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范文

2024-04-09

艺术创作范文第1篇

摘要:文化遗产是一种原生态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教育;国民教育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4年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以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已赋予环境教育以新的内容,即认为,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消亡。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共有3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保护不错,随着社会发展,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又被提到议程上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承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当前广大群众对此还不甚了解。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决不只是美术院校学生,或文物研究人员要关注的,需要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年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宝的遗产。”①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全体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国家才设立“文化遗产日”,动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

国民教育体系是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们认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由学校教育系统和校外教育系统构成,它是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沟通。它具有全面性、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我们要坚持可持续教育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我们已注意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更需要一个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与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所以,不仅是高等教育,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

二、加强文化遗产教育

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意义深远。文化遗产教育在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文化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保护好文化遗产,关系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一个国家要独立,除了政治独立、经济独立还不够,还必须在思想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我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维护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遗产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根基,是我们认知自己的历史,提升自己的素质,汲取创造新生活动力的精神源泉,是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石之一,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二)文化遗产教育能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祥和,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对民族心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帮助识别真善美,可以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民风民俗属于非制度文化,它对于社会所具有的约束,是非强制性的,规范和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达成的,它的影响更久远、更深刻。它对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可以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我们通过文化遗产教育,弘扬民族传统,使教育扎根在本民族的土壤之上。教育在本土内生根,才能成为“活的教育”。比如,年画艺术创作,不仅是反映中国农耕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民俗生活的“大观园”,也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中表现的淳朴民风、爱国热情、民族自强精神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的热爱,也极大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

(四)文化遗产教育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娱乐性质。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通过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发掘,把它们转化为教育、娱乐资源。比如,校园可以举办竞技活动抖空竹、跳狮子;举办昆曲、古琴比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五)文化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风土人情颇为不同,通过文化遗产教育,人们认识到各种有益的民俗文化,进一步开发各种民俗传统产品,风光旅游项目,如从本地区出发,举办“陶艺节”、“龙舟节”等节日文化庆典活动,繁荣、活跃、扩大了市场魅力和价值。

三、要重视对民俗民间文化的发掘、推广

文化遗产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对民俗民间文化的发掘、推广,推广中尤其应当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知。尽快改变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

(一)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

婴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点,文化遗产教育要从幼儿园孩子开始。比如,木偶戏既保持和发扬了民间朴实热情洋溢的风格,又突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把这样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带入幼儿园,木偶戏丰富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变换的音乐无不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对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又多了几份了解。年画,是传统民俗的缩影,可以组织幼儿园孩子欣赏、临摹;也可以把民间传统节日编成歌谣,让幼儿传唱,不但愉悦了身心,同时也使孩子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更使他们欣赏到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中小学应当将本地区优秀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除了在有关课程中贯彻文化遗产的内容外,如在语文、常识、社会、地理、历史等课中渗透文化遗产教育,还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开设傩戏、刺绣、木雕,皮影、年画等活动。为抢救和挖掘了将要失落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为培育新人,可把剪纸这门艺术送进中小学课堂,使这门传统艺术又有新的发展空间。还可挖掘社会民间艺人的教育因素,组织现场参观,社会考察。把文化遗产教育作为中小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展览、开主题会、看影视、参观访问、开设课外兴趣班,以各种喜闻乐见形式,加深对中小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二)大学教育

高等院校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尝试。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高校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创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旨的新学科,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地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高校“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但是,仅仅在美术院校进行文化遗产教育远远不够,我们要将教育扩展到所有的高等院校中。我们必须做到:

1.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文化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

2.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

3.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4.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使文化理念更具可操作性,加强信息型的实践参与。

5.文化遗产的高校应尽快与政府和民间协作,探索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献形式把原有技术形态、文化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记录下来,并搜集、整理、出版各地民间风俗文化。

(三)社会教育

除学校教育外,我们还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使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对

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政府主导,不光要拿钱,还要进行指导和规划。文化大省江苏在全国率先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苏省首次明确全省“遗产”保护范围。《条例(草案)》规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本条例保护:(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3)传统礼仪、节庆、体育等民俗活动;(4)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传统知识;(5)与第(1)、(2)、(3)、(4)项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

2.各级政府应把做好对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设立专项保护基金,组织专人,在已经进行民间文化普查的基础上,对其他民俗和民间文化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尤其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民族艺术、民间绝技、民俗文化等遗产,或录音或录像,注重搞好传帮带工作,避免出现“人亡艺绝”现象。

3.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自觉,形成“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全民意识。社会上的力量包括一些著名企业,在获得利润回馈社会的时候,可以投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一方面号召全社会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企业、机构、个人等来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向文化投资,向文化事业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包括民间博物馆、民间文化馆。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方方面面、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共同做好保护工作。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素质。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建立健全专门执法监督队伍。要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培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素质,并实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分批接受系统培训,并取得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5.出版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以规范有关行为,并引起全社会的更广泛的重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知识,让更多人分享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增强人民群众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遗产保护的风气。

四、文化遗产教育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育总是在传递、延续着一种文化,也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的前途。

