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2024-02-13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并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从大学教师的主体性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诉求、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三个方面的内容,认为只有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师取友、教学相长”的教育逻辑,才能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指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的路径与方法。然而,根据北京地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满意度不高,除了师资短缺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外,不少新进入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甚至习惯于应用西方心理学、哲学讲授大学生思政课;专职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深感缺乏系统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1]可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深刻地洞悉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驾驭庞杂而深邃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其必然承载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命运,而教师则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因此,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增强教学实效的外部推动所致,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必然需求。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诉求

在认识层面上,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源性意义进行了大量的解释性研究,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尝试着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相关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但普遍存在的难点或困惑是如何恰当地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目前至少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碎片式地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体系缺乏自足性;二是从纯粹的经典文本解读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忽略了不同的社会人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现状及需求有何差异等问题的研究。[3]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有立场”,又要构建二者有机融合的实现机制,确实存在着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出现“以文化性否定或掩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偏差。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并始终坚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政治性较之文化性,是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本质规定性”“它是以政治取向来汲取文化资源,以政治需要来规导育人规格,以文化教化来实现政治目的。”[4]。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握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和方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认识到扎根于传统的文化积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提升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课较之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上,具有最直接和最鲜明的教育目的性,教师要明白“塑造现代的中国人不可能割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现实社会中的人如何向现代性过渡、转化和契合,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价值诉求和确认自身合法性的前提。”[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资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须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有效提升文化自觉意识与教学创新能力

在当下无法迅速改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教学资源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地加强传统文化素养与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是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的关键和核心。

第一,教师自身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认同和自信。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有意识、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汲取到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眼下最突出的实践性问题,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资源性意义和政治性价值是高度认同的,但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社会背景、行为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要想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讲深、讲透,却存在实际的困难,于是出现教师时常困惑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的素材、比例以及如何讲授的问题。“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点;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 “四个讲清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名言警句和神话典故,更要阐释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知识、精深的理论知识、敏锐的政治意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解释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习和体验。

第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7]这句话阐明了教师的身教甚于言教,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才是超越任何知识传授的一种教育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自省自修,它要求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行合一、以行为本”就是这种实践性最直接、最生动的表达。这一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惟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让教学更有说服力,才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实践和信仰选择。“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视域中,人的立足于践履体验的自我完善乃是‘须臾不可离也’的一种生命存在形式,而与人生息息相关的一切行为也便注定会成为学问养成的必然表现方式和组成部分。因此,生命化、生活化,从而在自己的切实生存状态之中去渐次提升生命的质量、完善的精神世界、贡献于社会与国家以及努力实现人生的终极存在意义和价值。”[7]对教师本人而言也是如此,只有自己不断地涵养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学问养成建立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从行动本位和个性体验的角度,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以良好的道德人格和行为修养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第三,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创新能力。除了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思考如何行之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当中,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行为和认知变化。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教学方法的选取是设计课程的基本路径。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生对传统文化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性认识,如果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灌输或貌似高深的理论讲解,将很难达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学目的,反而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目前的教学中就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如经典诵读法可能更适合于低龄化学习者,而文化体验法又对空间环境和教学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创新教学方式,如以启发式教学增进学生理解认同,以平等中肯的说理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多元文化之间的比较和对话,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等。囿于学校与社会的相对隔离和断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存在诸多困难,而教学是一种弥合校园与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的最具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洞悉能力,要抓住社会敏感事件和热议话题,引导学生分析、辨别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润物无声地提升能力、塑造价值。教师不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可资借鉴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更要以时代精神对之进行创造性的价值转化与传承发展,为培养符合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人才而服务。

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师团队加强合作式学习,共同找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和教学规律,系统性、整体性地设计课程的文化知识内容和文化教学环节,克服教学内容碎片化和教学设计随意化的问题。课程设计中强化文化的内容;需要注意融入的方式和效果,遵循文化的接受和认同规律。如前所述,任意地割裂或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并不能充分展示理论的彻底性,也无法真实完整地呈现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容易出现泛泛而论、大同小异、忽视传统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内部差异等问题,不仅教师难以驾驭,而且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如果遵循传统文化的知识逻辑和教育规律,也要注意避免流于文化知识的介绍而忽略了课程原本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诉求。通过教研团队的讨论分析,采集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经验与不足,开展教学评价和需求调研,共同制定指导性的大纲甚至教材,定期进行自我培训和专家指导,力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环节达成系统性和一致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个人发挥文化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个性化特色。

