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

2023-04-04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教师观;平等;话语权

后现代主义一词出现和流行于上世纪中期,一经出现便以迅猛的势头席卷全球,成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它以批判现代主义的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为己任,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思潮对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也在接受着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后现代主义的教师观正是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表现。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师观完全不同的理论形态。对待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我们应该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收其成功,舍其错戾”,从而构建一种最佳的师生关系。

一、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①

它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文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它以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由国家垄断走向国际间的跨国垄断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反映,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今世界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人们称其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后在回应激进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反对和超越心物二元论、一元论和决定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反对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总之,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一切哲学。②

二、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师

后现代主义普遍反对中心主义,这一观点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反对学科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反对教师权威,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关系。

(一)师生平等互动,同为知识的创造者

后现代主义者多尔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应要求学生与其共同参与研究。③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求互相理解,并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共同探究,在对话和探究过程中共同创造知识,创造自己。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教师权威,但是也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多尔认为,教师“仅仅是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

美国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吉鲁认为,教师的工作在于“转化智慧”,教师以他具有的知识,协助学生探讨自己的个人历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要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培养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④

(四)教师是教育生态圈中的“管理员”

有的后现代主义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剖析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是教育生态圈中的“管理员”。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育是一个具有文化传递任务的政治活动,它是由知识和权利构成的一种生态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室是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学生在这个生态圈里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同时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增强其沟通能力及文化读写能力。⑤

三、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批判与继承

对待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我们不能一味的盲从,也不能因为是“舶来品”而完全摒弃。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一切事物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也不例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核心是教师中心化,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我们不能否认,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应该平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就学识上,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上,教师和学生的确存在着“不平等”。毕竟教师受到过专业知识的训练,又经过自己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而学生却好像一张白纸,要求这时就和教师平等对话,甚至和“知识英雄”对话,这显然已经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群体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群体,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群体去帮助、安抚、引导。一味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绝对平等,势必造成一种错觉:教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具有渊博知识的人,也不是人们应该尊重的人,而是和学生无任何差别的人。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师观其实是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和不信任。我们不能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提倡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知识的创造者,和教师具有同等的话语权,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真的可以做到绝对的平等吗?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绝对的平等,是否意味着“教师”“学生”这样的称谓就可以取消了呢?因为既然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也就不必为教师,学生也就不必为学生,学生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这样的角色混乱,很难想象是否真的可以创造知识。如果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真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只学习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就足够了。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韩愈是要被完全驳倒的。

教师可以没有权威,或者像后现代主义者说的那样取消教师的权威性。但不可否认的,也不可取消的是教师作为一个比学生年长的人来说,无论在学识、生活经验、人生阅历还是个体成熟度上,都比学生丰富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总是存在这样一种“多与少”、“丰富与稀疏”的事实,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已经造成了教师在传授而学生在接受的现实。这种现象,可能就是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的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其实这种所谓的“不平等”,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人为造成的。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年少的时候,总是寻求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为伴,从中可以获得一些我们不具有的东西。

要求平等的权利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得考虑一下学生是否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如果学生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我们硬要给他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那么他将怎样使用自己的“平等话语权”呢?例如,教师将要讲授一个知识专题,在教师讲授之前学生毫无这类知识的背景,或者知之半截,这时候他该如何行使自己的“平等话语权”。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平等的话语权”,至少应该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说,很难想象如何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和一个学生对话,可以和十个、二十个学生对话,但是如何与五十个甚至是六十个学生对话,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

当然,一味的要求学生唯师命是从,将学生完全置于教师之下,也是不可取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主客体关系为双主体关系。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真正平等对话。盲目的要求所谓的“平等的话语权”并不见得是对学生的尊重,反而践踏了学生虚心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积极配合的主动性。

注释:

①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5).