(一)文化遗产中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成分。一般来说,积极的文化能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具有新的内容或形式,也成为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内容。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消极和落后大都与封建意识和落后的自然经济及迷信、宗教紧密相连。有关部门、专家应对文化遗产中内容加以界定,加以引导。如民族民间文化中很多与巫术、迷信交织联系,而巫术、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在承继文化遗产时,我们首先要

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

(二)保护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建设先进文化并不矛盾,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今天的保护和继承,正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我们不能把一些文化遗产放入博物馆后,一放了事。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遗产,我们首先要原生态地将其保护下来,然后再加以分析,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和科学扬弃,来创造和熔铸既有丰厚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三)不要让“物质化”的趋向掩盖了文化遗产的精神实质。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而过多关注于物质形式表面,很多年轻人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已经习惯于只关注该吃什么,以至于中秋节一度被称为“月饼节”,而端午节则被称为“粽子节”。加上商家出于商业目的的推波助澜,使得传统节日“物质化”的趋向掩盖了其精神实质。我们只有真正领会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将其精神内涵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存在并且发扬光大。保护传统节日最紧要的是留住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决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疏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可替代的真正遗产。

(四)要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宣传作用,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要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群体。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息息相通,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弘扬民间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利用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的精神主题是希望传承创造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的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进行文化遗产可持续教育,正是延续我们民族的辉煌和梦想。设立“文化遗产日”后,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文化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第2卷,第499页

参考文献:

[1]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英]主编,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98—299.

[2]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33—36.

[3]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53—55.

艺术创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莫扎特; 歌剧; 艺术特征

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沃尔夫冈Amadeus mozare)在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去世。

莫扎特时代是欧洲最强烈的反封建的历史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成熟的,革命的启蒙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封建文化的思想逐渐被人唾弃,它在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也逐渐渗透到更深文化艺术层面。

莫扎特音乐在他成长的不同欧洲地区流传,感动着无数的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地位很不满意,他痛恨老一代作曲家,包括他的父亲,那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他用自己强烈的自尊心取代了卑微感。莫扎特艰难的生活,疾病和上流社会贵族对他的寒冷态度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忧郁,沮丧和他独到的能量充分得以体现,只是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莫扎特早期的音乐是华丽的,细长的,和有趣的高贵宫殿风格,那么后来的莫扎特在音乐中更多的是忧伤,是对黑暗和压迫的社会深层人的同情,悲伤和矛盾心理在他的歌剧中得到体现。莫扎特说他的歌剧就是他的思想,他的音乐创作思想代表了真正的德国歌剧创作精神。

当时的歌剧代表了贵族的文化艺术修养,在欧洲很受欢迎,甚至使每个国家的舞台都被意大利歌剧狂热者垄断。莫扎特深深的蔑视他们的盲目崇拜。在1785年3月21日诗曼海姆教授来电:“你认真的态度越发像你想象中的德国人了”。莫扎特在与朋友的谈话中多次表示:“写一个德国歌剧,这是我多年最热切的愿望。”晚期的莫扎特经常有很多幻觉,当他疲劳时,似乎总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在鼓励他,对他说:“是亲爱的上帝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抱着对上帝的感恩之心,他一次次地从抑郁的心情中走出来。可以说,莫扎特对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德国国家歌剧院的创始人之一。

莫扎特是音乐界的奇才,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以法国作家卢梭的作品“乡村仆人”为蓝本,创作了小歌剧《巴斯汀与巴斯汀娜》,这是一部用德文写的歌剧。随后,又天才地创作了一个完整的德国歌剧《后宫诱逃》,这部歌剧的创作手法极其成熟,超越了莫扎特的年龄范围。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代表作品,他的歌剧特点是从对话与唱词到音乐都具备明显的德国民族特色,尤其是他创作的歌剧中的奇妙旋律,调式,音乐的和声,可以看出莫扎特成熟地掌握了德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特征,他用分解和弦,四个八度音阶起拍,和常用大调或分段曲式形式等进行创作。特别是《魔笛》这部的歌剧,它是以德国文学体裁为基础,用德语演唱的歌剧。剧里的帕帕基诺的音乐曲式是具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如《魔笛》的第一幕中的第二曲和第二幕的第二十曲的帕帕基诺咏叹调,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这部歌剧不仅是莫扎特的代表作,而且也是他所有歌剧当中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息的作品。莫扎特不仅使用了以往的宣叙调,同时也对《费加罗的婚礼》或《唐璜》里意大利式的宣叙调进行改变,也借鉴使用了近似巴赫受难曲当中那种深刻抒情的德国式宣叙调。尽管《费加罗的婚礼》是用意大利文写的,但是此歌剧音乐也是德国化的。除了部分曲调借用了西班牙风格以外,几乎其它都是跟德国民歌密切有关的,甚至有的直接采取了德国的民歌,如《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里的第二场和第八场中的费加罗谣唱曲和咏叹调,全是采用民歌调式的独唱曲。可以说,莫扎特是开创德奥民族风气创作的先河之人,他解决了民族歌剧创作中采用曲调的手法和应用的方法。