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开发成本过高、利用效益过低的问题,缺乏实现有效融合、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制度保障。“如果有效地将组织资源、人才资源、时间资源、环境资源、媒介资源、理论资源、精神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的组合,加以综合利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8]在大学校园文化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亦是如此,已有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文化公开课、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已经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尚未形成日常性和持续性的教育活动。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善于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资源,重视网络媒体的传播和力量。在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同时,更应关照已开设的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甚至专业课,众多课程繁杂且孤立,课内外衔接不紧密,教学方式、手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减损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整合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场域和保障体系,在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日常教育中形成合力,在机构协调、权责分工、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相互协调和系统运行,激发全体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之间开展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坚定自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是课程体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经验,只有立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创新才能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产生理性反思和行动价值。

本文系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5YB26)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受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6PT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聪钰,贾利军.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2(9):46-48.

[2]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4-39.

[3] 陈继红,王易.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89-93.

[4] 沈壮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5] 王东莉.论中国文化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1(1):64-68.

[6]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7]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4-39.

[8] 王刚.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5(5):16-19.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社区居民为样本,按照不同维度对调查社区进行类别划分,研究在民族社区类型差异下居民不同的跨文化体验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民族社区对于居民跨文化体验感与敏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对于未来民族社区管理与建设、不同民族居民间交往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社区 跨文化 文化适应度 文化敏感度

2014年中央提出了“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会议中指出:“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在新形式新要求下,根据民族社区居民特点建立适合的管理方式,完成民族互嵌的社区环境与氛围,是当前完善民族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

在一个民族社区中,民族社区有两大类,一类是单一民族社区,一类是多民族社区。对于单一民族社区中的社区成员来讲,跨文化意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占大多数民族的居民需要去面对社区之外其他民族的文化;对于多民族社区成员来说,跨文化更多的是与本社区其他民族的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社会的发展会使不同民族社区的主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民族成员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每个民族社区特有的一套社会结构、社区文化及制度之间的配合方式, 不可避免地造成民族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或互有冲突。因此对于民族社区来说,关注民族成员之间的跨文化感对于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样本与资料

1.样本设计

本次研究所选地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社区。

(1)合作市通钦街社区。为了突出经济型社区这一社区类型,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民族用品街”地点附近的住户。问卷调查量为50份,有效问卷量为49份,其中藏族为 24人,回族10人,汉族4人,其他民族1人;在本社区从事商业性活动的人数为29人,占通钦街社区总调查人数的59%;

(2)卓尼县城南社区。集中调查了城南社区中的法院家属楼、财政局家属楼和农行家属楼,访问的有效问卷量为45,调查显示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住户已经不是本单位的人员,藏族居民为29人,占总调查人数64%;

(3)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有效问卷量为45。上城门新区是卓尼县于2016年初发展起来的小区,此小区设施和服务较县城内其他小区来讲是较为完善和齐全的。在上城门小区调查人口中,藏族22人,占调查人数的49%;汉族17人,占调查人数的38%;回族4人,占调查人数的9%,其他名族2人,占调查人数的2%,由此可见,上城门小区属于较为典型的城市混合民族社区;

(4)卓尼县藏巴哇乡新堡村,有效问卷量为37,新堡村人口以藏族居民为主,调查人口中藏族有30人,占调查人数的81%,藏巴哇乡位于卓尼县境东北段,产业以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其经济发展在卓尼县处于较弱地位。根据其特点和当前发展,笔者将藏巴哇乡新堡村定义为传统的民族村寨;

(5)卓尼县拉力沟村,有效问卷量为35,由于距离县城距离合适且所处地自然风光优美,常年以来,每当天气转暖之时拉力沟村大部分居民都以经营农家乐和开放草原景点谋生,吸引着大量县城和外地来的游客,符合民族地区旅游社区的特征;

(6)临潭县的城关镇社区,有效的问卷量为40,临潭县城关镇社区和卓尼县的城南社区相似,居民楼大都为单位性质,但是临潭县的特点在于它是回民族聚集地,调查数据显示,回民人数占城关镇社区调查总人数的55%。