②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③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④⑤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向我们传递了大量的思想精髓,需要我们能够深刻地领悟并且运用,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为人子女方面,我们要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在为人子弟方面,我们要尊师重道,谦虚懂礼;在与人为友方面,我们要做到真诚以待,广泛交友。

【关键词】《论语》;思想精髓;学习启示

现阶段,《论语》学习在全社会掀起了热潮。学生除了从书本上接触到《论语》知识,还能够通过各类学习活动来了解更多的《论语》文化。《论语》学习之所以如此火热,多是因为其作为孔子思想最精要的表达,蕴含了大量的学习理念与方法,引导着人们思考学习的理由、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论语》在树立学习观念和掌握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论语》学习的意义

作为孔子言论记录的著作,《论语》传递出了孔子的思想。深度研究《论语》能够发现孔子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恐慌意识以及独特的学习意识,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通过学习来弥补。除了传递学习观念,《论语》中还涉及大量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论语》中值得吸取的思想精髓

(一)义利观

孔孟文化提倡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具备崇高理想。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承认“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是孔子提倡的是使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财富,提倡“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观念。这和当今社会人们的富贵观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此文化氛围环境下学习,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着极大的帮助。高中生已经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从《论语》思想中获得诸多启示,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这需要高中生能够从实践中不断反思,能够运用《论语》思想来督促自己,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孝敬父母

儒家思想中孝悌之道是主要特征,孔子也特别重视孝悌之道。孝悌指的是敬爱父母,顺从兄长。《论语·为政》说道:“今之孝者,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不恭敬父母如同犬马,只做到赡养,则不是孝。孔子思想中的“孝”非物质供奉,还包括行为举止等。孝的本质虽然是物质,但是更重要的是具有孝敬父母的心思与心意。在孔子思想中,孝道要求儿女做到“无违”。有学者将“无违”解释为:不违背社会规范,对父母不可以违反子女之礼。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于此句话的理解,社会上有着不同的声音。从学生角度来说,若能够做到听从父母言,按照社会法律规范办事,能够礼待父母,则是孝顺父母的行为。现代高中生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更加多样化,包括以朋友方式、传统父母和子女相处方式等形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节逐渐淡化。譬如:古代子女和父母相处,在吃饭时,要遵守饭桌礼仪;在见面时,要行见面礼等。新时代下的父母和子女相处则更加轻松,但基本礼仪仍旧延续,从饭桌礼仪方面能够看出。回归到实际,现代人对待父母不礼貌行为较多,备受社会诟病,子女管理成为家长头痛不已的问题。传统孝道内涵中的仁道与爱心是现代孝道所提倡的。除此之外,还包括人格平等和互助互爱等,父子关系独立和谐是追求的重点。不断学习和接触新孝道,对培养现代高中生孝顺父母以及尊老爱幼的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尊师重道思想

《论语》思想中提倡尊师重道,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在于其懂得为师之道。孔子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的长处,规范学生的不足。而孔子的学生则重师生礼仪,尊重教师,进而形成良好稳固的师生关系。作为新生代高中学生,个性较强,难以有效地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甚至将教师看作敌人。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是可以被改变的。长时间接触《论语》文化,对改变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优秀文化浸染,能够逐渐树立尊重教师的意识,进而改善师生关系。

(四)学习论

《论语》总计20章,共15952字,成语总计384条,包含30多条学习教育类成语,以《论语·述而》居多,总计10条。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成语总计26条,具体包括:1.《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等;2.《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等;3.《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与“朝闻夕死”等。在学习理想观念上,孔子主张的是为己和为人,强调只有提升自己才能够担当大义,同时强调要解决自我生存问题,引领社会发展。

三、《论语》思想精髓学习启示

在《论语》思想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精髓,给我们在为人处世与学习等方面以指导。现从学习角度对《论语》思想精髓学习所获得的启示做以下论述。

(一)做到三重思考

首先,思考為什么学习。高中学生学习多为了高考,此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存在误区。学习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品德。高中生学习并非只为了高考,而是为了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与知识等,为自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地提升自己,进而成为贤才。

其次,思考学习内容。学习要掌握方法,明确学习内容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因此需要不断思考学习什么。基础文化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最基本内容。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要紧跟教师步伐,扎实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从孔子的学习思想中,我们能够明晰立身处世之道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要善于洞察与适应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并且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再次,掌握学习方法。孔子的学习论中提倡自主学习,认为掌握学习方法能够推进学习。这需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学习需要自主,自主学习是个过程,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好学意识,在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才能够行动起来。同时还需要惜时勤学。高中学习只有三年时光,学生要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学习各类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这需要掌握学习技能,学会运用各类学习工具与手段,为终身学习提供技能保障。

