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01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进入高校课堂,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为了改变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高校应该进行一定的教育改革,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塑造。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见解、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受到教育部門、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多数高校都试图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理念,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教授学生非专业的知识,没有专业限制,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它为所有大学生提供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和历史在内的非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知识。公共艺术教育只是教给学生具有人类共性的知识,包含了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符合通识教育的教育精神。公共艺术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要实现通识教育,必须将其体现在具体的课程环节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真正把握普遍教育观念的通识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必然选择。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国家已经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采取限制性艺术选修课和任意艺术选修课的形式。限制性艺术选修课程包括音乐、舞蹈、艺术、书法、影视等。任意艺术选修课程可包括作品欣赏、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等。要求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开展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综合水平的基础。它在实施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格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关注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艺术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逐步推广艺术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艺术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各个环节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领导缺乏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将导致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例如,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明确规定,高校应设立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学校领导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但实际上,很多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由于领导层缺乏关注,他们并没有把艺术教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无法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机构不足,职能不明确

学校管理机构没有专门建立艺术教育管理部门,艺术教育都是教育行政办公室、学校团委、学生管理办公室和其他机构共同管理,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师由艺术学院负责,教学办公室负责课程和设备安排,学院团委负责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由学生处安排管理,没有专门的经费,这样的管理影响艺术教育的质量,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

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或条件有限,高校的许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专业提供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需要,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艺术追求和价值观念。高校通常将艺术课程设为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设计侧重于艺术欣赏,但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如艺术史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鉴赏等,这使得课程缺乏系统性。合理的课程结构需要相互关联、系统而全面的课程。通过从浅层到深层、从表面到内部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艺术教育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艺术教育教师人数不足,结构不合理

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要求都很高,高校师生比例仍然存在很多不平衡现象。目前,教育观念落后、专业理论不足、科研能力弱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高学历的艺术教育教师、高职称的艺术教育教师比例相对较低。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存在激励政策不公平等问题。

(五)公共艺术教育场所和实践不足

提高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水平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艺术教育离不开练习场地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它们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与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的互动关系。艺术需要体验和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对艺术的理解只是在肤浅的层面。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艺术教育,没有相应的场地和配套设施来保证艺术教学的正常运行,配套设施不足,艺术实践教学不能正常进行,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实践基地更少,艺术实践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实际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四、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组织是前提。只有规范管理机构,才能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促使公共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文件指示,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立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教育学院等机构。小组组长是学校领导,有相关部门参与,作为全校艺术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决策部门,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完善各种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协调学校资源,协调各部门,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负责全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和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教学评估和监督,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二)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核心是美育,围绕审美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设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术欣赏、音乐欣赏、戏剧欣赏、影视欣赏、舞蹈欣赏、歌剧鉴赏、书法鉴赏。只有开设完整的基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才能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加强低年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文化艺术素质,为大学生拓宽专业领域提供良好的基础。除了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識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艺术实践和创作课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动员各种力量编制相关的公共艺术教育综合教材,更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教育理念

教师水平是确保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高水平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人员势在必行,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必然要求。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到公共艺术教师的全职性质,因为即使是专业的艺术教师,如果不是全职的话教育效果不会很好。公共艺术教育团队的形成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够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门新课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应该能够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广泛的人文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心理素养。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能够运用流行语言来阐明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公共艺术教育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

对高校艺术教育来说,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艺术教育做好的有力保证。高校美术教学评价标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才能合理地达到艺术教学评价的预期目标。一般来说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人员、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要评价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符合艺术教育现实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一个能够激发艺术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评价体系。

五、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认识,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深化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只有把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到适当的位置,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思想,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邵萍.互联网发展与艺术教育应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构建的应然与实然[J].煤炭高等教育,2018(6).

[2]李灵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7(5).

[3]陈绪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22).

[4]于丽燕.刍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保障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2018(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传承途径。对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地域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传承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随着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实施力度日益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掀起了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改革。当前,艺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廣泛应用,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 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才能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要建立和 完善科学而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公共艺术教育改革。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1 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是领导不重视。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教学评估内容中都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指标。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会提一下,但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不重视。因为学校不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证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兴趣去对待公共艺术教育。

1.2 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显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搞成了专业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理论的提高而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有的甚至成为创收的一种手段,这是有悖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的。

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文化主流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是一个教育、文化的中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教育服务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各地教育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校园传承关键在于学生,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及传承人。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始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必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整体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既是大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

2.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

2.3.1 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1) 学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 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过于注重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3) 要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注重从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摒弃標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

(4) 将课程进行分类,比如艺术理论、艺术赏析、艺术实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选修课程内容,艺术选修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3.2 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形成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合力,开创一种新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把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地方非遗艺术课程的整体构思与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面向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组织申报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自主设立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品位与学术含量。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派老师到非遗艺术的传承地进行现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请传承人进入高校与高校教师共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和归纳总结。既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系统工程,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公共艺术课程与普通公选课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繁多、传承方式不同,如何在众多的非遗艺术中选择适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还要适合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传承的特点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少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几乎没有,如何在缺乏参考文献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和普及性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课程、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状况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引领传承观念上发挥出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既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能传承与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把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建设一支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促进艺术教育效果的提升。同时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杨.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艺术探索,2012.

