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范文

2024-04-05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日益凸显的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改革开放;文化全球化;文化发展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认真分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直接产物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进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人们的价值追求、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和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我国政治、法律、道德等集中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逐渐形成,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基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全新实践和人们思想上的迷茫困惑,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文化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在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不断调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创造性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的基本问题,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始终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构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发展要求;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目标,从而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新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智力保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发展。“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了空前广泛的影响,使人民摆脱了那些陈旧过时的思想禁锢,产生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促使人们在文化心理空间的拓展上,开始摆脱那种把中国文化看成人类唯一进步文明、把中国生活方式看成唯一正确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心理,看到了天地的广阔性和世界的多样性,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足感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人们逐渐变得辩证和科学,逐渐学会把外来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外来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加以区分,分别对待,为外来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也受到了有力冲击和荡涤,自主、竞争、公平、效率、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不断被人们所认可。与之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精华也获得了创造性的转换并显示出生机和活力,不断融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精神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纵观历史,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如何构建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都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其中既有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遭受过极大的挫折和失败,留下惨痛的教训。这些在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具体、更切合实际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脱离的教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主导文化的成功转型。构成社会主义主导文化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必须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然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这一问题上都犯过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在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上,无视社会物质财富十分有限的状况,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结果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苏东剧变的发生。可见,“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

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逐步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基本精神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文化的成功转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抛弃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自觉认同。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和表现,历史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对人们思想行为起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特别是中“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经验教洲,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在总原则一致的基础上又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即“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也正是由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结合,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共鸣,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

中国共产党抛弃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过于追求纯粹化的做法,既强调先进性,也强调广泛性,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引导作用的持续发挥。思想道德是文化系统中对人影响最大的部分。适应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各国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有的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道德建设要求上过于强调先进性,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实际,反而削弱了道德建设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党认真吸取我国道德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多次强调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正是由于解决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才得以深入民心,才得以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持续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对文化全球化冲击的积极回应

对于文化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作过预言,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以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为其使命的。它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充分发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就必须扎根于新的历史实践,对文化全球化作出积极的回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全球化作出了科学的文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在文化全球化浪潮已经突破西方中心论而进入到多元思维方式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的文化全球化在本质上肯定了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承认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合理性,这无疑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新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新的文化创造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构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有两重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转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下积淀形成的价值信念;二是批判20世纪以来统治中国人的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模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快速推进了这两大任务的实现:一方面催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生成,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构建植入现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之中。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丰富发展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与当今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实现了自我更新。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构建提高到了时代的高度,构成了中国新文化创造的基础和核心,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正是在这种再创造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先进性和合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图式。各种文化的命运将由其开放、兼容和更新能力的强弱决定,“文化的开放兼容是全球化时代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水平,实现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发展的普遍形式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需要遵守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开放兼容规律,把文化发展同文化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互动联系起来。面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积极回应:“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现面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基本趋势、发展规律和总体要求;“三个属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整合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彰显了文化全球化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趋势。文化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共同参与世界竞争,贯穿两大社会制度较量核心的是意识形态的较量。“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和斗争,大量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在两大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西方发达国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凭借其发达的信息技术占据主动地位。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以及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

观念正在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掌握文化全球化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能够以坚定的政治导向为目标,保证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到了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存在方式去抽象地讨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只有通过并借助文化产业这样的媒介系统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存在和有效传播。在文化产业所有形态的运动中,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是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于人的精神消费需求,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改变人的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可以说,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化的意义载体象文化产业那样迅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推动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文化产业使得时间和空间作为阻隔文化传播的自然力量失去意义,而且使得零时空跨越成为现代文化传播重要的战略资源力量。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般地满足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是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的主导权的争夺。作为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落实到文化产业的实践层面。

我国的文化产业始于改革开放之时,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在长期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我国的文化建设及其产业形态走的是一条福利性的国家文化事业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融入现代世界体系,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大。文化无论是其存在方式、存在形态,还是文化的传播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这种深刻的变革,感受到这种文化变革力量的存在对现存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和文化秩序的冲击与威胁。因此,适时地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把它写进党的政治决议,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广播、电视行业列入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党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12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5%。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其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先进性的重要实践平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走向大众的重要媒介载体,成为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所涵盖的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领域,无一不是文化生产的范畴,是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它所生产的报纸、杂志、影视作品、网络等物质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它所指向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应对文化全球化冲击,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先进性、主动性、大众化的要求就无从落实和体现。

(责任编辑 丛 琮)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2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了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日前,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就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谋篇布局的?