(二)以贤才为榜样

《论语》对学习观的阐述,以学习态度与方法的探讨居多。孔子认为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做学问的前提,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在众多学生中,孔子最为欣赏的是颜回,总是赞扬颜回。孔子之所以赞赏颜回,是因为颜回的学习态度,即使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下,其始终抱有坚定的学习态度。其精神和孔子所提倡的学习精神极为相似,比如“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在我们周围不乏颜回一般的学生,这些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习他人之长处,形成坚定的学习态度,努力成为颜回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相同学习观念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形成互助学习模式,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全面提升自己。

(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我们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高中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脚踏实地地学习。孔子始终强调自己平生所学均是通过后天不断积累,其提倡循序渐进地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求學,按照自己所处的年龄段来划分终身学习阶段。现代人学习最难做到的是像孔子那般沉迷学习,能够达到忘我的状态。我们面对的诱惑很多,比如网络,这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克制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沉下心来扎实学习。其实,若想更好地适应现代学习环境,借助网络资源与信息化学习手段,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会面临着各类学习困难,若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够提高自我学习效率与质量。网络已经成为学习新渠道,我们要能够明辨是非,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来为高效学习提供助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论语》中有着诸多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精髓。从孔子的学习观念中,我们认识到学习要持续,要做到终身学习,同时要以贤才为榜样,做到三重思考,掌握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薛乐.简析《论语》中的学习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13-115.

[2]肖淑萍.浅析《论语》“和”的学习方法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3):78-83.

[3]贾蕾.浅析《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三重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05):89-93.

[4]戴月舟.《论语》学习思想对医学生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2):124-126.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站在金融功能观的金融发展框架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中金融功能提升推动下的一种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金融功能完善与创新的一种尝试。中国现存的五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能部分完成金融的扩展和衍生功能,但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显地衍生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因此目前还没有明显地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大数据金融作为联接金融各层次功能的一种模式,最有可能促成互联网金融功能演进,从而推动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功能观;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其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贡献有哪些、程度如何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尝试站在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角度,分析一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贡献,期望能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给出客观评价。

一、 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视角

关于金融发展的文献可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其对金融发展的解释,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由于结构观无法解释为什么具有相同金融相关率的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不同,也无法解释国家对金融危机抵抗能力的差异而受到质疑,而后以Merton为首的金融功能观受到重视。

所谓功能就是功效、效用、效应或作用。Merton(1995)指出:现实中的金融机构并不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构的功能才是重要组成部分,同一经济功能在不同的市场中可以由不同的机构或组织来行使。在Merton看来金融功能远比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功能也优于金融组织。根据金融功能观,首先要确定金融体系应具备哪些功能,然后才可以设置和建立能最好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按Merton研究,金融系统主要有六大功能,即:(1)为货物或服务的交易提供支付系统;(2)为从事大规模、技术上不可分的企业提供融资机制;(3)为跨时间、跨地域和跨产业的经济资源转移提供途径;(4)为管理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提供手段;(5)提供有助于协调不同经济领域分散决策的价格信息;(6)当金融交易的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没有信息时,金融系统提供了处理不对称信息和激励问题的方法。

按照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功能的演进,或者说金融发展是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

二、 金融发展框架下的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及主要模式

关于互联网金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概念界定。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宫晓林(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依托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的金融活动,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本文认为,站在金融发展的角度定义互联网金融较为合适,毕竟一种金融领域新生事物是否能够被政府认可和支持,最终都取决于其对金融发展的贡献。为此,站在金融功能观的金融发展框架下,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中金融功能提升推动下的一种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金融功能完善与创新的一种尝试。

中国互联网金融起源于1996年第一家第三方支付组织“首信易支付”的建立,现在在中国主要有五大模式,即:(1)第三方支付,这是一些和各大银行签约、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在银行监管下提供交易支持平台。市场上有两类运营模式:一是仅为用户提供支付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不具有担保功能的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如快钱、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二是依托自有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2)P2P小额信贷,这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其客户对象主要是低收入群体生产性活动或小本经营的微型信贷,以及普通人群的紧急资金需求。目前以宜信、红岭创投、人人贷、拍拍贷、E速贷等为代表。(3)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以淘宝理财、融360、91金融超市、格上理财等为代表。这类门户普遍采用“搜索+比价”的模式,即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搜索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特点的对比,自行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4)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以云计算为信息处理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挖掘来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从而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或平台在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提供有效指导,包括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商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也包括一些搜索巨头、社交网站基于庞大数据可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在中国,大数据金融进入实践运营的主要是两类:一是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其只统计、使用自己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真伪识别,以“封闭流程+大数据”的方式开展金融服务,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二是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以电商作为核心企业,以未来收益的现金流作为担保,获得银行授信,为供货商提供贷款。(5)众筹融资网站,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如点名时间、淘梦网、众筹网等。众筹利用互联网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能否获得资金除了取决于项目的商业价值外,更主要的是网友的喜欢程度,网友的回报不是资金上的收益,而是实物(如产品)或媒体内容(如视频)。

