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運用李嘉图的“谷物模型”分析了腐败问题的本质、成因,借鉴国内外的有效做法,提出了针对我国实情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腐败;谷物模型;寻租

[文献标识码]A

[

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第2篇

重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性

国家和重庆市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为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自2005年国家出台“非公经济36条”以来, 先后又出台了若干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 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又继续推出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36条) ,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 支持民企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这一政策出台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力度和范围, 也是国家继地区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发展新政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部署。国家从战略层面更加关注民营经济发展, 为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转型和壮大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 重庆市已加大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重庆已进入发展的快速成长期, 城市化、工业化和统筹城乡诸多条件提供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 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解决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都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展转型正处于有利时机。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转型将面临诸多问题, 除了长期以来的政策性约束、融资瓶颈、自身管理机制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外,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群化和集团化程度低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成为当前制约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转型的三大主要问题。

民营经济结构不合理, 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二重三轻”、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结构, 对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转型、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从三大产业结构看, 与其他省份相比, 目前重庆民营经济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高, 而第三产业比重偏轻的问题。同时, 重庆民营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摩托车制造、餐饮住宿三大传统产业, 三大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已超过民营经济总量的七成, 而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不足, 占比不足一成。由于民营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重庆市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传统的、产能过剩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 短期内产业调整升级将面临全市就业压力的挑战, 客观上存在着短期的“稳增长”、稳定就业与长期的“调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转型之间的矛盾。

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 整体竞争力偏弱。重庆市民营经济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 且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短、配套不完善, 致使重庆市民营企业很难在整个产业链中确立核心竞争优势。进入《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重庆民营企业只有6家, 且6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汽摩和房地产行业, 这表明重庆民营经济除了汽车摩托车制造、房地产等个别产业之外, 基本处于分散状态, 专业化程度不高, 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还没有形成整体竞争力。2009年重庆市营业收入100亿以上的民营企业仅为5户, 而在2008年江苏省与浙江省这一数字分别达到了36户和22户, 这也充分表明重庆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没形成规模效应, 企业集团化程度不高, 进一步影响到重庆市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因此, 作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重庆市民营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企业技术转型难度大。由于长期以来的融资瓶颈和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重庆市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同发达地区相比严重不足, 研发水平总体较低, 再加上转型所需职业技术人才的供给短缺,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重庆市民营企业技术转型步伐。虽然直辖以来重庆民营企业新产品总量不断增加, 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尚有差距。从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 一方面, 受企业研发投入、人才等因素的制约, 重庆民营企业所拥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上, 而真正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重庆市民营企业获得的专利主要分布在力帆、隆鑫等大型企业中, 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之政策支持不够和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 重庆市民营企业要实现技术转型的难度较大, 这将成为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转型的一大障碍。

加快民营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观念转型, 确立符合市情的战略转型取向。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很多民营企业对发展转型的紧迫性和转型取向认识还并不充分,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加大引导民营企业转型的宣传力度, 帮助民营企业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转变增长方式。在转型的取向上, 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时机, 分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将此轮经济调整期作为战略转型机遇期, 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集群发展, 推动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实现转型。一要做大做强汽摩等传统优势产业, 并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以集约发展方式代替传统粗放经营方式, 加快技术改造, 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型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转变, 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走科技含量高、适用领域宽、市场前景好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二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 实施总体均衡式发展战略和局部非对称式发展策略,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合理布局, 形成阶梯型经济增长极。特别是要抓住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的“新36条”出台的有利时机, 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大发展。

大胆探索企业转型的各种途径, 促进民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根据全市民营企业的不同规模、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所在产业特点, 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 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模式, 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一是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小型企业从作坊经营到规模化经营、从家族式管理向法人治理机制转型;二是利用现有块状经济和产业链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 促进重庆市民营企业由单打独斗、内耗竞争向产业集群竞合共赢方向转型;三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 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构筑公共创新平台, 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 使民营企业从单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型;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积极推动企业创牌工作, 鼓励和补贴民营企业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 在国际国内市场建设自己的品牌营销渠道, 实现由无牌、贴牌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型。

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的发展观,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业的三大支柱是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当前,正处于深水领域的中国金融改革,迫切需要现代金融创新,要更加重视勇于战斗、勇于创新的延安精神,推动其深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空前的改革取得最终胜利。中国实体经济——银行业生存的基石——的融资渠道仍由银行主导,实体经济和银行两者相互依赖,相互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创新;问题与对策