莫扎特很重视每个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及角色的音乐风格,重视音乐中对人物形象的特性及人物塑造的心理描写。在歌剧中,他经常使用音乐赋予每个角色的独特个性,使作品散发出其美妙的艺术风格。对于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他多次明确地讲明自己的观点,如,“在歌剧中,诗歌必须服从音乐”,就此可以看出莫扎特非常重视在作品中的形象塑造和刻画主角的情感。在音乐会上,从莫扎特对歌剧的分析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他在曲子中有这样的速度术语,例如allegro(快板),allegretto(小快板),vivace(很快 活泼的快板)和presto(急板的快板)等等。莫扎特在创作中注重在旋律上追求自然风格,精巧的,优雅的,纯净的轻音乐线条,他的作品强调节奏明快,这种手法使音色显得透明,圆润,优雅和生动,充分体现了典雅轻快的音乐特征。

莫扎特他最好的四部歌剧《后宫》、《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莫扎特一贯重视剧本和歌词的影响,他注意音乐与戏剧元素之间的平衡,而当时对意大利歌剧只强调独奏部分而忽略其它乐器的作用, 突出声乐技能太多,忽略了歌剧的共存的思想内容,为此,这使莫扎特不仅成为当时音乐界最耀眼的明珠,也成为歌剧创作的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出的歌剧继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思想,强调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最直接和最生动地反映了莫扎特的艺术观。

莫扎特有很多种类的歌剧,但重点是喜歌剧,特别是1781年喜歌剧的创作之后,涌现出大量作品,共有九部歌剧,六部戏,另有两部是含有非常丰富诙谐内容的喜剧歌剧,莫扎特创作的艺术特点,戏曲改革风格,几乎都是基于喜剧歌剧的改革。几乎所有的喜歌剧或喜剧歌剧都代表着莫扎特对歌剧创作的挚爱。莫扎特曾经说过:我们要永恒的音乐,因为音乐可以影响不同性格的人物,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也正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动力。

目前在欧洲的歌剧舞台上又开始上演莫扎特的《魔笛》,而且引起音乐界的一片热议。《魔笛》创作于1791年,从它的创作时代背景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它会一直影响到今日。《魔笛》讲述了一位王子受委托,带着魔笛与一位捕鸟人去神庙解救夜后的女儿。象征光明的祭司帮助王子认识了夜后的险恶一面,让王子和少女通过了考验获得了爱情,驱走了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夜后和摩尔人。这个故事情节讥讽了当时欧洲权贵的贪婪和势力心态。在这部歌剧中,无论是民歌风格的小曲还是复杂的合唱与赋格、无论是曲调语言还是和声语言、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戏剧表现,都在莫扎特音乐风格中,以通俗、质朴,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的音乐语言和文化语言表现出来。可以说这部作品不仅完美的表现出德国音乐创作手法的严谨风格,也反应出作者的创作思想,依旧遵循爱情和正义永远是音乐家创作的主旋律和动力这一思想原则。正如他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假如我能帮助把德国歌剧提高,我该会多么受人爱戴啊”。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浅谈莫扎特歌剧的平衡特质[J].美与时代,2003(11)

[2]王春燕.莫扎特歌剧的审美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黄晓和.《伊多美涅奥》——莫扎特歌剧创作原则的初步体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04)

作者简介:

张竹,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 教师。

艺术创作范文第3篇

【摘要】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根据对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现状的分析,当前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加强组织领导、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城区文化艺术人才 建设

党的“十七大”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宏伟大业人才为本。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探索当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它将有力推进新时期城区文化建设。

一、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以“素养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为目标,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文化单位发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单位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引进人才和人才培训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文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实践能力、业务水平;“改善结构”——组织面试、体检、综合测试等,开展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文艺特长的青年人才的招录;“柔性引智”——采取项目签约等方式与外单位人才合作完成重点作品的编导、排练、演出等,通过外请专家、教授为中青年文艺骨干讲课,积极输送专业人员参加高级别培训,提高和更新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这些办法切合文化单位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加强。

但面对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城区文艺专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等缺乏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部分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以笔者所在的瑶海区为例,在文化艺术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单位如区文化馆,在编人员也只有9人,专业门类有美术、戏曲、装裱、声乐,而作品创作、舞蹈编导等门类空缺。乡镇街道文化站共有15人,均非专业出身,且其中有13人身兼数职。区图书馆机构未立,无编制,区级图书专业人才空白。工业园区文化站机构未立。全区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共有60人,与辖区40万人口相比,人才总量显然不足。而且专业配置不足、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

二是人才队伍中专业门类领军人物拔尖人才稀缺。近年来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经济”“朝阳产业”。而根据瑶海区文化艺术人才调查资料统计,无论是与文化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专业门类人才(特别是作品创作、编导、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人才),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创新性、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极为稀缺。这种情况在我市的其它城区同样存在。人才的稀缺使艺术生产完成精品力作人才不济,制约了文化事业的高品质发展,影响文化事业目标进程;而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直接影响是文化经营形成高档次规模化的不多,大的新型文化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利用不足。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存在相当比重老年化,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从年龄结构看,60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员中,50岁以上占35%,35-49岁占40%,以上两项合计占75%,而30岁以下约只占25%。同时文化艺术人才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学习,知识更新落后于时代需求,加之缺乏专业院校新毕业的年轻人才加入,使文化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相对老化。