三、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功能评价

1. 中国互联网金融具备的金融功能分析。根据白钦先(2006)的分析,金融功能可以划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层次。本文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这四个层次功能的完成情况,总结为表1。

具体功能完成分析如下:

(1)可以更加便捷地履行金融的基础功能。金融的基础功能是指能提供清算、结算的金融服务及资金融通功能。

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组织完成金融的基础清算功能。目前,第三方支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支付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支付需求,逐步成为清算结算的重要媒介。从表2可见,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并未受到影响,截止2013年末,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5.8%,第三方支付的普及率也达42.1%,按此比例推算,中国每4人中就有1人在应用着第三方支付。随着熟悉互联网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第三方支付对传统支付的替代将会更加明显。

金融的中介功能即资金融通,即资金赤字者和盈余者之间进行调剂,P2P贷款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可以实现这一功能。P2P贷款通过互联网直接借贷,绕过银行也一样实现了资金赤字者和盈余者之间的调剂。互联网金融门户采用“搜扫+比价”的方式,联合银行、保险、基金等产品,将众多产品放在同一平台供客户选择,客户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快速贷款,也可以购买理财产品,这种多产品同平台的比价模式最大的价值就是其渠道价值,它更利于满足客户的投融资需求,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中介功能。

(2)可以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金融的核心功能。金融的核心功能是指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进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中的P2P贷款、大数据金融、众筹、金融门户都可以实现资源配置功能,他们进行资源配置的特点是: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有两大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进行资源配置成本更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消费者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如阿里小贷单笔信贷操作成本约为2.3元,而一般银行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

其次,互联网金融进行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用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几秒钟,日均可完成贷款1万笔。

(3)可以部分完成金融的扩展功能,即进行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金融系统能够提供必备的风险规避途径及手段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这被学者们视为是金融重要的扩展功能。

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大数据金融是极好地风险分散与管理模式。风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大数据金融在化解信息不对称方面的能量远大于传统金融机构。大数据能够通过海量数据的核查和评定,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对于风险发生的规律性有精准的把握。虽然银行有很多支付流水数据,但是各部门不交叉,数据无法整合,银行从客户获得的数据零散且有限,而大数据金融的海量数据及云计算能力保证了数据的全面、及时,因此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大数据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强。

(4)具备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带来社会效益等衍生功能。金融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派生出的功能就是金融的衍生功能,如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

互联网金融具备的衍生功能包括:①具备更强的信息提供功能,中国现存大数据金融的两种模式提供的信息就已非常丰富,此外互联网金融还有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带来的大量信息,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信息通过社交网络揭示和传播,这些信息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形成连续、动态的丰富信息集合;②具备激励功能,互联网金融中发生的借贷一般都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当前由于我国的存款利率较低,加之通货膨胀的影响,私人部门从正规银行存款中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而互联网金融中的P2P借贷利率主要由自身的供求关系决定,使得P2P贷款收益往往高于同期在银行的存款收益,激励了民间资金的增值收益,这种更加市场化的P2P借贷利率也激励了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③具有一定的引导消费功能,相比实体企业线下生产再供货的传统供给新产品的模式,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快速地将众多新奇有创意的想法提供给消费者供消费者选择,从而引导消费,众筹融资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四是互联网金融利用其透明性,多服务于广大中低收入者及创业人群,从而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2.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缺陷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经济调节功能不足的金融功能缺陷。金融的经济调节功能主要是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倾斜政策等通过金融体系的传导实现调节经济的目的。除此外,也包括政府专门设立金融机构(主要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经济发展。经济调节这一金融体系该有的功能目前对互联网金融还是空白。

