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3-04-04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危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基本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关于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结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现状,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特征

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具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原因主要是抑郁症、学习、情感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各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不相对称

以该学院为例,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分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忽视其他年级的课程教育。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大一到大四,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例是有增长趋势的。而大部分高校却往往只注重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学时数不足

以该学院课程内容安排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团体辅导。每个内容只开设2个学时,共有32学时,2个学分。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难以讲深讲透,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难进一步展开,学时不足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达到普及心理学知识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构建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结合每个年级、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都要有该课程,且课程内容必须符合该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作为有独立价值观的客体,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增长,其性格特点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也会有很大变化。一年级主要是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方式、方法转变指导,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人际关系;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学习指导、学习压力排解、职业规划、恋爱与性的关系,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三年级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前教育,恋爱与性的关系等教育。四年级主要是就业教育,毕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动机,正确对待就业中的挫折与失败。

(二)结合心理危机特点,增加课时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原因主要在情感方面、情绪方面、学习方面,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在大学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知识增加课时,并结合相应的体验或团体辅导,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以该学院为例,该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但针对于高校中部分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应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贫困生心理教育、留级生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及关于团体辅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心理需求。

四、结论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李杭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探索[J].应用研究,2013(2).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材,2011(22).

[4]黄群瑛.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途径[J].课题展示,2011(3).

[5]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唐丽媛(1987-),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蔡贤浩(1986-),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助教。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老年学员学习心理的突出特点与基本规律

学习,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学段的学习,都是智力的主观活动,有智力,必有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老年学员的学习心理就是研究老年大学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围绕“老龄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归纳出老年人学习区别于在校生和社会青年学习的七条心理规律:

(一)学习态度更加端正。这样的学习态度注定了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效果应是出色的。

(二)课堂达成度高,对老师、对学校认可度高。这一方面说明老年大学的学习是高效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老年大学的教师课堂威信是高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征开展老年人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予以突破。可以发挥老年大学的认同优势,增设社会重点科目,增强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理解问题的层次更加深刻,但在知识记忆方面,记忆力尤其是機械记忆、次级记忆下降明显,理解力几乎没有变化。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遣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这就提醒我们应注意艾宾浩斯曲线在课堂教学和复习中的应用,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小步走,常回头”在讲授老年人需要死记硬背,与自己的经历、已有知识无关联的内容时,课堂教学应加大对知识点的讲解和运用形象的比喻。

(四)在学习状态上,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显示老年学员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主动渴求的。在这种理念和动力的驱使下,人会迸发出极大的潜能,实现自我最大程度的提高和飞跃。这无疑也会使我们的学员成为家庭子女尤其是第三代子女的楷模。

(五)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更加迫切。老年学员在学习目的上,除英语口语、电脑这些实用性强的专业之外,学习目的多元化趋势非常明显。老年大学客观促进了社会和谐。老年学员大部分对子女尤其是第三代子女的教育更加成熟和富有智慧,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六)学习感性化与理性化色彩、稳定性与易变性并存,从众心理明显,易受周边熟人影响。

(七)渴望被尊重,更加喜欢风趣幽默、上课轻松的老师。

掌握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的心理艺术,推进老年大学教育“精品发展”——从学员心理看老年大学的对策

(一)对于学员的学习成果应演尽演、应展尽展,最大限度实现他们的价值感、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舞蹈类、声乐类、器乐类、体育保健类可以登台演出的,充分给予他们演出的机会,演出的过程对学员是极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对个人心理素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对家人、对社会和谐来说更是有利无弊。考虑演出成本、场地、时间等制约因素,每个班每个人都登台正式演出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也应借力“互联网+”,发挥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由学员自已编排节目,自己摄影录像,自已筛选出精华影像上传至学校网站,利用网路平台向学员、家人和全社会展示。对于摄影、书法、美术类的学习成果,同样可以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网络平台,使老年学员进一步产生骄傲和自豪心理,增强对老年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认真研究老年学员自尊心、价值感的心理需求,尊重老年学员心理特质和规律,建立完善适合老年学员的“精神激励”为主的奖励方式。对优秀学员的奖励颁发奖状,并在网站开辟专栏予以展播学员风采。

(三)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实现老年大学课程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完善老年大学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适当向男性倾斜,建立以老年群体正面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规范。

(四)全方位落实对教师的硬性指标考核和核心指标一票否决制,完善考核体系,让“尊重和关心学员”成为老年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必备素质。

(五)完善“劳有所得“优教优酬”的教师奖励制度,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老年教育中去。

(六)创新办学模式,整合社会优秀电子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坚持规范办学与灵活办学相结合,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打造远程教育中心,借力“互联网+”让更多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

(七)积极稳妥推进老年志愿者工作,发挥好关工委作用,实现老有所为。发挥学员党小组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老年学员找到“归属感”,践行“政治立校”。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研究方法

笔者就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调查研究。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所采集的材料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实证研究在本校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验证相关信息结论。调查法主要采用专访和问卷调查,专访对象为个别教育学和体育教育专家,问卷对象以本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为主,以及部分外校大学生和高校体育教师,有效问卷共计大学生520人,其中男女生各260人,教师共65人。