一、金融创新内涵及重要意义

改变现有的金融体系、增加新的金融工具的金融创新,是企业家将企业元素进行的新组合,是一个由利益动机驱动的缓慢而持续的以获得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的发展过程。金融创新背后的基本经济力量是通常会导致金融职能执行方式的改善的竞争。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货币信贷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振兴,信用卡的广泛使用,移动支付等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出现,都是现代金融的创新,都是金融创新的产物,金融创新是必然的[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实体经济是中国当前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国正朝着现代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发展迫切需要现代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意义如下:

1.加大了交易方式,工具,服务和融资技巧的创新,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方式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现代手段,可以提供轻松满足市场上各种投资者需求的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2.充分发挥了信用创造的积极作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新技术,新工具,新服务和新教育的使用,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积累资金的能力,使得规模收益增加和经营活动成本降低,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和创新能力。

3.引入了支付和结算系统,有利于提高支付速度和清算能力,提高了周转速度和资金使用效率。与以前的处理方式不同,为降低流通成本和成本并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了支持企业发展的目标,当今的金融机构将计算机引入了支付和结算系统,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和结算支付能力,金融机构利润的实现也为服务企业奠定了基础。[2]

二、金融创新的方向是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的源头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具有虚拟属性的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长期相互依赖。马克思在资本理论中将金融部门定义为虚拟部门,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流动性在为实体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相对独立,通过长期有序积累,成为所谓的虚拟部门。从金融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具有自我增强功能的虚拟部门——金融发展的第一个基础是实体经济,这是实体经济未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必要条件。从实体到虚拟的财务分离,如果没有外部公共权力来指导,将变得越来越激烈[3]。近年来,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领域的创新更多地为金融本身服务。有鉴于此,为避免金融领域流通最终使实体经济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通过政策干预等外部因素,通过金融领域的创新,使得金融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努力促进对实体的金融支持和为实体的整个过程提供服务的金融创新的方向。实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金融创新不仅是指企业间接融资的创新,还包括实体经济的主体直接融资的方式的创新。间接方式和直接方式都是促进实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实体经济分布的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其最终目标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国民经济就像沙漠中的建筑物。

三、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问题

1.金融创新带来的垄断问题

技术创新和监管创新都属于金融创新。垄断的具体方式表现为技术垄断以及企业实体的执照和资格[4]。如果只有少数机构提供这种服务,会出现垄断。在法律保护的框架内,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企业实体或许可证的拥有者可以经营,这将对实体企业的管理行为和融资行为形成现实压力。

2.金融创新中可能会有反复试验

金融创新有时意味着反复试验。一方面由于过度收集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信息和数据,金融创新可能侵犯了消费者和个人的隐私权。另一方面,无论是金融行业本身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互联网领域的金融技术创新很容易形成主导平台,统治者的模式将对其他进入者形成强大的障碍,在主导平台之后则是巨大的金融支持。同时,例如P2P丑闻类似,都存在强大的壁垒。

四、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对策

(1)建立中小企业多维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已从提供单一贷款服务变为提供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企业不仅需要更多的融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还衍生出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需求。在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银行业应创新相关业务,改革服务,坚持将风险防范和控制纳入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全面风险体系的建设,逐一检查每个环节的风险点,有效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此外,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银行业应以实现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全面评估风险和收益,并试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从风险识别中实现全过程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全融入产品设计中,确保测量,控制,监视和处置按照流程规范操作,保证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2)加强对金融发展创新的监管。

融资体系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风险,也就是说,这时我们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完善有效的监督。现在,虽然我们已经引入了许多监管措施,但应努力减少金融服务的中间环节,管理企业的杠杆率,防止金融系统内的自娱自乐的资金自我流通,让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直接针对真实企业。其次,要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抑制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活动,认真识别和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否则这对实体经济非常不利[5]。最后,为了不让企业承担过多的负债,需要严格监督上市公司资金使用,避免过多的债务使企业承担金融危机的风险。

(3)建立业务可持续发展机制。

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但是不能完全将金融实体的弱势归咎于金融机构,虽然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追求利润也是金融机构的“本性”。真诚,并提供真正的黄金和白银,有效,坚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是优质金融。但是,无论金融市场多么好,对于那些无法挽救那些管理不善的实体企业,企业还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建立业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吸引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奕彦.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9,0(33):16-17.

[2]金洪飞,万兰兰.基于选择抽样的银行危机先行指标研究[J].财经研究,2014,0(5):54-63.

[3]张倩,刘璐.现代银行业危机预警研究[J].经济问题,2011(1):101-104.

[4]马海峰,谢志刚.对问题保险公司实施监管干预的国际比较分析——以英国Vehicle和General和中国某财产保险公司为案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56-61.