2.变量测量

根据本次调查的民族社区分类,笔者将主要运用居住社区、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及购房性质五个变量,在此项目研究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集中选取的变量为居住社区,分析因居住社区的差异所带来的居民跨文化感差异。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测试量表一共有24道题,适应度得分总分为75分,敏感度总分为45分。

3.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发放量为250份,最终问卷收回24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1份。一共选择了6个社区,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在每个社区内的问卷发放量随着社区大小而数量不同。

根据社区民族成分、社区功能性、社区管理归属三大维度将调查的6个社区进行分类。通过调查走访和数据分析的结合,最终的社区划分类型为:按照民族成分将调查社区分为传统民族村寨、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对应的调查社区分别为卓尼县藏巴哇乡新堡村、临潭县城关镇社区、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按照社区功能划分将调查社区分为经济型社区、旅游型社区,对应的调查社区分别为合作市通钦街社区、卓尼县拉力沟村;按照社区管理归属划分,将调查社区分为单位型社区和混合型社区,对应的社区分别为卓尼县城南社区、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根据类型划分,对划分下民族社区的量表得分进行对比和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不同维度下社区间得分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社区居民民族成分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由分析结果可知,社区民族成分对于居民跨文化适应度和敏感度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的影响: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适应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跨文化适应程度均高于其他二者;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敏感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传统民族村寨居民在跨文化敏感程度上要高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

2.社區功能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按照社区功能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在社区功能分类下,例如商业型社区居民和旅游型社区居民,少数民族社区居民间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度均显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来讲,社区功能对对居民的跨文化体验感是没有影响的。并且根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商业型和旅游型社区中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3.社区管理归属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按照社区功能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在社区功能分类下,少数民族社区居民间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度均显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来讲,社区功能对对居民的跨文化体验感是没有影响的。

三、小结与讨论

在对民族社区进行分类研究中,按照不同的维度对民族社区进行划分,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到:

(1)关于跨文化适应度:按照社区民族性的分类标准下,社区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具有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与城市单一民族社区有显著性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与传统民族村寨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到在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中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比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都要高,城市混合民族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中不同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愿意接受和习惯,较此维度下其他两个社区比较,笔者认为这与城市混合民族中民族的多样性、居民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体验频率、不同民族间居民交往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2)关于跨文化敏感度:①按照社区民族性的分类标准,社区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有显著性差异;②按照社区管理归属的分类标准,社区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异——单位管理民族社区和混合民族社区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到,相较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区来讲,传统民族村寨和单位管理归属的社区居民跨文化敏感度都要高,他们在面对不同于本民族文化时,带有更多的迟疑和思考,而这对于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与碰撞、不同民族居民交往与互动,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显示在社区民族性和社区管理归属两大维度划分下,民族社区类型差异对于居民跨文化敏感度与适应度都是有显著影响的。经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抛开对社区维度的划分,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在跨文化体验感方面均与其他社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体现出跨文化适应度普遍较高、跨文化敏感度普遍较低的特征,这种特征对于民族文化交流、民族社区居民互动、民族社区管理有着极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对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让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社区里,是有利于提高民族社区居民对于跨文化的适应度以及降低对于跨文化的敏感度。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大力加强多民族混合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要让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共同生活,这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大融合,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基本问题研究——跨文化的视角[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李艳雯.多民族社区的族际交往——塔城市塔尔巴哈台的个案[D].新疆师范大学,2007.

[3]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A].西北民族研究,2008,2,53-56.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高永久.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社区多远类型及演化趋势[A].城市发展研究,2005,12(6),47-52.

[6]赵巧燕.民族社区分类与包容性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A].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2),147-148.

[7]孙华.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友谊巷社区为例[D].山西大学,2010

[8]王晓玲.跨文化敏感: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学生对比研究[A].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1),73-74.

[9]何静.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0]甘南州统计局.甘南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2017,5.