[2]张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3]曾繁仁. 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G186)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指的是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对所有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所实施的,能够培育其人文素质修养、激发其创新逻辑思维、提高其艺术审美情趣的艺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

(一)培育人文素质修养,提升文化素养。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它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 从而加强精神追求,提升文化素养。

(二)激发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就人类而言,形象思维是根本,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有待公共艺术教育去开发。公共艺术教育基于有效开发形象思维的优势,能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三)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艺术是个体实现自身形象美化和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它可通过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美感体验,缓解紧张疲劳,进而愉悦身心,懂得自我调适心理承受力和操控能力,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以积极的状态投身到生活学习去。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务必要重视、发展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但是,事实却不是很理想。

(一)学院层面。高职院校课程开设时首先保障的是社会更多需求的专业课程,而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则随意很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普遍不高,表现为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通畅。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和专用设施,这种只有理论讲授而缺乏实践体验的艺术教育是空洞的、缺少吸引力的,使得有些原本具备艺术天赋和兴趣的学生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层面。首先,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其次,没有相应的晋级政策。因而导致公共艺术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修养不足、敬业精神和教学方式落后、教科研能力不足等情况。同时,公共艺术教师不能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的职责权限及落实得不到体现,教学显得十分混乱。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学生层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基本的艺术涵养。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所以,大多数学生就抱着修学分的目的去选修,但是由于选修课自由度较大,加上教学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使得学生学无所获。

三、关于改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议和思路

(一)学院转变观念,提供制度保障。学院领导转变观念,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到艺术教育,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的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制度保障,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因此建议,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整体规划和部署,配套制定相关文件,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其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 负责管理和规范公共艺术教育;最后,建立教学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负责检查和督导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科学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教学水平,逐步构建合理实效的教学评价模式。

(二)教师摆正定位,提高教学水平。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只有教师摆正定位,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完全发挥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建议,首先,完善晋级政策,提升激励机制。学院在保障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充足的设备、资金的基础上,还要明确晋级要求,提升艺术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满足教师的教学荣誉感,形成由外而内的全方位激励。其次,加强学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借助当前教学改革的契机,加强校内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学生端正态度,提升综合素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不愿学习艺术课程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因长期不接触艺术课程而产生的不适感。因此建议,首先,增强艺术教育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教条”教学模式,重新树立“实践”、“对话”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欢愉,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艺术魅力。要让学生课外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海芍.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美育是我国近年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并成为教育界的焦点。学界对美育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范畴,而对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美育研究屈指可数。本课题将以设计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一套适应于设计学专业课程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美育;设计学;教学实践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总体规划,美育课程多作为通识教育在全校范围内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设,而对专业艺术教育中的美育鲜少提及,都觉得艺术生懂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艺术教育是艺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美育则是涵盖审美、德育和智育等的通识教育,两者虽在教育内容上有交叉,但教育属性不同。下文将从设计学专业的美育教育教学内容问题入手,试图探索适应于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手段 。

一、美育在设计学专业课程中的实施内容及存在问题

由于美育教育的范疇过于庞大,涉及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问题,艺术美又包括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内容,尤其是日常生活美学出现,一切皆为艺术,导致了在美育教育中教学内容不清的问题。那么美育的内容到底包含哪些,当前国内普遍认为美育应括审美教育、创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对于在校期间将大量接受艺术创作技法训练的设计学专业学生而言,思索美的本质,培养美感便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学会感知美,审美,最终具备创造美的能力。

(1)认识美的本质,感知美。

我们的“美术”教育多注重“术”,专注于培养学生艺术专业技能,而忽略了认识“美”的本质。从柏拉图提出“什么是美”的问题,千年来哲学家们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不同时期人类对美的认识也各有不同。“美”究竟是什么其实难以回答,柏拉图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反观中国美学史,美也包含了多种内涵: 有功利性的“羊大”为美;有符号象征意义的“羊人”为美。直到20世纪马克思指出“美的本质是由人的本质与生活的本质所决定的”。自此,美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人类社会所独有。人类先祖早已从劳动活动中感知到了美,他们有意识的挑选石头,将其敲击成锋利的石器,用作切割、刺戳等工具,开始了有目的的造物行为,这也便是最早的设计活动。从史前粗笨、简陋的石器到近代易用、精美的工具,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并参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美”的概念便诞生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得以进化。简而言之,研究美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生活本质的认识过程。