互联网金融经济调节功能的缺失主要归因于互联网金融的自发性。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各种模式,尤其是完成资源配置的各种模式几乎都是自发形成的,如P2P、大数据金融、众筹融资等模式,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几乎无从插手,且现存模式发生的资金金额普遍较小,即使自发中起到了一定的经济调节作用,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无序受到很大干扰。

四、 几点结论

1. 站在金融功能观的金融发展框架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中金融功能提升推动下的一种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金融功能完善与创新的一种尝试。在中国主要存在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门户、大数据金融、众筹融资五大模式,其中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最早,也是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代表。

2.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能部分完成金融的扩展和衍生功能。完成基础功能的优势体现在:清算结算时更加便捷,部分第三方的担保功能更乐于被人们接受;资金融通时能实现供需直接融合,中间环节更少,多产品同平台的门户模式更利于客户比较。完成核心功能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此外,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金融模式很好地完成了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这一扩展功能,也具备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带来社会效益等衍生功能。

3. 互联网金融的自发性导致其不具有经济调节功能,这也可以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功能缺陷。因此,站在促进中国金融发展的角度必须引导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互补发展,使互联网金融经济调节功能的缺失由传统银行具有的经济重要调节渠道来弥补。

4. 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显地衍生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因此目前还没有明显地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表现在互联网金融虽然产生了一些新型支付工具,但并不能明显地进行货币创造,其交易媒介仍然是银行账户上的货币资金,这尽管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服务范围,但还只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延伸。

5.大数据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中最有可能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模式。资源配置是金融功能的核心,而信息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大数据金融推动的低成本、高效率资源配置的优势已经显现,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很好风险规避的优势也渐被人们应用,而在如何通过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从而引领生产方面的优势还没有被应用。可以发现,大数据金融是最能联接金融各层次功能的一种模式,因此,未来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功能创新最有可能始于大数据金融的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南方金融,2013,(5):86-88.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12):11-22.

3.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金融研究,2006,(7):41-52.

4.白钦先,白炜.金融功能研究的回顾与总结.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2-4.

作者简介:姚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洪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讲师;王文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4-03-17。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驳了拉萨尔荒谬的“公平分配观”,并指出该观点是由混乱的逻辑思路引起的,其公平分配观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法权原则指导下的形式公平;马克思的分配公平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按需分配的实质公平,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是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逻辑前提;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才能逐步实现我国分配领域的公平。

关键词:公平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生产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许多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阐述,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一次全新阐述,表明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应主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的不充分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不平衡与分配领域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密切相关,这都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隐患。

分配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是否公平关系个人是否得到应该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否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过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的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去甚远。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从批判拉萨尔荒谬的公平分配观为切入点,从科学的唯物史观出发,阐释了公平分配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相对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是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基本原则,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按需分配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当前,要解决中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问题,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才能逐步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

一、拉萨尔公平分配观的逻辑思路及实质

拉萨尔的“公平分配观”以抽象的劳动为出发点,遵循了这样的逻辑思路,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劳动是一切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这些前提出发,得出“劳动产品应当不折不扣的属于一切社会成员”的结论。通过上述混乱的逻辑推演过程,拉萨尔得出了人人劳动、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产品应公平分配的“公平观”,其实质就是“形式上的公平观”。

1.拉萨尔公平分配观的逻辑推理过程及其不可避免的矛盾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拉萨尔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1]428对于拉萨尔的观点,马克思首先从逻辑上予以反驳。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1]428马克思这段话表明,只有在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前提条件下,劳动才是创造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源泉。而拉萨尔恰恰忽略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前提,抽象谈论财富的创造和归属,因而是不科学的。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中的“劳动”强调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只有参加劳动的社会成员才能参与公平分配劳动产品,而不参加劳动的成员就不应参与产品分配,而按照拉萨尔的结论,劳动产品在一切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那还能体现权利公平原则吗?显然,拉萨尔公平分配观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缺乏逻辑的连贯性,推出的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拉萨尔公平观的逻辑前提是错误的,论证过程充满了矛盾,因而结论也是荒谬的。

2.拉萨尔的“公平分配观”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形式公平观”