作者简介:

吕伟(1993-),女,甘肃省卓尼县人,民族:藏族,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

通讯作者范召全.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对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要放宽视野,对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运用。

关键词:文化功能 文化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意义与路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在经济成分多样化的今天,社会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面对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越来越多样的选择,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职业规划、人生追求、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对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的新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改变了教育者在知识占有上的传统优势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网络不仅改变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还影响了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在怎样的时间、怎样的场合,以怎样的文字、怎样的语言、怎样的方式才能更有效地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获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成为教育者的一大困惑。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内部系统要素上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变化。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

长期以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被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备受关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发展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与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驾而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方针,作为党的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重要意义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文化方式,通过文化武装人的头脑,提高人对不同层次、不同风格文化的分辨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文化进一步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达到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或本质的回归”。可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衡量思想、检验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魅力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资源,做到以文化陶冶人、培养人。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 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可见,文化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它的文化属性。文化作为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包含着一定社会群体所认同的某个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它约束着一个社会群体对事物的评价,善恶、好坏、美丑……都已在现有的文化中生成了判断标准。同样,它也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怎样做才是被赞扬的、怎样做是被批判的,都已经内化成为了一种稳固、持久的文化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依照一定的文化规范,支配着每个社会成员,使他们养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使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内化为大学生共同的文化规范,以达到孕育人、塑造人的目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客观要求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单一的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了枯燥的说教,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制造了一个话语鸿沟,这不仅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魅力,而且难以触动当代大学生的心弦,甚至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是转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客观要求。

第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文化内涵,可以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直接的养分,为大学生智力的开发提供逻辑思维能力支持,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在形式上的文化建设,提升文本话语、工作话语和生活话语的文化含量,避免灌输与独白、教条与训话,避免千篇一律、千家一言。这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传达,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文化理解层面上的对话,增进文化认同。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路径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应当重视文化的作用,以富有文化魅力的方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放宽视野,注重对人类优秀文化精神的吸收和运用,为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提供动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的思想根基和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表面化、片面化的解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魅力大打折扣。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的认同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对马克思主义人文魅力的破坏问题。

列宁曾说:“如果以为不必领会共产主义本身借以产生的全部知识, 只要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 领会共产主义科学的结论就足够了, 那是错误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必须要带领大学生回到马克思主义原典中去,系统、深入地研读马克思主义原典,考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思想体系。作为理论作品,马克思主义著作首先是一种文化产物,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要强调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以文化的眼光去鉴赏马克思主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同时,要挖掘毛泽东思想的文化资源,弘扬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精神,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将先进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中坚不可摧的指导思想,才能成为大学生进行文化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标准。唯有如此,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可以说,运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方法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文魅力,解开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同问题上的关键一环,是使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对中国人生存、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是我们与生俱来、不能抛弃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和情感,强调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的培养。传统文化颂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气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历史记住了民族英雄,文化传承了民族精神,一段段爱国佳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就如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和青年学生的座谈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和精神,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契合,对解决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冷漠问题、民族文化意识淡薄问题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的培育。

当前,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文化资源,提升自身的文化属性,用文化精神武装自身,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大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有担当的社会公民。在教育过程中,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有益经验(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态度等),用贴近生活而又充满魅力的语言和文字,简单易行而又充满智慧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将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寓于大学生的课堂、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灵魂的铸造者,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

3.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精神,激励大学生开拓创新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拓宽视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重视对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精髓的吸收。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精髓,就是要选择那些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且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批判的运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对于那些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稍显淡薄的文化精神,如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予以包容。因为这些文化精神包含了人类发展的关键秘诀,是创造力和奋斗精神的原动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才能在自发追求思维乐趣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不断开拓创新。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对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养成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真理、诚信等价值原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重视对人类优秀文化精神的吸收,不仅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在对待其他国家的文化问题上,我们还要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时刻牢记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什么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要解决的是对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推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好这个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整合文化资源,取中西文化之所长,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属性,才能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郑忠梅.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50.

[3]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4]《列宁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4篇

组织文化是指为了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而设定的规范,它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使组织独具特色,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②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③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④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粘合剂,它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难,而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⑥它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与行为。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比较研究,将组织文化的功能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凝聚功能

组织文化总可以向人们展示某种信仰与态度,它影响着组织成员的处世哲学和世界观,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某一特定的组织内,人们总是为自己所信奉的哲学所驱使,它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良好的组织文化同时意味着良好的组织气氛,它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士气,并且产生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归属感,从而使组织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导向功能

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就自然而然地把职工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组织提倡什么、抑制什么、据弃什么,职工的注意力也就转向什么。当组织文化在整个组织内成为一种强文化时,其对员工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其职工的转向也就越自然。比如,日本松下集团,充分注意了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使职工自觉地把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前进之舵,引寻着组织不断向确定的方向发展。

