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主任工作思路范文

2023-06-22

综合办公主任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政府管理活动的一次自我大胆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在运行中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行政执法领域的自我创新。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部门间分工不科学、不细致、职权重叠;执法不严、暴力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落实。此外,城市化不断积累的“城市病”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随着人们眼界的不断拓展和法治观念的日益增强,其对政府的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加快政府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城市管理水平。本文旨在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探索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概述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又称为相对的集中行政处罚权执行,是将原来由数个行政机关管理领域的,分散的行政处罚权统一集中起来,交由现行的某个行政机关统一集中来行使的行政执法方式。最早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其在第16条规定,国务院及经其授权的省级政府,可以决定由一个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对于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由此可以看出,立法明确规定将分散的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即将行政处罚权化零为整,来实现行政权的聚集。我国目前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创新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对行政处罚权的重大变革,是我国行政执法方面的突破性的尝试,是结合我国国情、从制度和源头出发对行政处罚权的制度创新。二是执法综合性强。城市管理执法不仅涉及范围大、领域广。城管执法既不像多家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又不同于专门执法主体主要是各行政机关依法对确定的特定事项进行执法。三是集中方式下的特定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对行政处罚权的相对的、适度的集中,而不是对所有行政处罚权的绝对集中。四是具有持久性强。城管执法的执法主体资格与权责固定,执法行为活动是永久固定的,并不是为追求短期效力、采取搞突击的这种应对措施。只要充分认识城管执法的长期性特点,就能有利于推进城管执法改革,促进城市管理执法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最初的试点到在全国实际推广这几十年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执法扰民、暴力执法等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精兵简政。减少了执法机构,省去大部分执法人员,节约了执法资源。同时,由于城管执法局是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化零为整,执法力量集中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执法效率大为提高。第二,提高执法效率。资源拧成一股绳,打出强有力的拳头,行政执法效率显著提高,与群众的矛盾与摩擦能有效地避免,暴力执法现象也在不断减少,改善了执法人员在民众心中的影响,不仅提高执法人员的个人形象,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国家政府机关执法形象。第三,积累丰富的执法经验。多年的城管行政执法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执法经验,为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从而和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遥相呼应。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在看到它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且受制于综合执法实际执行中一些因素的影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执法依据不足,法律地位不明确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应有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但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主要的法律依据是借鉴《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相关内容,而其他的相关法律文件由于其抽象性与理论性太强,法律效力不足导致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无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导致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真正执法过程中出现分散的情形,直接影响最终执法的效果。

(二)责权配套不清晰,责任追究不及时

有权力就应制定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人员评价体系,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城管执法效果考核责任制度,尚未真正的建立,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各城管执法局之间、各执法人员之间出现相互推诿、扯皮,不承认自己的违法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正当运行。

(三)对城管执法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随着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我国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来约束政府的行政执法活动,如《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与权力制约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具体针对城管执法机关的监察监督机制却尚未落实。若执法人员缺乏相关监督机制的制约,必然导致执法变异和违法执法的现象频频发生。

(四)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滞后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的水平取决于执法者,对于城管执法这一特殊的执法领域,它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社会执法经验。虽然政府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社会上的暴力执法时时发生。综合分析,主要表现为:第一,执法人员自身法治观念不强,对自身的职责认识模糊,没有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工作中把“为民执法”变成“对民执法”,公私不分,导致徇私枉法,甚至严重的渎职行为。第二,部分执法人员不能胜任行政执法工作,不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执法中不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第三,由于缺乏保障执法人员的任职条件,城管综合执法机关在人员录用、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健全,使得各级城管执法工作人员层次不一。

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完善途径

综上分析,我国要最终形成完善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就需要不断健全城管执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积极发挥法制监督的作用,营造文明执法、公正执法、透明执法的法治环境。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执法机关,要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所以,立法机关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及时起草和颁布《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法》,以立法的形式对城管执法机关的性质、设立、运行、权责、执法程序等进行全方位的界定。国务院及其部门、省级政府和较大的市,应遵循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原则,制定适合自己区域发展的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的文件。因此,立法机关以及相关的部门应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二)提升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职业素养

各级城管局应定期在本单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积极宣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职业道德感。在执法工作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时时刻刻都要以人民利益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在履行公务时,充分发挥个人道德情感,考虑普通市民的民生困难,坚决排斥任何一切以非道德为基础建立的政绩感,让执法工作健康的运作。此外,还应当完善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制度,使之能够积极吸收本单位的教育资源和执法业务知识,做为人民服务的合格执法人员。

(三)执法手段多样化

城管执法中,应坚持柔性执法,反对硬性的暴力执法。柔性执法指要学会改变以往我国行政机关的命令,生硬、强制的执法模式,执法过程中坚决摒弃暴力执法,执法人员应时刻铭记保障人权的理念,时刻合理行政,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等权利。正是由于我国城管执法机关缺乏柔性执法的意识,在全国各地屡屡曝光暴力执法的丑闻,使行政执法丑态化,而柔性化执法(如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是城市管理转变的必然趋势。柔性管理执法方式是我国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具体表现,使得“官”与“民”之间的传统对立关系逐渐向平等方向发展。