二、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一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偏差,对文化工作发展重视不够。许多人包括部分领导以为文化都是消费,赚不了钱,只知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却不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唱得更精彩。如近年来韩国投巨资建立民族文化数据库,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本国特色文艺作品打入国际市场,以致中国荧屏“韩流”滚滚,韩国人从中不知赚去了多少外快。

二是体制关系长期制约着人才培养发展。受编制控制,需招收引进的人才进不来。

三是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每年财政预算文化专项经费寥寥无几,文化事业单位或自收自支,或不能全额拨款,对人才的培养缺乏稳定的财力支持和保障,各类专业人员得不到去专业艺术院校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能力得不到系统规范性提高。对需要投入的文化项目、需要扶持的文化艺术人才等缺乏资金支持。如我区从事微雕艺术创作的傅立耕老人,其独有的珍珠微雕作品艺术精湛,堪称精美。但目前因为受居住生活条件的限制,艺术创作无法开展。

四是“文化圈子”内部“近亲繁殖”。相对封闭和过于稳定的“文化圈子”,免不了要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思想认识中的功能固化和思维惯性束缚着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是对人才进门把关不严。进来的人员占有一定的人情因素,人员素质、人才队伍结构配备难以达到要求。

三、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文化艺术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创城区文化繁荣的崭新局面。当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通过选拔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引进一批城区文化建设急需人才,培养储备一批中青年后备人才,使城区文化艺术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老中青搭配合理、艺术门类齐全、战斗力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着眼于人。各级领导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营造文化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将文化人才工作纳入基层领导班子目标考核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文化单位的资金投入,保障文化人才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在全区形成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确立人才资源在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改革用人机制为例。人才的流动中,因人事管理体制使人事档案往往成为人为阻碍,由此带来工资、户口、福利等一系列问题。突破阻碍就须打破常规。对急需引进人才可采取重新建档的办法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此外,也可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制度”引进急需人才:即实施编制不变、单位不变等政策,聘请专家人才,来去自由,待遇从优,成果重奖。与此配套要认真研究制定吸引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引进文化人才的环境。

三是加大文化艺术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树立人才资本投资理念,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系列基金。如建立“文化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高级文化人才培训基金”、“文化人才突出贡献奖励基金”、“高级(特殊)文化人才生活补贴基金”等,专款专用。

四是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要大力引进文化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特别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单凭文化界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托外界的有效支持,其中文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关键。为此,必须加强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预测规划,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艺术院校毕业生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紧缺门类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文化单位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有文化、懂经营、善策划、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特别注意引进策划创新人才、网络科技人才等,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要做到人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要树立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文化人才信息库,将机关及基层单位人才按专业能力等进行分类,并以当地现有人才为重点,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分层次构筑的教育培训体系,经常性开展各类培训;三是要畅通教育培训的渠道,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络,争取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四是要活跃培训方式,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自学、函授、讲座、集训,考察等,对学有专长、有发展前途的人才,送到高校或专业进修培训班深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换岗换位,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和能力。文化单位的非专业人员学专业,补充专业人才队伍。六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政治思想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重视职称评定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协调工作,進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

实现区域文化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适应地区发展,又要具有时代特征。对于这项战略性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时紧时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落实。建设素养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化人才队伍,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合肥市瑶海区文化馆)

艺术创作范文第4篇

摘要张继刚作为当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舞蹈编导者,在其长期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他的舞蹈作品,也因为这些独具的艺术特征而成为了中国舞蹈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文就舞蹈题材、风格、手法等方面,对其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张继刚 舞蹈创作 艺术特征

张继刚,1958年出生于山西榆次的农村,自幼聪颖,悟性奇高,12岁时进入山西歌舞剧院学习舞蹈表演,后因身高原因转为舞蹈创作。此后又去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并留校担任教师,后来又进入总政文工团工作。先后创作了《牧羊女与黑宝石》、《元宵夜》、《黄河儿女情》、《军魂》、《兵》、《英雄》等一系列佳作。2000年,他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量身打造的《千手观音》,是张继刚舞蹈创作史上的又一个奇迹,21位聋哑演员演绎的这部作品,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惊艳,成为了21世纪最伟大的舞蹈作品之一。2007年,张继刚又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之一,在他的辉煌人生中,又增添了最亮丽的一笔。张继刚,无愧是中国舞蹈创作的代表,代表了中国舞蹈创作的最高水准。在他的舞蹈作品中,有着很多明显的艺术特征,分析这些艺术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内涵,也为我们演绎这些作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 丰富多样的题材选择

题材是舞蹈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了观察、了解、感悟之后,经过提炼和加工而成的内容材料。在张继刚的舞蹈作品中,有着多种多样的题材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题材类型:

1 来自民族民间舞蹈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56个民族在各自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舞蹈素材,是舞蹈创作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农村出身的张继刚对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格外的喜欢。前文中提到的《黄河儿女情》就是一部大型的民族舞,将黄河两岸儿女的哀怨悲愤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之精神作了完美的诠释。《母亲》这部作品是为藏族舞蹈家卓玛量身创作的,有着强烈的藏族舞蹈风情,作品表现出了舞蹈者对家乡、对民族、对土地深沉的热爱,让观众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肃然起敬,是民族舞蹈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作品。