(三)约束功能

组织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职工自身感受而产生的认同心理过程而实现的。它不同于外部的强制机制,如此处不准吸烟、上班不许脱岗等,这种强制性的机制是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则。而组织文化则是通过内省过程,产生自律意识,白觉遵守那些成文的规定,如法规、厂纪等。自律意识要比强制机制的效果好得多,因为强制在心理上与员工产生对抗,这种对抗或多或少的就要使强制措施打折扣。自觉地接受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并按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四)激励功能

组织文化以理解人、尊重人、合理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为手段,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所以,组织文化从前提到目的都是为了激励人、鼓舞人。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定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文化的激励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艺术,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眼前的作用,而更着眼于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的因果循环。

(五)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不仅对组织内部产生强烈的影响,通过自己的产品,通过组织职工的传播,也会把自己组织的经营理念、组织精神和组织形象昭示于社会,有的还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如50年代鞍钢的孟泰,60年代大庆的“铁人”,90年代的李素丽等等,都对仕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组织文化的辐射功能。 。作为组织的灵魂和生命力量的组织文化,

践行有效方法加快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很多,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快组织文化建设的保证。以下几种方法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单独或综合选用,合理展开,以达到预期目标。

3.1 示范法

通过总结宣传能代表组织文化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树立与组织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榜样,进行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使用该方法须注意榜样的树立应具有代表性,在组织中要有一定的威信,同时要注意对榜样行为的强化。

3.2 激励法

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组织文化内涵相关的活动,对活动的参与者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要使职工切实感到自己与组织的一致性关系,把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系与工作目标相联系,从而达到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3.3 感染法

通过对组织文化氛围的营造,培养职工组织文化价值观念。使用时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强调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帮助职工打破对领导权威的畏惧心理,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对职工的指导到位而不越位,让职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3.4 灌输法

通过宣讲、研讨会、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对组织人员进行组织文化传播。这种方法要目的明确,观念到位,思想端正,评价有方,环节合理,方式得当。

3.5 疏导法

只对组织文化价值体系的目标行为进行恰当的反映,有目的地举行各种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组织文化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把握职工的主流思想,充分发挥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等。

3.6 价值澄清法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5篇

该图书管理系统包括五大模块:日常操作、资料管理、统计分析、打印中心、系统设置。其中,五大模块又可细分为如下:

1、 日常操作:(1)借阅管理:记录出借资料、归还资料、续借资料和

预借资料的读者信息,其中包括读者借阅书刊的编号、数量、天数及对各项记录的搜索功能。(2)借阅查阅:根据查询条件对读者借阅、归还书刊的查询。(3)借阅流水:借阅记录的查询。(4)预借详情:对预借书刊的查询。(5)置换条码:对图书、期刊、物品条码的置换。(6)账务管理:对租金支付、过期归还、资料损坏等收款进行记录和查询。(7)备忘管理:对备忘数据的添加、修改等。

2、 资料管理:(1)书籍管理:对书籍的查询以及书籍的当前借阅状态、

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2)期刊管理:对期刊的查询以及期刊的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

(3)物品管理:对各种不同情况的物品资料的查询以及物品资料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4)读者管理:对读者资料的查询以及读者的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提前预借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5)类别资料:包括图书类别管理、出版社资料管理、读者等级管理,并对读者分为黄金会员、白银会员、普通会员三个等级。(6)资料下架管理:对书籍、期刊、物品进行上、下架的管理。

3、 统计分析:(1)借阅排行榜:根据统计方式和统计范围以图的形式

显示借阅情况的排行。(2)资料状态统计:根据统计方式和统计范围对图书和读者的当前状态进行统计。(3)借阅统计分析:对所有时间范围内的所有资料或特定资料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现。(4)图书类别统计:对各个统计范围的资料进行总金额、总数量以及当前剩余数量的统计。(5)数据资料盘点:对所有书籍、期刊、物品等按查询条件进行盘点。

4、 打印中心:(1)读者当前借阅: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当前读者借阅情

况。(2)读者借阅日志:以报表的形式显示读者借阅流水日志。(3)资料当前借阅:查询当前资料借阅情况。(4)资料借阅日志:以报表形式显示资料借阅流水日志。(5)系统条码标签:查询、显示、打印条码。(6)自定条码标签:资料选择,打印条码。(7)系统书标制作:输出书标设置功能和书标打印功能。(8)自定书标制作:添加、清除、设置、打印书标。

5、 系统设置:(1)用户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用户以及权限修

上一篇:大学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