(四)完善权力监督的机制

英国思想家阿克顿曾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以,对于行使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机关来说,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才能够保证综合执法权的依法行使。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违法执法、暴力执法等问题,保证执法的正常开展。在我国,应形成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专门行政监察机关监督、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完整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是各种监督形式中最有权威性质的机关。所以在我国应当以人大为主要监督形式,其他监督相辅助。如法院、检察院在必要的时候,行使监察监督权,尤其是人民检察院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应主动对行政执法活动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公民若发现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就可以向相关的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举报。此外,不能忽视社会舆论的力量,要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尤其是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力量,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曝光城市管理执法中所存在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起到真正的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六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邱国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辽宁经济.2015(7). [4]曾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中国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以城市管理为例.政治学研究.2003(4).

[5]关保英.执法与处罚的行政权重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应松年、袁署宏.走向法制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综合办公主任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1 综合观测业务的基本特征

改善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和气象观测相关的服务系统是建立综合观测业务的目的。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观测业务,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准确、及时、有效的气象数据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气象观测技术由传统的人工观测转向自动化观测,更加体现了观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1]。建立综合观测业务,农业是最大的受益行业,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数据,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气象观察的预警系统和观测系统的雷达主要以多普勒雷达为主,并同其他雷达一起组成了强大完整的探测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以及灾害天气的预警,使我国的气象观测工作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2 综合观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综合观测业务逐渐由现代化发展,综合观测业务的难度同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传统的气象观测工作基本上是由人工完成观测的,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随着综合观测业务逐渐有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被运用到观测工作中,这些仪器可以提供更加有效、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不能很好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二是现有的观测工作体系对相关数据的论证不科学,没有形成真正的科研分析工作体系;三是气象观测点分布密度小,且分布不均匀,对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四是部分观测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在气象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传输,对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文图也缺少足够高的重视,导致数据传输不及时、部分数据准确性不高。以上出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综合观测业务相关工作的开展。

3 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改进观测技术,提高观测水平

随着综合观测业务不断进步和技术性的增强,对气象观测人员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除加大对原有员工的技术培训外,还应引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年轻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应意识到,虽然引进年轻的技术人员可解决原有员工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但他们对相关仪器的综合操作能力却不及原有的老员工,对气象观测工作还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所以,单位应加大对引进员工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相关工作。同时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交流活动,老员工从引进的年轻人才那里学习有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年轻人才从老员工那里学习到相关工作的综合操作能力,以此实现经验技术共享,最终全面提升不同层次员工的技术水平。在开展工作的具体过程,还要对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考核员工的技能水平,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员工之间要加强交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措施。同时完善考评机制,定期奖励工作优秀或有技术贡献的员工,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3]。

3.2 完善相关工作体制

气象观测工作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一环节都要有新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要在新思维、新理念的指导下完善综合观测业务的工作体制和业务水平。明确相关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要点,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进一步推动综合观测业务的现代化改革,以改革精神作为完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的突破口,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旧思想、旧体质、旧技术标准,摆脱老观念的束缚。在工作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工作岗位的性质,只有选择了合适的人才,才能促进工作顺利开展[4]。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全面布局工作理念和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加强对综合观测业务资料的应用,使气象观测工作与相关的预报预警工作同时开展,使气象观测工作更加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观测工作中的应用,使气象观测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推动综合观测业务的发展。工作人员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十分必要,可以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观测工作的水平,推动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3.3 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

气象观测的发展要与综合观测业务的发展相适应。建立健全观测工作体系,以科技为主导,以员工为主体,对综合观测业务的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加快综合观测业务的现代化进程,提升自动化观测工作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提升气象观测工作的效率。并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监察工作体系,协调、处理在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气象观测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气象观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问题,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气象观测工作的长远发展目标,完善观测点的合理布局,提高技术水平在气象观测以及预报预警工作中的普及率。提升自动化观测水平,增强综合观测业务的观测能力。确保观测数据更及时准确,预报预警更加科学合理,将观测技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 结语

要使综合观测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改进相关的观测技术,将观测方法由传统的模式转向自动化观测模式,同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大量引进年轻的技术人才,同时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促进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综合观测业务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气象行业的发展。科学、有效、合理的发展方式为气象观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气象观测中的天气预报、气象分析、科研提供了及时、可靠、有效、准确的数据,使气象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以此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基于此,阐述和分析综合观测业务的特点以及现阶段综合观测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做好相关工作的思路和策略,稳中求进,提高综合观测业务水平。

关键词:综合观测,思路,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巧华.做好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路[J].北京农业,2016(1):109-110.

[2] 王琳丽,何娜.嘉禾县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4(24):64,66.

[3] 杨大军.旗县以下气象台站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49-50.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下一篇:小学春季下期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