2 选取历史和民间故事

《好大的风》本是一个东北的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被拆散,患有痴呆症的富家子弟,虽然得到了婚姻,却得不到爱情,最后这对恋人以自杀的方式发出控诉。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舞蹈讲述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民间故事,这本身就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丰富。作品《俺爷爷》则是取材于山东枣庄地区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独辟蹊径的是,他没有对激烈的战斗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透过一个孩子的目光,从微山湖两岸秀美的风光开始展现,将这种激昂壮阔孕育在一篇风光秀丽的景色之中,在诗情画意中对抗日英雄进行了赞颂。

3 军队题材作品

前文提到,进入部队之后,张继刚创作了大量军队题材的作品,如《心泉》、《送军鞋》、《壮士》等,与以往舞蹈作品不同的是,张继刚没有选择那些大场面、大情感的事件作为表现的对象,而是从小处入手,瞄准生活中最平凡、最单纯的场景,反而给人一种真实的质感。大大丰富了军事舞蹈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段,为军队文化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二 民族性和现实性并存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的确立,是一个艺术家创作成熟的重要标志。张继刚在多年的舞蹈创作中,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着眼于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创作了反映历史和时代的舞蹈精品。具体说来,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他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和运用。他深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用独到的眼光和视角,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对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予以传扬和赞颂。比如《一个扭秧歌的人》,作品表现的是一个酷爱秧歌的民间艺人,跳了一辈子的秧歌,仍然不知疲倦,对舞蹈的热衷和热爱成为了他生存下去的唯一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坚韧与执着。《黄土黄》中,他用一群打着胸鼓的陕北女子和一个跪倒在地上,手捧着黄土,泪洒苍天的汉子,展现出黄河儿女对黄河、对黄土的热爱,留露出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奋起向上的民族精神。

2 强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是以客观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予以艺术性展现的一种创作理念,其最高标准是经典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现实主义是一种最具情感张力的艺术风格。张继刚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又艺术地再现生活,实现了个人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小兵操》,展现的是新兵日常训练的内容,不仔细看,还真的以为是部队队列操练的翻版,但是仔细欣赏,却发现我们看到的是用舞蹈语言予以的艺术性的再现。这说明了张继刚是选择了军队生活中最现实、最朴实的一面来表现的。张继刚从现实生活入手,以他对舞台形象细节高潮的艺术表现能力,回归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3 鲜明的时代主义风格

艺术作品要反映时代,艺术家也要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佳作。张继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那些闪光点,用独特的构思去创作,用舞蹈的艺术形式予以展现。从当前来说,能够让我们为作品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所感染;从长远来说,以后的人们还能从这些作品中认识到当时生活的逼真面貌。这种时代精神会被后代的艺术家予以传扬,还会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予以展现,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的创作精神。拿张继刚创作的军队题材作品来说,很长时间内,军队题材的舞蹈,存在着简单化和公式化的特征,大多数作品的舞蹈情节、舞蹈动作等都是千篇一律,不能反映出新时期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形象。张继刚却是独辟蹊径。他的作品《心泉》,将角色置身于云南的热带雨林中,描绘了解放军战士在出色的完成了既定任务之后,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庆泼水节的情景。从另面表现出了军民关系,使主题升华到了抒情、纯美的高度,体现出了新时期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时代精神。

三 不断创新的编舞技法

张继刚在创作舞蹈时,结合自己舞蹈表演的经验,对舞蹈表现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舞蹈语汇,避免了舞蹈中紧靠几组概念化的原始动作贯穿整个舞蹈的局面。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融入了现代的编舞技法,增强了审美性、可看性和可舞性,大大丰富了舞蹈本身,张继刚常用的编舞技法有以下几种:

1 重复

在《黄土黄》这部作品中,他就采用了大量的重复手法。这部作品所用到的动作组合并不多,但是通过无尽的反复,不但没有重复之感,反而有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在舞蹈中段,全体男演员,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敲击腰鼓的一段和舞蹈最后全体男女演员一边狂跳一边敲击腰鼓的一段。整个过程中演员们的动作都是重复的,给人一种执着的向心力之感。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动作依据每一段所表现的内容是不同的,也选取了不同的节奏,这种不變和变化相结合的重复手法,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视觉印象。

2 夸张

夸张在舞蹈中主要表现为形象和动作的夸张。在《母亲》这部作品中,一个穿着藏族传统服饰,弯着身子、头发花白、满面皱纹的母亲形象,出现在了舞蹈中。作者以藏族的舞蹈动作为基础,融入了现代编舞技法,就像是现代派的绘画一样,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整个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身体弯曲90度的形态下完成的,伸腰、撑背等动作,深刻展现了一位母亲苦难的一生,尽管整个造型都是佝偻着的,但我们却没有感到丝毫的不习惯,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夸张来源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份对母亲炽热的爱。