二、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对其评定标准有不同的论述,至今尚无统一说法,但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认为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六条标准:①身体健康;②认知健全;③情感饱满;④人格健全;⑤人际关系;⑥行为稳定。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教师95.38%、学生78.27%,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体育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运动中对同伴、对手、体育器械等对象能迅速准确的感知,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此外,体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科学知识,它在知识上、技能上与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要素和密切的联系。如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正是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和训练活动,在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及增强体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几种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

(2)大学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运动的内容、难度和达到目的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大学体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齿;而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如果学生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对抗,敢于向自身运动极限的冲击,必定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负荷,它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的矛盾,达到完成预定的任务。而这一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4)大学体育教学能调节大学生不良的情绪。情绪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良的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但通过体育运动可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并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5)大学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疲劳。当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产生疲劳时,可通过体育课教学和适当的课外体育锻炼来进行心理调节,使人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6)大学体育教学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使某些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2.调查结果中表明,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产生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大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培养。二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不积极,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体育课堂上比较被动,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终身体育思想尚未形成,以至走出校门后,不能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上体育课仅为完成学分而已。

四、结论

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它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身心矛盾,能促进大学生的智育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和认识,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功能,结合心理诱导和心理教育,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课 隐性逃课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或多或少有过逃课的经历,对于学生偶尔为之的逃课现象,做为教师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给予谅解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各学校严格考勤制度的情况下隐性逃课成了学生的不二选择。无论是公共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2010年3月广州羊城晚报报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师生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不仅逃课非常普遍,“隐性逃课”也相当严重,仅有26%学生认真听课。而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是指学生不到课堂来上课,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也就是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学生身在课堂,但形在神不在。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相对地在降低。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做为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其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力、自我的控制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较本科生要差一些。他们彷徨、迷茫、焦虑、无奈,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感觉到学生内心是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的,但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却又存在着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看小说、聊天、吃零食等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隐性逃课现象,而且存在的比例还相当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存在原因

存在如此大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厌学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逼迫下一路走过来的,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的比较少。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加之学校各项活动较多,使得一部分学生彷徨迷茫,无心学习,整天忙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生上课期间睡觉、发呆、看小说、手机上网或忙于写各项活动计划、总结之类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额授课,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或较少顾及到学生听课的状态,这就为学生隐性逃课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只是在填报志愿时在志愿栏里填了“服从”二字,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产生了厌学思想,这也增加了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无论对待何种性质的课程都是厌学倾向严重,所以在大学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2.从众心理在作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从众现象则更为明显,且由于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定向,常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在逃课现象中最为明显。[1]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弱,看到周围同学在课堂上忙于其它事情,也做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而且学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隐性逃课。

3.学生群体规范作用弱化,缺乏群体内聚力

群体规范一致性表现在群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统一,它调节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如果群体规范标准化很低,导致群体成员认知标准化作用降低,群体结构松散。班级过去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最基本形式,班级具有鲜明结构特征和目标特征,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内聚力也较强。[2]而高考扩招以后,学生对于班级的概念在弱化,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授课,通常是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心理上的互融性也比较弱,大多数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彼此不认识,群体的规范作用在弱化,更谈不上群体内聚力。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严格考勤但疏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管理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勤制度。教师大多都采用点名制,严抓学生的到课率,有的学校采用信息数字化管理,实行上课打卡制,这样可以减少或杜绝学生显性逃课现象的发生。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却极少关注,这也增加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也大多采取默许的态度。

2.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方法单一

有研究者曾对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心理课感兴趣的学生数也占调查总数的73.96%。这反映出,大学生内心实际是需要和渴望心理课的[3]。尤其是高职大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家长老师冠以“差生”的头衔,他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做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授课水平与学生的期待不成正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成绩考核方法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课堂听课行为。心理健康课改变了过去期末统一安排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小测试、小组活动、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查课程不会让学生不及格,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做为考查课的心理健康课,只要学生上交作业,无论作业质量如何,通常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给学生留下了只要去上课,交作业,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在心理上就不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三)家庭和社会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是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这一代孩子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和累,所以在学习上也不肯吃苦。一方面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优势自居,上学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混个文凭,毕业以后凭借父母的权势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为了将来自己有个更好的前程,往往选择那些实用性的知识,甚至到社会上去做兼职,积累社会经验。这也加大了心理健康课堂上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

2.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逃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体对于“一夜成名”、民众“选秀”、彩民中奖等的大肆宣传报导,使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大学生充满了幻想,迷失了方向。相反地,大众媒体却频频报导,大学毕业生蹬三轮车、卖茶叶蛋、擦皮鞋等,大肆宣传“读书无用论”,使学生的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如何減少或杜绝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这不是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2]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王井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1.1 大学生上网的尝试、猎奇心理