[5]杜金岷,李繼伟.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银行危机预警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1-9.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宏观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宏观经济教学陷入困境,如何培养既懂得宏观经济原理,又具备良好分析宏观经济问题能力的学生十分重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变革理论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建设教研团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 教学方式; 考核体系; 教研团队

宏观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重要的核心课程,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制和团队建设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一、变革理论教学内容

当前全球性宏观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的困境反映的是经济理论的困境;经济的危机也反映了经济理论的危机。当主流经济学对目前的经济现象,既不能解释,也不能解決,更无法解说时,需要经济学的创新与重构。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是用寻找标准答案的教学方法培养简单用书本批判现实的学人。思维的定势认为宏观经济问题存在着一个普遍适用的真理,即以教科书的原理作为衡量经济事务的标准,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来讨论经济政策的选择,以至结论严重脱离现实。事实证明我们并没有找到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当假定的有效性与现实性无关,假设的检验与假定的现实性无关时理论是失去意义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并非普世理论,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需要加入中国经验,以探索和更符合现实的姿态来对待现有的理论,更符合社会当前的认知水平。课堂的学习研究则是很好的探索平台,这样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提升。例如政府提供的经营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主流宏观经济学中分歧最大的领域。特别是政府本身作为管理者对经济生活的介入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课题。

二、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师为中心,通过定量、模型、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时存在较大的差距,模型和经济变量通常比较抽象难以掌握。教材内容多范围广,数量化分析和动态化分析不断增多,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针对基本情况,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教育设施为教育提供服务。实现案例教学、讨论和课后教辅尽可能实现共享共用。例如中国的房价挑战了所有的经济学原理,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就是直接简单对比给结论,中国的房地产早就应该崩盘了。可以借助视频、年鉴数据、基础设施配套和中国经验等通过QQ、微信和讨论园地等探讨。如果高房价是个错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是市场出错还是教科书出错?有些人习惯地将这一切归罪于政府政策,但“正确”政策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政府放手不管,听任“看不见的手”调节,情况真的会变得好起来吗?

加入翻转课堂、研讨式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主题搜索和场景选择的方式,让学生提前研究,讨论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感染环境,整体的学习将进入自我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单一,缺乏对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结果式评价只要尽可能多的要求学生期末考试能够取得高分就完成目标。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并没有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全过程评价体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反映学生学习真实水平。全过程主要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包括重点难点掌握、分析能力提升和学习态度等。多种评价方式指建立开放的、多元的、综合的评价。把学习过程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应用发展等角度进行分解,多角度、多维度、多目标展开评价。

四、建设教研团队

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创新水平。改革需要对现实有充分的认知,认知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认知传统教学和先进教学的距离,认知优秀教学团队和普通教学团队的差异。教研团队建设可以通过转化和引进逐渐实现。

团队要能够对课程进行细化、研究,分析教和学两方面如何更好的融合,形成更好的学习自动循环创新机制。通过团队课程带头人,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培训,积极与企业、政府对接,增强案例和前沿认知。改革团队评价体系,采用积分机制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三金,余雷,方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7(4)

[2]苏华山,张运峰,吕文慧.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6,(12):167-169

[3]杨春学.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境遇:一种历史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9(10):11-23

经济问题的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牟利,供不应求,缺乏退出机制等问题凸显,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尚存在缺陷。笔者以武汉市为研究切入点,讨论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制度 经济适用房 武汉

一、背景介绍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住房。2002年底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下发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作了说明:“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纳入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的普通居民住房。”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又给经济适用房下了定义:“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

武汉市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94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2005年开始全面推行经济适用住房网上登记,计算机摇号和签约网上备案工作,从程序上保障了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的公平,公正,公开。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已经作为“武汉模式”在全国推广。但是2009年武汉市发生的“六连号”事件暴露了申购经济适用房造假,资格审查形同虚设等问题。为了避免“六连号”事件的再次发生,武汉市修订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对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和审批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另外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牟利,供不应求,缺乏退出机制等问题凸显,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尚存在缺陷。笔者以武汉市为研究切入点,讨论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牟利

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很快,很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人也富裕起来,已经购买了其他的住房,甚至多套住房,很多住户将原来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牟利的现象泛滥。武汉市明文规定,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不得用于出租经营。但是经济适用住房监管薄弱,持法偏软,大部分经济适用住房出租被查出后都只是整改,因为出租而回收经济适用住房的案例屈指可数,经济适用住房租赁已屡见不鲜了。