3 对比

对比手法在舞蹈作品中有着多种的运用,动作上、情节上、线条上等,都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在《俺从黄河来》这部作品中,张继刚就大胆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舞蹈形式上,采用了男群舞和女群舞的对比;在情绪上,采用了粗旷豪放和婉约抒情的对比;在动作上,采取了男演員的大开大合和女演员轻扭细腰的对比;在画面上,运用了静止的双人姿态和流动的群舞姿态的对比。一张一弛,一静一动,大大丰富了舞蹈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四 感人至深的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是运用人体动作创造出的一种能够反映对象(生活、人物情感等)本质特征、饱含主体情思、富于美感的飞舞流动的形象。它可以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动作和姿态,也可以是一个以主题动作为核心的动态系统,还可以是以舞蹈语言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应当具有典型性、直观动态性、情感性和审美感染力。在张继刚的舞蹈作品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舞蹈形象,这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使得每一个舞蹈形象都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拿舞剧《野斑马》来说,这是一段拟人化的舞蹈,用舞动动作来模仿斑马的形态,在此基础上完成情感的抒发。这种拟人化的特征对舞蹈形象的塑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张继刚用大量的双人舞段来描绘斑马群恢弘的气势,这里面有羚养、金丝猴等等。一是为了更好的渲染舞台的气氛,二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即将出场的斑马姑娘。他将舞蹈动作和斑马的习性动作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斑马姑娘用马蹄在野斑马背部的轻轻敲打,成为了整个舞蹈的标志性动作。当斑马姑娘和野斑马做最后的诀别时,她抬起受伤的马蹄,挣扎着在野斑马背部轻轻的敲打了几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这种拟人化的创作方法,让斑马姑娘这一形象凝聚了对爱情的坚定,对人性美的赞颂,体现出一种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的美。在军队题材的作品中,他彻底摒弃了多年以来模仿芭蕾形象的塑造方法,而是给这些军人形象注入了很多民族精神的底蕴。他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元素,并赋予这些艺术元素以舞蹈的艺术特征,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就给了我们以亲切、感人和新奇的艺术效果。

五 跌宕起伏的舞蹈结构

舞蹈作品的结构是表现主题思想,发展舞蹈情节、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张继刚的舞蹈作品中,有着十分严谨和恰如其分的舞蹈结构设置,完整、起伏而不呆板,呈现出强烈的整体性特征,从整体上将作品予以充分的把握。

一般说来,一部舞蹈作品分为引子、开端、发展、结局这几方面。舞剧《一把酸枣》分为五幕,与一般舞蹈结构相吻合。第一幕引子部分,在介绍了全剧的主题和背景之后,主要人物登台亮相。第二幕是开端部分,也是矛盾冲突的原因阐释部分。外出学徒经商的小伙计挂念着酸枣,半路折回探望,却被酸枣逐出家门,哀其不争。第三幕是发展部分,殷家老爷要逼酸枣和他的傻儿子结婚,并欺骗她说已经投毒将小伙计害死,悲痛欲绝的酸枣变成了疯子。第四幕是大业已成的小伙计不舍得吃心上人给他的酸枣,而误食了毒酸枣,气绝而亡,一对恋人惨死在走西口的路上,上演了一幕悲情的篇章。舞剧的前两幕介绍出了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给主人公设定了情感的基调。第三幕的发展和第四幕的高潮,甜蜜和绝望交替出现,最后以生命的结束为结局。整个结构的设置都是服从于凄美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的,主次分明,起因、发展、转折、结果,内含的矛盾冲入一环紧扣一环,严密紧凑,而又完整统一。

综上所述,张继刚作为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舞蹈编导,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多样、手法丰富,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用民族性的艺术风格,讴歌了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和这片大地上的劳动人民。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而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这是张继刚艺术创作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宝贵之处。希望每一个舞蹈编导者、舞蹈教育者和舞蹈表演者,都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感悟和表现每一部舞蹈作品,只有在所有舞蹈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舞蹈才能获得最后的大丰收。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 赵大鸣:《从黄河之滨走来的张继刚》,《人民日报》,2003年4月30日。

[3] 郭福兴:《闪耀世纪之星——记总政歌舞团副团长、一级编导张继刚》,《山西老年》,2003年第5期。

作者简介:李娜,女,1978—,山东费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工作单位: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艺术创作范文第5篇

摘 要:只有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对于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价值与意义。总体而言,20世纪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可以大体划分为五个时期:初创期——1910年至1932年;发展期——19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转变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静默期——“文革十年间”;复兴期——1978年至20世纪末。同时,我国20世纪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风格与特质,以及鲜明的现代性、规范性与专业性。20世纪我国的钢琴艺术所展现出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无论是对于当前及未来我国的钢琴创作和实践演奏,还是其他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性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钢琴作品;创作;演奏;民族性;现代性;融合

我国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从古至今,音乐艺术始终与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不可或缺。20世纪初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古老帝国的社会各个层面都开始全面转型,伴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潮,欧美音乐开始在我国发展,钢琴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并发展的,其逐渐在我国城市音乐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钢琴音乐是所有传入的音乐形式中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形成和确立阶段,钢琴音乐创作和教学活动迎来了第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文革”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各方面都百废待兴,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很多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大量涌现。

20世纪对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再到初具艺术规模。在多元文化席卷全球的今时今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每种文化艺术形式都在努力探索和寻求自身文化风格与特质的确立与彰显,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我国的钢琴艺术也必然如此,而面对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冲击,我国的钢琴艺术在21世纪的发展中,在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风格的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从更高的世界多元文化视角着眼,这种艺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是不符合多元文化的艺术理念与发展要求的,我们必须清晰、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的钢琴艺术要想在世界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占据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形成并完善自身的艺术风格,即民族风格。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和衍进历程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和深刻的了解、理解与认知,只有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了解历史,才能在当下的艺术活动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对于我国当前的钢琴艺术发展而言,对于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价值与意义。