拉萨尔指出:“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1]431对以上两段话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其一,马克思认为拉萨尔对“劳动所得”这个概念界定不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如果把劳动所得理解为劳动的产品,必须扣除六个部分,即“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來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1]431-432因此,作为消费资料的分配品并不是劳动所得的全部产品,是扣除了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一部分必要的公共消费资料后剩余的产品。其二,拉萨尔谈论的“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国民教育”都是虚伪的、超阶级的说教。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虚伪的平等观。马克思写道:“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强制的方式使上层阶级也降到国民学校这种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仅仅适合于雇佣工人甚至农民的经济状况的教育水平呢?”[1]446-447这段话表明只有资产阶级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无产阶级无权获得和资产阶级同样的受教育权。其三,拉萨尔的公平观主张社会一切成员公平分配劳动所得,马克思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一切社会成员中也包括不劳动的成员,既然不劳动的成员也可以获得劳动产品,那么这种分配肯定是不公平的。

综上,拉萨尔的公平分配观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虚伪的公平观,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归资本家支配,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实质是平等交换掩盖下的按资分配。“权利平等的交换”原则和按资分配的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拉萨尔主张的公平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平,绝不可能达到实质上的公平。

二、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逻辑思路及实质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把无产阶级的公平分配观看作是一个不断由按劳分配走向按需分配的发展过程,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按需分配基础上的公平观才是马克思所追求的彻底的、实质上的公平观。

1.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逻辑推理过程及其科学性

马克思公平分配观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公平观)这样的逻辑思路展开的,因而把“公平觀”的实现过程看作是一个相对的、具体的历史过程。公平作为一种人类追求的价值理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观念形态。不同的利益主体从自身的经济关系出发,对公平观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公平概念与标准。马克思谈道:“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极不相同的观念吗?”[1]432可见,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状态下,人们对公平概念和标准的认识各不相同,都把反映主体需求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公平看作是最公平的。同样,资产阶级也断言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这种分配模式也是公平的,因为它反映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马克思不只是就分配而分配,而是把分配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进一步深刻指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着分配兜圈子”[1]436。由此可看出,分配公平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公平,它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状况,马克思分析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公平观的弊病和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实质公平观,只有实现按需分配的公平观才是一种实质的公平观。

2.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公平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谈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观时指出:“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434“公平分配”作为一种权利,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的分配方式只能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1]434由此可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按照个人贡献分配劳动产品,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这种按劳分配的公平观是相对的公平,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因为“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于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1]435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按劳分配原则中以劳动为标准实现等价交换,表明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仍然在社会主义社会起作用,因此它是不彻底的。它默认了不同劳动者有不同的工作能力,实际上承认了劳动者的权利是不平等的。不仅如此,即使在提供相同劳动量的条件下,如果劳动者的家庭负担不同,也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公平,即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所得就多些、富些。也就是说,就算拥有同样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也会因家庭负担的不同而有差别。以上按劳分配所产生的这两个弊病,马克思认为都是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这种不平等的后果不应该由个人来承担,这在道德上是不应该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导致的弊病与生产力状况密切相关。正如马克思谈道的“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435因此,按劳分配的公平观是由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不甚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公平观是一种实质公平观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达的共产主义阶段,“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435-436马克思的这段话阐明了实现真正公平的社会条件。首先,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在生产力水平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满足;其次,劳动成为人类的存在方式,以劳动为中介的自然界和人类成为生命的统一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通过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因而人与人之间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水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三、马克思“公平分配观”对我国分配现状的启示

1.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我国公平分配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我国当前的不公平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物质财富的相对匮乏相关,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发展不足够的表现,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充分的表现,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条件。马克思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306也就是说,在已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意味着创造的社会财富非常有限,这是导致人们之间争夺有限生活必需品的根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强势,劳动者弱势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应该对资本进行必要的约束和限制,而约束资本扩张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把社会总财富的“蛋糕”做大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和程度,结束资本靠着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来满足资本需要的局面。

2.健全民主法治建设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制度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问题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来推进。我们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治上权力为谁所用的问题,斩断特权阶层的利益之手,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把人民主体论从原则变为事实,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主体的权利,同时真正承担起主体的责任。“从理论上说,任何主体都必须是一定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担当者。只有权责统一的主体才是真正到位的主体。权责的统一决定着主体的自我担当和自我约束,而任何权利与责任的分离,同时也就意味着主体的分解。任何没有权利的责任和不负责任的权利,在实践中都不可能真正得到保障。”[3]451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在于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占有社会资源的各项权利:诸如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等,在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的同时,承担相应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应尽的义务。涉及我国目前分配领域的现状而言,贯彻任何主体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体,就应对不同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对既得利益集团而言,他们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享受了特殊的公权利;同样,他们应承担起和他们所享受的权利相一致的社会义务;那些富裕阶层更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回馈民生。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