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 大大激励了当代大学生的尝试心理。不管大学生装身处何地, 不管时间早晚, 不管身份为何, 只要进入了因特网, 就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 以互相平等的方式从事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大学生的烦恼、苦闷、喜悦、欢娱、追求、理想和抱负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尽情的表达和宣泄。对崇尚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大学生而言, 网络世界无疑是一个崭新的时空, 网络交往是一次最新的革命。在这里大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主人的自豪感, 而不受任何时空的约束, 不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因此, 大学生产生这样的尝试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喜新猎奇是青年大学生的鲜明的个性特点。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剌激更催化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像力丰富的人生最佳阶段, 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足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1.2 大学生上网的满足、减压心理

大学生在寻求满足、进取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其产生避免伤害、自我防卫的行为, 以求获得心理的平衡。网络由于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这给大学生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通过这一方式, 他们可以宣泄被压捣蛋的不良情绪, 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 让他们从日常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因此, 网络极易成为许多大学生躲避孤独和排解心理压力的场所。上网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松驰身心的一种有效方式。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 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这如同人们喜欢唱卡拉OK、听摇滚乐、喜爱足球一样, 是因为可以通过尽情地呼喊、喧闹发泄心中的郁闷。

1.3 大学生上网的娱乐、情感表达心理

在网上参加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在线播放电影、读娱乐性网上文章是大学生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期, 情感表达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心理需求。通过上网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为要素的广义的人类之爱, 是一种潜藏的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极为深刻的上网动机。通过与网友的交往可以使他们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对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在网络里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聊天、建立个人主页、网恋和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他们在网络里绝不会感到孤独, 因为无论兴趣爱好是什么, 总有许多人在“虚拟社区”里相互交谈、互相倾吐着秘密。

2 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2.1 大学生崇尚科学而忽视人文素质

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奋发学习, 求知的渴望更加强烈,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以获取更多的科技知识, 为更好地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做好知识储备。但是, 大学生因受因特网的影响, 在认识到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 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 就是对人文科学的忽视, 他们未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自身成长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以及两者在科学上的互相作用的重要性, 在价值观念上过分注重实惠,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怀逐渐淡化, 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

2.2 大学生观念开放而性格趋于内向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上, 成为“所谓”的网虫。正因为他们沉溺于网上, 在一定程序上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交友、看书、锻炼的时间少了, 大量的时间都在网上, 长时间地缺乏人际交往, 有些同学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 不善言辞, 人际交往能力偏低, 个别人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他们除了能在网上一显身手以外, 在其他场合却一筹莫展。计算机和网络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朋友和工具, 同时也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一堵墙, 操作计算机是得心应手, 而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却无所适从。

2.3 大学生奋发向上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IT行业中, 涌现了一批凭借自己技术力量而白手起家的中外名人, 许多大学生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个体的梦想。这种梦想就是把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信息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是在电脑繁荣的背后, 出现“黑客攻击”、“金额偷盗”、“贸易诈骗”和“隐私侵犯”, 散布虚假广告和有害信息、恶意的人身攻击、黄色游戏等, 网络的安全、管理以及法律建设问题日益突出。比尔.盖茨神话及辍学创业, 都在不同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对未来的目标也时有游离, 他们更趋向于金钱来衡量一切,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 对大学生上网健康发展的指导

3.1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序”

当代大学生这一“网络新生代”的上网也应该强调和提倡有序, 大学生不能一旦上网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胡搅蛮缠。而应该是理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和向上的。大学生可以将上网作为自己获取科技文化信息、沟通人际交往、进行健康娱乐、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 可以将上网作为自己大脑的延伸, 作为个体智慧的拓展。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3.2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节”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不论做任何工作, 干任何事业, 都得有章法。当代大学生的上网也应该有个“度”, 这个“度”就是有节制。不能只图痛快, 只求过瘾, 只讲玩命。有的大学生缺乏节制能力, 结果因为迷失在网络, 严重贻误了学业, 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 更有甚者, 盲目跟风, 消极摹仿, 结果铤而走险, 走上犯罪的道路, 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上网有“度”, 上网有“节”, 是当代大学生这一“网络新生代”的自我保护机制。

3.3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益”

网络没有红绿灯, 但也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全凭当代大学生自己的理性和灵性, 来驾驭心理的航船, 游天下。大学生应该提倡有选择地获取信息, 而不应该“拉到篮里都是菜”。“开卷有益”的古训是颇有道理的, 我们可以以是否对自己有“益”, 作为一个取舍的标准, 对于那些网络垃圾和色情毒素, 我们应该不屑一顾。对于那些含金量较高的科技文化信息, 应该如获至宝。事实证明, 理性上网, 坚持有益, 持之以恒必有好处。诸多年轻有为的可用人才的成长历程, 有力的证明:他们都从网络获“益”匪浅。

互联网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 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 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制, 使当代大学生网络上如鱼得水。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使“网络新生代”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迅速成长为社会所接纳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兴起, 它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上网具有尝试、猎奇、减压、娱乐、价值、情感表达心理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大学生上网倡导“有序”、“有节”、“有益”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上网的心理扫描,心理影响,具体指导

参考文献

[1] 贾晓波.大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教程[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2] 李鸿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 陶国富.大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心理学综述性论文下一篇:心理课程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