黄坤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研究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党中央先后印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框架。

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先进代表、中国记协第九次理事会代表、全国文明家庭先进代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者:您对过去五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何总体评价?

黄坤明:五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要求,贯穿体现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鲜明有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生动书写了人民的实践,热情讴歌了人民的业绩,真切抒发了人民的情怀,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是向上向善的新风正气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力彰显,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搭建完成,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丰硕。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大量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造力,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记者: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坤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大干部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一是学习教育持续深化。组织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编写出版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读本(2016年版)》,出版总书记重要讲话单行本50种、论述摘编13种,为人们提供了权威学习读物。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抓手,推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则,中心组学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推出一批重头理论文章、新闻综述、言论评论等,进行全面深入阐释解读。

二是理论宣传普及深入人心。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中央宣讲团赴各地宣讲,编写出版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大活动,浓墨重彩开展主题宣传,组织制作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必胜信心,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深入开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安排部署200多项课题,全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7家扩容为15家,遴选支持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资助39家中央和省部级党报党刊。举办“治国理政论坛”系列理论研讨会,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四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央出台专门文件,对加快发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资助各类项目2.5万余项,投入近90亿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首批遴选25家单位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

记者: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坤明:五年来,全面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舆论氛围愈加浓厚。

一是深入宣传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推动全社会思想高度统

一、力量更加凝聚。精心组织总书记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出访等场合的现场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中央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等,组织开展主题宣传。

二是深入宣传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深入开展“回顾十二

五、展望十三五”主题宣传,组织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宣传。精心组织“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宣传,组织制作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等电视专题片,全面生动地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

三是切实加强舆论引导,着力稳定预期、安定人心。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四是媒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主流舆论阵地巩固壮大,开办一大批网络化、移动化的新型媒体,立体多样的传播矩阵已成规模。推动出台《网络安全法》,网络传播更加规范有序,网络生态更加积极健康。

记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都有哪些成效?

黄坤明: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工程、铸魂工程,坚持以正确价值导向凝魂聚气、成风化人,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认知认同不断增强。组织中央地方、网上网下等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举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创作刊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在全社会叫响“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榜样力量充分彰显。集中宣传罗阳、龚全珍、廖俊波、黄大年等全国重大典型,推出万少华、张楠、高宝来等一批 “时代楷模”。评选表彰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共116人,推出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道德实践广泛深入。制定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勤劳节俭、孝老爱亲、诚信教育、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传承家风家教、弘扬优良校风校训、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诚信建设制度化。

四是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有力推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之中,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的修订完善之中,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

五是文明创建利民惠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34个、文明村镇1159个、文明单位2242个和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300个。

记者: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黄坤明:五年来,党中央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引领推动文化艺术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一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国文艺骨干和管理干部共13万人,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动员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单位、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开展采风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惠民活动。

二是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完善电影、电视剧、戏曲等重点文艺门类的扶持政策。加强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推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

三是评价体系导向更加鲜明。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工程,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拓展新的文艺评论阵地。贯彻落实《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幅压缩评奖数量。加强对演出活动和从业者的管理引导,成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

记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黄坤明:五年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度的自觉自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是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系统推进。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整理梳理,统筹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等15个重点计划项目,组织编纂《复兴文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

二是传统文化精粹得到传承光大。制定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京剧“像音像”工程、地方戏曲振兴计划,加大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三是传统文化呈现新样式、焕发新活力。摄制播出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三季180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一大批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记者:文化改革发展都有哪些进展成效?

黄坤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相统一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99项,其余5项正按计划推进,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制定出台国有文化企业两个效益相统

一、新闻单位采编播人事制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70个有关改革文件。加快文化立法步伐,相继出台3部法律和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制定修订19个行政法规,出台一系列部门规章。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完成中央和省级新闻出版广电机构整合,理顺内外宣体制和互联网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配套文化经济政策。

二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基层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即每村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完成“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实施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

三是文化产业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1万亿元提高到3.03万亿元,占GDP比重从3.48%提高到4.07%。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超过322万户。文化产业发展增加了文化产品供给,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有力带动了文化消费。推动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93亿元,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从21部增长到45部。电视剧生产量2016年达到334部1.5万集,平均每天40集左右,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图书出版从2012年的41.4万种、79.3亿册,增长到2016年的49.9万种、90.4亿册,总收入从723.5亿元增加到832.3亿元。

记者:这几年国家文化软实力发生了哪些积极变化?