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4]1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制定的制度应当为实现每个人分配结果的公平而努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分配领域的不公平,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在分配收入政策上向劳动者弱势群体倾斜,任何发展经济的措施都不能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而是以能增加他们的利益为理想。首先,政府应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不仅要确保初次分配的公平,而且还要防止二次分配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性,努力做到“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5]46其次,要加强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监管的职责。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满足大众基本生存需要的公共产品,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劳动者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再次,建立第三次分配制度,进一步促进分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为低收入的劳动者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福利性的基本生活保障,通过社会救济、社会养老保险、失业劳动保险、社会福利等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总之,完全实现不计自然禀赋、能力等差异的实质公平必须是在生产高度发达、物质产品足够丰富、全体人民或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到位并彼此统一的时代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追求的实质公平。只有彻底实现人类的解放,使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李德顺.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美]約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它是围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进行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关系

众所周知,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那么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它的规律,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是进行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场所

学校教学是将各科内容分化到具体的班级、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进行的。每一节课都有特定的教学内容,都是整个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在单项知识技能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巧探讨,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理解它。第一步教学完成后,接着要进行的是课堂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技巧,深入理解知识,使知识技巧转化为学生技能,即形成初级素质。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独立作业,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进行知识技能的应用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较牢固的知识技能素质。如果说第一步的讲解示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那么课堂训练就是知识技巧向能力转化的中介和桥梁,是知识技巧向技能素质转化的关键环节。

可以看出,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是以课堂教学为手段进行的,它又是整体知识技能的一个部分。所以说,课堂教学是进行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学的重要场所。

(二)是进行综合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是以单项知识技能素质为基础来进行的。当单项知识技能教学完成之后,学生初步形成单项知识技能素质,伴随而来的是综合知识技能素质的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综合技巧的应用方法,形成综合运用单项知识技能进行分析问题的素质,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如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内容包括绪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四部分。而高中教学大纲内容则变成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理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得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幫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上述例证可知,学校课堂教学还具有进行综合知识技能教育的特征。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学是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综合知识技能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两者关系,正如工厂制造飞机零件的目的是为了组装整架飞机,而绝不是为了单纯制造零件。进行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综合知识技能素质的人才。

(三)是以知识素质教育为载体,促进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场所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技巧后,趁机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习技巧,把知识技巧转化为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过程。又因为,学生在进行文化知识技能学习时,要运用生理器官(耳眼手脑口)进行生理、心理活动(观察思维、听说写)。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体能、心理素质形成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是以文化知识技能素质为载体,促进体能、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形成的场所。

二、课堂教学的三个特点的作用和关系

前面我们考察了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三:一是进行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场所,二是进行综合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场所,三是以文化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场所。

三个特点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是:

从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学是基础,综合知识技能是课堂教学的高级阶段,是以单项知识技能素质教学为前提条件进行的。没有单项教学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教学就不能进行。综合知识技能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目的,单项知识技能教学是为了进行综合知识技能教学。综合知识技能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正如工厂制造飞机零件是为了组装整架飞机一样的道理。

从学生素质行成特点看,课堂教学重点是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但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技能过程中,也要依靠学生生理器官进行心理技能的活动来进行。

从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来看,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认知知识、学习运用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点,使学生素质初步形成阶段。但是这不等于素质,因为这是初步形成的,若不巩固容易遗忘。

从学生身心与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关系来看,素质教育是以学生身心为物质基础进行的,学生身心是素质教育的载体。素质教育的作用是开发学生身心存在的潜能,促进学生文化知识技能素质、体能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巩固,形成全面的、健康的人格。同时又以健全的素质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所以说,学生身心的发展需要学校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学校素质教育正好适应了学生潜能发展的需要。

以上主要从课堂教学特点、作用、关系三方面观察了课堂教学的内在特征,显示了它的本来面目,以便我们认知它内在的规律性,更好地为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论文下一篇:心理健康课论文