1 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概况评述

史料记载,钢琴作为一件乐器出现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喜好新鲜事物的康熙皇帝得到了当时西方传教士所“进贡”的钢琴,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间,钢琴在我国仅是宫廷中皇帝偶尔把玩的一个器物,始终没有更多的流传与发展。当时代前进至20世纪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政府走到了尽头,我国社会也开始了巨大的变革,伴随着当时的“西学东渐”浪潮,东西方文明开始了又一次巨大的碰撞与交融,在这一时期,西式教堂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的各大城市涌现,这使钢琴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新式学堂在我国的创立与大范围普及,使我国的钢琴艺术得到了真正的传播与发展。虽然纵观过去百年,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国都处于一种战乱与社会动荡交织的状态之中,但历史与社会的变革对于任何一种艺术来说,都存在两面性,尤其对于20世纪上半叶来说,一方面战乱与社会动荡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时钢琴艺术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同时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为我国当时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提供了更多的灵感与空间。到了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钢琴艺术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特质。

总体而言,20世纪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可以大体划分为五个时期:

1.1 初创期——1910年至1932年

1910年以后,现代教育与艺术在我国萌芽,并迅速取得发展,越来越多的欧美钢琴家来到我国举办专业的钢琴音乐会,为我们带来了专业的钢琴作品和演奏风格,同时我国的一些作曲家们也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带有自身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与当时我国方兴未艾的专业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当时的北平和上海,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院校,其对专业的钢琴教材有着极为迫切的需要,一方面,欧美的专业钢琴教材被广泛应用,但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的钢琴家与教师们虽然具有较高的西方古典音乐素养,但同时又大多都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艺术与民族责任感,因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和推广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并演奏和实践这些作品,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很多都是出自我国各大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师之手。但由于此后我国战乱频发,社会动荡,此类作品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只有寥寥几首。1915年,音乐家赵元任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钢琴独奏作品《和平进行曲》,这是我国第一首由我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与特征的钢琴作品。此后,同期同类的作品还有肖友梅于1916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哀悼引》;赵元任于1917年创作的《偶成》,及其于1919年创作的《小朋友进行曲》;李荣寿与1921年创作的《锯大缸》;肖友梅于1923年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黄自于1930年创作的两首《创意曲》等等。另外,此时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还与我国当时的艺术歌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创作成为这一时期我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钢琴独奏曲创作与演奏并驾齐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与意义。比如,青主于1920年创作的两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肖友梅于1922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問》;赵元任于1926年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于1932年创作的《春思曲》等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作品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钢琴独奏曲,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很多学者在评价这一阶段我国的钢琴作品时往往会冠以“萌芽”“初期”“程度较浅”“构思简单”“篇幅短小”等词语,诚然,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但如果我们对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做一个纵向的比较,尤其是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作品为参照,以时间为轴,就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无论是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创作技巧,还是艺术表现、艺术美感、民族风格表现上,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与规格,尤其以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为例,其可谓我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最高艺术水准代表,时至今日,我国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仍鲜有能够与之匹敌者,这是十分值得我们肯定和继承的。但这种开始即巅峰的现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琴作品此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可悲,从这一角度而言,今时今日的钢琴艺术工作者们仍然没有将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创作形容和定义为“初浅”的资格,这十分值得我们警醒与深刻反思。

1.2 发展期——19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之所以将1934年定义为发展期的开始,是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于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一年,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举办了一场“中国风格钢琴曲征集活动”,其影响范围很广,参与度很高,最终六首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是贺绿汀创作的《摇篮曲》和《牧童短笛》、俞便民创作的《C小调奏鸣曲》、江定仙创作的《摇篮曲》、老志诚创作的《牧童之乐》和陈田鹤创作的《序曲》。这一事件及其所推出的六首作品的问世与传播,对于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划时代的作用、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为我国后世留下了极具代表性的高水准钢琴作品,同时也为我国此后的钢琴创作与演奏创立了一种理念、模式与风格。在此之后,虽然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受到客观环境的一定制约,但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秉承教育优先的方针政策,当时的学者、教师、艺术家与学生们都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较为优渥的工作环境,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音乐家们仍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如江文也于1935年创作的《五首素描》;马思聪于1938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丁善德于1945年创作的《春之旅组曲》;瞿维于1946年创作的《花鼓》;丁善德于1948年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等。在这一时期,虽然不断的战乱对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当时教育先行的政策与方针,以及赋予文化学者、艺术家、教师及学生们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创作自由度,给了音乐家们更大的创作空间,外地的入侵与社会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转化为艺术灵感的源泉,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创作呈现出了更强的古典音乐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更具有清晰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审美特质,在演奏风格的把握、表现与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上也有了极大的突破,使这一时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仍然占据着当前我国钢琴教学教材中国钢琴作品部分的主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卓越成就,及其对我国20世纪及当前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的启示性作用、价值与意义。