(2)审美也就是理解美。

目前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训练形式美感的审美实践,欠缺对提升学生的关于美的知识理论的审美教育,重主观经验的积累而忽视了客观的科学分析。甚至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未能区分纯艺术和设计之间的概念差异。当然设计对象给人带来的愉悦感首先通过视觉元素呈现,由物体的形状、颜色、肌理等有规律的组合引发的。然而“艺术设计审美是立足社会实践与功利的综合性审美现象”,在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审美的范畴早已不再局限于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态,转而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这也要求我们在培养设计学人才审美意识的过程中,不单关注形式美,还应鼓励思索科学之美、社会美等多元视角,来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

(3)最终目的是创造美。

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碎片化、泛娱乐化、恶俗的形式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各个角落,未来的设计师们肩负着创造美的使命,如果缺乏美育课程的正向引导,将导致学生丧失审美情趣基本判断力;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渐兴起,一个人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直接影响到人生观的形成。在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通常仅从形式美的角度谈美感,极少涉及伦理道德。比如说,前段时间电子产品中大肆流行的土豪金,或者前些年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刮起的欧陆风,很多学生视其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将其等同于美。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中华传统美育观中也倡导“大善至美”,偏离德育的美育是有缺憾的美育。美与善同行要求我们培养的设计人才,为我们构建生活美学时,不光善于营造视觉上的漂亮,还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国人的素质和观念,最终创造和谐共融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二、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与美育教育相融合的几点措施

(1)培养跨学科多元化的审美视角。

当前设计学专业传统的美育课程,以《美学原理》、《设计史》、《设计学概论》等艺术理论课程为主,关于美育教育长期以哲学为基础、以形式美的规律为重点。做设计有别于纯艺术创作,虽需自由的主观表现,但更应符合受众群体的需求。如今各学科间交叉、渗透的趋势愈发凸显,人类科技的重大突破、新材料的应用都会让人类改变对世界的认知,引领审美理念的转变。“各美其美”也诠释了审美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多元化特点。在设计学人才培养中着力避免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机械化,广泛从各领域中汲取营养,探索学科交叉,实现知识整合孕育新时代设计师。

(2)建立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设计学的美育教学应从单一、抽象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的、立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打破固有隔阂,模糊课程间的界限,将纯理论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专业课中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感”,长期经历了“喂饼式”的基础教育,“麻木”成为当大学生的通病,加之理论知识讲述难免枯燥,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愈显陈旧。着力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课堂中激发学生眼、耳、手、脑的联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寓美于教,将审美情感融入其中,进行美的体验和熏陶。

(3)将设计带到社会美育大课堂中。

社会性是人类最重要的属性,有了社会活动才产生了美,设计不同于纯艺术,設计的对象遍布了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方面面,要避免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美育教育需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环境中去。社会美育的主要渠道: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向社会开放的学生作品展,增进艺术类学校与市民间互动活动,让校园成为城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中,普及人文艺术之美;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参与建设美丽城乡的项目中去。用设计审美的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空间,让设计艺术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实践,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4)把握艺术涵养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内涵。

对于设计学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传授表现技法,其目的也不仅仅是愉悦感教育,愉悦感性的教育必须有道德内涵的支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格塑 造与道德情操的陶冶,做到以美养心、以美育德、以美启智。设计作品的创意源泉往往根植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涵养,而设计思想恰恰又体现出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唯有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才能孕育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人才。

(5)建立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价值。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大量接收到了西方的文化输出,设计学这门学科起源于西方,我们沿用了国外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以西方为核心的形式美审美法则。当前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也有一些,如:《中国工艺美术史》、《装饰图案设计》等,此类课程大多局限于视觉层面的风格样式、图像纹样研究,较少深入到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教育。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就已提出礼乐文化制度,它的普世价值、伦理教化渗透在我们文化审美中,千年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设计观;“天人合一”的理论可以说是人类对于绿色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早的思考。传统不是过时,而是包含着传承与发展,只有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避免学生一味的模仿、照搬西方的设计,从而培养出文化底蕴丰富的设计人才。

在习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号召下,教育界兴起了新一轮美育教学改革工作。“因材施教”是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承的教育理念,优化改进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布局,努力探索适合不同专业人才的多轨制美育教育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专业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创新型艺术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季芳  杜湖湘,《艺术设计美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

3、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为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本文为2019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美育教育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HDJY02)的结项成果]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多年来,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逻辑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获批发展规划(现状分析、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建设措施、效益分析等)并实施且取得阶段成果(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等)。这样,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共性路径必然是理念→目标→措施→结果。

本文选取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对其特色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发展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都成为了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10]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范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5).

上一篇:货币一体化论文下一篇:文学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