黄坤明:党中央把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制定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部署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一是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整合中央媒体外宣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外宣旗舰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今年初成功开播,目前开设英、法、西、俄、阿和纪录国际6个频道,在16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加强同国外主流媒体和新闻界的交流合作,形成一系列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加丰富、不断拓展。完善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实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重点工程。2013年以来“感知中国”累计在22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举办近30场活动;2016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100多项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3篇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全面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在教材编写、课堂组织、科研工作、教书育人等方面,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透其中,特别是体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全面复兴。高等教育领域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导性,保持思想的纯洁性。

习近平同志在几次重要的讲话中讲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反思近现代100多年以来,我们民族和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从洋务运动、君主立宪、民国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乃至1945年到1949年的国共内战,以及改革开放,可谓历经艰险与曲折。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一个忽左忽右,甚至重新认识的过程。但是,不同阶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是可贵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牢牢的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可谓三源合流,三者最后都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文化体系当中。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就在于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艰难困苦的磨砺、辉煌实践的孕育,是最有韧性、最具内涵、最富力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有理由、最有底气充满自信。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高居世界第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自豪自信,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文化享受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文艺创作大有可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生活沃土,书写蓬勃实践,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体制改革添动能。要认真总结这几年积累的新鲜经验,围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改革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创新改革举措,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国际传播展魅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在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4篇

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名族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名族精神是一个名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名族意识、名族心理、名族品格、名

族气质的总和,是名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名族文化最本

质、最集中地体现。

中华名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名族精神。这个名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

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名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一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

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

辟了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有着它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当今错综

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当下矛盾突出的国内环境下,失去这一精神基础,国家便失去长期统

一、

稳定,发展壮大,也就不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今世界,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

化大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腐朽的文化渗透及经济扩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威胁

的结伴而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错综复杂形式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树立民族自信、自立、自强,在与时俱进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民族精神是提高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并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核心;民

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也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先

进文化就是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

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及追求崇高的理想

人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紧紧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千百

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综合

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不仅仅

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指民族精神的失落。

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

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

产党人八十多年来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

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以及那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精神、理想、信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名族的生命了、创造力和凝聚力治病,共同构成中华名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的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把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个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族优良传统;包括了当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在社会主义健身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个名族精神。是中华名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名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在行动上去。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已经更深切地认识到,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反之,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能逐步走向衰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或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技术、资本和智力,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了中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出现了今日的兴盛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这使中国人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外开放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的必然性。因此,毫无疑问,进一步推动民族复兴大业发展必须坚持开放精神。

概而言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民气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和道德水准的提升,有利于激励奋发有为的精神和的民族创新力,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作为一项如同科教兴国一样重要的国策来全力推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熔铸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民族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奋力前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新世纪的大学生该如何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呢?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

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要立报国之志,应该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

青年大学生,要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有了报国本领,才有了实现报国之志的条件,也才能实施报国行动。

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大学生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必须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行动中,树立主人翁观念,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出发,推动新农村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即通过进一步发挥农民政治参与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制度上的有力支持;同时,积极构建和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和谐新农村; 政治参与;干群关系

一、进一步发挥农民政治参与的作用,通过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来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制度上的有力支持

(一)农民政治参与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广大农民通过投票、诉讼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试图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行为。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对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谐新农村中去。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一点,才能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新农村建设的任何一项举措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和看法,而只是由少数人决定,并且脱离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正需求,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甚至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但农民没有积极性,甚至会招致农民的不满。因此,从调动农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角度讲,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政治参与并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

第二,农民政治参与可以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切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政策,使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首先,有赖于有关部门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这一方面要靠有关部门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取更广泛、全面、真实信息基础上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既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表达,又在很大程度上为有关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各种参考信息。农民的这些政治参与无疑会使有关部门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反映的各种问题,使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政策,从制定到落实都真正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是真正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而不是损害农民的利益。

第三,农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对有关部门,特别是农村干部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其政策水平、工作方式和作风与其身份不尽相称。甚至有些农村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行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现在,广大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会对一些干部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并进而促进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关部门也要自觉接受农民的监督,并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保证