(二)经济适用住房“适用性”不足

经济适用住房大部分建在城市的外围和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虽然满足了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但是生活却没有那么方便了,有的居民是迁移来的,很多人需要重新寻找谋生手段。部分新建小区配套设施不全,交通不便,经济适用住房“适用性”不足凸显。而周边配套相对成熟的武汉后湖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君安花园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由此可见,地点偏、交通不便、生活配套不足是经济适用住房“不适用”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适用住房供给不足

近年来武汉市旧城改造工作的推进,经济适用住房面向拆迁户的比例增大,面向社会供应的比例有限。而经济适用住房可以上市,这样就出现了一面是城市“公房”远远供不应求,一面又出现了“公房”被人出售牟利的局面,富人将房买下然后抬价转卖,出现“套利”行为,造成有限社会资源的严重不公平分配。通过对 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武汉市公开发售的22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进行统计,公开发售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套数只占总套数32.6%。而登记人数却远远高于公开发售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套数。自2005年推行摇号购房以来,绝大多数项目的供求比例都在1:10以上。

三、对策和建议

(一)严控经济适用住房租赁

武汉市对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的管理措施还比较严格。根据2009年《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修订稿)》,购房人擅自出租、经营或违反规定转让的,由区房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依规定收回或按合同约定处理,并取消其再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但是仍然有经济适用房被出租的现象。建议首先规范房产中介机构的居间服务,严禁其为经济适用住房进行代理出租,一旦发现立即处理,没收非法所得。其次接受群众举报,一旦有中介或者个人进行经济适用住房出租,均接受群众的举报进行处理,同时将被处罚的房产中介和个人名单公布,以便于群众今后对其更好的监督。

(二)经济适用住房选址的适宜分布

经济适用房空间上的隔离易带来的社会阶层的隔离和心理上的隔离。英国政府新建住房采取分散建房的途径,即政府通过规划手段,强制要求新的住宅建设项目必须有一定的低收入居民住房。这个比例一般占项目建设总量的15%-50%①。建议借鉴英国的做法,将经济适用房与普通商品房小区结合分布。这样即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的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中心城区的配套设施和交通的便利又能满足经济适用房居民的需要。

(三)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发售方式

借鉴新加坡的订购抽签制度,在修建经济适用住房之前规划,统筹供应。尽量靠近城区,交通方便,以便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发挥经济适用住房的“适用性”。新加坡的定购抽签制度是指政府首先将拟建的组屋项目及其空间位置进行公布并接受居民的订购。在掌握了每个不同位置项目的需求情况以后,政府再对建造计划进行调整,在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再采取抽签方式,中签者交付定金和20%房价款,两年之内政府负责交房。新加坡实行订购制度以后使组屋建设计划更加切合实际,缩小了各地区,各类型新房的供求差距,真正实现“订单式生产”。让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真正破土动工之前可以掌握不同项目供需状况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在宏观上对建设计划做出调整。

(四)扩大保障覆盖面

无论是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者还是廉租房的受惠家庭,都要求拥有本地户籍。而事实上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这些“新移民”常年租住、工作在城市里,是城镇的实际居民,他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为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能享受最低的住房保障。这些人多处于低收入阶层,他们只能在城中村及在城乡结合部租住低标准的住宅,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反映社会公平,建议保障对象的面应将常年在城市务工而没有城镇户口的低收入人群纳入保障体系。

(五)规范化严进,有条件化退出

应该根据职工工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综合界定购房目标群体,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认购申请和审核制度,同时向社会定期公布,让公众参与监督。从获取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之日起,住房社会保障部门依据购租房档案每年对其进行一次普查考证。具体由住户申报、社会公开、公平普查核实。在经济适用住房的摇号过程中除了请公证机构公证以外,同样也可以请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监督,并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直播,以增强操作的公证性和透明性。

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动态管理,完善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建议尽快建立经济适用住房的退出机制,已经购买其他住房的应将原来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政府按照规定回购,这既能缓解当前经济适用房供给不足,供求矛盾的现象,又能有效地实现经济适用房的循环使用,保障经济适用住房的社会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贵文,谢莉,景政基.新加坡组屋建设对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启示.中国建设信息.2009(05).

[2]唐黎标.英国住房保障制度.上海房地.2007(09).

[3]杨道法,李晓丽.英国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西南金融.2008(01).

[4]陈杰.英国现代公共住房供应体系的制度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15).

[5]郑志东.英国可支付住房与规划政策关系研究——兼论其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启示.城市开发.2007(04).

[6]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改革开放30年鉴(1978-2008).武汉出版社.

[7]武汉建设年鉴编委会.武汉建设年鉴2007.武汉出版社.

[8]陈培生.武汉房地产年鉴2009.中国大地出版社.

[9]张永岳.国际房地产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经济系毕业论文下一篇:经济师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