名称随意,造成同一类耗材有多种名称,导致科室需求和实际采购存在差异。另外,仓库保管人员对库存情况不清,没有统计每月各类物资的实际用量,只是在库存量接近零时才通知采购人员,而采购人员没有计算最佳订货量,仅凭借经验进行采购,结果出现在某段时间内医用材料库存过量,某段时间内无货可供的现象。

3.管理人才匮乏,工作效率低下。与医院临床医师队伍的博士化、硕士化相比,目前没有专业化的库存管理人员。多年来后勤库存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水平方面的考核和培训,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需求。库房管理人员对库存的管理仍停留在经验管理上,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办理出入库物资的录入,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库存和科室消耗之间的平衡,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来改善目前不合理的现状。

二、加强医院库存物资管理的对策

1.加强库存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将医院库存的各类耗材按照价值高低分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对高值耗材实行“零库存”管理方案②,由病人使用后再由科室办理出入库手续,同时对使用科室从申请、采购、验收、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配合牢固、高效的采供保障。使医院的高值耗材库存状态日趋合理,提高库存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减轻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对低值耗材采用ABC分类法重点管理,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低值耗材共有570种、704个型号,都进行了统一管理。因此,要针对不同类别的耗材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从而杜绝过剩库存、积压库存和缺货现象。另外,加强库存物资的有效监督,充分利用我院物价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对采购入库的物资做到货比三家,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库存物资,组成专门的鉴定机构对其质量做相应的技术鉴定后才能采购。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库存管理。充分利用HIS系统,统一规范耗材名称,实行编码技术,方便耗材入库、验收、登记工作。这样信息化管理及时准确的提供库存数量,方便对库存量的统计,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也便于分类管理,HIS信息系统将按不同类别及专科进行分类,提供合理库存方案,及时反馈和提示库存状态。将信息化应用于医院后勤物资管理,可以提高各类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减少浪费和库存占用、优化物资管理流程、加强物资的定额管理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⑤。

3.加强培训考核,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一些医院原有的库存管理人员主要由工勤人员组成,没有新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原有的工作经验不能满足医院对物流管理的需求。医院要充分认识库房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性,选择培养具有医疗背景的库存管理人才,加强医学知识和库存管理知识的培训,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尽快掌握库存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要建立岗位职责考核制度,每年对采购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仓库会计进行考核,促使他们提供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库存管理工作。

总之,只有加强库存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人才培养计划,才能提高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数量,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库存管理效率,控制医院管理运行成本,从而使医院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后勤部湖北十堰442000)

(责编:若佳)

上一篇:现场管理下一篇:沟通技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