在看到农民政治参与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农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事件不断增多,如越级上访、暴力攻击村干部、冲击党政机关等。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来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上的强有力保证。

第一,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不断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农民的利益表达制度化、有序化。只有建立健全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才能满足农民政治参与的愿望和利益表达要求,并进而减少因政治参与渠道不畅而出现的农民制度外参与对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破坏。当前,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克服现实生活中,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诸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次,在选举乡镇、县人大代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民中出现不同阶层的现实,尽量保证农民中不同阶层的利益群体都有其代表来参政议政。

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政治文化素质在他们的政治参与中将会起很大作用。虽然我们在政治上给与农民崇高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农民就一劳永逸地会使用这些民主权利,这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村民自治这所大学校来做好这一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养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村民自治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提高他们的政治认知和参政议政能力,学习和掌握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程序,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都有极大的作用。

第三,应给广大农民更多地提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合理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应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运用大众媒介进行政治参与,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继续解放思想,消除种种疑惑和不正确的认识。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农民群众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方法,并力求通过立法规范,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切实感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二、积极构建和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一)在把握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充分认清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出现的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利益矛盾成为一个焦点。农村干群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从各地反映出来的干群关系紧张情况看,几乎都是围绕着利益之争,尤其是在处理征地、拆迁、旧村改造、宅基地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近几年,这些事务越来越成为农民与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农民与村干部矛盾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当,便很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次,从管理角度看,干群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呈现松散、弱化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不同产业和区域间自由流动;农村新经济组织迅速增加,农村基层管理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农民的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越来越重视个体利益的实现。因而,相对于过去来说,干群之间的管理关系逐步呈现弱化,管理难度增大。再次,干群矛盾中的群体性冲突明显增多。近年来,农民群体上访,农民与基层干部的磨擦、冲突时有发生,有的则演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农村财务管理、地界纠纷、土地承包、征地款补偿等事关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即使有些开始是个体性的,也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迅速转化为群体性事件,有的甚至呈现出矛盾暴力化倾向,极大地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正确分析造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原因。首先,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当前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目前,一些农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如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对农民利益的侵犯时有发生;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及后续工作不到位等等。其次,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制意识与落后的文化素质之间的强烈反差也造成了目前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策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又制约了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成为导致干群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低下加剧了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状况看,大多数村干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较过去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有少数村干部素质还比较低,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采取多种措施,通过积极营造和谐干群关系,为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1.切实尊重和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利益问题是农村的一个中心问题。影响农村和谐的根本因素在于利益问题,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和谐也在于利益问题得到解决。为此,党和政府在有关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要更进一步充分考虑到、兼顾到农民的利益。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不折不扣。要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果。

2.对农村干部而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观点,努力使各项工作贴近群众需求。首先,思想上要尊重农民。其次,农村的各项决策,尤其是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要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呼声,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需求,努力使决策的过程变成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变成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使发展的进程更加符合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再次,工作中要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为了农民,把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和维护好,是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也是基层干部的根本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好农民利益,根本是要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因此,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的第一位要务就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强村富民。要发挥执政和组织优势,通过科学规则、制定政策、搞好服务、优化环境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服务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3.农村基层干部要探究适应新时期农村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多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必须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用协商的办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其次,多运用示范服务的方法。作为农村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顺应群众的这种愿望,多运用示范服务的方法。一方面,要搞好示范引导,为群众做出样子。只有在工作中先行一步、做出样板,才能示范群众和带动群众,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另一方面,要切实搞好对群众的服务。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村庄和谐的重要途径。再次,多运用政策、法律的方法。当前农村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干部不懂法、不依法办事引起的。在群众法制观念日益提高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不仅要坚持做正确的事,还要学会依法做事,真正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开展工作、行使权力。

4.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塑造新时期良好的干部形象。农村党员干部处在群众工作的最前沿,必须注重自身建设,靠良好作风和形象增进与群众的和谐。为此要做到:首先,农村干部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清除所有愚昧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妨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良思想倾向和条条框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创新进取、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维、新观念,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次,农村干部办事要公正。为官不公,必然失信于民。再次,农村干部要奉公、廉洁,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真正把一切村务、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基层党员干部才能形象好、威信高,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创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的新农村。

〔责任编辑:唐守祥〕

上一篇:市场结构调整下一篇: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