1.3 转变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我国的社会形态也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战争结束了,外部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这一阶段我国的钢琴创作与演奏仍然基本秉持以民族风格为主,但之前我国的钢琴艺术基本师承欧美国家,而在这以后,则转为以学习苏联钢琴艺术为主流,无论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还是在演奏方面皆为如此。这期间的钢琴创作代表作有江文也于1950年创作的《乡土节令诗曲》;丁善德于同年创作的《第一新疆舞曲》;汪立三于1953年创作的《兰花花》;蒋祖馨于1955年创作的《庙会》;黄虎威于1958年创作的《巴蜀之画》;储望华于1964年创作的《翻身的日子》;殷承宗于1965年创作的《快乐的嗦》等等。从这些作品的名字便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走上了一条“人民群众”的路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视作我国钢琴风格的转型期。

1.4 静默期——“文革十年间”

1966年至1976年,我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十年间,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钢琴彻底沦为一种机械的服务工具,虽然仍有一些作品问世,但失去灵魂的钢琴作品即使外形和演奏花哨,也仍然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对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而言,这一时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5 复兴期——1978年至20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又一次打开沉重的国门,文化艺术复苏。随着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与音乐发达国家的交流日趋全面和加深,我国的钢琴创作和演奏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与态势。这一时期,除了仍然秉持彰显民族性的钢琴作品以外,我国的作曲家们还开始对现代音乐理念与创作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运用无调性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作曲理念与方式创作钢琴曲,如周龙创作的《五魁》、赵晓生创作的《太极》、彭智敏创作的《风景系类》等等,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何种理念与风格,民族性都是我国作曲家与演奏家们所秉持的核心内涵与特质,这也十分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挖掘和研究。

2 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核心特质与风格

2.1 我国20世纪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风格与特质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气质与个性。虽然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多民族共存的状态,但客观地说,我国的汉族人口及汉族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因此,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语境中,提及较多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特质,皆指我国的汉族文化属性与艺术风格及特质。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在20世纪的百年间,虽然在创作的模式、手法、方式上基本依照西方古典音乐,但其核心思想、精神与内涵方面始终秉承对于民族性的不懈追求。无论任何时期的作品,即使是在“文革”的“靜默”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也能够体现出清晰的、浓郁的、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审美特质。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土民情各异,音乐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有民歌、戏曲、曲艺、传统乐舞、传统器乐、古曲乐等等,这些都被我国钢琴创作广泛地采纳与运用,成为我国20世纪钢琴创作百年间的艺术土壤与灵感源泉,这也使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风格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性特质。尤其是在20世纪末,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快速、便捷、全面和深入,人们对于民族性的认知、理解与把握也更加全面和深刻,我国的音乐家、作曲家们开始对民族性有了更开阔和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并创作出了很多更具有现代性的优秀的、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内涵与风格,使我国的钢琴作品更具有多元性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例如,汪立三于1953年创作的《兰花花》,就是以陕北民歌《兰花花》的曲调为主题乐思,在此基础上将其主题旋律加以发展和变奏,整首作品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西洋古典音乐的叙事曲曲式,在和声编配上大量运用了具有强烈色彩性的不协和和弦,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借此表现出音乐人物角色兰花花的悲惨境遇与悲情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与标题性,这种意境的渲染与营造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审美标准与特质之一。同类作品还有瞿维于1946年根据江苏民歌所创作的《茉莉花》、刘福安于1956年根据福建民歌所创作的《采茶灯》、黎英海于1972年根据同名古曲所创作的《夕阳箫鼓》等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不断地尝试运用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钢琴作品创作,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与意义。进入90年代后,少數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喜爱,成为我国钢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石夫根据新疆民歌创作的《喀什噶尔舞曲》、王建中根据云南民歌创作的《云南民歌五首》等等。

由此,民族风格的追求与彰显始终是我国20世纪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表现的主题,同时通过时间和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条值得我们继续继承和坚持的钢琴艺术发展之路。

2.2 我国20世纪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始终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规范性与专业性

如前文所述,民族性是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核心精神与内涵,这也是我们必须秉承的发展理念,但同时必须清晰地指出,钢琴对于我国来说,毕竟属于一种外来乐器,因此,其在形式上也必然是西式的、古典音乐式的,这一艺术创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贯穿了20世纪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始终。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西方古典音乐的规范性、系统性及专业性与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并不是矛盾的,而是能够有机结合,并产生无穷魅力的。20世纪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精神、价值与魅力,而这种东西方文化艺术在钢琴领域的成功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我国其他文化艺术学科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作用、价值与意义。因此,20世纪我国钢琴创作与演奏的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也是十分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挖掘和研究的重要学术课题。

20世纪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纵观这一百年间,我国始终处于不断的冲突与变革中,东西方文明在此期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其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无论是对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的钢琴创作和实践演奏,还是我国其他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性作用、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再生.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23-134.

[2] 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234-235.

[3] 卓非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256-257.

[4] 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汤蓓华,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12-15.

[5] 魏廷格.中国钢琴名曲30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4-15.

[6] 约瑟夫·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缪天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4-45.

[7]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 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9] 程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10] 岳巍.论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及其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1.

[11] 吴榆.论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D].西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杨佩红(196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士,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演奏专业,副教授,音乐教育学院键盘系主任,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上一篇:带教模式下一篇:三级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